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华子午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樱桃糕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3 KB   上传时间:2020-06-29 12:41:18

  周祈自己也笑了,看看这山,这水,不由感慨:“真想在这里出家当道士算了。”

  谢庸看她一眼, 神色肃然。

  崔熠笑道:“你可得了吧。你舍得斗鸡跑马喝酒听曲看传奇、调戏俊俏小郎君的热闹日子?”

  周祈:“……”

  过了片刻,她眯着眼看看苍翠的山峦,神色中带着些寂寥:“不过是一说罢了, 哪里真离得开。”

  谢庸再看她一眼,微皱起眉头。

  湖中有舟, 崔熠让绝影招呼一个道士来划船送他们去看看那瀑布后藏丹书的地方。

  道士来得很快,还抱着几领蓑衣, 拿着斗笠。

  谢庸、崔熠、周祈都把蓑衣斗笠披戴好了, 由那道士划船载着穿越瀑布,来到瀑布后面石壁下。

  隔着湖泊,又有瀑布藤蔓杂树遮挡,在外面看不出这壁上有山洞,来到此间就能看到的。

  周祈当先跳下船,攀上高石,回头看看身后的谢少卿,周祈手指微动, 到底没伸手去拉他。

  谢庸上来,回手拉崔熠,三人一前一后,走进那洞里。

  这山洞大约普通民宅的一室大小,没什么斧凿痕迹,像是个天然的。洞里当是打扫过,地上常年积累的飘进来的灰尘、枯树枝、藤蔓叶子之类混成的泥巴被铲走了,还留下些痕迹。估计很快这里便会整修一新,放上石龛、石像,遮上幔子,供上瓜果,壁上也会刻字,然后成为这道观一处“盛景”。

  谢庸微蹲,用手抚过石壁上一处痕迹。周祈凑近,这是紧挨着的六七条寸把长的痕迹,很细,是经年的旧痕。

  周祈笑道:“该不会真是狐狸抓的吧?”

  谢庸摇摇头,按说狐狸在石头上是抓不出这样深的痕迹的。

  三人在这洞里转一圈,并没发现什么,这里也着实无味得紧,三人便走出来,又坐那船回到岸边儿。

  一堆人正在周祈他们刚才所站之地的不远处安放一块大石头,那大石有一人多高,七八尺宽,颇为厚重。

  “不行,歪了!不能这样放。”一个约莫二十七八岁的道士站在石前支使,“先抬到一边儿,把这里的石台地砖挖开,再把它安进去。”他身旁还有个穿蓝色圆领袍的,约莫二十八九岁年纪,长得很斯文,像是个士子。

  其余道士、仆役有扶着大石的,有开始叮叮当当挖这岸边石台地砖的,凿了一会子,把起下来的砖石抛在一边儿,终于清理出一片儿安放大石的基座。

  道士、仆役们把石头往那“基座”上挪。

  “还不行,角儿上还翘着。”支使的道士道。

  他身旁蓝袍士子走过去,用铁棒斧凿又撬了一块砖石下来,搬着放到碎砖石堆上,回头对道士、仆役们道:“再试试。”

  道士、仆役们喊着号子,这回算是终于把大石安放好了。

  谢庸等走近。

  年轻道士对他们行个道家礼,那蓝袍士子则微颔首。

  谢庸微笑道:“这石头上便是临的那丹书吗?蚕头燕尾,简淡庄重,颇有汉风,写得真好。”

  周祈也看那大石上的字,上面用朱砂写着隶体的《道德经》五千言。周祈对字不甚了了,若是楷书,还能勉强看出些字风笔意,对隶书根本不摸门儿,是个纯粹的外行。但她能看画儿——不是大石上的画儿,是地砖上的画儿。

  周祈负着手瞎转,来到那堆起下来的碎砖烂石前,那砖上竟刻着狐狸!数一数,还是九条尾巴的。刻得虽简单,但颇传神。周祈又看到这些砖石有的青黑,似是被烧过。

  蓝袍士子拱手,淡淡地道:“贵人谬赞,临摹而已,未及原书一二。”

  年轻道士看他一眼:“你又何必太过谦虚。”

  年轻道士又对谢庸道:“这石上之字便是舒安临的。”

  年轻道士自云道号清虚,是观主玄阳真人的弟子,蓝袍士子是这里的香客,叫陶绥。

  在稍后的晚宴上,谢庸、崔熠、周祈见到了玄阳真人的另两位亲传弟子——清仁,清德。其中清仁居长,清德居次,先前遇到的年轻道士清虚是老三。

  清仁道长四十余岁,相貌威武,说话声如洪钟,看谢庸和崔熠时很是打量了几眼。周祈也在打量他,看着他的手指,周祈微皱一下眉,这小小的深山道观还真是藏龙卧虎呢。

  清德道长亦四十上下模样,个子不高,略胖,一脸喜兴,总是未说话先笑,像东市上的店铺掌柜。

  事实上他做的也确实是掌柜的活儿,在开宴之前,他就观里的几样儿进项开支禀与其师,玄阳道长只道让他自己拿主意。

  清德笑道:“总要让师父知道的。”

