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神卜妙算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二恰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46 KB   上传时间:2018-09-17 19:56:08

  眼里不带一丝别的情感直愣愣的看着眼前的牌位,耳边好似想起了当初姜涣芝训诫家中所有子侄的场景。

  年迈的姜皇后身穿正装站在祠堂内,所有的嫡系旁支的年轻子侄们围满了整个祠堂内外。

  “你们永远都要记住,你们姓姜,你们身上流淌着的是我们姜家的血液,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姜家家训。唯吾姜家顺天地而生,应社稷而兴,唯吾姜家上奉神明知天意,下达圣听晓万事。”

  她忘了,她竟然忘记了,她姓姜她绝对不能忘记的!

  “孙儿不孝,令姜家珠玉蒙尘,孙儿姜乙儿,必不负祖宗基业,扬我姜家盛名。唯吾姜家顺天地而生,应社稷而兴,唯吾姜家上奉神明知天意,下达圣听晓万事!”

  用力的朝着地面又磕了几个响头,就像是失了心智的提现木偶般,口中一直不停的喃喃重复着这几句话。

  她姓姜,姜家是大周最为繁盛之世家大族,出了数位丞相军机重臣,更是出了一位大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摄政皇后,她的姑祖母姜皇后。

  她是姜家第二十五代玄孙!

  曾经姜家丢失的一切,她都要让他们还回来!姜家不该碌碌无为不被人所知,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姜家,姜家本就该与国同兴,与社稷共生!

  “姜家的列祖列宗在上,第二十五代玄孙姜乙儿,绝不辱姜家之名!”

  因为乙儿的声音太过轻,又都是低语的喃喃,周乾礼根本听不见她说了些什么,只知道她不停的在磕头。

  瘦弱的身子就像风中摇曳的花草,让人心生爱怜。

  直到乙儿从地上慢慢的站了起来,额头上已经红肿了一片,方才太过用力,此时整个人已经没了气力,下一秒就要往旁边摔去。

  好在周乾礼眼疾手快,迅速的扶住了她的身子,“乙儿?你没事吧?”

  从梦魇中被突然的唤醒,一时之间竟不知自己生在何处,茫然的看着眼前的扶住自己的周乾礼,她是谁?

  头好痛,脑袋就像是撕裂般的疼痛了起来,失控般的从周乾礼的双臂间用力的挣脱开,无助的捂着自己的脑袋全身不停的冒着冷汗,双手握拳微微的颤抖。

  她是姜乙儿,她是姜乙儿!

  双眼猛地睁大,眼前一幕幕在飞快的划过,有母亲病逝时父亲绝望的呻吟,有父亲眺望京师时沉重的责备,有顾洵离开姜家时深切的不舍。

  以及父亲一声声在耳边痛苦的呢喃,“为何偏生是个女儿呢?”

  为何她是个女儿身,为何母亲会因为生她难产而亡,为何从小最疼爱她的叔父要离开她!

  “啊!我到底是谁?”用尽全身的力气只听到一声歇斯底里的怒吼声,就抱着脑袋昏迷了过去。

  周乾礼赶紧抱住了她,有些担忧的在乙儿耳边不停的喊,“乙儿?乙儿你醒醒,姜乙儿,你醒醒!”

  “爷,姜姑娘好像是体力不支昏迷过去了,还是赶紧找太医吧。”

  周乾礼这才像是醒悟了过来,赶紧抱着她按照原路冲了出去,说来也是奇怪,他们刚刚找这个祠堂用了许久,左右的绕根本就记不住路。

  可当他抱着乙儿冲出去的时候,根本没想这么多,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送她去找大夫,竟然局被他走了出来,而且直接就到了方才他们进去的大门口。

  周乾礼抱着人一只脚踏出姜家旧宅的大门,情不自禁的回头看了一眼曾经辉煌的府邸,下一秒又反应了过来,抱着人快速的上了马车。

  这里不过是黄粱一梦,过去的辉煌终究已经过去了。

  *

  大理寺地牢内,葛太傅再一次的驻足于牢房外,眼睛有些迷糊不清的看着牢内的姜裕恒,“裴家小儿说你愿意见我了?”

  姜裕恒慢慢的将身子转了过来,认真的看了一眼葛太傅,“是,小侄想见世叔,想替姑母问世叔一句。当年姑母她老人家病重归天,姜家府邸被抄,可宗祠却一直没被人发现,是世叔的主意还是他?”

  葛太傅踌躇了许久,一时之间竟然回答不上来,姜裕恒口中的这个他,指的是先帝吗?

  “世叔只许说一句到底是您的主意,还是他的意思?”

