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龙阙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8-01-26 18:26:45

  “娘,咱们两家,本也没议亲,你这说什么呢。要是人家姑娘跟我说几句话,就要嫁给我。我娶得过来么。”

  “这位李姑娘不是不一样么,我听你爹说,她对你特别上心。”

  “娘,就我爹,出门连老娘们儿都不爱瞧他,他做生意是成,可在这上头,他能比我看得准?”秦凤仪道,“不成就不成吧,这事原也要看缘分的。”

  “那你们是如何看出你们没缘分的,我怎么瞧着特别的有缘分哪。”

  “你瞧着有什么用,又不是你嫁给我。”

  “胡说八道。”秦太太给儿子逗笑,拉了儿子的手道,“我的儿,咱们扬州城,到底是小地方。你说这阖城,也没什么大户人家可寻。你这亲事,倘是小门小户,就委屈了你这人品才干。这好容易有李家这段缘法,你可得抓住了啊!”

  “景川侯府算什么,就凭我这相貌,说不得以后能娶公主呢。”

  秦太太便是以往喜欢自吹,还是有一定限度的,不承想,在这自吹自擂方面,还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秦太太却是小心脏有些受不住,连忙道,“我的儿,公主倒不必了。听说,做驸马,那跟入赘差不多,在公主跟前没地位的。我的儿,你如何能受得了这样的搓磨。”合着不是觉着儿子配不上公主,是觉着做驸马忒苦。

  秦凤仪摆摆手,“娘,你就先别管了,亲事我也想放一放,着什么急啊。就像娘你说的,寻就寻个好的。”

  “成!”秦太太就不信了,凭他儿子的品貌,就娶不到个好媳妇!那什么李姑娘,这般没有眼光,错过她儿子,等着后悔去吧!秦太太这不知底里的,很是抱怨了李镜一回。

  当晚秦老爷回来,秦太太把这事与丈夫说了,秦老爷也颇觉可惜。秦老爷道,“眼下也顾不上这个了,你备份厚礼,巡盐御史张大人这就要任满还朝,咱们盐商商会要摆酒相送。阿凤也闲不住,让他跟着管事学着些,这些人情往来,以后可是少不了的。”秦老爷是盐商商会的会长,这些事,自然是他的分内事。

  秦太太点头,道,“说来,张大人当真是不错的官儿了。张大人一走,来的不知是哪个?”

  “听说派来的是一位平大人平御史。”

  “平御史?”秦太太想了想,道,“平家,我记得有一回同绸缎庄陈家太太说起话,他家与江宁织造陈大人府上是同族,就是借着织造府的光,在扬州城开了绸缎庄。听陈家太太说,帝都平家可是郡王府,显赫的了不得。难不成,是平郡王府的人?”

  秦老爷道,“这就不晓得了,既是姓平,说不得是同族。”

  秦太太道,“那这给新御史的礼物,可是得一并预备起来了。”

  “是啊。”秦老爷叹道,“只盼新御史能与张御史一般方好。”盐商虽则豪富,但要打点的地方当真不少,尤其盐课上的,哪里打点不到都不成。

  秦老爷眼下事多,正好儿子开窍懂事,索性就带着儿子,既叫他学习了,也能帮衬自己。秦凤仪甭看生意上的事不大懂,这人情往来他倒不陌生。像给张大人安排的饯行酒,秦凤仪就颇有主张,席上安排的都是扬州城的名菜,张大人在扬州城,自然少不了吃这些菜,可此临别这际,见着扬州城的名菜,喝着扬州城的名酒,张大人对这座繁华府城,亦不禁生出难舍之心啊。

  秦老爷自张大人那里也打听到了,新来的平御史是雅人中的雅人,而且,出身平郡王府嫡系,让秦老爷一定把人伺候好了。

  秦老爷其实还想多打听些平御史的喜好,张大人却是不愿多说。秦老爷自然不能强求,待张大人走的时候,秦老爷安排了诸盐商相送,还有盐商送给张大人的爱民伞,一包扬州栖灵寺的泥土。张大人捧着这两样东西,委实觉着秦老爷会办事啊。

  张大人挥泪辞别了这座江南第一名城,踏上新的仕途征程。

  诸盐商回家,就等着新的巡盐御史驾到了。

  秦老爷回家让儿子去古玩店寻些雅物,必要上等物什。秦凤仪道,“古玩店雅物多了,要寻什么啊,总得有个类别啊。琴棋书画还分四大类呢。”

