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嫡女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7-12-16 17:52:22

  赵凌笑道:“我们不是,宏图寺的素斋做的极好,我跟哥哥这是过来尝菜。”

  原来这就是赵群,以前玉彤跟他有一面之缘,可惜也没太看清楚他的长相,安平侯府的人都说以后赵群会是玉珠的夫婿,看来玉珠以后的福气不小啊!果然人有得必有失,虽说她从小丧父,可是以后有这么个夫婿倒也是很不错了。

  “那行,我就不打扰你们了,日后有空再闲聊。”玉彤跟赵凌不熟,也无意去结交什么贵女,所以直接避开了。

  赵凌却觉得有些诧异,大部分未婚姑娘看到她哥都是一幅矫揉造作趁机多说几句话,没想到她直接避开了,果然是要参加选秀的姑娘,就这样的守礼,这样的定力,恐怕以后确实有大造化。

  赵群也没大留意,她看妹妹发呆,还拉了她一下:“快点走吧,万一城门关了就麻烦了。”

  玉彤到曲氏这里的时候,玉佳在一边做针线,她有点不好意思:“我一下子就困了,倒是劳烦你们等我了。”

  素斋菜特别可口,也许是玉彤太饿了,吃了两碗饭才满足。玉佳看着玉彤揉肚子也要帮她揉,俩姐妹闹成一团,曲氏也受不了了,把她们赶出去了。

  就这样她们前脚刚走后王氏也回来了,玉涵姐妹却不约而同的请了假,说是身子不适,白夫子脸上就不大好看了。玉涵一向是她最得意的学生,却没想到玉涵最用心的不是读书。

  玉涵一时想起舅母的言辞,心里是一点底气都没有了,玉凤便在一旁劝道:“姐姐放心,这事舅父同意了,那就没得跑了,而且外祖母也看重姐姐,最重要的是霆表哥。”

  “话是这么说,可是舅母对我……”

  王二太太平时对她和玉凤多么好,就因为这件事情几乎是用一种淡漠的眼光看着她,她觉得很心痛。

  王氏推门而入:“先别管这个,只要霆哥儿对你是真心的,此事自然成。”

  其实王氏是很看好这门亲事的,尤其是王霆以后能袭爵,而且对玉涵痴心,又是自己的娘家侄子。

  果然王二太太头一次反驳小梁氏的话:“老太太的话我听着,婚姻一事我想更慎重才行,霆儿以后是要袭爵的,我们家又与康王府关系好,之前康王侧妃还有意让我们霆儿娶郡主,我看那个姑娘也好……”

  小梁氏心中对王二太太不是没有怨言的,只是她一向跟王二太太关系不错,以前看这个儿媳妇也是好的,现在看着都是虚情假意,玉涵的身世别人不知道,难道她不知道吗?这是她嫡嫡亲亲的外甥女啊,又不是真是名义上的隔了一层的。

  她一向在人前保持她慈眉善目的样子,还要跟王二太太道:“你是霆儿的娘,这等事我是不掺和的。”

  小梁氏不掺和,可惜王二爷是个大孝子,又十分心疼妹子的处境。本身因为未婚先孕在安平侯府遭受了张老太太多少闲气,现在又为了玉涵的事情到处碰壁,明明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却背负了个庶出的名头,以至于找对象还得从那种贫苦士子或者是门当户对的庶子。

  他立马就找到王二太太,勒令她同意:“你不是一直说玉涵知书达理,怎么现在又不同意了?”

  对于丈夫王二太太说了真话:“玉涵名义上还是庶女,要是别人知道我们家娶了庶女,你说别人会怎么看?”

  她尚还有点理智,没有说出奸生女来,以前她作为儿媳妇,孝敬长辈,友爱翁姑这是她该做的,可这不代表她能让自己的独子去娶个奸生女。

  “咱们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就好,玉涵是哪一点不好了,即便现在是庶出的身份,那也是妹妹的孩子,况且霆哥儿对玉涵的心思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你还要蛮横的来拆散她们吗?”王二爷觉得妻子简直不可理喻,就为了那一点的虚荣,就阻挡玉涵进门。

  王二太太简直欲哭无泪,她一直回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难道整个府中就只有她一个糊涂人了吗?

