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祯娘自然不会生气,她与圆大奶奶如今也有一些交情了,况且她这话又不是贪得无厌。只是有些奇怪道:“既然是小本生意怎么奶奶不自己做?我记得嫂子家里也各处做着生意,如何不便宜?”

第106章

  祯娘并不是自己打推辞, 而是真觉得事情奇怪。难道她什么时候成了这么受人喜欢的了,竟是人人都来找她做生意了一般。排除她给别人都下了迷魂药, 她还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圆大奶奶却是低声与她解释道:“家里做着生意也是家里男子汉的, 我这边是打算拿了嫁妆钱出来挣些体己。说来也不怕你笑话, 我家里几个妇女那个是省油的灯, 还有几个手头充裕的,倒是比我这个穷酸小官家的女儿还有钱。我拿钱让男子汉做生意,她们又要掺一脚。”

  圆大奶奶还有一样没说, 拿钱让周世鑫去想办法做生意,到时候有了出息也很难到自己受手上——周世鑫这人也只是做到了不侵占老婆嫁妆, 不过手头窄的时候拿去应急开销又不是没有过。至于利息、赚头是不必想了。

  不过话说到这里为止祯娘也明白意思了,她倒不是一定要自己做独门生意, 这些日子在交际上颇为照顾她的圆大奶奶她并不介怀。不过生意上的事情她向来郑重,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而是想了想,先试探道:“若是与你搭伙做生意我自然不至于像对那边一样说话, 不过我们话要说在前头, 不然等到事情起来了再为这些伤了情分就不好。你先与我来说做什么生意, 到时候咱们各自做什么, 又如何分账。”

  圆大奶奶眼前一亮, 晓得这是祯娘乐意带她一起的意思,当即道:“我哪里懂这些,最多就是因为家里产业的关系摸着了一丝风, 会看几本账本子罢了。我只说一样,做个小本生意就可, 至于分账的事情我听你的。”

  似乎觉得自己说的太少,又道:“我可分成少些,毕竟找那些伙计、掌柜要靠你,具体经营我也一点忙都帮不上——我虽然没亲自做过生意,一些规矩却是清清楚楚的。”

  祯娘点点头算是知道了,晓得圆大奶奶是很知情识趣的,至少没把她帮忙当作理所当然,晓得按照市面上的规矩走——祯娘不见得是看重多出来的分成,只是不喜欢有人抱着占便宜的心思罢了。话说谁又喜欢呢。

  和圆大奶奶合伙做生意这件事祯娘真没想过,按照她如今的样子做的都是世人眼里的大手笔。那些小生意的心思放在经营大买卖上,当然合算的多!不过既然是亲朋的面子,那就不能等同了,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那样计较的。

  虽然这样看来是临时起意有这样一笔生意,但是祯娘如今站在高处,去做小生意简直手到擒来。不说别的,只说开个裁缝铺子,专门加工从自家毛皮作坊出来的毛皮——自家人做自家生意,理所当然,同时也少不了活计。

  不过祯娘想的不是这个,毕竟祯娘对毛皮作坊前景很是看好。于圆大奶奶这个不太知道新潮流的妇人来说只怕会心里惴惴的,祯娘可不想带着人做一次生意,最后倒是让人寝食难安,这样就是挣了钱也没什么意思。

  于是脑子里转了一圈道:“这世间买卖来去就几样,做生不如做熟,我家原来老本行是开当铺起家的,奶奶家里也有解当铺。这太原城里这样大,有多少家都不嫌多,不然我们就合着伙开上一家。”

  祯娘初进太原,周世泽家原来的伙计都道她是会做当铺生意的,却没想到她不做,反而做了之前从没涉足过的。这会儿那些生意都起来了,圆大奶奶与她说起做个买卖,她倒是忽然想到了这个。

  她家原本是做惯了当铺的,浙商和徽商开当铺又是极出名的,大江南北都有他们做的这个买卖。如今到了太原自然也有同乡,只要去走动一番,这就有了业内的倚靠。再者说还是圆大奶奶一起合伙,认识太原本地人,等于是两边连了起来。只要关系做的到位,必定是稳如泰山的。

