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掌柜听了养立刻殷勤请祯娘入内间,吩咐伙计道:“没得眼力见的,还不快快沏壶好茶来,拿我上回带来的陈年普洱,用我放在柜子里头的十二花神茶具。”

  小伙计是新来的并不认得祯娘,只是晓得自家掌柜的如何宝贝自己茶叶和茶具,这些东西只有招待顶顶重要的贵客的时候才用上。心里不由得忖度这位顾小姐是哪家出身,才这个年纪就能作古董消遣了。

  要知道从来‘乱世黄金,太平古董’,这时节正当太平,古董可不是便宜东西。最是一般的也要几十两之多,至于到了宝贝那一类,真是没得价儿了。这一般都是有金石之好的老爷少爷们才能玩的,至于这般年纪的小姐,家里就是再有钱,能让她这样花销?

  祯娘带着丫鬟婆子进去坐下,伙计送上茶水。掌柜的则是亲自带人开锁拿东西——做古董生意的,外头摆的都不是最好的货色。最好的东西都是深深藏起来,或者自己赏玩,或者只给贵客相看。

  东西起出来,端端正正摆在桌上,祯娘这才伸手拿起——这也是行当里的规矩了,古董大多金贵,特别是瓷器之类可是容易破碎。因此有了这个规矩,不能从人家手里接东西,不然中间一个没拿稳没接住,这算是谁的?

  桌上颇有几样东西,大概是知道祯娘的喜好,多是古籍善本、书画等,其余的都是一些文房用具,譬如笔筒、砚台之类。只是边上几样剔红首饰盒胭脂盒格外打眼,大概是因为祯娘到底是个小姑娘,这才拿来的吧。

  祯娘这些东西自己不知道有了多少,虽说真正的珍奇少,但是也很了不得了。只是这些东西她只觉得再多也不厌烦——这倒是与顾周氏与她打首饰做衣服是一样的了。因此细细看过后挑中了两幅画、一本唐时手抄本以及那些元朝剔红首饰盒胭脂盒。

  挑中这几样,祯娘又道:“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也不拘于我平常喜欢的,都拿来瞧一瞧。”

  祯娘这一回买古董可是格外大方了——以往虽然大方,其实有限,她一般也不愿让外头上家里勾账,一般都是自己出钱。她自己虽然比一般闺阁小姐可花销的银钱多,但到底是有数的。如今因为火柴生意做的好,有一笔利润是直接与她花用的,因此越发大手大脚了。

  掌柜的只要多赚钱,自然是更加高兴的,于是又与祯娘看各色好东西。最后祯娘又挑了一对白玉镇纸、一只宋代岁寒三友臂搁、两面唐时铜镜、和一把宋代小靶镜。

  祯娘对那几面镜子真是格外喜欢,先不要说那两面唐代铜镜尽得汉唐铜镜厚重。就只说那面小靶镜,芭蕉形,窄平素镜边,纹饰精致,在宋镜里十分难得了。

  如今因着玻璃镜的使用,大户人家都不再使用了。只有古时候的铜镜,当作一种古董,放在家中装饰。只是这样的铜镜也没得高价,似乎古镜也一直不容易有高价,并不是受人追捧的古董种类。

  最终也就是这些东西了,掌柜的打着算盘算账,笑着道:“总共是一千二百四十三两银子,您是店里老顾客了,算做一千二百两。再给您送一套秦州漆雕盒子,虽然不是古董,但秦州漆雕也是有名的好东西了,精工细作,还是名家手笔,顾小姐拿回家装首饰、装小玩意儿使得着。”

  祯娘点头,旁边自然有人拿出一叠银票会账——知道今日是出来逛古董店的,祯娘倒是带了足够的银票。

  这一店逛完,祯娘就不再进大店去看了。她并不是一个无度的,要知道金石这些东西,真个没度量,再大的家财也供不起。她带来分到的火柴作坊的一点利润,也有两千两,只是再不够去大店再来一回了,这自然就要鸣金收兵。

第67章

  祯娘四处闲逛, 可是找了几样可心的东西出来。这时候心满意足,再看看怀表上的辰光, 这一下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祯娘觉得今日到这儿就差不多了, 因此道:“今日就在这儿了, 咱们去找一家小食店吃些东西, 尝一尝外头的口味。”

  红豆几个自然是乐意的,虽然顾家厨房很有功夫,菜自然是做的好吃的, 但是日日吃总想换换外头的口味么。

  这一段市场自然有这样多的人做生意,自然也就免不了有做吃食买卖的。不然里头人饿了还要出了市场找吃的, 未免不美。因此祯娘要找个吃东西的小食店着实不难——只是这儿的小食店大都打着茶馆的招牌,大概是为了显得雅致一些, 衬得起这书市的书香罢。

