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嫡女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7-12-16 17:52:22

  凡要出去都是别人先下帖子,再准备,除了一些突发事件像赵凌怀孕这样的,其她事情赵群都略有耳闻,毕竟玉彤都会跟他说。

  信郡王妃就把玉珠的事情说了,赵群皱眉:“我看建国候府也是个是非之地,离了也就算了,大不了往低了找就是。”

  若李二和玉珠有个孩子调剂一下,恐怕为了孩子也不会停妻再娶,可他都没碰玉珠,而玉珠早也不想办法,还不如和离了好。

  “行了行了,看你小姨她们吧。我有点累了,你们先回房吧。”信郡王妃赶他们回房。

  玉彤拉着赵群走了,赵群还疑惑道,以前母妃对小姨家的事情最上心了,今天怎么就这样漫不经心,完全不想管的样子。

  夫妻二人回房,玉彤才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字不落的说了一遍,她道:“原本她们做的事情,我是不想说的,一来是为了母妃的面子,二来也是为了玉珠妹妹着想。可二伯母次次看了我都要说我抢了玉珠的亲事,这不是坏我的名声吗?你说,选秀前我都不认识你,从来没跟你说过话,配给谁也不是我能做主的啊?”

  赵群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下绝子药?”

  玉彤点头:“是啊,还好,老太太那里有个丫头的哥哥被我爹救过,她就给我们传了口信,若不然我若是吃了,这辈子都见不着我的初哥儿和福姐儿了……”

  “贱人,我要为你报仇。”赵群气愤不已,站起来就想出去。

  玉彤使命拉住他:“我既然没喝那就算了,你这样冲出去,母妃心里又如何想。我们好好的,越过越好,气死她们才好。”

  赵群才不是这么冲动的人,即便是他做出这个样子,想必也是想要安抚自己,因为信郡王妃的关系他就不会在信郡王妃在世的时候对张玉晴或者华氏如何,玉彤很明白,不要以为成亲了就完全靠男人,很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反正她和还回去了。

  “你说的对,可就这么放过她们,我又有些心有不甘?”赵群看妻子的眼神,没指望自己,他还是有点失望,其实只要妻子发话,他也愿意去做的。

  玉彤笑道:“我已经给了她小小的惩罚了。”

  “什么惩罚?”赵群问道。

  玉彤自曝其短:“给她下了点妇人病的药,不长,也就七八年无法生育。反正她现在已经有个哥儿了,不像我,如果我吃了,一辈子都生不了。”

  .

第八十九章 二更

  她以为赵群会觉得她狠毒, 毕竟直接报复回去,而不像别人宽恕,从而美化自己,用一种以德报怨的模式去赢得他人的尊重, 但以直报怨就是玉彤的处理方式, 她同时也要让赵群知道如果他对她不好, 她也不会跟圣母一样同等对待他。

  熟料,赵群却问她:“你没跟母妃说吧?”

  玉彤摇头:“还没来得及。”

  赵群摆摆手:“那就不用说了,你做的对,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事跟母妃说了, 徒增烦扰, 我们都不用告诉母妃。”

  他是在帮她兜揽事情, 如果以后张玉晴告阴状, 他就会帮着自己。

  “嗯, 我听你的。”玉彤乖乖点头。

  她见赵群看着她沉思,便问道:“你看着我做什么?”

  赵群这才回过神来:“以后有这样的事情你先告诉我, 免得脏了你的手, 不要自己去做,万一真的误食了怎么办?”

  若赵群是个变化太快的男人玉彤就把他的话听听就算了,可赵群为人十分信诺, 通常决定的事情就不会变, 而且为人很靠谱, 看来这是真的把她放在心上了。

  他这样的男人不会说很多,但只要承诺了就一定会去做的。嘴上说很多的男人, 有的可能什么都不会做。

  至于玉珠,最终还是被和离了,因为李二意志太坚决,而且前线告急,华氏拿了玉珠的嫁妆,以及李家对玉珠的赔偿一个小庄子外添了一个铺子。华氏想把女儿接回来,黄氏安排了客房,显然不希望玉珠回来。