  只要关系上的事情摆平了,生意经营上倒是好说的很。祯娘手底下能干的不知多少,从小都是在当铺行当里摸爬滚打长大的——虽说她只能为这个生意抽出一两个人手来,那也足够了。

  这样说圆大奶奶确实有底,周世鑫自己就开着解当铺,比起别的她最熟这个。再者说了,有个不明白的她还能问人,不像一些新生意,就是两眼一抹黑。

  这样说起来是不错,圆大奶奶却还是问道:“好是好,不过有一句要问的,这买卖本钱多少?你知道我,手头也不宽裕,没得多少现银拿出来。说个数儿与我,也要是我拿的出来的。”

  祯娘倒是喜欢现在把一切说清楚,于是与她道:“到底多少本钱的买卖我这里轻易没个数儿,不过我们不用做的太大,按着我家以前的做派,在太原这边约莫三四千两就能作数了。”

  圆大奶奶心里盘算,这倒是正在她拿得出手的界限上,因此道:“咱们做四千两的打算,我出的两千两出来——只是到时候如何经营呢?”

  这些东西祯娘张口就来,不假思索道:“何须嫂子忧虑这些?到时候只让那边收拾房子,开张举事。将来凡一应大小事,我这边就能处置,不消嫂子计较。至于分账上头,我们一人出一半本钱,得利十分为率,我这边拿五分,嫂子拿三分,其余伙计等分生下两分就是了。”

  祯娘的打算说的远大奶奶好生欢喜,当下就私下说话把事情定下来了——这件事决议也快。两边回去后就请了保人写成合同,然后就是修盖土库,装画牌面,只等到月余之后就开张了。

  ——确实是一笔好买卖,只打开门面两间,兑出四千两银子来,委了一个原本家里来的伙计和一太原新招的伙计开这解当铺。又有一个周世泽家的伙计只掌钥匙,出入寻讨。祯娘家来的那个却只写帐目,秤发货物。新来的伙计则是督理这个解铺子,看银色,做买卖。

  自从有了这个买卖,便有一处库房专门厢成架子,搁解当库衣服、首饰、古董、书画、玩好之物,算起来一日也当许多银子出门——还不只这个好处,似首饰之物,祯娘有过发话,当期之内的,只管让圆大奶奶拿去使。有这一项,圆大奶奶就不知道光鲜多少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用多说。现下圆大奶奶还是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祯娘这边满口答应没得推辞,发愁的是这件事还没和周世鑫说过,心里怕男子汉怪她自作主张要发作。

  却没想到家去后吞吞吐吐把这件事一说,周世鑫确实拍手叫好道:“这倒是再好也没有的事儿了!到底你是家里的正妻,见识比她们高些,晓得拿着钱财要赚钱,而不是丢在那里死放着。这事儿没什么,你就和世泽娘子一起罢。”

  说着他还得意洋洋道:“我早说过了我是一个靠得住的,你们的嫁妆这些年来我何曾动过?就是有时一个不凑手借去,过不得多久我是一定记得要还的!如今你自己做生意也是一样,赚了也是你自己的,我绝不插手。”

  这话说的圆大奶奶越发满心欢喜,只把那些奉承话与周世鑫说,真当自家男人在这上头是好的——她哪里知道周世鑫的心思,或者真觉得老婆做生意也不错,但是无疑他是有更深的心思的。

  话说上一回由着赵五儿点出了一件事,他对祯娘一点心思就有了想头。只可惜周世泽一场仗打下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眼见的要升官了,这样就更不是能够轻举妄动的。

  不过色心依旧是在的,如今圆大奶奶与祯娘交情越来越厚他当然乐见其成——他倒是巴不得与祯娘越熟越好,今后真有机会上手不是更容易。他也不是只指望着周世泽死在外头,而是指望着勾搭人哩!

  世泽娘子在周世鑫看来的确是第一等的正经人是也,只是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谁知道将来如何。这时候才是新婚,自然小两口你亲我我热你,没得旁的心思。等到以后周世泽常年不着家,外头又有人,事情就有变化!

