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祯娘本身是大明商界相当炙手可热的人物,在大明想要与她沾关系的人到处都是。不过对于这些远在满剌加的侨民来说,还不如祯娘一品诰命夫人身份来的有吸引力。这大概就是朝廷的力量了,祯娘一品诰命的身份是朝廷封赏的,在这些人眼里祯娘当然就是朝廷的一个象征。

  因为十分看重祯娘身份的关系,这些人也把尊重做到了十成十。先是他们中间最有钱的几家,其中一家有好园子,特意家里搬出来,还收拾了一番,就为了方便祯娘一行人在狮子城停留的时候居住。

  等到见过了这些人,约定了明日去赴本地侨民特意为祯娘一行人开的酒宴。祯娘才能休息,现在洪钥简直就是祯娘的小尾巴,只跟着祯娘像看稀奇一样。而之前在船上时候,远远看着就对新加坡拉产生的兴趣完全没有了。

  她一面任由画眉、鹦鹉几个贴身大丫头替她擦头发、换寝鞋,一面道:“他们做什么这样?尊敬的不得了的样子,若不是我很清楚,我都要当这是皇家南巡了。我记得外祖母和我说过的,她年轻的时候皇帝南巡,在金陵的时候就是金陵盛国公府拿出了自家宅子做暂时的行宫。”

  祯娘原来也不知道有这样一出,算是见识到了。不过刚才趁着空隙,有这边的管事解释了一番,她才知道缘故。此时又把缘故同洪钥说,听到是这样洪钥也是似懂非懂。她才十几岁而已,又没有什么乡愁,自然很难理解这些。

  不过这些也不重要,解了疑惑之后她也就对这些没多大兴趣了。之前对新加坡拉的好奇自然又起来了——虽然只是在船上看了港口,但这里的繁华也让她印象格外深刻。忽然想到什么,她也不说什么立刻跑向正在整理的随身行李,眼明手快地就打开了一只箱子。

  那箱子里装的都是一些书籍,主要是一些游记,一些海外见闻。知道自家往欧罗巴去的航线了之后,洪钥就收集了这些。把沿路要经过的国家都标注过了,然后按着国家找游记,算是提前做出游的功课。

  只是她在这上头十分没有耐心,当初想的是很好,真的到了船上又把这些书丢到脑后了。直到今日到新加坡拉,这些游记其实还没有被翻动过。若不是她记性极好,只怕放在哪里都忘了!

  整个人都像是埋在箱子里了一般,好容易把自己要找的那一本找了出来,这才歪到床上随手翻阅。换做一般的大家小姐这样,只怕丫鬟们要手忙脚乱,但是画眉这些人早就习惯自家小姐这样‘人来疯’,个个都能镇定自若地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不过对外面周家大小姐周洪钥还是能端起样子来的,至少看着是很大家闺秀——到了第二日,祯娘就带着洪钥洪钧两个去那些侨民所谓的酒宴。祯娘不必说,经过了多少事的,一场酒宴是小事。洪钧则只管少说话,人家见了还要在祯娘面前赞一句‘沉稳’。而洪钥则是完全和平常不同了,表现地规规矩矩文静秀美,偏偏还会侍奉母亲友爱弟弟,真是大家闺秀的模子。

  当即就有坐的近的夫人与祯娘道:“我们这些人家也有一些女孩子,粗糙教养过一番,比起这边土人家的自然高了不止一筹。但今日见了令爱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闺秀,倒是把我们那些孩子衬地十分拿不出手了。”

  又有另外的夫人也跟着道:“这话说的不假,和周小姐比起来,咱们家那些都成了乡下丫头——唉!也是我们这些人家门第太低,自己早就知道配不上了,不然怎样都会请媒人上门一回!”

  祯娘当然不会和这边的人家结亲,这些人心里很清楚。门第是一个原因,却不是最大的原因。毕竟他们门第低,又不代表整个满剌加没有门第高的!王室高不高?占着满剌加海峡税收分成的人家高不高?只是人家大明一品大员的女儿,何必远嫁他乡?这可是亲生的!

