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秦氏有好女_分节阅读_第161节
小说作者:南方赤火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5-18 18:54:48

  “谁叫你是我未婚夫君。”她亲了一下他的唇角,“好啦,你走吧。”

第160章 直捣

  日薄西山,望泽城外鸣金收兵。

  朝廷十万人和越藩的大军针锋相对,据说卞巨已出了楚州,来到南安省界鼓舞士气。今上却不急不躁,对上直军放心得很,一整天都在衙门里看战报文牍。

  罗敷被临时叫去衙门,坐在后堂等候,河鼓卫通报了一声,她就糊里糊涂地去前厅会客。

  来者是个精瘦精瘦的军人,满面褶皱,穿着铠甲,右臂被布条吊着。他大喇喇地坐在椅子上,王放进了屋,立刻免了他站起,还问了声好。

  她知道王放对熟悉的人不摆架子,见他这么恭敬却还是头一遭,恐怕这筷子精大有来头。

  王放在她身边坐下,她才敢落座,他不苟言笑,她也神情严肃,坐得和旗杆似的。

  “这是秦夫人,太医院左院判。”

  罗敷惴惴不安地试着打招呼:“将军幸会,您的伤可要下官帮忙验看?”

  筷子精哈哈一笑:“秦夫人有礼,不用不用,我这把老骨头还硬着。倒是陛下召臣来有何要事?”

  王放看了罗敷一眼,语气缓和:“钱伯,她是外祖胞妹的外孙女,公主只有这一名后裔。”

  姓钱的将军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呆呆地盯着她,像是没想到陆家还留了个沾亲带故的苗。罗敷被他看得发毛,略微低头做出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她弄清楚了,这是要谈家事。王放认刘太宰为外祖父,在这些旧部跟前以从前东朝的身份自居,陆家军这些年受了许多苦,他要补偿他们,就得拿出诚意以情动人。

  上一任齐君在教养东朝这方面不入俗流,遂惠妃的意思让太子跟随陆家军磨练,以至于太子和外公关系亲厚。罗敷暗暗想,所以他不仅被方继吊起来打过,说不定还被刘太宰捆起来打过,那个画面真是太美好了。

  钱将军本是刘太宰身边的副将,现在分在黎州卫里当千户长,等回京再正名分,他此时看到这名长得不似中原人的院判,说是老泪纵横也不为过。罗敷在雁回山时他们打听过她的身份,只晓得陛下格外关照她,压根没想到还有这一茬。

  罗敷看着他眼角闪烁,微微怔住。

  “将军在天有灵,知道小姐的血脉重归大汉,不知怎么高兴呢……”他抹着泪哽咽道,“当初小姐嫁去西凉,一去就是三十年,得知西凉被突厥人攻破,将军要带着我们去接她,却……”

  罗敷也叹了口气。 她外祖母现在也已经不在了,陆氏残部这些年远离京畿,在公主入了青台观之后不能去看她,着实叫人心酸。

  钱将军突然噗通一声跪下,深深地磕了个响头:“陛下……请您看在过去的份上,千万别……千万别让秦夫人回西凉去!虽不是嫡亲的骨肉,在我们眼里她就是陆家的表小姐,她叫将军一声舅祖父啊,西域太凶险了……”

  罗敷心中刹那间泛上暖意,蹲下身扶他起来,奈何他跪得太坚决。

  她动容道:“将军,家母是西凉人,但我从未去过西凉,以后也不会去。”她抬头看了眼王放,示意他发话。

  王放亲自把人拉起来,牵住罗敷的手,平静道:“钱伯,我不会让秦夫人离开洛阳,”

  钱将军送了口气,摇摇头:“老了,老了,秦夫人有些肖似小姐年轻时的气度,不免伤怀。”

  “我是要明媒正娶的。”

  钱将军抬头。

  罗敷这才发现他的目光不仅仅是感怀,那种士兵特有的犀利眼神打量过来,她不由下意识往王放那儿挪了挪。

  眼前这名军人早就知道她和王放的关系。

  钱将军有自己的打算,他护短,好不容易逮到一个表小姐,就认定了是自家人。刘太宰对公主百般疼爱,但直到死前都没能再见到她,惠妃在冷宫里去世,他也没能参加葬礼。若是这唯一的外孙女早些来洛阳,刘太宰定会拼了命护着不让她受欺负。

