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户一二事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朗朗明日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4-09-18 12:38:54

  瞧见远远跑过来的一群孩子,宋添财在里面找了找宋小宝,可惜没找到。不过,宋添财也不是小气的,朝着那些孩子招招手,那几个大点的孩子胆子大。瞧着宋添财让他们过去,嘻嘻哈哈的就过去了。还喊了一声“叔!”

  宋添财下了马车,在马车里找了些莲子糖和马蹄糕,给了这些孩子一人一把,还有没吃完的肉干,也一人给了两片。这些孩子有些不好意思的,不肯上去,低着头,可嘴巴却渍渍的咽了咽口水。

  宋添财一个个的上前给他们塞到手里,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叫我一声叔,叔出去一趟,也给你们些零嘴甜甜嘴不是。以后啊,叔家的小宝就麻烦你们多看着点了。”

  这群孩子听了挺不好意思的,宋家一直待他们挺大方的。他们只要在茶摊子那儿转转,十次有五次都能得把瓜子花生的零嘴吃。不过,宋小宝太小了,和他们玩不到一块去,虽然他们从不欺负宋小宝,可时常玩着玩着就把这小萝卜头忘在后头了。

  赵言修看着给宋小宝贿赂小伙伴的自己大哥叹了口气,从来了宋家村之后,赵言修就感到了庄户人家的人情世故。像他大哥这样对村子里孩子好的,这些孩子的家里大人都明白。即使看不惯宋家,但大部分人也没给宋家背地里使坏,他觉得他大哥平时的小恩小惠占了大部分原因。

  还是宋小宝,有个坏了名声的娘,在这群孩子中却没被嘲笑过,欺负过,也多亏了宋家对着群孩子的大方和善。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他大哥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这个时候,迈这小胖腿,被大锁小锁牵着跌跌撞撞的的宋小宝才走到宋添财前面来。一瞧见宋小宝,宋添财立马上前,虽然有段时间没见了,可陈桂枝平时无事的时候就会拿着宋添财和赵言修的画像告诉宋小宝。

  那画是宋添财让赵言修画的写实画,十分想栩栩如生。宋小宝歪着脑袋看了看宋添财,奶声奶气的说道:“爹,你怎么才回来啊。小宝的奶糊糊都吃了,一个,两个,三个,不知道几个了。奶奶说我吃完了你就能回来的。”

  宋小宝每次不肯好好吃饭,陈桂枝就哄他,说他吃完几口糊糊他爹就回来。到时候就会给他带好多好吃的好玩的,还会带他出去玩。所以,在宋小宝的记忆里,他吃完奶糊糊就该见着他爹了,可他爹总是不回来。

  宋添财虽然没听懂宋小宝说的话,可也知道儿子这是想他了。没想到宋小宝还能记住他,宋添财一把抱住长高长胖了的宋小宝,用额头抵上他的额头,笑着说:“爹爹回来了,爹爹在外可想小宝了。小宝在家有没有乖乖的啊,听没听爷爷奶奶的话啊。”

  “有,奶奶是小宝最听话了。”宋小宝带些小骄傲向着宋添财说道。

  “走,跟爹坐大车,爹给你带了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咱们回家去看去吃,好不好?”宋添财高兴的说道。知道宋小宝是和大锁小锁狗子三人一道来的,慈爱的对着三个人说道:“走,你们也跟舅舅回去吧。不然,你们姥姥该担心了。”

  说着,把宋小宝递给赵言修,又把其他三个孩子抱着送到了马车上。这三个人,大锁小锁家有头骡子,经常做骡车。马车倒是不长坐,一到马车上就兴奋了,左看看右看看,又瞧见马车下的一群孩子很是羡慕的小眼神,就更高兴了。两兄弟把小胸脯抬得高高的,坐的端端正正,一脸的神气活现。狗子还是第一次坐马车,心里很兴奋,小脸红扑扑的,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好。