  外头的车夫挑了一家生意不错整洁干净的停了车,两个婆子就提着攒盒下了车。这小食店的小食放在攒盒里是十分合适的,倒是不用杯盘碟碗这些。祯娘见两个妈妈提回来的攒盒里琳琅满目是各样小食, 一时倒是觉得食指大动。

  见其他人还没吃的样子, 便道:“你们自去铺子里用饭吧, 我这里不要人伺候了。”

  虽然她是这样说, 但是在场的丫鬟婆子哪个会真放小姐一人在车上用晚饭。因此商议一番, 分作了两班,轮着去吃饭了。

  祯娘在车上用饭,也透过车窗帘子看些外面的市井百态。倒是看到有一家席子摊子正在卖席子。摊主正夸口自家席子多好, 自家生意多诚恳。只是祯娘在一侧看的真真的,买主才挑好的席子, 摊主立刻就给换成了别的——这自然是次一些的货色了。

  这时候那买主已经在付银子了,摊主则是拿出了戥子称量,还连向客人道:“添一些才够,再多多添一些。”

  祯娘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这摊主并不是一个老实做生意的。平常她当然是不喜的,但是这情景她却不觉得厌恶,这倒是像看一些市井图画一样,生机勃勃,最多的就是这样生活。

  用过晚饭,祯娘一行人这才往多喜巷子赶回去。等到到家,已经是点亮门口大红灯笼的时候了,祯娘一回来就先去见了顾周氏。

  顾周氏看了祯娘买的几样古董,倒是十分赞同,还道:“这倒是不错,这些古董积攒起来,将来放在嫁妆里也是十分好看的。你原来也有不少了,倒是省得咱们临时凑出,我也知道这些东西着急难得好东西。”

  又道:“不然我再每月多与你二百两银子的零用,你常常逛逛这些古董店,这些东西倒是越多越好。若是碰上真不错的,钱不够,也可以让到家里勾账。”

  祯娘虽然喜欢这些东西,但是是给自己设了限度的,她总是不愿让自己的喜好超过一个谨慎的限度。凡是一样东西,无论好坏,只要爱的过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儿的。

  因此道:“不用了,我就是有闲心的时候去逛一逛,钱也是够的——娘亲难道不记得我还每月拿着火柴作坊一些利润?真有不够的时候再到家里勾账,这不是一样,做什么又给添零用。”

  祯娘并没有只说什么越过限度了,这样的话或许有道理,但是不是用来与母亲说话的。那样说话,顾周氏也只会让祯娘且放下心来只管花用,还不如这样说能够达成祯娘目的——顾周氏自己是个明白人,但是事情到了祯娘身上就不一定了,那可真是现实一出‘慈母多败儿’。

  顾周氏果然不再说这个,随意就点到了最近看了一些苏州那边新出的料子,十分不错。只道:“我看了倒是不比往年进上的差,我想着也要百八十匹的,添到你嫁妆里,你说怎样?”

  顾周氏最近都在给祯娘列嫁妆单子,看什么好都想收进去。仿佛是说三句话就能牵扯到嫁妆上头的样子,上一回是家用锡器、上上回是各色药材,这一回又是布料这些。

  实在是布料已经定下来了,大江南北的料子,从棉麻到绸缎又到裘皮,总共挑出了四十八种。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大了——若是加上这一种,想也知道,顾周氏又会继续添,毕竟四十九并不是一个响亮的数字。

  祯娘真的不想那样,虽然布料这些东西只要保存得当不会随意霉坏了。但是这样多的料子祯娘——祯娘一家几十年都是用不完的吧,不只是自家穿用,还有仆人使用和赏人。就是这样白白放着,实在无话可说。

  祯娘斟酌着语言:“这也不错,只是原来四十八种料子里哪一样要撤出来呢?”

  顾周氏可没想过这个,只道:“原来四十八种料子都是好的,做什么不要了,喜欢这个就添进去了就是。”

  祯娘无奈道:“成亲还有两年,可不知道母亲还能见多少好东西,这样一样样添进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呢?原来的料子就已经很够了,这时候再多,怎么用得完?”

  顾周氏却是很无谓:“这有什么,你当人家十里红妆是怎么来的?就是从小攒将起来,然后每逢遇到什么好东西就添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才成了十里红妆。至于怎么用得完,这有什么好发愁的,自家用不完了,赏人也够了,那么送礼也不错。做送礼动辄就是十来匹的,还怕用不完?”