  “新来的平御史,是平郡王府的嫡系,咱们哪里晓得他喜欢什么。”

  “啊,平御史——”秦凤仪想了想,“梦中”对此人倒是颇有印象,秦凤仪道,“爹你不用急了,我知道。这位平御史,平生最爱丹青。”

  “那就去寻上等古画。”

  秦凤仪道,“我先去铺子里寻一寻,人家是郡王府的,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听说,这位平御史,少时曾去宫里临摹名家名画,我是担心,便是能寻来一二幅好画,可落在人家眼里,怕也是不能入目之物。如此,一来白花了银子,二来,送了主家瞧不上的东西,这东西,倒不若不送的好。这样,我先去古玩铺子里瞧瞧,若有合适的,就买回来,若是不好,咱们再商量。”

  “成,就按你说的。”秦老爷道,“这字画你不大懂,找个懂行的与你一道去。”

  “我让赵胖子跟我一道去。”

  秦老爷嗔道,“赵才子赵才子,你这孩子,人家对你另眼相待,你也不能放肆。”

  “他本来就胖,肚子圆的跟个球似的。”秦凤仪嘀咕一句,“我先去给赵胖子写帖子去。”

  “去吧去吧。”秦老爷挥手,将人打发了出去。

  秦太太见儿子走远,方抿嘴笑道,“看咱阿凤,现在越发有条理了,说话还知道‘一来如何、二来如何’。越发长进了。”

  “还成。”秦老爷慢悠悠的呷着茶,“到底没白同景川侯府的公子一道出门,这就出去游玩一日,就知道这么些事。平御史这些喜好,我都不清楚。”以为儿子是从李钊那里打听出来的。

  秦太太叹,“可惜李姑娘没眼光,没看中咱们阿凤。”

  秦老爷道,“这也不必急,种得梧桐树,自然引来金凤凰。只要咱阿凤知上进,有本事,以后还怕娶不着好媳妇。”

  “是这个理,下个月是方家南院大太太的生辰,我过去给她贺一贺,也顺带瞧瞧,他家长房可有适龄淑女。”景川侯家的姑娘不成,秦太太转眼就打上了方家阁老府姑娘的主意。

  秦凤仪不晓得他娘又思量着给他说亲事呢,他给赵家送了帖子,赵老爷当天就回了,让秦凤仪第二日过去。秦凤仪请赵老爷帮着去瞧画,赵老爷可是要有条件的,与秦凤仪说了,“这事办妥,你得好好的叫我画两张。”

  “一张。”秦凤仪还价。

  “三张。”赵老爷伸出三根圆滚滚的手指。

  “好吧,两张就两张。”秦凤仪不大乐意,还是应了。赵老爷不知道什么癖好,就爱画他,秦凤仪却不是个喜欢叫人画的。因为,秦凤仪不大灵光的脑袋认为,大家都是画仕女图,女人才叫人画呢。

  赵老爷笑着哄他,“我府里的莺歌,又学了几支新曲子,介时我叫她唱给你听。”

  秦凤仪笑,“甭说,小莺歌的嗓了,在扬州城也是数得上的。”

  “那是。”赵老爷遗憾道,“就是生得差了些。”

  “还不都那样。”秦凤仪一向觉着,人都长得差不多,也没什么太好看的。

  赵老爷看秦凤仪一眼,“在阿凤你眼里,估计谁都差不多。”

  “那不是。”秦凤仪拍一下赵老爷圆滚滚的肚子,笑道,“像赵老爷您这满肚子才学的,咱们扬州城也就这一个。”

  赵老爷哈哈大笑,与秦凤仪道,“这马屁,多少人拍过,还是阿凤你拍出来,叫我最欢喜。”

  秦凤仪再拍两下,“看你说的,亏你也自称才子,这能是马屁吗?就算是,也是马肚啊。”

  赵老爷道,“阿凤啊阿凤,你就是白生了这么幅好模样,该多念几本书才好。”

  “你不晓得,我小时候也是聪明伶俐的,后来生了场大病,自此,一看书就头疼。”秦凤仪说得有鼻子有眼,问赵老爷,“你说,这是不是老天爷不叫我念书啊。”

  “信你鬼话!”赵老爷问,“今天就是瞧字画么?”