  “走,替我收拾行李,我去宏图寺烧几炷香去去晦气。”

  曲氏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王二太太,她冷淡的跟王二太太点了一下头,却没想到王二太太自觉跟她是失意人对失意人,都是被王氏坑害的苦主,竟要跟曲氏一起喝茶。

  曲氏不置可否的同意了,她还奇怪道:“四弟妹不是说回娘家了?怎么现在又回去了吗?”

  王二太太尴尬道:“昨儿家去的,你们一向可好。”

  “好不好的就这样吧。”曲氏见王二太太眼圈青黑,粉都没搽,看起来苍老多了,忽然灵机一动往别的方向扯:“对了,玉涵的亲事找的怎么样了?本来她这个年纪参加选秀正好,万一有什么大造化不是更好,尤其是她那个身份……偏偏四弟妹不同意,我这就想不通了。”

  在王家人面前曲氏可不怕,现在的张钊可不是以前云南那个六七品小官了,张瑰明年出孝就可以科举入仕,再者平西伯在京里若是胡乱动作,才有让梁玖抓到把柄的机会。

  王二太太虽然现下十分恼恨王氏,但她还没有到和外人合谋对付自家的道理,只她道:“我小姑一向最心疼孩子了。”

  曲氏决定再加一把火:“也是,管她找谁,反正不找到你们家就是了。”这句话纯属曲氏胡说的,却没想到王二太太脸一下就白了。

第三十七章 表现

  王二太太本来准备来拜佛的, 心没静下来,越发烦躁起来,她也不知道是告诉自己还是告诉曲氏:“是啊,玉涵自有她的好去处, 何必到我们家。”

  曲氏看火候到了, 起身欲走, 王二太太也不便久待,俩人就此别过。曲氏回到房里让人把玉彤叫过来,原来她此次来宏图寺其一是为了玉佳, 其二也是为了置产。只有蒋氏那样的人才会把钱全部捏在手里, 曲氏跟张钊都认为钱放在手里就不值钱了, 还不如多置办些铺子和田地, 也好有个出息。

  “这张银票你拿着, 你如今也大了, 要买个什么的不能靠那点月例银子。”曲氏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之人,但对唯一的女儿却大方的紧。

  再推辞也不像话, 玉彤连忙接下。

  回到侯府, 一切都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直到六月份诏安郡主过世,玉彤几个姊妹才能到姑姑家去哭丧。原本都是平辈, 再者她们在守孝中, 大人们过去就行, 不过郡主都是有品级的,又是亲属, 所以玉彤她们都过去了。

  曲氏把夏姨娘喊了过来:“玉佳身子骨弱,就别被冲撞了,你在她身边照看着,若是有人问起,你只说她受了风寒,不便外出。”

  夏姨娘不明白为什么曲氏让玉佳不要去,说是故意针对,那又不一定。她这些日子都是跟冒姨娘住在后边的小院,俩人关系也不好,要在侯府打探消息人家也不买她的账,更何况现在可不像外放的时候那么宽松,曲氏轻易不肯让姨娘们出去走动,夏姨娘连女儿的面都很少见,何况是府中发生的事情。

  只是她位卑言轻,对于曲氏的话也只有听从。

  她来到玉佳房中,见女儿正躺床上看书,她把下人挥退,跟女儿道:“郡主过世这样的大事,怎么太太不带你去?是不是你惹太太生气了?”

  玉佳也不是小孩子了,她不理解夏姨娘的话:“怎么会?昨儿太太还打发栀子姐姐送了碗酥酪给我,太太不让我去自有她的道理,难不成我还要抢着去丧事不成?”

  一年年的长大,玉佳也不是傻子,太太对她不如姐姐,可对比玉柔来说好太多了,她觉得做人要知足,若是不知足,祸患更大。就说五房玉画的生母贾姨娘比五婶蒋氏受宠的多,到头来玉画还不是得乖乖的在蒋氏手底下磋磨。

  那又何必呢?

