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像祯娘周世泽这样的大人都是蓄长发,倒是赢不着剃头。不过周世泽还有刮胡子这个武将一般讲究干净利落,为了显得整洁军中这些年是不准蓄须的。武官们无碍,不过大多数人为显得不与一般兵士不同也会刮胡子。

  祯娘没见过张四,这时候看他大约三四十岁上下,干净利落的样子,也不是那等轻浮相,心里点了点头。尔后回头道:“既然是你常去的买卖,今日赶上了,借我们家大姑娘的光,你要不要剃胡子净面采耳?”

  周世泽看看怀里的女儿,和女儿一起做什么都乐意,便胡乱点头于是立刻有婆子打来热水替洪钥洗头,由周世泽抱着,祯娘拿了一张帕子在旁接着落发。连同之前剃的胎发等,祯娘都收起来了,或者做成毛笔,或者打结,或者做平安符,都是用得着的。

  洪钥比一般孩子乖巧,乖乖趴在爹爹怀里也不乱动,没个哭闹,一会儿便剃好了。剃头的张四一面洗剃刀,一面道:“不是我同老爷奶奶说奉承话,实不相瞒,我自十二三开始跟着师傅学着剃头,小公子小小姐的头不知剃了多少,似小姐这样安稳的再没见过,这样气度,将来是个贵人哩!”

  好话谁不爱,何况最近周世泽讨好不要太容易,凡是说女儿好的,一概照单全收。由祯娘接过洪钥以后,他就在椅子上坐了让张四给剃胡子。等到净面采耳,还给按摩一通等到最后直接拿了荷包里整块银子给他,还让小厮给他打了一瓶子酒、包了两大包点心一齐带走,这就是中间毫不吝惜地夸奖洪钥的‘报偿’了。

  虽然晓得这是人家在讨好,小夫妻两个却都乐此不疲。等到送了张四走,花园里重新归到整洁。忽然有个小厮来道:“奶奶,您让候着的几位掌柜的都到了,请问往哪里引?”

  祯娘只得把女儿放到了周世泽怀里,道:“今日下午你看着她罢,不许给她旁的吃的,到了时候就要送到奶娘那里去一次你先去,把掌柜的们都请到前院我的书房那里!”

  一般前院都是男子的地界,正如后院是女人家的地盘一般。原来周家也是这样,不过从前两个月变了。不知是不是家里多了一个女儿,祯娘考虑的多些,掌柜伙计常能在后院进出,即使次数少得可怜,也不好罢。因此和周世泽说了一声,在前院收拾了两间大屋子出来单做了她的书房,有事情见祯娘也便宜。

  等到祯娘到了书房的时候,几位掌柜果然已经在她书房那里等着了。彼此说了几句吉祥话,祯娘谢了掌柜的们一年辛劳。然后才分了座次坐下,再有丫鬟上茶水点心等,大家闲话了几句。

  其中一个新升上来的莫总管,总管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货物发运。莫总管常常是在两边水路上跑,今岁祯娘生了洪钥的时候他正好在黄河上漂,前些日子封冻了才到家。拿出一柳五色线,上穿着十数文长命钱道:“原来东家喜得千金,内子虽然来了贺仪,这个却是另一个心意,原来在南边有名的大寺佛前供过,说是灵验。如今拿来做大小姐的庆贺,算我的一点心意。”

  祯娘让人把这个仔细收了,才道:“倒是谢你一回,跑了南边还记得这样事!不过今日这等闲话就到这里打止了,不然多少辰光都不够用的。你们看天色,这日头短的,还是早些做事罢。”

  大家笑着应答了一声‘是’,要说祯娘这一班人每年年末年会都是格外和谐喜乐的。其中有个缘故,因祯娘手下生意,要么是正在赚大钱的,要么是形势大好,觉得一定能赚大钱的。每个人手上的生意是这样,只要不是自己无能,把好做的生意给做毁了,与东家报告谁不欢喜炫耀?