  最终在姜裕恒的注视下葛太傅缓缓的点了点头,“是我,当年陛下对姜家恨之入骨,若是他知道宗祠所在又怎么会放过,是我无意中发现了却没有声张。”

  “多谢世叔直言相告,既然如此,世叔也不用一而再的劝告了,这大周早该亡了,就算有命盘也于事无补,我,无能无力。”

  说完又将身子转了回去,他只求一个答案,若是当年先帝真的对姜家存过一丝的善心,那么今日又何至于此。

  “这个答案有这么重要吗?若真是先帝你就会告知我命盘的下落?我看也未必,你只不过是心不死,尚存一丝的侥幸,你既然不愿意配合,我却一定要拼一口气护陛下周全,只能委屈你了。”

  说完就拄着拐杖走了出去,冲着迎上来的裴嘉齐点了点头,“按照我之前说的去做吧,全城张贴告示,只要是姜家之人一个不留,全抓进大理寺,宁可错抓一个都不能放过!”

  “是,那里面关着的人,又将如何处理。”

  “张榜公示,姜家逆贼霍乱朝纲,谋逆作乱,即日处死!”

  *

  “爷,我们现在去哪里?回府上吗?”周乾礼看了一眼怀里昏迷不醒的乙儿,一时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回府吧。”

  话出了口又有些后悔,他若是把姜乙儿带回自己的郡王府,对她对自己来说有好处吗,尤其是如今瑄王蠢蠢欲动的时候,他在这个时候闹出这种事情来,将来对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等等,去瑄王府。”

  马上在路口转了个弯,就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快速的往前去,低头看着怀里皱着眉头的小人,心中有些难以抉择。

  从宴会上跑回来的如欣一进院子就发现乙儿不见了,问了杏儿才知道竟然是跟南平郡王出去了,就有些不安了起来。

  就算她们两个是两情相悦了,那也是不合礼数的,若是被人撞见了,南平郡王落个风流潇洒的印象,她家乙儿可如何嫁人啊?

  都说娉者为妻,奔者为妾,若是知道南平郡王是这般不靠谱的人,刚刚是怎么都不会让他们两个单独相处的。

  一想到上回田维和萧清雪是事情,就有些后怕,难道周乾礼是这样的人?

  如欣左右等着都不见乙儿和周乾礼回来,就有些急了,想来想去又觉得找萧梁忠是不靠谱的,若是被萧梁忠知道指不定会是什么反应。

  犹豫了一下,就和杏儿小声的交代了两句,让她速去速回。

  杏儿出了瑄王府就直奔顾府而去,如欣思来想去,还是找顾洵最为妥当了,顾洵是帝师权势不在周乾礼之下,又是乙儿的叔父最为维护乙儿的,找他总是没错的。

  如欣还没等到杏儿带着顾洵回来,就等来了周乾礼和昏迷不醒的乙儿。

  “乙儿这是怎么了?郡王!您到底带乙儿去了哪里,亏得我如此信任您,将乙儿交给你照顾,就出了这种事!”

  或许是如欣的问话太过的尖锐,让周乾礼下意识的就皱了皱眉,这是把他当成什么人了?她难道以为自己对乙儿做了什么不成?

  “是姜姑娘突然旧疾复发,头痛欲裂趁我不注意,竟然以头撞地生生的将脑袋磕红,进府之前我已经派人去寻太医了,妹妹还是让我先把人放下来再说。”

  如欣这才注意到乙儿额头上的伤,这会已经有些青紫了,甚至还有血珠往外渗。

  “怎么会这样?乙儿已经许久没有犯病了,怎么好端端的会突然复发,方才是如欣一时情急误会了郡王,多有得罪,还望郡王莫怪。”

  周乾礼匆匆的点了点头,就把乙儿抱进了屋内,等到太医一来他就退了出来,女子的闺阁之处他就不便再待下去了。

  “姜姑娘后续有什么病症,妹妹再差人告诉我,若是需要用到我的地方,尽管找下人来寻我便是,后宅之地我不便久待,先行告辞了。”

  如欣让丫鬟把周乾礼送出去,就急匆匆的跑回了屋里。

  这事不对,乙儿就算是发病也从来没有这么激动过,她又不是没见过当初她发病的样子,一定是周乾礼还隐瞒了什么!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乙儿的病!

  只要等乙儿醒过来一切就都明白了。

  “黄太医,您瞧瞧这到底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会旧疾发作的。”

  南平郡王去请定是请了太医院的医正,是个胡子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一开始没有注意乙儿的容貌,等到坐下之后把完脉要看她脑袋上的伤才注意到。

  黄太医整个人一惊,还以为自己的眼花看错了,定睛一看心下一慌,这,这,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相像之人!