  一朝天子一朝臣,今上登基,他不想悲剧重演。

  “陆氏旧部与我一同回洛阳,从正门入,重筑印信,昭告天下。”

  钱将军沉默片刻,道:“过去的事陛下莫提,我们都六七十的人了,回去也待不了几天。陛下有这份心意,将军和小姐也可以安息了。”

  王放郑重道:“不然,秦夫人父亲乃是匈奴人,若没有已平反的陆家军支持,朝中会闹个沸反盈天。宫中无太后,陆氏便是外戚,外戚之力,有时必不可少。”

  匈奴一灭,还有陆家,镇国将军的名号极大,皇后能压得住。这些话他总是避免和罗敷提,否则她会多心,今秋北伐,她再远离明都,也难以置身事外。

  罗敷鼻尖一酸,没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他替她打算得那么远,知道她骨子里守礼,便尽最大能力给予她最崇高的地位,他这般礼遇陆氏,也是为了让他们相信他的决心。

  从今往后,无人知道卫喻才是今上真正的外祖。

  钱将军思索道:“如此,倒真是必不可少。陆家军大多垂垂危矣,成不了气候,料想御史们也无从弹劾。”他顿了顿,“院判的父亲是匈奴人?”

  罗敷硬着头皮道:“是,家父秦谨,已经故去了。”

  “她父亲是匈奴靖北郡王,母亲是西凉公主,都已辞世,现在家中还有祖母。”王放替她说完。

  钱将军震惊了,西凉人就西凉人,原来还扯上了北朝宗室!难怪今上这么精打细算地要他们给院判撑腰。

  “祖母?”

  罗敷尴尬至极:“就是太皇太后。”

  钱将军觉得小孩子的事真复杂,打包扛回宫算了。

  *

  槐序飞落满城,南风从海上吹来,为栎州治玉水带来夏日炎热。

  城里的百姓们最近过的很不好,手头吃紧,什么都在涨,连菩萨跟前供的线香都翻了一倍价钱。

  当然也是线香供不应求的缘故。拜佛的人太多,人人心坎上都悬着一把刀,西边的战报一来,刀就要当头劈下。

  越王千岁的军队出师不利,从近海调出的水兵没能及时抢到船只,反倒让投了敌的吴邵打了个落花流水。现在南安大部分卫所都赶赴祁宁,只留下必要的士兵维持县城秩序,弄得百姓们惶恐不安。南人重利,把自己的开支算得清清楚楚,家里有几个钱的商人被聚集到官府,说要给南安军捐赠军饷干粮,憋了一肚子火。

  这几日栎州官府却不见大商人闹事的身影,拿着碎银子去买盐的市民听说了价格,疑心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这盐难不成是拿银子磨成的?

  大家围在集市上指指点点,忽然一人嘀咕道:“嘿,王爷千岁变着法要咱们交钱上去,这日子没法过了。”

  附和声此起彼伏,传到县太爷那儿不过一炷香的工夫。

  县太爷家的娘子也嫌盐太贵,可如今的情况他们也无力回天——午后城里已经起了骚动,越传越不像话,士兵拖了一个大声抱怨的樵夫来衙门,惹得门外站满了百姓。

  师爷万分艰难地遣散聚集起来的人,对知县附耳说道:“方氏朝这边过来了,小的在盐市上见过那人。”

  知县目光呆滞地转头:“什么?”

  数日之间,栎州的盐价扶摇直上,方氏功不可没。他们不知怎么就冲破了南安省界的卫兵来到玉水,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见知州称病在家、城中大户闭门不出,督管盐铁的官吏和死了一样,整个玉水县成了个晦气的貔貅,消息只进不出。越王殿下不在王府,各地的事务由当地的长官处置,若要保住官帽,不得不压制住沸腾的民怨。

  县衙里的一干人等纷纷跑到照壁前迎接,师爷出去探听一会儿,松了口气跑进来:

  “似乎不往咱们衙门来,那方公子兜了个圈,往北边去了。”

  知县先是放心,又惊道:“他还敢往菜市那边去?不怕被人打断腿吗!”

  师爷为难地说:“大人不晓得,外边现在的传言难听得很,不仅是方氏……”

  知县咽了口唾沫:“如何?”

