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户一二事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朗朗明日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4-09-18 12:38:54

  早在处理万家的时候赵言修就瞧出苗头来了,要是真一般狠人早就把万家人打折了腿了。就凭万家那般行事,他们也不敢找宋家麻烦。可他大哥虽然也报复回去,但却没直接伤了万家任何人。

  当初,万二奎在宋大海家使横的时候,赵言修就想下他个膀子,让他知道真疼了,看他还敢不敢闹。不过,顾忌宋大海一家办喜事,万氏又出自万家,赵言修和宋大海一家实在谈不上多深的交情,这样行事怕会出力不讨好,说不准还得给他大哥惹麻烦,这才没这样干的。

  但对于如万前锋刘采莲和朱德三这样的贱人,赵言修觉得完全可以再狠一点。宋添财一出衙门就瞧见赵言修伸着脖子等着他,心中一暖,被衙门里的贱人刷下的坏心情陡然好转。

  宋添财觉得他运气还是不错的,人生在世,哪能不遇到几个贱人。可总有一些人是会全心全意等候自己关心自己,不离不弃的。对宋添财来说,以前是宋家两老和宋小宝,现在却要加上个赵言修。从他把赵言修带回来想给自己恩师报恩,可没想到却是自己得了个真心以待他的亲人。赵言修就从来没让他失望过,甚至维护关心他这个大哥都快胜过任何人了。

  这样的感情让宋添财很暖心很安心,再坏的事情有赵言修在一旁陪着,宋添财也总能找到一份安定和放心。走上前拍了拍赵言修的肩膀,发现赵言修身上都有些湿湿的。地面上还留有些水渍,宋添财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下雨了。

  入春有一段时日了,泉州的雨水也滴滴答答的下了起来。这儿的天气很是说不准,早上艳阳高照,中午也许就细雨霏霏,赵言修在衙门口等自己,这雨水四溅,自然是沾湿了衣裳。

  宋添财心疼了,现在的温度可不高,赵言修的身子骨瞧着结实可也不能大意。找了个布行买了两身衣裳宋添财就带着赵言修去了汤浴,两人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泡了一会热水,在小包间里被蒸出汗来,才出来。宋添财又和赵言修去泉州西街上专做西边羊肉的食馆子,要了一碗羊肉汤又让小二上了卷饼裹着羊肉吃。

  一碗羊肉汤下肚,浑身热的出汗,赵研修知道宋添财这个大哥是为了他专门来吃这汤水的。自从上次他惹了风寒之后,宋添财就十分紧张他受寒,没事就给他炖汤喝,又买了不少药材让林小满加了鸡鸭炖。

  想到这儿,赵言修觉得自己不该辜负他大哥的好意,得把身子养得好好的。不让他大哥担心,特别是这出门在外,他可千万不能生病。不然,依着他大哥的性子,肯定得着急的不行。虽然喜欢他大哥待他的重视,可赵言修觉得他大哥已经够重视他了,不能再用生病让他大哥操心了。毕竟,泉州这儿还有那些贱人等着他大哥去收拾,他可不能拖他大哥后腿。

  两人用了饭又去了港口,泉州靠水吃水,水产十分的多。海鲜不太好运送,宋添财打算做些海鲜酱带回去给宋家人尝尝。这儿的鱼卖得要比永乐镇便宜许多,好多都是赵言修不认识的。

  宋添财做暴发户的时候什么海鲜没尝过,这儿的海鲜大部分都知道怎么吃,就连做法都能说个一二三四出来。有了武力值爆表,文化程度又高过自己许多的小弟,宋添财已经很久没有在赵言修面前展现过老大的风采了。这一次抓住机会,宋添财自然就得瑟了,给赵言修介绍这介绍那,还顺道说了许多海鲜的吃法,把赵言修听的瞧着宋添财的眼睛都亮了几分。眼睛时不时扫过那些海鲜,一看表情就知道他很想尝尝。

