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的佛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时三十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2 KB   上传时间:2020-05-19 20:45:11

  “什么京报?是哪位先生的?我怎么没读过?”

  她可是未来的豫王妃,宴上不少人都捧着她,便立刻有人让人把京报取来,仔细与她说了一番。

  顾思凝对哪位先生的文章并不感兴趣,可这既然是京中流行,那她也不能落后,当即附和着说了几句。

  众人就上面的新文章开始谈论时,她便飞快地将三页内容都翻了翻。文章不吸引她,第二页的话本故事倒是让她看得兴致勃勃。

  等读完后,顾思凝忍不住问:“这份京报是哪家公子发明的?”

  “岂是哪家公子呢!”有消息灵通地贵女说:“虽说起初是瑞王满京城的卖,可我听说,其实这份京报是叶姑娘的主意,那间铺子背后的主人,也是定国公府。”

  顾思凝当即变了脸色:“叶明蓁?!”

  她顿觉手中薄薄的三页纸变得沉重烫手起来。

  “这怎么会是叶明蓁的主意?”她不敢置信地说:“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这些时日,叶姑娘已经许久未出门赴宴了,我下帖子去请时,都是说叶姑娘正在忙着什么事情,抽不出身来。我原先还以为叶姑娘是在家中写文章,如今想来,便是为了这份京报吧。”

  顾思凝摇头:“既然没有证据,也不能当真。”

  “是虞小姐亲口说的。”有人插嘴道:“虞丞相的千金与叶姑娘向来走得近,虞小姐亲口说的这些,应当也错不了。”

  这下,顾思凝却是找不到借口反驳了。

  众人正在议论着京报,也无人在意她这会儿心中是如何想法,当即又夸了几句。像她们这般年纪的姑娘,大多也都是家中读书作诗,若是议了亲的,又开始跟着娘亲学管家之事,却是无人想到过这些。

  这份京报如今可是在京城之中都十分盛行,读书人几乎是人手一份,在书生之中也多有夸赞。旁人不看其他,只看上面的文章,二十文钱一份,便已经是比书肆卖的书便宜了许多许多。贵女们附和风雅,又好追流行,如何能错过。

  耳边的夸赞声不绝,顾思凝睁眼闭眼,哪怕是刻意不去听,那些夸赞的话还是要钻入她的耳朵里,即便是她不想去在意,可听到的也全都是叶明蓁。

  等众人的话稍停一些,她便冷冷地开口:“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抛头露面做这些,未免太张扬了一些。”

  众人一噤。

  几位贵女互相看了一眼,便将话咽了回去。顾思凝如今是未来的豫王妃,已是在场之中最风光的人,她们可不敢多反驳。

  毕竟顾思凝向来与叶明蓁不和,这般冷嘲热讽的话,也不是头一回了。

  她们很快便提起其他话题,将此事揭了过去。至于心中是如何想法,也不再显露在面上。

  只有顾思凝紧紧攥着衣角,每看那京报一眼,便觉得分外扎眼。

第116章

  尽管顾思凝再不情愿, 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叶明蓁的这份京报在京城之中流传了起来。

  不说其他, 只为了国公府的面子, 也有不少人愿意掏出这二十文钱,更何况那京报上刊登的又的确是上好的文章,精彩的故事。不说那些先生的文章, 也不说白梦先生的故事,光是后面那些刊登的坊间趣闻, 竟然也吸引了不少人过来。

  叶明蓁原本也未想过, 原来那些坊间逸闻竟也有这般效果, 大约八卦是常人的天性,上至官员贵女, 下至书生百姓,竟然都看的津津有味。

  叶明蓁让人刊登那些事情时,尽量用了最公正的角度,将事情完完整整讲述出来。她本意是想要替百姓鸣不平, 可想象中也是道阻且长, 不曾想京报没发行几日, 虞曼音便拿着京报找上门来。

  “蓁蓁, 蓁蓁。”虞曼音急冲冲地道:“你这京报上说的王氏女,后来如何了?”

  叶明蓁哑然。

  她顺着虞曼音的话看了看, 虞曼音说的是第三份京报上刊登的一件事情。家中父母因病故去, 只留下家财与孤女,偏偏叔伯不慈,要强占家财, 并且将孤女卖给地主老爷做妾。京报上将此事说的明明白白,却唯独没有讲后来的事。

  叶明蓁道:“这是一年前的事了。”

  “我当然知道这是一年前的事,这报上说了,你瞧,这都一年过去了,事情总该有个结果了?”虞曼音着急地问:“她当真被卖给别人做妾了?”