  她虽然很同情玉珠,可是不能让她长留在家,以后她的女儿还要不要嫁人?更何况丈夫也说了,凭什么要他们为华氏的女儿付出那样的代价。

  黄氏跟云氏都是厚道人,在自家别庄里让人供了几尊神佛,让她去庄上做个居士。黄氏说的也委婉:“妹妹也去庄子上散散心,若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只管差人找我就是。”二房现在的家产都由安平侯做主分给松明了,华氏那里并没有分到什么,黄氏现在当家,手里有富余。

  “黄氏,你想赶玉珠去庄子上吗?你们好狠的心啊。”华氏哭诉道。

  “娘,我去。”玉珠心灰意冷,她觉得她做人实在是太失败了,丈夫要跟她和离,一向嘴上说着喜欢自己的婆婆大嫂也都是假的,回到娘家,大嫂却不欢迎她。

  华氏急道:“傻孩子,你胡说什么?”

  不去庄子上,难道日日看嫂子们的眼色过日子,玉珠坚定道:“娘,要去,不过去我自己的庄子上。”

  玉珠的嫁妆有两座庄子都是老太太给的私产,庄上出产丰富,比二房的那个庄子还要好。如今因为和离,李氏拿了玉珠的赔偿生怕被庶子们拿走了,所以全部放玉珠嫁妆里面。玉珠其实有一份非常丰厚的嫁妆,无论是自己下半辈子的生活或者再嫁人都不用愁了。

  在她去庄子上之前,原本想跟王妃姨妈还有玉彤去致歉,傻子也知道玉彤说的是真的,她还是没有勇气,只好作罢。

  而信郡王妃原本还心疼这个姨侄女的,因为她母亲的事情也冷了心,并没有再跟妹妹华氏联系。

  玉彤却认为玉珠一直在逃避现实,自己不愿意做主自己的事情,说白了就是不想承担责任,所以的决定都让别人去做,别人做了,若是坏的也是别人的问题,自己不自立,永远不成。

  李二生怕从战场上回来又生什么变故,所以先下手为强,在跟玉珠和离的当天就跟陶心湄合了婚书,而且请了媒人当晚就迎了进门。

  事急从权,李家的人对外如是说道,只是别人也无力吐槽了。

  信郡王府也因为信郡王未回来,冷冷清清的,还好有初哥儿和福姐儿咿咿呀呀的,好歹有了些人气。福姐儿是一贯的乖巧听话,窝在玉彤怀里,萌萌的玩着她的头发。初哥儿却是个闲不住的,扭来扭去的,唯有赵群能控制得住。

  不过,他也心甘情愿,儿子活泼才有生机,闹腾证明身体好,赵群甚至有点期望儿子能更闹腾一些。

  正月初二,姑奶奶们回娘家,简二奶奶跟赵凌也都回来了,简二奶奶脸上笑的很开心,听说他相公在前线斩杀了不少人,升了官。赵凌怀着身子,谢家把她捧在手掌心里,也是一幅得意的模样。

  她们都陪在信郡王妃身边,把信郡王妃对华氏所作所为的难过心情冲淡了一些,简二奶奶的一双儿女随着父亲去了前线,比之去年要懂事很多了,儿子还会乖乖的喊舅舅舅母了。

  赵凌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她原本只是想拿玉珠的事情来感叹几句,衬托自己罢了,没想到惹的大家都很不喜。

  “娘,玉珠那丫头真是可怜,过年都归不得家,要不要咱们家接她来过年?”

  信郡王妃不喜道:“她又不是没家,来咱们家做什么。”

  看在赵凌的眼中,越发觉得是嫂子太厉害,这么快就把她娘收服了,连最亲近的娘家妹子她娘都不管了,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俗话说雪中送炭情意重,我听说小姨的俩个儿子对她也不大好。玉珠也指望不上她们,这不是劳娘您多费些心思?”她难道是真的同情玉珠吗?显然不是,只是不愿意看到嫂子把家里的一个个人都收服了,以后她在娘家的话就都不管用了。

  更可怕的是日后她要娘家帮着办什么事情,张玉彤如果从中使坏,娘家无人帮忙可怎么办?

  她这种害怕就是基于嫂子能跟大哥把关系维系的这样好,也能跟娘这样原本对她也很一般的人,现在竟然很听嫂子的话的人一种忌惮。

  信郡王妃明显不想说这些了,她转而逗弄起了简二奶奶的女儿欢姐儿,“我听说欢姐儿现下开始学针线了?学的如何?”

