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华子午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樱桃糕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3 KB   上传时间:2020-06-29 12:41:18

  琵琶声越来越响,正弹到《霓裳》之曲破段,拍急音繁,乐声铿锵。门口仆妇帮着撩开锦帘,谢庸三人走进堂去。

  只见一个美人正随着曲子举起衣袖,扭腰旋转,另有一个美人抱着琵琶,微低头,手指快拨琴弦。

  谢庸等站住,欣赏琵琶乐舞。

  却不意那跳舞美人竟踩住了裙子,眼看就要向后倒去——

  一个身影近前,“小心些。”周祈揽住美人细腰,低声笑道。

  刚才只觉一阵衣风的崔熠:“……”

  崔熠又看谢庸,谢庸垂目,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不知怎的,美人突然红了脸。

  周祈放开她,美人垂着头道谢,声音娇软妩媚。

  旁边弹琵琶的美人笑道:“好一场英雄救美!”

  周祈越发风流地一笑。

  弹琵琶的美人放下琵琶,也来见礼,自称叫穆清——原来这才是正主儿。

  周祈再次与她确认,“凝翠台主人?”

  穆清淡淡一笑:“是,不过是原先叫着玩儿罢了。”

  听了这“原先”二字,周祈与谢庸、崔熠对视一眼,然后笑了:“我也觉得这‘凝翠’只适合秋冬,春夏叫‘碧涛’更好。”

  听周祈竟然学那些读书人也耍起了“风雅”,怕她尴尬,崔熠正想词儿给她搭台捧场,却听见那位穆小娘子拊掌,笑道:“真好!春夏刮风的时候,这院子里还真有些碧涛如怒的意思。”

  崔熠:“……”

  谢庸只微笑,负着手听着。

  “听说这‘凝翠’之名,与建州士子史端有关?娘子与史端很是熟悉吗?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周祈问。

  “奴与史郎君是去岁十一月间认得的,有一阵子他常来,我也偶尔去他那里。他爱听琵琶我爱诗,故而那阵子常有往来。”

  “听这意思,后来疏远了?这是为何呢?”

  “这东回三曲能弹琵琶能解诗的又不是只有我,贵人见过为了一滴水,舍弃一片水塘的?况且,我也不是没有旁的客人。”穆清淡淡一笑。

  周祈懂她的意思,醋呗,“那娘子知道他最近与哪位在一块吗?”

  穆清看一眼周祈,“奴不知道贵人们为何问起这个,奴觉得,贵人们要找出‘哪位’来怕是有些难,这史庄之委实风流。”

  周祈看看谢庸、崔熠,两人略回避。

  “某还有一问,有些唐突无礼,还请娘子勿怪。史庄之行事时,不知爱不爱用助兴之药?”

  穆清极大方地道:“至少与我那时候是不用的。莫非——他出事了?”

  周祈没说什么,穆清也不追问。

  刚才跳舞的美人亲自端出茶饮来,捧给谢庸、崔熠、周祈三人。

  穆清打趣笑道:“我们彤娘烹茶的本事最好,却轻易不动手,贵人莫要辜负了这茶才好。”

  跳舞美人略带嗔恼地瞪穆清,又含羞看一眼周祈,娇声道:“贵人慢用。”

  崔熠:“……”

  谢庸轻咳一声,满面肃然。

第53章 寺内剖尸

  出了平康坊, 崔熠叹气:“白忙活了, 还是不知道这史端的死因。这史端真是倒霉,死相不体面,死因不明不白,又死在临考之前。若是好好儿的,这会儿正考试呢,再过些天保不齐真能曲江探花、雁塔题名。”

  周祈也皱皱眉头,看谢庸:“真得剖尸了?”

