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也有一些心态正的,譬如杨守志就道:“也不是这样想的,这世上也没有一个人把生意做完了的道理。凭他做生意再独,他来吃肉,总要与别人留口汤喝。我们做好我们自己,潮州糖是一块金字招牌,总不至于没饭吃。”

  更有一些更积极的聚拢许多亲朋道:“其实这也不算什么,难道因为人本钱大就一定能胜过我们?要是什么都靠本钱说话,那世上就没有白手起家的了。况且我们一个或许不能赢,拧成一股绳,到时候共进退,也不怕他!弄不好还能吞了对方呢!”

  祯娘正和刘文惠商议事情呢,她哪里晓得有人在不知道她就是新崛起糖商的时候对她或悲观或乐观或平和。实际上等到潮州的风声传过一点点来的时候,她正在和泉州兴业钱庄的张管事说话。

  这个消息其实也是张管事带来的,他一进门就与祯娘拱手恭贺道:“这一回是恭喜东家了,刘掌柜在琼州也做得好!正是旗开得胜。如今整个潮州都在议论东家,说到东家就如临大敌。然而到现在为止,他们也不知道对手到底是谁!”

  祯娘其实真的没有刻意隐瞒,这时候也只能道:“果然是琼州这个好地方,只是隔着了一道雷州海峡而已,竟像是两个世界,不在咱们大明国土——倒成了南洋那些地界一般,你说怪不怪。”

  祯娘也不过是随口抒发一句,转而就与张管事说到正事,先称赞道:“上一回炼钢法的事情做的很好,你们手底下的人细心又有眼光,不然就该错过这一桩大好生意了。回去不要吝惜给那伙计奖赏和分红,当然你自己也不要忘了。”

  如今祯娘在泉州扎根也两年了,兴业钱庄也有了自己的发展。但是一直差一个契机,能够让他一朝闻名天下知。要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也只是无奈之语而已,若真是在繁华热闹处打响了牌子,那当然好得多。

  不过去年年末就迎来了好消息,新出的一样炼钢法——一开始可没人能信他能做成。那时候他手边什么都没能拿出,样品样品没有,至于设计的图纸更是说在脑子里,这样的人谁会相信!若是这样的要信,兴业钱庄有多少钱也不够败。

  但是有个伙计格外负责,他又本就是管看各种技术的事儿,于是就与那人多说了几句。一个人肚子里有没有货其实在行家面前是很清楚的,那伙计一时惊为天人,忙道:“先生你且别走,我观先生是大才!我再去与我们管事说一说,看看能不能通融。”

  这人的确有些不通人情,但却没有恃才傲物的样子,那么大概就是因为苦心钻研一些技艺,所以有些内向沉默而已。他当然也知道自己这样就来要钱庄投资是太像玩笑,但是他也无法——他并没有钱把他的技艺实现,至于图纸,他确实是有些不信任随便一个人的。

  总之这件事算是圆满收尾,在那个伙计据理力争之下,那人还是得到投资,虽然他的合约显然比一般人的苛刻。但是他自己很满意,要知道他除了展示了一点才华,其余的什么东西都没能拿出来,能够得到银子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张管事想到这件事也满眼是笑,他本不是祯娘家伙计出身。到了两年前祯娘来泉州的时候才把刚刚从前任东家辞出来的他请过来,但是两年间看到别人的进展,再看自己的。他就算是一个再平和的人也忍不住心里焦急。

  然而这一次事情之后,也就是炼钢法取得成功之后,兴业钱庄的名头在泉州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再后来的事情,就是太原那边的翻版,很少再有伙计等门拜访,而是有好东西却差钱的人都涌向兴业钱庄。

  祯娘最后总结道:“这才哪里到哪里,泉州的兴业还要好好开拓才行。等到这两年开门的几家兴业成功了,我们还要走下一步的路,甚至开到两京十三省都不算完——那只能说是达成了做一件事的准备罢!”