  现在姐姐对她也很好,处处维护她,难道让她和姐姐为敌,那她是死都做不到的。

  想到这里她又劝夏姨娘:“姨娘既然来了,我们好好说话便是。”

  夏姨娘目光变得柔软起来。

  **

  铺天盖地的白色刺痛人的眼睛,安平侯府除了老太太没来,其她人都过来了,叶韶也红着眼睛跟着尚薇后边帮忙。

  尚薇现下已经是镇南候世子夫人了,她母亲也是宗室女,和镇海候府又是世交,所以特意过来帮忙。在这种场合,俩人也不好多说话,玉彤随曲氏一去跟姑姑张蕊姝道恼。

  恂王府过来的是恂王妃,她年纪算是大了,哭的最是伤心,姑姑在一旁劝。李氏一进来就也劝恂王妃:“您可别哀损过度了,诏安郡主想必在地下也不愿意你不安心。”

  姑姑张蕊姝也道:“是啊,王妃,你不知道。对诏安这个儿媳妇我都是当女儿疼的,我们锦深说了平生有诏安就够了,不会再娶了。”

  明知道张蕊姝说的话根本就不是为了诏安郡主,李氏还要为小姑子添砖加瓦:“锦深对诏安的感情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没想到这孩子竟然这么用情至深。”

  如果没有之前张蕊姝的举动,玉彤差点就相信了,她跟曲氏默默的站在后面,不多言多语。恂王妃情绪平复下来后,张蕊姝才跟娘家人问好,她看到曲氏跟玉彤过来,却不见玉佳,心中暗道曲氏不知好歹。

  不过,还好儿子要守节一年,过了一年她势必要让玉佳进门。

  诏安郡主出殡十分盛大,玉彤在一旁照顾曲氏,曲氏拍拍她的肩膀:“没事。”

  玉琪过来跟玉彤感慨:“前些天还见过表嫂,她还是那样的宽和,只可惜……”

  “所以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玉彤把诏安郡主往高大上夸。

  玉琪听了连连点头。

  从这场丧事就能看出嬷嬷们教导的成果了,玉琪和玉彤哭的令人闻之动容,尤其是玉彤把诏安郡主生平和她接触过的音容笑貌边哭还一边小声说。玉诗也想这样,可就是哭不出来,玉珠看两个姐姐哭的那么伤心,还在一边劝慰,玉彤对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一起过来哭,她反而跟听不懂似的杵在那儿。

  于人情世故上,这位二房的妹妹完全不开窍,心地虽然好,可是人太孩子气了,不是说好人没好报,而是在这种情形下,你不想哭也要哭的伤心,还有那么多长辈看着呢。像这样的人,即便有什么大事,别人也会自动忽略你。

  像现在张蕊姝就直接让玉琪和玉彤去帮忙,都没叫玉诗和玉珠。

  玉珠泰然自若,玉诗则咬碎了牙。玉琪偷偷跟玉彤道:“方才玉诗妹妹还一幅看我们笑话,好似我们哭过头了,现在不悔恨死了。”

  “既然她淡泊名利,咱们也就不勉强她了呗。”俩人对视一笑。

  又想要好处,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真以为靠点小恩小惠就能收买大家。

  一场丧礼下来,玉彤也认识了不少人,只是她不会主动跟别人搭话,看到别人有帮助了才去说话。叶韶看到这样的场景也放心不少,她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容许别人抢她的风头的。

  一直拖到深夜,张蕊姝才缓了过来,看到娘家人都累垮了,于是吩咐厨上下了面条给众人吃。李氏按住她:“妹妹别忙活,我们都是自己人,这几天都还有的忙,我跟你三嫂留下来这里再帮几天。你四弟妹和五弟妹家中都有事,我先让她们回去了。”

  华氏是个寡妇,很多场合都没法出席,至于王氏和蒋氏,纯粹是吃不起苦,唯有曲氏做事小心细致,为人倒也不错。再有曲氏的女儿玉彤,办事更是利落,和玉琪俩人在一起有个伴更好。

  热乎乎的面汤何进嘴里,玉彤似乎觉得还未吃饱,只是在亲戚家,而且又是这么忙的时候,她不敢麻烦别人。再看玉琪已经摇摇欲睡了,叶韶带了她们去客房。

  这一次张蕊姝当着李氏的面,觉得诚意十足的跟曲氏说:“三嫂,如今诏安郡主过世,我这个做婆婆的伤心极了,锦深也同我一样,她们成亲好几年都没个一儿半女的,我看着也心急。你若是让你们家玉佳给我做儿媳妇,以后她生的儿子不就可以继承镇海候府吗?她又是我的亲侄女,我当她是亲儿媳妇看待。”

  其实李氏觉得也不错了,对于玉佳来说,玉彤的前程由上头定,可玉佳呢?相貌生的那样好,本身又是庶出,关键是三叔的官做的也一般,就这样还真想嫁入哪家公候府邸啊?

