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见螺黛格外爽利机灵,还顺手把自己手上的一枚白玉戒指给了她,道:“这是一个榜样,只让你们知道我最爱你们读书读的好,凡是这上头用功的我自然格外看重!”

  正在几个人说着读书的事情的时候,往常只呆在宝瓶轩门房处的刘妈妈却捧着两个包袱到了屋檐底下,也不进来就在外头道:“大小姐,这是苗掌柜遣人送来的,说是前个家里当铺里来的好货色,让大小姐收着赏玩!”

  苗延龄自然知道祯娘所好,祯娘也知道苗延龄的眼界,一般二般货色根本不会往她这里送来。心里有了心思,又有长日无聊,多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也是好的。她立刻示意微雨把包袱抱进来,道:“知道了,你与外头等着的人说,明日我让人送张收据去。”

  这些可都是极贵重的古董文玩,祯娘这里不会贪墨,反正都是她自家的,但是中间可不能没个防备。再加上这些东西自铺子里来,出来了都要登上账目,没得祯娘给收据可怎么做账呢?

  祯娘先打开了那大些的包袱,最上头放着的是一方宝砚,祯娘最爱这些当即欣喜赞道:“原来是端砚名品!是传世作,这个不用看也知了。到如今端砚有多少坑口了,老坑、宋坑、麻子坑、坑仔岩等,但是说到最好,当然还是首推老坑。只是这烂柯山老坑开采多少年了,早就殆尽!这正是一方老坑鱼脑冻。”

  祯娘是见过好东西的,一般的并不能让她赞不绝口,但这方宝砚正是不一般的!自有磨墨使用砚台起,很快就有人发现端石最好做砚,从此开采不断。有了这样的事,端石精华越来越少也就是不该意外的了。而这老坑鱼脑冻正是精华中的精华——烂柯山老坑本就是最好的坑口,最多名砚出自于此。这其中又以鱼脑冻、蕉叶白、青花、天青为自大名品,这一方鱼脑冻的名贵可想而知。

  鱼脑冻的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微带灰黄色的,是砚石中最细腻、最幼嫩之处。最佳的鱼脑冻应是洁白如晴云,白中带淡青色或白中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彻。刻砚艺人,一般都把鱼脑冻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有鱼脑冻的砚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幼嫩、滋润。这一方砚台也是如此,样样好处占尽。

  祯娘仔细把玩,只觉得这砚台浑然不见一点刻划,除墨堂外别处都是洁净如新,应当是主任十分爱惜,小心保护的功劳。只是这般爱护的,竟有一日也是付与了当铺,还是死当——祯娘看看自己满屋子的心头爱,反而越觉得还是爱些钱财的好,不然这些爱物哪里得来,哪里留住!

  轻巧地放下砚台,祯娘见下头拿另外一块青花布包着,打开来竟也不是凡品——这正是一包李后主的澄心堂。澄心堂纸可是有偌大的名头的,当初书法董其昌得澄心堂纸时,也只能叹道‘此纸不敢书’。欧阳修也留下‘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的句子,可见一斑了。

  这澄心堂纸原是徽州所产,和当地所有的歙砚、徽墨闻名天下,纸张也成为上等佳品。到了南唐后主李煜时,则有李后主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自此之后这徽州佳纸才专门称之为澄心堂纸。

  只是后世这造纸法失传,再不见当初的神品,只有一些留存下来的澄心堂纸算是让人窥见。这样的纸张正是用一张少一张的,难怪都说不敢随意下笔了,能用澄心堂纸留墨的都是有来头的东西。譬如李公麟的传世之作《五马图》、欧阳修的起草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阁帖》等。

  不过虽说造纸法早已失传,这些年来仿制澄心堂纸却是不绝的,因此祯娘看的仔细,只怕有误。这些仿制的大多没什么气候,只有宋代潘谷所造宋仿澄心堂纸极妙,还有诗家赞过:澄心纸出新安郡,触月敲冰滑有余。潘候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难分轩轾,最怕遇到这个李鬼!虽说潘谷所制澄心堂也是文人墨客手中宝物了,但萤火如何与皓月争辉,只有李后主澄心堂才是上上神品么!

