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嫡女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7-12-16 17:52:22

  窗棂上有风吹过来,宫女要过去关窗,却被袁氏阻止了:“让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吧,坐在这里我才能更清醒。”

  这么多年的夫妻,皇上终于出手了,袁氏摇头,她做这个皇后也做了几年了,从重生以来最大的石头落地后,按照正常的道理她应该走上人生巅峰了。可是她心中确实不安啊,她重生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帮太子登上皇位,她跟太子是相濡以沫多年的饿夫妻,凭借这个也让太子敬重这个发妻。

  太子,不,现在的皇上对她倒是不错,可她知道,现在的他对他只有敬没有爱了。

  更让她生气的是她的儿子太子赵佑宁竟然私底下去了信郡王府,他想做什么,甚至袁氏想起了先皇还在位的时候执意把赵佑宁立为太孙,赵佑宁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儿子,他其实也是重生的。如果他不是重生的,在贤王去了前线后,劝动皇上亲征的人就是赵佑宁,只是那个时候他年纪尚小,根本没人怀疑他。

  如果皇上不亲征,太子能不能继位也不一定。

  她一想起赵佑宁是重生的她就全身发麻,是她自作主张把张玉彤许配给赵群的,若不然现在张玉彤可能日后就是太后了。

  可她好不容易重生一回,凭什么让张玉彤讨好。

  如果赵佑宁听她的话倒也罢了,可他不同意自己找的太子妃,还胆子大的找皇上那儿去说情。她们袁家的姑娘哪点不好了,袁家为了他的太子之位也不是没有付出的,这点回报都算少了。

  他想摆脱她,然后堂而皇之的去对张玉彤好,想都别想。

  但现阶段,她也不能公然对她如何,她的后半生还系在他的身上。有了儿子才能挺起腰杆,如果没了儿子,一个无子的皇后,想想那个下场。

  如果能趁着太子年轻的时候生个太孙出来,那皇上太子全都死了那才好,她才能稳坐宝座。可惜她现在只是皇后,能够动用的关系实在是太有限了,她是知道赵佑宁的本事的,所有提前做好准备。

  他不是最心疼他的那个娘吗?不过是一个妾罢了,当年还是她准备借腹生子的工具,让别人知道她的水性杨花才好,那赵群也是不争气,冷了几天又被她勾着走了。

  刚重生的时候,她是真的比较感激张良娣,毕竟在囚禁的环境中,女儿莹儿还被照顾的那么好,甚至听说为了她的病,张良娣的兄弟还冒死送了药过来。可是,她已经回报给她了,她能够嫁到信郡王府那样殷实的人家,甚至生了那么多的孩子,这不都是她的功劳吗?

  若她真的不想让她好,她进宫也就是做个侧,或者进皇上后宫,现在不过在冷宫罢了。张玉彤的一切都是她给的,为什么她和她的儿子还不知足呢?

  人啊,都要知足。

  若不是她,现在的皇上早就被圈禁了,还能威风八面的,哼,停她的中宫茷表。袁氏表情晦暗不明,坐了半天身子都凉了,她才站起来走进内室。

  “去,把三皇子抱过来吧。”

  这是她精挑细选的人,三皇子的母妃胡淑妃只是她的一个破落户表妹,即便他将来发达了,还不是要靠袁家,甚至他的外家也只能是袁家,这孩子可比赵佑宁更亲近。

  没想到三皇子是被太子牵过来的,赵佑宁含笑带着弟弟请安:“请母后安,正好我在三弟那里,所以就带他过来了。”

  皇后面上又恢复慈爱之色,她道:“你父皇那里正生着我的气,你又来做什么?”

  赵佑宁眼睛一闪:“儿子是母后亲子,给母后请安是天经地义的。”

  他也真是没想到袁氏这般猜忌人,想上辈子,他们一家被圈禁的时候,母亲张良娣偷偷让仆从挖了地道,最后趁乱带着他们逃走,也正是有了这条生路,他才蛰伏了几年,趁新皇不注意之时清君侧,最后登上皇位,只可惜他娘最终还是没熬了过去,因为挖地道的那段日子,大部分都是他母亲挖的,身子早就不大好了,为了他才强撑着。

  后来他把母亲跟父亲放在一起,那天他去母亲陵寝的时候,忽然起了一阵阴风,他再有意识的时候竟然变成袁氏的儿子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人

