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他有病得宠着治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白霜白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31 KB   上传时间:2018-06-24 21:03:03

  这不,就注意到了霍大人。

  抱持着‘能写出如此对口的文章,指不定本人也会对胃口,搞不好以后还能引为知交’的心态,花一松可是特意去接触过这位新晋的霍大人,可惜结交过后大失所望,道不同不相为谋,引为知交什么的还是算罢。

  三年后的新一轮秋闱,花一松成了正儿八经的主考官,意外翻到了一纸考卷,催起了曾经往事,忽生疑心。因为这篇文章与三年前霍大人的那一份极其相似,与其说是雷同,还不如说是同一个人写的。

  为此花一松特地翻回三年前的那篇考卷,可巧,连字迹也雷同。

  这位考生姓陈,三年前也参加了秋闱,可惜当时名落孙山未能中榜,这才又过三年重新再战。

  可巧,三年前他的考卷字迹,与已入吏部作了三年官的霍大人简直一毛一样。

  混迹官场那么多年的花一松什么猫腻没见过,一眼明白来龙去脉。

  这等弄虚作假之事,要么当时的主考官有问题,要么主考官以下的其他官员也有问题。花一松拿这事去找他的老师,才发现原来他的老师在这件事上面也存在了问题。

  陆太师虽未掺合此事,却是从他眼皮底下过的,可以称之为知情不报,实际就是有包庇之嫌。

  因为事关外戚霍家,陆太师没打算与其交恶,索性睁眼闭眼,顺便把花一松一并给按了下来。此事不了了之的许多年后,花一松翻起了旧账发现了旧人,才知道这位陈大人不只运气不佳,还是真的惨。

  这位陈大人当年被窃换考卷名落孙山,好不容易三年之后凭实力重新上榜,却被作贼心虚的霍大人给盯上了,几年绩效被推翻,降调出京师去了地方为官,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爬上来,又被霍大人各种名目从作中梗给下放,周折反复之下,陈大人终于在一次回京述职途中身染重疾,不幸而终。

  但见这位陈大人到死都没明白自己得罪了谁,仍旧奔波在尽忠职守的道路上,花爹挺过意不去,于是给他换个说法,比如这位陈大人其实早已得知霍大人窃换他的考卷,莫奈何流贬在外投诉无门,惨遭打压一贬再贬,终于决定上京陈词申诉,不料半途又被心狠歹毒的霍家给毒死了。

  如此一来冤上加冤,再推怂陈家之子上京诉讼,这事也就广为传开了。

  随着霍大人的落马,曾经旧事通通都被挖出来。比如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利用职便打击排除异己调升自己党羽,类似陈大人这类无辜降调一贬再贬简直多不胜数,又因当年考场舞弊欺君犯上,不仅被革职还落入牢狱。

  牵连的还有不少依附霍家的朝廷要员,其党羽大幅受创,蓝相趁机发难之余,从中接手了不少从霍家口中被迫吐出的要职空缺,致使霍家势力大面积架空,内部严重受挫受损。

  如此一来,霍家元气大损,蓝家得志在即。这件事说出去则从头到尾没他花一松什么事,仇恨值全拉到蓝相身上,花一松也没接了吏部的什么职,反而因为这次财政清算表示良好升了迁,被调去户部作了侍郎。

  这时吏部尚书已经换了蓝相手底的人,而花一松则顺理成章安插进了户部,接下来对付的是同为霍家党羽万幸勉强保住自己的户部尚书。

  对于这个结果,蓝相手底的人私下讨论过未免有些过河拆桥了?蓝相知道以后心挺冤,因为这还真不是他安排的,是花一松主动要求的好吗?

  听说那阵子他在户部混开了,挺为户部同僚鸣不平,顺便悼念那位不幸冤死的陈大人,再顺便收拾收拾那个当年叛害陆太师的罪魁祸首。

  这位户部尚书当年也是陆太师的主要学生之一,可惜没能尊师敬长有始有终,叛害了他们这一派,间接导致蓝相有机可趁挟击要害,方得以迫使陆太师溃败而终。

  为此,作为陆派核心人物的花一松当年替陆太师揽下所有罪责,力保陆老太爷留在京师安度晚年。

  否则依他一把年纪颠沛流离,怕就只剩客死他乡的悲惨命运了。

第80章 皇后这是恼了

  出乎意料的是,霍尚书的这起案子反响很大影响深远,在朝廷内外持续发酵持续升温。

  一时间霍家成了众矢之的,当事人霍尚书已经落入牢狱,霍家其他人其未受到牵涉,但是所需面对的外界压力依旧很大,霍家的处境随之变得十分尴尬。

  很多时候很多人会因为事不关己选择袖手旁观高高挂起,为了避免惹祸上身给自己招惹是非。但是霍尚书的以公谋私彻彻底底引发众怒,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触犯了绝大多数在职官员自身的利益底线。

