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升官发财死后宫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衣带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50 KB   上传时间:2018-01-13 19:06:14

  秦尔蔚当然不悦,但出于教养,也没有与僧人争执,那僧人却不愿就此作罢,下了一张帖子,约他两日后在护国寺喝茶。秦尔蔚接了帖子觉得莫名其妙,回去拿给秦父看,秦父却说那是修罗寺的僧人,受皇帝看重,如能搭上关系对他以后的仕途有好处。

  秦尔蔚向来听话,如约前往护国寺,一入禅房,却赫然见佛门清圣之地,四面墙上皆各挂了一副女子画像,至少女到少妇,同一张面目,曼妙宛如真人。因画像太过传神,秦尔蔚一眼认出那少女的一副是他青梅,好奇之下,问那僧人怎会有他青梅的画像。

  僧人叹气,连叹魔障孽缘,秦尔蔚好奇之下相问,僧人倒也没有隐瞒,说这个故事只要说出来,他的大限就要到了,但他死局已定,或早或死都是一样,索性便告知了他。

  僧人来自于修罗寺,寺庙里几年前被朝廷送来一个人,这个人重伤不醒,似是被人以残忍手段把后背人皮生生剥去一块,体内亦是身中剧毒,朝廷的人把这个人交付给他们,并派了许多不知何处来的医者调制致幻汤药,告知寺中僧人,此人谋逆,要求他们保罪人不死,把他每日说的话都记下来,定期送至朝中。

  罪人是做什么的,他们一概不知,等到三五日后,罪人终于醒过来,见到自己的处境,不焦不躁,也不说话,直到一个老僧得到朝廷的指示,要前来劝他归顺,罪人看了他一眼,第一句话就说这个老僧四天后会死。

  老僧恼怒,拂袖而去,四天后出门时,腿寒发作,竟从台阶上跌下去摔死了。这本是个意外,但很快,罪人又指着来给他送药的一个年轻医者,说他明晚也会死。

  老僧年迈,会不慎摔死也说得通,可医者身强体壮,不信他所言,次日入夜,特意去了禅房和一个僧人下棋,待至中夜时,医者觉得口渴去添茶,刚下了榻,一时犯困穿错鞋子没站稳,后脑磕在了棋盘一角,竟也死了。

  次日修罗寺的住持连忙去审问罪人到底是不是他杀的,罪人找他们要了纸笔,一边悠闲地作画,一边说他已是阶下囚,虽没有杀人的本事,却有阎罗手段,朝廷贪婪他预见天下事之能,是以把他囚在此地。

  住持依然不信,与他打赌,赌自己的命,若是他赢了,就要罪人剃度出家,为朝廷效力。罪人说,本来以住持的修为,江湖上少有人能取他性命,若打赌,就是与天斗,问住持敢不敢。

  住持认为此人作恶,一心正佛门威严,执意作赌,罪人应允,闭眼算了片刻,说住持的命排好了,七天内必死。

  修罗寺的住持亦是高人,前两日,身侧皆是马匹失控、屋梁坍塌之事,住持武功高强,都一一避开了,第三日第四日,寺外来了许多仇家挑衅,苦战之下将仇家击毙,但住持也受了伤,第五日,竟是因为徒弟忌恨住持不传授真经,在他的汤药里下毒,第六日险死还生后,住持终于怕了,让罪人快停手,罪人却说命数已定,无法更改。

  住持熬至第七日,心觉死之将至,恨火一燃,要去杀罪人,却在牢门前,被闻讯赶来的官兵乱箭射死。

  与秦尔蔚说这些的僧人面露惊惧之色,说若要问他旁观者是什么感觉,那就是和天在斗。

  “匪夷所思。”陆栖鸾听到这儿,与他人一般,同觉得此事荒诞。

  “我也觉得匪夷所思,只当是个故事罢了,可那僧人知道我不信,又告诉我,那罪人日前已得手下之人相救,临走前,说要找这个画像上的女人。”

  苏阆然听到这儿,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眸底深寒,道:“找到了要如何?”

