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明如璋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十九同尘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41 KB   上传时间:2022-09-05 20:44:13

  而此时那供词已经到了郑侍郎与度支中郎将手中,二人只细看了一眼便齐齐跪倒,膝盖与地板相击的声音撞进刘岷耳中,惊得他扶人的手一松。

  刘呈与刘峤本都接力于他,乍然被松开都不免有些狼狈,踉跄着彼此搀扶了才起身。

  郑侍郎哀诉道:“陛下,冤枉啊!这供词实在是空穴来风,郑氏满族惟效陛下,绝无妄心。”

  刘岷这便知道那供词写了些什么的,忙也跪拜道:“父皇,儿臣虽不知那供词写了些什么,然纸上若指责郑氏忠心,实不该也,数年来郑氏儿郎戍守北境,若有一人心生妄念,何叫我边境安稳数年?望父皇明察。”

  天子冷肃脸色,在龙椅上向前俯身道:“那你们这意思,这供词里所说,郑氏派了死士刺杀太子与梁王并非为真?是这供词冤枉郑氏了?还是说,是太子与梁王冤枉了郑氏?”

  乍闻此消息,众臣不免都倒吸一口凉气,郑氏二人与刘岷也低伏在地回道:“儿臣不敢,当是贼人攀诬。”

  “臣不敢。”

  刘峤便又上前拱手道:“回父皇,正是太子殿下见供词如此,亦怕贼人胡乱攀咬坏冤枉了良臣,才不忍妄自报回京中,殿下亦因此染病,而今儿臣等人尽在京中,恳请父皇复审,只盼得还郑氏清白。”

  刘呈也面容惭愧,“父皇,儿臣愿主审此案,望得还郑氏清白。”

  天子尚未回话,丞相左芩便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为不妥,东宫赋性仁慈,只见供词便忧戚若此,若行主审之事,恐大伤矣。”

  刘呈一听正欲反驳,天子却点了头,“丞相所言有理,太子至性纯善,不宜主审,此案复审,便由……”

  他向下巡视了一圈,目光停在了刘峤身上。

  “便由梁王主审,限一月之内查出真凶。”

  刘峤早知有此结果,瞒下心中不平之苦,面色沉静地应了下来。

  便见天子又望向了跪伏在地的刘岷与郑氏二人,眉眼依旧沉郁,郑氏若蠢如斯,他并不惊讶,一个发迹于军功不过三十年的家族,底蕴微弱而图求甚大,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长子竟也如此,却叫他怒火不知何所泄,北境驻守的儿郎,各家族皆有,郑氏那几个算得了什么,又怎敢称功?

  因着这怒火,他对刘岷毫无温色可言,“魏王难避嫌疑,在复审结果出来之前,便先在府中休养,两位郑卿,亦当避嫌。”

  天子这话说得客气,但是众臣都明白了意思,与魏王走得近的那几个都难免焦急,却见魏王神情尚好,又想案情或有转机。

  待至众人离开太华殿要赴宴时,刘峤便叫住了左丞相与楚崧、左融三人,只见他请教道:“小王初担大任,恐审问有失,欲请丞相及两位太傅协助一二,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楚崧一眼便知他是拖不下太子,也要将太子身边的人拉几个下水,却也有推脱之词,便笑道:“得协助殿下审案是臣之幸,然尚有不巧,今科太学生选拔,陛下已施圣意要臣任主考官,一身难以两处,实在愧于殿下相请。”

  刘峤便笑道:“自是太学选拔为要,太傅言过矣。”

  左融见此也轻叹一声,“臣亦然,今科太学生选拔,楚太傅主考,我当辅助从之。”

  刘峤心下更沉,倒不是因二人的拒绝,而是东宫两位老师皆做了太学选拔的考官,如此一来,这批太学生将来所偏向,自也不必多言,他虽知天子偏心,却未想能至如此。

  然纵他掩饰得好,左丞相也看出了其中暗涌,笑了一声,“看来只有老臣是个闲人了,殿下若不弃,老臣愿受殿下驱驰。”

  他便一脸欣然,拱手相谢,仍也对楚左二人亲热,四人一并赴了宴。

  正当众人赶赴接风宴时,魏王刘岷却去了郑昭仪宫中,未想初至永延宫,便见宫门紧闭。

  他身后随从忙上前叫门,便听其中宫娥回道:“殿下请回吧,娘娘已知太华殿中处置,为避嫌疑,在结果出来之前当紧闭宫门,娘娘亦请殿下恭谨为要。”

  他陡然一惊,“母妃如何得知?”

  那宫娥惊疑他为何如此发问,“难道不是太华殿中林内监前来……”

  他暗道不好,“快开门让我进去。”

  那宫娥还在犹豫,便听他伏趴在门上低声道:“后宫干政乃是大忌,而今太华殿中竟有内监前来相告,便是要闭宫也要本王来过之后,什么林内监,本王从未使唤过。”

  此时里面才知道不好,急忙打开宫门让他入内,郑昭仪也听到了方才的对话,急切出来相迎,“珉儿,不是你使人前来,还能是谁?”