  见她母妃忽视她的话,赵凌一阵气恼。

  简二奶奶又如何不知道这些官司,只是她不像赵凌这样有一说一,心思外露的人,更何况她自认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也管不了娘家这么多,自认她也帮不了娘家那么多,所以两不相帮是最好。

  未嫁前谁都是心思单纯的小姑娘,嫁人后都有个各自的小家,所思所量也就多了。

  初哥儿今天被玉彤抱在怀里,福姐儿被信郡王妃抱着,俩个小婴儿开始打哈欠了,玉彤才把他们交给乳母。因为今天也就谢三少和赵群俩个男人,所以便让他们进来一道吃饭,谢三少一如既往的嘴角含笑,惹的丫头们面红耳赤的。

  玉彤身为年轻媳妇,上菜伺候大部分都要她来做,她自己倒是紧咬牙关做着权当锻炼了。赵群却替她觉得累,看菜上的差不多了,便让人看座:“你先坐下来吃两口,初哥儿和福姐儿那里待会儿调皮了又要你去照看。”

  谢三少十分诧异的看了大舅子一眼,他可不像是个守礼的人,没有在母亲面前维护儿媳妇,这才是孝道,没想到大舅子这么明显的让布菜的妻子休息,看的出来是在帮她,还为她找借口。

  信郡王妃也道:“儿媳妇,你也坐下来吃饭,这一年到头也就今天人才齐全。”

  现在信郡王妃对玉彤也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至少这个儿媳妇不插手家务,安安分分的带孩子,出了事情能够迎难而上,还生了那么一对龙凤胎。以前都说要老实媳妇,可从玉珠这里信郡王妃又觉得,太柔顺老实的女子也不一定好,至少儿媳妇把儿子看住了,夫妻二人和和美美的,天天来孝顺自己比什么不强。

  若真的要她压着儿子,破坏儿子和儿媳妇的感情,她也破坏不了,说白了儿子媳妇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撕破了脸两败俱伤。

  这人,要是有好的选择,折腾那么多又做什么?

  玉彤推辞道:“还有好几道菜要上,我先看着,你们先吃,快别管我。”

  越是这样的场合就越不能顺水推舟太过大意,果然她看到简二奶奶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她这样的人不会过分谦虚也不会过分自卑,坦坦荡荡,做人爽利利的,起初觉得不大好相处,熟了便觉得这性子实在是太好了。

  等菜全部上齐了,玉彤才坐下来,她吃的并不多。随意吃了几口,下人就过来撤席了,信郡王妃留了两个女儿留下来过夜,谢三少也作陪,在信郡王府,谢三少也算是很得信郡王妃这个丈母娘喜爱。

  不过,赵群却有别的看法,他跟玉彤私下道:“谢家这个看上去虽风光霁月,却不是好相与的,恐怕谢家人都是绵里藏针的。”

  “你看人倒也有几分准,先前小凌就跟我说谢三姑娘跟谢四姑娘有些排挤她,我们外人如果从外边看,谁又知道这些?”谢家的人越和气,赵凌就越该谨慎起来,若是真的惹的她们不快,她们可不会像建国候李家那样还和离,私底下让你有苦说不出。

第九十章 找人作筏

  初三回自己娘家, 玉彤当然舒服极了,连表情都放松了许多。曲氏跟曲滢昨天已经回了娘家,今天看玉彤大包小包的回来,也别提多乐呵了。

  “娘, 嫂子, 你们昨儿去舅母家啦?”玉彤笑问。

  曲氏跟曲滢都点头, 现在曲滢已经不似刚进门要站规矩了,她现在都是坐着陪客,比玉彤过的那是要滋润多了, 玉彤心里当然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本来就是应该的, 难不成儿媳妇过门就不把人家当人看了。

  曲氏淡笑点头, 她看玉彤进门就脱了大氅, 还要脱第二层的大衣裳的时候, 她制止道:“你快别脱了,打小就是个怕热的, 大冷的天穿那么少, 凉了可怎么办?”