  这一年自然也没得差别,年初时候祯娘手下的毛纺织作坊首次超过了毛皮作坊的进益这绝对是个了不得的开端!因为油光水滑的毛皮是贵物,就是毛纺织品也贵,那也是和一般纺织品相比。这样来看,一开始毛皮作坊和毛纺织作坊一般大的时候,前者进益比后者多那是天然的。

  但是天然的体量决定了毛纺织作坊总有一日是要超出毛皮作坊的,这靠的是毛纺织作坊不断扩产在祯娘能够调动的产能极限之下,毛纺织作坊几乎是可以无限扩产,只要原料跟得上。而毛皮则不行,说到底它成本决定了它不能真到人人都置办的起。就算外人来看,祯娘几乎是已经把皮毛商人的饭碗砸穿了,价格其实也只能是殷实以上人家才能够承受。

  从北方来的毛纺织品在南北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其中的精贵货,譬如毡子、挂毯等近乎工艺品的,不消说,其实一直都是有消费的。最重要的是中等货物,这些毛纺织品最好用来做衣物,有以前贵族才能使用的毛纺织品的柔软舒适,然而价格却差得远了。

  用这样的纺织品做冬日衣裳再合适也没有了北方不必说,南边也一样。说过这些年冬日越来越冷罢,这也是毛皮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那么毛皮能做到,平价的多,同时也用处大的多的毛纺织品为什么不能够?

  再加上今年祯娘让做的毛线,这种东西比纺织成布匹不知道简单到哪里去。原来这边有些牧民也会采用编织的手法做成衣服,祯娘让几个老练的织娘绣娘看了,改进一番,得到了用竹针帮助编织的手艺。分类上这是女红,而且开始那些织娘绣娘也玩出了好些花样。

  祯娘相当有心,当即以女红为切入,自己在太原这边宣传,又让顾周氏帮忙在金陵那边宣传。又有一些红姐儿穿上,同时也放在成衣铺里让人看。手法得当,果然好多妇人都有了兴致。就祯娘看到的,现在太原常见坐在门槛那里织毛衣的妇人,向来南边也是一般罢。

  虽然对将来的女孩子极有可能多学一门女红手艺有些歉意,想她当年扎花、打络子、裁衣、缝补、厨艺等女红一路学下来,已经头痛了全不知道她学这个做什么,难道她如今是自己做这个?倒是多看两本《天工开物》之类的书籍有效验的多。

  但是看到今年南北毛线的出货量,祯娘心里稳妥了自己手织的毛衣比买来的毛纺织品做衣服更加保暖更加好穿,也穿的更久,这是不假的。不过两者以重量论售价,其实差不多。毛线的加工流程摆在那里,自然可以说赚头更大。光是毛线一样,就增加了不少收入呢。

  这样看来,生意真的赚了很多。但是今天唱主角的却不是这些赚大钱的生意,而是另一桩从账册上来看,没赚钱反亏钱的生意。是的,正是兴业钱庄,李在业摊开账本道:“兴业钱庄几乎冗存了东家所有生意的银子,说是等于东家的身家也没错。不过关于资助别人开办自己生意,也就是东家所言‘投资’筹划,我们是定下了底线的。第一年不熟悉业务,不能拿这东家的钱杂耍,卡了一个五万两银子的数在。”

  祯娘点点头,不问他们是怎么花完了这笔钱的,只是淡淡道:“怎样,这笔钱你们花完了没有?若是没有花完,就结转到明年投资筹划里。”

  在座的其实胆子已经很大了,每个月看流水,年末看总结。里头的数字常常在眼前过,再小的胆子也练大了。但是听说投资筹划要一年不问进账,光花掉就五万两,一个个的还是忍不住看向了李在业这人在东家生意里有甚资历?从平遥来前也没资历,如今打理这样大的资产,他能拿的住?

  况且想想,说是去年一年,其实哪里来的一年!满打满算半年多罢,这就要花完五万两,这就好比每月要使出八千两左右。若是个败家子自己花,想要花完,那也是难的!

  别说花钱谁不会啊,花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呢。不说是做生意花钱,就是败家子花钱也一样。一个乡下普通财主家,家资不过几千,最值钱的是几百亩田亩。这样人家的子弟,陡然让他做个败家子只管花钱,他们自己觉得是花钱如流水了,可换京城里高门贵胄家的败家子看,那还真是扣扣索索都算不上!