  他面沉如水,想着大殿之中众人的反应,眼含怒,“不是太子便是三弟,母妃,那位林内监是何时而来?”

  “约莫一刻之前。”

  他看见郑昭仪面色惶恐,抚着她肩背安慰了几声,又才与她分析道:“母妃,当是那被生擒的两人招供出了郑氏,如今舅舅与郑侍郎已经被父皇下令幽于府中,暗中势必有人盯着,母妃切记,不要替郑氏求情。”

  郑昭仪眼含热泪,“可是……可是他们是为了你我母子……”

  “母妃!”刘岷扶住她肩膀,劝诫道:“死士是郑氏豢养,母妃与我俱不知情,刺杀之事是他们所行,你我仍不知情。他们既然能审问出一次,这一次结果定然不会比上一次好,留待京中再审,不过是怕落人口实,而今入了京中,能有机会置我于死地,不论是三弟还是太子,绝不会手下留情。父皇虽偏爱中宫与太子,可对我们,从未冷视过,只要你我咬死不认,左不过换个偏远的封地,适时一切尚有可能。”

  郑昭仪忍着泪点点头,“可是我们要是没了郑氏,可真就毫无倚仗了。”

  刘岷摇头,目光探向太华殿处,“母妃,我们的倚仗是父皇,只要父皇有一念恻隐,你我便得全,我手下还有武卫营一万士兵,这也是倚仗,将来前往封地,他们尽可随往,此时最重要的,是让郑氏咬死了此事与你我无关。”

  郑昭仪点点头,“我明白了,我明白,我给你舅舅写信,你着人……”

  她恍然想起了什么,问道:“那位谋士呢?让他想想法子保全你舅舅,将来……”

  “母妃,那是郑氏的谋士。”他蹙眉道,“此次,恐是国士也力不能逮也。”

  郑昭仪更是难过,伏在案上研墨时仍忍不住落泪,刘岷看之不忍,只等取了信便离去。

  再出宫门时,他看向了喧声震天的宴会处,不甘与嫉妒齐上心头,相由心生,倒显得他面貌有些狰狞。

  他的随从看得心惊,又在宫中,恐有人见到再生闲话,忙提醒道:“殿下,仍在宫中。”

  他收回视线,低头整理了神情,咬牙低声道:“我的两个好弟弟,一个有病装没病,一个没病装有病,都是为了送我下地狱去。”

  说完疾步往宫外过去,随从不敢妄言,只得紧跟着。

  宴会之上,绣衣朱履交织,人声鼎沸,觥筹交错,刘呈一口酒下肚清咳了数声,身后一个内监忙上来搀扶,趁着搀扶之际在他耳边轻声道:“永延宫事成。”

第95章 齐王府外

  建始七年春二月,长安城外千山绿,芳华初惊,草芽新发,不比江南的杨柳春烟,长安的春风中,多有几分豪迈。

  琵琶胡琴,鼓舞醉人。

  远来的书生乘兴举笔,落墨盼惊长安人。

  正趁春光,五陵道上白马相斗,少年半醉,上得高楼听绿琴,亦有侠客系马垂柳边,典裘换酒拭青锋。

  楚姜临立高岗,放眼看去,颇为享受这样的热闹。

  杨郗刚与左八郎比试完一轮跑马,落了下风,不愿再玩,借着看护楚姜的借口跑了出来。

  “如今三郎与六郎竟都不得闲,还是你我自在。”

  楚姜听到身后声音,回身笑道:“自在归自在,却也闲得慌。”

  杨郗撇撇嘴,“如今你这身子也大好了,倒不必如从前一般拘束,过几日我领你去黄河里玩。”

  “只是稍好了些,又不是乍变神勇,黄河我是不敢去的,不过我要去看看齐王的宅邸。”她笑得灵动,“在金陵时听了不少齐王的事迹,我实在想瞧瞧这齐王现今如何了。”

  杨郗却十分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去年九月我跟左小八扔了条巨蛇进齐王院中,把齐王的一个小妾给吓疯了,齐王去宫里边找陛下告状,陛下特意嘱咐了,不许我们再靠近齐王府。”

  左八郎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愤愤道:“哪是吓傻了,齐王那老小子当我们不知道呢,那巨蛇被他全家炖成蛇羹吃了,那可是我花了五十两黄金从胡人手上买来的,还指望它通灵的呢。”

  楚姜伸手挡了挡日光,笑道:“便远远看一眼,你们不得近前,我独自前去,总不会违了陛下的圣令。”

  杨郗见她怕晒,便从随从手上拿过折扇打开替她遮阳,却并不赞同她的话,“这齐王从年初起便好生怪异,陛下派给他的一百卫兵被他反复折腾,日夜值守在王府内外,本来我还以为是我们吓着了他,可一想这老家伙可从来没有如此过,莫不是从前他虐杀的那些人,化作亡魂回来了……”

  “杨七,你且闭嘴吧!”左八郎似乎畏惧这些鬼神之论,提高了嗓门打断他,“九娘听了这些话,夜里害怕了可怎好?”