  宋添财觉得好笑,赵言修这么大人了,还这么孩子气。想想,就要了一些海鲜,多复杂的做法他也不会。可清蒸,酥盐,麻辣,红烧他却是能做的。难得的来了次泉州,自然要让赵言修尝尝这儿的海鲜。

  宋添财其实这趟来看水产是打算找个赚钱的道道的,他前世做调味品曾买到一个海鲜酱的独家配方。花大价钱买来的东西,宋添财可不放心别人,都记在自己脑子里。而海鲜酱虽然泉州也有得卖,可味道肯定是比不上他那在前世买下的独家配方。衙门去了一趟,即使没花大钱回来,可上下打点也花了几百两了。即使有卖酱油方子的六千两银子,但坐吃山空真不是宋添财会干的事情。

  虽然早先打算制醋来挣银子,可做这个要时间,越好的醋时间越长。宋添财现在腾不开手,就想先做些海鲜酱,在泉州打听打听,若是卖出去就能得笔银子,若是卖不出去带回去也能当特产了。

  之后,宋添财又买了不少鲜虾和其他做海鲜酱的原料,让港口的脚夫送回去,才空出手来和赵言修又到菜市口买了不少菜和米面回去做配海鲜吃饭。他们已经搬出了客栈,住到了原先租好的屋子。

  这屋子里宋添财和赵言修拾掇了一番,也算像个家的样子。赵言修打下手烧火洗菜,宋添财掌勺,晚上,两人高高兴兴的吃了顿海鲜宴。巴掌大的鱼片用黄酒码上,又加上调料腌制,只要在油里煎到两面金黄就能吃了。拇指大小的小鱼带些鱼籽,腌制后油炸佐酒最好,还有清蒸的海鱼,香辣的海螺,白灼的大虾,吃的赵言修直央求着宋添财明日再买了海鲜来做。

  瞧着对自己提出要求的赵言修,宋添财满眼都是愉悦之情。出来一趟,倒是让赵言修心里更放开了些,人也没了以往的拘束,这样的赵言修却真实得让宋添财更为的心疼和心软。

  而两人吃完饭,宋添财和赵言修一道去了泉州衙门,打算好好的和刘采莲瓣扯瓣扯了。

☆、第76章 后 手

  刘采莲被关在脏兮兮的监牢里,因为没有家人打点,晚饭她只得了个黑乎乎的粗面馒头。她虽然出身农家,粗面馒头不是没吃过,可却绝对不会像这般快发霉了似得。特别是她来泉州这一年时间,吃穿用度无一不精,大鱼大肉吃刁了嘴,这样的饭食哪入得了口。

  可从早上起刘采莲就滴水未进,肚子早饿的不行,也顾不得这馒头味道如何,就着一碗水吃了下去。瞧着冰冷冷的牢房,听着里间牢狱里传出女犯人们的撕扯谩骂的声音,刘采莲心开始慢慢的往下沉。

  这样的监牢日子,她若是待上两年还能有现在这般年轻貌美吗?宋添财变了,她即使进了牢房也不一定能消了宋添财心中的恨意。那等她出去以后,宋添财会怎么对她?不,她还有个儿子,不管怎么说宋小宝都是她亲生儿子。宋添财会把她说成被人逼迫也是为了给他儿子留下脸面。

  不然,有一个私奔的娘,宋小宝以后都抬不起头来。对,宋家人和宋添财一直都很疼宋小宝,宋家人对子孙都十分的看重。就是为了宋小宝,宋添财也不会真让她坐实私奔之事。她还有出去的机会,她要担心的是怎么出去能让宋添财不对付她。

  只不过一年没见,宋添财就完全大变,再也找不到以前清高不知事的半点影子。她以为就算有一天宋添财找到了她,可也不过是息事宁人。读书人自尊让他没法把这事闹大,她只要求一求,诉诉不得已,宋添财就是再有怨气也不过是和她老死不相往来罢了。

