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华子午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樱桃糕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3 KB   上传时间:2020-06-29 12:41:18

  周祈的火儿“刺啦”一声,灭了,改而干笑着抖抖腿脚,“今天的门有点太过结实。”

  谢庸不说话,松开她,走进暗室。

  周祈也瘸拐两下,蹦跳进去。

  屋里没人看守,只靠墙坐着两个小娘子,惊惧地搂在一起,怕吓着她们,谢庸和衙差们都未靠近。

  周祈上前,蹲下:“别怕,我们是来救你们的。阿芳?阿幸?”

  陈阿芳哭着点点头。

  周祈拍拍她们的肩,“好了,好了,没事了,乖……”

  听到她那声“乖”,陈阿幸再忍不住,扑在周祈怀里哭起来。

  谢庸看她一眼,又打量这暗室。

  周祈拍拍阿幸的后背。阿芳用手捂着嘴哭。

  看她们还好,周祈问:“常小娘子呢?”

  阿芳哭得更厉害了,但话说得很清楚:“常小娘子被带走几个时辰了。她昨晚被一个留八字须的人带走的,那人约莫四十多岁。”

  ……

  出了地道,自有人带陈氏姊妹回京兆府,周祈和谢庸又站在那江姓年轻人面前。

  “还不说吗?”谢庸问。

  “不知贵人是怎么发现的?”年轻人竟坦然起来,嘴角甚至微微带一丝笑意。

  “发现什么?发现你等作奸犯科、诱拐强掳民女,还是发现这地道密室?”

  年轻人再笑一笑,“那贵人不妨再猜猜,那常小娘子被带去哪儿了?”

  周祈待说什么,年轻人竟道:“左右也是死罪,贵人们爱用什么刑就用什么刑吧。”

  不知是识破了周祈的诈供之术,还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本朝惯例,公堂之外,都算私刑,又规定,官员不可妄动私刑,周祈固然可以不管三七二十揍他一顿板子,但若他死扛着,也没办法——又不能就此打死他。

  还有后院那些……

  刑讯逼供太费事,常小娘子已经被带走几个时辰了……

  人在地下暗室时候长了,对时间就模糊了,阿芳说“昨晚”又说“几个时辰”,若果真是昨晚,晚间有宵禁,带着一个被束缚的女郎,那买主能去哪里?现在是午时,距离昨天白天怎么也不是几个时辰……

  周祈盯着那姓江的年轻人:“常玉娘是今晨被带走的吧?”

  年轻人看着周祈,“常玉娘是不是今晨被带走的,贵人可以猜一猜。”

  周祈断定:“就是今晨。”审过那么些人,人在慌张或者说谎时才会这样重复对方的问话。

  可即便是白天,因上元节私奔男女及这诱拐案,城门上早就被知会过了,那买主想带着一个被捆绑或者昏迷的女子出城,也是不易。

  谢庸走过来,递给周祈一个册子,吩咐听用衙差:“我去春明门,其余诸人分开去各城门问今日头午出城的装丧葬纸扎的车。若有,先追过去,让城门的人去京兆府报信,再调人手。”

  周祈看那册子,竟是这店里的账簿子。难道这种事他们也记账?

  那账簿上最新一笔写的是今天,正是那位江郎的笔墨,上书美人灯一盏,扎纸若干、锡箔器若干……周祈的目光着意在“美人灯”三个字上停了一瞬,后面写着钱数八万,最后又写了“奚”字。

  周祈明白谢庸为什么自带人去春明门了,“奚”这个字写在最后极可能是买主姓氏,这姓氏说生僻倒也不生僻,可也并不很常见,而出春明门十五里,有个奚家庄,那里是奚姓家族聚居之所。

  “你腿脚受了伤,莫奔波了。”谢庸对周祈道,“带嫌犯、证物径回京兆府吧。”说着便要带罗启出门。

  周祈却一把拉住他的袖子,谢庸看她。

  周祈蹿往门外:“我就是腿折了,往城外救个把小娘子,也是手到擒来。”