  秦尔蔚被他话里的杀气吓得一颤,道:“我不知道,没有听完那僧人就让我去密室藏起来……我从缝隙里看到一伙黑衣人闯进来,问那僧人可提前找到了那女子在哪儿,僧人不愿说,就被杀了,黑衣人还说要把所有和那女子相关的人都杀了,好绝了什么宗主的心思。”

  “……”

  陆栖鸾脑中空白片刻,一丝惑色在眼底不断扩大,随即对苏阆然道:“……可我之前从未见过他,是在枭卫府里第一次见到他的。”

  苏阆然蓦然想起当年陆学廉被调来京城之前,前刑部尚书忽然被皇帝降罪一事,当时枭卫府乃是赵玄圭统领,如果是说故意把这个位置空出来,好让陆学廉调来京城的,倒也勉强说得通。

  “看来是要找赵玄圭核实此事了。”

  陆栖鸾仍难以置信:“他当真有这般玄异?他一言天地倾,天地就当真倾了?”

  秦尔蔚偷眼观察他们二人神色,正要告辞离去时,骤然桌面食具一阵颤动作响。

  “什么动静?”

  陆栖鸾愕然间,旁边苏阆然一把带起她闪身出了厅堂,随后大地震颤,屋梁隆动,触目可击房檐竟塌下一角,瓦片碎裂四溅。

  同时外面惊呼尖叫四起——

  “苍天示警!!地龙翻身了!!!”

第147章 斗天

  “赵统领, 近来多劳了吧。”

  赵玄圭已脱离朝中许久,如今虽得了太上皇赦免归来,但毕竟背叛在前,身边原来的亲信走的走散的散,近来十分郁闷时, 忽然宫里来了一位内监,说太上皇要召他去议事。

  赵玄圭本是不想去的, 但想想如今的处境, 还是决定和内监走了。

  “阶下之囚, 能得圣恩宽赦已是铭感五内, 公公这般说怕是折煞了。”

  “赵统领一时之雄, 不必过谦,叫下官康四便是。”

  赵玄圭见得是个年轻的内监, 心觉陌生, 道:“以前未见过, 康公公是新到太上皇身边伺候的?”

  那康公公叹了口气道:“以前陛下还在太上皇膝下时, 下官曾做过陛下身边端茶倒水的,陛下得登大宝后, 也跟着沾了光,做了掌事太监。”

  “那公公该是平步青云了才是,缘何叹息?”

  康四皱眉看了看左右宫墙下无人, 道:“赵统领就莫笑话了,我等内监虽然已是阴人,但毕竟是男子, 陛下云英未嫁时,尚可凭着耿耿忠心伺候在侧,待到日后有了凤君,哪里还有我等的地位,可不要为自己找条后路吗?”

  赵玄圭心中也不免感慨帝阙权位风云变幻,道:“公公尚且找得到条后路,我却不知后路在何方了。”

  康四眸底微妙神色闪过,道:“赵统领当年统辖枭卫府时,曾查杀过一位王公公,此人在下官幼时多有欺压,赵统领也算为我报了半桩仇。我等平日伺候在帝侧,帝王心思也听上了一两耳朵,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玄圭面露异色:“公公请说。”

  “赵统领岂不自知,已身处于危地?”见他脸色倏变,康四讽刺一笑,道:“所谓自古以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赵统领之于陛下、之于陆侯,不过是对付那易门的一把刀,现在对赵统领礼遇有加,乃是因为易门未灭,若是易门当真被陆侯一把杀了个干净,以赵统领这些年统辖枭卫的恩怨,不说陆侯如何,我看陛下这儿,到时多半是要把统领推出去平息众怒的……”

  一句话说中赵玄圭心事,半信半疑道:“我虽为易门之人,也效忠了东楚多年,深知陛下虽薄凉,如非不得已,也是守诺之人,怎会——”

  “怎么不会?太上皇当年若当真守诺,那易门之主又是如何被剥皮抽筋的?”

  赵玄圭沉下脸,道:“公公既然说了这些,想必也已为我指了明路?”

