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74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琵琶却摇摇头道:“没什么好说的,时运不济罢了。当初姑太太调.教我们,要的是我们抓住老爷少爷们的宠爱。然而什么事没风险!这样本小利大的事就越有风险。成了当然是一辈子富贵有余,不成如我们也不必怨恨。”

  这话说的很真,同样也很丧气。绿琴嘴巴鼓了鼓,似乎是认命了。但是忽然又振奋道:“也不真是那么没意思,反正有对面两个给演猴戏一样,好多可笑的。所以即使大家处境差不多,我也不至于彻底没了信念,这不是还有人垫底么!”

  这句话说不清是孩子话还是真心的,因为既很孩子气,也很真挚。琵琶听了也笑,看了看对面,又看了看自身,这才道:“是这样,常听人说的,自己难受又倒霉的时候只要有个更难受倒霉的,心里就舒坦了,想来说的有道理。”

  然而这也只是调侃的话语,最终她正色道:“别再想了,既然已经定下来了,就一条路走到底罢!那条路再好看,只要是不通,那就没有一点用了。

第121章

  银钱这东西合该被人使, 最是喜静不喜动,放着生不出小崽来, 只有用来生利才能赚到更多。这是如今生意人都知道的道理,大家在这个大发展的时代里都拼命用钱赚更多的钱, 投资做各种产业。

  然而转去上百年前,那时候还不是这般。普遍来说最爱干的事情是买地,几百亩、几千亩才不是什么吓人的数字,哪怕是南方也有所谓‘千顷牌’‘万顷牌’,说的是家里土地千顷万顷的人家。

  为什么会有这种风气,大概是觉得土地是万古不变的,无论今年是丰是俭是旱是涝, 总之暂且的盈亏并不影响永远持有这块土地。即使大家都清楚地知道, 世上哪里来的万古不变,只要子孙不肖,无论什么祖产都会败落。

  同时那时候的人也少有想‘效率’的事儿,一块地就是耕种地好了一年又能有多少的赚头。如果在算上田亩价格越来越高, 像祯娘老家那边, 十多两银子一亩上田还一直在涨这样来看,土地就是一样本钱大、利润率低,也很难说没风险的生意。

  放到现在,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当然有许多,只是老观念作祟,土地依旧是许多高门大户想要更多买进的。不过这在山西少见,因为山西地少人多, 且土地也不大适宜耕种,想要持有相当的田亩也是空想来的。

  不过山西有另一种替代买地的方法,这个法子更加古老。把金银打成金饼银饼,然后装在坛子里,深埋在地下,这叫做‘子孙钱’。轻易不许动,只有家族遭难,子孙要用这笔钱东山再起的时候才能挖出来。

  然而不管哪一种,在祯娘这一批生意人看来都太可笑了。就是放高利贷那种被他们嘲笑的,毫无技巧的生意,也要比那个强,至少收益高多了。祯娘清楚的知道,钱放着不花等于没有这笔钱,钱放着不用来生钱等于你没有真正懂得利用钱。

  而就算是利用钱,也分大小。祯娘之前做过的种种生意,珍珠也好、作坊也好、当铺也好,其实都算不得最大利用钱。那如何操作也没有跳开利用自己的钱,在这一点上晋商应该是走的最远的。

  在钱庄经营还不成熟,懵懵懂懂的时候,他们已经通过存贷业务使得自己可以利用别人的钱,最终运作的财产是远大于自己的身家的有人说做钱庄生意的,其身家好像一个香炉,围绕烟气的时候以为有那么大,其实那层烟气怎么作数?这不是没有道理。

  这一切是明明白白摆在祯娘面前的,不然她怎么会想到要做钱庄,开办兴业钱庄!她很清楚,在这个时代钱庄的作用一定是空前的,特别是在她手下产业越来越杂的时候,钱庄不只无形‘增多’了她的资产,也能让她更自如地调节自己的许多产业。

  钱庄是这样重要,祯娘的钱庄又是走的别人没走过的路旧的路太多人挤在上面了,纵使祯娘有钱,也比不得更有钱更有背景的,只能是另辟蹊径了。所以祯娘一开始是要自己掌控的,但人算不如天算,忽然怀孕把一切原本计划都打乱了。