  至于做生意里头花钱就更难了,因为生意里花钱最后都是要赚回去的。譬如祯娘的兴业钱庄,最是明显。与人家说的清清楚楚白纸黑字是要从人家那里捞好处,不过这也是担了风险的,算是阳谋。明知被她抢了肉吃,还要谢她当年资助呢!

  和祯娘的淡定一样,李在业似乎也是个天生干大事的一样。他没有一点初担重担的忐忑,也回之以镇定,道:“已经是花完了,我们预计的是今岁能花掉十万两,这是因为去岁花钱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譬如如何更好的花东家的钱。”

  经过半年多是尝试,他们已经渐渐摸到了一点门道哪些生意回报不算高,但是见现快,银钱闲置的时候可以考虑;哪些生意回报高,但见现慢,不急等着用钱,大可往这里花钱;还有哪些生意看着花团锦簇,其实是花木瓜空好看;以及哪些生意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实惠全在里头了。

  祯娘听他徐徐道来,知道自己已经得到最重要的东西了人,能干的人。话说回来,当做钱庄容易吗?里头水深着呢!祯娘又没得祖上传下来的一个遍布两京十三省的钱庄,只能靠自己挣!

  然而靠自己挣,如若不是祯娘另辟蹊径,早在开始做对外的业务的时候,就被其他钱庄挤兑一番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以自家的资本,只要不是安于给自己产业做个统筹,最后都是要做大的。同行如冤家,到时候真能刺刀见红的!

  即便是这样,那样自己开钱庄的问题祯娘也都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手,当合用的伙计掌柜那么易得?特别是居中统筹的,既要有本事,又要信得过,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天大的难题。就算是如今的李在业,祯娘也不是全信的她用了法子分他的权。理由都是现成的,经验不够。

  甚至祯娘这里,缺人手会更多,人家能挖角,能像自己一般去平遥淘换。自己就只能尽可能找些相宜的,然后放到自己钱庄业务中历练,等到熟悉了自己这一套,这才真是得用了。如今说他们更会花钱了,祯娘当然喜欢,这就是做的更好逐渐得用的意思。

  不过,虽说才过去半年,好多生意只能看到前景,还看不到实在的手艺,但也有一些生意已经见效了。李在业不是一个不知道说话的,便捡了其中有些意思的道:“其实都写在账册里,东家有兴致了看两页,有社么不知道?不过其中有一位李先生的‘生意’有些意思。他本是一个读书人,平常在城隍庙那边写信的。是他听说了咱们兴业钱庄做的几桩业务,因此亲自上门的。”

  祯娘倒是想不出来一个靠写信为生的读书人是如何赚钱的,若是有别的本事,为何之前没得举动?因此问了一句。就听李在业道:“原来那李先生要写一段书,就是话本小说、传奇那类。只因为家里没得隔夜粮,怕一写二三月,就要饿死,一直没定下心。我们看了他写的一两个故事,料定是个有才的。便管了他一家人三个月的生活,写出故事来,赚的一半银子归钱庄。”

  祯娘想的到,一家人生活三个月,若是俭朴些过,花的银子少少!钱庄怎么也出不了多少钱,就算亏了又值多少?也是试试这条路行不行的意思。

  果然过了二三月,写出十几个故事来,恰好集成一本。拿了到书铺说,人家看过就要帮着印当时是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买下的。一百五十两算什么呢,在祯娘的生意里连个水花也激不起来。但从回报的时间、回报的倍数来说,相当惊人了。

  祯娘听了一怔,忽然想起那本书自己还看过,当时还觉得好。原来是因为自家生意才看的到这本书的,祯娘忽然觉得有意思起来。不过她没说出来,这样的闲篇扯出来,真能无穷无尽。

  总的来说,祯娘赚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产业扩大了很多,直接的有祯娘名下的各种生意、各种作坊不断扩大体量。间接的则是透过兴业钱庄,那些拿干股的就不是产业了吗?即使没赚钱也是啊!