  也正是因为清楚,所以才能当作玩笑话说出来,不然一个不恰当可是会相当尴尬的!在这样你好我好的气氛之下,宴会虽然不算舒服,至少也没有什么闹心的——本来也是,祯娘不过是途经这里,今后和这里的交集也就少得可怜了。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大家互相敬着也就是了。

  好容易应付完了宴会,之后的事情就比较愉快了。这边的侨民都争着尽地主之谊,安排了好多满剌加特色的行程。之后的几日就是祯娘一行人满满当当地游了一回新加坡拉,算是在这一回的路途上,第一回有感自己是游历外邦。

第181章

  经过了满剌加之后, 祯娘一行人的行程就开始变得相当有趣起来。之前的地界繁华比不上大明, 至于风物则是受大明影响很大。再加上离大明颇近, 许多当地特色其实在大明也是见过的,也就没什么新鲜感了。

  但是满剌加之后就完全不同了,阿巴斯王国、奥斯曼帝国等这边的大帝国展现出来, 这可是和大明完全不同!只是偶尔隐隐约约从游记里,从传说里, 从精致的异域商品里才能窥见这些国家的一点点朦胧影子。

  这一路走来,才真能体会到那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什么意思了。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东西书本子上见了也只是想象而已, 非得自己亲身经历一番, 才能明白其中奥妙。

  不要说洪钥洪钧两个孩子了, 就是祯娘自己, 自诩见识也不少了。从小读书,经历也多,大明的河山从南到北也看过了。如今还在海外之地吕宋生活, 而吕宋集散天下各处的货物。说她是大明最有见识的一批人之一, 这是绝不用疑问的。

  然而就是这样的祯娘,出门这一趟,经过这些,才知道自己原来也是坐井观天了!只不过人家是呆在井里, 把井口大小的天当作是真正的天。而自己是呆在一个四方的院子里,把院子大小的天当作了真正的天。看起来有区别,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一路走下来, 规划十分得当。按照路程和沿途的港口做的计划,保证了补给从来没有缺乏过——这是相当谦虚的说法了,祯娘一行人甚至一直能迟到新鲜丰富的水果,蔬菜也没有断过。这在海上真是十分难得,不是做得好这样简单了。

  而在保证补给的基础上,尽量停驻的都是比较有看头的港口。这样的港口一般都能让祯娘有兴趣下船,没准备的就走马观花一番。有准备的则是祯娘在当地有开仓储货运行和兴业钱庄,就像在新加坡拉一样会有管事过来接人。之后几日就细细看看这海外之地,也了解一番这边的生意门道。

  相当精彩的见闻和经历,不过再精彩的旅程也是有尽头的。到了十一月初,祯娘的船队,包括一艘尼德兰帆船、一艘马尼拉帆船,以及另外四艘护航船已经绕过阿非利加,从当地称之为直布罗陀的海峡,进入欧罗巴的内海地中海。

  地中海沿岸尽是欧罗巴诸国的港口,在这个地方还不如大明大的欧罗巴分出了许多的小国家,而这些小国家内部还可能有大量的小公国。这样的分裂局面容易让祯娘想起华夏大地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不过不同也很大,不能直接等而视之。

  其中巨大的不同先不管,不过欧罗巴的这等局面确实造成了这里各种各样的风物与景观。祯娘一路自地中海之外入内,有英格兰、葡萄牙、西班牙诸国港口停留,见识都有不同。

  最后到达佛朗吉南部马赛港口,而在这里,早就有接到消息的华夫在等待了。他是在九月份的时候才接到信件,知道祯娘已经决定来一趟欧罗巴。这对于华夫,对于他的家族来说很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得到了整个家族十分的重视。而对于华夫个人来说,就是尽力使这位来自遥远大明的贵妇人在欧罗巴的日子,能够快活舒心,进一步加深对家族的好感。