  新年过后, 永州爆发瘟疫,朝廷派的官员去竟然也染了时疫,年仅十岁的太子自动请缨,皇上驳回, 没曾想他还是继续坚持, 但要了信王世子赵群和傅因保一起去。说起赵群和傅因保, 这二人还有些瑜亮情结,但同时二人能力都很出众,还经常在一起共事。

  经常在一起共事, 难免让人比较, 同时也互相制衡。皇上听说太子选了这二人, 不由得笑道:“太子选人选的好, 赵群乃是宗室年轻一辈的翘楚, 不仅治理一方得当, 且文采武艺出众。傅因保也是当世之俊才,有这二人, 佑宁就不用太操心了。”

  当然, 傅家自然觉得人心惶惶,傅三奶奶心中有些怪罪太子,她毕竟是太子姨母, 就没见过这么坑姨夫的?

  原本傅因保心里也不大痛快, 但一听说赵群要去, 他就有了信心。

  而赵佑宁选择赵群纯粹是因为有个人的私心,他毕竟是他娘的男人, 而且似乎人还不错,他跟初哥儿玩的极好,也常听初哥儿说起家中的事情,见微知著,况且若信郡王府支持自己也是一件不坏的事情,更好的是赵群好了,自己的娘才会好。

  前世他总觉得母亲对孩子是无微不至的,今世他虽然从袁氏肚子里托生,可刚开始也是拿她当母亲尊敬的,没想到袁氏此人不仅掌控欲太重,而且疑心病很重,甚至对于自己也根本不当孩子看,既然如此,他也不勉强。

  只是袁氏为人太过于阴狠,前世他娘就曾跟他说过,深宫能把好人都磨坏,所以至亲之人都可能会变坏。也许袁氏刚开始也是好的,只是她所求更多,行事就越发大胆了。

  太子亲自来了府上,信郡王妃带着儿媳妇玉彤一起帮着准备酒席,赵群性子温和,信郡王却是个刚毅果决的人,既然上面发了圣旨让儿子陪太子一道去,也不再多想,身为宗室,更应该为江山出一份力。

  赵群知道太子虽然才十岁,可是个极有主张,而且非常有章法的人,不容小觑。他对待太子既不谄媚也不谦卑,好似对待同辈人一样,这让太子心中舒服了几分,再侧眼看了一眼正在布菜的娘,他心里快活了几分,也许这才是她娘真正想要的生活。

  成为正妻,不在屈居人下,而且丈夫独宠她一个人,儿女双全,过的日子既平淡也温馨。前世娘虽然为良娣,也深受父皇宠爱,她得越发守规矩,到最后连鲜艳点的衣裳都不敢上身。他是娘的长子,在当年的太子府中却不大受宠,后来因为娘拼命取信于太子,他才子凭母贵,后来娘成了良娣他才真正有了同陈良娣的儿子较量的机会。

  眸色一转,太子已经恢复正常,他表现的有些童真,却又让大人们没法忽视他的话,赵群和信郡王就开始亲自替他夹菜。

  玉彤看的分明,太子才十岁就这样厉害了,以前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凡,看看人家,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潢贵胃。

  正所谓食不言寝不语,吃完饭,太子就告辞了,说还要去傅家。

  信郡王父子送了他出门。

  玉彤回房,见丈夫回来,有些担心:“这次去永州你可一定要小心,瘟疫传染性太强了,万一有什么岔子,可怎么是好?”

  其实赵群也是快三十岁的人了,信郡王还过几年会上表让自己的儿子袭爵,平平安安袭爵最好了,也不需要额外的出头,但这话玉彤没法说,这一点她就比傅三奶奶强,傅三奶奶离了男人难以支撑门户,可玉彤离了男人却很坚强。

  在妻子面前赵群没说大话:“我已经寻摸了几位圣手扮作我的随从,这个你放心,再者我一向吉人天相,若真的有事,初哥儿也不小了,你就多担待些。”

  玉彤嘟嘴:“要不我扮作你的随从跟你一起去?”