  祯娘并不赞同,甚至觉得有些好笑了。顾周氏做生意打理家务都是十分精明的,也不知道说这个是真的一时没想到,还是故意这样说。于是叹气道:“母亲只怕一时忘了,譬如如今家里送礼的布匹是如何来的了,大都是别人送了礼然后转送的,大家送礼可不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动用嫁妆。”

  “说到这个,既然是家里送礼,那更不应该动用嫁妆了。母亲可忘了,这是要从公中出的,哪里用得着女人的私财?”

  顾周氏如今的私财和公中是不分的,因此这一样是真的忘记了,这时候听女儿说才觉得的确是这样,一时弱了声气,不再和祯娘提起买料子的事儿了。不过她都记在心里了,打算以后这些不怎么花钱的‘小东西’就不用和祯娘提起了,不然十次有八次里祯娘是不要的。

  两人都自以为自己算是赢了,于是便各自歇息。这几日祯娘又是别处玩耍,也包括了之前打算的城郊踏青。正是玩性起来了,就收到了玉润的帖儿,原来是请众姊妹来开诗会。这也是玩乐,况且也有些日子不见了,祯娘自然是当即回信应下。

  等到约定那日,祯娘便带着几个丫鬟坐一辆华盖大车去了盛国公府。门口的小厮婆子一见是常来家里的顾家车马,况且得了主子叮嘱,自然晓得这是客人。于是连忙开了侧门,给引进二门。

  这样殷勤不是没有缘由的,小丫鬟立刻拿了银子与其中打头的道:“倒是辛苦妈妈和小哥们了,这是我家小姐给的茶钱,也是谢谢。”

  祯娘和祯娘身边的人出手大方是整个盛国公府下人都知道的,就是原来有看不上祯娘出身,觉得从顾周氏身份来看,祯娘与他们不是一样奴才秧子?不过侥幸翻身做了主子罢了,只是依旧算半个奴才,奴才给奴才放赏,谁要?就是穷死也不要的。

  只是这样有‘志气’的也没有多少,就是有,也很快被白花花的银子打倒了。更何况如今新听说顾家发了一笔洋财,正是财大气粗,虽然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生意,到底有多少,但是不妨碍他们是越发巴结上来了。

  那其实就是珍珠生意,盛国公府里知道的也只有有限的几个罢了。除开王夫人,也都是晓得要紧守嘴巴的机灵人物,因此外头有些影儿,可具体如何也是没人摸得着边的。

  等到祯娘下了马车进了园子,立刻就有小丫鬟接住她,带着她往玉润准备开诗会的‘杏园’里去。里头早就是欢声笑语,不只是玉浣这些人,还有祯娘不认得的,应该是哪家与盛国公府交好人家的女孩子吧。

  虽不见得是人人都人的,但都是不俗女子,大家凭本心相交,也十分融洽。在作诗之前也是三五个一群,最是交好的算一伙儿,或者钓鱼、摘花、扑蝶,或者下围棋、弹琴,或者吃吃喝喝,真是好不欢乐。

  等到玩到一处,大家又说杏园里新扎的两架秋千好,都说要打秋千。玉润这个做东的自然无不可,立时叫了了几个力壮的媳妇婆子来帮忙推送。

  先时是玉润先上,与玉浣道:“三姐姐,咱们两个一起打秋千。”

  这打秋千自然也能分一个人的两个人的,玉浣自然答应下来。另一架秋千就是玉涓带着许嘉言上去——许嘉言并不会这个,玉涓却是和精通的。

  四个人挽住了彩绳站定在秋千上头,一起一落打了一回秋千。等到下来,这才又有人上去,一般是会些的带着一个不大会的。玉滟就带着孙家姐姐,道:“你只管站住了就是,最忌讳的笑,一笑起来就易站不稳,自这画板上滑落,若是高处跌落,可不是好玩的。”

  于是大家都纷纷打起秋千来,只有祯娘站的远些,玉浣以为她是不会这个。于是挽着她的手臂要带她。祯娘却是摇了摇头,提起裙子让玉浣来看:“我今日穿了一双高底鞋儿,是木头刻的底儿,最容易打滑,不敢做这个消遣。”

  玉浣见了,笑着道:“这算什么,给你找一双鞋子来就是了。”

  大家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小娘,找到差不多合适的鞋子倒是容易,最终是玉淑的鞋子合脚,让下头送了一双过来。只小声与祯娘道:“这是今年开春新作的,我还没上脚,你可别嫌弃。”

