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24-03-08 21:13:06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5章

  第四次相亲结束,周嘉像是破罐子破摔了似的,连着几日把后边两位姑娘给相看完了。

  这两位姑娘一位姓钱,一位姓李,都是本本分分的姑娘,整个相看过程,丁点意外都没出,十分平静,看完人,周嘉彻底松了口气儿。

  媒人又登门儿了,相看完人,人家姑娘家总是要过问郎君家里是什么反应?有没有看上之类的,媒人也摸清楚了周嘉的想法,他要找的就是本分不惹事儿的。

  “你说我说得对不对的?”

  周嘉笑笑没说话,说起对这几位姑娘的感官,周嘉确实觉得最后见面的两位姑娘相比前边那些任性又闹闹渣渣的姑娘们更得他心,他确实嫌麻烦,若是当真娶个闹闹渣渣的回来,难免会生出多的想法,闹得家宅不宁,伤了与兄嫂们的情分。

  就好像宁四哥家,他常年在庄子上、采药上忙碌,没觉着妻子与妹妹早已经互不往来了,这样的情分一旦淡了下去,很难在回升,结亲是结两家之好,往后也好有个互相帮衬,宁四嫂这样的态度,如今嫂嫂看在宁四哥的份上会照看着娘家四房,但等到了下一辈,还能一如既往的帮衬吗?

  他的大侄儿他知道,重情重义,但也不是谁都肯帮的,人的感情都是要相处才养出来的,宁四嫂拘着家里的小的不肯往周家踏上半步,这样淡薄的情分又怎会指望下一辈能守望相助?

  嫂嫂走前跟他说过,他们这等人家结亲,上不上下不下,用不着去求那些贵家小姐,只图个舒心就是,结个懂事,知书达理的就行。

  周嘉也是按这个方向去找的。

  前边那几位,头几位的性子都各有各的特点,但显然不符合周嘉心里所想的,他几乎没有多加考虑就已经否定了,至于后边这几位,最后两位姑娘看性子倒是沉得住气儿的,说话讲事不冒进,也不贸然插言,话不多,颇有些老实的模样。

  周嘉有心从这两位当中挑一挑。

  他嫂嫂挑出来的人,在样貌上自然没什么好说的,这些姑娘模样都是不差的,最差那也是清秀模样的,他单独把钱、李两位姑娘摘出来,请媒人再进一步打听打听。

  这一步打听,就是打听女家的家人、亲朋,背景、性子等了,有钱人家对这些要求得多,事无巨细的都要给打听清楚了的,毕竟这娶妻是大事,若是闹不合了,出问题了,外人也要看笑话的。

  府城里另外一家做木炭买卖的周家,那周东家靠做木炭发了家,暴富了,就露出了不少中年男人的通病,嫌弃家里的黄脸婆不好看了,要换个好看的媳妇了。

  最后如何?是换了个,换了个年轻貌美,小嘴能叭叭的,但那又如何,城里谁不知道他是个贪花好色的,提及他家中的儿女,亲事都不好说,生怕有样学样的,名声可是臭大街了的。

  还有那起成亲前没打听清楚的,成亲后整日的闹,还有跟外边的野男人藕断丝连的,府城这么大,什么没有的,这就导致如今的成亲,无论是郎君一方还是姑娘一方,都重视一家人的品行等。

  媒人点了点头:“行,就前头那几个当真不考虑了?孙家那个公子可还记得?那孙月已经及笄了,说是公子是个有原则的人,不跟未及笄的人相看,如今她已经及笄了,已经到年纪了,想跟公子再相看一回,公子以为如何的?”

  提及孙月,就不可避免的想起顾家那位来,周嘉顿时脸都黑了,跟好友二人前后相看亲事的事儿他还是头回遇上。

  周嘉也不知道媒人清楚不清楚这事儿,抿着嘴儿,到底问道:“顾家姑娘跟孙姑娘两家可是街临?”

  媒人一愣,忍不住回想起来:“说是街临吧倒也不是,赵家是普通人家,小门小户的,人孙姑娘家里好歹也是在衙门做事儿的,虽说品级不高,也是有些身份的,两家的院子可是离了七八条街呢。”

  媒人是用的下意识的思想在判断,在她的想法中,男孩比女孩皮实些,若是男孩,别说是隔了七八条街,就是隔了大半个城都能认识,但女孩儿性子静呀,多是只在门前几条街晃动的,哪有认识这么远的姑娘,再说了,这门户也不对等不是?

