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明如璋_分节阅读_第74节
小说作者:十九同尘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41 KB   上传时间:2022-09-05 20:44:13

  “算是吧。”看到她总算起了点谈兴,他将这锦盒又递进来一分,“方才从他那里抢来的,此等男子不忠不义,值得这一遭。”

  楚姜抬眉,看他说起不忠不义时那一脸的凛然正气,带着丝笑,一字一顿道:“是乃天下男子,不忠不义者多矣,今日是他,明日是谁?”

  “明日应当也是他,他还托了廉叔从东莱给他带回了一盒海珠,一颗足有半两重,九娘若喜欢,改日我再去要来。”

  楚姜被他哄着,气性莫名下去了些,忍住笑嗔道:“怕又是师兄抢来的赃物,我才不稀罕要。”

  方晏听她话音带笑,知道她气消了些,便当着她将那锦盒打开,取出那素纱来,置在两人之间。

  昏烛光色浅,楚姜透着纱,竟能看见他眼睛里的烛火色,终是伸手摸了摸那纱,“我要是拿了这个做衣裳,岂不是也做了强梁?”

  他将素纱搁在她手上,声音清朗道:“若是九娘以为不好,有人追究起来,便送我出去抵罪好了。”

  楚姜见他脸色,也笑了笑,“真有那天,我可不会舍不得,我与师兄,相识不及一载光阴,便受美色相惑,言语相骗。”

  方晏长叹,知她要兴师问罪了,从怀中拿出那只匣子来,又递给了她,“九娘,我绝不会欺你。”

  楚姜一笑,不但素纱不收,匣子也不收,全塞回他怀中去,眼神十分决绝,“昨日江上,师兄可知?”

  他静静看着她,似乎自己要是一个字说不对,便要被她弃了。

  看着她越来越难过的眼神,他叹道:“不会有人伤及你与楚氏诸人。”

  她神情有些哀伤,似是对他失望至极,“可是一旦太子殿下受伤,我六哥便会被问责,若是再不好,我父亲、三哥皆不得好,这不是牵连吗?”

  “太子不……”他止了声,看她神情里那点愁色尽去,忽轻笑道:“九娘,这是你欺我啊!”

  既已经从他口中得出结果来,楚姜也不再作伪,太子不会有伤,他们的目的便不是刺杀太子,而是……

  想着她便将那纱从他怀中取过,对着灯色细细欣赏道:“倒是不一般,我夏日里正缺这样一副帐子,这叫叠山素纱么?”

  方晏被她套了话,不怒反笑,撑手进了窗中,一步步逼近她,直至她眼前只有他灰青的袍子,触目只是他的胸膛。

  “九娘,你欺我。”他委屈地低喃道。

  他从林木中穿身而来,周身尽是草木的鲜润之气,楚姜被他逼在怀里,仰头不甘示弱地与他对视,“师兄不也欺我么?”

  她伸出手指点着他的肩,“我父亲辅佐太子,却因为师兄从中作梗,令他不得不娶了我继母,我继母人很好,可是我不喜欢顾氏,顾氏叫我不高兴了,这是不是师兄欺我呢?”

  他抓住她的手,点头道:“是我的错。”

  “师兄惹了虞巽卿,令他无缘无故要杀我,这是不是师兄欺我?”

  她的手被抓住了,还在他掌心不安分地动了动,与若有若无的杜衡香一同作乱,搅乱他的神志。

  他想方才楚姜的话真是颠倒黑白,分明是她美色相惑。

  “我在江上见到贼人作乱,师兄知情却未告诉我,这是不是师兄欺我?”

  他喉结动了动,呼吸微促,“是。”

  “我从来不知师兄在何处,师兄却想来就来,这是不是……”

  她眼中有了一丝水汽,看得他心中一疼,弯身与她额头相触,拍着她的背安慰道:“都是我的错,是我欺你,是我不对。”

  她声音渐渐委屈,揪着他的衣襟道:“师兄,方才你敲了窗,我让你等的那一刻钟,你有没有想到,一日百刻,我若在哪一刻想见你,要花上一个时辰的功夫去想如何才能见到你,满天下没有一个儿郎值得我如此,可我为了师兄,却至如此境地,师兄,如此之你我,如何长久?”

  她眸中的水意,仿若要将他拖进沼泽里,他无声叹息,将她揽在怀中,“往后我每去他处,必令你得知。”

  她并不满意,手依旧紧紧揪着他的衣襟,反身仰望着他,“可你若与东宫为敌,便是与我父亲为敌,有人碍我父亲,便是我的仇敌。师兄,我说过的,你若碍我亲族,我不会手软。”

  他轻轻拉开她的手,摇头道:“我不帮任何人,也不会伤害你的亲人、友人。”

  “可昨日江中,作何解释?”