  李在业笑着赞道:“没有东家这般会做生意的,简直神鬼一般。原来谁想到这个上头。如今又好多生意,虽然还没有赚钱,但是将来赚不赚钱是已经看的出来了。有些老板不是后悔,就像借钱与咱们把干股买回来我们那里耐烦理会他们!若是能长期赚钱的好生意当然是打死也不卖,能一直吃干股利钱呢。若是不能的,也该是最值钱的时候卖出,这时候还没见到天亮的影子,且早着哩!”

  祯娘听了笑着点头,又再次看了看账本,的确非常不错。不过她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开始罢了,兴业钱庄她可是打算做纸钞的!现在她不会大声说,但存在心里不忘。那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只是这之前也是要有一番艰辛的。

  不然呢?可以说会影响整个帝.国的‘买卖’,甚至以祯娘的眼界也一时看不出来做得好会有什么样的成果。这样的生意,中间都还没有个艰苦卓绝,那当天底下聪明人都死绝了不成,竟没人做成这个!

  最重要的是积攒人脉,积攒很多人脉,同时攒钱,积攒很多的钱想到她的人脉也几乎是银子砸出来的,也可以简略成攒很多钱就是了。而这银子的积攒,是为了中间牵连人脉,也是为了最后做一击的时候真能雷霆万钧!

  当然,这就是好听的说法。让祯娘来说,不好听的说法就是贿.赂和用资本压人。前者用在官面上,后者用在商场上。

  祯娘当然不喜欢贿.赂,也不欣赏纯粹地靠资本压制。但是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喜不喜欢改变,所以她会照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做事这没什么的,每个人都屈服了。那些没屈服的,要么一事无成,要么死了,这就相当于没有。

  总之,祯娘做生意信一句话,要么不做,要么就尽全力。就如同打仗一般,最忌讳添油,讲究的是全力一掷。到最后关头,要么等闲不花钱,花钱就要把人吓死。这大概也能震慑住对手和合作者罢任何能拿出那样一大笔银子冒险的,都值得人高看一眼。

  一年事多,等万事道完果然已经到了晚间。祯娘留他们吃饭,刘文惠却第一个道:“不劳烦东家了!咱们这些人最怕麻烦,除了开年的时候到东家府上一起吃饭是规矩,其余的时候就罢了吧!不是不敬重东家,只是还是家里自在!”

  也就是祯娘这边的掌柜和伙计能对老板说出这话来了祯娘虽不是什么平易近人的性子,甚至因为女子身份,刻意要与他们端着些。但是她相处最求一个‘真’,不在意一些虚礼也是真的。这样有话直说,她全懂得,并不以为杵。

  于是一干掌柜的、主管等与祯娘告辞,祯娘让小厮们相送。等到散了,就又回了后院。平常这时候应该是晚饭吃了,偏今日祯娘走到正房暖阁,菜肴还是流水一般上上来。另有一拨丫头,则是端了热水、香皂、茶水这些,让祯娘洗手、洗脸、漱口,毕了这些事,然后才入座吃饭。

  吃饭的时候两人不时食不言寝不语,而是闲话家常。周世泽笑着和祯娘道:“之前看丫头们做明年春日给钥儿的衣裳鞋袜,好讲究,才知道他们东西原比我们还挑剔。我又看了别的料子,其中有两样颜色好,我让与你做两条新裙子了。”

  就是这般,并无别事。

第125章

  到了了腊月二十五, 正月元旦就是数得着的了。中间光阴迅速,家里乱了一回, 各家送礼,捻指便到了这一日元旦早间, 天上不见一丝亮光,周世泽和祯娘两个就起身了。

  周世泽戴冠冕,穿大红衣裳,天地上烧了纸,吃了点心。然后备马就拜巡按贺节去了。祯娘早起来,则是赶着梳头穿衣,施朱傅粉, 插花插翠, 锦裙绣袄,罗袜弓鞋。妆点端庄,打扮可喜,等着家里家人来正房里行礼。

  从管事、管事媳妇起, 一层层给当家主母拜过。祯娘在上则是带着笑意点头, 毕了则是给过年的赏,按着各人身份体面分了几等。最有体面的管事都是每人一对京段、两坛南酒、四只鲜鹅、四只鲜鸡、一对豚蹄、一腔羊肉、十两银子,这些东西足够过个肥年了。