  ^第147章

  ‘噔噔噔’, 才送走了张管事,书房里一座描金画彩镶珠钉宝的座钟就响了起来, 祯娘一看, 果然是到了未时整。这时候本应该是休息的, 却没想到红豆忽然进来道:“奶奶, 外面有程内相来了。”

  所谓内相就是内侍,这位程内相是皇宫放在泉州的采买使,祯娘常常和他打交道, 这样的人不好得罪。祯娘只得赶紧放下手上茶杯,让旁边的丫鬟收拾一番桌面, 这才与红豆道:“你去请程内相进来罢!”

  然后祯娘就在门首站着,略微迎了迎这位公公。也只不过几息功夫, 就见这位程内相穿过肩蟒,略微佝偻着身子,精神还好地过来。才见祯娘, 不等祯娘行礼, 倒是先道:“这一回倒是有事要求周夫人了!”

  祯娘把他迎进来上座, 之前吩咐的丫头端着今年新出的雨前龙井上来, 给他奉上。见他无心茶水, 就道:“程大人但凡有什么事儿直接与我手底下几个伙计吩咐也就得了,再不然与我写张帖子,我亲自上门一趟也就是是了, 何必劳动呢!到底不知道是什么事,您请尽管说罢!”

  程内相茶水也不喝, 玩笑也没得,只是唉声叹气了几句,这才吐露道:“这件事说来犯难,是周夫人手上一点产业!倒不是我想要,而是我头上的皇爷要!但又怕您不好说话,让我先来商量一番。您就当是可怜可怜咱家!皇爷向来体恤您们这些经营产业的,自然不会为难您,但咱们这些人就算是不会办差了!”

  见什么神仙烧什么香,祯娘心里迅速盘算一些事情。一般人或者会觉得这是朝廷侵吞产业,也晓得今上确实格外优容,立刻就要拒绝,一个太监死活又关自己什么事儿!祯娘却不是这样考虑事情的。

  且不说拒绝了这一遭,得罪了程内相,要是人在泉州采买使的位置不掉,自己该少多少好处!就说拒绝让今上购入自己手上的产业,那不就是放弃了讨好今上的机会!是的,祯娘把这个当作机会!

  或许会有人觉得,想要给皇帝送礼的人多了去了,他哪里记得收了什么好处。更不要说人情了,难道你敢和皇帝收人情?然而,祯娘觉得事情不是那样。所谓交情、人情都是一点一点起来的,谁知道什么时候会因此有好处落在你身上。若是能有回报,这就代表着巨额回报,考虑到回报比,怎么会不值得呢!

  于是祯娘当即干脆拍板道:“说什么求不求的呢,不说程大人与我这边常常有来往,帮忙也该有一回的。就说这样是陛下要的,那便是荣幸了,说出去还有光呢——应该是兴业钱庄收入的哪样东西的干股罢!要是大家知道陛下都觉得兴业钱庄做的好买卖,这就是一面活招牌了。”

  程内相脸上堆出笑来,大声道:“就是这样,谁说不是呢!要我说如今能像夫人这样懂得礼仪的也少了。到底是书香人家出来的,又有周大人这样的大英雄做丈夫,夫人就是比一般妇人知书达理一些。”

  之后他又详细解释了一番,果不其然,正是兴业钱庄的一份干股。而且好巧不巧,是刚才祯娘与张管事提起过的新式炼钢法的干股——说的也是,如今的皇帝陛下优容商人,不插手商人的事都是出名了的。如果不是一样特别的,也不至于有这样的事。

  新式炼钢法是一种全新的炼钢法,除了能够提高刚才韧性,还能够提高出钢率,就连成本也降下来了。钢铁对于国家来说,意义简直不言自明!这样的东西简直堪称镇国神器一般,祯娘估摸着不只是自己,包括那位发明者也应该被请去买断他手上的干股了。

  祯娘这样想着,一边摆摆手,这是避开这位程内相接着夸奖她的意思,赶紧接着把话插进去道:“其实也没有那些好,我也是个做生意的生意人。我手中这些年也握有不少产业的干股,同时也在恰当的时候出卖过许多。只要是有利可图的,我自然发卖。”

  朝廷是不会差这几个钱的,所以祯娘不用说什么白送的事情。若是说了,才真是败笔——她干脆利落地收了钱,皇帝陛下对她也就没有别的观感。若是让荒地陛下觉得她这是想让朝廷欠她人情,只怕这不会什么好感的开始。

  程内相也跟着道:“夫人说得对!手上的东西哪有什么不卖的,本来持有这些就是为了赚钱。当外面出价甚高,比一年一年等着拿红利还划得来的时候,怎么不直接卖了!”