  “上上好的字画。”

  赵老爷打听,“这是要送给新御史的。”

  “瞒不过您。”赵老爷是扬州城的知名人物,张御史刚走,秦家这么急着淘换古物,秦家暴家之家,家里没人爱书画,自然是走礼用的。秦凤仪道,“新来的御史,姓平,京城平郡王府上的嫡系,听说,极爱丹青。这走礼,自然得投其所好,在这上头,我又不大懂,只得请您帮着掌掌眼,拿个主意。”

  赵老爷在京城做过翰林的,平郡王府的大名自然是知道的,赵老爷问,“可知这位平御史的名姓,说不得我在京城时还见过。”

  “姓平,叫……”秦凤仪想了又想,最后道,“看我这记性,竟想不起来了。”

  赵老爷与他道,“磨刀不误砍柴功,要我说,你把平御史这事打听清楚,我这里也帮你想一想。这上等古画,向来可遇不可求。”

  “我对京城的事又不清楚,要不,你跟我一道跟李大哥问一问。”

  “李家?”赵老爷道,“他家不是卖酱菜的么,他家能知道御史的事?”

  “看你,就想着腌菜了?你是多爱吃酱菜啊!”秦凤仪悄与赵老爷道,“景川侯府的长子,李钊,我李大哥。”

  “唉哟,阿凤,我以后得对你另眼相看了。”

  “看吧,以往净说好话哄我,说得天花乱坠的。这知道我与李大哥认识,立刻对我另眼相看。赵老爷,我与你说,你一直嚷嚷着你的画不能进境,知道什么缘故不?你这心啊,不清静!”势利眼的赵胖子!秦凤仪道,“这爱书的人,必极于书。爱画的人,得极于画。你们才子不都说么,字如其人,可孰不知,画也如其人。你画画时,心得静,这样才能画出好画来。”

  秦凤仪胡说八道一通,赵老爷道,“我倒想静,每次请你来画一幅画,三催四请不说,等闲你还叫苦又叫累。有你这样不配合的,我画画能清静么。”

  “走吧走吧。”秦凤仪别看过了十几年纨绔日子,他心思活络,与赵老爷道,“我李大哥现在已是举人了,你家里我赵大哥不也是举人么,咱们带着赵大哥一道去,也弄个脸熟不是。”

  赵老爷犹豫,“这不大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快叫人把赵大哥请出来。”

  “请什么请,老子叫他,还用请的?”赵老爷与秦凤仪道,“阿凤我没白认得你,你这人,有良心。”

  “切,你别捧我,这是顺带脚的,到底你们两家能如何,我可不敢保证。”

  “你看,这刚夸你。”赵老爷到底年长,处事老成,道,“我还得说你一句,景川侯府也是帝都豪门,虽不比平郡王府,这也是一等一的人家。你虽与人家熟,也不好不先下帖子就直接上门的。这样,此事也不要急了,反正平御史一时半会儿到不了扬州,你先写张帖子,给李家送去,待李家回了信,咱们再上门。这样,才合礼数。”

  秦凤仪思量一二,“也好。李大哥这人性子端庄,的确是个讲究规矩的。”贸然上门,又得说他没规矩了。正好,一天没见媳妇了,也瞧瞧媳妇去~

第14章 茶具

  李家接到秦凤仪的帖子,李钊与妹妹商量,“你说,他这是打算过来做什么?”

  李镜精神头有些不大好,一想到秦凤仪说的那些“梦中”事,李镜一宿没睡好觉,心情复杂。一则,她是相中了秦凤仪,但当真还没有太大情分,要说见了四面,就能冒着以后可能做寡妇的可能性嫁给秦凤仪,那是胡说八道,情未至,李镜做不出来。二则,她又委实担心秦凤仪,秦凤仪瞧着好好的,而且,纵有些纨绔名声,实际上并不是个会乱来的人,最大的恶就是些纨绔间的口角。而且,瞧秦凤仪那天欲言又止的模样,这死断不是病死的。

  听兄长这话,李镜道,“肯定不是后悔先时说了那些话……你以前总说人家人品不好,要真是人品不好,如何肯以实相告。”

  “我先时不是看你心太热,才那样说的么。”李钊道,“虽做不成亲事,阿凤心性的确不错,是个好的。就凭这个,也值得相交。”将帖子给妹妹看,“他说要带人一道过来,不知道是有什么事呢?”

