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作为东家的祯娘也不知道,她正带领丫头婆子们整理这一回出门的行李,这已经到了回家时候了么。周世泽就坐定在椅子上——这时候走来走去才是打扰,还怕堵了她们的道儿呢!

  不过他自己一个人还是觉得无聊,忍不住拉扯祯娘道:“你的那些事情就交给你那几个心腹丫头就是了么,我平常见她们能干,每一个都比的过别人家的管家,这时候哪里要你操心。”

  祯娘一开始没听见他说些什么,一心不能二用,他正和红豆对物件单子。周世泽还以为他懒得理自己,不由得在祯娘经过自己面前的时候拉住了她的衣袖道:“我说祯娘你听我说话呀!难道我不必那些鸡零狗碎的重要?假装听不见是把我当小孩子敷衍?”

  周世泽不这样说,祯娘没这么想。这时候这样说话,祯娘一下知道了前因后果,并且觉得你这样子难道不是一个小孩子?只是她强忍着没有真的笑出来,她晓得眼前这个虽然已经二十多了,日常小事上就是孩子一般。真的笑出来了,后头怎么扳回来,头痛的还是自己。

  于是只能道:“你先放开我衣裳,不然我堵在这些耽搁她们搬动东西家伙呢。”

  周世泽撒开手祯娘才能坐到一边的椅子上,然后与依旧不得安生的他道:“我当然知道我不做她们也做的妥妥贴贴,但是事情不能这样。就像明明你自己做的先锋官,底下有个人能把你要做的都做得好好的,你会让他代你的职责?”

  见周世泽还有不服气,祯娘迷惑了,按理来说这是周世泽最懂得的比喻了,怎么回失效——当然会失效!祯娘哪里知道她解释的重点都错了!不是她该不该把事情托付给丫头,那关周世泽什么事,他吃饱了撑的管这个!

  周世泽不爽的明明是祯娘关注这些琐碎小事,倒是把他忽视到了一边啊——确实不能更加小孩子了,不是孩童才会一直离不得人么。祯娘又很少想这些事,这一次只怕想破脑袋也不会明白周世泽的心了。

  周世泽,周世泽又能有什么办法?难道为这个和自家老婆争吵。且不说他有没有脸拿这个原因,只说和祯娘争吵。怎么可能——相处越久,他才越觉得这个当初以为已经是最喜欢的女子,原来还能更喜欢。

  于是就像是小孩子一样,半盏茶不到就再也不记得有过什么想法,依旧亲亲热热的说起别的。

第109章

  北国冬日不必说也是极冷的, 等到才入冬时候祯娘就有见识,原来还是她在南边长大没得见识。竟然不知道这样早就要换冬日的衣裳, 也不知道这样早就是雪花飘飘的时候——她出嫁的时候已经是年初了不是。

  不过这一回就让她涨了眼界, 等到腊月里更不必说, 铅灰色的乌云压得低低的, 寒风呼啸不停,刮地骨子里疼,听在耳朵里也不一般。还有最显眼的, 天地间鹅毛一样的大雪飞舞,但凡是有水的地方都结冰——包括树枝上、草叶上也不例外, 都覆上了一层冰衣。

  南北相比,南边的冷是另一种样子, 且不说哪一样叫人更难受,至少是没有这样大的阵仗就是了——南边下雪最多的时候都是细碎的冰粒子,落到地上也只薄薄一层, 何曾见过几尺后的积雪?了不得了屋顶上一层白毯子。

  这样冷的冬日, 本就不大爱出门的祯娘越发不动弹, 只成日在家度日——家里从入冬起就烧了地龙, 若是不出屋子, 倒是和春日里一样。至于太原城的冬日有多冷,祯娘只是在几个院子穿梭以及看雪景的时候体会了一番罢了。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起居, 祯娘一时十分慵懒起来,每日做事也十分懒散, 倒是合了‘猫冬’一词。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到了腊八这一日,一切都不同,这是讯号。凡是当家主妇莫不忙碌,就为了准备过年!

  何况祯娘是第一年在夫家过年,因为不知道这边许多习俗规矩,越发要用心,可不是更忙碌。如果再加上她上头没得婆婆,甫一出嫁就是自己一个人一力承担,这忙碌程度还要加上几层呢!