  “非受我命,我亦不会阻拦,知道你在船上,我叫了几人潜入其中,是为护你周全。”

  她从他怀中抽身,手里握着素纱,仿佛对他的回答很满意,“若如此,我也不会逼问师兄他们是受何人之命。”

  他笑问:“为何不问?”

  她噙了笑,低眉抚着素纱,“我知道是谁。”

  “是谁?”

  “是魏王吗?”

  他唇角微弯,“为何不猜是梁王?”

  “本来我不确定,听到师兄这么问,便八九不离十了。”她移步去到案前,寻了一把裁纸的小刀,慢慢地给那素纱开着口子。

  “其中或有梁王手笔,但是追查出来的,一定是魏王。只是有人透了信给梁王,让他笃定那些贼人不会伤及太子性命,才有了他勇救东宫的举动,也借此叫世人知晓他爱护手足,忠诚东宫。我猜透信给他的,便是师兄了。”

  方晏跟在她身后,在她执起刀时小心护着她,闻言便在她耳后道:“为何是我?”

  “我不知师兄是与梁王、魏王哪一位有来往,可是太子初南来时,是虞氏带头不服,后来才知道了他暗自送了黄金美人前往长安,师兄又向我承认过其中有你手笔,我非愚钝,也该猜到你与他们中的一位有交易了,如今看来,还不止一位。”

  方晏的手按在她的手背上,昏烛之下,气氛有些旖旎,他拿捏着她的手,一点点划开那素纱。

  她却拿捏着他的心,每出口一字,成了句,浮在杜衡与草木的香气中,分明句句轻快,却似雷霆万钧。

  “那么,九娘要弃我了?”

  “我不弃。”楚姜反身,将裁成两半的素纱比在他袍子里的单衣上,那一角被他撕开来挡脸了。

  她捧着那方衣角,面色忧愁,像是个满心只有丈夫的妇人,正在为即将要出远门的夫君缝补衣衫,只是嘴里的话又像是刀子一般。

  “往后师兄的每一步,我都会猜度,一旦我发现自己无法掌控了,我便告诉我父亲,我大舅舅,还有太子殿下,陛下,我要他们都知道有一个南齐宗室,侥幸活了命,不仅不安分,还想要颠覆我大周江山。”

  她扬起明艳的笑,“我还要求他们把那叫陈询的给绑起来,挑去手脚筋脉,把他困在我五陵原的那宅子里,我高兴了便去看看他,哄哄他,不高兴了便冷着他。”

  方晏只觉自脚下而起了一股战栗,却不是害怕,是难言的兴奋,他信楚姜真敢这么做,莫名的,竟令他心跳加快了。

  可是下一刻,楚姜又温了神色,转身要去翻找针线,被他一只手便钳制住了。

  她话虽狠,可人实在娇小,被他逼在案前丝毫动不得。

  他的声气触在她的颈侧,“把我困在宅子里,之后呢?只是看看我吗?”

  楚姜抚着他的眉,微微一笑,他以为她要做些什么,眼神里带着期待。

  可她忽向外道:“阿聂,我渴了。”

  门外立刻便响起动静,正在阿聂进门之际,她低声笑道:“有此登徒子,夜闯我闺房,阿聂见了,绝不会许我再与师兄来往了。”

  方晏眼见门口人影渐渐出现,无奈笑着松开她,携着那半截素纱翻窗离去。

  阿聂进来便见楚姜乐不可支地伏在案上,笑得周身肩背都在抖动,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地为她拍着背,好半晌方歇了。

  作者有话说:

  ①《西京杂记》

第89章 泥哨

  翌日,东宫一行停留在扬州的第二日,对江上刺杀一案的追查也有了进度。

  杨戎在翻搜死去的贼人衣物时,从一件布衣中找到一只泥哨,上面刻了“太原马家泥哨”六个字,上面的字迹磨损得十分厉害,似是长久偏爱之物。

  而偏巧的是,魏王刘岷的母妃郑昭仪便是太原郡人士。

  在翻搜这些贼人的衣物时,便可知他们在行事前,已将身上一应能辨出名目的物件丢弃,皆是一色的布衣,武器也是寻常,行事风格十分严谨,这只泥哨,或许是那贼人的爱物,便十分舍不得丢下。

