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明如璋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十九同尘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41 KB   上传时间:2022-09-05 20:44:13

  楚十九却不肯,目光直朝楚姜去,“今日若非有人构陷,十六哥怎会去到起云台,那处幽静非常,太子殿下寻常也不曾去,今日便这般巧合叫十六哥碰上了,本当此番南下或能有个前程,未料却总遇坎坷,若知晓此处亦有不容人的,何苦来哉。”

  在他说话之际,楚姜跟楚四夫人已扶着两位族老安坐了,楚姜闻言不由哂然,转身冷视他,“十九叔,九娘不敢驳斥您,只是您一遇不如意便说旁人对您深文周纳、故意构陷,且看您今日话里这意思,倒是说我父亲容不得您了?”

  “九娘莫多想了。”楚四夫人拉住她,看向楚十九道:“十九叔万勿胡言,伤了一族和气。”

  一位族老眼色凌冽,看向跪着的二人,“我看九娘的话不错,一犯了事便是天错地错,唯独你没有错,你是比天高还是比地厚?以为你那群酒肉伙伴胡乱夸耀你几句,你就真是满腹珠玑,命世之才了?”

  楚十九低下头,“十九不敢。”

  另一位族老也面带讥色,“你以为你们与伯安同为大宗嫡子,他之威荣便是这嫡支血脉所带来的不成?哼,构陷,我看是你心中有阴恻小鬼构扇说诱,才叫你如同蟁蝇一般见到酒肉便附上去。”

  这话实在不客气,那兄弟二人皆被说得抬不起头,这族老却还道:“这天下宗族,未闻外斗而分崩者,只见内争而羽裂的,你们在长安时声名已显污浊,怎地以为来了金陵便能偷回清白?莫怪我说话难听,今日便是你父亲,楚氏的族长在此,我也要痛骂你一回,你那些怨望有胆子便冲我发了,诘怪九娘一个孩子,这岂是君子之理?又岂是长辈之理?”

  楚十九闷声不语,楚十六倒是知羞的,平素也带些窝囊气,眼下便流下几滴泪来,“太伯教训得是,今夜是十六吃酒昏了头,见到殿下身边的秦娘子心生秽念,言语轻薄了几句,十六即刻便去同秦娘子告罪。”

  “十六叔莫急,在殿下跟前得罪了秦娘子的可不止您一人。”楚姜看向楚十九,“十九叔怎么说?照殿下身边仆役所言,秦娘子受惊之时殿下便在一屏之后,是他听了秦娘子惊呼现身,十六叔才酒醒几分,而殿下才斥骂出声十九叔便到了起云台,您听了殿下的斥骂为十六叔求情自是无碍,求情之时却说是秦娘子妖媚勾引,太子眼下,栽赃东宫,这话不说殿下听了生怒,便是九娘亦羞愧难当的。”

  “你这不肖子,殿下面前竟敢如此妄语!”先前斥骂得最恨的族老怒不可遏地盯着他,“你当人人都眼瞎不成?”

  “十九只当一个婢女无关紧要,如何能叫殿下对楚氏生了不喜之心,自是……”

  “便是不喜与你又有何干?”族老拄杖起身,围着他骂道:“你哪只脚踏入了朝堂?哪只手批过奏章?喜与不喜,恩威皆不加你身。”

  他面含愤色,怒斥道:“一家子弟本应互相提携,伯安在长安时可不曾少在太子殿下面前为你们说好话,你们自己不长进,不说东宫臣僚,便是府衙小吏也不见你们谋上,前几日三郎跟六郎将你二人引荐给殿下,你们便口出自傲之语,已是惹了殿下不喜,而今伯安大喜之日,你们醉酒闹事便罢,还惹恼太子殿下,果真是难登大雅之堂。”

  另一位族老也起身来,眼中饱含训诫,“你二人即刻便去秦娘子面前负荆请罪罢,十六自责你酒后无状之错,十九自悔你出言冒犯之错。”

  二人低着头应下,神色并不明显。

  族老说完又看向楚姜与四夫人,“秦娘子那里,你们好生安抚,一应珍宝勿吝,只叫她舒怀勿怪。”

  二人应下,楚姜道:“秦娘子早已安置在仰月楼里,采采带了人照料着她,九娘这便过去。”