  谢庸点头:“试一试吧。”

  但剖尸得让死者家人签署文书, 然后呈王寺卿签批。

  史端是地方贡举,家人不在京城,潘别驾作为建州来京朝正的官员, 负责贡举事宜,便要由他代签。但今天是礼部试的日子, 那位潘别驾按例要亲带贡举们去礼部,试完再把士子们带回来, 故而这时候恐怕不在行馆。

  而且今日皇帝也会按惯例召集各部司主官在紫宸殿议本届科举之事, 以表对拔选人才的重视,故而王寺卿也不在。

  崔熠问:“老翁同意剖尸?”

  谢庸点头,他之前已经详细与王寺卿汇报过此案了,老翁年纪虽大,却没有老吏惯有的世故推诿,很能担当,如一株老而弥坚的大树,为下面这些小的挡了许多风雨。

  崔熠看周祈:“要是我们老郑也这般就好了。”

  周祈有些扎心地安慰一句:“都是命啊……”

  崔熠:“……”到底点点头。

  被他们两个挤兑惯了, 谢庸恍若不闻。

  下午考试散场时,谢庸、崔熠、周祈等在崇仁坊西门处——等在皇城门口未免不像话,而潘别驾从皇城出来回行馆,一定走此门。

  周祈眼尖,“那不是他们?”

  在三五一群的士子和官员们中,周祈一眼看见身材略胖的潘别驾和他身旁的吴清攸、吕直、焦宽。他们当也看到了自己三人,原本在说话的,此时都肃然了面色。

  潘别驾领着几个士子快走几步,近前行礼。

  谢庸微笑道:“莫要多礼了。今日潘别驾辛苦,几位郎君更是辛苦。昨日才下过雪,几位郎君只铺单席坐在殿外大半日,莫要受了寒凉才好,回去吃点热汤饭,早点歇着,再过几日还有两场呢。”本朝礼部试分三场,第一场发了榜,没被黜落的参加第二场,第二场试过,又没被黜落的再试第三场。

  吴清攸垂着眉眼,略提一下嘴角,领着吕直、焦宽行礼道谢,又与谢庸三人及潘别驾告别,便走进了行馆西门。

  谢庸等看着士子们的背影,目送他们离开,潘别驾轻呼一口气,面上神情也似松快了一些。

  周祈微笑着看他一眼,没说什么。

  谢庸正色道:“我等此来是想请潘别驾跟我等去趟大理寺,代签剖尸文书。”

  潘别驾刚挤出的笑卡在脸上,半晌终于点头。

  他们一行人从崇仁坊到了大理寺,王寺卿已经等在那里了。有吴仵作写的初步验尸尸格,又有专门的剖尸文书,谢庸都签了字,然后极正式地再次向潘别驾告知剖尸之事,请他在文书上签字。潘别驾来都来了,自然没有不应之理,也签了字。谢庸便把这尸格和文书呈交王寺卿,王寺卿仔细看了,签署过,正本存档,副本则交给仵作吴怀仁。

  吴怀仁便准备开始剖尸了。

  已经过了申正,这剖尸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的事,保不齐要秉烛夜剖。王寺卿年纪大了,扛不住跟他们这样熬,先回去,留下谢庸、崔熠、周祈等。

  三人坐在殓房小院之偏间中,这里是仵作填尸格、放东西的地方,窗纸上破了洞,又没个烟火气,冷飕飕的。

  看看四周白惨惨的墙,屋角箱子上摞着的裹尸布,桌案上的尸格纸,崔熠道:“这里倒是可以入传奇了,什么鬼怪尸精之流……”

  “你以为没有?看见屋角的长竹竿了吗?那是防着尸体成僵,顺着生气扑人,捅尸体用的。”周祈道。

  崔熠看墙角,果然有一根长竹竿,不由得面色一变:“真的?”

  “那自然是真的,不然这里放个长竹竿干吗?”