  赵言修逗了会宋小宝,把宋小宝逗的哈哈大笑,脸上兴奋的很,小手还直要去抓宋添财的膀子。宋添财驾着车,赵言修可不能让宋小宝去骚扰他爹去。只好从旁边摸出颗糖给宋小宝含在嘴里,才让宋小宝消停了,赵言修随手又拿了些给后面的几个孩子。

  宋添财刚刚麻烦那群孩子给宋大山和陈桂枝送个信,告诉他们自己和赵言修回来了。宋大山和陈桂枝接到口信的时候,高兴的不行。陈桂枝差点要哭出来,想抓着那传口信的孩子问一问宋添财的具体情况,可那孩子跑得贼快,早就没影子了。

  林小满让宋大山和陈桂枝先回去,他在这儿看茶摊子就行了。宋家二老也没推辞,几个月没见着面,看不得真人,这心还是放不下。

  等宋大山和陈桂枝回到家门口的时候,就瞧见宋添财和赵言修正带着两个马车车夫大包小包的在往家里搬东西。陈桂枝赶紧上前,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宋添财,发现除了黑了,精神头却不错,这才真舍了心里的担忧。开口道:“添财,你瘦了,也黑了。这几个月在外肯定吃不好睡不好的,从今天起,我可得给你们两个好好补补,一定得把瘦下去的肉再养回来。老头子,你去买点排骨和五花肉回来,再买些鳝鱼,挑最大的买,我去杀个鸡,孩子们都瘦了,我得给他们好好补补。”

  现在天热,宋大山和陈桂枝每天做熟菜卖都是掐着斤两做。一天下来,早早的就卖完了,从不多做。好在家里住着陈大石和林小满,陈桂枝在吃食上没节省,不然,依着两老的性子,每天给宋小宝吃好些就行了,他们都土埋半截了,可用不着好饭好菜的伺候。

  宋添财一听陈桂枝这样说,有些哭笑不得,但心里还是暖暖的。他在外也是这样担心着宋家两老和宋小宝的,十分能理解陈桂枝的絮叨和行动。他拦下陈桂枝道:“爹,娘,晚饭还有段时间烧呢。你们别急,我这不是回来了,以后天天在家吃娘给做的好吃的。走,咱们先进屋把这些东西归整归整。难得了儿子去了泉州一趟,给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带了些东西。你们给看看挑挑,送什么过去好。”

  赵言修也道:“婶子,大哥在外可挂念你们了,可给你们买了不少东西。大哥的一番孝心,你们可不得看看喜不喜欢。我这还买了些布料,到时候还要麻烦婶子给裁了,给家里人做上两身衣裳穿穿。”

  宋添财给了银钱打发了马车车夫,几个人一道进了屋。宋小宝和他的小伙伴们一个个坐在椅子上吃香蕉,香蕉这东西永乐镇很少见。也是宋添财在路上瞧见的,买了几挂青香蕉带着,一路上用稻草塞着垫着运回来的。现在有一挂已经熟透了,正好拿出来给几个小的吃。

  陈桂枝一进门就瞧见宋小宝吃的满嘴都是香蕉,赶紧拿了湿毛巾给擦嘴。宋小宝嘴巴小,慢慢的抱着香蕉啃着,陈桂枝从厨房拿了个刀把香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样子,用个勺子一口一口的喂他吃。

  其他的三个大孩子吃了一根后都不再吃了,刘坤武在镇上开铺子,又是个宠孩子的,以前也买过香蕉给他们吃。但宋桃子却十分的心疼,抱怨了很长时间,所以,这两孩子记住了,这香蕉很贵,就不愿意多拿了。狗子更不用说,本就不好意思,闻着香味没抵得住口水吃了一个,再多却是不会动了。

  宋添财也没勉强,这东西通肠胃的,体质偏寒的人不宜多吃。孩子肠胃弱,少吃些没坏处,等走的时候每个人给他们带几个回去慢慢吃。他倒是给宋大山和陈桂枝一人剥了一根。

  陈桂枝嘴里嗔怪道:“这东西精贵,你们买这多多费钱啊。你啊,花钱大手大脚竟是随了你爹,一点没学到我这做娘的会把细。”