  李镜接了帖子,还是秦凤仪那笔不咋地的字,此时瞧着,却是越看越亲切。李钊见他妹愣神,不禁心下暗暗吃惊,想着秦凤凰这功力难道已经深厚到令她妹妹透过字迹见美貌的地步了么!

  李镜出了回神,见帖子上写的是携友同访,李镜道,“这个赵裕,也是扬州城有名的才子,以前在翰林院做过翰林,后来辞官回了乡,记得他人物画得最好。这个赵泰,说不得跟赵裕是一家,即写在赵裕的后面,多是晚辈后生。”李镜情不自禁的为秦凤仪操了回心,“秦公子带着赵家人过来做甚?”一时又道,“他那人,素来热心,难不成是赵家人求到他头人,他却不过情面,就带他们过来的?”

  “你少发昏了,秦凤仪的确还算厚道,可他也不傻,他跟咱们正经不是很熟,难道还会为别人的事来求咱们,他有那么大面子?”

  “哥,你这叫什么话,咱们看他,是觉着不熟。可依秦公子说,他对咱们,可是熟得不能再熟。倘有什么难事,他都上门了,就看在梦里的面子上,也不好回绝他的。”李镜再次道,“人家待咱们,多么厚道。”

  “行,只要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我一准儿帮他,成了吧?”李钊道,“不过有一样,明儿你去找阿澄说说话,别留在家里。”

  李镜看也哥操心的跟只老母鸡似的,不由好笑,故意道,“不行,我等着瞧瞧看秦公子可是有什么事?”

  “唉呀,我说阿镜,你们以后,还是少见面。”

  “见一面可怎么了?”

  “我不是怕你把持不住么。”

  李镜气笑,“不见就不见。”回忆一遭秦公子的美貌,李镜感慨,“别说,秦公子的样貌,当真挺叫人难以把持。”

  李钊连忙道,“这话,在家说说也便罢了,在外可千万不许说的。”

  李镜哼一声,她能连这个都不晓得么。

  李钊此方唤了管事进来,吩咐管事回了秦家下人,让秦凤仪第二天过来。

  李钊其实觉着,不怪他妹妹对秦凤仪尤为另眼相待,秦凤仪此人,的确有些过人之处。就搁秦凤仪与他们说的那“梦中”之事,搁别人,知道自己早死,如何还有这等洒脱自在气。秦凤仪就不一样,与李家兄妹把老底都抖了个干净,结果,李钊再见秦凤仪,秦凤仪竟还是那幅张扬的凤凰样。

  秦凤仪规规矩矩的施一礼,原本挺平常的礼数,由秦凤仪做出来,那姿势硬有说不出的潇洒好看,秦凤仪笑道,“大哥早上好。”送上礼物。

  李钊令侍女接了,还一礼,“阿凤你也好,坐。”也请赵家父子也坐了。秦凤仪又将赵家父子介绍给李钊认识,李钊笑道,“我少年时就听说过赵翰林的名声,至今京城说起来,论画美人,赵翰林的美人图当真一绝。”

  “那是。”秦凤仪道,“大哥,赵才子可是咱们扬州城第一有学问之人,他画的那画儿,纵我这不懂画的,都觉着好。原本以为赵才子就了不得了,偏生我这位赵世兄更是青出于蓝。大哥您说说,这可还有天理不,怎么才子都赶他们老赵家了?有才学,真有才学!”

  赵老爷连忙道,“阿凤,你这也忒夸张了,李公子在京城什么世面没见过。不说别个,李公子年纪轻轻,已是举人功名。我家阿泰,年长李公子好几岁,也不过是个举人。较李公子,相差远矣。”

  秦凤仪道,“我大哥这属于天才那一种,不好比的。赵世兄已是难得了,咱们扬州城,赵世兄亦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大家互相吹捧了一回,李钊方转至正题,问秦凤仪,“阿凤你此次过来,可是有事?”

  秦凤仪道,“可不是么,险把正事忘了。”给李钊使个眼色,李钊把下人屏退,秦凤仪方说明来意,“我只知道来的巡盐御史姓平,听说是平郡王府的嫡系,极爱丹青。大哥你也晓得,我家是盐商,平御史过来,我家得有所孝敬才是。可多余的事也打听不出来,大哥你对京城的地头熟,可晓得这位平御史的情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9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龙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