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后娘娘早上好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9 KB   上传时间:2018-07-17 20:16:09

第122章 皇后听政

  仿佛晴天一声霹雳降下,原本还在为各自的打算争执不休的朝臣们都惊呆了。

  虽然他们都已经习惯了李定宸的任性冲动和不按常理出牌,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能异想天开到这个地步。

  大概是这个消息的冲击力太大,所以他们一时都有些说不出话,短暂的愣怔之后,回过神来,就开始寻找自己平日里交好的同僚交换视线,一时拿不准该怎么回应。

  直到首相杜卓华第一个开口,“陛下……”

  “万万不可的话就不必说了。”李定宸摆手,“我大秦历代君主,无不是允文允武,身先士卒,这才打下了偌大江山。朕既然继承大统,自然也该将己身置之度外。”

  “……”不知道多少老臣听到他这番话,都忍不住在心里腹诽世宗皇帝李长聿。

  太祖与太宗都是开国君主,那时天下征战不休,山河满目疮痍,就算贵为帝王,也还是要亲自上阵杀敌不错,但至顺宁末年,天下已然被平定,又经仁宗皇帝二十载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已有盛世之象。

  按理说,接下来就应该是继续守成,稳固这片先人们打下来的江山。结果就出了个李长聿,他跟父祖的性情都截然不同,少年时就显露出勃勃野心。因为仁宗皇帝晚年身体不好,所以他一直以皇太孙的身份监理国事,到继位时,朝堂已经尽在掌控。不知道是不是在宫中拘的时间太长了,总想往外跑。

  从永初三年到永初四十年,三十多年间,他每年在西京皇宫居住的时间都不超过三个月。不是在边关打仗,就是巡幸其他三座都城,弄得整个朝廷也跟着疲于奔命,埋下了永初末年长达十数年朝纲崩坏的隐患。

  史书上固然将这段历史吹得无与伦比,但是在很多知情人眼中,这实在是一段不堪重负的时期,遗患无穷。

  何况从整个文官集团的立场来说,李长聿身为帝王,却将朝臣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使得朝堂上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也绝不是他们乐于看到的。

  所以一听李定宸有效仿之意,诸位大臣都觉得脑仁儿疼。

  当然更头疼的是,以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真的能够说服皇帝改变主意。

  简直绝望。

  虽然朝臣们竭力将这场战争描绘得不值一提,根本不需要御驾亲征这么兴师动众,但在李定宸的坚持下,这件事最终还是就这么定下了。

  终于得偿所愿,李定宸下朝时脚步都有些发飘。

  直到回到太平宫,他脸上的笑容都没有变淡一点,见到越罗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其他人赶出去,然后将越罗抱起来转了几圈,兴奋道,“阿罗,御驾亲征的事定下了!”

  越罗按住他的肩保持平衡,闻言也有些惊讶,“这么轻易就答应了?”

  “想来是知道反对也无用。”李定宸将她放下,握着她的手,激动得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朕等了又等,可算是等到今日了。”

  越罗“嗯”了一声,问起了另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我也跟陛下一起去吗?”

  李定宸脸上的笑僵住。

  越罗见状,立刻将他推开,佯怒道,“当初做约定时陛下是怎么说的?要效仿世宗皇帝和贞全皇后,一同为国建功立业。这才多久功夫,陛下就忘了?”

  “朕没有忘……”李定宸冷汗都要下来了。当初畅想将来是没想过太多,到如今事情摆到眼前,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战场如此危险,怎么能让皇后跟着一起去?

  他这段时间光为自己御驾亲征的事高兴了,都还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拒绝让皇后通往,他已经预见到自己的下场是什么了。

  但还是只能硬着头皮找出了一个理由,小意的凑上去道,“孩子还小……”

  冬生今年六岁,年年更是才三岁,都还不到能够带出去见世面的年纪,总不能爹娘都跑出去打仗,把两个孩子放在家里吧?

  “……”越罗还真没法反驳。

  李定宸见状,再接再厉,“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咱们只需做自己便是,何必效仿世宗皇帝和贞全皇后?阿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连朕都不称了。

  “也罢……”越罗并不是存心为难他,想了想,便道,“谁叫我当年承诺过,一定能让陛下御驾亲征?”如今好容易有了机会,又怎么可能阻拦?至于自己不能跟着一起去,越罗对上战场没有李定宸那样的执念,不去也就不去。

  不过,却也不能轻轻将此事揭过,她转头对李定宸道,“若陛下能设法让我监国,我就不去,如何?”