  “胡闹。”赵群冷着脸。

  他看妻子离不开他,心里又是高兴,但又怕她真的闹着要去,他也不是游山玩水去的,这是时疫,有性命危险。

  见妻子眼圈红了,便努力哄她:“别难过,你我夫妻也快十载了,人家说只羡鸳鸯不羡仙,我跟你也正是如此。我们比世间许多夫妻都强太多了,我若是能从永州回来,以后我们夫妻又能相守了。”

  “好。”玉彤心里难过,但也不是婆妈之人,随即亲自帮赵群准备起行李。

  她比旁人准备行李略有不同,她亲手做了肉干、肉饼,明矾带了好几块,衣裳根据永州地理志,都带的轻薄的单衣,梳子一把。一个箱子就足够了,因为永州天热,这些干粮过了保定怕就吃不成了,日后他只要有钱还怕买不到。

  疫情来的很急,赵群第二天就带了随从侍卫出门,留下玉彤有些形单影只。

  她和丈夫还没有分开这么久的,信郡王妃看了也有些不落忍,初哥儿只好带着妹妹和弟弟哄自己娘亲。

  才过了两个月,永州那边传不出什么消息来,信郡王府的人是担心非常,信郡王妃便让玉彤陪她一起去宏图寺祈求平安。

  马车好好的在路上走着,没曾想在大街上被人撞歪了,那人在马上嚣张道:“哪家不长眼的马车,竟然撞到小爷我了。”

  这番颠倒黑白还是玉彤从未见过之人,京城里的名门世家或者勋贵们都生怕被人抓到小辫子,一个个的在外面表现的谦和有礼,有什么也是私下报复,还没碰到这样恶形恶状的人。

  且听信王府的下人骂道:“瞎了你的狗眼,我们是信王府的,你是哪里的人,敢对宗室不敬?”

  那人听了这话,有些惊讶,他是清净庵凤姑身边的最得用的护卫,今日奉命要去庆王府替王妃送药,因他平日送药大多是恭谨的很,很有眼色,但今日却早上被马甩了下来,所以恼怒非常,脾气也不大好,反正有凤姑的牌子在那里,他也不是无名之辈,谁还会得罪自己?

  却没想到惹到了宗室,信郡王府有钱有势,不过从来没要过他们清净庵的药,所以马四儿是不认识的。

  他倒是认怂:“小人错了,小人错了。”

  玉彤在里面听那人认了错,倒也没再追究,在外还是不要生事,于是对外面吩咐:“张福全,这就走吧。”

  声音从轿子里面传出,莫名酥软,也不知道里面坐的是个什么人物,马四儿头虽然低着,人却开始意淫起来。

  玉彤见马车前行,并未太过在意。

  却说那马四儿去了庆王妃处,王妃身边的丫头急道:“你怎么才过来?不知道王妃眼疾要紧。”

  马四儿躬身致歉:“都是我的错,路上被人撞了,这才走的慢了些。”

  “被撞?”庆王妃不高兴道,“你是拿了庆王府牌子的人,怎么会有人敢撞你?”

  马四儿情知庆王妃是骤然成了王妃的,总是怕人瞧不起他,想想信郡王府那马奴那样骄矜,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便把责任全推在信王府的人身上。

  “小的原本是想避过去,然则被信郡王府的马车撞翻了,又让他们家下人这一顿好骂,所以才来迟了。”马四儿故作可怜。

  这听在庆王妃耳里就更觉得信王府的人不把庆王放在眼里了。

  原本庆王成了王爵后,也顺利的请封了世子,但因为皇后势弱,原本老庆王的兄弟镇国公上表说自家儿子才是名正言顺继承爵位的,而现在的庆王不过是出了五服的了。且这事正是身为左宗正的信郡王亲自上的折子,谁都知道这种事情若是没有宗正上折子,那镇国公也就闹闹,可信郡王把事情故意闹大,这怎么不叫庆王妃暗恨?

  外加她儿子赵铎曾经被赵群殴打,更是新仇加旧恨。

  在宏图寺的玉彤可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意外,能让庆王妃记恨,她正虔诚的替赵群求平安符,给了香火钱,她便服侍信郡王妃回家。

  好在今天公公也在家,特意把赵群从永州送回来的信给玉彤,她喜不自胜,但在公婆面前还要收敛一二,“父王、母妃,我来伺候你们用膳吧。”

  信郡王对这位儿媳妇观感不错,毕竟跟自家生了四个孙子,而且为人也不错,他笑着颔首。信郡王妃现在年纪大了,每每出去便觉得遭罪,玉彤便在一旁夹一些酸甜开胃的菜色放婆婆跟前。

  等用膳完后,信郡王突然道:“这几日你们能不出门便不出门吧,京里有乱犯出逃,怕是有些危险。”

  五军都督府、顺天府尹、步军统领都已经全城戒严了,恐怕明日就要明令了,故而信郡王有此一说。

  信郡王妃拍拍胸脯吓了一大跳:“这是什么乱犯,竟然能逃出去?”