  族老便瞪向地上二人,对随从吩咐道:“去柴房取荆条来,再剥去他二人上衫,束以荆条,盯着他们请罪。”

  楚四夫人执着楚姜的手向仰月楼去,一路上灯烛不甚明亮,映着丛木阑珊,好在玉钩有辉光,二人又被仆从簇拥着,这路才好行了些。

  她的丈夫是宗子,亦是楚十六与楚十九的胞兄,她早已看不惯那二人荒唐,然此时心中虽颇觉畅快,又有担忧在,遂听她轻问道:“九娘,若说那秦娘子,不过是殿下身边稍受重视的,远不及纹箫、画筝几位娘子,若要请罪,待好言请得她宽慰,再送上珍宝便是,太伯却叫族中嫡支郎君负荆请罪,这事传出去叫外人知晓了,说我新平楚氏竟向一婢子求饶告罪,尤其是这婢子还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且不叫天下人耻笑楚氏汲于皇储恩威?”

  楚姜偎在她身侧,摇头道:“这事外人自不会知晓,起云台周围看守的都是长安跟来的仆役,仰月楼周遭也全是信得过的人,两位叔叔如何到仰月楼,太翁也自有分寸的,十六叔与十九叔实在需要一场教训,否则往后必为家族之祸根。今夜事,也须得给殿下一个圆满的交代,他是太子,今日不过楚氏一个无官无职亦无声名的子弟,便敢于他面前羞辱他的人,那他会如何想楚氏其余在朝为官的儿郎?”

  她自来思虑得周全,又轻声道:“况且今时不同往日,虽不知陛下会否重用南方世家,然而北地望族莫不盘根错节、彼此牵连,殿下将来是要起圣的,必然只想要一个全心全意奉他为主的臣族,楚氏自当年父亲任太傅起,便是世人眼中的东宫属臣了,然今有南方几大世族供他挑选,这几大世族是能被打破了做独臣的,这般情势下,纵父亲跟左叔父与殿下有师生之谊,若楚氏与左氏在殿下眼中有不德之处,于帝王而言这师生之情又有何意义呢?”

  楚四夫人倒吸一口冷气,“这可真是……难怪太伯要如此重罚了,不过一白身,今日敢对太子身边的婢女出言轻薄,还在殿下面前诬陷那婢子,难免殿下心中不生厌恶,陛下又最为爱重太子殿下,这事恐怕要累及家族了。”

  楚姜轻拍了她臂弯几下,示以安抚,“也并非,权看我们的处置殿下满不满意了。一块宝玉若是完美无瑕,在人手中任他如何喜爱,他也总会担忧有人要抢走这宝玉,然而这美玉若有一处隐瑕,只有他一人知晓,这是他与宝玉之间独一无二的连结,他或许还会珍视这玉更甚其他珠宝,而今若是我们这事处置得让他欢心了,他心中或也会欢喜,欢喜只有他能够掌握这块宝玉。”

  楚四夫人顿住脚步,侧头看向侄女,“你这孩子……你……”她笑叹了几声,看向她还带着半分稚嫩的面容,终于畅意地笑了出声,又提起步子,“不白白冤枉了你小时候那些日子,那时你父亲理政议事都要抱着你,连你祖母要抱你去养他也舍不得,等你大了又在你父亲跟前伺候笔墨,倒是养出了个女诸葛来。”

  她隔着春衫感受到依偎在自己身侧柔弱伶仃的身躯,带了几分心疼,心叹多智反伤,将她搂得更紧了些,“若如你这样说,我们也能放些心了。”

  楚姜只跟着她点头,眼里还是清清明明一片,心中又思量着如何与那秦娘子告罪。

  不过一刻,二人便已至仰月楼,却见楼外有数位青壮男子远近看守着,楚四夫人先还以为是楚氏的部曲,再一细看才知是当日护送他们来长安的一行游侠,又知晓他们皆已被楚姜收揽,便也不怪了。

  采采见得她们来忙上前相迎,又将秦娘子的情形尽数说了,“秦娘子口口声声里,也还是说自己并无大碍,怕伤了殿下跟郎主间的情分,又急着回去伺候殿下,婢子也不敢妄言,只好言好语劝她留下,又劝她喝了一盏安神汤,眼下也还安稳。”