  叶明蓁轻轻点了点头。

  若只是一个孤女,无依无靠,又哪里有这么机会能力可以反抗,即便是有哭过闹过,百般不情愿,最终也大多无法顺心遂意,总归是没那个胆气了结自己。若当真没了性命,反而会让恶人得意。

  虞曼音怅然地叹了一口气,好久说不出话来。

  她心肠软,见不得人受苦,那京报上的文字简洁公正,不偏不倚,可只要她稍稍多想一些,便忍不住同情起可怜人。如她这般的人也有许多,闺阁中的姑娘大多都心肠柔软,除了王氏女之外,京报上还记了不少事,非是闺阁姑娘,连寻常书生百姓见了都义愤填膺。

  如今的茶楼里,书生们聚在一块儿讨论时,也常常说起京报,说上面的文章,故事,还有那些据说是真切发生过的坊间事。

  叶明蓁的京报火了,叶夫人很是骄傲不已,非但如此,她还乐得合不拢嘴。无他,只因自己刚开的铺子,在京报上宣传了许多日之后,赚得盆钵满贯。

  叶夫人回头一清点账本,同样的铺子,她原先也开过,同样是地段很好,可这间新铺子的效益却比从前多了好几倍。随着时间过去,账目上的数额是有逐渐减少,可也比她想象之中多出太多。趁着新的京报发行,叶夫人又连忙给了银子,为自己其他铺子预订了好几期的位置。

  她与叶明蓁说起来,也是与有荣焉:“如今娘走到外头,这京报可是人手一份,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拿着呢,京中设宴,说的也多是你的京报,还让娘带你出去多见见人,娘知道你在忙,便帮你借口推了。”

  叶明蓁的确是忙。

  京报刚上正轨,每隔七日便要出新的,管一份京报可比管一间铺子要费劲不少。她要将京报上刊登的每一个字都看过,怕请先生作的文章不够出色,怕白梦先生的故事不够有趣,也怕那些从民间搜罗来的事情以假乱真,除此之外,叶明蓁也还要琢磨着她的京报的发展。

  她也有野心。

  她想要京报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也能出了京城,到天下的每一处地方去,能让天底下所有的百姓都能见到上面的消息,让百姓不出远门便知天下事,也想让天下所有的冤屈都有被揭开的一日。

  甚至于,京报如今虽然在京城之中有了名气,可还未到它能发挥用处的时候,还只是闲暇时的消遣而已。

  叶明蓁想了想,道:“娘,恐怕宴席也还是要去的。”

  叶夫人惊讶:“蓁儿,你还有空闲?”

  “世家往来,维持着交际走动也十分重要,怎能因为这些而疏忽了?”叶明蓁道:“若说时间,京报铺子里还有不少人手帮我,也并非是无法抽出空来。”

  再说,等她嫁给太子之后,便也要与世家维持表面走动,如今她是有亲娘帮忙,到时候她总不能推给皇后娘娘来做。

  叶夫人想想也是如此,便道:“既然如此,那日后我就不帮你推了。”

  叶明蓁点头应下。

  正巧,再过几日,京中又有文会,帖子送到定国公府,叶明蓁便应了下来。

  她如今忙着京报的事情,连每隔一段时间交到书肆的诗文都要紧赶慢赶凑上,已经好久未参加诗会文会。不过即便是她没有出现,这段时日里,众人提起她的次数依旧没有减少。

  这次文会依旧是望春楼主办,虞曼音如往常一般,早早便催着家中马车到了国公府,与叶明蓁一道去了望春楼。

  有不少贵女来的比他们早,一见着他们到来,立刻迎了上来。

  前一日刚好是京报新一份发行的日子,动作快的,便已经将上面的内容都看过,一见到叶明蓁,便有人迫不及待地问:“叶姑娘,昨日报上登的豆腐娘子,现在如何了?”

  虞曼音好奇插嘴:“什么豆腐娘子?”

  她也买了新一期的京报,可却还没来得及看,要不然,今日一早见到叶明蓁的时候,早就该问出来。

  立刻便有人拿来京报递给她,虞曼音接过,连忙翻到豆腐娘子那一小块看了起来。

  原来京中有一卖豆腐的人家,在京中生意还算红火,豆腐坊有两个儿子,等成年以后,由大儿子继承家中豆腐坊,又娶了一个贤妻,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天有不测风云,大儿子不幸遭了变故身亡,留下孤儿寡母,也幸好他的发妻平日里帮忙,从他手中学会了做豆腐的手艺,因而还是将这间豆腐坊撑了起来,得了一个豆腐娘子的名声。

  可好景不长,二儿子游手好闲,在赌坊输光了银子,见豆腐坊生意红火,便打上了豆腐坊的主意,以家训传男不传女的借口,要将孤儿寡母赶走,逼着豆腐娘子将豆腐坊交出来。

  诸位贵女都是心肠柔软之人,见之十分不忍。

  虞曼音看罢,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气,眼泪都快要落下:“这人怎么能这么可恶呢!”

  “其实这事情倒也没错,豆腐坊是家传的,那豆腐娘子到底是外人,真要说起来,也占不得理。”

  “要说可恶,便是长兄出事时,他躲开了去,眼见长嫂将生意撑了起来,又上来讨要,实在是可恶。”

  “可惜豆腐娘子的儿子还未长大,要不然,也还能以继承家业,何至于有叔叔来打秋风。”

  诸位贵女七嘴八舌,讨论起这件事情。虞曼音直接问:“蓁蓁,那你说说,这豆腐娘子后来如何了?”