  祯娘只能交给能够信任的人去做这个相当重要的谋划但即使是信任,即使是身体不方便,她也没有彻底放开手。等到坐稳了胎,就更没有了。即使每日涉及的少,但是确实是每天都关注着这件事的。

  到了大概五月份的时候,祯娘已经有了七个月的身孕。但是兴业钱庄即将开展祯娘之前针对的,所谓给无本钱商人、工匠投钱做生意的业务,她只能大着肚子对负责兴业钱庄的掌柜和伙计说明。

  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大时代,无数的新东西在产生出来,无数的商机被发现。在旧有的环境里竞争比过去每一天都要来的更激烈,只有在新领域才能活得更舒服,赚银钱更容易。但是‘新’不是凭空生出,也不是猜测,必须是有经验有本事的人,凭借本事和经验得出的结果。

  也许会错一两次,也许这一两次会血本无归,但是没关系。如果真的是凭借经验和本事在做,那只能说,最终总能赚到大量的真金白银。

  祯娘说到这里也是深有体会,冷静中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情绪,沉稳道:“我不知道要如何让你们更加有信心信任,但是请诸君想想我的经历。虽然这样说怪不好意思的,但是我就是最真实的例证。”

  “记住要相信自己的本事,不然我为什么雇你们,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做这件事!你们是比一般人知道什么东西是百姓所需要的。若是问想要乔迁去万里之外需要什么,一般人是能够答出牛马的,而你们要答出车在没车之前,所有人只会想到更有力的牛马。”

  “时候变了,在座中的长辈还记得你们少年时候的大明和世界是什么样子,总之和现在有许多的不同。现在是古今未有是大变!过去上千年也只有如今几十年的变化大,所以在别人依旧没有转向新东西的时候,我们要抢在之前转向,让变化更多生活更好,同时赚取什么生意都不会有的利润。”

  祯娘赤.裸裸地说出利润,不过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即使她喜爱那些风花雪月,但是本性来说她应该是更乐于迎难而上,得到更多成就的。这也就决定了,她生意人的一面压倒了作为文人的一面。而商人怎么会耻于言利?

  祯娘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时代是更新迭代的时代。在别人的眼中这时痛苦的,因为平凡人看不出世界将走向何方,过去的什么还能存活而什么会彻底淘汰,这或许还能答出一二三。但是将来的新浪潮会是什么,有什么会兴旺发达,那就真是雾里看花了。

  如果看不出来就做生意,那就是赌博。而好的商人并不赌博,所谓风险其实也是好好计算过的。

  但对于祯娘这样的人来说见到却不是水中月镜中花,他们分明见到的是滚滚金流如果播种地好的话,等到秋日收成的时候当然会有一片金黄。至于这一次淘汰更迭会让多少钱财势利洗牌,祯娘就不在乎了,她确信她是能等到秋天收获的那一个,这就足够了。

  时代确实变了,在祯娘确定兴业钱庄的主业务真的开始之后,首先就有一批人这样感叹。他们正是经过兴业钱庄的伙计多方走访确定的第一批有‘潜力’的花钱对象,他们惊讶的有人急着上门给自己钱做生意。

  “你们不是做高利贷的罢,找我来可算是错了!我听说你们喜欢的客人有说法。高官富豪用不着找你们借钱,贫苦人家都想方设法离你们远些。只有另外一等,不怕利息高,油锅里的钱也要想办法捞出来花的人才是你们最喜欢的。这些人要么是家里管得严的浪荡子弟;要么是薄有家产,为了救急一时借钱的人家 ;要么是外地来流连烟花的有钱人,手上没有现钱,为了快活敢借你们这阎王债。至于我,祖宗上面数八代也是本分人,从不沾染这些。”

  这一通好说,伙计只得解释道:“并不是先生想的那样,是先生如今这门生意我家银号看好。只是您要把东西真做出来就少不得银钱资助不是。不然就算做出东西来了,做作坊、做经销也没钱啊说的厉害些,这两样走勉强做到了,后头有人看上您这个,照着仿了如何?人家有钱,赶在您之前抢占先机,您不是万事休矣!”