  祯娘翻来覆去查看,最终是笑着道:“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果然是不辜负这些评语的——只是一件发愁的,得了这样的纸张也只能和欧阳公一般叹一句‘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了。真要下笔,只能觉得自惭形秽了。”

  祯娘说着就让将离把快快把这包澄心堂给妥帖收起来,将离一边考量着防潮防虫蛀,一边道:“小姐这么喜欢,怎么不先取出一叠略写几个字儿?往常凭是什么好东西,小姐也不是束手束脚到这般,只说这些东西生来就是用的。再珍贵,只是存着,反倒暴殄天物了。”

  祯娘手扶着额头,无奈笑道:“从未觉得将离说话这般一针见血,原来人人说话就是这样的,只看得见别人,见不到自己。原来我能那般说,只是因着这些东西不够看重罢了——这包澄心堂不只是喜欢,比起别的它还是用了就少了,实在不忍心,且放着罢!”

  祯娘摇着头不再多想那包澄心堂,而是打开了另一个小包袱。里头东西很少,已有一个卷轴,祯娘知道应该是一副书画了,便亲自小心展开,免得不小心有所损坏。祯娘这时候真是格外期待了,若是她所料不差的话,这些东西应该是来自同一处的,不然怎会这么巧,好东西是一日到了!而藏有前头两样珍品的人,怎样想着后头也不该是普通之物。

  待到卷轴慢慢展开祯娘就只剩下惊怔了,这竟然是一副展子虔的山水图画!祯娘心中一下千回百转,只想这个是不是真的,无他,展子虔的画作留存下来的实在太少,又多得是临摹本。如今市面上价儿高,若是真品,至少也是七八千两银子了,因此更加有人造作赝品了。

  祯娘并没见过一幅展子虔的画作,只有一幅当世的临摹作,虽说笔力上佳,也是照着原画临摹,而不是一般人只能用别人的临摹作临摹——不然祯娘也不会拿这样一幅画作珍之藏之了。

  祯娘心中思索书里所说展子虔画作的种种:‘触物为情,备该绝妙。是能作难写之状’‘咫尺有千里之趣’‘细密精致而臻丽’‘立马而有走势,其为卧马则有腾骧起跃势,若不可掩复也’‘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等等。

  一样一样所说对照,祯娘皱着眉头道:“‘其山着重青绿,山脚则用金泥,山上小林木以赭石写干,以沉靛横点叶。大树则多钩勒,松不细写松针,直以苦绿沉点。松身界两笔,直以赭石填染而不能松麟。人物直用粉点成后,加重色干上分衣折,船屋亦然。此殆开青绿山水之源,似精而笔实草草’这原是詹景凤评他的《游春图》的,拿来看这一幅山水也不是不可,真个是画法草率,且只用‘勾’法而没有‘斫’、‘皴’等画法,但青绿山水之体已初成——也不愧是‘唐画之祖’了。”

  祯娘自己只是为着这卷轴就看了半个多时辰,真是一个角落也不放过。之前其实苗延龄与当铺里的供奉都仔细看过了,这样的重宝都是不敢随意的,弄不好就是损了一大笔银子,哪里能不小心呢。再三肯定后,把大家伙儿的定论都写在了纸上,附在这卷轴旁,祯娘也是看见了的。

  祯娘自觉找不到漏洞,再看自家当铺的行家里手也言之凿凿道这是真正珍品。一时也不再苦恼了,让子夜把自己的‘吉祥斋鉴’印章找出来——祯娘的书房就叫吉祥斋,这也是来自她的名字,祯本就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这只印章盖上也算是中间的一个传承。经过祯娘手,如今收在她书房的书画都是盖了这个印章的。

  祯娘正欢喜地不得了,只拿了这张画轴细细品味。这时候丁香端来香茶点心等道:“小姐且歇息罢,看这些东西也快两个时辰了,劳心费神的,若是病情有了反复,咱们如何和太太说?”

  祯娘这时候眼里只有这张山水画卷了,看着丁香手里的洋漆小茶盘便赶忙摆手,让她远着一些。正怕一个不小心,泼洒了茶水到画卷上,到时候可是哭都没地儿哭去!

  丁香也是无话,她们这些常常照顾祯娘起居的哪里心里没个谱儿,就没有在有纸张的案上放香茶的道理。这时候丁香把茶盘放在一张圆几上,离着祯娘看画卷的桌案还有两丈喱!