  康四见他了然,嘿然笑道:“赵统领别笑话我,如今这世道,女人都能位同副帝了,宦官想求个富贵也不过分吧。赵统领若想谋得生机,依下官看,不妨就此让那狗与弓的命……换成他人。”

  赵玄圭脸色一冷,道:“公公慎言,陆侯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我还是有掂量的,她若出了意外,陛下只会把我碎尸万段。”

  康四意味深长道:“赵统领知道就好,能把您碎尸万段的只有陛下,能让您时来运转的也只有陛下。却是不知,赵统领心里值得效忠的陛下,是哪位呢?”

  赵玄圭眼底神色一动,道:“他日若时来运转,赵某必记得今日公公提点。”

  康四笑而不语,带着赵玄圭一路入了御书房,远远地,在门外便听见里面苍老的官吏大声斥责——

  “……太上皇明鉴!此地龙翻身绝非寻常,京城乃天下王气之所在,钦天监也毫无预兆,便突发此灾厄,以至于死伤百余人,必是国有妖孽,苍天示警!”

  “陆卿,朕给你三日平息民间谣言,你便是如此平息的?”

  赵玄圭在外面听得分明,愣怔间,神色古怪地低声问道:“康公公,太上皇这是?”

  康四道:“还不是近日那谣言的事,也该陆侯倒霉,谣言刚出就应了,现在民怨沸腾,太上皇昨日让陛下去为先帝祈福支开后,这两日就提着陆侯教训,还真是可怜呢。算算也有一时三刻了,现下若让陆侯撞见了赵统领怕是面上不好看,赵统领还是跟下官从侧门进吧。”

  赵玄圭略一点头,心思莫名间,跟着康四入了侧殿,听了半晌,陆栖鸾似乎是几次想插话请求向西部边关抗秦的聂言部增兵,都被朝中老臣噎了回去,绕来绕去都是要她对谣言给个交待的意思。

  待吵过三巡,太上皇似是倦了,让陆栖鸾将战事延后再议,便让御书房中所有人都退下了。

  赵玄圭越是听越是心惊,待太上皇召他近前时,心思已经很好地敛了起来。

  “……赵卿,许久不见,眉目间已见疲累啊。”

  太上皇半阖着眼,比之赵玄圭印象里,更加深沉了几分,尽管众人都知道这位太上皇的双目已经不大好了。

  “臣本无颜面圣,是陛下宽仁,赐予重生之机。”

  “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太上皇支着额角道,“赵卿听了这半晌,可明白了朕心中忧虑?”

  赵玄圭谨慎道:“臣出身西秦,虽迷途知返,却也不敢多言。”

  太上皇徐徐睁开眼,低声道:“若所有的西秦人都如你一般识时务,朕又何至于此……”

  “陛下?”

  “朕这一生,犹为之恨者,便是无能让西秦人为我所用。”

  赵玄圭垂眸道:“陛下此言,却是让臣糊涂了。”

  “有什么不懂的,金屋华盖又如何,便是一度同心,到最后还是分道扬镳。”说到这儿,太上皇自嘲一笑,道,“同为西秦人,有识时务如赵卿,也有捉摸不定如你那易门之主,相形之下,陆卿倒也算是个好孩子,只不过好得太过了,便是连朕,都有几分忌惮。”

  赵玄圭沉默半晌,斟酌言辞,道:“臣爷曾为陆侯上司,深知陆侯资质惊人,无论经史子集,或是官场庶务,一学就会,最为骇人的是,她连人心诡诈,也比常人领悟得快,”

  “玺心过于依赖她了。”太上皇淡淡道,“玺心若仍是个皇女,朕自然由着她,可如今既然为皇者,夫君也好,臣子也罢,不可依赖任何人。朕已多次提点陆卿,她仍不知急流勇退,却是让朕恼得……不得不用些手段了。”

  赵玄圭愕然间,太上皇已让康四呈上一枚禁军兵符。

  “陛下这是何意?”

  太上皇语调沉沉,道:“近日多事之秋,民间既有谣言,自然会有有心人有下一步动作,若陆卿出了什么意外,赐你兵权,见机行事,莫使京中四卫群龙无首。”

  ……

  “妖妇!还我儿命来!!!!”