  周世鑫从来寻摸妇女惯了,惯会以己度人,他自己见过的妇人不知多少都是这样——说句清楚的,他这后宅里,除了一两个格外安分的,其余的他不敢说又没得偷腥的。只不过怕说出去不好听,把个丑名传扬,这才从没往深里追究!

  这件事这样定下来,周世鑫没得二话,圆大奶奶自然只有高兴。可是于周世鑫后宅那些妇女就是个惊雷——本来就手头没钱的郑素娘、赵五儿不必说,就是有钱的孟丽华等心里也颇不是滋味儿。

  赵五儿嘴巴最碎,又是个万事不怕的,头一个就拽了男子汉膀子道:“你这回难道不给我们这些人一个交代?都是你的老婆,凭什么大姐姐就能与旁的人做生意,咱们这些人就只能干看着!”

  周世鑫平常私底下倒是喜欢这个小妾的风情,但是每到台面上就不爱与她多说,实在是说不通。只能明白与她道:“你们自拿自己的嫁妆做生意我没得插手的,这一回你们大姐姐出了两千两银子,都是自己的钱。你要是想,自己拿钱罢!”

  赵五儿一时被憋红了脸,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等到周世鑫甩袖走了才能与其他小妾哭道:“我倒是知道我是个没钱的,只是他竟是这样心硬,连个周全话也不与我说,到底是汉子心狠呢!”

  大家表面上安慰她,心里倒是想的清清楚楚——难道第一次在这后宅里讨生活?这家后宅从来只认银子不认人!不过有钱的那几个心里也因此清楚了,就是自家有钱也做不成这事。

  当家的明摆着不会与她们经营,不然圆大奶奶何必找外人?至于一般地与能够外头经营的奶奶合伙——想想就算了!这样的人只能是正妻!虽然许多人家已经妻妾不分了,正妻对小妾也不会看得上眼。

  圆大奶奶如何不知道自家后院最近的风波,那些小妾不高兴她就舒坦。当日做合同后还与祯娘道:“你是不知道我家里那几个好妹妹最近如何,日日眼红我能与人做生意,这些日子不知道说了多少酸话!”

  这在祯娘看来其实也算奇葩了,圆大奶奶为这事心绪好她知道了,无非就是说酸话本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人家酸了不高兴了,她就高兴了。但是祯娘从另一边看的分明,这敢和正头娘子说酸话,不是别苗头是什么?

  祯娘来想,今后要是家里有个敢和自己别苗头的女子——先把周世泽打一顿罢!不过也就是想想,能这样想的其实也就用不上这手段。祯娘也不会把话说出来,她可不至于连这点眼色都没有。

  只拣着中听的道:“这也是当然的,嫂子才是家里当家娘子,无论大哥怎么荒唐,最后还是守着礼节的。这种事儿,嫂子做的,却不会让别人做了,说出去不是惹人发笑么。”

  最近圆大奶奶真是只念着周世鑫的好了,念了一句佛才道:“也就是这般了,他平常混账,对我也算不得尊重,在后宅里还要插手,厉害时候我在女人堆里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不过他到底还是没混到底,不是那等宠妾灭妻的,真个是非要有个正经决断,他从来还是给我些体面。”

  说了那许多不好,到头来还是要心里甜——祯娘早不是那个刚到太原什么都不知道的新媳妇了,两家又住得近,圆大奶奶家的那点事儿她什么不知道,自然知道圆大奶奶是在‘犯傻’。

  当面不会说,事后才和周世泽道:“这就是女人家么?不管失望难过多少回,但凡哄一哄骗一骗,没真到抛妻弃子的都能得一句‘好’。唉,不是我说你那世鑫大哥坏话,总觉得他这人不好,你少与他交往。”

  周世泽原本与周世鑫有些交情,一个是两家住得近,又是亲戚。另一个是周世鑫十分知情识趣,见什么人做什么事,像寻姐儿这样的事儿,他从来没和周世泽一起过,只因为他晓得那就是惹人烦了。