  陈小六赶忙也跑出去。

  谢庸急步出去,周祈已经翻身上马,谢庸抿抿嘴,吩咐罗启也跟上她。

  周祈领着两人打马往东奔去。

  罗启心里有些高兴,阿郎还是知道心疼周将军的,只是周将军逞什么强啊。

  “周将军,你腿脚受伤了,怎么还非得自己追啊?”罗启骑马赶上周祈。

  “那矮胖子没找到,保不齐去送‘货’了,那似乎是个扎手的,又保不齐还有旁人,我怕你一个人对付起来难,你们谢少卿细皮嫩肉,不抗造,若磕了碰了的——我们亥支今年的腊赐估计就玩儿完了。”

  罗启一颗心起起伏伏,五味陈杂,开始觉得,原来周将军也心疼我们阿郎啊,只是在小娘子心里,郎君们若显得太“弱”是不是不好?阿郎就是太端着,把你的本事亮出来给周将军瞧瞧啊。待听得“腊赐”一句,罗启的心吧唧落回了原处,哦,原来如此。

  扭个脚这点事,若是没事的时候,能让周祈使唤兄弟们给端茶倒水剥果皮一个月的;有事的时候,便是不骑马,这几十里也能蹿个来回,周祈是真没把这点伤当回事。

  时候不大,奔到春明门,问守门兵丁,果然大约在卯晨之交的时候,出去一辆拉着丧葬扎彩纸人纸马的车。

  “押车的可有一个矮胖子?”

  兵丁想了想:“好像一个随行骑马的是个矮胖子。”

  周祈策马东奔。

  听着马上飘来的“多谢,兄弟,改日喝酒”,守城兵丁相顾而笑,“周将军要是散漫起来,一步三晃;这急起来,能撵狼赶兔子。”春明门离着兴庆宫近,他们与周祈都相熟。

  出了城,人少,正方便纵马疾奔,周祈骑的是一匹花大价钱买的塞外良驹,不大会工夫就甩开了陈小六和罗启一大截,两人在后面猛赶,却也只能远远地瞧着个人影儿。

  到了奚家庄,在村口问了乡民,周祈又转弯儿向村北。

  奚家坟地,两个奴仆样儿的看着坑里的常玉娘。

  “这么美貌的小娘子,听说还念书识字,就这么埋了也着实可惜。”

  “怎么,你还想干点什么?你若是要干,可快着点儿。一会吃完酒席,就该抬了棺木来出殡下葬了。”

  另一个嗤笑:“我可不干这丧阴德的事。不过是可怜她罢了。我劝你也别,这种冤死的,保不齐化成厉鬼。”

  “你没听那矮胖的先生在路上说的?他们都有符咒,这女子的魂魄被永远钉在这里,给主翁为奴为婢,再安稳不过了。”奴仆看一眼常玉娘,“罢了,将死之人,晦气,留给主翁自己吧。什么时辰了?过了午时了吧?那矮胖先生说过了午时就埋。”

  “守着个活的,总比对着个死的要好些吧?再等等。”

  “看不出来,你小子还挺怜香惜玉的……”

  “怜个屁!埋,埋,省得来人看见。”

  陪葬坑里,常玉娘闭上眼,泪从眼角流出。

  土一锹一锹扔下,落在她身上。

  突然,奴仆听到马蹄声,那马蹄声越来越近,两人对视一眼,不会是送葬的亲友提前来坟地了吧?可不能让外人看见。两人加紧埋土。

  周祈纵马跳过一个封土堆,翻身下马,一鞭子挥向其中一个奴仆,把另一个也踹翻。

  两人奴仆被打懵了,不知道怎么跑来一个凶神恶煞的女子。

  周祈跳下陪葬坑,从土里扒常玉娘。

  罗启、陈小六也赶过来,制住两个奴仆。

  好在那土屯得还不算多,尚露着口鼻,周祈把常玉娘从土里扒出来,拍她的脸,试她鼻息:“常小娘子!玉娘!玉娘!”