  祯娘又说了几句来年要更加勤勉的话,然后就散了。这一日也是热闹,上上下下都是同乐,祯娘在窗户底下就见几个小丫头踢毽子,放炮仗, 磕瓜子儿,想来前院那些小厮只有更厉害的,便提了一句道:“让外院管事多看顾些,晚上玩炮仗烟火的谨慎些,走了水不是好玩的。”

  周世泽这时候是先往太原城各处大小衙门拜了一通,然后回家中间经过人家,但凡有交好的,一拐脚也进去贺节。这时候满城都是贺节的,人留他,他也只道:“且住且住,今日的日子你不知道,还有好多人家要访呢!如何留得。”

  如此一来,说是贺节,倒是比那些赶路的还繁忙还劳累。等到傍晚到家的时候才松了口气,不想家里正好来了几个侄子辈的亲戚,同样是贺节。于是刚下马,便被请到了正厅,和祯娘坐了正位,收了侄子们的四双八拜。

  红豆在旁,这时候就端出一个大大的洋漆茶盘,上头放着许多物什,都是过年的礼物。譬如装了押岁锞子的荷包,按着人头准备了,这时候自然是每人得了一份,欢欢喜喜出去了。

  周世泽今日在外辛苦,祯娘在家又何尝不是。周世泽的朋友、同僚,自己商场上的熟人、交好的、又有管事伙计,一并算起来伺候见的,不计其数。祯娘一一见过,收礼送礼,就算每个人说不得几句客套话,也劳心费神了。

  然而自这一日起,也不要想着什么休息了。家里的、外头的,宴饮一边连着一边,每日都是到了掌灯时分才会散去。就这般,到了正月十五之后才好些,祯娘勾过历头日子,这才头脑松泛。

  正月十六这一日,以为是清闲了,正和周世泽逗弄女儿。偏有徐太太家送来个帖儿,邀她明日一起去城外寺庙布施。祯娘本不信佛,若不是有别人相邀,她难得踏进寺庙、道观、庵堂的门槛。但是人家既然来相邀了,自己又不是抽不开身,自然应下了,这般就是交际。

  只因这邀约来的急,明日就要去。祯娘叫了辛夷过来道:“明日徐家太太请我一起城外寺庙做布施,你去取两石白米、两担阡张、二十斤官烛、十五斤沉檀马牙香、三十六匹生眼布、两大捆麻绳、五十套僧衣僧帽,明日一同带去做衬施。”

  等到第二日,祯娘早早出了门。带着丫鬟仆妇等,一路三辆大车往城外去。等到车夫住了车,祯娘从自己乘的朱轮华盖车上下来。果然徐太太是早到了的,留了两个小厮在外头等着,见了祯娘来到赶紧来行礼。

  祯娘进了寺里,有知客僧来迎,也知道是徐太太一起的。这些都是太原城里有数的太太奶奶,又见布施流水一样抬送进去,言语之间格外小心殷勤,引着祯娘去徐太太所在的院子。

  徐太太正在和一位僧人说话,见祯娘来了便拉过她一起,原来是求了签正在解签呢!似乎意头不错。徐太太脸上笑意盈盈的,见了祯娘问道:“这里的签出了名的灵验,你要不要求一支来。”

  祯娘是不信这个,只是当着和尚面不好说话,等到人走了,准备素斋等。这才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原不信这些佛神之类。至于命运,就算冥冥之中有个定数,也是断不由人的。既然是这般,那知晓了又如何?眼睁睁看着,不是心里更难受。”

  徐太太指着祯娘笑道:“听你这般说话就知道了,明明是一个从小顺风顺水长大,没经历过挫折的,不然焉能这般自信!你从小做什么得什么,没得不得回应,更没得困顿。这样长大,也就说不上求神拜佛了,哪里信这个。”

  祯娘确实是顺遂长大的,但她不觉得这是全部缘故。不过这个驳了,难的很,说不清的。于是只拿了后一句话道:“听听,好不诚心的信众,原来晓得神佛全然是为了求人办事来的。若是这样也太功利了,这些上头的事本来就该法子本心才是。”