  杨戎便寻了些去过太原郡的商人来,一一询问他们可知晓这“太原马家泥哨”,果然有了些眉目,能知道在泥哨上刻上招牌,应当也不是什么小作坊,这马家泥哨便在太原十分有名,整个太原郡的小孩,不论贫富,手上都有一只拿着玩,不过早在十年前便壮大了声势,如今泥哨上刻的只有“太原马氏”四个字。

  一位商人说完还十分殷勤地要回家将小儿子的泥哨拿来,“将军,我七八年前去太原郡,从他家置了些货,那时候他家的泥哨上便只刻‘太原马氏’了,这一只,少说也是七八年前的货了。”

  杨戎笑着谢绝了他的好意,又叫人好生将众位商人招待了一番,拿着那哨子回了堂中。

  自从两个贼人被抓住,便一句不言,饭食俱不用,俨然是要将自己饿死,杨戎手中摩挲这泥哨,心中想着这哨子若是数年前的东西,便是那贼人常年带着的,这伙贼人身手又不一般,没个十来年的训练绝出不来,这只泥哨,应是纪念之物,纪念人也好,物也好,总与太原郡脱不了干系。

  自古不论游侠还是行商,总爱讲究个乡党,贼子也不例外,况且如今既然怀疑到了太原郡了,杨戎便不会放过,那二人心中防范甚重,并不好审讯,正在他焦愁时,楚姜带着羹汤来了。

  “他们说舅舅自今早起便无心餐食了,莫不是心疼两个贼人了?”

  他见到外甥女前来脸上神情顿时便松快了些,笑道:“事态紧急,总不能将这案子留到了年后去。”

  楚姜挽着他坐在案前,给他盛了一碗鲫鱼汤,“这是阿聂做的,与母亲做的味道一样好。”

  杨戎看了一眼便道:“还是不如,你母亲做的汤没这么香,这鱼骨也剔得太干净了,你母亲可从来都不剔骨头的。”

  楚姜坐在他对面,闻言失笑,歪了歪头看舅舅,“那就是明璋的错了,是我叫阿聂做得香些,生怕舅舅不肯吃。”

  杨戎展眉,拿着勺子喝了几口,“若是明璋的交代,我势必要多吃几口了。”

  话虽如此,可他眉间仍有丝愁意,楚姜看了便问道:“可是那案子不好查么?”

  杨戎摇头,她便道:“殿下虽是叫舅舅与李刺史全权负责此事,可也并非不许他人插手,何不请父亲与左叔父也一并参谋呢?”

  “若是能请,我便也请了,只是此事却涉及了东宫与梁王,甚至魏王,你父亲他们俱是东宫属官,未免事后真查出些什么不利于另两位殿下的,他们便是要参与,也该在最后审问时。”

  楚姜点点头,“李刺史去了江中,可有什么消息送回来吗?”

  他见她如此关心此事,笑了笑道:“此人平庸,若是等他,还不如盼着你给我出主意。”

  她本就是带着目的前来,一听便义不容辞道:“舅舅如此说了,明璋可就不让了。”

  杨戎慈笑着看她,“莫不是你有什么妙计了?”

  “妙计倒是没有,不过我却知道,他们不是真的为了刺杀太子殿下。”

  杨戎自也明白这一点,这才短短两日,扬州城中便已经有些对太子当初剿匪的议论了,众口铄金,一场针对性的袭击被传了几回,成了水匪的复仇和太子当初下令剿匪的失误。

  背后之人的目的,已经达成大半了。

  他叹了一声,“即便不是,可事已至此了。”

  楚姜知道他并没有明面支持哪位皇子,心中想着事情也不是不能挽回,只要将此事定性为夺嫡阴谋,如今这些人议论得越大声,等真相得出的那一日,再待转圜一二,今时议论太子的,都会心怀愧疚地支持他。

  她便道:“舅舅,您是不是已经有了怀疑之人?”

  杨戎一笑,“并未有证据,不能胡言。”

  “可是,那得益最大之人,不该被怀疑吗?”

  他微微怔愣,复沉吟道:“明璋,不该这么说的。”

  若说得益最大的,如今该数梁王了,可是,梁王若是真的……他并未深想,或是怕失望,或也是怕旁的想法。

  而楚姜,他明白这外甥女受她父亲影响颇多,心中极为偏袒东宫,想想他竟笑叹了一声,“你看,你父亲未至此处,只一个你,便带着舅舅往偏处想了。”

  楚姜微微一笑,看着他已经喝完了一碗鱼汤,便又给他盛了一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明如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