  与此同时两人心照不宣,祯娘的这一份产业怎么看这都不是出手的最好时机。实际上,这也并不是一份适合拿来出售的产业。这产业背后有好多利益,等着吃干股红利祯娘就能够盆满钵满。所以,这一切只是面上有个说法罢了。

  把个难办的事情办完了,程内相立刻心情大好。从袖中抽出一本册子道:“今日其实这才是正经事,也是我的老本行!宫里这一季让泉州奉上这几样东西,我在想,这满泉州谁手上东西最多最好?当然是周夫人您了!就是没有这些东西,你也只需要写上一封信,到时候天南海北的,要什么没得!?”

  采买使采买使,听名字也该知道是干什么的了。像程内相这样的老公公被送来地方,要么是打理皇庄,要么就是做着采买使了,当然,也能够量着兼而有之。这个采买使要是放在以前,自然是一等一的肥差,但在现在则不然。

  过去为皇宫里提供开销东西的都算是皇商,做皇商不只是有普通商户没有的体面,同时实惠的是也有相当丰厚回报——是的,与皇宫做买卖中间不知道要行贿多少次,递交东西的时候也不知道要被盘剥掉多少。但是皇商进上的东西,赚头也很大,是远超正常做生意的。

  据说那时候天子有一串珍珠佛珠手串,上面还有结牌等。有一次失落了一粒做结头的红宝石珠子,想要补上。问了内监要多少钱,内监给出的数字是四千两。最后天子也没舍得换,而是找了一颗鲜红的珊瑚珠子,因此这手串看起来有一粒红珠看上去和其他的一直不一样。

  话说什么样的红宝石珠子要四千两才肯换?那红宝石珠子是比拳头还大?说到底才不是红宝石珠子的价值问题,而是皇宫里头上下盘剥的厉害,一颗红宝石珠子的价值自然一翻再翻,直到天价!

  话说回来,还有更加直观的一个。当年由今上揪出来的一颗鸡蛋一两银子的故事,这鸡蛋是人人家里都要吃的,所以什么价心里再清楚不过了。至于一两银子一颗鸡蛋,村夫村妇不过是当作笑谈,只道是皇宫里头鸡蛋液格外不同。晓得内情的却不免心里摇头,真黑啊!

  总之这些超出价格的银子,会有绝大部分回到皇商手上。于是之后,无论是行贿的花销,还是中间被过手的人蹭走了油,都能弥补回来,剩下的那就是净赚了。而且这个净赚不是一般二般的净赚,油水丰厚地惊人,远不是外面的生意能够比拟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皇商改革之后,新的采购方式里依旧有大量的皇商。然而油水却变成了正常生意,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因为他们的成本少了——不必打点不必被盘剥,就算真的规定之下大家利润少了许多,但还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商对于这些商户来说吸引力已经远远小于从前了。大概就是那种出钱不多,还不能怠慢,非得十分小心伺候的。中间但凡出了漏子,风险可是大得很!所以那些把这个当作第一重要生意的商户,纷纷退出了皇商的名列。

  这时候采买使就有了更多的任务,联系本地各家,总之必须保质保量地把皇宫要求的贡物及时奉上。于是这些采买使们与各商户人家就走得近了——这也是为了到时候求人知道要上哪家的门。

  当然也不是一味地求,也有人求他的时候。他可是采买使来着,每年有些特批的好处可以与那些给皇宫里提供上供物品的人家。有的时候是额外增加海贸货物量,有的时候是一项生意的专卖,等等不一而足。

  祯娘如今就是程内相心里排在第一位的人物,只要差些什么立刻就想到了祯娘这边。事实是祯娘这边也绝不会让他失望就是了,祯娘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册子,十几样物品便记得牢牢地了。

