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网游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网游之全球在线_分节阅读_第842节
小说作者:笙箫剑客   小说类别:网游小说   内容大小:3.24 MB   上传时间:2018-03-02 13:30:20

  “安史之乱吗?这就有趣了。”欧阳朔微微一笑。

第九百九十章 斗一番

  安史之乱跟前七场战役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场由边境将领发起的内部叛乱之战,而非两大势力的对决。

  提起此战,就不得不简单说一下唐朝的节度使制度。

  唐太宗、唐高宗等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突厥、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帝国。

  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何为节度使?

  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

  唐玄宗废除府兵制,造成全国军力外重内轻,当时边境兵力达五十万,朝廷拥兵却不足八万,地方节度使已经威胁到朝廷安全,仅安禄山一人就兼任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以及河东节度使,拥兵十五万。

  对帝王而言,判断一位臣子造不造反,不在该臣子有无造反之心,而是有没有造反的能力。毫无疑问,安禄山就有这样的能力。

  朝中不断有大臣跟唐玄宗上奏,说安禄山可能造反,唐玄宗就是不听。态度最坚决的一位就是彼时的宰相,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杨国忠跟安禄山交恶,将相不合久矣,偏偏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又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由此揭开了长达八年的叛乱,等到战争落幕,没有真正的赢家。

  宰相杨国忠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愤怒的将士杀死,杨贵妃被逼自尽,唐玄宗跟太子李亨分道扬镳,最终被迫“退位”,当了太上皇。

  叛乱者也没什么好下场。

  讽刺的是两位叛乱首领没死在战场,而是都死在各自儿子的屠刀之下,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史思明也被儿子史朝义杀死。

  个人的命运还只是其次,更关键的是安史之乱直接影响了唐王朝接下来的命运,继而间接影响到整个华夏民族的命运。

  安史之乱摧毁了唐帝国的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自此一蹶不振。

  等到唐末黄巢起义兴起,藩镇割据加剧,中国历史上迎来又一个大分裂、大混战时期——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武人专政篡弑、兵将哗变拥立之事迭生,后周太祖郭威如此,宋太祖赵匡胤本人亦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得国。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重演,赵匡胤遂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又借杯酒言欢之机,晓喻诸将告老辞职,史称「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的「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虽然成功地削弱了地方权力,使宋朝国祚延长,却造成两宋积贫积弱,使财政拮据、地方凋敝、外患深重。

  终两宋之世,这种局面一直没有大改变。

  自唐之后,武将出将入相成为一种奢望,以文官辖制武将成了一种传统,有人戏言,说汉民族的血性就此遭到阉割,再不复汉唐雄风。

  …………

  山海城,夏宫。

  系统公告刚一结束,凤囚凰就来到山海城,跟欧阳朔商议战役之事。

  眼下的【山海盟】,却是仅剩他们两人了。

  大夏王朝中出身唐朝的文臣武将不在少数,因此不管帝尘等人如何选择,欧阳朔都会选择唐朝阵营。

  倘若【炎黄盟】也选择唐朝阵营,那么这一场战役几无悬念。

  只是以帝尘等人的傲气,怕是还想在战役地图跟欧阳朔斗一番。原因之一就在双方在兵力对比上,【炎黄盟】占绝对上风。

  欧阳朔虽为王爵,可惜最高只能带兵十万。凤囚凰为一等公爵,可带兵五万,加在一起就是十五万联军。

  【炎黄盟】六位一等公爵,可带兵三十万,刚好是【山海盟】的两倍。战役地图军队阵亡可用战役贡献值复活,帝尘等人还真没什么好担心的。

  对此,欧阳朔却是乐见其成。

  “一团和气的话,岂不太过无趣?”欧阳朔这么对凤囚凰说。

  凤囚凰点了点头,她也是一位好战之人。

  欧阳朔接着说道:“这次战役对落凤城而言是一次收服武将的绝佳机会,你可要好好把握。”欧阳朔说这话,等于主动放弃收服唐朝阵营武将的主导权。

  凤囚凰麾下有冉闵、王龁以及周勃三员武将,已经算是不错了,唯独少了一位统领级名将,甚为遗憾。

  唐朝名将郭子仪,无疑是位合格人选。

  凤囚凰灿烂一笑,“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两人之间,自然无须客套。

  …………

  京都行省,邯郸城。

  帝尘等人聚到一起,商议战役之事。

  “老狐狸已经放出话来了,要选唐朝阵营,大家怎么看?”帝尘问。

  春申君冷笑说道:“他倒是会捡便宜,提前选了唐朝阵营,不是摆明了要再胜我们一次吗?!”