  十二月初八日,俗称腊八,同时也是佛诞日。这一日要施米打斋,大小人家都杂五谷米并诸国煮做粥,然后互相馈赠,这也是极出名的腊八粥——这件事腊月初四就开始准备了,而不是到了腊八当日才由厨房忙碌。

  也是因为佛诞日的关系,好多富户女眷都相邀着去城外或佛寺施舍腊八粥。祯娘也受邀。不过她只能婉拒道:“今日家里有几个掌柜过来为今岁生意报账查账,这之后就要封账房了,实在没得空闲。我只把我那一份托付给嫂子们,到时候替我同佛祖敬告一声就是了。”

  的确是这样,早在午晌之前祯娘手边得用的帮手就到了周家府第。这时候祯娘正在分粥——这边腊八的习俗和南边有些许出入,讲究午晌之前把分赠亲友的腊八粥送出,这才是上上大吉。

  见人已经来了,祯娘也没因为手上的事让他们外头等待,一点也不避讳当着面就分粥,还吩咐道:“既然掌柜们都来了,你们索性把腊八粥呈上来,我和掌柜的们一同过个节。”

  分过腊八粥后就是家人一同吃粥,如今周世泽人还在大营里,祯娘一个在家怎么过节?索性在山西这边东家和掌柜本就有亲如一家人的说法,一起过腊八,吃腊八粥也不算什么。

  祯娘先是笑着同坐地最近的夏来保道:“夏掌柜看这个,我们送出去一份必定也收的到一份,这许多腊八粥真不知道哪一年哪一月得完!不过好在各家口味有不同,倒是不必担心絮烦了。”

  夏来保欠了欠身子,拱拱手道:“东家这话说着了,可也是好兆头——咱们这边腊八粥要是能一直吃,吃的越久就越好,同年年有余一样,是兴旺的意思。且说来我这里也带了自家做的腊八粥,东家别嫌弃!”

  祯娘自然不会有什么嫌弃,这也就是一句客套话罢了,立刻让小丫头收拣下去。直到上来祯娘准备的腊八粥,才有刘文惠咋舌道:“东家这粥我是不敢下筷子了,我今日在家的时候受了一碗隔壁大明寺的腊八粥,好生精细!师傅说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已经太过繁琐了,见东家这个,才晓得那才哪道哪儿!”

  天下间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各地不同,再到各家也会有所差异。祯娘家这腊八粥是以白米为底,用了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总计不下二十种辅料。

  厨房早早就备齐了原料,筛选过后在昨日晚间就开始忙碌,要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今日的清晨,这腊八粥才熬好了。

  然而这还不算全部,祯娘家这腊八粥真真是讲究到了极点,最开始是将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的——还放上了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

  似刚刚给诸位掌柜上的腊八粥,就摆上了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另外也有的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装饰极尽,也难怪刘文惠有一句不好下筷子了。

  夏来保是太原本地人,有经的多,什么不知道。就与刘文惠道:“你家平时肯定与大明寺给香油给的多,不然也受不着这样的腊八粥了。你们小年轻哪里知道,这些佛寺也惯是势利的,同样都是信众,人家腊八粥也分出几品呢!”

  虽说今日原是为了报账查账来的,但是这会儿大家在暖融融的花厅里喝腊八粥,也不急着这时候就做事,年轻人就起哄要听夏掌柜说这掌柜,就是祯娘也有些兴趣。她看这些佛寺庵堂并没有太多敬畏,也不觉得多不可接受,当个新闻听倒是好。

  夏来保清了清嗓子便道:“你们不知道,大寺庙里的腊八粥都要分作三等,头一等就是刘小子说的那样,你说繁琐太过也不算错,一般人家也不会熬这样的腊八粥,这本来还是从京城传来的粥样子呢!就说京城和天津的腊八粥最是精细。”

  说着又指了指自己道:“咱们山西这边的腊八粥是另一个样子,我们管叫八宝粥,用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多数人家都是吃这种,这也是寺院里的第二等粥了,熬地浓稠稠的送到一般信众家里——这也是为了提醒那些信奉的来年还要记得进佛。”

  到最后夏来保才像是叹了一口气道:“还有最次一等的,材料和第二等是一般的,只是用的是差料,放的也薄。拿那大锅煮了就在寺庙前头布施给一些取粥的人——不要小看,好多人家指着这一碗薄粥过节哩!”