  默默想了几息功夫,很快便理清楚了,道:“其他都不难,只有这两万斤水银,五千斤白蜡和两千斤白毫银针这三样手头上暂时没这样多的货,只怕要调遣一回,等到东西齐了我再让人去大人府上知会。”

  祯娘从来没做过水银生意,她手上哪有这个存货。况且就算翻遍整个泉州也不见得有两万斤,这又不是大白菜!到时候只怕要问好些人才能凑齐。至于白蜡,这可不是烧蜡烛的白蜡,那种对于祯娘来说是不值钱的。这一种却是一种珍贵药材——只是不知道怎么一下要这么多,又不是吃饭一样。

  至于白毫银针则简单多了,是福建本地产的一种白茶。白茶本来要求就不同于其他,采摘更早,也不容易得茶。有时候得三四斤茶叶的茶树,出白茶的话就只能出一斤。这样的白茶产量能大到哪里去!何况是白毫银针这样名气大的不得了的。只怕前两年的定金都让人下了,现有的则都是有了去处。要得这两千斤,少不得各家去信凑一凑,总之各家都留了一些量,为的不就是这种时候好做人情!

  听到祯娘这样说,程内相就知道事情没什么为难的,这位在东南说得上神通广大的周夫人一定能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他当然相信,两人又不是第一回有这样合作,每回都是这样省心省力,对比一些散在别处内侍,他当然晓得自己如何轻松。

  这样想着他又拿出了一张条子,只是这回不是求祯娘办事了。也是的,哪有人一上门就是不停地求着办事的。这时候他就像是邀功一般道:“周夫人,原来是两天前琉球国国王托给我一封信,恳请我替他寻这几样物品,好过两月到进程朝贡的时候当作礼物。”

  程内相在京城里的时候不是垫底的,也不是顶拔尖的。祯娘想他是决计不可能认得什么琉球国国王的,最多就是谁认识琉球国国王,知道他正在因为朝贡礼物的事情心烦,这便推荐了手头广的程内相。

  祯娘猜的虽不中亦不远矣!不过不管怎么样,如今程内相就是帮着琉球国国王置办朝贡礼物——虽然与大明皇帝的国礼是从一个大明商人手里买得,听上去有一些可笑,但其实这些年常常有这样的事发生。

  简而言之,如今的世界中心,公认的在大明。大明天子和朝臣们也认为大明是宇内第一国,为世界之中心。这样的大明对于如何接受朝贡有自己的一套,实际上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能够来朝贡的!

  首先是最靠近大明的一圈国家,即使被大明依旧以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来称呼,但因为受到中原影响深刻,大明是比较认可他们的,愿意他们作为附属国。其次是在这一圈之外的一圈,他们也多少受到一些大明影响,只是在大明眼里很不够,因此只有朝贡的权力,并没有准许成为附属国。

  至于再外层的,实际上连朝贡的资格也没有。或者有一些倚靠传教士或者其他团体送来礼品,但是这并不是朝贡,朝廷对此界限分明,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礼仪。若是进行了朝贡的话是很不一样的,朝廷心里自有一本账。

  论理来说,朝贡的东西最好是本国的特产,同时也要珍贵。但其实往里面‘掺沙子’的不少,譬如暹罗那边常常用更远国度国家的重宝来作为国礼的一部分,这种事情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

  不过不管怎么说问大明商人来买送给大明的国礼也是很有趣了,以至于祯娘都有些好笑。但是她并没有笑出来,只是看着纸条道:“是这上头的东西都要,还是只要个一两样便足矣呢?”

  程内相满不在乎道:“原来琉球国国王说他已经备好了各色礼品,只差一两样做主礼品的。原来打算用琉球岛周围特产的大珍珠,只可惜上下寻觅却没得品相完美的了。想来最多的是流落来了咱们大明。”

  这又是一个笑话了,本国的国宝自己没有,要到别的国家去看。祯娘也没多想,直接道:“就是说只要一两样便足矣了?若是要了全部倒是我来为难,非得等上几日才能凑齐。既然是只要一两样,我这里就有现成的,程大人就先带去罢!”