  信郡王脸色也很不好看:“逆王。”

  逆王就是贤王,当朝君主十分宽厚,并没有打杀自己的兄弟,只圈禁了他,让他守着皇陵,没曾想他竟然逃走了。这种事情又不能做的太明显,所以说是逃犯,其实是逆王。

第一百三十章 算计不成

  好巧不巧的, 宗室的一位长辈怡亲王妃过世,这下不能出门的人也要出门子了,尤其是信郡王妃年纪也大了,很多事情都交给玉彤了, 玉彤带着女儿一起处理家事, 福姐儿虽然不能帮她什么大忙, 但有女儿陪着总是好的。

  不过怡亲王妃这样的长辈过世,她们身为小辈的肯定是要过去的,而且怡亲王妃长子已经过世, 次子未曾袭爵, 庶出的儿子也不多, 肯定忙不过来。

  她定亲的时候怡亲王妃还作为宗室长辈过来了的, 玉彤理好衣裳, 又嘱咐福姐儿:“你在家要照顾好三个弟弟, 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你用心着点。”

  会照顾孩子, 以后才有经验, 古代女儿成亲都很早,尤其是她们这样的贵族家庭,更是如此。孩子的夭折率又很高,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现在就开始知道怎么照顾孩子。

  福姐儿拍着小胸脯答应了:“您就放心吧娘。”

  玉彤身为宗室年轻的一辈, 还是挺惹眼的, 不仅因为她公公和丈夫都受皇上器重,也源自于她能生, 能生就是有福气,同时生了三个儿子,古今少见,而且一个个的还生的虎头虎脑,惹人喜欢,这就不容易了。

  她对她婆婆信郡王妃还挺孝顺的,现在就扶着信郡王妃一起去怡亲王府,玉彤拿了点薄荷膏子抹在她婆婆的太阳穴,一边揉一边道:“母妃,待会儿您上了香就回去,我去那里伺候吧。”

  怡亲王妃过世了,下边的侧妃什么的为了表示真心,哪一位不是哭的死去活来的,万一谁假戏真做了,又死人了,那就不好了。

  她扶着婆婆一起进门,有一年轻妇人抹着眼泪跟庆王妃不知道在说什么,玉彤跟她有过一面之缘,这就是怡王次子,现在的怡郡王继妻姜氏,她进门几年肚子还算争气,生了两个儿子,前头的伍霞的儿子虽然也是嫡长,但因为伍霞全家叛国,所以次子在府里没有身份,但今上去年为伍亮翻了案,称伍亮是被贤王陷害,所以怡郡王很快见风使舵的为长子,也就是伍霞的儿子请封了世子。

  人人都说姜氏是鸡飞蛋打了,而且怡郡王还把伍霞接了回来,伍霞人倒也坚强,当年被贬为庶民后,一个人靠缝补为生,竟然生存了下来,现在回了府,简直就是一王两后,姜氏的身份也尴尬起来。

  “王妃,信郡王妃和世子妃过来了。”

  小丫头拉了拉正在跟庆王妃说话的姜氏。

  好在姜氏现在才反应过来,她脸上哀戚之色很重,见着信郡王妃就哭道:“信王嫂子也过来了,这是侄儿媳妇吧,她倒是少见。”

  其实姜氏年纪跟玉彤差不多大,现在还充长辈,玉彤觉得颇为尴尬,但她早已练就不动声色,连忙过来请安:“给您请安了。”

  姜氏笑着让她起来,玉彤又跟庆王妃行礼,庆王妃目光微冷。

  怡郡王的后院设了小灵堂,里面有很多老怡王的妾在这里,因怡王前年过世了,怡王妃撑着,她们这些妾侍还能跟着老王妃过,现下老王妃一死,也不知道如何安置。

  信郡王妃撑着身子在这里上了几炷香就头疼欲裂,姜氏也怕她出什么事情,连忙让人送了出去。玉彤则留下来照看老怡王的妾们,因为怡王妃的丧事,怡郡王府人手很短缺,她带过来的人还要来帮忙。

  在拐角处,她看到了熟人,“伍霞姐姐。”

  岁月不仅没有让伍霞变得苍老,反而在她身上有种神采奕奕的神态,让人望而亲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