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溪自悠然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木天道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9 KB   上传时间:2018-03-22 16:25:53

  傅清溪又把之前搜罗的所有资料又拿出来过了一遍,见自己所记所思并无大错漏。可自己这分析的结果同事实却走出个南辕北辙来,叫她也一肚子狐疑起来。

  又过了半月有余,今年岁收大欠之说已成铁定,朝廷沿着受灾州县大开赈济,米价还有官府管着,米契价格却是一路高涨,求买的挂单成山叠堆,有粮商看那价格实在受不住签了卖单,可没过两日就叫那还往上扬的米契价儿给吓坏了,赶紧认亏平了,生怕真到日子要亏更多。

  就在这时候,董家商行的两箱商行账目细录送进了越府落萍院。

  傅清溪一时也顾不得什么安排了,废寝忘食地看起这些来。越看越心惊,等看完了一半,已经确信自己之前所断并无错漏。

  朝廷收到灾损的奏报如层波跌宕,一处报了,后一处跟上,再一处加入,之后便那一圈都报如此;然后又有一处增报,过两日,其他几处也陆续增报;之后再有哪处增报……如此一点增报而至一圈,好似事态果然越来越严重,灾损眼看着要波及多少州县一般。

  可是董九枢那里送来的细账里,一些细致调料和干货销货量同常年仿佛,衣料、中等首饰、胭脂水粉等物亦同从前相差不大。这些都不是富豪之家所用之物,多半是城里人家日常手略松时会购买的东西。

  若果然那几处天灾严重,就算米价有官府压着,也管不了太大的事,大不了官市不卖黑市卖,除非官府直接开仓放粮,那没话可说。而城里居民多半没有存粮太多的习惯,一则居所有限,二来米铺的米走量大,现买的反而新鲜。因此若是果然米价高企,头一个紧张的就该是这些人。又怎么还会有这般闲心买这些耗费略高又非必需的东西?

  傅清溪又把余下的账目细录也都看完了,又摘录了许多要紧的材料,转天叫人捎了信给董九枢。董九枢第二天就上门来了,听傅清溪一说,董九枢愣在那里,犹豫着道:“这是说……有、串通……骗……嗯?”

  傅清溪点头道:“若是这些数都无误,那就……就是了。”

  董九枢有些受惊吓似的,在那儿一坐不晓得想什么,傅清溪却道:“这事儿都知道了,那就可以看着办了。过几日我同七妹妹出去逛的时候再说。”这意思是要把自己从越栐信那里得的分红也投进去了。

  董九枢强压着兴奋,稳着嗓子道:“这是要干一票大的了?!”

  傅清溪看看远处,点点头道:“到底学得对不对,得试过才知道。光靠想,就是事后证明错了,也容易给自己找理由。还得真刀真枪见过才算无可辩驳。”

  董九枢看她这意思,是要试试自己所学所思,心里又存了一丝犹豫。这拿银子试试学问倒没什么不成的,可也不能拿太多银子去试啊,那、那到底是银子啊!去了人家那里,再想要拿回来可就难了!

第120章 猎

  傅清溪从最开始替董九枢出主意赚了花灯钱,到后来与越栐信搭伙开了茶摊和打饭铺, 这几项都是有进账的。最开始茶摊上赚的钱, 转头叫他们投进了打饭铺里头, 这打饭铺开到如今还未满一年,最开始六铺同开,之后又增开了几家, 如今在整个京城已经有十一家铺子了。傅清溪在里头占了三成的股,每月分红从最开始的百十两,到如今也增加到二百余两了。

  董家的制衣坊那里,因折腾得太大, 叫董老爷子接了手了, 董九枢答应过她的一成干股,因里头兰家也掺了一脚,虽兑现了却只剩下半成了。不过这半成比他们俩从前定下的成衣铺子的一成可要大得多。只是这制衣坊一下子铺得太大,盖房子、招工、订布、定版、试卖,一通折腾下来,上个月才刚开始第一批的售卖。如今还远见不着现钱。