  只是也没得法子,丁香无奈道:“既然是这般,那就请小姐移步,暂且收起这画儿,去内房歇息会儿罢!”

第35章

  七月初七, 七夕佳节。这就是天下女儿的节日,如今正到这一日, 就是那等再穷再苦的人家, 女孩儿脸上也会带出笑来, 与伙伴做些节日玩耍举动。更不要说那些高门贵女、豪门千金, 其中种种欢乐更是多了。

  祯娘这时候就是上了盛国公府小姐们的画舫这,正在秦淮河上游湖呢!在场的玉淳只看了天色道:“哪里来的这样怪天气,一时晴了, 一时又要下雨!”

  七夕几日的天气向来难以捉摸——传说是织女在这个与夫婿相会的日子里是要不断流泪的,这可是年年月月的相思, 临到快见面了,难免有些伤感和喜悦, 因此流泪也是常理。所以七月初六、初七是时雨时晴的日子。织女断断续续地流泪,到了人间便是霎时晴霎时雨了。

  祯娘并不纠缠这些一点牛郎织女的故事说法,只是看着帘子外头道:“我从小只想着这一日能大大地放晴, 也不是为了别的, 只是这一日本就要晒书来的, 这样忽然下雨可就万事休矣。”

  玉润听话也是点点头道:“你的书多, 每回晒书确实麻烦, 且多的是宋刻本,若是不小心淋了雨该是多心疼!若是这样还不如不晒喱!不然也不需赶在七月初七,只在七月择一个大晴天, 决计不会下雨的日子,把那些纸片子晒一晒也就是了。”

  玉润的老冤家玉涓却有话说了:“这样是好呢, 只是这一日晒书也自由他的道理,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人家千百年不改的,咱们小丫头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改了未免不够恭敬。”

  她这话一说在场的女孩子全都笑将起来,玉浣只拿手帕子丢了她,道:“你个小心眼的丫头!说的好似你就是个日日守着老祖宗规矩过日子的一般,平常你说的话,做的事,亏得是在家里院墙内,不然早就是惊世骇俗了,如今可没法子说嘴!”

  祯娘在一旁并不多说话,这样姐妹调侃——她虽是朋友也不该插进脚去。这时候和祯娘有差不多意思的还有许嘉言几个。许嘉言这时候特意到了她一旁道:“今日晚间大家还要在家喜蛛应巧、拜织女等,有的是热闹,你来不来。”

  祯娘摇头:“晓得你们人多热闹,只是这过节的事情本就是自家人欢聚,我去算是怎么回事?况且我家人虽少,但也是要过节的。我娘如今对着七夕节没半点兴味,但是我那院子里十几个丫鬟热闹起来也尽够了。”

  许嘉言听了也是叹息着点头,道:“也是,你总还有自家,自然不应在别人家过节来的。譬如我,如今就只在这里呆着了,就是不是一家的,总归无处可去罢了。”

  祯娘立刻拿指尖抵在了唇畔道:“好端端的怎么说起这个来了,若是姐姐妹妹们听过了难道不会觉得心冷?这还不算,若是有嘴碎的仆下听到了传扬,你以后如何过日子?”

  许嘉言小声道:“我也不是不通的,只看大家听不到的时候与你这个局外人说一回罢了——咱们中只有你一个是这般,不与你说竟是没人去说了。”

  祯娘设身处地想一想,就是她并不懂得如何体察人心也知道许嘉言几个亲戚女孩子处境的尴尬,寄人篱下哪得欢快,就是再没心没肺的也不能够了。遇到这样的苦恼,祯娘也值得耐着性子道:“哪里生分到那地步,你是正经的表小姐,母亲也是盛国公府最尊贵的嫡出小姐,有着盛国公府血脉呢!”