  玄阳道长拈须一笑,清仁皱眉看一眼清德,又看低着头正凑在一起说话的清虚和陶绥,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师徒四人,最健谈的其实还是师父玄阳真人。

  而谢、崔、周三人中说话最多的则是谢庸。

  谢少卿与玄阳真人一路从骊山风光说到求仙问卜、炼丹采药,又说回到道观景致风水上,周祈觉得谢少卿去东市抢书生们的字画买卖,而不是抢自己这帮假和尚假道士的买卖,还真是给面子。

  谢庸赞叹:“瑞元观山环水抱,佳气葱茏,是个冲阴和阳的大吉之相。某听今日同来的信士说,这里的水拿回去煮药,药效都更好些。可见真是神仙福地。”

  玄阳真人赶忙谦虚,又称赞谢郎君博学。

  “只是今日某看那湖边砖石似有火烧之痕,按说这种福地,不该有此灾祸……”谢庸诧异。

  玄阳真人一怔,笑道:“贵人有所不知,那着火的不是敝观,而是从前的狐狸祠。这里穷乡僻野,不比京里,多得是各种私庙淫祠,其中不乏供奉狐狸蛇鼠之流的。许是上天也觉得让间狐狸祠占了这样的灵秀地方不合适,降下天火,把那祠烧了,贫道等才又建的这道观。”

  谢庸点头:“原来如此。”

  ……

  玄阳真人和他手下弟子的酒量都不错,又盛情款待,周祈不免就多喝了两杯,回去略加洗漱,黑甜一觉,第二日才醒便听说观里出事了。

第88章 玄阳之死

  由慌慌张张的小道士领着, 周祈来到道观后醮坛旁的树林中, 一堆人正围在一起。

  周祈走近,观主玄阳真人侧脸趴在地上,面色青紫,道袍被撩起,后背、臀部各有四道伤痕,流出黑色的血来,背臀部皮肉亦呈恐怖的青紫色。

  谢庸蹲在其旁, 用帕子擦了血迹,闻一闻,又细看那伤痕深浅。

  崔熠蹲在谢庸对面, 也凑近细看。

  周祈走到谢庸旁边,弯腰与他们一起看, 其背部的四条血痕,前二, 后面两侧各一, 离着极近,血痕细,上重下轻,大约七八寸长,其臀部伤痕亦仿佛,周祈在自己手上比量比量,这是什么小兽的抓痕吧?

  周祈直起身,打量这地方, 这里到处种的都是松柏,当是为醮坛而植的风水树,在玄阳真人尸体不远处有个蒲团。

  尸体周围踏得乱七八糟的脚印子,其中有几行延伸到林子里面去了——山中夜里雾气大,这里又临湖,林子里地上湿漉漉的,虽有小片小片的草,脚印还是颇为明显。

  周祈又看周围的人,清虚双眼含泪,呆愣愣的,显是还未从其师突然亡故中缓过神儿来,蓝袍士子陶绥皱着眉,神情严穆,又有几个旁的道士和一个带着灰扑扑围裙的仆役,其中一个小道士神色尤其惊错。

  周祈问:“玄阳真人这是出来打坐出的事?”

  崔熠指着那惊错的小道士,让他再说一遍。

  “刚才,我正在醮坛那边清扫,突然听见林子里一声惨叫,我知道每天早晨真人都在林子里打坐,吸收天地灵气,我听那声音不好,怕是真人出了事,便赶忙跑过来,还有湖边儿散步的陶施主,还有正雕刻那经书的徐石匠,我们一块跑过来。我们来了便见真人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满脸青紫,眼睛瞪着,已是,已是——升天了。”

  “你们来时,可看到这林中有什么可疑的人或物?”周祈看小道士,又看陶绥和那个穿灰扑扑围裙的,那想来就是徐石匠了。

  小道士摇头,“我只看到了真人躺在这里……”又道,“陶施主和徐石匠比我快两步。”

  陶绥摇头:“不曾看到什么可疑的。”

  徐石匠看一眼陶绥和小道士,也摇头。

  周祈看看他们,又看那几行延伸到林子深处的脚印:“清仁、清德二位道长去林子里查探了?”