  熟料曲氏还是拒绝了:“承蒙你厚爱这孩子,只是她没这个福气罢了。”说完看张蕊姝又准备解释什么,曲氏接着道:“我跟她爹也没指望别的,就想让她日后明媒正娶过门,否则天大的富贵我们也承受不起。”

  任你端出镇海候的爵位人家还是不动心,要不然真的是为了庶女好,要不然就是所图更大了。

  气氛一下子僵住,李氏连忙打圆场,“大家伙儿都去睡吧,明儿还有好多事情去忙呢!”

  曲氏站起来掸了一下身上的灰尘,淡笑着和李氏一起去了客房。

  一次两次被拒绝,张蕊姝也觉得灰心了,再说天下又不是只有张玉佳一个人,那个丫头那个狐媚样子,要她说让玉佳做二房她还不放心呢?

  之后几天仿若什么都没发生,玉彤跟曲氏都累到了,忙完就家去了。张钊特意在房里等母女俩个,曲氏心里一阵甜蜜,“这么晚了,你先吃饭就是,何必等我们?”

  “知道你们要回来,我一个人怎么吃的下,别多说了,快坐下吃饭吧。”张钊温柔的看着曲氏道。

  被撒了狗粮的玉彤默默在一旁啃着饭菜。

  曲氏在饭桌上就把张蕊姝让玉佳做二房的事情和盘托出了,张钊冷笑:“怕是玉佳真的进了门,她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只是一个镇海候世子就摆这么大的谱,我还真是不想说他。”

  对于这个嫡妹张钊是没什么好感的,嚣张跋扈,以前小时候没少欺负她,就是长大了,曲氏进门她连一句三嫂都不肯喊,还是后来他做了官,回来后,张蕊姝态度才稍微和缓一点,把女儿交到她的手上,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玉彤见爹娘都处理好了,她也放心了,随之,张钊又道:“过几日宫里要派人过来登记在册,务必让彤儿好生打扮一番才好。”

  这消息玉琪没有跟玉彤说,可见这事事关重大,张钊也许在哪里插了人才打听了这个消息,玉彤一听就有了精神。

第三十八章 宫中来人

  这里所说的好生打扮不是指浓妆艳抹, 而是指人要看上去清爽,又要美出特色,在这方面云嬷嬷就没办法了,因为宫中是不允许宫女们搽脂粉, 只有盛典或喜庆节日时允许穿亮色的衣裳。

  曲氏让玉彤自己挑, 也是培养她对审美的眼光, 玉彤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宫里的人也知道咱们家在守孝中,自然不会披红挂绿,我想宝蓝色这个颜色好, 既端庄又显肤色, 样式也不用过于花哨, 此时还没到那一步。”

  “不错, 你说的有道理。”曲氏很赞同女儿的话。

  玉彤说完又有点为难:“只是我也没及笄, 头发要怎么弄?”

  未及笄头发还不能全部梳上去, 定是要下面留一部分,那上面就难梳了, 总不能跟小时候一样梳个辫子吧, 外加头上肯定也要戴首饰。

  曲氏笑道:“这个娘自有办法。”

  果真到了那天,玉彤后边的头发披了下来,前边的头发梳了个远山小髻, 头上插着蜜花色水晶发钗, 没有金钗那般俗气, 也没有银钗那般素净恰到好处的衬出姑娘家的娇俏。

  老太太处已经有几位年长的宫女在此,一看就是宫里的人, 那周身的气派以及说话的语气都让几个姑娘面面相觑。打头的一位老宫女自我介绍:“我是贵妃娘娘身边伺候的萧女侍,此番贵妃派我们来登记一下姑娘们的生平,哪位姑娘年纪最大啊?”

  玉琪出来,略福了一下,萧女侍夸她:“果真是三皇妃的亲妹妹,贵府的规矩真是不错。”说完又让玉琪报出生年月,旁边还有一位画师在画画像。

  玉琪说完又轮到玉彤,萧女侍甫一坐下就感觉这位宫女在打量,她不紧不慢的说自己的出生年月,萧女侍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姑娘出生这天是个好日子。”

  到了叙父亲官职:“家父乃杭州知府。”

  萧女侍又看了玉彤一眼,这姑娘好看的让人移不开眼,而且性子爽快的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