  无辜躺枪的宋大山吃着香蕉并不争辩,反而笑得有些傻。

  宋添财笑着说道:“娘,我不是想让你和爹多尝尝些好吃的。这银子就是人赚来花的,爹娘觉得味道好,喜欢吃,儿子花再多钱也值得。”这话一出,哄得陈桂枝心都是甜的。嘴里也不抱怨宋添财花银子了,倒是又心疼起财在外不容易了。

  万氏很快就过来了接两个孩子,顺便把狗子送回家。宋添财向她问了好,并拿了些吃的给万氏带回去。其他带给万氏一家的,要等归整好了,明天再送上门去。不过,陈桂枝却带些得意的像万氏表功般的说了宋添财给万氏一家都带了东西。

  把万氏高兴的直夸宋添财有本事,又把早就打算好的话说,请宋添财一家明天上他们家吃顿饭聚聚。给宋添财和赵言修接风洗尘,好好的热闹一下。自从胡小玉怀了一个月身子,万氏这些天都乐呵呵的,谁都能给个笑容,更何况是她一直另眼相待的宋添财,热情的不行,陈桂枝和宋大山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下来。

  等人一走,宋添财把五百两银子拿出来,一排排摆在宋家二老面前。宋家二老这辈子的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呆了呆。反应过来的陈桂枝立马起身跑出去东张西望一番,确定没人过来。把院子门关着,又把大门关好,这才回屋子。

  嘴里抱怨道:“你这孩子,心咋怎么大呢。这么大笔银子咋就这么冒冒失失的拿出来了,财帛的人心,谁知道村子里有没有见钱眼开的。”

  宋添财也回过神来,瞧着宋添财有些结巴的说道:“添财,这做买卖真这么赚钱?”

☆、第81章 洗尘

  宋大山是知道自己儿子宋添财是个有本事的,可也没能想到就这么去了一趟泉州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还赚了这么的银子,这才问了这话。本来宋大山没多什么其他意思,可听着陈桂枝耳朵里就不高兴了。

  陈桂枝开口道:“你这个老头子,儿子挣钱厉害,白花花的的银子在你面前,你还这么说话。这不是你儿子做买卖来的,难不成是你给的。咱儿子什么性子你不知的啊,你这么说话伤不伤孩子的心啊。”

  宋大山一听,立马急了,开口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这个意思。”

  宋添财笑笑开口道:“没事,娘,爹这话也就问问,担心我在外挣钱不容易,这事也是我和爹娘没商量。去泉州我拿的本钱可不止那些银子,是我从言修那儿借的。他爹娘给他留了些银子,我没敢声张,这才没告诉你们,怕你们被人套出话来。这次去泉州,我们在那儿待了三四个月做了几笔大买卖,这五百两只是带回来的。我和言修还在泉州那儿置办了些田地和铺子,多亏了言修帮忙。而他手里的银子都换成了铺子宅子田地。现在他在泉州有铺子有田地有宅子了。我也跟着沾光,在那儿置办了些家业。”

  这回不仅宋大山呆了连陈桂枝也回不过神来了,他们家在泉州置办了产业,有铺子有田地还有宅子了。这怎么像做梦似的,虽然他们小时候就从泉州那儿出来了,那个时候泉州还是个穷地方。可这些天陈桂枝可和那些客商们打听了不少泉州的消息,那儿的繁华陈桂枝想都想不出。现在儿子竟然有本事在泉州立下脚来,这消息炸得她有些不敢置信。

  赵言修在一旁道:“叔,婶子。我和大哥说好了,等过几年小宝再大些,咱们就去泉州那儿生活。把小宝送到泉州那儿最好的私塾读书,以后去做大官,为宋家光宗耀祖。怕叔,婶子住镇上住不惯,大哥还在我们买的大宅子后面圈了一块地。到时候叔,婶子想种菜就种菜,想种花就种花,方便的很。那镇子靠着泉州,来回就一个时辰的路程,叔,婶子,没事就可以去泉州逛逛。”