  既然是这样,其余的就不是很看重了——只不过是一年见几面的交情罢了,还真要各个地方都十全十美?那还真是你想得美了!只等着没朋友罢。

  周世泽其实也知道周世鑫是个甚样人,只是他坏水用不到自己身上,他也就不管。不过这时候祯娘说话了,他也不会有半个‘不’字。本来就是再寻常琐碎过的一件小事,随口就应下了。按着他有诺必践的性子,这件事也就定下来了。

  只是应下来后他又立刻道:“你不用担心这个,你相公我从来正经老实。平常只在军营里做耍,等闲有假了哪回不是忙不迭赶回来?总之放在我身上,是决计不会让你‘犯傻’的。我真有个不好,你就打我罢——你不是早就这样想的了。”

  祯娘一时说漏了嘴,倒是把自己肯定打周世泽一顿的话也说出来了,周世泽一点不生气,还在这时候说出来当玩笑一样承诺。虽然她没为了这个特意说话,心里却不一样了起来。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圆大奶奶家这事,周世泽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儿,不过这就是他的极限了。说到底,周世鑫家关他什么事儿?祯娘是个女人,又和圆大奶奶相熟才有些兴趣。对周世泽来说,那就更是无聊了。

  忍耐了一会儿,哈欠打了好几个,最后还是忍不住道:“说这个没意思,我不乐意听。不如我们说别的——我原有件好事儿告诉你,只是一回来就听你絮叨这些,倒是忘了与你说。话说,你听不听?”

  祯娘一下脸红,才想起自己是自说自话了一些,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这样。赶紧掩饰一般地与周世泽倒茶,难得软声道:“有什么好事?定是你升官的文书下来了,是不是?”

  周世泽十分得意的样子,毕竟是升官!虽说卫所武官不一定值钱。但到千户以上就不同了,权职再不是以前能比。况且这还不是他从祖宗那里得的,是他上战场自己捞的。他这年纪的年轻人,有这样成就,真是怎么得意也不算过分。

  不过他还是做出了不以为然的样子道:“这也不算什么,虽然上头文书还要等些日子,安将军却和我说了。再等些日子罢,你等着做守备夫人。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还有别的事倒是更得我看重。”

  祯娘倒不是真的十分官迷,只是看周世泽喜欢所以关注。这时候周世泽是真心放在其他事上,她也就不一直揪着这个。随了他的意思问道:“那又是什么事儿,倒是比你升官还重要?莫不是这一回发财了?”

  升官发财是连着说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今日回家周世泽带了好大几口箱子,祯娘只顾和他说话,倒是还没开开检视。不过她心里清楚那些事什么——自然这次打仗的一些分润。

  祯娘他们这些开头借钱了的还没见到好处,只因为官府算账太慢,不过周世泽他们的好处却到了。就在班师回来那一日就与祯娘带了两个大包袱,里头都是易于携带的好东西。

  祯娘当时看了,多的是一些妇女的首饰细软,都是蒙古那边的风格——别把打仗的想的好心,秋毫无犯是没有的。要是能只抢劫贵族和官员,那就算得上是上上签了。也就是这样才说打仗赚钱,底下小兵都要分些好东西,更别提周世泽这样的先锋官了。

  祯娘当即就让人把箱子搬过来,只开箱子查验。要说这世上纯粹的银钱已经很难让祯娘动容了,就算还有很多人会比祯娘有钱,但是单独拿出一笔金银能有多少?不过就算是这样,祯娘还是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这就是金银天然的魅力——一箱子全是堆的满当当的银子,难为这箱子没在路上坏了,也难为刚才把这箱子搬来搬去,知道这有多重?祯娘问周世泽,周世泽哪里知道,不过是像捞饺子一样捞进来罢了。只得让人点数入账,竟然是四五千两的数。

  另一个大箱子则是更珍贵一些,打开来看都是些金银器,其中金器多些。这个倒是不好直接说值多少,毕竟讲究工艺。

  祯娘有从小在当铺里练出来的眼力,如果一件件看倒也能估出个大概。只是现在她哪里耐烦做这个,只让人抬下去,按着名录一件件地录在册子上,然后锁在家里库房就是。

  周世泽看着祯娘检视这些金银财宝也不说话,等到事情忘了才慢悠悠道:“我要说的才不是这个,升官都只是尔尔,这得些意外之财又算什么?更好的事儿当然是有别的,你猜一猜,看看你猜不猜得着!”