  董九本来还要给傅清溪云来苑的干股, 傅清溪推拒了,反倒牵线叫他认识了越栐信。越栐信对这个云来苑的买卖挺感兴趣, 直接拿了饭铺的分红入了干股, 要同董九枢合力大干一场。傅清溪听说了这事儿, 暗叹一声,这俩人联手,对客人来说还真说不好是福是祸。只是那两人不知道怎么想的, 只说这最开始的根本之变就是靠的傅清溪,喝水不忘挖井人,二话不说仍旧每月给她分红。

  实则是越栐信教董九枢的一招,——“傅丫头性子最规矩的,万干不出白拿好处的事儿,咱们给她分红,她便没法不管这苑里的事儿!我只善心术一道,你最能耐在买卖经营,她最能洞察大势,三剑合璧,才是上上之策。这世上的人,有专想要多赚人点便宜的,这样的人,咱们遇着了不赚他一笔都不合适;一样也有这种生怕白赚了旁人便宜的,碰上这样的,咱们就得拼命叫她赚咱们便宜……”

  如此,傅清溪几处有分红,又从去年冬里开始在米契市场上小试身手,她虽出手不多,只向来只赚不亏的。来钱的路子多了,她又不增什么花销,积攒到如今,拢共也有七八千两的数了。

  这些钱如今都在董九枢那里,董九枢见傅清溪这意思,大概是要把钱都投进去,心里暗暗替她捏了把汗。这万儿八千两的银子,在董九爷这里是不算什么,可这挣银子同亏银子可不是一回事儿啊。赚个一千两可能没什么好太高兴的,你亏一千两试试。尤其他是知道傅清溪处境的,最开始米契交易起步的一百两都能叫她为难,这个数对她来说可真不算小了。

  细想来,从前自己觉着这丫头胆子小,恐怕是错大发了。这哪里胆子小,简直胆大包天了。

  过了两日,傅清溪同越蕊到越蕊表舅的铺子里逛,董九枢趁便过去了一趟,可算得着机会细说了几句,傅清溪又把这回得的分红也交给了他,董九枢忍不住问道:“如今我在天一庄的信用可涨了,你要乐意,都能提到一对十,你可想好了……”

  见傅清溪摇头,他心里正要松口气,就听傅清溪开口道:“这回……最好通过中人分散了买,若是都用你的户头买卖,只怕到时候引人注意……”

  董九枢一愣,这七八千两在米契市场里头,可溅不起个水花来,傅清溪这意思,是打算用这点钱撬一笔大的?他心里又激动起来,就听傅清溪又问:“通过中人买卖,能到押一对几?” 董九枢道:“中人也有大小,如今像我们这样的户头,本身就有许多其实是中人在做,借我们一个名字罢了。你放心,这个我可以打包票,甭管咱们最后赚多赚少,都绝不叫他们知道到底是谁卷走的钱。”

  如此议定,傅清溪又叫董九枢帮她另外查几处州县的几样商行买卖,董九枢都答应了,这才各自散了回去。

  之后关于此次天灾的各样传言依然纷纷不绝,连女学里头讲课都顺便提到了几次,姐妹们说话时候也有人玩笑:“不会到了秋天咱们家也没米了吧。”另一个道:“你傻不傻,咱们家的庄子都在北边呢!”

  傅清溪密切关注着米契市场的波动,董九枢往越府递账目也越发勤了。惹得大太太都同马嬷嬷道:“这孩子整天看那许多书也罢了,怎么还看那么些账目?”

  马嬷嬷道:“好像傅姑娘每日有安排的,专有那么段时候用来瞧这些。”

  大太太道:“这可真是,图的个什么?!”