  佛朗吉是欧罗巴实力靠前的国家,而马赛港是佛朗吉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整个地中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这里位于佛朗吉南部,拥有明媚的阳光,景色秀丽、气候宜人,配上欧罗巴这边对于祯娘来说是异域风情的建筑,在港口的时候只看景观就觉得很漂亮了。

  同时祯娘也注意到了沿路看到的一点不同,虽然国家临近。但是英格兰和葡萄牙、西班牙、佛朗吉有很大不同——在英格兰的港口,祯娘朝城里瞥一眼就能注意到大量的工厂。

  堆砌起来的工厂和密集低矮的房子的确让城市不大好看,而且一看就知道工人的生活会不大好。但是祯娘也注意到了,这样的英格兰会在别的地方领先自己在欧罗巴的邻国们。

  葡萄牙和西班牙没有什么好说的,和祯娘看过的欧罗巴游记、传教士的日记、画册里一样,就是那种欧罗巴城市的样子。特别是西班牙,祯娘看到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花田,看到了独特的白色小镇,石头建筑也十分具有风情。

  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上层似乎有一种太过于休闲度日的感觉,每日都在享受世界各地带来的精美商品,其中最多的就是来自于大明的。想到东南沿海涌入的大量波托西银币,而波托西正是属于西班牙,的确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对于大明商品的喜爱了。

  好东西人人都喜欢,这本没有什么。只是因此耽于享受,只管从发现的金银矿中获取黄金白银,其他的什么都不做,这就让祯娘觉得不妥了。不过这都是人家自己的事情,祯娘这个外国当然不会管。

  至于到了佛朗吉,一切又不同了。这里没有到英格兰的程度,却比葡萄牙和西班牙多了一股勃勃生气。站在甲板上,祯娘一行人可以看到马赛秀丽的风光,能看到港口的繁忙,同时眺望城中,还能看到作坊工厂林立,忙碌与悠闲都能在这里找到。

  九月的时候华夫接到信件,知道祯娘会来到佛朗吉。等到了英格兰的时候祯娘又发了一次信件,华夫知道了祯娘一行已经临近。然后之后每次靠港补给祯娘都会往佛朗吉发信,因此华夫这边是掌握着祯娘的行程的。

  直到上一次停靠补给的港口离马赛已经相当近了,估计好抵达马赛的时间,华夫就同祯娘派遣到这边驻扎的几位产业管事在港口这边等待。运气好的是,他们并没有错过,也没有因为各种意外多等了好几天,只是从上午等到下午,然后就在几艘挂着大明旗帜的船只到港后飞快认出了那是祯娘的船队。

  相比其他挂着大明旗帜的商队货船,祯娘这船队不同还是很明显的。无论是主船明显是客船,还是护航船的数量,都不是商船的样子。因此在港口一直等待的华夫一行和管事一行很容易认出来。

  实际上祯娘一行人的到港还在马赛港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不知道是谁说出去的,很多人都知道,有遥远明国的贵族到达了马赛。在马赛这样繁忙的港口,明国人并不稀罕,但是明国贵族就是他们没见过的了。

  对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传教士们在日记中谈及的,以及大量的书籍中会出现的那个国度。佛朗吉,或者说整个欧罗巴就没有不好奇的。在他们眼里,明国是遍地黄金,那里的人文雅富裕,是人世间的天堂。

  而那些移居到佛朗吉的明国人,和大量的随商船过来的明国水手只不过让他们窥见一点点关于明国的印象而已。实际上对于明国,他们依旧没有什么了解。而现在,即将有一位明国贵族到来,所有人当然会好奇。

  不过他们也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祯娘一行人下船之后就立刻被接走了。华夫准备了马车,管事们也准备了货运马车。前者把祯娘他们接住,后者则是看好东家的行李,送到早就准备好的住处。