  夏来保自己也是有过苦日子的,当初生意失败,在外头漂泊的日子好长都是寄宿在寺庙里。说是寄宿其实也是要钱的,只是比起外头客店收的少些罢了。就是那一段生活,夏来保把这些事都看得透透的了。

  腊八粥到底只是一件小事,等用过了这一顿腊八粥,大家还是说起今日的正事来——夏来保等人把各自管理生意的账房查账结果拿出来,祯娘自然不会当面翻检,实际上这也不是一会儿做得完的,要后头给家里账房验看。

  几个人算是详细谈了谈如今山西生意的局势,至少是和祯娘的作坊生意有关的局势。说到山西的生意,略不过去的就是晋商,然后还有本地的官员一系、卫所一系,再然后就是祯娘生意的上游——下游的话是祯娘自己解决的,直接送到了东南。

  卫所靠着周世泽的背景能够摆平,可别看如今的官职不算拔尖,只要他是卫所子弟,在那些人眼里这就是自己人。至于官员上头,人家又不是本地人,当官几任势必要走,总之不给麻烦多给好处,是祯娘的生意还是别人的生意他们才不管!

  到头来商场上的事儿最麻烦的还是在商场,要解决也是在商场!剩下的晋商和上游商人,既是两个问题,又可以说是一个问题——那些上游商人本身就是晋商,再不然也是在这边混了好些年的老江湖。

  祯娘如今做毛纺织作坊和毛皮作坊,虽然还没有到祯娘心里最赚钱的时候,甚至要她来说不过是开了一个头。但是就是现在的样子已经让很多人上心了,山西商人那般有名,出了名的精明,难道能放过眼前的财路?

  就祯娘知道的消息,已经有好几家山西大户在筹备同样的作坊,毕竟看地皮、买草场、建作坊、定制织机纺车等都是大动作,有数的几个大户见天都有人看着,谁也瞒不过谁。

  苗修远与祯娘道:“按照东家的说法,我们只管保密织机纺车药水工艺这些,至于旁的一概不管,看别人做就是了。如今倒是还好,毕竟药水工艺只要几个有限的师傅操作,方子也能不让人晓得。至于织机纺车,按您说得用薄木皮包了起来,对说是这样更经用,那些女工又不是工匠,没有不信的。”

  宋熙春这时候把话接过去道:“就是不信又如何?总不能当着众人面把钉在外头的木皮启开罢!东家的好主意,虽然简单却是格外有用的。如今就是别家也同样做毛纺和毛皮的生意,等到开始出货也是明年春末的事情,出货不如我们多,成本比我们高,既然是这样,凭什么和我们比?”

  打仗讲究奇正相合,经商何尝不是。宋熙春说的就是堂堂正正之道,至于辅助的奇道,祯娘如今的跟脚在山西不好用。不过好的是对手们对她也不好用,毕竟她也不是那些毫无根基的小商小贩,就是手上握了一个好生意也像是匹夫怀壁一般。

  说起来真正麻烦的反而是上游的商人,供给羊毛和毛皮的。如今祯娘的牧场离着能完全供货还远,皮毛更是依赖外头。那些想做这门生意的晋商不是傻的,晓得自家是后发,想要追上祯娘必须要在人家真把市场占好之前。不然就算还有的擂台打,那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同的。

  不过这些也没什么可忧虑的,祯娘干干脆脆道:“这也不用怕,羊毛的话反正也不是一家独大,都是从一些小牧场甚至散养农户那里收来的。咱们就按着老家那边收生丝的做法,凡是收了今年羊毛的就给下一次的定金,到时候谁能比的过我?”

  提前给定金就是为了稳妥,其实对交易两边都是有利的。出羊毛的不用担忧来年会不会价格不一有所亏损,考虑减少养羊之类。收羊毛的也不必怕下一回羊毛难求或者价格高升。

  这对于祯娘最大的意义是,规模越大她这个做法优势更明显——付出的定金越多,需要的身家越厚,到最后谁还能抬的动!