  祯娘自然不喜欢这些把戏,只是他周少爷的兴致在这里,她也只能哄哄他。沉思了一会儿道:“我想不出来,人都说升官发财死老婆,世上最好的事儿就是这个了。既不是升官也不是发财,难不成是死老婆?我可不信,我还好好的我不知道?”

  周世泽听到祯娘开口没得一个忌讳,脸色一时变了,赶紧呸呸两声去晦气。恨恨看了祯娘两眼才道:“可别说这种话了,我不乐意听到,要我说你定然比我活的长久!人都说妇人活的比男子长的。我又是刀头舔血的勾当,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折在——”

  还不待说完祯娘就捂了他的嘴,抿抿嘴道:“还说我呢,你这话又是什么意思?罢了罢了,这一次我们一人一次就算扯平了。到此为止,再不说这个,不然又是心里不乐。”

  周世泽点点头,转而又高兴起来,揭开了刚才的谜底,凑在祯娘耳边道:“等到升官的文书下来我就有一回假了,这也是为了战后给咱们松缓松缓。到时候我陪你去山西别的地方游玩,这是早就答应你的。”

第107章

  山西自古就是中原之地, 古城名景多不胜数,若是单单找个游玩之地似乎没有更容易的了。原来在周世泽初初迎娶祯娘的时候就许诺带她游玩的, 这时候拿出来说也没什么不对——祯娘倒是真对这个有意思。

  虽然不说, 但是她自己也明白, 同周世泽出门她当然乐意。周世泽晓得她喜欢, 笑着揽住她道:“你要去哪儿?我这回好有个把月的悠闲,哪里都去得!山西我差不多都去过了,就拣着你爱的来就是。”

  祯娘心里盘算, 让将离拿出山西的行路图来与周世泽一同研究。周世泽既然到处都去过,那自然是个好向导。祯娘问他哪里好哪里不好, 都能说出个一二三。靠着他的解释,祯娘就把那些中意的画了圈圈。

  定下两三座城都是这么来的, 唯独最后一个圈圈,她一句也没问周世泽,自顾自地就画下了。周世泽瞥了一眼没在意——只看地名他就清楚祯娘想去那儿是必然的。那里不是别处, 正是平遥。

  平遥也是古城了, 细数历史十分悠久。虽然很比不上太原、大同, 也是十分出挑的——看他周遭是汾阳、祁县就知道了。而且他还有一样和别处不同的, 这里是山西钱庄的老巢, 就是所谓的钱庄窝儿。

  晋商最有名的两桩生意,一个是北地边贸,另一个就是钱庄了。若是论天下知名, 只怕钱庄还要更胜一筹——这项业务本来就是晋商开创,全天下的商人都在学。而晋商做钱庄最多最大的却不在太原, 而是在这平遥。

  祯娘见周世泽不说话,还与他解释道:“平遥我是一定要去的,我如今自然想不到钱庄生意,但是两个大作坊就够吃了。不过如今在山西,不见时一番这山西名产似乎说不过去。况且平遥那边无人不做生意,家家户户的子弟都是要学经商上的本事,我看看有没有几颗‘遗珠’能被收拢,也好手下多几个得力的。”

  有了这样一段,其余的游玩所在如何比得上平遥?不过是玩玩走走一样走过,单单留了十多日放在平遥一处——这就是周世泽的主意了,他本来就不在意这些,自然是祯娘觉得哪样好,他就做着哪样了。

  平遥也确实不负祯娘的打算就是了,才到平遥就该知道不同——这座大城自周代起就有了形制,到本朝更是不同之前,有过好几次扩建。如今已经形成了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城门六道,南北各一,东西有二,形如‘乌龟’头南尾北的格局和大小,站在城门前就知道这是数一数二的大城了。

  祯娘不进城就笑道:“人都说‘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如今只看城门这边就知道了,何等繁华!货物进出这一会儿就不知多少了,切实把太原给比下去了!”