  二人点头应下,随采采进了一间宽敞的屋子去,内中布置鲜丽,三折彩漆螺钿龙云屏风后是一张琴几,后铺一张缫席,一位温婉的小娘子正倚着隐囊,听到动静忙抬起头来,见到来人便要起身,“婢子见过四夫人、见过九娘。”

  采采早在她手撑上隐囊时便得了楚姜眼神示意,上前将她轻轻按住,楚姜也柔声道:“秦娘子不必多礼,今日已是让你受了惊吓,如何也不能再拿这些虚礼来累你的。”

第12章 、秦娘子

  秦娘子看二人也绕着琴几坐下来,脸色更为无措,“婢子岂能与九娘跟四夫人同席,实在失礼。”说罢又要起身。

  楚四夫人见势便将拉住她手臂,“今日是我们失礼才对,秦娘子万莫再起身了,你若再动,我跟九娘这满腹歉意该向何人去求?”

  “不敢不敢,今日婢子只是一时慌乱罢了,并未受到惊吓。”

  “秦娘子,”楚姜也看向她,神色似有追忆,浅笑问道,“我幼时随长姐去东宫里玩耍,你曾推我打秋千的,可还记得?”

  秦娘子这才稍稍冷静了些,脸上挂了丝勉强的笑,“婢子自然记得的。”

  楚姜便低眉一笑,“回来后长姐还惊奇,说我从来都娇气,除了亲近那几个,谁陪着玩耍都要闹的,偏偏你陪我打秋千那半个时辰我才静了,可惜后来父亲不许长姐再带我出门去,不然我第一个去就东宫找你玩耍的。”

  秦娘子听她柔和说着,记忆也回去了些,倒只有个模糊的印象,却看她神情这样真挚,便顺着她的话勾勒起场景来。

  她又笑道:“我记得秦娘子那时候也只十岁上下,本是端着糕点要去伺候殿下的,见我跟采采两个蹲在秋千架下,旁人都在听殿下念诗,只有你走来问我要不要打秋千。”

  “照应客人,本也是婢子的分内之责。”秦娘子眼中露了几分亲近,“未想九娘还记着,倒叫婢子羞愧了。”

  楚四夫人见此情形便大为放心了,也不插话,只微笑着看二人交谈,便见楚姜执了秦娘子的手,“都说小孩子记事糊涂,我却总记得在东宫里玩耍那畅快,后来大了见娘子都是匆匆一面,见你伺候殿下左右又不敢打搅,今日才借着这事向殿下求了,叫你留在府里一夜,我也同你好好说说话。”

  秦娘子大为感动,“陪九娘打秋千,于婢子而言也是躲闲了,哪想叫九娘惦记至今。”

  采采跪在她身后,见楚姜垂眉便也笑道:“女郎每每见殿下携娘子来府中,便要与婢子提一提,初几次还记不清,总问婢子殿下身边那个粉面细腰的是不是那年在东宫里陪我们打秋千的。今日也是,一知晓是娘子受惊,便紧急吩咐了婢子以贵客之礼待娘子。”

  秦娘子自不会怀疑,看周遭布置怎不知此处富丽,眼下听完这番话便不似之前那般无措了,看楚姜的神情也更加亲切,“婢子何德何能,能受九娘如此礼待。”

  楚姜却流露几分自伤之态,“满长安的人都知晓我体弱,幼时父亲便是千叮万嘱,不许我受半点风吹雨打,何况是打秋千这样的戏耍,那日在东宫,我才是第一回 坐上秋千架。”说完再抬头时,她眼中竟隐隐带了丝珠光,“那时候秦娘子只将我看作寻常孩童,我从未受过那般看待。”

  楚四夫人竟也听得落了泪,执绢拭了泪,笑叹起来,“唉,你这孩子,平白说这话惹我伤心,若晓得你爱秋千,我早去给你寻个珊瑚做的架子、丝帛做的底,也不至于叫你惦记那秋千这十几年。”

  秦娘子不妨有这一番隐情,心底也爬上丝柔软,“九娘如今身子康健,便是福气了。”

  楚四夫人泪还未止,“可不是,只是这孩子又思虑过多,你想必也知晓她是个骄傲性情,在长安时左家几个娘子求她出门玩耍去,她一看起风了,谁的邀请也不肯应,曾经八公主邀她去赏牡丹,她也是不应,还被八公主在陛下面前告了状的,今日知晓出了这事,她却羞愧得不行,直说没脸见你,现下我才知道你二人还有这一桩旧事在。”

  楚姜闻言也面露愧色,“我是不愿求你原谅的,况且我那两个叔叔平素里连我也是不看在眼里,今日得了教训也是好事。”她亲昵地拉上秦娘子的手,显露几分活泼情态来,“我长到这么大,便是殿下也不曾对我冷过脸色,却每每从这两位叔叔这里受到委屈,今日不论他们如何来求情,你万莫饶了他们,最好叫殿下也罚他们一场,便是我……”

  “九娘。”四夫人不赞同地打断她,“这样小孩子气做什么?”