  “说是王爷在祁宁收利不成,转而打起自家地盘主意了。”师爷连连摇首,“之前方氏从京中南下,咱们都还挺高兴的,知州当初不是讲过,光是方氏店铺半年的税收就够发我们一年俸禄,实在是块肥肉。这道理大家都懂,眼下这盐价抬成这个样子,都认为是开战所致。前线吃紧,本州是富庶的上州,从这儿开始揽银子安抚军户,天经地义。”

  知县默默想了想,道:“关好门,本官中暑了,需要养病。”

  几人诡异地返回后堂,前脚刚踏进门槛,后脚就听到捕头急报:

  “大人,方琼在街上遇刺了!”

  知县眼珠子一瞪,差点拍着大腿笑出来:“好!好!活该!”

  “大人,刺客死了。”

  知县笑声骤停。

  “证人呢?百姓都在场?”

  “按理说方氏应该会找上衙门报官,大人是不是要准备升堂?”

  知县活像只热锅上的蚂蚁踱来踱去:“升什么堂哟,他们可不好惹,别砸了本官的衙门!”

  正说着,院子里又跑来一名捕快:“禀大人,那刺客……那刺客好像是王爷千岁的人,外头的百姓全在谈论,整条街都要炸了!”

  知县眼冒金星,一手搭住师爷:“快扶本官回房,本官晕得厉害,想是已经中暑了。”

第161章 珠圆

  徐步阳很困惑。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走到哪里都是劳苦角色,跟着方琼还不如跟着他师妹和妹夫,这表兄弟俩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死了”的刺客在他的手里活过来,委屈地摘掉面巾:“徐先生,小人胳膊上的纹身会留多久啊?回去要被统领笑话的。”

  徐步阳捡起他那只左手,掏出一瓶药水在上面涂涂抹抹,纹身很快就看不见了。

  此处是方氏暂住的小宅院。半个时辰之前,方公子无畏地在街上逛了一圈,扮成越藩杀手的暗卫选了个僻静的旮旯角,“乘其不备”地一剑刺过去,弱不禁风的公子当场倒地。方琼躺在地上看了会儿云朵,直到周围响起了百姓的惊呼,才被长随搀扶着痛苦不堪地站起,此时下属非常及时地跑来:

  “公子,刺客被抓到,畏罪自尽了!”

  百姓们:“啊!……唉。”

  简单粗暴。

  据说“方府家丁”与刺客激战时,不小心挑破他的左袖,露出梅花型的记号,南安的老人们立刻认出来:

  “好像是王府里养的府兵,十几年前在街上抓捕逃犯,那时管他们叫梅花卫。”

  百姓们面面相觑,觉得越王殿下这事做的很不地道。明明都让方氏帮他收银子了,遭到城中居民反对,就欲先下手为强,直接把人给解决掉以保全自己的名声。方氏是商人,贩盐权是天子给的,如果让他把价格调低一点,一来不是藩王的权力,二来对军队也没好处,左右大家对名正言顺调盐价的方氏态度极差,索性来个暗杀,暂且平息众怒。

  “没了方氏,还有张王赵李氏,按照之前的标准,他们愿意降价才怪。”

  刺客虽然死了,但也要被送往县衙。

  徐步阳此刻就在县衙的停尸房里待着,他现在是方氏请的仵作。

  停尸房是牢房里独辟出来的一个小间,玉水县的县太爷看起来是个闲散人,牢中空无一人……当然可能也是这玉水县民风淳朴,治安不错。

  河鼓卫把白布一掀,脱衣服:“劳烦先生在这儿躺上几柱香,某去去就回。”

  徐步阳干笑几声:“要是有人过来,听到咱咳嗽还以为诈尸呢,你可得快点。”

  穿了黑衣、重新蒙上面巾的刺客扶着老腰躺到木板上,嫌弃把面具甩给暗卫:“你把那地上的香多燃几根,我瘆得慌。”

  仵作从牢里出来,说要到厨房添点姜片含在嘴里,尸体剖出来味儿太重。他顺着指点弯弯曲曲地绕过厨房,摸进不远处藏储县志的屋子,果然看到了东西。

  方公子正在后堂和知县煞有介事地谈话,表示不打算报官把事闹大,作为初来乍到的商人,理应对当地尊敬几分,这次就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知县点头如捣蒜,事儿太大,牵扯到越王殿下,他芝麻大小的官,不趟这浑水。

  “传闻王爷要往每个州府征粮,”方公子的潋滟凤眼盯着自己肩上干涸的血迹,脸色如雪,“知县可要做好准备,玉水城外有南安最大的义仓,这几年的年成都挺好,想必足够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1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秦氏有好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