  这些话不必说出来,在场的哪一个不知道!只赶紧记下来,来年就要照着做。祯娘见状也就接着往下说:“至于毛皮上的事,更不必说了,我与蒙古那一路、东北那一路经销都说好了的。人家本来就是大佬,做的是四面八方的生意,就算与晋商多些香火情,也没得为此就坏了规矩的道理。”

  而且还是每年包销几万两银子货物的顾客,有生意不做王八蛋。说到底他们是生意人,生意人逐利,祯娘和晋商在毛纺织和皮毛上的竞争关他们什么事,他们难道还要为了几句话生意也不做了吗?

  来去说了几样,左右就是生意上的那些事情,等到一切毕了,大约因为冬日里天暗的早,竟然已经看得出一点傍晚的影子了。因此各人都纷纷告辞,祯娘也不多留他们,只是让丫鬟给奉上了一些年货,算是东家与手下的关照之一。

  腊八这算完了,等到第二日,家里虽然还是只有祯娘一个,她却着紧准备起年事来。打扫房屋、粉刷墙壁、糊墙纸、糊窗户、贴窗花,深宅大院一样样做,就是人手足够也要早早做起来了。

  其中最郑重的是开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屋,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更不必说,祯娘都不敢自己决定如何做,专门请了周妈妈几个坐镇。

  祯娘则是专门把百样东西列成单子,让下头采买齐全,其中紧要的买来后祯娘还要亲自看过。更不要祭祀拜神之类的,虽然都是繁琐小事,却是正经主人该操心的,不能丢给丫头嬷嬷操办。

  就这样内外上下忙忙碌碌,祯娘数着日子周世泽什么时候回家——也好有个人分担。又是一日祯娘将将起来,早饭也不得吃好,就和几个针线上的打点年节时候要到宗族里分送的针线礼物,她这是第一年自然要格外上心。

  正好丁香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进来回道:“之前少奶奶让把家里积存的碎银子碎金子全送到倾银铺子去,那边称了,说银子有四百八十一两六钱,金子有九十八两一钱。里头成色不等,总倾了八百二十个银锞子,两百零三个金锞子。”

  说着,递上去。祯娘只是略看了一看,只见也有梅花式的,也有海棠式的,也有笔锭如意的,也有八宝联春的。这原来也是周世泽家不知道积攒了多少年的的碎金子碎银子,自周世泽当家,每年用押岁金银锞子,人家大少爷作风,只管去票号倾银铺子等去买就是了。

  祯娘从管金银器物的婆子那里收到都觉得好笑,只把那些包括残缺首饰,如镶珠宝的钗环等,珠宝掉了,只剩下—个金托子银底子;零星金叶子、银豆子、剪断的镯子、金银块等;式样太陈旧的残缺的锁片、头面等;各种镶嵌物上掉下来的饰物,如镶金乌木筷子上掉下来的筷子头,衣带钩等,零星金钮子。总之一概送到了倾银铺子。

  因此今年没在押岁锞子上花钱,且看数量,接下来一两年都足够用了——祯娘看过一番也就是了,让管着自己钥匙的将离把这些收到自己床后头的茶叶箱内锁起来,等到使用时候再说。

  丢开手这件事又接着商议针线礼物,只是注定不能安生了。又有个婆子捧着一个单子过来道:“少奶奶,有族长家的过来问话,要少奶奶一个准信儿,告知今年府里正月请吃年酒的时日。到时候族里都是轮着来的,不然撞到一起,倒是让客人为难。”

  这个祯娘倒是没有准备,不是她疏忽,而是她一个新媳妇肯定排到后面定日子。早早就决定日子只怕做无用功,给人家先勾了日子难道还要抢一回?别人特别看重这些吉日不吉日,祯娘这里倒有些随缘的意思。

  不过拿了那婆子手里捧着的单子,也就是已经被勾选过的日期单子,祯娘才惊讶了。只因上面才寥寥几个朱砂画记,想来除了族长家里,也就是几个特别年高德重的人家勾选过。

  但是她很快回转过来,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才说世人都最会看情势办事呢!今岁大家的眼睛都擦的亮亮的,周世泽这边已经升了守备,祯娘这边也不容小觑——祯娘根本没忘了宗族这边,作坊招工进了不少族里的人呢!