  那人被说的目瞪口呆,他家原是世代学医的,只有他一个从小看邻居做木工着迷。也不管爹娘要打断他的腿,最后学了这个。他是着迷做些小东西,精巧的也好卖,足够支撑太原城里中等生活了,但是要说豪富那肯定没有。

  他现在做的这一样是他断断续续十年的心血,中间试了好多次,花了不少钱,家里只觉得他浪费银钱。这时候他连个东西都没得,人就要给他花钱做生意,这让他怎么信,难道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至少兴业钱庄的不是。伙计微微一笑道:“先生不知道我们有一些格外老到的供奉,专门评定什么生意是能做的,什么生意是衰落的。我们供奉说您的东西好,所以才上赶着花钱。如今东西还没出来也不打紧,那是您少了经费,少了时间。只要您愿意,我们替您出钱,您自己有钱了也就可以不做别的专做这个么!”

  这就好像天上掉馅饼,那人一阵发昏。想要立刻与人写文书,只怕他们反悔。然而他也算是经历事故的中年人,心理疑伙计是做局骗人的,一时踌躇起来。终于顶着一脑门子官司问道:“你们这个能找来行会做见证么?”

  伙计自然知道事情稳了,他们又不是骗人的,而是正经商人哩!于是干脆利落答应下来。有了这个作保,那人终于知道真不是骗子后又觉得自己傻,自己有什么可骗的!按照说法是自己从人家那里拿银子,又不是人家从这里拿。

  伙计和他细细讲解道:“我们供奉估定的是第一期给您五百两银子,您要靠着这钱把东西造出来。然后给第二期一千两,为的是第一家作坊,最后还林林总总有三期的银子,如果顺利的话就是按照这文书上走。最后我们银号获得的是你这生意的干股,总计四成。”

  那人心里揣摩,问道:“拿钥匙不顺怎么说,也不能是桩桩件件都按着计划的来吧,中间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意外。”

  这也是早就有底的,伙计又翻了一页文书指给那人看,道:“若是有什么意外需增加银钱开销,到时候再根据增多的比例来提高占干股的比例,这就是我们的条件。您看一看,并没有什么赔偿之类的说法。”

  占的干股数看起来很严苛,但是那人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一点木工新东西算什么,除非是有相当深厚背景的,这种容易被仿制的玩意谁愿意砸钱。况且人家也有风险呢,他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这东西生意能做多大,或者说大家喜不喜欢这东西,这样看是赚大了啊!”

  这一笔生意定下来的很快,在行会等的见证下快速做完最大的意义是将来回望这一日,恍然大悟是如日中天的兴业钱庄做的第一笔对外业务。至于今后兴业钱庄能书写多大的传奇,那是今后的事了。

  兴业钱庄的进展从山西传到金陵,顾周氏那边很快收到了消息。顾周氏看了信件就与几个掌柜的道:“真是一个不消停的,怀着身孕哩,什么有这个重要,竟还在操心这些!”

  顾周氏自从知道祯娘有了身孕,便欢喜的没有的!急急地打点了许多东西,还有善于照顾的家里婆子,开春黄河解冻后一齐送到了山西。祯娘不会缺这些,但是自娘家来的当然不同!

  收了顾周氏自金陵来的东西,返回时候当然托带上祯娘给顾周氏的。除了信件、珍贵药材等一些都有的礼物,其中最多的竟是许多毛纺料子和裘皮不同于作坊里好多经过药水才能说好的,给顾周氏送来的都是捡的尖货,满满装了好几个箱子。

  几个掌柜哪里不知道这是东家白说一回,抱怨是抱怨,那也就是说说罢了,其实心里还骄傲着。刚刚所说,未尝没有一种炫耀儿女的意思。还是孟本看了几样顾周氏整理出来送他们的料子,道:“东家,这正是本事呢!大小姐的钱庄我是不知道有什么后效的,但是才去太原多久,经营的毛纺织和毛皮生意如何?现在咱们南边的毛皮商人都没话说了!”

