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丝帐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醉酒微酣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36 KB   上传时间:2021-05-24 19:37:37

  拓跋泰来的时候,便是见到这样一幅活色生香的场面,即便是宜春殿红枫落雪的盛景,也不及眼前颜色万一。

  见他回来,崔晚晚趴在池边,双臂交叠搭于胸前,一双明媚的眼黏在他身上。

  “这位郎君,你可知鸳鸯二字怎么写?”

  好了伤疤忘了疼,她又开始不知死活地撩拨。

  拓跋泰蹲下,眉宇间萦绕着戾气,但嘴角还是牵出一抹温柔给她:“愿闻其详。”

  “来。”

  崔晚晚宛若如传说中的鲛女,上半身浮于水上,神态懵懂天真,但面庞妖冶魅人,还勾着手指头示意他靠近。

  拓跋泰微微躬身,她伸手拽住衣襟,费力撑起身去贴他的耳朵,不料脚下一滑往后仰去,他连忙伸手去捞。崔晚晚顺势把人扯下了池子。

  待他浮出水面,她如水草般缠上他,笑个不停。

  “要做鸳鸯,先得戏水,郎君学会了吗?”

  拓跋泰衣衫尽湿,显得有些狼狈,他抱住人抵在池边,沉声反问:“鸳鸯鸂鶒绕渔梁,其中鸂鶒二字,贵妃可会写?”

  鸂鶒鸟身大羽艳,时常雌雄相随,喜爱同飞并游,也被称作紫鸳鸯,常被人比作深情恩爱的化身。

  “如何不会?从前臣妾家中也是请了西席的。”崔晚晚得意洋洋,纤纤玉指在他胸口写字,一笔一画,诗句信手拈来,“鸳鸯鸂鶒绕渔梁,摇漾山光与水光。不管使君征棹远,依然飞下——”①

  诗还没念完,她突然反应过来什么似的,神情怔怔:“旧池塘。你……”

  拓跋泰的唇封住了她剩下的话。

  两年前匈奴战败,后来冒顿单于向大魏递交降书,此举引起匈奴内部分裂,混战不断,于是出现了三个单于争立的局面,除了冒顿而外,一支族人西迁远徙,另一支则在统万城建都,号曰“大夏”,国主为赫连渤,自封大单于。大魏称其胡夏。

  约三日之前,胡夏竟突袭了大魏一座边城,徙民万户劫掠牛马财货,杀了守城官员扬长而去。

  消息刚传到京城,方晋杰就匆匆来报,拓跋泰一听便觉得此事蹊跷,胡夏国小势弱,赫连渤又年事已高,应该巴不得与大魏相安无事,怎会在此节骨眼上挑衅?他正在思虑该如何处置,谁知前朝涌来一波下臣,皆已听说胡夏偷袭一事,众人义愤填膺,都嚷嚷着要反击胡夏。

  一时间,朝中竟是人人主战。拓跋泰冷眼旁观,心中冷笑。

  良久,他才居高临下发问:“既然要战,谁堪为将?”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江太傅行军经验丰富,为大魏屡立战功,由他率兵前往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蓄着山羊须、高颧骨的中年男子率先回话,正是江肃从前帐下谋士,赵阔。他如今是兵部五品库司郎中。

  此言一出,又有好几人赞同,都说从前江肃率军挫败匈奴,乃是最佳人选。

  拓跋泰不置可否,看了一眼方晋杰。

  方丞相捋须说道:“太傅毕竟是陛下的义父,如今天寒地冻的,实在不宜让其奔波操劳。”

  拓跋泰点头:“太傅年事已高,朕也于心不忍。”

  这时,江肃上前一步,大义凛然道:“昔有赵国名将廉颇,年过七十尚能为国效力,老臣愿效仿之,马革裹尸报效大魏!”