  “你莫蒙我,这世上果真有僵尸扑人?”崔熠还是不信。

  “听说这僵尸是跳着走的,又所以,你看这院子里各屋门槛格外高。”周祈又有证据。

  崔熠看屋门,这院子里的门槛果然不同,竟然不是木头的,而是用砖石垒的,似确实比旁处的高一些。

  “听说黔中道那边有所谓‘赶尸’的。这巫者给死在外乡之人服下秘药,一声咒语响,这尸首便跳起,巫者摇动摇铃,也有说是小锣鼓的,他们便跟着这铃声锣声走。这巫者们带着一串跳动的尸首翻山越岭,走村过户,怕惊着活人,都是昼息夜行。那铃声一则可驱尸,一则也是提醒活人。黔中的人晚间若听到那铃声,便知道有赶尸的经过,自然就回避了。”

  听她说得这般真,崔熠本不信有什么僵尸的,此时不免半信半疑了,“老谢?”

  谢庸手里正拿着史端最初的尸格看,听崔熠叫自己,“嗯”一声。

  “这世上果真有僵尸吗?这竹竿子果真是捅僵尸用的?”

  “巴楚古来多巫者,前朝最好考据上古之事的明心先生便说《山海经》中的“鬼国”就在那巴楚地蛮人的山间。这赶尸夜行的事,听来虽诡异,却不一定没有——世间事便是如此,说有容易说无难。”

  听他都比出了前朝大儒和《山海经》,崔熠还有什么不信的,“所以,这竿子果然是捅僵尸的?”

  谢庸绷不住,眼角微翘,“那是捅院子里树上老鸦窝用的。”

  崔熠:“……”

  周祈“噗嗤”笑了。

  崔熠却又有些将信将疑,看看谢庸,又看周祈:“你刚才还说门槛高……”

  周祈笑道:“因为这院子简陋偏僻地势低啊,屋门只有一级台阶,夏日下起雨来,怕是会内灌,重新盖院子太麻烦,便垒上砖石挡一挡呗。”

  崔熠:“……”

  崔熠用手指指周祈,又指指不动声色却与周祈一块狼狈为奸的谢庸。

  周祈却说起正事:“原本我有些怀疑那潘别驾,以史端的性子,估计会对潘别驾不恭,这史端又是建州刺史看中的,主官与佐贰之间的事……关键,潘别驾那日又妄图遮掩。但如今看,不像是潘别驾。”

  周祈说起下午的事,“在行馆门口,他见到我们,面现忐忑,几个士子走了,他倒轻松下来,分明是怕我等来捉拿那几个士子中的一个的。若是他作案,只剩他自己独对我们,该更害怕才是。”

  崔熠放过她刚才说“僵尸”的事,道:“下午一照面儿,我就看那吴清攸神情不大好,他是不是心虚,觉得咱们是去拿他的?”

  谢庸摇头:“那是个聪明人,与潘别驾不同。真是去拿人,没有不带衙差,反而我们三个自己在那里等着的道理。”

  周祈道:“我估摸着,他许是没考好。”

  崔熠想了想,点点头,也是,街上士子有一半都垂头丧气、神色不好的。

  周祈看谢庸,谢庸也看她一眼。周祈知道他也怀疑,这样一个精于诗赋的才子,头一场就是试诗赋,他为何会没答好?进士科许多“才子”其实是卡在后面的帖经和时务策两场上的。这吴清攸是碰巧题目不擅长,还是旁的什么原因?

  三人说着话儿,直等了足有两个半时辰,吴怀仁才来报,已经剖检完毕。

  他手里端着个托盘,托盘上有一小堆儿棕黑的东西,又有一只死鼠。

  “史端的心肺等看不出异常,其胃内的食糜有问题。虽银针试不出什么,但我以之喂了养在这院子里的老鼠,约两刻钟,老鼠开始站立不稳,如喝醉之状,然后身体抽搐,又半炷香的时间,老鼠死了。”

  谢、崔、周三人面色均是一变。

  谢庸沉声道:“明日再去青云行馆。”

  然而第二日,他们还未进行馆的门,便得了消息,又出事了。

第54章 空兰花盆

  “奴等要给郎君摆饭, 郎君说吃过了。看郎君有些累, 奴便服侍阿郎略做洗漱,又劝他早睡,阿郎惯常不用人守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华子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