  祯娘的作坊,毛纺织品和裘皮的价都比别人便宜了好些。然而即便是这样,因为机器、技术的不同,她依旧比旁人单件利润高。至于销量多以后,总利润更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这样一来,虽然没有直接砸了人家饭碗,也把盘子打的差不多了。毛皮商人都快哭了好么这两年价一直在走低呢!如果不是产量还不够,直接让祯娘霸占整个市场也不稀奇。

  顾周氏是做母亲的,这样的话如何不爱?摆摆手谦虚了几句道:“她那点子不过是脑子想到了,都是下头的人会做事,不然也就是个玩笑这些皮货和料子是她送来与我作礼的,还有你们一份,将就着使罢!”

  孟本这就笑起来道:“这就是东家看我们笑话了,这样的皮货和料子还是将就,那什么算是不将就?内子前些日子还在看有没有好的毛皮料子,好趁着如今价低多收几张,以后好给儿女压箱底。只是寻睃了一圈,上等货色也没见见到多少,比起大小姐送回来的差远了!”

  苗延龄比孟本还老道,不用摸那些货色也知道成色,跟着道:“东家只是看不起我罢!忘了我管着典当铺子生意,见了多少这些!这几年冬日越发冷了,穷人家做冬衣也要多加了一层絮。至于关外来的皮子,稍稍殷实的人家都置了这个。外头编排咱们典当行有几句顺口溜,所谓‘皮顶棉,倒找钱;棉顶夹,找小钱;夹顶单,倒拐湾;单顶棉,须加钱;棉顶皮,干着急’。成天价地和这些打交道,难道说不出来好不好。”

  老话说‘穷不离卦摊,富不离药罐,不穷不富,不离当铺’,世上最多的也就是‘不穷不富’,多得是人一年四季都要照顾当铺生意。棉衣脱下来,当棉衣赎夹衣,夹衣脱下来,赎夹衣当单衣。苗延龄自己熟悉,余光一瞟就知道,并不是说笑吹牛。

  祯娘送来的皮货确实是上等的好料子,按照此时的说法,皮货也是有等级的自从天下越来越流行皮毛以后,人按照自身所处的地位穿不同的皮毛也是自然而然的。毕竟自古以来就有服裳之礼么,位卑者穿上位者的服饰那叫做僭越,而上位者穿位卑者的服饰,那叫做不尊。

  如皇帝朝冠用熏貂、黑狐,吉服冠用海龙、熏貂、紫貂,冬季的朝服用紫貂、熏貂等。还有其他诸如后妃、皇子、白官的皮衣用料皆有定制,普通人不得卵用貂皮、狐皮、猞猁狲,举人以下不得穿天马、银鼠。

  当然,就如同曾经的商人不许穿绸缎一样,这样的规矩越到后头就越是形同虚设。有钱的商人以各种珍贵的皮毛夸富,别说是其他等级了,就是最顶级当作皇帝吉服冠料子的海龙,祯娘都有过一顶毛茸茸海龙拔针的帽子同样都是海兽,海龙比水獭还大,皮毛可比水獭高贵的多。然而水獭皮毛本身就是还不错的料子了。

  祯娘这次送来的都是正经的大毛细货,怎么说都是好不穿毛料的人是不知道的,毛皮做成皮衣不是拿了整张皮子来做,那是做不成的。正如‘集腋成裘’这话,先要把皮毛各部分切割下来。

  拿狐狸皮来说,背上的是‘狐脊’,身体两侧的叫‘狐肷’,头颈下的一大块叫‘狐膆’,四条腿叫‘狐腿’。另外还有狐脑门上的毛、狐耳朵的毛,甚至狐爪心的毛。所有的皮毛衣服都是将整张的皮割开来拼制的,因此一件皮衣就要用许多兽皮来拼接。

  故而所取部位的不同就导致了兽毛的不同,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毛硬、有的毛软,有的重、有的轻。这其中以毛长、毛软、毛轻和毛暖者为最上乘。依旧以狐狸皮为例,狐毛虽然被笼统地称之为‘大毛’细货,但只有‘狐膆’、‘狐肷’和‘狐脊’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毛’细货,其它部位都不能算。