  秦娘子心中那疙瘩又淡了大半去,想到楚姜如此身份那两人都时时叫她受委屈,可见真是那二人性情不堪,想来那二人也不敢故意看轻东宫,又听她请求自己不要轻饶了他们,便觉她性情更可爱了些。

  四夫人看她露笑,便将她的手从楚姜那里抢回来,“小孩子胡言,秦娘子莫当真了,你该当如何对待全凭你的心意来。”

  说完便看向楚姜,颇有训诫之意,“你方才那话,叫族人们知晓了可好听?不叫你求情便罢,你还故意设难,你十六叔十九叔这事做得荒唐自是要罚,却不该由你来加重责罚,那是不孝不敬。”

  秦娘子见楚姜脸上渐渐浮现的委屈之色也有几分心疼,拉住四夫人道:“婢子自不会将九娘的话当真的,瞧九娘之态,也只是逞口舌之快罢了,四夫人可莫要再说那戳人肺腑的话了。”

  四夫人对她还带着笑,颇有几分无奈道:“九娘长自金玉里,偏偏她那两个叔叔最是爱惹祸,每每见着九娘都要奚落她,她哪里受过这委屈,平日里又要敬着长辈,今日里见他们还敢在她父亲婚宴上惹事,便是一时气过头了,才说出那样荒唐的话来。”

  秦娘子看她言语为楚姜开脱,便觉这楚氏家风依旧,她幼年即为宫婢,若只将她看作普通婢子也不该,她本以为二人所来当是为了求情,可却半句未听见,而她已然十分舒怀,一时心下慨叹,思及太子与楚太傅一家的情谊,更不愿再违背内心去太子面前说楚氏之过。

  楼外突然传来响动,一名男子立于门外禀道:“回四夫人、女郎,是十六郎君与十九郎君前来告罪。”

  楚四夫人却再听到他称呼之际有一瞬的挑眉,心道这男子叫楚姜女郎,便非楚氏之属,而是她一人的附属了。

  这也未让她多想些什么,自古以来世家女子独有宾客门生也不算怪事,虽大多是婚后为夫君筹谋才召集的,却也有女子为了门客忠心,早在娘家便招揽了,好确保日后在夫家的地位。

  楚姜不知她所想,只在闻声后别了脸去,闷闷道:“秦娘子自去处置便是,我是懒得见的,采采,随我上楼赏月去。”

  四夫人这才拉住她,“小祖宗,这一钩银牙你赏个什么月,不愿看我叫人送你回去便是,何苦上去吹风。”

  秦娘子忙摇头,“婢子不敢说处置,楚氏的心意婢子是见到了的,不必叫两位郎君进来了。”

  楚姜只别了脸去未再言语,四夫人也对秦娘子摆手,“全由你的心意便是,这孩子一时性子上来了,我还真怕她急火攻心伤了身子,便先送她回去,采采,你在此好生守着秦娘子,莫叫那两个不长眼的再出言不逊。”

  说罢她便要揽着楚姜离去,楚姜却走了两步又停下,嘴上嘟囔,“不想见到他们。”

  四夫人扶额,“好好,咱们从楼后边走。”

  秦娘子起身目送二人出去,又才看向采采道:“这位妹妹,便叫二位郎君归去便是。”

  采采应下,来到门□□代,又听了几句话回来传道:“秦娘子,两位郎君是受族老之命,身负荆条前来告罪,十六郎已知错,不该酒醉调戏娘子,十九郎自悔其自大无礼,说您若不见他们,便在楼外常立不去。”

  秦娘子纵是见了些风浪的,也从未受过这样的对待,闻言有一瞬的茫然,世家郎君为着几句言语轻薄,便要负荆请罪?可是这……一股无言的滋味蔓上她心头,又记起楚姜说自己在这两位叔叔处受了不少委屈,不觉也想为她出口气,这念头才一浮现她就急忙甩开,她是奴婢,怎么配为世家贵女出气?