  人间三月春意晚,朱门阶前白绫飘。粼粼马车巡至府前,陆栖鸾本是扰心边疆之事,一下车,面前一片黄纸落,府前街巷,尽是满目缟素。

  侯府中府卫尽出,守在府前十数丈外,拦着披麻哭叫的百姓,见了陆栖鸾回来,均都面露为难之色。

  “侯爷受惊!末将该死,这就把此地暴民驱离!”

  放目所见,东沧侯府外,尽是因近日地龙翻身受灾的百姓,约是得了什么信儿,不约而同地在东沧侯府前等着陆栖鸾,让她偿命。

  跟在陆栖鸾身侧的府中长史皱眉道:“是谁人煽动百姓?!”

  一个守在侯府的长史擦着汗迎出来,拱手道:“是国学监几个学子,听说京城百姓受灾,主动散了家财赈灾,自以为悲叹国运,又写了两首歪诗,百姓一听,群情激奋便来了……侯爷还是入府一避吧,下官已向最近的枭卫府求援,稍后便会来人疏散百姓了,待晚些百姓怒气散去,便无事了。”

  “无事?”

  陆栖鸾喃喃自语,双手握紧,最终似是又忍下来,正要抬步往府中去时,忽闻一人高声道——

  “陆侯可是心虚了?!我本向陆侯求证而来,陆侯难道没有义务出来一纾百姓之怒吗?!同窗们,朝中若是如此藏污纳垢,让我等如何安心赴考报效国家?!”

  陆栖鸾步子一顿,事关宋明桐今年督考的春闱,她不得不正面以对,便拨开要护在她身前的长史,走上前,冷然道:“何人妄言?放他进来说话。”

  府卫一松,人群里挤出来个白面儒生,本是要冲上来直面指责的,但一对上陆栖鸾目光,步子不由得便钉在原地,但身后的百姓见陆栖鸾来了,民愤更甚,此儒生便好似多了几座靠山一般,昂首道:“在下绵州学子邵安,今日斗胆请陆侯顺天意,辞官嫁人,好对百姓有所交代!”

  陆栖鸾哦了一声,道:“你这套说辞我去年听人说了一整年,老调弹得再漂亮,也就拿几声响。

  你既然为国学监学子,当晓国学监已再三澄清民间童谣乃是谣言,犹敢在本侯面前放此厥词,可是小看了侯府这块门匾?”

  那邵安傲然道:“儒圣教我等圣贤之道,乃是让我等以铮骨立身,若屈于强权淫威,今日我邵安便不会在此,为百姓发声!”

  陆栖鸾一勾手,让人抬来一把椅子坐下来道:“你如此理直气壮,想必拿到这天灾与我有关的证据了,说吧,我听着。”

  邵安道:“陆侯不必逃避问题,早有童谣在先,是陆侯逆天而行,强留朝中,这才触怒上天……”

  “别说这些废话,说得信誓旦旦,我还以为你知道是谁教的那些小孩子唱童谣的。”

  “童谣自然不是空穴来风,既然天灾已降,便已证明示警无误!陆侯再胡搅蛮缠,也改变不了百姓们因你受灾的事实!”

  眼尾一扫,陆栖鸾淡淡道:“因我受灾?陆栖鸾不过一介凡人,如何策动得了天地之威?尔等甫受我赈灾钱粮,便堵上侯府门庭,又是何来的道理?”

  百姓们听得一怔,道:“那不是朝廷本就该派给的赈灾钱粮吗?!”

  府中长史怒道:“户部批粮批银子少说也要走上三日,能让受灾的百姓不受早春之寒,还是侯爷开了府库相赈的,不求尔等报恩,竟还如此负义吗?”

  邵安见百姓一滞,似有退却之意,连忙道:“再多的钱粮哪能换来亲人性命,若非陆侯心知此事由己而起,怎会好心主动赈灾?!”

  他一言出,顿时又点爆了百姓怒火,怒声迭起,竟似是要冲破阻碍把那深恨只人撕碎殆尽——

  “当官的哪有这般好心!原来是欠了人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升官发财死后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