  所以一两张皮子什么的不能指望做衣裳,最多就是送到当铺里换钱,真的积攒皮子那都是多少多少张地论。

  而这一回祯娘送来的正是拼接过后的皮货,只管剪裁就是了。当时送来的各色皮料别提多珍贵,如今天气渐渐回暖,换的是青绉绸一斗珠儿的羊皮褂子也是一起送来的皮料之一,其毛雪白,一粒粒盘曲如珍珠,故名‘珍珠毛’,又名‘一斗珠儿’。这种毛皮虽然珍贵,但只相当于夹衣,是最早开始穿的皮衣,时间不过是□□月间,同时天气转暖后脱掉大毛也是换上这个。

  但是寒冷时候上身的分明是一件五彩刻丝银狐膆褂子,前后摆襟清清楚楚地露着圆圆的狐肷银狐膆是银狐脖子底下的毛,狐狸身上以这儿的毛最长,但又最轻。狐狸前腋下有两个旋涡,也是毛最厚最好看的地方,割下来做成像钱一样的圆圈,这叫做狐肷。

  前面说狐膆、狐肷都是大毛细货,但是如今的风尚是穿狐肷、狐膆并不算多高贵,穿狐嗉而带狐肷,这才算是正正好也只有这一件送来的的不是皮子半成品,而是一件做的妥妥当当的大褂子,全是祯娘自己的手艺。

  听到孟本和苗延龄接连这样回应自己,顾周氏却道:“东西再好也就是个东西罢了,她拿来孝敬咱们也不出奇怎么说也就是花银子就能得到的!你们说这话就没意思了。”

  苗延龄却不赞同,当即道:“东家这一回说话才是没意思,如今这世上的吃穿花用哪个花银子不能得到?即便是东家心里想的那些顶顶好的有钱没处买的,花银子也能得到,真得不到只是花的银子不够罢了。”

  顾周氏听了一怔,接着笑起来。她当然明白这个意思,不过这话说到这里也就打止了。因此她不再说这个,而是说起祯娘托她把织毛衣这门手艺推广开来,好帮着她销掉毛纺织作坊出的毛线只要看妇人对女红的专注,这门手艺让她们自发学起来并不难,哈!又是一门好生意。

第122章

  ‘祝融南来鞭火龙, 火云焰焰烧天空。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五岳翠干云彩灭, 阳侯海底愁波渴。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除天下热’。

  八月里依旧是炎热时候, 最后一点残存的暑气未消。特别是这一日,也不只是怎的格外炎热,到了那金乌当午的时候,一轮火伞当空,无半点云影,流火洋洋洒洒。看外头也是没得一丝风,连树巅儿上也纹丝不动。

  往年还好, 祯娘是可着劲用冰, 今年却着实难过怀着身孕,怕贪凉不利于胎儿,祯娘只在最热的时候远远放一盆冰,然后就多是放些井水了而已。那能抵挡什么!祯娘这个夏日真是苦过来的, 从小到大她还没在夏日这样难过过, 为这个消瘦比前头初初怀孕害喜还多呢。

  正是午后最热的时候,燥的人心里慌。祯娘好容易睡着了,红豆和丁香互相看了一眼,留丁香在内室就近看着。红豆就带着其余几个小丫头往珍珠帘子隔间去,如祯娘醒了,招呼一声就能过来。

  红豆和几个小丫头过来的时候,鸢尾正和胭脂水粉两个丫头在做几样针线, 都是给一些自己的小物件。她看了小声道:“这些都不是着紧的玩意儿,你们先且放放。早上奶奶给了我四匹尺头来,一匹大红丝,一匹大红云罗,一匹鹦哥绿潞绸,一匹蓝遍地金缎,教我替少爷小姐裁毛衫、披袄、背心、护顶之类。你们既然不忙,就一起来罢。”

  祯娘即将临盆,小孩儿衣物已经准备了不少,但依旧在常常添。这样的小孩子贴身衣物祯娘更不爱用外头的,都是让身边的人做了。又因为不知道肚子里是个儿子还是个女儿,祯娘和周世泽预备各种东西都是分了两种,这一回祯娘让做的衣裳当然也是一样。