  自然没得这样的事情,祯娘只管谢她,然后就带着一个丫鬟去内房换鞋子。等到出来打秋千,她也不用和人一起打,只双手挽彩绳,身子站的直直的,脚牢牢钉住画板,并不用人推送,随着秋千上上下下,自己也是起起落落,于是秋千便能一直忽上忽下了。

  祯娘此时身处其中,真个是仙子一般。底下的女孩子见了都说齐声喝彩的,玉浣还说:“我原以为祯娘是个不会打的,还想带她,原来人家才是真正行家,我倒是想她带我一带了。”

  打秋千完毕,大家都齐齐去了内室——原来可是玩出一身汗来了。这还是春日里,可不敢大意,一个不小心伤寒了,可不是好玩的。

  等到休息片刻,玉润来说今日诗会题目、限韵之类。大家各展才情,事后又是评定状元、榜眼、探花等,都不再提。

  大约在日西时分众人散了,祯娘也自上车回家。本来是一日下来十分疲乏了,祯娘是在车上闭目养神的。却听到两个大丫头红豆微雨在外头隔间里头说小话,声儿并不大,只是祯娘偏生听见了,还是断断续续的,就越发不能不在意了,于是轻轻咳了一声。

  红豆和微雨只以为自己扰着小姐了,便立刻收声。祯娘见此也不多说话,只到了家下车回宝瓶轩才问道:“你们方才在车上说些什么,倒是那样起兴?”

  要知道服侍祯娘她们一向小心尽心,祯娘正休息时候,不管是真睡着了,还是闭目养神,她们都是安安静静的。这一回却是说起话来了,必定是有什么格外起兴的事儿,不然就不能等到私底下再说。

  两人自然不会瞒着祯娘,甚至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新闻要让祯娘知道的样子。红豆立刻道:“是一同去的妈妈说给咱们听的,原来咱们进了园子,她们就在外头一些妈妈的门房里吃茶,倒是听到一些事儿。”

  祯娘正在拿热毛巾烫脸,她就继续道:“是和原来那个何姑娘——不是,是何姨娘有关的。原来那些日子咱们听了多少这何姨娘的新闻啊,不是说生了个儿子后就在后宅里得意起来了么。”

  盛国公府后宅有好多房人家,红豆她们这些丫鬟也不是每个都会当新闻来说的。只是这位何姨娘十分不同,不说当初祯娘亲眼见过她,她也是少有的自顾家来了以后才崛起的姨娘——所以她的故事这些丫鬟是听齐全了的。

  况且他们这一房也是大房里的人,正是顾家最熟,认得人最多的一房,因此什么消息都没漏下。

  这位何姨娘说起来也算是一个人物了,虽然在小王氏那里依旧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但是却是压得其他妾室透不过气来。除非小王氏偶尔劝一劝安二爷,不然真是有些独宠的架势。

  微雨却是面露嘲讽,道:“只是到底是个妾室呢,文妈妈说过四两棉花弹不上的东西——做了人家妾室就是人不人鬼不鬼的了,还想着能得意?就是一时得意了又如何,不过是夫主暂且喜欢了个物件罢了,只是一个物件又算什么?”

  文妈妈当时做人妾室不是自己所愿,正是被强送的。有这一条,后头又受了那许多搓磨,自然是极其瞧不上妾室的。对那些自愿做妾室的女孩子简直就是放到泥地里了——她当年是想摆脱而不得,却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自己赶着趟儿上,也是不甘心了。

  当初她在祯娘身边教导读书,祯娘身边的小丫鬟自然也是她一起教养。红豆微雨她们受她的教导长大自然看不上这些,于是便是这样的声口了。

  原来这何姨娘是得宠了一些日子,却没想到安二爷新有了一个在书房服侍的丫鬟——倒是和她当初一样,也是红袖添香呢。也不晓得是如何,这位何姨娘就折腾了这丫鬟一通。

  这也是寻常的事情了,这丫鬟还一个通房没混上呢,何姨娘却是有儿子的姨娘。在后宅里讨生活的女人互相欺负算是欺负么,不过是位高的凌驾位卑的罢了。

  却没想到安二爷知道这件事确实认真了,却不像是要轻轻放过的样子。不管当初是如何宠爱何姨娘,几乎力压后院的样子。当即就到了姨娘们的院子,也不知是如何料理的,听说是踢了何姨娘一脚,又让小王氏‘好生管教’。

  自此何姨娘就没了宠爱,人也卧病在床,听说已经有三两日不见人了。也不知是病得重了,还是装病乞求夫主怜爱。只是安二爷却是个铁石心肠的,再是不管的了。如今满院子的人谁不知何姨娘的境况,因为瞧不上她生儿子后的张狂样子,于是都是嘲笑着说她的。