  说着就吩咐了丁香,让她拿着钥匙去开库房。过了一会儿抬进来几样东西,才抬进来程内相就觉得斗室之内宝光放射——这其中打头的是一对珊瑚树盆景,这本身不稀奇,难得的是这样大,还遍身红通通如同宝石一般。程内相是在皇宫里见过好东西的,但也没见过这样好的珊瑚树。

  祯娘指着这一对珊瑚树道:“这还是前年与外子到泉州落脚时家母送来做安宅之喜,算是图个好意头。是有两对的,都是由家里一位专做海外生意的掌柜带来。其中一对摆放在我房内,这一对倒是一直收着。”

  程内相看着点头,然后再去看其他,其中有珍珠的——那一整盘珍珠该有一百零八颗,每一颗都是九分以上大小,形态浑圆,珠光温润,实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祯娘对此却是道:“我家虽然有个珍珠顾家的名头,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人力所成的珍珠如何比得上经历日精月华天生天成的!这些珍珠都不是我家所出,只是平常注意收一些,倒也能拿来凑数。”

  之后还有一整套十二只的海螺杯,形状大小甚至海螺花纹都一模一样,拿出去也是让人啧啧称赞。至于玳瑁酒盘三十六面一整套,珊瑚嵌宝香山两座等等,也不必细细提了。

  程内相最终还是点了那一对珊瑚树和一百零八颗珍珠这两样。与祯娘道:“夫人到时候就尽管与人开价——其实我本来是打算送夫人一门好生意的,不意夫人拿出这些。这些东西就算没遇上琉球国国王,那也是让人趋之若鹜的好东西,根本不愁高价。”

  祯娘当然就是打算赚钱才拿出这些,这些昂贵的过了的玩意,若是不自己用,要倒腾出手其实是很难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太贵了,其实天底下愿意为这一两样顽器出到天价的也就是大家互相知道的寥寥几个人。

  这些东西当然不愁高价,但是高价出了,大家也认可,卖不卖的出去就要两说了。至于琉球国国王,人家是一国之主,再怎么说也应该是有些身家的。所以,祯娘拿出了这些。

  等到商定了价格祯娘便直接让程内相拿走,至于银子日后琉球国国王付了后再算账就是了,倒是懒得等那时候再把东西启出来一回。对此程内相也只是道:“到底是夫人,办起事情来大方多了。”

  这样送了程内相,祯娘看了一眼座钟,已经是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原来自己那样迅速也用了一个多时辰,她忍不住想。一边想着一边按了按眉骨,缓解了一些疲劳。

  本来以为这就可以休息了,没想到红豆又抱来好大一沓帖儿,道:“奶奶,看看这些。这是这两日攒的邀请帖儿,我先剔除了奶奶绝不会去的,剩下的要看您自己取舍——这是今日最后一件事了,您快快做完,也就能一身轻地去用晚饭,早睡觉了。”

  祯娘无法,只得把那一沓帖儿拿在手上,先粗粗过一遍,把可以不去的清出来。再到剩下的就看时间,时间不重合的就去逛一逛。时间若是重合的,那就两边相较,总是要亲自去一个,另一个便送礼就可。

  那些被清出去的帖儿,无论发帖的主家有多么尊贵,最终都是要被像是扔瓜子皮一样扔掉的。跟在祯娘身边料理这些事情久了,红豆也知道这些帖子是什么东西——每一张都是好多想挤进这些社交圈子的人愿意花重金购买的,然而在这里,如果不是祯娘要去的话,当然就一文不值。毕竟,祯娘又不是回去倒卖这些帖子的人。

  看到最后剩下的七八张帖儿,红豆松了一口气,这是最近祯娘勤快的了。不然每一回都回绝那么多,她都觉得不好意思。

  只是不好意思什么的,红豆果然还是太单纯了。这些事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她哪门子的不好意思呢?现实不过就是人人都想见祯娘,和她说话,或许只是一两句话而已,因此就是一笔长期的有极大利润的生意。

  既然是这样厉害的祯娘,她爱去哪里不爱去哪里,大家都不会置喙了,至少当着她的面不会置喙。这种背后的嘴巴痒,对祯娘来说还真是什么都算不上啊!所以红豆的不好意思毫无道理,哪怕是从发帖儿的人来说也没有多怪的意思啊!