  “包在朕身上!”李定宸立刻满口应下,“后方本也是要交给阿罗,朕才能放心。”

  然而他忘记了,老婆好应付,小女儿难缠。晚间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话时,知道他要出门去打仗,年年立刻缠着也要去。小孩子可不知道什么分寸,也不懂打仗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可以出宫去玩儿,不依不饶起来,李定宸根本招架不住。

  何况年年又一向被他所宠爱,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有不应的。此刻见他拒绝,便立刻臭着脸、嘟着嘴,摆出一副“我很生气”的样子,别过头去不肯理会他。

  急得李定宸连连看向越罗,用眼神讨饶。

  在年年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俩一向是慈父严母,导致皇帝陛下在女儿这里没有任何威势,说话也不如皇后好使,这种时候,也只能求助了。

  越罗指挥坐在另一边的儿子,“冬生,管管你妹妹。”

  冬生便走过去,将年年从父皇怀里抱出来。他虽然性情偏静,但李定宸教养儿子并不娇惯,已经安排武师傅每天带着他锻炼身体了,小身板儿十分结实,抱着并不比他矮多少的妹妹,虽然有些吃力,但看起来却很稳。

  把人从李定宸怀里拖下来,他才低声凑过去道,“等父皇走了,让母后带咱们去地里摘瓜。”

  打仗是什么年年不能理解,但摘瓜却是夏天时去皇庄亲身经历过的。她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眼睛发亮地看着冬生,“还要抓咕咕鸡!”

  冬生牵着她往前走,“好,哥哥帮你抓。”

  见小女儿就这么无知无觉的被带离了自己身边,还一脸雀跃之色,霍然发现自己家庭地位比儿子还低的皇帝陛下万分失落。

  虽说亲征的事已经定下了,但要成行,却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安排。

  帝王出行,仪仗卤簿銮舆等,也须得齐备,还得通知沿路各州县长官做好迎接准备。而这么多人随驾,沿路的衣食住行也须得打理妥帖,千头万绪,一时难以决定。

  此外,因为李定宸的身份特殊,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他出征在外,至少半个朝堂要过去,另一半则留下来稳定后方,打理诸多琐事。于是谁走谁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不过李定宸没有让他们就这个问题争议太久,很快就下令,阁老之中,首相杜卓华随驾,另外两位先生就留下来打理朝堂事务。除了参谋部全员跟随之外,各部抽调几位官员随驾,具体名单由尚书提交。

  至于监国的人选,他也很快就颁发了圣旨:以皇长子李飒监国,皇后听政。

  在诸多决定之中,这道旨意并不令人惊奇。毕竟皇帝出京,太子监国是常态。皇长子虽然不是太子,但朝堂上下俱以储君视之。虽然他年龄小,其实不能视事,但名分却还是要的。而皇子年幼,皇后听政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么一番忙碌,等万事准备停当之时,已经到了小年。

  于是出行的事暂时搁置,得先在京城里把年过了再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虽然兵事重要,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却也不可轻忽。反正出征本来也要祭告太庙,正可借此机会祈求上天和列祖列宗保佑,旗开得胜。

  本来京中还有人建议,既然都已经等了,不如等到天元节过去之后再出发,让皇帝在宫中过个生日。但这份提议被李定宸毫不犹豫的否决了,祭祀是大事,但他的生辰却只是个人小事,岂可与之相提并论?

  正月初三日,御驾起行出京。

  而在这段时间里,前线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送了过来。就像他们最开始预料的那样,草原异族这一次同气连枝,结成了同盟,一起对大秦发起进攻,虽然主力被吸引到了固原一带,但九边其他地方,也一直饱受骑兵袭扰,战火燃烧。

  所以这一次出征,调集的军队同样是兵分三路,分别由几位将军统领,驰援前线各地。只有中军大帐直奔固原。

  在那里,参与联盟的部落首领和汗王、王子都聚集在固原城下,调兵遣将、日夜攻城,意图从大秦身上将这一口最厚的肥肉狠狠撕下来。

第123章 千里相送

  御驾起行时,百官相送至城门外。

  见大军之中护着一辆銮舆,李定宸在辞别之后,登上车辆,缓缓前行,被留在京中的次相刘诚忍不住对三相李琦道,“怪哉,陛下早有征战之心,又工于骑射,怎么如今出征了,竟要乘车?”

  不是应该骑着马在大军之前驰骋吗?

  李琦捋着自己的几缕美髯,笑着颔首道,“陛下年纪日长,性情也越发稳重。万乘之躯,自然不可轻忽。”

  乘车就很好嘛,就算遇上什么危险,也能够及时被人护住。

  刘诚一想也是,陛下稳重了,对他们来说是好事,至少不用因为他突如其来的决议担惊受怕。

  然而此刻端坐在御辇之上的杜卓华,忍住抬手擦汗的冲动,心里的想法却是与自己的两位同僚截然不同。他看看李定宸,又看看坐在李定宸身边的越罗,简直想晕倒了。

  陛下何曾有一分一毫的稳重?大军出征,竟然连皇后都带过来了,这这这……

  杜阁老一时词穷,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定宸显然也不在意他想什么,语气淡定的道,“只是叫你知道一下,免得大惊小怪,惹人疑窦。”

  “陛下!”杜卓华闻言,心一横,“征战之事并非儿戏,皇后娘娘千金贵体,只怕不宜留在军中。若是传扬出去……”那这个昏君的帽子估计摘不下来了。

  李定宸不满的哼了一声,“朕让杜先生过来,就是为了避免消息外泄,想来杜先生必定能安排妥当。”

  杜卓华更想擦汗了。他不敢怪罪帝后,只能瞪着垂手站在一旁的张德,中常侍身为御前第一人,陛下如此胡闹,竟然也不知道劝谏!就是不劝谏,至少先给他透个消息,也不至于此刻见了面如此张皇狼狈!