  祯娘带着洪钥洪钧两个坐上最前面那架四匹马拉着的四轮马车,华夫也一起上了车。他笑容满面地对祯娘道:“夫人,夫人,您不知道接到您的信件之后我有多么高兴。我一点儿也不吃惊您会做出这个决定,我第一次看到您的时候就察觉到了您和您大多数的同胞都不一样,您不是会被困在一个地方的那种人,您向往更广阔的世界。”

  祯娘在吕宋的时候已经和走南闯北的商人、传教士学会了外邦话,其中西夷中间最普遍的拉丁语也包含在内。华夫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并没有用上翻译,只是把这些话说的慢一些了而已。

  祯娘确实听懂了,不过她对这话不置可否,只是客套了几句,然后就提及这些日子的见闻道:“......出门游历确实非常有意思,这一路见到了很多不同的国家,不过在欧罗巴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英格兰。虽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先开始了航海发现,不过他们的国家并不让我感受到上升的氛围,英格兰让我觉得更有前途,当然,佛朗吉也很好。”

  祯娘的拉丁语当然不能和那些从小学习,学习时间很长的人一样熟练,说起来有些零零碎碎的,不过交流的问题并不大——华夫是完全听懂了的。不过听到祯娘提及英格兰,他的神情就开始变得不自然了。

  英格兰和佛朗吉之间并不是什么友好的邻居,这一点在欧罗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在几百年之前英王觊觎佛朗吉国王王位,出兵佛朗吉,爆发了绵延百年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谁也没有讨到便宜,两国之间也因为这一场漫长的战争关系相当紧张,就连国民也处于一种相当敌视的关系。

  好在祯娘也只是说了这一句而已,他跟着附和道:“这样啊,夫人的眼光很好,伊比利亚上的那两个国度确实就是这样。不过他们的运气很好,发现了新的大陆,而且那里有黄金和白银。不过他们只是在浪费上帝赠送给他们的好运而已,金矿是会被开采完的。”

  避重就轻,不过祯娘并没有追究华夫为什么没有提及英格兰,这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只是顺着他的话道:“佛朗吉的风光很好,马赛港比之前看过的许多港口都要漂亮,和泉州,还有马尼拉完全不同。”

  这个话题当然是身为佛朗吉人的华夫更喜欢的,不过也没有说几句,最后又迫不及待地说起了生意——商人大概就是这世上最直截了当的一群人了,正是因为这样开门见山,大明商人还有‘无礼’的偏见。然而和这些外邦商人比起来,大明商人又差得远了。

  他大力为祯娘推荐银行生意:“当然了,当然了,银行生意还是意大利,特别是意大利的威尼斯更加成熟。实际上我的家族开设的银行在威尼斯也拥有分行,如果您想要去威尼斯看一看的话,我可以安排人陪同。”

  对于现如今的欧罗巴来说,因为航海发现,获得大量黄金白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只是有钱而已。然而欧罗巴真正的中心在意大利,而意大利的精华则是在威尼斯。凭借的不是什么国力强大,也不是什么地理位置独特,只是商业繁荣而已。

  这一点祯娘在书上已经知道,这一趟旅程的目的地也有意大利——不然的话她何必走直布罗陀海峡入地中海呢?自英格兰海峡就可到达佛朗吉了,这一条路离佛朗吉的京城似乎还要近一些。

  而且祯娘对所谓的银行合作也是相当有兴趣的,当即笑着点头,用生疏的拉丁语道:“是的,意大利我会去的,我听过那里很多传闻,亲自去一趟的机会也很难得。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我想最近的一段时间我应该要领略一番佛朗吉的风光。”

  华夫已经很了解明国人的习惯了,知道他们做生意的方式就和他们的性格一样含蓄,没有一次就要把事情说完的。于是也就不再提银行的事情,转而推荐道:“如果夫人是要游览佛朗吉的风光的话,当然还是坐船。佛朗吉的河运是很发达的,从马赛到巴黎也用不了多少时间。不过夫人最好不要自己包下一艘船,那样的话未免没有趣味。”