  可她低估又低估了男子的自尊心,是啊,如宋添财这般读书明理自认为最是守礼的人怎么能容得下她这样不守妇道之人。宋添财身边的那个俊美男子对她的杀意,她清清楚楚。难不成,宋添财想杀了她。是了,一个已过世的娘亲远比一个有污点的娘亲对宋小宝有利吧。

  越想越觉得心惊,刘采莲又想赖在牢里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在监牢里再累再苦,总是有命在的,宋添财总不能一直待在泉州。她手里还有些首饰,到时候贿赂了衙差早些出去也不是不可能。然后,就离了泉州,天高皇帝远的,让宋添财再也找不到她。

  这样胡思乱想了一番,就瞧见衙役带着宋添财和那陌生对她有杀意的男子进来了。刘采莲往后退了几步,不敢上前,脸色闪过惊恐。她知道宋添选现在对她肯定是恨之入骨,这个时候来找她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

  牢门没打开,宋添财就站在监牢外面,赵言修帮他提着笔墨。瞧着躲在墙角缩头不出的刘采莲,宋添财是一点同情都没有。想要折辱他害他的人,别想得他一分同情和怜悯。

  “刘氏,你没想到有一天会被我抓住吧。或许你想到了,却只觉得我宋添财软弱可欺,重面子名声,拿你没法子吧。可惜,我这辈子最不喜欢被人欺负被人愚弄。你我夫妻一场,我可有薄待你的地方?我断了功名没了前程,你大可和离而去,我们好聚好散。可偏偏为着银子好处,把宋家和我的脸面往地上踩,和我的仇人合起伙来想毁了我。你这样做可曾想过小宝,一个私奔而走的娘,就凭这,他就要被诟病。不过,我也不能太高估你的良心。我对有良心的人都能包容,可对没良心的人那可就不剩良心了。你放心,推官判你刑罚也不会太重,我会在泉州等着你出来。”说着这话,宋添财很是心平气和,语调都没有变。

  可听在刘采莲耳朵里却是吓破了胆子,赶紧起身到前面道:“阿财,我是被逼无奈的。我是没法子的,我一个弱女子,被人逼迫除了顺从,还能有什么选择。我知道你恨我,可我是身不由己的。求求你,大人大量,放过我吧。就看在小宝的面上,我好歹是他的亲娘,为你们宋家也算有些苦劳,求你网开一面,不要和个小妇人计较。”连连哀求,哭得凄凄惨惨戚戚。

  宋添财瞧着还在她面前演戏的刘采莲腻歪透了,冷笑道:“多说无益,我就是睚眦必报,气量狭小的。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要让她一辈子都不痛快。这件事到底怎么样,你我心知肚明。你若是再这样说,我可没工夫听你这些废话。”

  说完抬起脚脚来作势就要走,刘采莲一看这个架势不敢再哭,摸了眼泪道:“宋郎好狠的心啊,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你我夫妻一场,你却毫不留情,这是要逼死我啊。你到底想怎么样,你说便是。”

  “不要说得这么委屈,你做的孽你自己心里明白。可别忘了,即使这次事情过了,没有休书,你还是宋家妇。我带你回宋家,不打不骂给你口饭吃,旁人都要道我仁至义尽。若是我对你喊打喊杀,大伙也不会说我宋家如何,只会道你罪有应得。你的后路都在我的手里,这点分寸你该是知道的。”宋添财完完全全的的话击中了刘采莲心底最大的担忧。

  刘采莲这会也不再做委屈小媳妇样了,冷静的开口道:“宋添财,你这个时候来找我说这个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何你才愿意放了我,你给句明话吧。”

  宋添财要得就是刘采莲这话,现在宋家日子过的蒸蒸日上,宋小宝虽然没有了刘采莲这个生母,可却过得不比任何人差。宋添财是一点都不想带着这个刘采莲回宋家图惹是非的。要他打骂女人,不是不能做,却是能不做就不做的。他还没那么没格调胸襟,可若是就那么放任刘采莲逍遥自在,宋添财却是不甘心的。