  那些要紧的位置除非是真有本事,一般轮不着亲戚。但是那些底下的位置谁来不是来,照顾族里也算说得过去了。这一件漂亮事一办,祯娘在宗族里的名声就不能再好了。

  要知道周家也算是大族了,族里多少人口,除了周世泽周世鑫,甚至包括鼓楼东街那边有限的几家。更多的是最平常不过的人家,相当困难的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家不会想着走关系做官,或者合伙做生意发财,只要拣着便利有一份不错的工就算是恩惠了。

  这些人平常在族里说不上话,可是人多的话怎么也是一份力量。如今祯娘再不用怕有人拿着宗族里的一些人做笺子,有人说她也有人帮她么。更何况包括那些有力量的同族也承了她的情——他们自家用不着倒祯娘作坊里找一份工,总有用得着的亲朋。

  祯娘看了单子就一笑,把单子给身边周妈妈看,道:“这是什么道理,别的婶娘祖母不曾下笔,倒是先送到我这里来了。我若是真画了圈,人知道怎么说?知道的知道是随族长送来次序勾选的,不知道的说我轻狂,这上面也争个先。”

  周妈妈一看有什么不明白的,脸上却带着喜色。追究道理她也明白,原因自然是家里越发兴旺。不过应对是另一回事了,她与祯娘道:“少奶奶这件事推辞一回罢,至少让人知道少奶奶是甚样人。若是还有后续是同样,那就受了,没得为了这样一点小事过来过去,年节下谁不忙呢。”

  祯娘把单子还了那婆子,道:“都听到了?就按着周妈妈说的做就是了,再给那送单子的甜甜嘴,叫知道该怎么说话就是了。”

  这到底只是一件小事,这几日祯娘手边真个忙也忙不过来。也幸亏她身边人多,四个大丫头自然不必说,丁香辛夷这些人成长起来了,独当一面也没得不妥。至于螺黛胭脂这几个,当初还是小孩子家家的,现在跟着大丫头也有模有样。

  周妈妈还赞道:“奶奶身边几个丫头再好也没有了,我常常看那些新荣暴发之家。就是做得出满屋子丫头的排场,也不见得有那等气质,这些不是看丫头多少,而是看丫头待人接物打理走动如何。”

  祯娘倒是没有和周妈妈藏私,直接道:“我家也不是那等积年的老世家,不过是文妈妈的功劳,我身边的丫头都是她教导。她原来是在公侯府第里熏陶,宫里的嬷嬷教导过,显得我这里倒是不同了。”

第110章

  腊月里忙碌, 时候就过的极快。置办年事如何,其中琐碎不是一点一滴说的尽的。只是来来去去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二这天, 这一天不是什么特别日子, 只是二十三日却是‘交年’, 需得提前准备。

  交年日子可不小, 说他别名小年就知道了,这也是除夕之前最后一个大日子。这一天一定要祭祀灶君,坊市百姓刻马形印成灶马, 然后再灶前焚化,称之为‘送灶君上天’。

  然而更重要的祭祀活动则繁琐的多, 要准备胶牙饧、糯花米糖、豆粉团和小糖饼,供奉灶君——这些和其他贡品当然要提前准备。

  红豆把许多用的着的门神、春帖、钟馗、福禄、虎头、和合图画收起来, 与祯娘道:“少奶奶不说我们还不知道,原来这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还以为老家那边一样是二十四。若是错过了,好些事情要糟!”

  这就是灯下黑了, 准备祭灶王谁不知道, 因此好多人只怕也不会问长辈老人。之前祯娘与众人叮嘱准备腊月二十三祭灶王, 周家这边的仆从觉得理所当然, 到了祯娘陪嫁的这些人就惊讶了。特别是年轻的姑娘, 老掌故都不知道,可不是惊了一回。

  祯娘勾了一张账单,指点手底下几个小丫头把账册理出来, 一面回道:“这些都是旧俗不同了,若是你们听过‘官三民四船五’就没得这样惊奇了。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微雨把要清供的一盆海棠拿出来,祯娘叮嘱过要亲自修剪,底下花匠不敢逾了过去。花盆端正放在了案几上,她也听了刚才一耳朵,因说道:“少爷是官,当然就要过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了。不过也奇怪,我记得当初盛国公府里似乎也是过的腊月二十四罢。”