  马嬷嬷道:“还替青桑院那边的亲戚家也看过,开始还当是得什么好处的,后来见没新账时候连许多陈年老账也在那里翻着看,这就不像是替人干什么的意思了。”

  这主仆两个一唱一和的,夏嬷嬷这知情人也不好不说话,便道:“从前老奴也问过几回,傅姑娘说她学的数术一道,书上讲的都是些道理,实则用起来并不能全同书上说的那般明白。寻常事务里,同数术一道最近的就是账目了,她便用这个练手,以便把数术学得更扎实些儿。”

  大太太面现恍然,点头道:“是个用心的孩子。也是,那书上干巴巴的两句话,自然没有实打实的真事儿好懂,这果然是个法子。”

  过了两日,忽然每天把越苭叫到身边来说些府务上的事,也弄来几本账目细录叫她瞧。

  越苭起初全不接头,后来另寻人问了,知道又是傅清溪那里的招数,又是听了夏嬷嬷信口胡说,气得直骂:“害千害万的东西!我又不学那个,叫我看账来作甚?!只管混起主意哄太太,偏太太又信她的!”

  话传到夏嬷嬷耳朵里,也只好一声叹罢了。她如今已经不多管越苭读书的事儿了,只照着每日的安排问过,姑娘说做完了那就做完了。最开始那一团火,早熄绝了。自己不过是奴才,伺候的是姑娘,姑娘不乐意,自己还能打能骂?跟太太说了几回,太太也只一句“回头我问问她看”,到底不了了之。

  这回却是被冤枉了,原是闲话说起,自己也不曾添油加醋撺掇太太如何,都是太太自己一片望女成凤之心。可惜啊,照如今看来,这太太的一片苦心恐怕是付诸流水的多。

  果然,越苭看了两天便不耐烦了,大太太故技重施,把越萦也带在身边,叫她们俩一处学着。这下可好了,越萦好容易得着接触府务的机会,知道这个东西对于往后掌家理事多有用处,自然下心学习。越苭一行讨厌要学的东西,一行还要讨厌越萦,加上心里还一直住着个“她是个什么东西,她也配!”这样的念头,真是一心三用三愤懑,哪里还能有什么长进。

  “罪魁祸首”全不知道自己“钻进钱眼里”的行止又害了人了,正翻着满桌刚递进来的文书材料。她如今正想尽办法要证明之前自己所得的“结果”是错的。寻证据试图证明南省果然灾损严重,今秋米价必然暴涨。只可惜,每回寻着支持这个观点的“官样文章”,往底下一追,就出现些怪事来。

  比如自己这里有半个月前的当地商行买卖细录,结果如今的邸报上却报当时冕河支流决堤,水漫数镇。这冕河支流边的小镇明明当时还在卖今夏的香露水粉,那水漫的小镇到底漫到哪儿了?

  又有几名被京里亲戚接了进京的稔县百姓,说起初时如何大旱,河底都能走人了云云;之后又如何连日大雨,连齐唐官道都没过去了……这一听正是当地灾损实证,可实际上齐唐官道在稔县那段本不在粮区,且官道两边都是河浦,只因这个消息米契市场就又往上涨了一波似乎也太不讲道理。

  又有说粮区水淹大田,眼看着秧田都冲毁了,到时候只怕无苗可种。她翻了农书细查,稔县那地方,与京城周围农时大不相同,夏至播种育秧的大有人在,这会儿不过将将入夏,晚稻育秧还早。退一步来说,就算田地真被水淹了,退水又晚,耽误了育秧时候,还有散种直播一道,亦不至于这会儿市面上“颗粒无收”的论调。

  如此,她整日收集各处消息,又忙着翻查各样书籍,来自己同自己打架。先按着线索立了结果,又要去找反面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论断的错误。真是忙的不亦乐乎。

  偏这个时候,谢翼想找她说话。谢翼自之前几次与傅清溪言语不睦,自己也抽空想了一回,还有些东西想不明白,便想同她直接说说。哪知道来了两趟,都没见着傅清溪,柳彦姝给传的话,只说忙。

  谢翼一时心若死灰,柳彦姝还帮傅清溪说话:“她不是哄人的,是真的忙。唉,说起来如今她做的那些东西我是全看不懂了,不过她这会儿比从前什么时候都要更忙。那脸也整天绷得什么似的。想是在想什么大事。府里老太爷也说了,这理术数术一道都是如此,越往里头走越艰深,她偏学了这个,也是没办法……且过阵子又要去什么清暑会,这会儿不做准备真是不行……”