  听了这句话许嘉言却是不点头也不说话地望着祯娘,其实她们两个都知道:表小姐表小姐,带着一个‘表’字就不是正经小姐,其中尴尬依旧少不了。只是这样的话说到这里已经到头了,许嘉言的家教让她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那样的话来,只能最后无奈苦笑罢了。

  这苦笑也是瞬间即逝,这样快乐的节日,船上又尽好姐妹,要是有个苦笑露出让人看见,难免要发问,到时候可如何回答呢。

  盛国公府的画舫十分华丽,祯娘家本有画舫,但是比起这一艘自然是差远了。倒是不在精致上,而是形制,盛国公府是超一品的爵位,各样起居车马的形制也就是很不同了。顾家则是平头商户,虽说如今商户僭越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但是顾周氏在这上头从来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再没有这样的把柄。

  其中只说外表就晓得了,画舫中间是一间极大的船舱,特别宽阔疏朗。船舱房顶是用上好的整块木料雕刻成瓦片的样子,漆成黛色,这就是江南有名气的黛瓦了。船舱的两边有珠贝串成的垂花帘子,再隔着龙凤呈祥流苏幔帐,用两个金钩高高挂起。船漂浮在水上时,也是极其惹眼,周遭的人家就没有不张望的,等到看到旗子上打出盛国公府的记号才收回脖子。

  女孩子们在船上看着两岸风光,还往热闹处赶了场子,直到有跟着的人提醒这才依依不舍地让回去。就这样路上还意犹未尽道:“今日游湖还不够,只让外头的划船,这并不好玩。以往咱们在家水上乘船的时候,不是个个抢着划船?坐上一船姐妹也没有撑不住的!”

  这话是玉润说的,祯娘听过就道:“这话我不信!我原先在太仓时候家里在乡下还有一座小庄子,那时候也偶尔乡下避暑。避暑地方就没有那许多讲究,是真去放排走船过的。我不成的,但是那些做的好的女孩子,也没见一个能撑住一条大船的——你让今日外头三四个船工怎么讨生活?”

  祯娘轻易不促狭说话,这样一回大家都是笑了!特别是玉涓只是羞玉润,两个人是不能‘和睦’了。

  笑过这一回船正好在盛国公府后门码头处停了下来,玉浣等人自然有健壮婆子亲自抬轿子来接,祯娘则是有人驾了马车等着。等到红豆扶着祯娘上车的时候,祯娘就恍惚听到有盛国公府的仆人道:“家里忙乱的很,三小姐快些回去罢!”

  原来这一日正好是何姑娘生子的日子,白日里女孩子们出去游玩她就开始肚子疼起来,疼到这个时候也不见孩子出世,小王氏的院子可不得忙乱——就是家里在不差一个孩子,这位何姑娘再让她讨厌。但这到底还是安家的血脉,真个因自己照顾不周而不好,到时候要描补的也是自己。

  或者说这何姑娘命运是真的不错——种种计划都是成了,当时就得了安二爷的青眼,然后顺顺利利地怀胎。到了如今,虽然生的艰难,到底母子平安,剩下一个男丁来。孩子健健康康的,虽然大夫说产妇生的不顺,身体有损害。但是旁人谁在意一个妾室通房因着产下高贵血脉而身体受损?只怕就是何姑娘自己也觉得为了生下一个儿子是值得的罢!

  这个儿子或者真的能带来不同,何姑娘会抱着这个孩子装可怜了——当初并不是对着太太不敬来着,那只是怕孩子有所损伤啊!哪怕太太有天大的仁慈,但是因着事关孩子,一个妇人也是要昏了头的!

  这样一番表白倒是让安二爷无话可说了,又因着看孩子的缘故多去了何姑娘那里几回——这孩子跟脚好,竟然是安二爷几个儿子里生的最像安二爷的,只这个就让他另眼相待了。这样几回,才出月子何姑娘就被抬了姨娘,这抬姨娘的酒倒是和孩子满月一起办了的。

  底下的人那个不是跟红踩白,当初搭理也不愿意的,这时候虽然小王氏的院子里不至于有人去追捧,但是其他安二爷这一房的下人就不定了。

  何姑娘这时候才觉得扬眉吐气,这些日子的苦楚也不算白白承受。越发坚定了一件事:女人还是该有个依靠的,做妾室自然依靠不着老公,弄不好转头就要把你丢开。最能靠得住的果然还是儿子,血脉相依,以后无论如何都是要孝顺你的。哪怕不说以后,就说如今,还不是因着有了孩儿,旁人再是不同了。

  自此何姑娘——是何姨娘的表现,除了在安二爷面前外再不如以往小心谨慎了,旁人见了她大相径庭只当她是母凭子贵,纳罕一番却也并未多少奇怪。只有小王氏听了,剪掉一朵牡丹花才道:“真是蠢货!还当长进了呢!”