  宋添财道:“我想要知道这事的原原本本的,还有你娘家在这事里做了什么。你别想打马虎眼,欺骗我,既然我开口提了你娘家,自然是知晓了一些。若是你再敢满嘴谎话,会有什么结果,我想你绝对不会想知道的。”

  刘采莲缩缩脖子,心里吃惊,不知道宋添财怎么知道她私奔和自己娘家有关联。更不知道宋添财知道多少,想给她娘家遮掩一下却真怕宋添财翻脸。只好把万前锋给了她姐姐和娘家多少好处,让她们帮着说话的事情说了一遍。

  宋添财从赵言修手里拿出笔墨纸砚,细细的写了下来。刘采莲看着心惊胆战,可却没法子,等刘采莲说完,宋添财开口道:“这就是你刚刚所说,你自己画个押吧。”

  刘采莲呆了呆,没想宋添财这么狠,连她娘家和姐姐都不愿意放过。她拿着那张纸,看着上面写得她所说的刘家撺掇她私奔,她姐姐牵线搭桥,这样的事要是被她画了押,娘家定是讨不了好去。

  刘采莲站在那儿不动,宋添财眼里闪过讽刺,慢慢的开口道:“你不画押也行,我把你带回去宋家,每天让我娘提着你去刘家骂上一个时辰,让你娘家好好的扬杨名。至于你姐姐,这么会拉皮条,我相信她婆家族长知道了一定会好好的代为教导的。当然,你这个女儿妹子也可一力承担,那也只好让你代她们受罚了。”说这话的时候,宋添财语气没什么起伏,可却让刘采莲听出了寒意。

  她已经回不去娘家了,宋添财写下白字黑子看样子是不打算带她回去。她娘家亲戚众多,姐姐也在婆家生了儿子立稳了脚跟。就是她画了押,宋添财也不过是去闹一闹,他们也只会被小罚一下。而她一个弱女子现在却惹不起正怒火中烧的宋添财。

  犹豫了半响,抬起头瞧着半点神色都不变是宋添财,她还是画了押。宋添财拿好那张纸,开口道:“我会给推官大人求情,不会让你坐牢,但你后半生绝对不会再会抹黑小宝的机会了。你该庆幸你生了小宝,不然,你的下场一定比那惨上几倍。”

  刘采莲听着这话心里跳了跳,闪过害怕。宋添财再也不想和她说什么,带着赵言修就出去了。

  回去的路上,赵言修憋了半天的话还是没憋住。瞧着宋添财的脸色没有太坏,开口道:“大哥,你刚刚那话什么意思。难不成你真的要把刘采莲带回去看起来?”不给刘采莲抹黑宋小宝的机会,依着他大哥的性子是不会杀人灭口的,那就有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起来了。

  一想到刘采莲要跟他们回宋家,赵言修就浑身不自在,心里更是有些难受有些憋闷。他知道宋添财不喜欢他憋话在心里,什么事情由着自己胡思乱想,这才问了出来。

  宋添财看了一眼赵言修道:“哎,你这傻气的。如刘采莲那样的人,我看她一回那装模作样的调调都要洗会眼睛。要是把她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不过,她再怎么样是小宝的娘,要是做出出格的事情怕是会牵累到小宝。我可不能让小宝受她的害,我在泉州这地界问过了。离这儿有两三天路程的大岭山有一座专收犯事女子的尼姑庵,我打算把刘采莲送过去。哪里有人专门看管,每年要交二十两银子,对那些犯事的女子要求她们自己劳作,念经,以苦修来赎清她们的罪孽。”