  宋添财接话道:“爹娘,要是你们不想搬走,也没事。就让小宝在镇先上几年学,等他大点我再陪他过去几年。我们两边跑,也不碍事,主要还是看你们的意思。我这也是给小宝置办些产业,以后他要读书科举,可不能没个进项。给他在泉州置办了家业,他不管做官行商都有本钱,我们也就能放心了。”

  听了半天,陈桂枝才弄明白,人都是念旧的。在宋家村住了大半辈子,说实话让她忽然搬走,她还有些舍不得。可若是要和儿子孙子分开,这些舍不得就无所谓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儿住都是一样的。

  再讲,即使宋添财平时不说,陈桂枝觉得她儿子以前读书那么有天赋,忽然就被人断了科举,这心里不是不遗憾的吧。只不过为了不让她们担心,从不表露罢了。但是却对小宝抱有厚望,想给小宝最好的。若是她和宋大山再有本事些,也不会让宋添财这个做儿子受那么多委屈了。

  这么一想,陈桂枝先开口道:“我和你爹老家就是泉州的,怎么就住不惯了。就是这儿的亲朋好友有些舍不得,不过,这儿离泉州也不算太远,一年回来看看也就行了,也不是多大事。添财,你比我和你爹强多了,什么事你看着办吧。我和你爹跟着你走,没什么能比我儿子和大孙子更重要的。”

  宋添财听了陈桂枝的话转而看向宋大山,宋大山是男人,他其实比陈桂枝想得更远。他重面子一辈子,刘采莲私奔了,给他儿子戴了这么大顶的绿帽子。他和陈桂枝丢些人没关系,反正他们都老了,丢人就丢人吧。

  可他孙子宋小宝却还小,以后背着这么个出生,不管是科举说亲,都是个麻烦事。他可不想为了个刘采莲把他孙子给耽误了,为了这个,当初家里那么紧,他还是让儿子宋添财捐了五十两银子出去,就是好让村里人念好,不再讲究宋家。

  但这都是知根知底的,就算众人不说,心里肯是有得嘀咕。这事也算治标不治本。去泉州生活的话,却可以免去这些担忧。毕竟,到时候,他们只道宋小宝的娘没了,宋家再多做些善事,名声照样可以回来。以后,宋小宝读书科举,做官说亲一样不耽误。

  所以,宋大山很干脆道:“去泉州好,我跟着你娘跟着你去泉州享享福,这是多少人羡慕不了的福气。”

  听着宋家二老都不反对,宋添财点点头道:“爹,娘,我们这儿的屋子铺子都留着。到时候,若是你们住那住不习惯,咱们还回来住。就当去玩了一趟,若是住的惯,每年我们再回来和亲戚们聚聚也就两边跑跑。不过,现在这个倒是不急,小宝还小,就是先和你们说一声。这也是我给咱们家留的一条后路,庄户人家靠老天爷吃饭,天灾人祸的谁也说不准。但泉州那儿四通八达,粮食该是不缺的,又有重兵把守,最是受朝廷重视。就算咱们这儿年成不好,去泉州有银子也能买口粮食吃。”

  灾荒之年,这儿银子也买不了粮食,宋大山和陈桂枝这才恍然大悟。这些年,虽然大体上是风调雨顺的,可也有年成不好的时候,家家户户卖儿卖女的都有。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宋家人单力薄又颇为富裕,还真是块肥肉。

  宋家两老本来就同意去泉州,现在更没话说了。宋添财把带回来的东西放在宋大山和陈桂枝的屋子里,谈完话,他们就一道把这满地的东西顺了起来。

  给蔡主薄和杜师爷的礼都送过去了,剩下的就算宋大海一家,刘坤武一家和陈大石一家。当然,几个老亲也要送些,还有宋家村的村长也给点东西过去。再不喜欢陈家,可那儿还有陈桂枝的亲娘高老太在。宋添财还是给高老太带了一匹布和一些补品,至于两个舅家,是一点没准备。 他都打算去泉州了,以后,这边的亲戚就走这几家。至于舅家,算不上大奸大恶,可宋添财却不准备招惹这个是非了。惹不起,那就直接不走动不就行了。反正,谁也别想凭着那点亲戚情分来为难他,让他不痛快。