  不过这些都是后头才有的事情了,在七夕当日祯娘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才刚刚午后,她只是和家人回去,院子里过上七夕节罢了。

  七夕节比不得春节、端午、中秋这些节日,但是对于一些女孩儿来说可比这些节日重要的多!一个这是许多女孩子独有的庆贺,另一个就是这一日是女孩子不许动针线活的日子,能名正言顺地歇息下来。似祯娘这样的自然满不在乎,但是多少女儿妇人就是盼着这一日呢!

  祯娘这时候进了院子,因着今日过节,又是和公府里的女孩子们同出门,她打扮地格外不同。非要说的话,也只有精致华丽可以形容——遍地金罗锦绣的袄儿裙子,镶珠带宝叮叮咚咚的首饰。这会儿她来家,大抵是因着船上喝了一些酒,不至于醉了,但脸上多了些颜色,人也欢悦些却是真的了。

  祯娘这时候格外活泼一些,一面爽爽快快地走着,并不要人扶着,一面道:“扶我做什么?我又没醉过去,我的酒量你们难道不晓得?只是有些上头,身上热罢了!这一身劳什子,又沉重——子夜将离,快来与我拆换下来!换上轻便舒适的,在家不这样了!”

  祯娘的话在宝瓶轩里就是最管用的,她这样说一句话,上上下下自然就紧赶着忙碌起来。催促厨房送来热水,又在内房打点洗浴的事情。至于几个贴身丫鬟最是不得闲,贴身的活计可不是要她们亲历亲为。

  微雨正在试着银盆里的水烫不烫,就道:“大小姐还是先洗头,这七夕节本就是要洗头的,按着节日这是下头人早就准备好的,拿最新采的柏叶、桃枝煎汤,应节应景最好不过!这可是家里花园子的柏叶和桃枝,自家收拾的,比外头干净!”

  旁边红豆就笑道:“最干净的应该是咱们宝瓶轩的梧桐和竹林了,每日还要有人擦拭洗抹!按着书上说的,这两样树木最该保持洁净!只是天下做到的少,咱们宝瓶轩也算格外风雅了。”

  祯娘不说话,只是说热的很,让快快梳洗过。不一会儿祯娘果然洗浴完毕,换过一身玉色中衣,就立刻趿拉着一双纱子寝鞋往卧室贵妃榻上去坐着。这时候将离带着两个小丫头拿了一大叠整整齐齐的毛巾给祯娘一缕一缕地揩干头发,子夜则是蹲着身子给祯娘船上一双丝罗袜子。微雨和红豆也是忙碌的,一个把祯娘要穿的外衣拿来,一个则是捧了染指甲的凤仙汁子。

  凤仙汁子放在一旁的小几上,染指甲不是红豆一个人做得来的,又有小丫鬟扶住祯娘的小手,让红豆来染——七夕节用凤仙汁子染指甲本就是一种风俗来着!一般人家的女孩子过节,就是收集些凤仙花花瓣,碾碎了敷在指甲上就算是成了。

  但是在顾家,大小姐染指甲自然不能是那般。凤仙汁子必须是不同的,先是买来新鲜的凤仙花花瓣,然后再做挑选。这样的挑选只要颜色纯正的朱砂色,而且要一色一样,绝不能有两瓣不同色的。这样就是一百斤凤仙花里也只能有几斤花瓣能用了。

  这样的花瓣再用捣药的石臼细细捣烂,拿最细最干净的棉纱布过滤,得到纯色的凤仙花汁液,这样的通红汁液再混上一些明矾,细细调匀,七夕染指甲的凤仙汁子才算成。工序倒是不复杂,最要紧的是用料讲究。

  就这样房里几个大丫鬟还有些看不上,微雨就道:“如今小姐染指甲早就不用凤仙汁子了,也是这几日过七夕,都说要按着老法子过,就是这染指甲也不能马虎,只能用这个。如今就是咱们也要在指甲上贴上一些花钿的,只染的红通通的算什么。”