  马车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华夫热情地为祯娘介绍道:“夫人,这里是我的家族名下的一座庄园,虽然并不大,但风景十分美丽,有非常漂亮的玫瑰园——还包括了两名佛朗吉女仆,专门为您准备的。”

  然后又叹息道:“这当然比不上您在泉州的府邸,至于您在马尼拉的总督府,虽然我们伊比利亚上的那个邻居不求上进,但享乐还是很擅长的,能够将海外的城堡建的豪华漂亮。不过,相信我,您会在这里过的很快活的。”

  两个人在客厅里交谈,华夫还注意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件事,那就是祯娘随行的人里面竟然有一个白肤女人,从她的打扮样貌上来猜测,不是奥地利人就是普鲁士人。

  祯娘当然注意到了华夫的目光,随口解释了一句:“那是我在西班牙的时候雇佣的一位小姐,她是一位裁缝,她的父亲在西班牙开着一家相当有名气的裁缝铺,据说专门为贵族裁剪衣裳——至于我,您知道的,我是一个入乡随俗的人,想要尝试欧罗巴的漂亮衣裳。”

  主要是出于女人的爱美之心,其次是礼仪,祯娘打算做一些欧罗巴这边风格的衣裳,这就需要一个欧罗巴裁缝了。这位名叫安妮的小姐是少见的女裁缝,因此祯娘在见识过她的手艺之后就雇佣了她。

  这是一位相当勤快的小姐,在西班牙的时候祯娘就选定了三套裙子。她带着她的一个助手,以及祯娘借给她的,擅长做针线的两个小丫头,这一路在船上都在做这些活计。

  祯娘当然不知道这位安妮小姐有多么兴奋!祯娘让她定做的裙子并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裙子——因为祯娘无法接受欧罗巴一些相对‘大胆’的服饰,从明人的眼光来看,已经是伤风败俗了。祯娘读过书,知道这只是风俗的问题,并不会觉得哪里不好,只是让她自己去尝试那就不是能轻易接受的了。

  好在欧罗巴有许多国家,风格也略微有所差异。有的国家大胆,自然也有的国家含蓄许多。虽然在祯娘看来,有同样的装饰,同样的配色,同样的基本风格,但实际上是很不同的。

  有露出雪白胸口,自然有立领将脖子都遮住的,而且层层叠叠下来,这比一般的明人服饰都要遮挡的多了。这样的服饰即使看的不习惯,但美是相通的,祯娘倒是能欣赏的来,也愿意穿一穿。

  不过祯娘也不是照单全收,她平常也会和家里的针线上人商量做什么衣裳,审美也甚好,因此很能在这些衣裳上提出一二三四点建议。再加上祯娘带着的丫头个个都有一手好针线,提出要在衣裳上绣花才是,这改动就更大了。

  其实欧罗巴这边也有刺绣,不过路子走的和大明不一样。这一回也跟着出门的红豆看过其中一些最好的,有的是宫廷出来的,有的是修道院出来,当即就笑道:“这是什么?咱们这些人七八岁的时候练着玩也比这个强了,最多这里就是齐整一些。”

  西夷人的刺绣不是说女子手工差了多少,而是技艺本身就没有什么特殊的进展。似大明,各类绣法早就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了一套体系的,后来人也越做越精深。现在对比来看,自然就差得远了。

  安妮自看了祯娘身边这些女孩子刺绣的功课就完全迷上了这门艺术,在一边缝制衣裳的同时和那两个小丫头从最基本的绣法开始学起。当她得知这些女孩子都不是刺绣技艺最好的,在明国有专门依靠刺绣为生的女子,称之为绣娘。她们中技艺高超的才让人惊叹——红豆给她看了一些祯娘打算当作礼物的绣品。她甚至想要去明国学习这些。

  不需要宝石,不需要花边,不需要缎带,什么也不需要。这些明国的女孩子只需要一块布,各种颜色的丝线,然后就能凭借一双灵巧的手让裙子美丽非凡!