  楚姜抿唇而笑,“表兄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应是作恶多端,如今报应才是来了。”

  杨郗看左八郎神色,说得更欢实了些。

  楚姜只笑看着,心中却想或许那也是方晏的计策之一。

  她不知道的是,这实则是虞八夫人命人往长安送来的消息,自她认出方晏之后不久,她在南丰的那家柜坊①便被人给劫掠了,数百万两黄金顿时便没了,可恨的是她那柜坊多为贼匪销熔金钱,更不敢上报官府,只能吃了那哑巴亏。

  虞八夫人在家中看着残疾的丈夫心中火气越来越旺,眼见复国无望,虞氏又已是破败不堪,唯一算得上出息的竟只有虞少岚与虞舜卿那个在太子身边做亲卫的儿子,真是捉鸡不成蚀把米。

  她一深想自己只将那柜坊告知过陈询,便知是陈询盗了她钱财去,更是咽不下这口气,遂命人将南阳王长子仍存的消息送来了长安齐王处,盼着齐王能威武起声势,哪怕不将陈询剿杀,也不要让齐王先死在了他手上。

  虞八夫人这想法说来也不算错,她心心念念复国,如今陈询无此念,她更要寄托在齐王身上了。

  然其不知,她给齐王送来数信,即便暗里谨慎,却每一字俱被人誊抄,齐王收到的是原本还是摹本且不知。

  且不说虞八夫人的希冀,端看眼前,杨郗与左八郎带着楚姜来到了齐王府外,远隔一条街,便见卫兵们来往巡逻。

  一个卫兵长眼尖,发现了杨郗等人,喝道:“杨郎左郎,不可近前,不然奏于圣上……”

  杨郗与他似乎极为相熟,在马上朝他拱手,谐谑笑道:“王五啊,我不过来,你别怕,我就是许久未见齐王了,想得慌。”

  左八郎也一脸浪荡,“王五,你记得向齐王通传一声,就说我跟杨七来看他了,过几日我纳妾作宴,请他务必赏光,若是他来不了,叫他家大郎来也好啊。”

  王五十分无奈,挥着剑朝他们走来,心中又猜测这两个混世魔王身边怎还有辆马车,不知又是哪一个,口中却喝道:“陛下有令,杨七郎、左八郎不得近了……”

  “欸,王五,我可一步未近。”杨郗拉着缰绳绕了一圈,挡在马车面前,“这大道宽敞,我骑马累了歇歇也不行?”

  左八郎也大笑,“王五,你再敢近前,我可要去官府告你以官身威吓我等白身了。”

  在马车中的楚姜看着齐王府良久,回了心神才听到二人与王五的对话,颇觉有趣,正欲掀帘就见拿王五丝毫不畏,正提剑过来。

  杨郗手上缰绳一紧,往车中说了句:“明璋,看够了就该走了。”

  话音刚落,他便催车夫赶车,自己跟左八郎却又奔马绕过王五,在齐王府院墙外跑了一圈,哇哇一通呼叫才追上了马车。

  王五看着生气,追他们时却并未尽力,只因近一月来齐王总是折腾他们,要他们日夜不停在府内外轮值看守,叫他们俱是身心疲惫,如今杨左二人这一遭,倒是解了他心头一点气。

  另一边楚姜得见二人骑马追来,掀帘笑问道:“方才表兄与八郎在齐王府外是喊些什么?”

  左八郎眉飞色舞,“我说过几日我雇几个游侠去偷他的小妾。”

  楚姜掩唇,又问杨郗,“表兄呢?怎么我听着表兄吼的那几声怪里怪气的。”

  “我那是学妇人叫呢!”他脸上尽是得意,尽显齿牙春色,“我说我是被他虐杀的宫娥们,齐齐来要他的命。”

  “可惜这话未必能吓得着他。”楚姜黯然道:“我去了金陵才知道南齐竟无史官敢记他,倒是几本野史写了齐王的残虐,想他杀人如麻,或也不怕鬼魂索命。”

  杨郗笑意稍淡,不平道:“忠良赍志不得善终,却叫小人安坐高台,若不是陛下留他一命,早该有侠士去取了他狗命。”

  楚姜看他神情,心想若是天子不保齐王,怕是她这表兄第一个就要充作侠士去杀了齐王。

  不过这也只是她心中作想,又听到左八郎难得地赞同了杨郗的话。

  他神情悠远宁静,“南齐虽亡,那虞剑卿与南阳王倒是风骨长青的。”

  楚姜还以为他会有一番感慨,却不想他忽然一脸向往地望着自己,“九娘,我听说虞剑卿的女儿就在东宫,是个绝色美人,你可有见过?”

  她忍俊不禁,“八郎这话好笑,好好说着齐王,怎么又念起了旁人?”

  左八郎咧咧嘴,“这长安城里的大大小小的娘子我都见过了,倒是想看看南方女子如何,九娘,你且说说那虞娘子如何?”

  楚姜知他并无秽亵心思,便笑道:“与我们长安的女子并无多大区别,倒是性子坚毅,又大方温煦。”

  “你这话听着倒是寻常了。”他骤然失了兴趣,百无聊赖地甩着缰绳,“九娘啊,江南有趣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明如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