  红豆这时候正小心涂色,只怕手上偏了,涂出来的颜色便不匀净饱和,最糟的是会涂到指头上去。听过微雨的话就道:“所以用的是这个法子染指甲,真想保存长久,那可不是这样的,得用浸了凤仙汁子的丝绵反复浸染,可以数月不掉色呢!这样染了,过几日就会淡了,到时候再与小姐好生装饰指甲。”

  祯娘最爱精致东西,那些小小的有各种颜色,剪成各样形状的鱼鳞花钿在指甲上拼出各种图案,谁能说不精致,十分得祯娘喜欢。譬如红豆,当初正是因着手巧,最会做花钿装饰指甲才在一干小丫头里脱颖而出的么。

  不过她也爱只有朱色的老派染指甲,涂抹地饱满靓丽,椭圆形的一点本身就好似一片花瓣。又因着手巧,就连指甲缝也没有残留,只是乖乖巧巧的流淌在指甲上,是另一种一丝不苟的精致了。

  不过祯娘不说,只是仔细端详染好的指甲,称赞道:“红豆染的好指甲!说起来我这屋子里要数你的手最巧,做什么活都是又轻又快。待会儿要去乞巧,又准备了投针应巧,想你又该拔得头筹了。”

  听到这个微雨就有些不认了,一面给祯娘整理穿上身的袄儿领口上的皱褶,一面道:“小姐这般说我是不服的。说那丫头针线做的好我自是没话说,但是说在院子里她是再无敌手的一个,不要说我了,还有好多姐姐妹妹心里是不平的!”

  一般人家看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只以为这是一些整日没什么事情做,服侍小姐太太外就是横针不动,竖针不拈的懒姑娘。只懂得做些轻省活计,还要吃油穿绸,比起外头勤快简朴的女孩子可是差远了!

  只是实际上是不会如普通人所料的,或者他们的确娇弱一些,那些大力气的活儿指望不上,但是细致活儿她们做的好着,远不是外头的媳妇姑娘可比!就譬如女红里头两样,厨艺和针线。

  厨艺还弱一些,但是这些丫鬟办起盒子会可比祯娘这些小姐们强到天上去了——每回还知道孝敬主子,祯娘是尝过她们做的糕点、素菜等,她那刁钻的品味也觉得不错了。至于针线那就是真不用说的了,凡是这些女孩子做的针线,比外头绣坊里出来的还鲜亮,这是因着她们技艺高超又加工细做的原故。

  这些女孩子勤于做针线,特别是季节轮换的时候,祯娘身边打点的针线多了起来——虽说外头也要采买一些,但是当家小姐的针线更多是丫鬟们做出来的。那时候每日还要点灯,秉着烛火三更五更地做呢!

  在这样一堆针线活计尖子里头,红豆的针线自然做的妙,但是说第一就很难了——有差不多的,只是她是一等大丫头,人家恭敬奉承,只说她是第一罢了。真正追究起来可是难说了。

  祯娘看她们真真假假地笑闹,知道这样的热闹还是要自己来做结,等到浑身上下收拾清爽了便道:“争来争去并没有什么趣味了,这些事情见一见不就知道了?今日没有准备赛一赛,但是也有投针应巧,就看织女娘娘真么说罢!最巧的我再奖赏她!”

  祯娘这番话说出来,很快传到外头院子的小丫头耳朵里,很快引得大家越发认真了。就是屋子里的大丫鬟也不能免俗,倒不是看重奖赏,她们这些大丫头手上东西多,眼皮子没那么浅。只是这就是一个体面,人家没有,偏我得了,这就是荣耀了。

  祯娘到了院子里,就只见外头有几只长凳,上头整整齐齐地摆了几排水碗——这就是拿来投针应巧的了。《帝京景物略》上曾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就是这个了。这本是帝都风俗,如今流落江南倒是也很时兴。

  这些水碗自然都是宝瓶轩里小丫头们的了,她们不知道多早晚就预备起来。东西倒是容易得,不过是一碗水,一只碗罢了,难得的是细致——碗要干干净净,水倾倒下去一点油花也不许浮出来。水要清水,清青凌凌,一点沉淀也不能。碗要放在屋檐下头太阳能照到的地方晒,而又不能沾尘土。