  她的话一出,便是所有人都朝着叶明蓁看了过去,期盼着等着她的回答。

  叶明蓁道:“还未有结果,这也是近日发生的事情。”

  “原来还未有结果,这就让人更好奇了,也不知道那豆腐娘子究竟是否会将家中豆腐坊拱手相让。”

  “她到底是外嫁的,夫君亡故了,家中的一切理应也让其他兄弟来继承。”

  “只可惜他们孤儿寡母,也不知如何生活下去。”

  叶明蓁笑而不语,站在一旁看他们讨论。等其他人来的也差不多了,众人的话题才从豆腐娘子身上移开。

  今日的文会来了不少人,有不少熟面孔,比如给第一份京报写了文章的许如清。见着了叶明蓁,许如清也主动过来搭话。

  “也幸好有叶姑娘主动登门,要不然,我便要错过叶姑娘京报的热闹了。”京报在京城里盛行,虽说是借了她的名气,可同样也让她的名气涨了不少,听书肆的掌柜说,连书肆之中她的文集也比从前卖的好了不少。

  若非是叶明蓁亲自登门求请,她当初便要拒绝,要不然,这会儿还得自己上门去求着叶明蓁收。如今可不缺人给京报写文章,许多人见京报盛行,便收起了起初的轻视,开始盼着自己的名字也能出现在上面。

  “是我该谢过许先生才是,若非是许先生相助,第一份京报可就卖不出去了。”叶明蓁温声说:“许先生是有大功劳的。”

  许如清莞尔,二人相视一笑,关系却是亲近了不少,这次文会,她也主动坐到了叶明蓁身边。

  虞曼音最是高兴,她与许如清只隔了一个叶明蓁,自己十分崇拜的先生就坐在自己身边,等会儿还能见到其风姿,一想到这,她心中便激动不已。也是看到了在对面坐下的顾思凝,她才冷静不少。

  虞曼音偷偷与叶明蓁咬耳朵:“也是不巧,只要是在京城里,在哪儿都有她出现。”

  不说世家之间的宴席,就说文会诗会,顾思凝也想要以才学出名,便常常前来参加。京城就那么大,文人就那么多,总会碰上几回。

  叶明蓁也感受到了对面人看来的视线,其中有不甘有愤愤,她也不知自己又是在什么时候得罪了真千金。只是叶明蓁如今可无暇顾及她是如何想法,便只当做自己什么也没瞧见。

  唯有顾思凝愤愤不平,她攥着帕子,与叶明蓁出现在一块儿时,那些夸赞叶明蓁的声音就更多了,无数人在她耳边提叶明蓁,提京报,说的却全都是她不想听的话。

  知道京报是叶明蓁做的以后,她便在心中求着老天爷,想要让京报一败涂地,最好再也不要出现。可偏偏事与愿违,京报卖的越来越好,夸叶明蓁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最让顾思凝生气的,是连她自己都忍不住去买。

  那京报是可恨,可上头的故事又是在好看,她不看文章,就看白梦先生的故事。在京报发行了好几期之后,书生与白狐的故事也开始有了进展,白梦先生将书生与白狐之间的感情写的缠绵悱恻情深动人,让顾思凝看的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可偏偏,那故事是发在京报上。她让丫鬟偷偷去买,躲着所有人,到手看完之后,又立刻让人烧了,而后又因让叶明蓁从她手中挣了二十文钱而咬牙切齿,辗转难眠。

  再说,如今看京报是京城里的流行,若是她说自己不读,反而插不进其他人的话题之中,被其他人瞧不起。

  明明她知道的上辈子,叶明蓁并未想出过这样的主意,为何偏偏这辈子就有了?!

  顾思凝紧攥着帕子,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难道是因为她的缘故吗?

  因为她重来了一回,让叶明蓁离开侯府,而后生出那么多变数,才让叶明蓁想出了京报这种主意?!

  若真是因为如此,顾思凝只怕是要恨死自己了。

  她愤愤然看了叶明蓁许久,直到文会开始,才移开了目光。

  文会的主题,还是要议论文章。

  今日的文章选的巧,正好是昨日发行的京报上刊登的那篇文章,场中大半人读过也有许多人未读过。好在望春楼财大气粗,送了不少京报上来,人手一份,这会儿或重温或阅览,众人静默地读了起来。

  顾思凝看了后面的话本故事,并未看前面的内容,她对这些并无兴致,却只能按捺着性子来读。她在家中时,被长宁侯耳提面命跟着杜夫人苦读,就算她是个草包脑袋,也被硬塞了不少知识进去。如今再读文章,也没有像从前那般觉得晦涩难懂,磕磕绊绊,大概能读出一些其中深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6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1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的佛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