  听到红豆这样说,鸢尾并胭脂水粉三人都把手上的活计丢开了祯娘午睡时候她们这些轮值的丫头坐着没事都会做一点针线,银红的香袋、秋香色的荷包、菡萏色的汗巾子,还有大红色的一双绣花鞋。原本鸢尾就是在描画鞋扇呢,这时候都一气搁进针线簸箩里了。

  见红豆转身去把尺头拿了过来,鸢尾便打开一个小柜,从里头取出熨斗、大剪刀、酒精喷壶、大红毡条等几样。等料子来了,几人也是手脚利落,把大红毡条在案上铺上,又把熨斗烧好。

  布匹意料不是能直接拿来做衣裳的,胭脂水粉两个先把尺头展开了,喷上烧酒,等到半干才拿熨斗熨好,这才能接着往下做红豆针线最好,所以也是她做主,旁边的人都是给她打下手。她先是打了粉线,然后就让鸢尾拿剪子裁得了。

  若是不绣花盘金的,衣裳做起来简单,只要把裁好的片子缝起来就是。这些布料本来就相当光耀了,又有一些是贴身穿的,因此需要扎花的少,几个人来做也很容易。因此每人分了一两件,这就一针一线缝起来了。

  只是做活儿未免太无聊,才做了几针,跟着红豆出来的小丫鬟螺黛就凑到胭脂耳边问道:“胭脂,你刚刚描画的是甚么?”

  胭脂努了努嘴,让她自己去针线簸箩里看,道:“我本来在做一只香袋儿,因见着鸢尾姐姐在做鞋,想起我原有的四五双夏日里穿的好鞋,前日被蔻丹看着好要去了一双,又有一双高底的穿的脚疼。因此鞋竟不够使换的了,本打算趁着今日得空,要新做一双粉色素缎子白绫平底鞋儿,鞋尖上扣绣鹦鹉摘桃。”

  螺黛听了笑道:“不知怎的,明明咱们的鞋恁多,却总是不够穿。你看我脚上着一双,几日前新做的。还是之前奶奶赏了我一块大红十样锦缎子的尺头,端的好料子,我省俭着用,只拿来做小的精细东西。剩下一点零碎,也是合该,别的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得一双鞋扇。只是我那双是高底的,我不怕穿高底呢!”

  几个人说说做做,直到内室里有了动静,再看墙上打罗筛子一样的挂钟,果然是到了祯娘午睡起来的时候。一时之间住了手脚,几个人都去了内室招呼祯娘果然是起来了,她如今大着肚子,大家都是小心了再小心,不敢有一点差错。

  倒是祯娘看她们扶自己起个身都是那样小心谨慎,道:“也不用那样,我如今处处都好,太过提着心了!算了,说过也没得用,你们扶我起来,我略坐一会儿再在屋子里走几圈。”

  这时候都一切都好,只是等到祯娘下地走路的时候忽然害了肚里疼本来是不觉得如何的,到了快生产的时候,这也不是第一回害肚里疼了,只是肚里疼的话不一定是要生。祯娘只是住了脚,又坐了一会儿,缓过来就依旧数今日该走的步子。

  停了这一会儿,直到祯娘吃点心吃晚饭也没有闹腾的,便以为今日定是‘虚惊一场’了,不再管它谁能想到到了晚间,祯娘忽然觉得肚子格外疼起来,这一回和之前都不同,伴随着疼痛,腿间还有一些濡湿的感觉。这些天听大夫产婆说过多少话,立刻大声道:“去叫文妈妈来!请产婆大夫,我要生了!”

  这一声可谓是石破天惊!众人一些慌了手脚。府里没人的坏处显现出来了,周世泽如今正在大营里,都没个当家人。好在文妈妈还是十分靠得住的。这时候十分镇定地调配众人,一时之间去叫产婆的叫产婆,去去大营找周世泽的找周世泽,去准备要用的器具的准备要用的器具。当然,最重要的是扶着祯娘进早就准备好的产房。

  产房自然是另外准备的,收拾了一间这个院子里的小房子,干净是首要的,按着大夫的吩咐,每日还要拿烈酒擦拭呢!还有床,这也是特制的,专门适合妇人生产。

  祯娘进了这屋子,立刻躺到了床上。这时候祯娘疼的几乎要打滚,还好记得产婆教过不能打滚,怕滚坏了胎。文妈妈在一旁陪着,眼看着祯娘疼的身上冒汗,却只能手上掐住毛巾忍耐。

  过了一会儿还不见产婆来,文妈妈怒了,叫了外头管事问道:“使了谁去请刘老娘?怎还不见来!”