  赵言修一听开心了,只要不是让刘采莲跟着他们走,刘采莲最后的归属,他是半点没兴趣知道。不过,那种尼姑庵日子清苦,既然都是犯事的女子,刘采莲进去肯定不好过就是了。

  宋添财瞧了一眼赵言修道:“我打算以后到泉州这儿来生活,把这刘采莲送那儿呆上十年八年的,若是她改好了。就给她一封休书,让她以后别出现在宋家人面前就丢手不再管她。若是还死心不改,那就再给她交些银子,让她继续吃斋念佛。有个一心向佛的娘,以后,就算有人把朱德生的事情翻出来,对小宝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而万前锋一被关进牢里,他老爹万老爷就快吓晕了。万前锋是万家的长子,他娘是个二房,可万老爷的正室太太没生个儿子。为了心爱的儿子,万老爷狠狠心,和正室和离了,把万前锋的娘给扶正了。当初为了给万前锋的娘扶正,万老爷可是许了前头正室夫人和她娘家许多好处,又把前头夫人的女儿给送到前岳家抚养陪了若干嫁妆。

  万家的家产从那个时候就开始缩了一小半,好在万前锋读书厉害,万老爷还是欣慰的。再富的商户都没有做官的门第高,万前锋这般会读书,光宗耀祖指日可待。万老爷自然是把这个长子捧上了天,万前锋要走科举,家里的铺子不能没人继承。万老爷又把和万前锋一母同胞的小儿子万前利给手把手的教起做买卖来。

  本来大儿子做官,小儿子行商,万家兴旺好似就在眼前。可偏偏万前锋一念之差,毁了科举之路。这儿子是万老爷放在心尖上疼了多年的,怎么也不可能不管。只得散去一半家产保他平安。但得罪了老家做大官的,万老爷只好卖了祖产举家迁往泉州再图东山再起。

  到了泉州万老爷不顾小儿子的冷眼,把剩下的家业都交到了万前锋手上。瞧着万前锋做买卖做的像模像样,自己就做起了甩手掌柜。小儿子不岔万老爷的偏心,一气之下带着妻儿要求分家,万老爷就把家里最小的一个布行给了他,分了他出去,而把家里最赚钱的药材铺和一个作坊留给了万前锋。

  但这太平日子就过了不到一年,这又传来万前锋被抓进了衙门,万老爷一时受不住昏了过去。再醒来却是半边身子不能动了,万家以前的老仆人都被万前锋留在永乐镇,下人一瞧见万老爷倒下了,万前锋又被抓了,一个个就动了歪心思。

  黄老爷这群泉州商户早就虎视眈眈了,一瞧见万家乱了,就开始联合起来。先截断了万家的铺子货源,又降低与万家同类商品的售价,一时间万家生意一落千丈,药材铺又没开张。万家拿不出多少现银打点,万老爷只好卖作坊去救万前锋。黄老板趁势压低价钱买了下来。

  而万老爷行动不便,让下人们去打点,那些下人们花一报十,很快银子就见底了,可万前锋却没任何被放出来的消息。万老爷最后不得已,只得找了小儿子万前利回来,要万前利去求万前锋。

  没曾想,万前利早就看不惯万前锋事事压着他的模样了。嘴上答应他爹好好的,可实际上却不动。暗地里还动了手脚,送了不少万前锋做生意弄虚作假的证据到衙门,恨不得让万前锋多吃几年牢饭才好。

☆、第77章 置产

  这么审了半个月,推官最后判了刘采莲三十大板子,朱德生四十大板坐两年牢。而万老爷虽然之前有打点可架不住有个给他拖后腿的小儿子,到处给万前锋下绊子。所以,万前锋虽然没被打板子,可也被判了坐两年牢。

  刘采莲被打完板子就被宋添财雇人送到了大岭山,他和赵言修跟着去了一趟,交了二百两银子过去。虽然他们是男子进不得尼姑庵,但也问过许多人,这儿的尼姑们最是守礼。对尼姑庵里的女眷不会去刻意的作践。但会让里面的女眷种田劳作,吃斋念佛,过清修日子。对此,宋添财十分的满意,就该让刘采莲好好的清修来改过。要不然,他花银钱送人过来,难不成还要她享福不成。