  谢翼长叹一声,“她既避而不见,我也晓得她意思了。”

  柳彦姝无言以对,这话也不是自己能劝的啊!回头告诉傅清溪,傅清溪紧着往纸上记了几笔,才回头道:“哦,好。”柳彦姝翻个白眼,懒得再管了。

  眼看着米契日高,董九枢这日终于等到了傅清溪下的指令。把当日董老爷交给他的两个旧年心腹叫进了书房,如此这般吩咐一回,转眼就有几个中人通过董家名号的账户以当日的最高价挂出了几张期至今秋秋熟的认卖米契。

  过了快十天,董九枢拿着傅清溪再次送出来的消息有些犹豫了。米契一直在涨,朝廷已经开始调北边的米粮南运了,可见南方受灾并非虚言。这呆丫头却是相信自己零零碎碎分析出来的结果,却是有些太拧了。想开口劝说,又觉着不合适,好像闹得不相信她似的。

  又过数日,朝廷又派特使南下相助处理南省灾后诸事,米契跟着狂涨了一波。就在这个时候,傅清溪一下子把余下的所有银钱全部砸了进去,董九枢接到书信,忍不住抖了抖手指,叹口气交给了那两个管事。回头想了又想,到底自己没敢跟进。他怕啊,难道这米契买卖的都是傻子疯子只自己是对的?他董九枢可没这个信心。至于那丫头,自己除了佩服也不晓得说什么好了。

第121章 耳闻目睹

  到这时候,米契价格果然又往上小涨了一些, 回落之后便定在那里了。

  董九枢抽空去了趟越府, 见着傅清溪, 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了,把几个嬷嬷轰得远远的,说起了米契的事儿。他见傅清溪还是那么平静的神情, 抹了把脸叹道:“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你这投钱的正主儿真是气定神闲,我这跑腿的倒心惊胆战的。”

  傅清溪奇道:“你没投?”

  董九枢破罐子破摔:“跟一半,不敢跟了。”

  傅清溪笑了, 也不生气, 董九枢反自觉有些尴尬了,问她:“你就那么肯定自己是对的?”

  傅清溪道:“那也不是。只能说我尽我现在所能,做出的判断是这样的。至于到底真实如何,我并不敢打保票。”

  董九枢想了想道:“就是说,你赌你是对的?”

  傅清溪乐道:“并不是赌。董九哥你可以赌跟或者不跟,因为你不知道我到底做了什么功课。我是知道的, 只是我这知道都是些零碎的消息,自己并不曾亲去那边看过, 所以才说不能打保票。说白了, 这回若对了, 那我知道我怎么对的。若是不对,我也能找出来我不对在哪里。所以这个可不能叫赌。”

  董九枢看看她,叹道:“你胆儿可真大啊。”

  傅清溪道:“自己跟着自己走, 自然信自己,自己也会竭尽全力叫自己可信些。同胆子大小也没什么干系。”

  董九枢压了声道:“那么些钱!还不算胆子大?还要怎么大胆!”

  傅清溪想了一会儿道:“你不说我都没觉出来,如今我要看看我学的想的判断的到底对不对,比挣钱亏钱要紧了。是了,大约是我没心思全在钱上,才没觉出你说的怕不怕来。”

  董九枢不乐意了:“你这是说我贪财所以胆小的意思了?!”

  傅清溪笑而不语。

  又听董九枢抱怨了一通,才从边上拿过一个本子来,开始给董九枢细讲她这阵子做的功夫。董九枢看着她正证反证再反证地来来回回不晓得看了多少文书查了多少书,靠各种零碎消息,试图弄明白这回秋收到底被耽误了多少,叹道:“光看你下指令那样子跟血战沙场似的叫人瞧着那么热血沸腾的。可这会儿一看这些,还有这些,嘿,真是……一点气概也没有了,整个都是账房先生的味儿了。”

  傅清溪道:“所以才说外行看热闹。”又问他,“这会儿我都说明白了,你可怎么打算呢?”