  都是当新闻一样落井下石,却没有一个关心她的好歹,也是凄凉。

  祯娘顿了顿——其实这两年她已经长进了许多了。她原来就是一个不懂后宅情形的女孩子,不要说不懂了,应当说根本就没见过。直到进了盛国公府园子读书,时常耳闻目睹一些事情,才模模糊糊明白妻妾之争、妾妾之争何等惨烈。

  女人们的手腕也曾经让她觉得不解甚至震惊过——要做到这样才可以?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了解越多,她才能自我解答,做到怎样才可以根本由不得自己。这是由着别人来决定的,这个别人是后宅里其他女人,也是自家夫主。

  这一回祯娘见识的就是变化无常人心冷淡了,祯娘或者脸面冷,心里也不容易动情。但是实际她是个心软的,只能说她没经过什么险恶,因此才能这样吧。

  她这时候忽然想到了周世泽——他家里的后宅又是什么情形?听说通房妾室一个也无,就连贴身伺候亲近的丫头也没有。她是信这话的,因为她只觉得周世泽的性子,若是有自然就说出来了,不是平白来假的人。

  只是她将来嫁他了又是如何?人心易变呢,会不会就像这祯娘亲眼所见的后宅一样,一下又天翻地覆了?她不知道,她又要去想自己若真的遇到又该如何打理——她当然是做正室太太去的,似乎糟糕处境轮不着自己。

  但若真有倒霉妾室,她似乎觉得自己也是不乐的。不是因为怜悯别的女子什么的,只是觉得这像是周世泽——是他与自己想的不同了。她只觉得一个这样的丈夫不是自己喜欢的。

  祯娘等了一会儿才道:“其实这样的事情如何说我也不知,似乎这是个应该的事情,但是我也觉得不好。或者何姨娘真不是好的,但是若是从头就没有这件事就好了。”

  祯娘也不知自己在说什么,她自己只觉得后宅事情里,妾室没得好下场似乎比有好下场要好。但是无论是好下场还是坏下场,最好是一开始就没有这件事,那么就是最好的。

  只是这也就她如今浅薄的所看能想到的,简直显得格外少女天真,都不像是她了。或许等到以后,她自己也是一个男子后宅的一人后,自己才能说的清清楚楚斩钉截铁,而不是现在这样首鼠两端吧。

  祯娘自己说完也是哑然失笑,这些事情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好,最好应该是一辈子也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只是这样可以吗?做得到么——想到周世泽,她忽然觉得是能够的。但是又觉得奇怪,她并不算与他有多少相处,但却觉得他就该是自己想的样子,这算什么?

  抛开怪念头,这时候有丫头捧着茶盘一样样上菜,这时候也是用晚饭的时候了。祯娘用过饭就同将离道:“你去准备一些纸笔,待会儿我要用来写一些帖儿。让刘妈妈去告知母亲,过几日我想在家招待客人,叫人来玩。”

  本来最近就有玩性,这时候又受了玉润的邀约,自然立刻就想到了还席。玩什么也好定下来的很,也不用什么诗会,这时候正是花草树木葱茸的时候,随便立一个名目的赏花会就行了。这些名头向来不打紧,只要安排一些好游戏,又有好吃的好喝的招待,这样朋友一起玩不就是人生美事了。

  至于玩什么游戏这也不用懂什么脑子,如今的人可会替人着想了。还有人写了一本笔记小说,只把天底下游戏都收录了进去,不会玩的也就是照着书里就是了。

第68章

  如今正是阳春三月末, 园子里玉兰花开的正好。祯娘想起第一回邀请朋友来家里园子的时候,还叹息时候不对——自家玉兰种植的多, 一起开花的时候, 那景观就叫做‘香雪海’。如今却是能看了, 也是一种缘分。

  于是写着玉兰花会的帖儿就送到各处小姐手上了, 最是好玩的阳春三月,没有一个不来的。得了回应祯娘就一样样准备起来,这样的宴请可大可小, 也算是女子从小锻炼出的一种本事了。

  有关这个,在女孩子备嫁的时候还是一样要学的。只是祯娘并不用临时抱佛脚了, 毕竟她是家里大小姐,请朋友来耍, 或者帮忙顾周氏准备一些宴饮,已经是十分清楚了。

  等到了玉兰花会那一日,盛国公府里的女孩子又是联袂而来。这倒是便宜祯娘, 只要迎客一次就够了, 在二门出等到这些姐姐妹妹, 就一起往里走。这不是第一回, 但大家难得来一次哪里还记得如何入内, 自然要有人引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