  刘采莲在泉州还不知道有这种尼姑庵,原以为宋添财是要她出家,想着等宋添财一走,她后脚也可离开逍遥自在去了。可一进去才发现,这儿的尼姑都是些壮实妇人,每天管她管的严实。整天除了种田劳作就是吃斋念佛,这样的日子对一心向往富贵生活的刘采莲来说生不如死。

  她也逃过,可却逃不掉。每每被抓回来就被关在屋子里,不打她不骂她,就是不给吃的,饿上她几天。这么几次下来,刘采莲就断了下山的心思。再问明白宋添财给她交了十年的银子时候,刘采莲一下子有了盼头。辦着手指头算日子,盼着那能出去的日子到来。

  万前锋进了牢里才反应过了,他真的坐牢了。他爹真不管他了,不然,凭着他家的钱财,这次的事情难不成还能比他上次犯事犯得厉害,上次他爹都能保他无事。这次要是他爹真出力了,怎么也不能让他待在牢里啊。两年牢一坐,他出去还有什么前途。才在泉州安家立业,难不成又要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等万前利来瞧万前锋的时候,才冷笑的告诉万前锋,万老爷病得起不了身,怕是撑不到几日了。等万老爷一死,万前利就准备卖了泉州的产业和妻儿找个地方重新置办家业。万前利告诉万前锋,他作为兄弟最后能为这个大哥做的,就是帮着把万前锋的妻儿照顾一把。

  万前锋大骂万前利,万前利充耳不闻,最后,留了一千两银子给万前锋。用了五百两银子,万前锋换了个独间的牢房,那些大间混住的监牢,他这个刚刚进去的犯人可是被揍了好几顿了。其他剩下的银子却没敢再动了,没了万家,没了他爹在后面帮扶,万前锋就什么都不是了。但就是如此,等万前锋出狱时,也剩下不到二百两的银子,他又在泉州坏了名声,得罪了不少人。听说妻儿又跟着万前利远走他乡,万前锋只得隐姓埋名,去了偏远的小地方讨生活。

  而朱德生在牢里待了两年,跟人学了些坏毛病,他长得不错又会哄女人。等出狱后,用以前的藏下的银子做了小买卖却又和一个地痞的婆娘勾勾搭搭,结果被那地痞抓了个现行,一个失手就要了他的命,最终还是栽在了女、色这一途上。

  处置了这几个贱人,宋添财身心舒畅。不过,宋添财还没忘记他来泉州最重要的目的,赚钱置办田地铺子。现在他手上的银子只有五千两了,一个好一些的铺子也都买不到。宋添财先去看看能不能再挣些银子,不然,这次只能把宅子和田地买了,等下次来泉州再买铺子。

  不过,被刘采莲的事情拖了大半个月,宋添财也不是没做其他事情的。他拉着赵言修做了不少海鲜酱,再过一段日子就能做好了。这玩意吃的就是一个鲜,不过,因为原料要用海鲜,有时节性和地域性,宋添财一开始还真没想起来做。

  只不过,手一紧,脑子就转得多了。又正好泉州这个时节正是海鲜生产的时候,宋添财才动手做的。他和赵言修两个人,做了三大陶缸。每天又是晒又是搅的,大半个月下来,两人都累瘦了一圈。

  宋添财是个能苦自己却绝对不愿意苦家人的,眼瞧着赵言修被他养出的一点肉都消下去了。立马就心疼了,所以,现在除了每天做赵言修爱吃的海鲜,鸡鸭鱼肉,换着炖汤。等到晚上还要加上一顿夜宵,务必要把赵言修给养胖些。

  等这海鲜酱做好了,宋添财尝了尝味道,很是美味,一点也不逊于他前世尝过的。转而一想他就明白了,前世那些海鲜酱的原料肯定没有他现在做的实在,而为了压缩成本,又得适量的添加化学药剂,来保质保量。而他们现在是纯手工做的,用得也是最古老的做法,味道更为鲜美也正常。