  常玉娘睁开眼。

  周祈松口气:“真好,你还活着。”

  常玉娘怔怔地看着周祈。

  周祈给她解开绳索,“回去好好洗洗,吃饱饭,睡一觉,噩梦已经过去了。”

  常玉娘不说话。

  “玉娘?”周祈叫她,莫不是吓傻了吧?

  常玉娘终于点点头,泪水也流出来。

  周祈放下心来,有些事,总要交给时间来平复。可怜的小娘子,可能要用很多年的午夜噩梦,甚至更多的东西,来为年轻时那点少女绮思付账。然而青春年少的时候,谁没点想头儿呢?

  周祈又有些自责,并有更深的恐惧。长安城百万人口,每年失踪的不知道有多少。女子走失,报官者不足十之四五,怕宣扬,怕闹大,怕丢面子。那些女子真的都是与情郎私奔了吗?而这长安城阴暗处,又潜伏了多少像张五、群贤凶肆店主这样的黑手恶徒没有揪出?

  出了坟地,来到大路上。周祈用自己的披风裹住常玉娘,“你等等我,我去抓住那矮胖子,给你报仇。那买主也要抓了治罪。”

  她还没来得及动身,就见大路上奔来一队人马,不是崔熠又是哪个?

  看看周祈身后的女子,崔熠道:“我又没赶上?我不就今日晚到京兆府一会儿吗?”

  周祈笑起来,“正好有个棘手的事,你来最合适!”当下把抓矮胖子和买主的事说了。又把那两个奴仆也交给他。

  崔熠摆摆手:“这种事,瞧我的。”立刻带着人马朝村子奔去。可以想见那村子里正、族长见这位突然驾临,得是什么神情。

  周祈却没空儿瞧热闹,要先把常玉娘送回去。

  周祈带着常玉娘,不敢像来时那样跑了,等到了京兆府,已近酉时。

  看见常玉娘,郑府尹露出欢欣的神情:“周将军做得好啊。”

  谢庸也面露微笑,又看一眼她的脚。

  被他这一看,周祈突然觉得脚不舒服起来,“嘶——”

  谢庸皱眉,眼中略带薄责地看罗启和陈小六。

  罗启和陈小六觉得自己简直太冤了,我们根本追不上!追不上好吗?

  郑府尹则难得嘘寒问暖一回,听说是因为救人受得伤,又狠赞了周祈两句“勇武刚强”“一心为公”。

  “马上就敲暮鼓了,谢少卿和周将军二位辛苦,崔少尹又不在,我们干脆明日再审。”又额外嘱咐周祈,“周将军回去好好休息,找个郎中瞧瞧。”

  周祈觉得这几年一共加起来也没听郑府尹这么些好话,难得啊……

  周祈和谢庸告辞出来,两人并辔而行。

  “你是习武之人,自己便知道骨头有事没事。若只是扭着了,先冷敷,待红肿退下,再热敷。热敷的时候,可以轻轻揉一揉,莫用劲儿太大了。”谢庸嘱咐她。

  原来谢少卿也可以这么温柔体贴……周祈看他,莫不是又戴了什么面具吧?

  谢庸也看她。

  周祈又正经了脸,点点头,不太自然地用右腿夹一下马腹,心里盘算着,如果这时候狮子大开口,让谢家唐伯给做点补益的吃食,能成吗?民间常说以形补形,吃点烧蹄髈,扒羊蹄,炖牛筋儿?

  看她满脸犹豫纠结,谢庸问:“怎么了?”

  周祈一狠心,也不找借口了:“我想吃你们家唐伯做得饭。”

  谢庸看她,不说话。

  周祈猜,苦肉计露馅儿了,烧蹄髈,扒羊蹄,炖牛筋儿不用想,已是飞了。罢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华子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