  崔熠点头。

  不多时,清仁、清德和另两个道士从林中返回,对谢庸、崔熠等摇摇头。

  谢庸站起来,对他们道:“诸位也看到了,令师全身皮肉青紫、血迹乌黑,伤口附近尤其青紫得厉害,像是受伤中毒而亡。伤痕从形状、大小、深浅上看,极似小兽抓痕。另外,小道长叫我来时,诸位尚未到,当时这里脚印只玄阳真人、陶郎君、那位石匠还有小道长的。”

  谢庸又问:“我看令师手掌,像是会功夫的?”

  清仁沉声道:“不错,家师刀法、拳脚都很好。”

  谢庸点头:“但这里没有什么打斗痕迹。”

  清仁背后那个颇年轻俊秀的道士道:“这样的抓痕,伤人的又来无影,去无踪,一定是那被夺了丹书的狐狸!是狐狸来找师祖报仇了!都说狐狸、黄皮子这类东西记仇,咱们与狐狸的过节也不只丹书的事,它们估计还觉得咱们夺了他们的地方,咱们这道观可是在狐狸祠上面建的。”

  清仁眯眯眼,没有说话。

  清德道:“静诚师侄不好这般笃定吧?狐狸,那未成精魅的,多半是如其他兽类一样抓咬脖颈,成了精魅的,我虽没见过,但书上却有,多半是蛊惑人心,让人自杀,自然也有极凶残的,掏心掏肺,但不管哪种,从来不曾听说狐狸有毒。”

  清德看一眼清仁,幽幽地道:“我觉着,这即便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精,也是个蛇精,毒蛇精。”

  清仁拎起小钵似的拳头,瞪着清德道:“狗鬼!你怀疑谁呢?”

  清德看一眼他的拳,皮笑肉不笑道:“师兄何必生气,我是疼师父疼糊涂了,不过这么顺嘴一说。”

  清仁冷哼一声,放下拳头。

  看着这兄弟阋墙,周祈与崔熠互视一眼,谢庸满面肃然。

  到底是在林子里,尸体只是初步查验,细微处还要抬入室内细细查看。对于玄阳真人之死,许是他死相怪异,死因不明,要顾忌观里的名声,并没有人提报官的事,谢庸、崔熠、周祈亦没有表明身份,只凭借着崔熠“长公主府郎君”“博陵崔氏子弟”的身份掺和了进来。

  观里弟子们开始忙忙碌碌地收拾灵堂,崔熠、周祈与谢庸在暂时充任殓房的一间偏殿再次查验了尸体,让人失望的是,并无更多所得。

  崔熠对周祈道:“昨日我还觉着这是个神仙福地,这会子却只觉得这观里阴森森、冷飕飕的,好像妖魔鬼怪的洞府一样。阿周,你听那清仁、清德的争执,那清德分明怀疑其师兄是凶手。”

  周祈告诉他原因:“你看清仁的手没有?手指末端青紫,有厚茧,那是用蛇蝎等毒物练毒掌、毒爪练的。听清德的口风,他当是用的毒蛇。”

  “毒爪?可那抓痕不像是人手啊。不过,满身青紫、见血封喉,倒确实像蛇毒。”

  周祈对江湖伎俩熟:“你没见过他们练爪的用的爪套子,又尖又利,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伤痕来。”

  “可他为什么杀玄阳道士?”

  周祈看看崔熠,觉得小崔身上皇家的血真是白流了,“玄阳真人死了,这观里就该谁当家了?这么一个道观,若是平常,晚当些年的家倒也没什么,可如今那丹书献上去,圣人若一个高兴,保不齐就给个什么封赏……”

  崔熠点头,街上尚有为几文小钱打破头的,更何况圣人的封赏,“可他是怎么做到来无影去无踪,不留足迹杀了玄阳真人的呢?当时那小道士来叫人,我和老谢赶到,过不片刻,清德和清虚也来了,随后就是清仁,随后是弟子们。从足迹和时间上,都有点讲不通。”

  周祈点头:“确实。但若那清仁轻身功夫好,也不是不能。事发之处离着醮坛不过二十尺远,那林子树木种得又密,地上又偶尔有些草,他若藏于树上,偷袭一击成功,足尖点在草上,留不下什么痕迹。陶绥等跑过来的工夫,也足够他借助树和草蹿到醮坛上了。然后埋伏在坛上,候准时机下来。这样足迹和时间就都说得通了。”

  “这么说,凶手极可能就是清仁?”

  周祈却又推翻自己:“我去那醮坛上,并没找到什么证据。推测做不得数,也可能是旁人,栽赃陷害清仁也不一定。”

第89章 三个弟子

  没有证据, 便去寻证据, 谢庸、崔熠、周祈先去寻的自然是最被怀疑的清仁道士之处。

  一边走,崔熠一边问周祈这毒掌毒爪怎么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华子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