  陈桂枝和宋大山帮着收拾,很快就分好了礼物。但却很是心疼,宋添财送出去的布料糕点吃食补品都价值不菲,即使现在知道宋添财家底颇为厚实,可一贯的节俭习惯让陈桂枝免不了唠叨一顿宋添财。

  宋添财赶紧拿出给陈桂枝买好的首饰和给宋大山买好的上好烟丝。赵言修除了布料,还给陈桂枝买了一对玉手镯,给宋大山买了一个银子做的烟管。陈桂枝这么多年也就是和宋大山成亲的时候,从自己婆婆手里接过一只银手镯,一只直戴在腕子上,浑身上下简朴的很。

  现在宋添财给她打了全套金首饰,陈桂枝接着在手里摸了半响,感慨的说道:“我嫁到宋家这么多年,丈夫老实,儿子孝顺,这一辈子本就很满足了。没想到晚年更是个有福的,儿子挂记我这做娘的,还给我打了金首饰戴。我看,这宋家村就没有比我更有福气的了。”

  赵言修那对玉手镯,颜色透亮,其实价格比宋添财的金首饰贵多了。可惜宋家二老不识货,不过,陈桂枝可不是那种不知好的人。很是夸了赵言修一顿,等宋添财告诉陈桂枝拿镯子的价格之后,陈桂枝就小心翼翼的把玉镯收好压箱底再也没戴过。心里对着赵言修就更为喜欢了,还略带些不安。她不是那种会占便宜的人,这受了别人的好,只能更好的待别人,越发的把赵言修当一家人看了。

  宋添财和赵言修给宋小宝带了不少东西,吃的玩的用的穿的,几乎都有。放在宋大山和陈桂枝的屋子里差不多要占了一半的地方,宋小宝摸摸这个,又看看那个,哪个都舍不得放下,眼睛还瞄着一个,恨不得自己多长出一只手来拿玩具玩。

  宋添财很久没陪着宋小宝玩耍了,和赵言修带着宋小宝在宋大山夫妻的屋子里玩玩具。七巧板,梅花锁,九连环这些智力玩具不用说,都是赵言修带着宋小宝在玩耍,小木剑,小陀螺,陶瓷动物,这些都是宋添财带着宋小宝玩耍。

  其中有对颜色特别鲜亮的陶瓷烧制的大红公鸡,宋小宝最喜欢。抱着不撒手。但宋添财也只能给他看看,怕颜色太艳丽,陶瓷是刷了漆的。不太乐意让宋小宝抱着,两父子两个大眼瞪小眼,赵言修看着直乐呵。

  最后,还是赵言修剥了个桂圆干,把桂圆肉喂给宋小宝吃了些。宋小宝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手里的大红公鸡立马就不稀罕了,一双小肥手握着几个桂圆,慢慢的捏壳子。赵言修看着宋小宝可怜兮兮的小眼神,只好端了碗热水,泡一会桂圆肉再给宋小宝吃了些。宋小宝立马眉开眼笑了,那神情就和宋添财一模一样,赵言修对这样的宋小宝最没原则了。

  陈桂枝和宋大山都明白财不露白的道理,虽然都很想拿着刚刚儿子孝顺的东西去村子里显摆显摆,可都忍住了。不过,两夫妻还是乐的很,一起去镇上买菜去了。

  傍晚,陈大石和林小满来辞行,现在宋添财他们回来了。陈大石和林小满算是任务结束了,自然是要回家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陈桂枝和宋大山待他们再好,两人也盼着能早些回家。