  现在的祯娘是什么样的人?她加入了本地的商业行会,或者说能够在行会里面当家作主。常常和官府以及朝廷打交道,她帮助官府和朝廷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事,并且获得报酬与人脉。

  现在的她,本身资产庞大,根据一些人的猜测她应该是天下最富有的女人,同时也是最富有的人之一。或许排不上前十,但是看上涨的速度,她在离世之前今日到屈指可数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资产庞大、手眼通天、连接官场和商界,祯娘的名声如日中天,到处都说没有这个女人做不到的事。但凡有什么事,求到她门下就是了。

  ^第148章

  这天底下的人, 哪怕再如何如何,有几件事也是必做的。其中有一样就是教养孩子, 譬如祯娘和周世泽两个, 都说是有权势的人了, 洪钥和洪钧两个将来就是躺着也不愁。但是该如何教养还是如何教养——这种事情古来如此、家家如此, 也是风俗。

  原来是这大门户,别的法子都不能使其轻易败落。只有子孙不肖,一代不如一代, 这里头坏了,才能真的山穷水尽。因此, 但凡人家重视子孙教养,而大户之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祯娘和周世泽对女儿儿子当然也不会例外, 洪钧还小不必说,洪钥却已经五六岁了。自她两三岁起,祯娘便与她念书识字, 大一些了把着她的手描红画册。到如今肚内也有两三千字会读写,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样浅显的也背得。再有就是《诗经》《唐诗》《古文观止》等, 里头名篇也带着背, 虽然不是都解其中意, 好歹是背诵地下来。

  这是祯娘并文妈妈等人一起,家常教她一番。但是真的正经上学,却不是祯娘能够的了。她如今事多, 哪里能够专门在家教育女儿?于是自洪钥四五岁起,她就想要给她正经寻一个好夫子, 像个男儿一样读书进学。

  这样处馆的塾师说是极好找的,天底下读书人有多少?都想着科举出仕,然而不要说进士了,举人又是多少个人里头才有一个!只到秀才的话可没得实惠,不然也不会有‘穷秀才’的说法了。更何况,就是秀才也好多人不得,头发读到花白的老童生好多着呢!

  那等久试不第的读书人,蹉跎一辈子也没个着落。只是读书一辈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除了读书也没得别的会做。不论是养家糊口,还是为了能下一回接着应试,都要找个营生。最没得本事的是在庙门口写家信,最好的是做师爷。

  之所以说做师爷最好,是因为这个要真本事,所以薪资、人脉也就越多越厚。至于教书育人,则是和清客一样位居中间,不好也不坏,或者说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那等托身在官僚大户人家的西席,最低也和东家有了联系,替人说人情走门路,得些好处费是当然的。若是好的,本身有功名,借着做了人家孩儿夫子一场,将来谋得实缺,飞黄腾达也不难。

  还有人把这些西席夫子的好处拿到一起说过,叫做‘乡邦好说话,一也;通关节,二也;撞太岁,三也;穿他门子管家,改窜文卷,四也;别处吹嘘进身,五也;下头官儿怕他,六也;家里骗人,七也。’有这样的好处,那真是砍脑壳也是要去的。

  只是这样好的其实不见几个,更多的时候都是一些落魄文人。都说‘天下秀才穷到底,学中门子老成精’,前一句所说就是这秀才不好过。若是他们做夫子,大多是乡中村学,不然是坐馆‘童蒙任附’,束脩只得每月几百钱,冬日要担忧攒煤炭钱,平常盼着节庆,才有学生送点心节菜,算生活好些,真是吃住都难。

  这样说起来,祯娘要是想与洪钥寻一个夫子,那该是极容易的。只是事情哪有这样简单,夫子容易,好夫子却难。虽然只是教一个五岁的小姑娘,但祯娘怎会轻忽自己的女儿。她打定主意要寻个好的来教导洪钥,至于人说一个女孩子要如何教导,祯娘当作没听到的。