  就连晒水也不容易,按着习俗所说要把水晒出一层膜来,这样水膜上放一根针,水才能把针托起来。这样就不能随着这碗水在太阳底下晒了,要时时刻刻注意着水膜成了没有——眼睛看不出来,用手摸用嘴吹也不行,这样可是会把这一层水膜戳破。水膜只有是一整张的时候才会绷着,撑得住绣花针。要把鼻子尖轻轻地挨到水面上,鼻子尖感到凉丝丝的,但是又沾不了水,又能把水膜轻微地按下一个坑,这才试出水有一层膜了。

  到了时候一班丫鬟把祯娘拥簇出来,先是由着出名手巧的红豆拈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在水面上。太阳底下绣花针在碗底有了一个‘红日穿窗’的影子——这是有说法的,摆放得当的话,绣花针的针眼顺着光线透过,能在碗底针鼻处见到一个小小光点。

  这个多难,只要一个做不好,针放的差些就是见不到了,红豆却能一下就成——祯娘猜测这是私底下练习过的。

  这第一根针是替祯娘投的,一众丫鬟就道是祝祯娘能一直眼明心亮,做针线也是心灵手巧。然后才是大家一起投针应巧——有的针影像个梭子,就说是能织布;有的针影一头粗一头细,像个洗衣棒槌,就说是个干净的;也有的像原来的针影,这就是说将来能精于刺绣了。总之是百样形状有百样说法,大多数说吉利的来就是了。

第36章

  投针应巧是白日的庆贺, 但是七夕节的正头还是在晚间。等到晚上时候,宝瓶轩便热闹起来——整个顾家大宅也只有安乐堂和宝瓶轩有主子居住, 至于顾周氏自认为是未亡人, 年纪也大了, 是不过七夕节的, 所以满府也只有这里最热闹。其余的院子,没有主子过节,自己偷偷玩乐, 纵是有了,也是不够排场!

  宝瓶轩这时候就有院子里的粗使婆子与粗使丫鬟在扎结彩楼——这本就是为了祭拜织女所设。又有大案上面摆满了茶、酒、水果、和桂圆、红枣、榛子、花生, 瓜子五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上红纸, 插在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由着祯娘领头,一众女孩子都是焚香礼拜, 或者默念心里心事, 祈求织女娘娘应允——求的是织女娘娘, 那么只能是求灵巧和姻缘了。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 已经知道人事了, 这时候是格外虔诚的。

  倒是祯娘作为头一个格外不在意——她哪里需要手上针线活儿格外出息?至于姻缘,祯娘浑然不像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全不在意。她最大的指望就是未来夫婿不至于是一个烂糟人, 至于出息、能干、俊美之类她并不强求。至于那些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书评勾当,她是再不觉得如何的。

  因此她只按着往年一样, 接过给自己早早准备的几只蜘蛛盒子,给供到供桌上,然后才是其他丫鬟们放上自己的蜘蛛盒子。做过这个就是大家不分尊卑围坐在供桌旁,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这也是祈祷,一直玩到半夜始散。

  祯娘倒是不爱这个,往往略坐一坐应应景就回了屋子,或者看书,或者找些别的消遣。只是在回去的时候嘱咐一声:“我知你们还要去葡萄架下听说话、看喜鹊,今日院子里的门就不闭锁了,这样看门的就要警醒一些,你们记得关照。”

  传闻到七夕这一日在葡萄架下凝神细听就能听到牛郎织女悄悄说话,又说这一日在葡萄架个藤萝架下用一盆清水能测试运气。牛郎会织女的日子,有喜鹊搭桥,清水倒映着天,要是能看见月下喜鹊飞的影子,谁就是有运道的——这样夫妻相会时得来的好运自然只能是喜运了,所以这样的约会只有几个年纪大一些的丫鬟才回去,也格外上心。

  宝瓶轩里是没有葡萄架藤萝架这些的,若要认真起来就只能去花园里。但是宅子里有规矩,祯娘院子的门也是到时候就要上锁,绝没有随意进出的说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么。因此祯娘才会特意吩咐一声,晓得这是她的体恤,大丫头们都是感激的。

  祯娘回了卧室,丫鬟们这才彻彻底底放松玩闹——祯娘虽然不是一个苛刻刁钻的,但也不是那样能和丫鬟们打闹成一团的小姐。她在场,大家伙儿哪里能够嬉闹,最多就是看着热闹,为她俏皮逗趣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