  宋添财也没拦着,只让他们明天来搬家,今天再住一天。天色也不早了,陈大石两人也没推辞。宋添财这次在泉州给陈大石和林小满带了不少东西,有布料海产干货和茶叶。赵言修帮着宋添财提出来,陈大石和林小满怎么也不愿意拿。

  最后,宋添财只好说道:“大石哥,小满哥,你们要是不收,明天我就送到你们门上去。不如,你们明天一道收拾东西的时候带回去。咱们的交情,难不成就不值这点东西,要是你们不要,以后啊,我可不敢麻烦你们做事了。这不是让我尽占便宜吗?我可不干这事。”

  好说歹说,宋添财终于把东西塞给了陈大石和林小满。

  但陈大石和林小满却面有难色,宋添财一看,心里一想,试着说道:“出去这么多日子,也不知道我们家太不太平。大石哥,小满哥,没人来宋家找事吧?”

  陈大石想想自己受宋添财所托,这事就该和宋添财说一声。所以,陈大石开口道:“添财兄弟,你走后大概半个月,你大舅和二舅送了高老太和四个儿子到宋家来。说是你出门了,要他们来帮宋叔宋婶看门户。宋婶没搭理他们,只把高老太迎进了屋,说要让高老太在宋家住一段日子,其他四个侄子却是让你大舅和二舅带了回去。”

  其实,陈家也是看陈桂枝找了他这么个外八路的侄子,好吃好喝的在宋家住着,眼红了。这才把陈桂枝正儿八经的亲侄子给送上门来美其名曰看门户,实际上却是来白吃白喝一段日子。毕竟,宋添财是厉害,可宋家二老也是有名的和善人。陈家看着宋添财不在家,又抬出了高老太的面子,把四个陈家小辈往宋家一送。

  等陈家四个孩子都住下来,这么一来,宋家和陈家的关系也就又走上了。可偏偏陈桂枝没给面子,做了顿饭给几个侄子吃,吃完就让他们跟自己爹回去。说家里住不开这些人,只留高老太住一段日子就行了。

  宋添财眼睛一闪,笑着说道:“那我舅舅们就这么回去了?”

  陈大石就有些不好开口了,林小满接着说道:“你大舅母小舅母来宋家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说婶子乐意拉扯外人也不愿意关照娘家,还说你脾气大,有几个钱了,连舅舅舅母都能顶撞,不放在眼里。最后,被宋婶和宋叔用扫把赶走了。冯四凤还故意晕在了宋家门口,好在添金娘过来,用根绣花针戳了一针,把人扎跳了起来。宋婶气不过,直接就道以后不欢迎这两个弟弟弟媳妇上门。高老太嫌丢人,病了一段日子,宋婶照顾一个月。陈家不管不问不花银子就算了,还没个人过来问一声,宋婶恨得牙痒痒。最后,去找了陈家村里正,说是要告两个弟弟不孝。吓得陈家兄弟上门求得高老太心软,回陈家了。这样一来,倒是引得旁人说宋婶不是,让宋婶里外不是人了。”

  宋添财真没想到,第一个找上宋家门上的会是陈家。

☆、第82章 鸡毛

  陈大石不是个会背后说人的人,林小满有些话也不好说。陈桂枝的两个兄弟对自己老娘总是有心的,毕竟这高老太是他们的亲娘。可架不住他们两家的婆娘要死要活的,怕给高老太看病花银子,又想借着这个高老太的事情拿捏住陈桂枝,老太太生病了就想见见孙子。

  陈桂枝带了几次话给两个兄弟,要把几个侄儿带过来看看高老太。可她那两个弟媳妇却要陈桂枝上陈家门赔礼道歉,话里话外都是说陈桂枝不顾娘家,不留情面,自己厉害就别求到陈家门上来,这是恨陈桂枝上次拒绝了四个侄子住到宋家的事情。