  顾周氏也不是轻视女孩子进学的,不过这时候见说好的夫子左不来右不到,不免问祯娘:“你也忒挑剔,要知道这女学生的夫子本来就不好找。没本事的你不要,有本事的哪里去不得?女学生的难处都知道,真是轻不得重不得。到时候有个好的你就定下,别再觉得没有十全十美。这样挑拣下去,真个洪钥出阁了也没进学。”

  祯娘手上正是几位别人送来的举荐信,有的还附着被举荐人的一些诗书作品。她安安定定道:“这有什么忧心的,我不过是看的仔细罢了。这毕竟是与洪钥找师傅,要是人品、才学有一样不够的,洪钥就要受害。”

  有这样一件事,祯娘便一直挂在心里。实在没得好的了,还找来身边两位师爷郑怀羽和高文静。然后又把周世泽身边的两位,一位宋先生,一位于先生找来。这四位都是浙江师爷出身,虽没的祯娘这些日子去信人家结交的人高,却有自己的一条道。

  或者说,都是科举不成的读书人,该有些自己的联系的。说不好这些事他们比一些只知道请人来家处馆的还要知道的多,知道的深。何况都是浙江人,浙江人文荟萃,祯娘本意就是想找个家乡人过来教导洪钥。

  宋先生和于先生才来家里辅助周世泽不到一年——本来周世泽身边的用不着师爷的,是来了泉州之后,做了主官,多少事都要管。何况这里猫腻多,不能随意处置,所以很多时候身边都要有些精通刑名、钱粮、书启的专门人。

  譬如一开始归置那些丁会办拿来的账本,那还是祯娘借了手上账房给他。然而这些官府里的事,本不该祯娘手上人知道的。哪怕她是周世泽的夫人!那时候不过是事急从权罢了。

  所以等到空出手来,祯娘就透过郑怀羽和高文静两个,专门给周世泽找了两位同样出身浙江,并且是有真本事的师爷——这比当初顾周氏与祯娘找两个师爷还要容易,毕竟周世泽是个官员,打算图出身的师爷不要太多!再说如今是在泉州,对于浙江人来说,太原好去还是泉州好去,也是不言自明的。

  也是因为来到周家的时日短,平常也和祯娘打交道不多。宋先生和于先生没有先说话,先拿眼睛看了郑怀羽和高文静。郑怀羽清了清嗓子道:“奶奶说的这个我们都知道了,要教导大小姐自然要寻个好的,不过要我来说应该是性子第一好。”

  旁边的高文静也道:“这是自然的,不然为什么要把夫子到东家家里教学称之为处馆,正是要和东家上下处的好。而处的好第一就是要性子好,不然到时候为了教导小姐和东家争执,牛脾气上来了,彼此不好看。”

  于先生这时候才在旁补了一句:“再有没些说是说非,翻唇弄舌,这就好了。若是做惯捣鬼的,怎用的他!要知道这夫子和咱们一样住在东家家里,晓得的事情多,什么都往外漏的话,不知要生多少是非——奶奶和东翁都不是一般人,事也不是一般事呀!”

  到了最后宋先生才摸着胡子道:“若是奶奶真有心让咱们帮着寻访,我们各人都定能说出几个名字。特别是高先生,他是出名的交游广阔,爱提携后进。我们浙江同乡里赋闲在家的,名字全被他袖在袖子里,您只去问就是。但是若还要用心一些,那就要再等一等,我们去信回去,让朋友、亲戚、同学等帮着判定,这人才能都知道是不是真好。”

  这话说出,其余三个都是点头。祯娘想了一番,也确实如此,便道:“既然是这样,便万事拜托先生们了——说来也是我这里唐突了,本不是先生们的事,倒为这个挂心。到时候请了先生过来开宴,一定请四位一起上座。”

  等到这件事再有后续,那已经是一月多以后。这时候天时渐渐热起来——泉州虽抵着海洋,一年四季气候适宜,但也是有春夏秋冬的,夏日一样比平常要热的多,只是比起其他地方要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