  董九枢眯着眼睛想,脸上一会儿乐一会儿愁的,最后还是摇头道:“虽听你这么一步步说着是挺有道理的,可我心里老觉着不老踏实似的,要是到时候秋粮价格真的翻一番,咱们可就赔光了!那、那可不老少钱呐!唉哟,不行,我想想都心抽抽……”

  傅清溪问他:“那你说说看,我这里哪些推断有误,还是你有什么旁的确切消息。”

  董九枢摇头:“那没有,不过这事儿哪有十成十的准的。万一呢?是吧万一错了呢?”

  傅清溪跟着摇头道:“到底是如何,总要有理有据,你这什么都没有就一个劲儿的万一,这算什么,对了也不晓得为什么对,错了也不晓得怎么错的,那就算经过了几次,也照样什么都学不到啊。”

  董九枢叹道:“学能耐去挣钱这个我懂,这拿这许多钱去试自己学到没学到什么,可真想不明白。”

  傅清溪道:“不对啊,当年花灯买卖,你不就立时去做了么。我还问你呢,怎么那么信我了……”

  董九枢道:“那能一样嘛?那事儿我懂啊,再说了那拢共才多少银子,东西都是些边角余料,本来也不值钱,试试就试试,怕什么的。就算今年卖不出去,收起来明年还能卖呢。这米契可不一样啊,就三俩个月的事儿,没了就通没了,连个响儿都听不着的!”

  两人说了半天,傅清溪自觉已经把自己做的事儿都告诉“东家”了,董九枢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越想越觉着心里不安生,第二天偷偷买了两张米契,却是怕万一错了,自己能补回来点儿。

  傅清溪忙了这一阵子,如今可以稍稍松宽一下了。晚上看了会儿《学之道》,看到“耳闻目睹皆非体悟”这句,就不禁想起今天同董九枢的一席话来。虽则自己说了许多自己做的事情,董九枢自然也听懂了的,可这个“听懂”和自己在做这些功课时候得到的“认知”却是完全不同的。“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讲再多听再多也无用,背完千册《灵经注》也成不了真神,就是这个道理了。

  那她自己呢?她在这许多时候来,做那么些功课,就没有动摇的时候?就没有不确定的时候?自然也是有的。只是她从懵里懵懂,到今日略有所知,靠的从来不是“心里老觉着”,她靠的是“学”是“做”是“道理”,是以若是遇着“有疑”了,她必要找出来自己因什么生的疑,再找旁的东西去确认这个“疑”有没有道理。

  虽米契交易市场上大多数人都觉着今秋大欠,可她根据各样资料推断出来的结果不是如此。那么除非她能另外找东西证明自己此论断错了,那就另说,却绝不会仅仅因为“别人都是这么想的”“大多数人都是这般认为的”这样的理由来自疑。

  她埋首秋收的这一阵子,碧梧院里越苭同越萦关系日渐缓和,大太太看了深感安慰。只是这刚长起来的一点高兴劲儿,在收到越荃的家信后便烟消云散了。

  之前得了四太太的传话,大太太一下子便想到了越荃。当日越苭那张兰家的“金秋会”请帖,就是越荃的面子得来的。她这当娘的自然要多问几句了。越荃大概说了两句,大太太知道越荃同兰家嫡枝的老三似乎有些来往,心里又惊有喜。只这件事儿,她连大老爷那里都不曾说起。后来约莫听说洪家同兰家有联姻之意,兰家的那头就是行三的兰叔伦。暗幸自己之前未曾将事情走漏风声,要不然现在面上可就不好看了。