  孙家也没甚了不得的,衙门里头的小衙役,但跟普通人家的赵家相比,身份上是要高一筹的。

  周嘉微微颔首,也不再多问。

  他已经嘱托了媒人帮着打听起了钱、李两家的姑娘了,如今该把注意力放的位置,也是在这两家上头了。

  他起了身,不再说起相看这个话题了:“就这样吧。”

  媒人也就懂他意思了,这是不相看的意思了。

  她也跟着起身,跟他保证:“公子放心,就这两家的事儿,我老婆子保管要不了几日就给你打听清楚了的,连家里有几只鸡都给数清楚的。”

  这倒是不必了。

  送了媒人出门儿,周嘉好几日都没出门,天气越发炎热,针线房也把夏衣给送了来,连家里的下人都换上了轻薄的夏衫来,小婳婳也换上了新衣裳,每日穿得十分鲜艳的在满府到处跑着,周嘉耳边就没个清净的时候。

  到下边婆子端上凉饮上来时,周嘉蓦然想起,嫂嫂他们上月就启程的,这个日子,弟弟跟侄儿们已经考过了,该到出榜的时候了。

  周兰钰跟宁家的子仪是考的童生试,子仪前两年就该去的,被宁父给压了下来,说叫他再等等,最好能一鼓作气的考上去。

  周泽跟周辰是过了童生试的,考的是院试,院试过了,就能成秀才公了。

  周嘉心里有个谱儿,他对两个弟弟的学问很清楚,他抿了抿唇儿,带着些笑模样来,这回怕是有人不能如愿。

  周家外头铺子上的大小事原本都是喜春负责,如今她不在,周嘉是不通庶务的,但好歹也在嫂嫂眼皮子底下这么多年,并不是一窍不通的,大事、难事有嫂嫂和诸位掌柜们商议,他只是在普通事情上给拿个主意而已。

  小婳婳一早起来跟周嘉说了想吃黄家铺子上的白玉糕,她会吃呢,说要刚做好的,周嘉在铺子上忙了会儿,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准备去黄家铺子采买白玉糕,铺子上的白玉糕几时出都是有定数的,他这会儿赶过去正好。

  刚出了铺子,正要上马车,一个娇小的身子突然冲了过来,一把拉住他的衣角,不让他上马车。

  周嘉转身一看:“怎么是你?”

  是孙月。

  不过月余没见,孙月及笄后,脸上的稚嫩像是一夜就消下去一般,彻彻底底变成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孙月性子泼辣,拦住人就问:“周公子,你为何不见我?”

  亏她还一个劲儿的给媒人说好话,结果人家竟然不见她!

  周嘉抽出手,认真说道:“孙姑娘自重,男女授受不亲,还是不要太过亲近的好。”

  “你这人。”孙月气急,又见他满脸认真,不由得板了板身子:“行,不亲近就不亲近吧,那你告诉我,你为何不见我的。”

  “我已与你好友见过。”周嘉头疼。

  孙月叭叭说起来:“我也不知道要跟她相看的人是你呀,再说了,谁跟她是好友了,只是一早的时候她来找我们,问谁可以当面夸她,要给钱的。”

  谁说他们隔得远就认不得的?

  夸人她熟练啊,好不容易才抢了这么个好差事,赵婉也是知道她叭叭能说才从好些姑娘中挑中了她。

  他们这些普通人家出身,可不是那些有钱人家,反正孙月打小就会攒钱了,逢年过节?做事的?缝补的?做绣活的。

  孙家没到要靠女儿做工养活的地步,当差的逢年过节衙门里都有些孝敬分发下来,吃喝是不缺的,没挣上多少大钱,平平淡淡的日子还是有的。

  孙月已经攒下了不小的一笔了,准备当嫁妆的。

  她也不知道跟赵婉相看的一个人啊,她人都来了,总不好不挣钱的吧。

  周嘉默了默,把她的话给听了进去,“我知道了,面也见过了,我还有事,孙姑娘自便吧。”周嘉是理清了这两位姑娘的关系,但他目前并没有改变先前想法的态度,他心里仍旧偏向的是钱、李两位姑娘。

  孙月气绝,她话都说成这样了还不肯跟她想看吗?“你要怎么才肯跟我相看?”

  “姑娘回去吧,我与姑娘不合适。”周嘉忍不住皱眉,“只是不知道,姑娘到底看上我哪里了?”这样不肯放过他的。

  孙月理所应当的:“你好看啊。”

  她就喜欢模样长得好的。

  看着就赏心悦目,更不提以后生出来的儿女也多半是个好样貌了,她孙月可不是那等不思量的。

  周嘉:“...”

  周嘉竟然无言以对。

  “我知道你看上的别人,但是她们都没有我好。”

  周嘉笑笑:“是吗?”他抬步上了马车上。

  孙月在他放下帘子时忍不住说出口:“那位姓钱的姑娘有个青梅竹马的远方表兄,二人早就私通款曲了!”至于另一个,却是个愚笨的。

  周嘉目光逐渐冷了下来,帘子被放下,遮住了一室清冷。

  小婳婳吃到了白玉糕,高兴得很,对着大叔叔又抱又亲的,埋在白玉糕里吃得一嘴儿的碎屑,周嘉看得发笑,身边蒋翰走了来,周嘉避着人,与他说话:“帮我去打听个人。”

  蒋翰的动作甚至比媒人更快,不过两日,打听来的消息就摆到了案上:“这位钱姑娘果然是与寄居在家中的远方表兄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钱家对外都是说的资助这位远方表兄科举,前些日子才另租了个小院儿叫人搬出去住,说是家中孩子都大了不方便。”

  “邻里们也提及过,觉得他们关系太过亲近,早前都以为钱家会把钱姑娘许给这位表兄的。”

  周嘉蹙眉。

  蒋翰不止打听了钱家姑娘,他还打听了李家的姑娘,“这位姑娘可不是对外边这样老实巴交的,我亲眼去了,人挺好的,洗衣做饭样样都来,还照顾家中弟妹呢,人也挺活泼的,还带着他们玩呢,在你面前温顺,莫非是人家没看上你?”