  他拿廉颇当例子,不免让人想起两个典故,一是长平之战,赵王中了秦国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固垒坚守三年的廉颇,最后赵国惨败,赵括被射杀,而秦将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二是“廉颇老矣”,赵王听信谗言,认为廉颇年迈不堪重任,致使廉颇抱憾而终,死前留下一句“我思用赵人”。

  江肃自比廉颇,字字句句皆在隐射拓跋泰心胸狭隘,猜忌打压能臣。

  “太傅主动请战,高风亮节,朕心甚慰。此次征讨胡夏,仍由太傅任兵马大元帅。”

  拓跋泰顿了顿,随即扔下一句话。

  “朕也一同前往。”

  决定御驾亲征以后,第二日便要返回京城做战前准备。飞霜殿众人知悉连忙收拾行李。

  崔晚晚从汤池出来就闷闷不乐,嘴撅得老高。

  “合该拿个茶壶来挂上。”拓跋泰见状揪了一下。

  崔晚晚扯着他袖子,娇嗔问道:“非要去么?”

  拓跋泰点头,见她依依不舍的模样,积攒的戾气消散不少,笑眼问:“舍不得朕?”

  “谁舍不得了。”崔晚晚仍旧口是心非,“晚上没人闹,我自个儿不知道睡得多舒服!”

  拓跋泰拥她入怀,低叹道:“朕不在,你顾好自己。”

  崔晚晚乖巧依偎,双手环住他的腰。

  “你也是。”

  金乌西沉,飞霜殿如银宫仙岛,夕阳自窗棂外照到默默相拥的两人身上,披上一层泥金色,朦胧微暖。

  “你要当心,不准受伤。”崔晚晚羞赧于自己竟变得这般担惊受怕,赶紧出言找回几分面子,“反正我不会心疼!”

  战场上刀剑无眼,即便如拓跋泰这般身经百战也不敢保证,只能说:“尽量。”

  “不许尽量!你保证!发誓!”

  崔晚晚故作凶很,眼眶绯红。

  拓跋泰见状心软,道:“好,朕答应你,绝不轻易冒险。”

  “嗯。”崔晚晚闻言心里踏实了些,抬指抹去眼角的泪珠,叮嘱道,“你要小心姓江的老匹夫。”

  胡夏偷袭有悖常理,大魏不应急于反击。朝廷可派将领前往边城威慑,与国主赫连渤通信会面,弄清来龙去脉再行处置,即便要战,相信以拓跋泰如今的地位声望,胡夏也只能递交降书兼赔偿损失。可朝中有人做手脚,故意把此事宣扬出去,又利用魏人对匈奴的痛恨,挑起众人激昂战意。如此一来,拓跋泰为安抚人心,只能放弃兵不血刃的打算。

  大魏国库空虚,均田令又还未见成效,实在不宜穷兵黩武。拓跋泰被迫妥协已是烦心事一桩,接下来江肃请战,可谓是让他震怒。

  北方是江肃的地盘,若由他领兵去打胡夏,无异于放虎归山。太傅的官职把江肃牢牢捆在京城大半年,他隔三差五就要以年迈体衰为由,请辞告老还乡,拓跋泰每次都好言挽留,作出“君臣情谊深厚”的表象。实则二人只是勉强扯块摇摇欲坠的遮羞布维持面子,一旦江肃离开京城,必然立马决裂。

  这个节骨眼上江肃请战,种种迹象表明胡夏一事与他脱不了干系。

  拓跋泰当机立断,决定放手一搏,亲自出马。但前路未卜吉凶难料,他也不知这次胜算有几分。

  崔晚晚素来聪慧,他能想到的,她自然也想到了,所以才叫他提防江肃。

  “晚晚,”拓跋泰思忖再三,觉得有些事还是提前做好安排,“倘若朕有什么……”

  崔晚晚一掌捂住他的嘴。

  “我等你回来。”她不想听他接下来的话,含泪微笑,“就在长安殿等你。”

  翌日帝驾回京,崔晚晚特意央拓跋泰再带她去一次李家村。一行人打马急行,于午时到达村口。

  正是冬季农闲时节,孩童仍聚在一起玩耍,见到崔晚晚顿时雀跃,认出了这位“仙女”,可一见她身边有个冷面含威的年轻郎君,都怯怯不敢上前搭话。

  “你走远些,吓到他们了。”

  崔晚晚赶走拓跋泰,自己迎上去,还让佛兰拿糖出来分给孩子们,眨眼俏皮:“看吧,我不会骗人的。”