  这也正是花爹选择用此事攻击霍家并且加油添醋大作文章的主要原因,正所谓物伤其类兔死狐悲,如果这件事没有得到朝廷重视受到有效制约,第二个陈姓官员未必不会是日后的自己。

  同时这件事也得到了皇帝引以重视,为此还作出了一系列制度革新,并且亲自颁布旨意对现任在职中下层官员进行重新的考课评定,力求公平公正公开公明。

  只不过如此一来,可就有人欢喜有人愁了。

  苦的是那些本身没什么真材实料、靠关系安入朝堂插科打诨的世家子弟或官二官三官四代诸如此类。因为正值严查阶段,他们的家族甚至不敢私底动用手脚走点关系,致使这部分原本与霍家没什么矛盾冲突的人不禁恨上了霍尚书,顺带迁怒起了霍家来。

  反之,相对得益者则要数那些凭借真能力拿自身本事说话的人。这些人有了机会证明自己展现实力,还能借势攀爬上更高的位置,不可谓不是一件好事。同时这次也给了那些或受打压或被排挤、原本没有翻身余地的人重新爬起来的机会,就比如当初与花一松一块被踢去户部搞清算的各部门同僚,为此倒是替朝廷挖掘出了不少蒙尘的人才,注入全新血脉。

  可以说最受益的其实还是当权者,也就是皇帝他自身。

  所以即便太后娘娘再怎么有心想要帮着霍家,就算终于放下身段进宫找儿子哭一哭,最终结果也只得到了皇帝爱莫能助的四个大字。

  为此太后她老人家生生给急病了,这回是真的病了,病怏怏地躺凤榻上颤巍巍地抓住儿子的手,央着求他一定要帮一帮自个的外家……然后就被皇后给打断了。

  “时下满京风雨,依臣妾看来或许母后可以劝一劝霍老引咎辞官,携一家老小远离京师避走他乡,再不济归隐田居男耕女织,免得受天下人奚落,还要叫宫里的陛下心生为难、叫母后操碎了心。”

  皇后说这话时掩唇笑得轻巧,太后听得可一点都轻巧。

  她拿眼狠狠剜了过去,张嘴正要回斥,就被皇帝给按了下去:“此事朕不是不想帮,只是帮了霍家朕难以服众,只怕会将人们的情绪煽动得更厉害,如此反倒是害了霍家。”

  皇帝言之不假,这事在情在理都不能帮。

  一来这件事于他于朝廷并无害处,反倒借这把东风整顿风气,光明正大地踢掉那些平时想动又不能动的碌碌之辈,将更好的人才引进提拔。二来也确实如话中所言,要知道现在的霍家不光是得罪了某个家族某个人,霍家这是得罪了一大片家族一大片的人,这时候皇帝若不端平姿态,反而会受之牵连,引发众怒失臣心,对上位者而言终究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这种情况霍尚书肯定逃不了了,皇帝不能出头、太后也不能出面,霍家还需克己慎独,待把把该处置的人处置了,待事情慢慢平息下来,世人会逐渐淡忘过去的。

  这话听起来特别有道理,实际上每个字均透出了皇帝的推托之意。太后老人精哪听不出来,怒指皇帝:“枉你外公你舅父当年排除万难千辛万苦助你登基,而今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就只会在哀家面前说这些个冠冕堂皇的推托之辞!说来说去你就是偏颇蓝家!这事要换作是蓝家干的,你还能在这里事不关己地说风凉话吗?!”

  坐在一旁真正事不关己的皇后眉梢动也未动,淡定如许地说起了风凉话:“话不能这么说,我们蓝家素来忠君爱国尽职尽心,像霍尚书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事作为,可是万万不敢有一丝的念头。”

  太后终于忍无可忍:“出去!哀家现在不想看见你,立刻出去!”