  就因为十分繁忙的缘故,大家都是排着队进城的,祯娘在马车上看热闹,倒是有心数多少货物进城。

  这平遥城也确实是一个热闹繁华去处,商贾往来之所,车辆辐凑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不过更多的是各色生意,城内大小街巷商铺鳞次栉比,繁华异常,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道街等主要街道的商铺以经营大批量,大宗项的中转业为主,各种南北货物源源不断地载进平遥,再发往其他各县以至各省。

  这些祯娘是进了平遥城才看到的,比肩自己在太仓看到的市舶司,苏州看到的票券所,又是一种不同的繁华厉害了。

  这平遥城既有历史遗迹可看,也有祯娘大为属意的钱庄票号,或者说与名胜古迹相较,还是钱庄这些更让祯娘有意。说起来名胜古迹哪里没有,但是这钱庄窝儿就只有这一处了。

  为此祯娘和周世泽这一行定下的住店就在票号街后头,这一带票号钱庄林立,真是一伸腿就掉到了银子海里。往常住这周围的都是来平遥办货的生意人,或者到平遥总号报账的分号掌柜伙计这些,祯娘在其中倒是特别。

  不过这是她的本意,她就是想看看这边生意的一些特色,别的倒是靠后——也不管他们一行住进这里人人侧目。毕竟谁都看得出来祯娘一行和他们不是一伙的!不过也就是这样了,人家有钱住店谁会管来着?

  实际上因祯娘一行的大方,一来就几乎包下了半个客栈,每日好用度也是流水价儿一样送到住房里,人家店主人可以说百般奉承了。只恨人只包下了十来日,不能多多赚些银子。

  这一日正是傍晚时候,外头见得一点天黑,祯娘与周世泽两个逛了一日回来。周世泽没得所谓,祯娘却是脚酸体乏,只摆了手早早回了客店,打算今日晚上是不去看夜市的了。

  难得晚间还能接到这两位贵客,店主人遣了跑堂的专门问道:“掌柜让来问周少爷周少奶奶一声,晚饭有什么差遣。是点了店里厨子做几样好的,还是让外头酒楼里做了送过来,只消说一声就有小的去办。”

  平遥既然是这样有钱,不说酒楼手艺如何,只是这等客店做的吃食已经相当看的了。祯娘也懒得麻烦,只问了店里有什么拿手的,便让这上头有造诣的周世泽应对。

  周世泽听跑堂的舌头也不打等地报菜名心里已经有数,径直道:“别管什么旁的花俏,先给上来四碟果子,四碟小菜,按着你们拿手的就是了。再有四碟案酒,要的是一碟头鱼、一碟糟鸭、一碟乌皮鸡、一碟舞鲈公。后拿上四样下饭来,一碟羊角葱火川炒的核桃肉,一碟细切的样子肉、一碟肥肥的羊贯肠、一碟光溜溜的滑鳅。”

  听周世泽这样要饭菜,跑堂的才知道是遇到行家了。这些菜色虽然说的上是大鱼大肉,但是放在豪富人家十分不够看了,总之口味并不高贵,从头到尾也没一样难得食材。

  不过相比那些几十两上百两一桌的名席,这些菜色反而更受些老饕餮的推崇,能这么要菜的才是真正晓得行情的。

  跑堂小哥笑着应了一声就往后厨点菜——也是该欢喜,平常在平遥客店里有的是身家丰厚的客人,习惯吝啬的大有人在,出手豪爽的也不是没得,但是遇到个大方客人谁不欣喜。

  厨房里的一个配菜小工就与这跑堂小哥向来相契,见她面带喜色,便问道:“今日只怕是遇到好客人了,不然你哪里这样欢喜!不过从客人那里得的好处是不是该分润咱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