  挖了四小坛子装好,给罗家兄弟一人送了一坛子,又给黄老板送了两坛子,还配了些礼物让黄老板给那黄大人带过去,感谢黄大人为他们主持公道。罗家兄弟用过那海鲜酱就来找宋添财了,他们兄弟两个一个跑货,一个行商,都是识货的。

  泉州这儿盛产海鲜,但一到冬季,海鲜量上就跟不上,价钱也很贵。所以,就有了海鲜酱,这种酱有海鲜味,做菜,拌菜,下粥都是极好的调味品。不过,海鲜酱也是有好有坏的,泉州只有一家老字号出产的海鲜酱最为有名。其他的却都是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宋添财的海鲜酱比起那家老字号的海鲜酱味道还要更为浓厚些,且那家海鲜酱说是酱但酱里其实是整个的海鲜肉,不像宋添财这酱这么细腻。做买卖的,只要能挣钱自然就上心了。

  罗家兄弟就行和宋添财合作,把这海鲜酱每年卖给他们。宋添财又不傻,虽然不知道这海鲜酱好不好卖,但瞧着罗家兄弟那殷勤客气的模样,心中自然就有底气了。他刚刚来泉州,手里没银子又人生地不熟,这才卖了酱油方子。可这种买卖做一次就够了,既然以后要在泉州生活,那这海鲜酱就要利益最大化。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宋添财从不弄混了。

  罗家兄弟还没磨得宋添财松口,黄老板就上门了。一见罗家兄弟就明白了,这肯定也是看中海鲜酱的。这段日子,黄老板买下了万家的作坊,扩大了生产,生日做的还算红火。可要想挣多些银子,还是得有特色的东西。虽然已经有了海鲜酱油,但这海鲜酱他也不想错过。

  黄老板一来就开门见山,说是想买方子。宋添财这回摇摇头,不愿意卖了。黄老板加了很高的价钱,罗家兄弟也在帮腔,可宋添财这回就是死活不松口。最后,瞧着火候差不多了,宋添财才提出,要他方子可以,但他得参股。

  宋添财早就有这打算,一次性卖了方子那是急需用钱才会干的。这种会下蛋的母鸡,宋添财可舍不得杀鸡取卵。黄老板一听宋添财的要求,就有些不愿意了。毕竟,这参股得分红利,这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宋添财也不紧逼,一副参不参股无所谓的样子。黄老板想了想,没一口答应,只道给他回去想想,宋添财答应了。然后,又把三大缸一千多斤的海鲜酱卖给了罗家兄弟,收到了四百两银子。

  罗长业放在自己的铺子里卖半两银子一斤,第一天销量只能算不好不坏,到了第二天,就有些许多人被介绍的来买些带走。那些跑商的商人买起来都是十斤二十斤的带,卖到一大半,罗长业当机立断的涨价到了八百文,还是有不少人买。不到十天,这批海鲜酱就卖完了。

  黄老板一直在关注着罗长业这批海鲜酱卖货的情况,现在才是四月份,海鲜酱的销路还远远达不到冬季的一半。可就这样,宋添财做出的海鲜酱却卖得这样好,让黄老板心更痒痒了。

  直到有同行通过罗家兄弟打探这海鲜酱的来源的时候,黄老板坐不住了,又上门找宋添财了。这一次,黄老板一口答应让宋添财参股,但分多少却是各执一词。于是,两人讨价还价之后,宋添财出方子,黄老板出钱出人,两人三七分。虽然这分成宋添财还能再抬些,但现在留一线,日后好想见。他出了方子,大部分还是黄老板去忙。真把黄老板压榨狠了,最后吃亏的还是宋添财。毕竟,方子放着也是放着,生不来银子的。

  两人去衙门里签了文书,立了字据,宋添财把海鲜酱的方子给了黄老板,说好半年兑一次账,年底分红利。若是这方子被泄露了给旁人知晓,宋添财可以要求黄老板赔偿三万两银子,这也是宋添财要三分利退一步换来的一个附加条件。