  “也好,臣妾还是先行告退,不打扰陛下与母后的母子叙旧了。”皇后缓缓起身,优雅端庄从善如流:“毕竟您老出宫颐养多时,陛下孝子心切十分惦念。可惜他每日公务繁忙政务缠身,实在抽不开去探望你呢。”

  无奈夹在中间的皇帝哭笑不得:“皇后。”

  这话若是皇帝自己说,就算是借口也是为了求和。偏生从皇后嘴里说,就显得特别像是在刻意找理由,无端添把火。

  皇后煽了把火就悠然跑了,留下皇帝自己去应付他老母。出门之时,她瞥见了门外守候的孙静蓉,原来的好心情消减一些,唇际勾起了浅浅的笑:“母后脾性大,孙小姐平素一定很辛苦。”

  孙静蓉微微福身:“太后娘娘素来平易近人,今日也只是关心则乱……”

  “母后视你如己出、待你平易近人也是应该的。”皇后语重心长地叹:“你是她的亲外甥女,与她关系亲厚亦是无可厚非。可你毕竟是孙家的人,有些时候有些事还需以顺昌伯府为重才好。”

  孙静蓉的容色淡了些:“顺昌伯府是静蓉的家,静蓉自当事事以父母为重。只是太后待静蓉不薄,霍家又是母亲的娘家,倘若此时置身事外岂不落得薄情寡义之名,未免叫人寒心了些?”

  “孙小姐可能有所误会,本宫非是有什么别的之意,只是听说顺昌伯近日为你的嫡妹说了门相当不错的亲事,转念想想有些好奇,不知他又给你许了哪家的公子……”

  “静蓉,你进来!”

  她们说话与里边就隔着一扇门,皇后的声音也未刻意压低,显然里面的太后这时已经听见了双方的交谈。孙静蓉神色一顿:“妹妹觅得好夫家,我作为她的姐姐自是欣喜。至于静蓉自己,多谢皇后娘娘关心,静蓉目前只求太后娘娘身子安康,旁的别无他想。”

  说罢,孙静蓉欠身行礼,徐徐踏进屋子里头。

  皇后亦没有留恋,头也不回转身离开,这时孙静蓉方偏头看向由宫人簇拥而去的纤纤丽影,皱了皱眉。

  离开行宫之后,皇后挥退了其他宫人,只携着华青走在宫廊之中。华青搀扶着她行过一半,欲言又止:“娘娘,您今天……”

  “嫌本宫太过目中无人、狂妄嚣张?”

  华青忙摇头:“奴婢不敢。”

  皇后不置可否地笑笑:“你猜,太后把孙静蓉叫进去,会否趁机开口把她塞给皇上?”

  华青脸色微变:“陛下不会答应的。”

  “换作平时未必答应,可现在他得借点由头把太后的情绪压下去。”皇后平静地说:“想来这才是太后此番进宫的真正来意。”

  这霍尚书是肯定救不得的,霍家不会蠢到非保不可,太后心明如镜亦不会看不清当下局势。她明知进宫求援不可能得到回应却还是来了,不就是打着主意逼皇帝认下这个亏,再借机拿乔说事,要皇帝许予补偿么?

  因为太后是他的生母、霍家是太后的母家,皇帝就算心知肚明也不会捅破,为了安抚太后还得许以适当的补偿。如此一来,母子僵持不下的关系也能随着缓和,对双方而言不可谓不是一石二鸟两全齐美。

  华青脸色很难看,难怪皇后今日这般异常,要知道平素她再不待见什么人,应对起来皆是绵里含针,而不像今天这样出口便是句句带刺,明目张胆咄咄相逼。

  皇后这是恼了,正在气头上。

  华青迟疑地问:“娘娘,您可是怨怪蓝相……”

  皇后摇头失笑:“此番手笔干得漂亮,既令霍家势力大幅削减,又给他们自己寻了仇。如今朝堂内外同仇敌忾,霍家元气大损,短时间内都不可能缓得回来,于我们蓝家大有进益,本宫岂会为此怨怪大哥。”

  “那娘娘您是怨怪……”

  皇后慢慢敛起笑意,半晌才舒眉说:“无所谓,都已经无所谓了。”

  “事到如今,不管他娶谁爱谁都已经无所谓了。”皇后幽幽长叹:“华青,你知道的,本宫已经……”

  华青双手一紧:“娘娘……”

  皇后眉梢一动,扬手打断了她,双目看向前方的人:“原来是小王爷,可别来无恙?”