  陈家两妯娌打的好算盘,外人要道陈家不去看高老太,她们只要说陈桂枝做事太不像样,以前无事时,她们儿子上姑姑门被赶回来。现在有事的时候就想着她们儿子了,真是陈桂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太不把她们陈家当回事了。准备把一切都推给陈桂枝身上,让人讲究宋家行事。也就看着陈桂枝心疼自己老娘,不忍老太太想儿子瞧不见,必要给她们低头的,她们也好出出被宋家挤兑不给面子的气。

  但却没想到,陈桂枝直接找上陈家村的里正,说道自己是出嫁女,照顾自己老娘没什么话可说。常住在宋家也行,反正陈家不要脸面,耽误的也是陈家自己的儿子婚事,和宋家可没多大关系。又道陈家兄弟太不孝,自己老娘生病不出银子就算了,连看都不去看一眼,这么狼心狗肺,她定要去衙门说说理,好好的给他们长长脸。

  陈家村里正上了陈家门,狠狠的批了一顿,说要是陈桂枝真去了衙门,就休了陈家这对妯娌。省的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连累到陈家村的名声。吓得这两个婆娘赶紧让自己的丈夫儿子上门求了高老太回去,半点不敢再横了。

  都是高老太的至亲血脉,哪能狠得下心来,收拾收拾东西也就跟着回去了。倒是陈桂枝这么一闹,把陈家村都给得罪了,特别是陈桂枝放狠话。若是两个弟弟和弟媳妇给对高老太不好,照样要闹去衙门的。出嫁女这么威胁兄弟弟媳。即使为了自己老娘,也让老一辈心里有些不舒服。

  宋添财听了心里才不舒服呢,但面上却没表现。陈大石和林小满好心好意的告诉自己,他要是挂了脸,不是打了这两个人的脸吗。想想,开口道:“大石哥,小满哥,我本以为宋进宝那对夫妻会按捺不住,来宋家找麻烦,没想到是我那舅舅家不争气,害得我娘受了气。好在有你们在宋家,他们也就嘴巴上动动,不敢来硬的。不然,我娘就不止受些闲话了。”

  陈大石连忙道:“婶子这也是受我们牵累了,不然,陈家也找不到借口。添财,你可别这样说,我和小满这样就很不好意思了。宋进宝带着他儿子在宋叔放牛地方等了几次,那孩子追着喊宋叔爷爷。宋婶知道了发了好大的脾气,宋叔也不怎么去后山放牛了。后来,宋婶去陈家村闹了那么一场,宋进宝夫妻倒是没再出现过。”

  宋添财点点头,赵言修抱着有些困觉的宋小宝去睡觉了。宋家两老买菜还未回来,就他们三个人在屋子里。宋添财把去泉州偶遇陈光祖的事情说了。也没怎么提把陈光祖吓走的事情,毕竟,陈光祖再怎么不好也是陈大石的亲生父亲。有些事情宋添财这些外人可以做,但却会让陈大石左右为难。

  宋添财只道在泉州偶然遇在汤浴干活的陈光祖,瞧着陈光祖的长相和陈大石相像就和人打探些消息。大概得知陈光祖的身份,本来想给陈大石写信的,可等宋添财之后再去打听,却发现陈光祖和他家人去乡下养老,不知去向了。

  陈大石听了好半响没有回过神来,自己的爹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就走了。这么多年没回来,自己都快记不清他的长相了。亲娘的谩骂,爷爷奶奶的白眼,叔叔婶婶的嘲讽,伴着陈大石度过了他爹走之后最开始的那段日子。

  原以为那样的日子很惨了,可没想到,等他娘改嫁,陈家的亲人像踢皮球般踢着他时,陈大石才知道没爹没娘的孩子究竟能有多苦。吃百家饭,可那么多人家中也不个个都是和善人的,冷嘲热讽,讥笑怒骂,陈大石都受过。所以,才会对那些待他心怀善意的人那么尊重和感恩。因为被欺辱过,所以才格外珍惜帮助他的人。