  玉彤只好忍着热意还是没脱,她跟曲氏道:“娘,我知道了。”

  “滢儿, 你把玉彤带来的礼分一些给黄氏, 她娘家不在京城, 也回不去家,怪冷清的。”曲氏把曲滢打发走后, 才跟玉彤道:“玉珠的事情闹的太难看了,其实陶心湄也不会过的太好,要我说也是华氏自找的,长期都是靠着老太太,当时跟玉佳说了那门亲事华氏跟玉晴就在中间捣鬼,现在她们也是自食恶果了。”

  其实玉彤也不认为婚姻的事情真的能影响一个人,她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我跟世子也说了下药的事情,现在我婆婆她们也知道了,暂时是不会帮什么的。”

  这就是曲氏觉得女儿比她有前途的原因,无论多么难的事情,女儿从来都是走直道,不会太曲折往返,往往事情处理的更好。

  而且曲氏毕竟在安平侯府里知道的又更多一些,她道:“她们倒也罢了,反正老太太一死,她们也就没什么依靠了。倒是四房玉凤那边又被拒亲了,原本准备出了孝期就办婚事,结果人家去平西伯府的时候,王二太太说了些不好的,那人当场吓走了。”

  这真是又可悲又可笑,玉彤皱眉:“王二太太不是已经被软禁了吗?”

  曲氏道:“王二太太也是有娘家的人,虽说以前平西伯势大,人家忍忍也就罢了。可王二太太是镇南侯的妹子,现在镇南侯世子冯霁在战场上独领一军,人家娘家人自然就帮着出头,再者玉涵都进门好几年了,才生了个姑娘,肚子也再没有动静,而且有大夫查出她可能怀不了孩子了。小梁氏就是再疼你四婶跟玉涵,也不会让王家跟着断子绝孙吧。”

  以前玉凤就懒,据说身边一共十七八个丫头伺候,许多都是小梁氏找来的出色的丫头,有精通女红的,还有会算账的,更有会读书作画的,玉凤出生就是主子,一个常年不努力的人,在平西伯府被捧着就觉得自己真的是才华横溢,实际上脱离了这些身份,她什么都不是。

  甚至玉凤还没有玉涵好,不过她身份是嫡出,很多东西天然就有,所以就样样不放在心上。

  **

  整个年过完,恂亲王的遗体才运回来,玉彤跟信郡王妃婆媳又去哭灵,像玉彤这样年轻的媳妇子都聚在一起帮忙,光是扎白花,各处调度,即便恂亲王府人多,可光靠玉琪一个主力,忙也忙不过来。

  玉彤跟玉琪的关系一向不错,她帮起忙来也不惜力,玉琪跟她在一起分香,见此处没人就小声跟玉彤道:“还不都是爵位惹的祸,可她们也不想想她们一个个都被别人笼络,就我们爷年轻,没什么想法。”

  这话透露出来的意思就多了,赵晟确实是没有明确支持贤王或者康王,甚至太子。而他的兄弟们却是相反,作为恂王亲子,他们被拉拢的机会实在是太大了。

  玉彤也真心劝了玉琪一句:“你也别参合这些,虽说大姐现在是贤王妃,可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我知道的。”玉琪当然知道玉彤是冒着什么危险跟她说的,因为如果真的贤王夫君坐上皇位,玉彤的这话被她们知道了也不得了,可她知道玉彤待人很是真诚,所以心中很是感激。就是她娘都要劝她有需要就要多帮姐姐,可她呢?她已经嫁出去了,丈夫赵晟待她也好,很尊重她这个正妻,难道她要背着丈夫去支持贤王,她又没疯?

  她想这种事情不偏不倚才是最好的,信郡王府不也是如此吗?

  新的恂亲王上任,赵晟年纪轻,在皇上面前圣宠也不如其父,老老实实的在家守孝,别人也不好去打扰。

  开春后,初哥儿和福姐儿两个孩子已经七个月了,福姐儿渐渐的也调皮起来,初哥儿跟福姐儿整天都爬来爬去。玉彤就笑眯眯的看着他们,也不阻止,初哥儿靠着栏杆坐着,拿着自己的脚丫子狂啃,福姐儿拿着一个玩偶,捏来捏去。

  信郡王妃进来就看到俩个小孙孙欢快的玩着,她脸上就带了笑:“看到她们这么调皮,我反倒是放了心。”

  “母妃是出了什么事吗?”玉彤忙问。

  信郡王妃扶额:“太子宫里死了一个小郡主。”

  玉彤也觉得遗憾,太子女儿不少,但养到大的不多,太子妃人倒是贤惠,只是这个时代夭折率实在是太高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