  祯娘丢开手上的账篇子,起身看那几盆花的花形,吩咐小丫头去拿花剪。然后道:“那不过是老黄历了,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王气所在,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反之,南方远离朝廷,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百姓,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说话间忽然有个男声道:“你怎么这个时候就起来了?我好似记得你冬日里爱睡懒觉。你又不用请安,怎的不多睡一会儿?我早时候睁开眼身边没人,我还当我依旧在大营里,过的一会儿才想起已经回家了。”

  这人不是周世泽还能是谁——每至十二月,到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个日子,朝廷总会让钦天监测算哪一日是吉日,然后在那一日照例封印。所谓封印就是各大小衙门吧印信、关防加封条锁起,停止办公不再用印。日期定下来后要颁示天下,地方也是一体遵行。

  今年的吉期就是腊月二十二,直到昨日大营封闭周世泽才从那边回家。昨日晚间才到家,中间如何紧赶慢赶鸡飞狗跳不用说。总之现在他人是已经在家了,也是还好倒没有错过小年。

  这时候他大刀金马地往祯娘正做账的大理石桌面小圆桌旁一坐,正写账的小丫头就住了手,站起身来在一旁低头。祯娘看一眼哪里不晓得。拽着他手臂要他起身,道:“周少爷你且抬抬脚,这边正忙乱,你在这儿做不做事?”

  周世泽若是不动,祯娘哪里拉的动他,他其实就是顺着祯娘心意罢了。站起身后祯娘有问他:“小厮服侍你洗漱了,你是吃了早饭过来的,还是空着肚子过来的?”

  晓得周世泽连早饭也没吃,祯娘回头就吩咐人去厨房要早饭。然后把周世泽安置在了这暖阁炕床上,亲自与他收拾了炕桌上的小炕屏等物,道:“周少爷且安坐,一会儿就在这儿用早饭罢。”

  厨房里对临时要饭要点心从来拖沓,不过要的人是当家人那就另说了,只恨手脚不能更快些。大约不过一会儿就有几个人拎着食盒进来,祯娘打开来看,小描金碟儿装了顶皮饼、松花饼、白糖万寿糕、玫瑰搽穰卷儿四样点心,另外各样托荤蒸碟咸食素馔,点心汤饭,又有四十碟碗。

  至于酒水是没有的,祯娘不许周世泽早间饮酒,于是厨房从来不在早上上酒。这时候祯娘一样样给周世泽摆上,最后把一双牙箸儿放在他手上,道:“你就在这儿好生吃早饭,我且去忙,你不许多找些事来与我。”

  周世泽看的有趣,祯娘这纯是把他当小孩子一样,他明明比她大了许多,还是丈夫!不过心里却不是生气,就是觉得有意思,还觉得痒痒的——这样一来真的好像多找些事情捣乱,那样祯娘该会如何?

  不过看祯娘忙碌着,只是他吃早饭的时候就前后有四五拨人过来或者回事或者问主意,也没个停歇,周世泽默默把刚才心里痒痒的部分给丢开脑后。唯一想的是原来过年是一件这么忙乱的事儿,当初周妈妈她们是怎么料理的?

  周妈妈她们当初是如何料理的,周世泽当然一点也不知道——他又不是对这些琐碎事情感兴趣的,如果不是如今祯娘在操办,他那里有心看一眼。往年他从大营回来,家里准备过年,他最常做的就是找个兄弟家里消遣,不然多无聊啊。

  这一回就不同了,虽然还是一样的事儿,看祯娘领着人做就多了百般的趣味。看了一会儿,中间偷着空,他忽然想起一事,吩咐了身边丫头一声,才与祯娘道:“昨天回来的晚,好多事情都没有安置。我这里从官府里领了今年过年的恩赏,说是皇爷发的,不过也就是个名头而已,都没出过山西府库。你看着安排罢。”

  祯娘也是忙昏了头了,一时还想不到朝廷做什么发银子。后头见了东西才想起来周世泽可是官员,除了俸禄外还有各样补贴来着。夏日的冰敬冬日的炭敬,逢年过节还有不同的过节事物。

  虽然说东西都是从本地府库里出,但也好歹有个皇恩浩荡的名头,算是皇商赐予的。祯娘第一次看到这东西,只见是一个黄布口袋,上面有个封条,有‘皇恩浩荡’四个大字。另外还有各种官印印记,一行小字说明是做什么赏银,由谁领取,谁来发放,然后就是最下面一个朱笔花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