  在之后祯娘出席受邀的舞会上,祯娘就是穿着这些安妮缝制的裙子——几乎所有的佛朗吉贵族和富商都想来认识她。除了因为对传闻中圣人王统治的明国的好奇,就是出于祯娘自身展现出的风度了。

  对于这些佛朗吉本土的贵族和大富商来说,一生也没有机会去到书里面说的圣人王的国度,那人间的天堂。那么对于这个国度来的一位贵妇人就相当有兴趣了,祯娘于他们,其实就是明国的一个具现化,一个象征。

  而祯娘本人确实也满足了他们对明国的遐想——她美丽而有才华,富有、文雅、高贵,能和他们使用拉丁语交流。并不算特别平易近人,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冷淡、拘谨、克制正是贵族的象征。

  也是祯娘从马赛北上巴黎,一路参加贵族和富商的舞会开始,本来就备受欧罗巴上流社会追捧的东方商品,更加受欢迎了。特别是祯娘穿着的那些美丽非凡的裙子,几乎每一位夫人小姐都想要有一条。

  然而裙子的款式并不难以仿制,上等的绸缎布料对于她们这些上流社会的夫人小姐也不难得到。真正困难的是裙子的装饰,那些精巧的手工,从刺绣到仿佛真花一样的布花,这是远远超过她们平常所见的。

  等到来到巴黎之后这股风潮更是影响力惊人,巴黎是这个国家的京城,但是祯娘来到这里之后才明白,不只是京城那么简单。如果比较大明的话,那大概就是京城、扬州、苏杭加起来的分量。既有这个帝国的朝廷,也有这个帝国的经济,还有这个帝国的文化。

  在这里祯娘参加了数不尽的舞会,洪钥甚至被佛朗吉贵族子弟求婚,只是拒绝也是当然的。最后祯娘还见到这个国家的国王以及王后,这是祯娘第一次见到一国之君,这也并不是一次刻意的拜见,只是舞会上的巧合——有人告诉祯娘,国王和王后想要在休息室见她一面。

  事情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相比起‘重视’这个词儿,似乎更像是国王和王后夫妇对她这个明国的女人的好奇,这一点和舞会上的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第182章

  祯娘在整个欧罗巴掀起了比原本东方热更加狂热的东方热, 几乎所有有机会接触到她的人都在谈论她。当然, 相比起她这个人本身, 所有人都对她身上附带的一些东西更加感兴趣。

  “是的,是的,我见过她, 确实是一位真正的贵族!贵族中的贵族,她和她的儿女举止都优美极了!您真应该去见一见她, 甚至皇后陛下都见过了她,称赞她是一位东方的公爵夫人——这个话倒是说的不错, 据说她的丈夫是一位总督, 而且拥有很高的官职, 地位应该和公爵一样尊贵吧。”

  “慢一点, 慢一点, 你慢一点说,和我说一说上次舞会她那一条裙子,你说上面的鸟雀就像活过来了是吗?听说那是东方的刺绣技艺, 都是出自于她的侍女的手艺。上帝, 这样的手艺居然只是她普通的侍女?”

  “的确就是这样,据说那位夫人在她自己的国家的时候,还有专门的裁缝,这些裁缝里有精通刺绣的, 她们的手艺更加精湛!而且在明国,刺绣几乎是所有女人都要学习的技能,即使是底层女人的手艺也很好!”