  从遇到小满的爷爷他才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从遇见了林小满,他才有了个家。陈大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爹,就当他死了。现在从宋添财嘴里得知了陈光祖的消息,整个人竟然没有任何激动,只觉得他们比陌生人还不如。他已经过了最需要爹的时候,也过了最恨他爹的时候,现在有林小满相陪,陈大石已经很是满足。爹对他来说是个符号,代表的更多的是苦难和悲伤。

  陈大石不知道该怎么和宋添财说,他既没有多高兴也没有多愤恨,听到他爹还活着,也就那样了。最后,只好干巴巴的寒暄了几句,就和林小满回了他们住的屋子去了。

  陈桂枝和宋大山买了不少的菜回来,夏天天气日。菜最好不要过夜,所以,买的分量都不多。有鳝鱼,小龙虾,猪肉和鲫鱼,买菜之前,陈桂枝还把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杀了架柴煨在锅里了。

  一回来,林小满就过来帮忙了,陈桂枝在剁肉做狮子头,林小满做香辣小龙虾、油爆鳝鱼和红烧鲫鱼。宋大山又摸着去了后面的菜院子,摘了把臭菜,又把刚刚冒头的地瓜叶掐了一把。这样的地瓜叶撕了外面的皮,掐成一小节一小节加辣椒炒,最是爽口,宋添财以前一个人都能吃一碗。最后,宋大山又把刚刚长大些的嫩黄瓜全部摘了,怕桌子上都是荤菜,吃得人油腻。

  拎着篮子,宋大山越想越乐呵,他家的日子可是越过越好了,以前吃荤腥都吃不够哪还会嫌腻味。现在天天吃,倒是讲究起来了,还是他儿子有本事,就他看,这村子里就没有比他儿子更有本事的了。

  陈大石帮着烧锅,林小满一个人就能把菜做好,等陈桂枝剁好了肉,也被林小满送出了歇着了。宋添财瞧着宋小宝喜欢吃桂圆,可这桂圆火气大,就这么吃容易上火,就剥了半小碗放在饭锅里蒸了,晚上给宋小宝和宋家两老吃些。

  瞧着陈桂枝从厨房出来,宋添财拉了拉陈桂枝,两人进了宋添财的屋子说话。陈桂枝也不算傻,知道儿子肯定是得知自己娘家的事情了来安慰自己的。没等儿子开口,她就说道:“添财,你娘年纪这么大了,心宽着呢。你舅舅们其实心不坏,就是被自己婆娘拿捏惯了。你两个舅母气我没贴补娘家,没给她们脸,就想拿着你姥姥拿说事,给我个下马威罢了。再说,生病太花钱,她们瞧着我这个大姑子有钱就理所当然的要我出了。我出就我出吧,娘生了我一场,我怎么也不能让她受苦受累不是。可我这两个弟媳妇占了我便宜还敢拿捏我,把着你两个舅舅和你姥姥的几个孙子不让他们来瞧你姥姥。就是逼着我去低头,去和她们赔不是认错”

  说道这个,陈桂枝就来气 ,她娘这么大年纪的,生病生成那样,就想见见自己儿子孙子。可偏偏没一个人上门,她都带了几次话了,却被她的两个弟媳妇用话回了过来。想到儿子说的话,陈桂枝当时就觉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她娘家兄弟弟媳不感激她体谅陈家家境不好,没用他们出汤药钱就算了。还想用高老太生病来拿捏她,真是太没良心了。

  弟媳妇不是高老太生的,陈桂枝气是气,却没多伤心。可两个弟弟就那么听自己婆娘的话,对高老太不闻不问,惹火了陈桂枝。想着当初万家的事情,就依葫芦画瓢,去找陈家村里正说理,还放出狠话要去衙门告状。

  果然,陈桂枝一硬气了,陈家就软了。她两个弟弟带着四个儿子,求到了宋家门前,对着高老太又是跪又是求的,接着高老太家去了。这么一来,陈桂枝就越发觉得还是她儿子的法子好使,不过,心里却没什么得意之情反而堵堵的。

  宋添财道:“娘,我还听说我的两个舅母还闹上门来了,这是什么回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户一二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