  徐太太听过越发笑了起来,道:“我才知道,你才是我们中最有佛心的,不然怎么说得出这样的话,你不信也是可惜,只怕好多和尚尼姑也没悟到这一层。不过我就是这般了,若不是盼着这些神佛能保佑些则个,我哪里来上供他们。”

  徐太太是个名门出身,这时候这样市井气也是少有,不过她不在乎,祯娘也不在乎,世道如此,没几个人不是这样的。祯娘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只接着问道:“那方才求签应该得了个好结果罢!不然哪得这般如沐春风。”

  徐太太让丫头把那支签给收起来了,才道:“我原来问的是运程,上头说诸事顺遂,弄不好最近就要发一注大财,要是应验的话就应验在七日之内。说的这样铁齿,我姑且信一回,看后效也就是几日而已。”

  说着又道:“要是这个你当然不必问了,定然也是上上签。你家那兴业钱庄,原先出来的时候我还真当独独为了统筹调配你那些产业,如今但凡是有眼光的都知道了,明明走的是另一个路子。我看了,你以后就等着他给你赚钱罢。”

  徐太太的眼光也是极好的,她也看出如今经商得利,与以往都不同。当时听了兴业钱庄的业务就击节赞叹,后来便留了心,使人看着兴业钱庄在哪些上头投了钱。一桩桩一件件下来,她也动了做这个业务的心思。

  只到底没做,与祯娘解释其中道:“我原来也想让家里的钱庄做些这个,就算太原已经被你先站稳了脚跟,我自去外头就是了,大好河山多着,州府城市难道缺了?只可恨了我家那班老顽固,都说看不清风险,既然本来就是赚大钱的,又何必折腾!”

  祯娘知道,徐太太说的老顽固必然是各处掌柜的那些人。若是那些人的话,别说是徐太太了,就是正经东家徐老爷也轻易发作不得况且这本就是规矩,东家轻易不能插手钱庄经营,人家很有话说。

  祯娘这时候是庆幸的,也说了出来:“这就是我比你们强的一点,我家自我母亲起才逐渐有了气象,那时候我就掺活了家里生意。如今在我手下的掌柜的也多是年轻一辈,我权威重,他们资历也不深,此消彼长,我说什么只要确实有道理,都是能成的。”

  徐太太却撇撇嘴道:“到底是浙江人呢!净想着不守晋商的规矩,要说你们的钱庄做不大。我们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有你这样比下头人精明的东家,然而更多的是掌柜的们群策群力远比东家精明。这一样你该没话说罢?”

  祯娘确实没话说,若是往下接着传承家业,她甚至也望着是如晋商一般经营,于是一时没了言语也是难得驳倒了祯娘,徐太太高兴起来,也没有再往深里说,毕竟这样的事儿,厉害些说就是揭短罢,还是少做些。

  之后是素斋、拜佛、听经这些,没甚好说的,大约下午晌就乘车回城了。只是才到家,一下车就见个管事等在外头,看见祯娘回来了,赶紧上前道:“奶奶可算是回来了,李掌柜等了有一个时辰了,在前院书房哩!”

  祯娘点点头算是知道了,心里琢磨能有什么突然的事,以至于要临时来找自己。脚下没有停顿,也不去后院,便直接进了前院书房果然李在业已经在等着了,这时候听到动静,正起身整衣。

  祯娘见他,待他拱手后问道:“正月里才新新开张,能有什么新事,只得你这突然来找我。还一等就是一个时辰,我恍惚记得你去岁是忙的吃饭都没间隙了。怎么,如今很闲么?”