  想越荃心性何等骄傲,出了这样事情自然也不便跟这大女儿多说,只当过去了也就罢了。哪想到会这样,洪家居然辗转通过金家递来这样的话,这是什么意思?是以当时也顾不得什么合不合适了,直接给越荃去了书信。如今得了回音,本以为越荃会细说始末,到底越府这点能耐可不够跟洪家拼的,却不曾想到越荃只简单道“都知道了,毋需理会”这样一句。大太太这心里更七上八下起来。

  晚上想等大老爷回来好商量一回,可大老爷这日在外头应酬晚了,又多喝了酒,知道大太太常日里打理府务辛苦,不忍打搅,便直接歇在了偏院里。大太太守到半夜,听马嬷嬷回了话,没法子只好先睡了。只是心里这样一件事在,哪里又睡得着了?!

  第二天头晕眼花地起了床要赶着去给老太太请安,马嬷嬷过来道:“四姑娘昨儿不晓得同夏嬷嬷说了什么话儿,一早上把许多书都扔了出来,夏嬷嬷在前头跪着要跟太太请辞呢。”

  大太太一听头更晕了,对马嬷嬷道:“先去把夏嬷嬷扶起来,就说我都知道了,她做的都很好,苭儿不争气不能怪她。我先要去老太太那里,一会儿回来再说吧。”

  一脑门子官司地赶到颐庆堂,同妯娌几个在外头没唠两句,老太太就出来了。问过好,说几句天气如何的闲话,老太太忽然道:“苭儿一大早发的什么脾气?连书都扔出来了,真是好大气性。”

  大太太觉得头发都快竖起来了,正要说话,老太太摆摆手,指了一下越苭道:“叫她自己说。”

  越苭还在气头上,见老太太问了,便起身道:“祖母,还不是那个夏嬷嬷,定的一天叫我看那许多书,哪里看得过来?看不完了还往后加,这都赶上利滚利了!我实在烦得很了……”

  老太太道:“你看不完就扔书?嗯?咱们家最是敬纸敬字的,带字儿的废纸都得干干净净归拢一块儿烧了,也不能叫它沤了烂了。这都是打小教你们的话儿,怎么这会子长大了,倒活回去了?”

  越苭赶紧认错:“我错了祖母,我一时气昏了头,手边刚好都是书,就……”

  老太太摇头道:“成了,都不要说了。我看那夏嬷嬷跟着你也是白瞎,还叫她回我这里来吧。往后看哪个用心向学要个嬷嬷督导的,再派她去。”

  越苭见老太太没说自己什么,又把夏嬷嬷要了去也省得便宜了越萦,真是称心称愿,赶紧请着罪来一句“全凭祖母安排”就都认下了。

  大太太看着眼前掩不住喜色的小女儿,又想起远在旧京“儿大不由娘”的大女儿,只觉着这儿女果然都是冤家,脑子不清楚的给自己添气,太过聪慧的也叫人担心,真是左右都不得安生。

  老太太看看越苭的样子,心里暗暗摇头,只到底是自己从小宠到大的,今天就够下她面子的了,再过头的话就不想再说,事情就算过去了。

  没过几日,夏嬷嬷就跟在了越芃身后,越苭见了心里又恨又恼,却也说不明白究竟恼恨的什么。到底是恼越芃白捡了便宜,还是恨夏嬷嬷那一套整人哄人的法子还真不断有人愿意信她的。这两个念头分明有你无我,可在她脑子里却轮换着上场叫她生气,也是奇了。

  米契市场虽风起云涌,到底没多少人参与其中,是以傅清溪如今的忙里得闲,真没几个人能体会到。这几日她见米契一直在自己之前卖出的价格上下徘徊,心里就越发笃定起来。收了心思,转头准备起今夏的清暑会。

  这次清暑会的消息还是胡芽儿告诉她的,收到胡芽儿的信没两天,她便又收到了一张清暑会的帖子,这回都没用自己交什么履历。且那帖子上还注明了本次清暑会的主持是陆吾书院。大概因着越栐信的干系,傅清溪一看到陆吾书院就觉着心里拎拎的,明知道这清暑会并无从准备起,还是忍不住要拿两本书来看看以安自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溪自悠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