  只是想想自李定宸亲政以来,宫中跟外朝的关系是越发疏远了,这些内侍们也老实许多,并不结交外臣,也只好在心里叹一口气。他也不过抱怨几句,这种事,陛下不让说,难道张德还有胆子私下泄密?

  说起来,杜卓华的年纪并不比王霄小,如今也到了花甲之年,头发胡子都斑白了。见他被李定宸吓得一头冷汗,越罗都觉得心下不忍,便扯了李定宸一把,叫他住嘴,自己柔声安抚道,“请杜先生不必在意,本宫只是想送陛下一程,很快就会回转宫中。此事杜先生只当不知便是。”

  杜卓华立刻松了一口气,“如此老臣便放心了,这就下去安排,不叫人扰了陛下和娘娘雅兴。”

  等他退下去了,越罗才没好气的瞪了李定宸一眼,“我倒陛下怎么这一回如此干脆,原来是早有预谋!”

  从确定可以御驾亲征开始,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定宸甚少表现出对她的留恋,越罗本来还以为是他年纪大了,不屑于那些小儿女情态,现下看来,只怕当时就想好了……

  昨晚她被折腾得厉害,本来想着离别在即,也不忍心拂了他的意……又不知道李定宸给她喂了一杯什么水,睡得沉沉的,醒来时已经身在銮舆之上,大军之中。

  这可真是……李定宸的风格啊!

  早知如此,昨晚就不该随着他胡闹。越罗暗暗揉了揉腰,在心里想。

  然而李定宸还有些遗憾,“其实朕本是打算皇后前来相送时,直接把人掳上马就带走。只是怕这样一来动静太大,惹得天下人妄议,只得搁置了……”

  越罗:“……”他还真敢想。

  跟李定宸设想的那个场面一比,还记得准备车驾把她放在里面不让人发现,果真已是极为贴心了。

  越罗咬着牙道,“那还真是多谢陛下为我着想,没闹得满城风雨。”真要那样做了,只怕比御驾亲征更出格,更能惹人非议。她这个皇后,恐怕也要“青史留名”了。

  李定宸见她生气,立刻服软,“朕知道错了,这不是心里不舍得皇后吗?”他倾过身,将越罗揽在怀中,用脸颊蹭了蹭她柔顺的乌发,轻轻叹气,“朕从未跟阿罗分开过这么长时间。一朝分离,自是满心惦念。这才起了意将你也带走。”

  “你呀……”越罗被他一蹭,态度立刻软了下来,“杜先生年纪大了,陛下也该尊重些,别总吓他。”

  好在如今大军行进,也没什么要事,至少不到需要两位阁臣向她禀报的地步。所以她就算暂时离宫几日,想来也没有大碍。而且宫中李定宸请了江太后出山镇着,也无需担忧。

  这么一想,就将心事放下了。銮舆上装了半透明的琉璃窗户,越罗的注意力很快转到沿路风光上。

  她虽然在宫外生活过,但入宫将近十年,外间的这些东西都显得陌生了。如今看起来倒也津津有味。可惜大军每日有行进标准,不得停下来延误,所以就算李定宸有心带她出去玩耍一番,也只能暂且按捺了。

  等天下太平了,宫中没什么事务,到时候再抽出时间出来尽兴玩赏不迟。

  内阁首相杜卓华现在的心情非常焦虑。

  他揣着一个大秘密,却不能告诉任何人。每天都在盼着皇后赶快离开大军,回皇宫去。

  然而御驾上的帝后二人却好像忘记了对他的承诺,说好的只是出来送一送,然而送了一程又一程,一天又一天,皇后却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先头还只是待在銮舆之中不露面,到后来索性换了侍卫的铠甲,正大光明的跟在皇上身后,看得杜卓华又想晕倒了。

  好在越罗并不想挑战老先生的底线,在中军抵达青城,路程将要过半时,她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

  第二日例行前去问安的杜先生没有看到皇后,一颗吊了好几日的心终于“砰”的一下落了地。

  王兄离朝三年,杜卓华已经深刻体会到了“首相不好当”的感受。这个中滋味,他真是宁愿自己从来没有体会过。

  捋着胡须从御辇上下来时,杜卓华忍不住琢磨起了致仕的问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后娘娘早上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