  有了黄老板这边的买卖,宋添财手上就能松快一些了。他和赵言修去了牙行,满泉州的开始找宅子买田地。最后,还是在平遥镇上买了四十亩上好水田和二十亩旱田。又在平遥镇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下了两个铺子,选了个三进三出的大宅子,宅子后面带了一大块地,宋添财找人砌墙围出了一个大园子。打算等宋家两老来了,给他们自己决定是做花园还是做菜地。

  宋添财还在这座宅子中间隔了一道墙开了个角门,他肯定是不放心以后赵言修一个人住的,买宅子就把赵言修也算上了。要是赵言修以后成家立业,那就把那道门堵起来,两边各自过小日子也就不碍事了。但一想到这么好的小弟要给某个不知名的女人霸占了去,宋添财心里就酸了起来。

  他想一定是赵言修太傻气了,他怕赵言修被人骗才会这么难受的,就如那些要娶媳妇的老婆婆们,心里不得劲自己家孩子被外人拐走了是一样的。他这是正常情绪,不过,想来想去,做了半天精神安慰,可宋添财的心里还是不得劲。

  宋添财一向在赵言修面前都是要面子的,心里再怎么郁闷,面上却不会露给赵言修看的。两人在平遥镇上待了不少天,因为这里是以后要住的家,宋添财和赵言修置办了不少东西,从家具到棉被,几乎都买齐了。

  宋添财在平遥镇和泉州问过糯米的价格,没曾想,泉州的价钱还比平遥镇便宜上一些,虽然只是一文半文的,可宋添财要酿醋,量买得肯定得多。于是,他和赵言修租了一两马车,趁着天黑,用了几天时间,才运了两千多斤糯米回来。这糯米没带壳的直接做醋,剩下带壳的便宜,宋添财买来打算等下次过来再做。这宅子里有个大大的地窖,宋添财和赵言修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们在这儿放了粮食。两个人自己动手,把未脱壳的糯米都放进了地窖,一般人不仔细搜都发现不了。

  院子里给他放了满满当当的陶缸,一个陶缸都能装上千把斤,反正他把缸放这儿是不准备挪动了。这陶缸就是是空的,宋添财也抱着吃力。光运这缸都跑了很多趟。

  买好了东西,宋添财就开始酿醋了,毕竟醋光是发酵到装到陶缸里也得一个月多月的时间,他们到泉州来都快两个月了,要赶在六月份之前回去,可不得抓紧时间了。

  酿醋很是讲究技术和手艺,赵言修是个门外汉,只能帮着做些体力活,宋添财却是全部精神都耗在了上面。这儿没有温度计,宋添财只能靠手去试温度,要保证所有的熟糯米都能发酵。

  这么忙了一个月,醋才酿了出来。不过,因为没有软管,这些醋都是宋添财和赵言修一个个抬着木桶倒进陶缸里的。一天下来,两人的胳膊都要抬不起了。足足倒了七八天,这活才结束。接着又把在泉州买的大批油纸裁成一块块的,包上一层,又包上一层布,最后再盖上陶缸盖子。前前后后忙了近两个月,宋添财的这批醋才弄好。

  原本宋添财是想请人来看门的,他和赵言修毕竟常年不在这儿。可想想却不妥,这醋酿好了放院子里,要是被人动了心思偷偷卖了钱跑路,他找谁赔去。所以,宋添财没请人进屋子,最后用一把铁将军锁门。又给了靠的近的两户人家一些银钱,让他们每天过来在他院子这儿多转转。

  这两户人家都是宋添财打听好了的,人品口碑在这儿十分的不错。家里的人丁也都十分兴旺,宋添财送了些礼物,又给了些银子,这两户人家的老人都答应了。

  这么一来,宋添财才带着赵言修回泉州,带算买些货物带回去。不可否认,出来这么久,宋添财有些想家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户一二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