  孩童把她围在中间叽叽喳喳,如众星拱月,她也笑得一派无邪。

  拓跋泰远远望着,眼里也浮起几分笑意。

  她倒是很喜欢孩子……

  接着几人又去了李叔家,拓跋泰在外与李叔闲话家常,崔晚晚则去找李阿香说些“女儿家的体己话”。待了半个多时辰后,他们告辞。

  日夜兼程,帝驾只用了一天便赶完两日的路,回宫已是子夜,拓跋泰早就召集了群臣连夜议事,他担心胡夏之事迟则生变,出征迫在眉睫,他打算天一亮就出发。

  两人来不及说什么就匆匆分开,拓跋泰去了前朝,崔晚晚回了长安殿,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翌日清晨,拓跋泰在宣政门外集结将领,颁诏之后,祭路、祭旗、誓师,接着率领人马浩浩荡荡出征。

  崔晚晚没有来送行,只是遣人送来一个荷包。

  福全呈给拓跋泰,他没时间细看,径直塞进怀里,直到骑马出了京城,这才想了起来。

  打开荷包,里面是个绀青色的祥云结,股股丝线编得歪七扭八,要努力辨认才能勉强看出形状。

  拓跋泰忍不住勾起唇角,脑海里浮现了一副美人灯下做女红的画面,也不知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气女人费了多少功夫……

  晚晚,他的晚晚。

  拓跋泰把这个寓意好运祥瑞的结挂在了腰间蹀躞带上。

第44章 凤印 妖女什么意思?

  福全把凤印送到了长安殿。

  中宫空缺, 贵妃为四妃之首,掌管凤印合情合理。崔晚晚也没推辞。

  佛兰雀跃,恨不得把凤印供奉起来每日磕头上香。

  “这下心里踏实了。”佛兰带着一种苦尽甘来的口气说道, “等陛下得胜归来, 应该就是封后大典了。”

  金雪银霜也附和,还计划着要早日让尚服局把皇后礼服制起来。

  崔晚晚单手支颐, 对凤印毫无兴趣,而是又开始神游天外。

  “娘娘,您说凤冠是九龙九凤的,还是三龙二凤的?”

  两个小丫头从未见过皇后凤冠, 金雪只凭猜测,觉得龙凤越多越好,银霜则听老一辈的姑姑们说过,凤冠饰金龙翠凤, 皆口衔珠滴, 镶嵌红蓝宝石,华贵非常。

  崔晚晚迟迟回神, 随意瞄了眼凤印,平淡道:“皇后人选由陛下定夺, 你们不可妄议。”她走向案桌,“我写一份诏书,佛兰你送出去。”

  御驾亲征当日, 后宫里就向各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府邸下了一份诏令, 说要召集各家命妇进宫抄经,为前线将士祈福。此令虽出自崔贵妃之手,却加盖了凤印,等同于中宫之令, 于是当夜宫门口排起长队,各家都送了女眷来。

  内宫西北角的三清殿是本次集中祈福抄经的场所,此处离众嫔妃寝殿不远,而且邻近九仙门和凌霄门,一墙之隔就是羽林卫,再安全不过。

  崔晚晚身着青衣,长发束起盘髻,戴一顶莲花玉冠,一副清绝出尘的道姑打扮。她在三清殿接见女眷,然后分发经书笔墨,讲了几句大义,让宫女领众人去净室安置。

  除此而外,后宫嫔妃也需抄经。

  “妖女什么意思?”

  江巧音得令前来,内心忿忿。此番江肃被重用,她也跟着水涨船高,身边聚集了好几个嫔妃,皆对她俯首帖耳。

  众女讪讪不敢乱说话,左右都得罪不起,索性装聋作哑。

  “淑妃来了。”崔晚晚毫无芥蒂地主动招呼,“你来得正好,一起把这些分发下去吧。”她指了指摞成小山的经书绢帛。

  当着外人,江巧音一副恭敬有礼的做派,柔柔应是。

  “臣妇拜见淑妃娘娘、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不久,有一女翩翩而来,弱柳扶风的姿态,下跪行礼。竟是韦清眉。

  见到是她,江巧音颇为意外,转过头去看崔晚晚。崔晚晚露出和善笑容:“本宫想着你们姑嫂许久未见,故特意请世子妃前来,也好与你闲话家常。”

  韦清眉磕头谢恩:“谢贵妃娘娘体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丝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