  李在业赶紧道:“新年开张一脑门子官司,虽不打紧却琐碎的厉害!本来自然没得时候来打扰东家,只是这件事非同小可,自然要来告诉一声方才有个内相到钱庄来,宣了一封明文。原来是朝廷要对女真用兵,因此问民间借钱,这件事自然是要由钱庄承揽的,让我们知道一声。”

  祯娘听了眼前一亮,又忽然想要发笑。这没来由的,李在业都忍不住要问‘主公为何发笑’了!原来祯娘想起了徐太太今日求运程的签,说是七日之内应验,没想到后脚功夫就显示出来了自家是钱庄,人家是更大的钱庄啊。

  祯娘没有明说,揭了李在业拿出来的明文,细细品评。上头是说各家钱庄凭各自实力承揽,若是认下了债券,却出售不完,那可是有官司吃的。但是再一想,里头门道太多了。

  如今大家都知道打仗有赚头,且赚头大。当然,也有风险,但是风险比起进益来说未免不够看。因此这样的债券就没有卖不出去的,实际上各家钱庄承揽的债券绝大多数都是自家吞了,放到外头给一般百姓的倒是少。

  既然是这样,那就是可着劲的想承揽大家都想要,那么如何分?各凭本事而已,祯娘很快知道了答案。

  首先是是入了行会的钱庄应该都有一份保底的,不然该要闹了,不然顶头的几家吃肉,旁的人连汤水都捞不着,有的是官司要打。这份保底祯娘的兴业钱庄也应当有,只是绝不会是大头。

  那些家传做钱庄营生,生意做到两京十三省的,稳坐钓鱼台,保底就是大头,再多又能多到哪里去。至于这些人之外,就是蛇有蛇道鼠有鼠道。祯娘凭借周世泽的位置,和自己走通的人脉,可以比旁的人多出一层。然后再走外省和朝廷的关系,捞另外一笔。

  这当然是要花钱的,不过想到进益,也没什么好说的。甚至要庆幸,她这是有门路的。要知道,这世上提着猪头也拜不着庙门好多。多少商户知道这是好生意,就是因为差着一截,半只手也插不进来。

  想了一回,祯娘与李在业开始细细商量。这是要兵分几路,李在业、祯娘,还有旁的伙计,都要发动起来。一个个地拿祯娘或者周世泽的帖子走门路,这是多处撒网,盼着有回报。

  这边说完了,便忙起来,好好的正月也过不安生,都是四处活动也不只是周家,凡是家里有钱庄的,谁不是兴冲冲地各处联络人呢!

  大约出了正月才平静下来,各家定额也定了下来。兴业钱庄虽然没得分店,却因为背靠祯娘力压了不知道多少中等钱庄走。不过这也是祯娘抓到了好大一笔南边的配额的关系。

  虽则说因为要打的是女真,债券配额向北边,特别是东北倾斜最大的考量的这里是临近交战之地,大户豪商们若是有利益在上头,只怕也会为大军大开方便之门,至少是很难被收买而勾通外国的罢。

  但是南边其实也是有配额的,只是少而已。有顾周氏在南边经营,那边也确实是老家,力量不同祯娘现在在太原。总之是母亲帮着活动,等到祯娘手上时,数字可观,且太原这边看不大出来那边用的是一个兴业钱庄分号的空壳子,这边如何打探的到。祯娘不太想在这种事上太出头。

  不过就算是她不想太出头,有些事也会找上门来。就在二月初六这一日,圆大奶奶做生日,请了一干相熟的妇人过去,祯娘自然在其中。她吩咐红豆道:“到时候准备十二盒点心、四坛金华酒、一百只寿桃、一百挂寿面、两套织金重绢衣服、一对虾须镯,写我的名字,送与圆大奶奶做生日。”

  周世鑫府上今日是圆大奶奶上寿,周世鑫哪里是在意这个的,早早便往铺子里去对账去了。只临走时吩咐了小厮抬出库房里的灯来,收拾揩抹干净,各处张挂。又叫小厮买鲜果,去相熟行院请来常见的几个婊.子准备唱几个曲儿,准备上寿。

  圆大奶奶则是早上就打扮了出来,穿着大红五彩遍地锦百兽朝麒麟缎子通袖袍儿,腰束金镶宝石闹妆,头上宝髻巍峨、凤钗、双插、珠翠堆满,胸前绣带垂金,项牌错落,裙边禁步明珠。走来大厅来,先提点小厮丫头们如何如何,摆放果盘、高凳挂灯、安排唱的,自不必细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