  “话也不能这么说。”战狼有不同意见,“以唐玄宗之昏聩,选唐朝阵营未必就能讨到好。再说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之久,谁也不知道盖亚会将战役推演到哪个时间点,存在非常大的变数。”

  “不错。”雄霸跟着点头,“以盖亚的秉性,绝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无论选择哪个阵营其实都一样,关键看我们自己怎么运作。”

  见大家都发表了意见,帝尘笑着说道:“大家的意思是,再斗一场?!”

  “斗!”雄霸言简意赅。

  “就是干,不能怂,不赢一次我心里总是不服气。”杀破军耿耿于怀。

  春申君到也没反对,笑着说道:“也好,都斗了七次,不差这一次。据家族专门研究战役规则的专家推测,中国区接下来的几场战役很可能是单阵营战役,枪口一致对外,我们能跟老狐狸掰腕子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帝尘豪气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全力以赴,再斗一番。”

  【炎黄盟】跟【山海盟】之间的又一次对抗,再次拉开帷幕。

  ************

  盖亚五年一月十五日,上午九点,系统公告准时响起。

  “系统公告: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跟史思明打着‘讨伐杨国忠’之名,举兵叛唐,最终被唐朝镇压,第八场史诗战役——安史之乱,正式开启!”

  检测参战条件,指定参战部队,选择阵营……

  大夏王朝此番出征的十万大军,欧阳朔选择了禁卫军第一军团的两个山蛮重装步兵师团,禁卫军第二军团,再加上三千神武卫,刚好组成十万大军。

  鉴于唐朝并不缺名将,为了避免客大欺主,欧阳朔此行没带上霍去病。

  “系统提示:传送开始!”

  经历一阵短暂的天旋地转之后,欧阳朔一行出现在战场。

  “系统提示:欢迎玩家岂曰无衣降临唐朝阵营大本营——长安。”

  “长安?”

  欧阳朔一怔,也就是说,长安城此时还没被叛军拿下。

  按照历史进程,唐玄宗应该还没带着大臣、妃子们逃往蜀地避难,著名的马嵬驿兵变自然也还没有发生。

  “那么潼关是否已经沦陷了呢?”

  欧阳朔现在最关心的就在这个,潼关作为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倘若沦陷,那么留在长安就没什么意义了。

第九百九十一章 潼关丢了,陛下快跑!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

  海内承平日久,百姓已经几代人没有见过战争了,听说范阳兵起,远近震惊。河北是安禄山统辖范围,叛军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开门迎接叛军,或弃城逃跑,或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河北。

  十一月十五日,?唐玄宗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同时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

  唐朝精锐边军大多还没有赶回,封常清、高仙芝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得到的都是市井子弟,缺乏战斗经验,而且还没有经过训练。

  安禄山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仍然于十二月十二日攻入洛阳。

  退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奈何,唐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玄宗斩杀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之后,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二十万,镇守潼关。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

  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

  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

  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

  哥舒翰立即上书玄宗,“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再攻打便可不战而擒。”

  与此同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郭、李二将同样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

  但是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道:“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

  玄宗轻信谗言,对郭、李之谋置之不理,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

  有封常清、高仙芝被斩的前车之鉴,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崔乾佑部相遇。

  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领兵与唐军决战。

  唐军以王思礼等率精兵五万在前,庞忠等率十万大军继后,另派三万人在黄河北岸高处击鼓助攻。

  两军相交,唐军见叛军阵势不整,偃旗欲逃,便长驱直进,结果被诱进隘路。叛军伏兵突起,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死伤甚众。

  哥舒翰急令毡车在前面冲击,企图打开一条进路,但被叛军用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不得前进。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日落矢尽,才知中计。

  这时,崔乾佑命同罗精骑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官军背后杀出,唐军前后受击,乱作一团,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绝望的号叫声惊天骇地,一片惨状。

  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近二十万唐军,逃回潼关的只有八千余人。

  初九,崔乾佑攻占潼关。

  哥舒翰被部下胁迫,投降安禄山。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战例,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6页  当前第8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2/1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网游之全球在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