  那管事才说了个小厮名,就被文妈妈骂道:“平常看着机灵不过,这时候怎么不聪明!果然是要紧时候就没得用了。你还不快迎迎去!平白没算计,使那小子去,有紧没慢的。难道你不知那小子就是一个风火事,也还像寻常慢条斯理?”

  好在没过多久,那接生的刘老娘果然来了。她原是这一带有名气的接生婆,也是宋医官荐给祯娘的,说是有些真才实学,不是那些神婆媒婆做着兼职。祯娘之前请她来过几回家里,为的是问一些平常孕妇的事儿。所以她知道周家的情形。当下既不问老爷在哪里,也不会当家太太在哪里。只是问了几句:“奶奶这是发动多久了,疼不疼呢!”

  祯娘这时候已经疼的说不出话来了,只摆手,还是旁边的文妈妈道:“小丫头说下午午睡起来疼了一会子,本没太放在心上,只是刚才又疼起来,这才疼的厉害。我帮着我们奶奶看了一眼,该是才觉得羊水破了,老娘仔细看看,奶奶是不是敢待生养也。”

  刘老娘细细看了祯娘的样子,又摸了一回她的脉,这才笑着道:“妈妈放心罢,这一回虽是时候了,可离真正生产可还早的很,发动还要等些时候。您先吩咐下头拿些粥来,奶奶吃了就睡一觉。这一会儿下头缩的疼,待会儿又会停下来,中间隔的时候长,还能睡一会儿还能养足精神,到了后半夜更有精力生下公子。”

  说着刘老娘让丫头找出一个枕头给祯娘垫高了腰部,这就自己看着祯娘,让祯娘的身边人去拿早准备好的绷接、细棉布等。文妈妈听了她的话如听了圣旨,赶紧对身边的红豆说道:“你怎么一会愣住了?还愣着作甚!让厨房赶紧送来热热的粥,再让她们再熬一碗参汤,预备着。”

  红豆一下应了过来,赶紧脚下不打顿儿就往厨房跑,一会儿功夫不到就送来一碗热粥。然后拿了小碗和调羹,一点一点喂着祯娘。祯娘这时候觉得下面疼痛似乎渐渐缓和了过来,一时松了一口气,吃粥也有了力气。

  吃完粥祯娘就被拿掉了背后的迎枕,躺了下来。她不是个没心没肺的,这时候如何能睡得着,但是闭目养神总是可以的。只是没想到,这一闭目养神中她还真是睡过去了就是一阵阵缓缓的疼,让头脑都有些迷糊,也就睡过去了,这是刘老娘都没想到的。

  不过她才不会说这是谁家奶奶,也忒没心没肺了,这时候还真能睡得着!只是口里称赞道:“这也好,奶奶镇定,这时候又养足精神,待会儿定能生产顺利。”

  再等到深夜的时候,祯娘终是醒来了,不是别的,正是疼醒来的其实中间已经有断断续续疼了好几回了,只是没有这般疼的厉害,所以祯娘迷迷糊糊醒来,又接着睡过去了。这一回不同,祯娘是一下就彻底惊醒了,而且疼的长久,祯娘再不能接着睡了。

  一直眼不错地看着她的文妈妈立刻发觉了这一回的不同,立刻叫了刘老娘来看。刘老娘经验老道,问了祯娘几句,又看了一回,立刻道:“奶奶先忍着,这还不是发动。还要来几回,只是接下来怕不能歇息了。”

  其实不用说祯娘也知道,这一回和前头几回完全不同。一阵一阵的疼的厉害,像是全身骨头被压碎了的那种疼!她忍不住抓住身下的床单,本身就疼的浑身流汗湿漉漉,唰地一下身上又冒出密密的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