  如欣紧张的等着黄太医的消息,没想到他迟迟的没说话,心里很是焦急,“黄太医您看清楚了吗,她这是怎么了,之前已经请太医院一位姓林的太医瞧过的,说脑袋后的伤已经无碍了,今日怎么又会突然的复发呢!是不是哪里又出了问题。”

  黄太医这才从恐慌之中清醒了过来,仔细的检查了一下乙儿额头上的伤势,听说后脑勺还有旧伤又小心的侧过脑袋来检查。

  “额头上的只是轻伤,脑袋后面的伤口也早就愈合了,就怕是还有淤血未清,现下也没有别的方法,只能是开些药试试。”

  如欣听了就更着急了,先前乙儿进京与萧家相认的时候,就请过太医瞧过后脑的伤,也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顾洵又寻访了许多大夫都说无碍了。

  按理来说这么久没有复发不应该会这样的,除非是刚刚和周乾礼出去发生了什么事情。

  “黄太医,您是医正,就医的时间长有经验,小女只想问问太医,您觉得这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才会这样的?后脑的伤和她失忆有关系吗?”

  “这位姑娘她失忆了?失忆的原因也不外乎几种,受到了什么强烈的刺激短暂的失忆,这种情况受到另外更大的刺激可能就会想起来。而脑部受创,这种情况就不一定什么时候能想起来了。”

  “多谢黄太医!”如欣赶紧把准备好的赏钱塞给了黄太医,只希望能对乙儿的病有所帮助。

  黄太医推迟了几下就收下了,起身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两眼躺在病床上的乙儿,这么看好像又没有第一眼那么像了。

  而且他是大夫,自然能从脉息等看出这个姑娘的年纪,绝对不可能是当年的那位。

  如欣跟着把黄太医送到了门口,就让下人去抓药,临到院门口的时候黄太医又停住了脚步,“对了,还不知道里头的这位姑娘姓什么?”

  “姓萧,是礼部萧大人的表亲,黄太医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对外的时候她们都统一了口径,不管是谁一律说她是萧乙娘。

  黄太医这才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没什么,头次遇上这样的怪病,老夫回太医院再与其他同僚商议商议,若是有对策,好再送了方子过去。”

  如欣不疑有他,只觉得黄太医人真的太好了,感激的行了个礼,千恩万谢的把黄太医送出了门。

  来接黄太医的马车停在了王府外,坐上马车黄太医又想起刚才看诊的那位姑娘,还真是像,只是当年那位在的时候,男儿气魄要更胜一筹。

  他当时还是刚当上御医,初出茅庐的愣头青,第一次在后宫见到那位的时候,人都傻了,他还从未见过如此貌美的女子,呆呆的看了好久才发现人已经走了。

  后来再见到她时,已经是太祖皇帝的皇后了,她钦点了他给她问诊,后来才会一路平步青云坐到了医正的位置上,时隔这么多年,佳人已逝,想起来竟还有些感伤。

  若不是有姜皇后当年的知遇之恩,他一介寒门出身又怎么会这么快就成为了医正,看着姜皇后病重药石无救之时,能做的也不过是拖延几日的寿命。

  只可惜当初姜家蒙难之时,他没什么能力帮得上忙的地方,若是方才那位姑娘真的与当年的姜家有渊源,那就好了,他也不至于报恩无门了。

  马车在路上停了下来,黄太医探头出去看,“怎么停下来了?”

  “回大人,前面的路好像被堵了,大家都在围着看大理寺的榜文呢,好像还有顾大人的马车也在前头,咱们是绕路吗?还是再等等。”

  “大理寺的榜文?真是奇怪,这好好的没有冤假错案也没有什么大事,大过年的大理寺凑什么热闹,你去瞧瞧都写了什么内容。”

  小厮答应了一声,把马车停在了路边,就小跑着扎进了人堆里,黄太医掀开帘子看了两眼,只看到乌压压的人群,其他的什么都看不清楚。

  很快小厮又哒哒哒的跑了回来,“大人,好像是抓什么钦犯呢,与咱们也没啥关系,就是这人一时半会的也少不了,要不我们往西街回去吧。”

  “你看着办吧,我们先去趟太医院。对了,你方才说的是哪个顾大人啊?”

  他怎么瞧了半天也没瞧见哪位大人的马车。

  “是帝师大人,顾大人啊,好像刚刚走了,原来像顾大人这样位高权重之人,也会在意这些街头榜文啊。”

  黄太医哦了一声,“那我们也走吧。”

  等到马车动了起来,他就闭上眼睛准备休息一会,突然想起来有些不对,“等等,你说抓钦犯?这大理寺什么时候还管抓钦犯了,这不是刑部的活吗,而且近来这大周太平的人,抓的是谁啊?”

  “小的也没看仔细,就瞧见好像是姓姜的,说来也是奇怪啊,小的怎么从未听说过京中有大户姓姜的啊。”

  “姓姜?走,回去,我要亲自去瞧瞧。”

  那边黄太医刚走,如欣派人去通知萧家的人就来了,是宋氏亲自带人来接的,萧老夫人听说乙儿突然昏迷不醒,险些老人家也要跟着晕倒了。

  要不是宋氏拦着她,都要亲自来接她了,这才派了宋氏和家里稳重的妈妈一块来接她回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神卜妙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