  “秦娘子?”采采见她怔愣轻唤了一声。

  她这才回神,随即便道:“我已然原谅了,妹妹你去请二位郎君离开罢。”

  等翌日她回太子处时,刘呈便叫了她问话。

  她隐去了楚姜与她叙旧的话,只说了负荆请罪一事,“两位郎君着单薄素衣,身负十余荆条来到婢子跟前认错。”

  “你是原谅了?”刘呈面带异色,眼神莫测。

  “是,婢子在楚氏中也受到了无数礼待。”她说着解开面前的包袱,里头只有一方木匣,再打开便是一幅字,“楚四夫人本欲送婢子珍宝,婢子自以为不该收受,又推辞不得,正见仰月楼中挂了这篇赋,见并非大家之作,谎称喜爱要了来。”

  刘呈微微起身看了一眼,当即便大笑起来,“你这傻女儿,要了你自家主子的东西回来。”

  秦娘子一愣,“殿下的字并非……”

  刘呈身后一个侍女只听着刘呈畅意大笑,上前一看也失笑道,“傻妹妹,这字你适时不在场,自然是认不得的,去年楚宅建成,殿下兴起提了不少字,到了那仰月楼歇脚时去是累了,又被顾氏几个郎君吵着请殿下题字,殿下便胡乱写了曹子建的《白马篇》,当时左太傅跟楚太傅见了还斥殿下不敬笔墨,又要叫殿下长个教训,便说找个金玉满堂的屋子把这字给挂上,今日你要回了这字,楚四夫人还不拦着,可见她还不明内情,却将殿下给乐着了。”

  “叫孤最丢人的这一副字偏偏叫你误打误撞拿了回来,太傅知道了可要气急了。”

  堂中几位婢女少有见他如此畅意之态,都跟着欢笑,秦娘子看刘呈笑得越来越欢快,惊讶这事虽是有趣,何至于叫他这样欢快,又如何敢问,也跟着笑了起来。

第13章 、新妇

  且说楚府之中,楚四夫人送走秦娘子后便朝府中走去,见到其随身婢女走来问道:“六夫人祭拜完先祖了?”

  “未曾,是九娘叫婢子过来瞧瞧,说再有约一刻六夫人便祭完祖了。”

  四夫人点点头,脚下快了几分,赶在新妇认亲前到了中堂。

  顾媗娥与她不过前后脚,四夫人才刚落座,便见其受一众婢女簇拥进来,见其容色又有一惊,心道昨日烛火下见着倒是极为温婉的,今日天光一照,又是清朗明快的模样,眉眼一股柔情正介于少女与妇人间,鲜亮又妩媚。

  青骊将她搀扶到两位族老之前,楚崧也起身与她并立,齐齐拜了。

  两位族老便十分欣慰道:“娴雅端庄,配得上我楚氏第一等的儿郎,你父亲母亲泉下得知,定能大慰。”

  顾媗娥含羞敛眉,听完了二老的赞扬,便见先前立于一侧的楚晔领着弟妹们上前来,“儿子携弟妹拜见父亲、母亲。”

  三人便也各自拜见,顾媗娥看向他们时脸上带了些慈爱,却丝毫不显违和,等她拜见叔伯妯娌时又是温婉之貌,楚氏诸长辈看得更为欢喜,这般知情识趣又能撑得体面的女子,长安也不多见的。

  楚晔与弟妹们早已退后,等新妇拜见毕,见诸男子皆离,堂中又一团热闹的招呼,打算问几句秦娘子的事便离去,“只是负荆请罪她便原谅了?”

  楚姜点头,“送她一应珠宝皆不要的,采采说只要了一幅字走。”

  楚郁咂舌,“十六叔跟十九叔这可是受了个教训,难怪今早未来,若非我跟三哥昨夜里要招呼宾客,非要去瞧个热闹不可。”

  楚姜抬眼笑他,“也没什么好瞧的,我都不曾留在那处看。”

  “殿下可有二话?”楚晔白了堂弟一眼,问起正事,“若是……”

  “应是没有的。”楚姜笑意稍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明如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