  前方水榭,池镜负手而立,闻声回眸却不讶异,冲她微微颌首:“皇嫂。”

第81章 说是情种谁信

  听见这声久违的‘皇嫂’,皇后眉梢轻挑,扬手示意华青留下,她则独自行至水榭之中:“许久不曾听小王爷唤本宫一声‘皇嫂’,闻之着实令人心生缅怀。”

  池镜讪然:“除却在母后面前多有特殊,本王所唤的一直都是这声‘皇嫂’,还请莫要这么揶揄本王了。”自从太后与皇后交恶开始,太后嘴里的皇后就变成了那个蛇蝎毒妇,自己不高兴之余还不许儿子喊那个处处与自己作对的蛇蝎毒妇一声皇嫂,隔三岔五扬言誓要废后重立,难侍候得不要不要。

  做儿子又做小叔真的很难办,万不得己还要强迫精分。

  皇后来到他的身边,徐徐眺过绿波荡漾:“那小王爷可要小心别让太后知道今日你与本宫私底见了面,否则她又得编排本宫如何鼓惑离间母子感情,就连她的小儿子也不放过。”

  池镜缄默片刻,摇头道:“母后心气过高,养尊处优了太多年,容不得旁人不敬不遵在所难免。年纪大了,性子拗扭些,只要稍稍顺着她的意……”

  “所以呢?”皇后没心情听他继续说下去:“你特意在此等候本宫,想说的便是让本宫顺着她的意、给予多点耐心去容让她?”

  池镜眉心蹙动了下,随即淡去:“那毕竟是本王的嫡亲生母,无论有再多的不是本王都会容让着她,圣上也一样。”

  “本宫明白,所以本宫也只是请她迁去太华园而己。”皇后摸摸自己的脸,悠然吐息:“免得她老人家成见面对这张令人厌恶的脸孔,过得不舒坦还没滋味。”

  池镜长舒一口气:“皇嫂,你也看到了。如今的霍家已难有余力再与你们蓝家抗衡,母后失去母家的倚助,皇兄又心向于你,她除却那层皇太后的身份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皇后勾唇:“那你又知不知道就在你我交谈的这会儿,她已经把自己的亲外甥女推入了皇上的怀抱,为了让那个女人取代本宫的位置,好让她能够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孙静蓉空有野心能力不足,成不了气候的。”池镜并不认同:“况且在皇兄心中,没人能够取代你的位置。”

  皇后煞有介事地眨眨眼,掩唇忍笑:“镜宝宝呀镜宝宝,你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能说出这话天真无邪的话语?”

  “……”

  池镜眼角一抽:“本王不用这个称呼很多年,烦请皇嫂莫要再提。”

  皇后无所谓地耸肩笑道:“兄弟、你俩真不愧是兄弟……皇上说来哄哄本宫倒也罢,你可莫要这么真诚地学他花言巧语哄骗本宫才好。”

  “皇嫂不信?”

  皇后瞄了他一眼,悻悻然:“本宫就奇了,这话连本宫自己都没敢说,究竟是谁人给了你们这样的自信?”

  “那又是什么让皇嫂如此没有自信?”池镜反问:“难道在皇嫂心中,皇兄就这么不可信?”

  “本宫应该相信他吗?”皇后心觉可笑:“从本宫嫁作太子妃再到坐上这个位置,心中早有相应的觉悟与自知之明。像孙静蓉这样野心蓬勃的女人本宫见过的只多不少,他贵为九五至尊,要什么没有、得什么不得?本宫这一身不过枯骨红颜,这些年来说是独宠,其实后宫佳丽也不少了,往后未必不会越来越多,本宫可真不敢断言将来的哪一天就没有人能够取代本宫的位置、占据了他的心。”

  这番话与孙静蓉在酒楼所说的意思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日池镜能够义正辞严地斥责孙静蓉狂妄自大,面对皇后却只有无言以对。

  与其说是看得通透,不如说是思想消极,池镜不明白深得眷宠长盛不衰了这么多年的皇后怎会如此消极,明明皇兄甚至为了她与自己的生母和外家都闹翻了,究竟是因为什么让她如此不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他有病得宠着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