  没隔两日媒人也传了话来,说李家那边担心齐大非偶,家里来像是也在考虑思虑一般。至于钱家那边倒是没意见,巴不得他们赶紧定下的。

  周嘉想起李家那位姑娘,是他最后看的一位,模样清秀,性子温柔,细声细气的,等互相问过,再坐了坐便与他告辞了,言行举止十分规矩,若说活泼,周嘉却是没见过的,他忍不住抽了一日亲自走了一趟,去了李家。

  李家住在城外的村里,早前村里也是出过读书人的,有好几位,这才有耕读之家的称号来,村子里的人家都会认几个字的,李姑娘家也不例外。

  李姑娘叫李晴晴,是李家的大姑娘,周嘉远远看到时,她正在院子里洗菜,穿着耐脏的棉衣,院中还有几个小的在跑,李晴晴似不放心一般,侧头叮嘱了几句。

  她说话的时候,光芒洒在她白皙的脸颊上,仿佛渡了一层光似的,随手挽着发,穿着打扮比前几日见的时候要随意许多,但丝毫不遮掩她的麻利,明明是个娇小纤弱的身子,却忙个不停,她的模样是周嘉之前没有看到过的。

  脸上还是那副温柔的模样,但说话做事间,却不是他那日见过的那副顺从,没甚表情的模样,而是鲜活的、灵动的。

  仿佛波光粼粼的水纹在她一颦一笑之间。

  周嘉看着人,疏忽间笑了起来。

  与他相看的这几位姑娘,似乎各个都有另一面,也各个都有脾性,也有那等不堪的,倒是叫人忍不住叹息。

  等媒人再问,周嘉便说了:“就李姑娘吧。”

  媒人去李家做通他们的思想去了,甄婆子这头知道大公子当真看上了姑娘,就忍不住叫人把一应给采买回来,说了,“等夫人回来就能直接给人下定去了。”

  喜春他们一行还停留在蜀城,科举放榜的文书已经传到了秦州府城,衙门吹锣打鼓的往周家传了好消息来。

  “恭喜贵府的二公子和小公子都榜上有名,成了咱们秦州府第三百位秀才、第七百位童生,二公子更是名列前茅,比大公子当初考上秀才只差了一点呢。”

  所有府城都是朝着盛京学,争取沾上一点光,盛京的府衙怎么做,他们就跟着学,盛京府衙十年如一日的喜欢用锦旗,府城的府衙也学到了,有事没事就发一面锦旗,这回还带了面锦旗来,上书:再接再厉。

  周嘉捧着锦旗,面儿上跟他兄长在多年前一般的样子,当场就黑了。

  跟着热闹过来的老百姓倒是羡慕得紧,回头就教训自家的儿孙们,叫他们好生进学,回头跟周家一样,一门考上几个,连衙门都给他们发锦旗呢,多威风,多长脸的事儿啊!

  回头往墙上一挂,谁进来都能看得到他们被表扬了。

  周嘉给来报喜的人都发了糖果,还给发了红封,家里中了两个,他发也是发的双份了,好不容易把人给送走,回头他问道:“他们几个的都出来了,宁家子仪的如何了?”

  宁子仪也考上了,他考上童生的名次更在前列,比周兰钰还高些,准备一鼓作气考上秀才的。

  宁家在他考上后,也没办宴,只自家人吃了顿,回头宁乔又带着妻儿回了府城。

  周泽准备下场考一考举人,周兰钰如今学问还不够,等再等几年,周辰没考上,已经不高兴好些日子了,喜春安慰他:“这回没考上下回再考,谁都能考上秀才了,这大晋岂不是满地的秀才公了?”

  小叔子才考完,她也不好意思说,能考上童生就已经不错了。

  她这几位小叔子,周嘉聪颖,周泽下得了苦功夫,唯有周辰,打小就是个不爱读书的,进学堂就扒着门儿哭,到了书院里进学才好了些,论学问功底,当然是不如两位兄长的。

  周辰也曾经发愤图强过一时,那会喜春还给他打气鼓劲儿,还给他定了小目标,叫他不要把目光放得太长远了,“咱们就先定个小目标,先超过你二哥吧。”

  没超过。

  喜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二哥现在还只是秀才呢,差得不多,你再不努努力,等他考上举人了可就难追了,现在追追也不晚。”

  周辰顿时觉得压力好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