  关于祯娘的一切都被流传出去了, 他们知道了祯娘名下有大明最大的一家银行,而这只是她的众多产业之一!除此之外,她本身还是明国典当行业的大商人、最大的珍珠商和糖商、垄断毛纺织业和皮草业,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产业。

  而这些她拥有的产业使得她身家惊人,超过千万两白银,并且因为银行正处在上升期,取得了独特的政府授权,带来的利润巨大。她所有产业每年的收入可能达到几百万两,这又是另外一个惊人的数字了。

  所有的夫人说到这一点的时候都用一种嫉妒的语气道:“而这些钱全部都有她自己支配!明国的法律和我们不一样,女人分到的财产通过嫁妆得到,而嫁妆是完全由女人自己支配的,即使是丈夫也不能干涉。”

  在欧罗巴女人的财产也是通过嫁妆得到,不过她们并不能独立打理自己的财产,必须要有一个监护人,父亲或者丈夫!父亲还好,丈夫的话就相当具有风险了,谁知道自己会有一个怎样的丈夫。最糟糕的那种结果,也是有可能的啊!

  因此就有另外一名女伴惊呼:“明国的法律允许女人自己支配自己的财产——亲爱的,这和我想的不一样!我以前知道他们那里的男人可以娶好几个妻子,以为女人的地位比我们这里更低......”

  “不不不,不是的。”之前那一位夫人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似乎是为了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而骄傲,压低了声音道:“我想是男人们弄错了,明国的男人也只能拥有一位妻子,除此之外的他们称之为‘qie’,是这个发音没错!这当然不是情人,因为是养在家里的,嗯,更加像是奥斯曼那边的女奴。她们不是妻子,没有财产权,也不是家庭成员,她们更像是男主人和女主人的财产。哦,女主人的工作之一就是管理她们们。”

  说真的,女奴也一样让人不开心,不过比起之前流传的明国男人可以拥有几位妻子就好多了。类比离欧罗巴更近一些的东方国家,女奴这个存在他们是已经了解并接受的。至于欧罗巴本身?按照教义他们当然是一夫一妻,然而有钱男人的情人,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这位夫人显然是得到了不少新知识,不仅对遥远东方土地上夫妻制度有了远超过同伴的了解,对于女性财产上的认知更是准确——这或许就是女人们最关注的东西?她相当言之凿凿道:“女主人还拥有家庭财产的支配权,她们会打理家庭的产业,当然了拥有所有权的还是自己的嫁妆,以及依靠嫁妆赚取来的那一部分。”

  然后又解释道:“您知道她们的嫁妆是怎么传承吗?按照法律,丈夫连干涉的权力都没有!并且在妻子死亡之后也只有妻子的亲生儿女能够继承。如果妻子没有亲生的儿女,就会被送回娘家!”

  对于这样的法律她们当然相当羡慕,欧罗巴的女人,不论哪一个国家,对于财产都没有太大的支配权。这种情况只有当她们成为寡妇之后才能有所缓解,这也是有许多有钱年轻寡妇不愿意再次嫁人的原因之一。

  而这只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而已,既然祯娘拥有的财富已经超过了欧罗巴任何一位有钱人,大概只有教皇才能与她比肩了。那么自然拥有的是欧罗巴任何个人或者家族都不能拥有的派头。

  “陛下和殿下得到了那位夫人赠送的礼物是吗?真是惊人的艺术品。虽然我们从明国得到了许多商品,这些也不是没有,但是这样的高级货,在他们那里也只有最高贵的贵族才能享有。普通经营航海贸易的商人根本不能从明国得到这些,说真的他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我当然也是这么希望的,不过目前为止我还是觉得做一条和她,以及她的女儿一样的裙子是比较现实的目标——这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故事里都说公主是由钻石组成的,我以为她的女儿,身份堪比一位东方的公主,应该会有更多的钻石的。不过她身上使用的珠宝也很多,只是钻石很少?”

  旁边一位明显知道原因的女伴打开扇子遮住嘴角笑了起来,道:“这当然是每个国度喜欢的东西不同,在明国钻石也是相当昂贵的宝石,但是明国人总觉得钻石太尖锐了不是吗?也太闪耀了。他们喜欢更加温柔的光泽,比如说珍珠,还有玉!那位夫人的娘家本来就是明国最大的珍珠商。至于玉,据说他们国内完全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都大量从别的国家购买足够优质的玉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