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种田之满堂春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温吞的女人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35 KB   上传时间:2014-10-28 14:03:58

  阿林要吃的红果果其实就是蕃茄,酸酸甜甜的,就连唐春明都喜欢吃,何况是小孩,唐春明从储藏室里拿了两个,一个给阿林捧在手里让他慢慢吃,一个扔到了小花身边让它自己啃着玩,唐春明自己则跑到田里摘菜,第一批种下去的菜已经可以采摘了。

  青菜、小白菜、菠菜、萝卜、茄子、黄瓜,当然还有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做菜的蕃茄,除了后者,唐春明基本是挑本地有的蔬菜种的,以后才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出来自己吃,当然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将一批蔬菜出手换银子,别说,还真让他找到机会了。

  他将目标定在县城里,毕竟集镇规模有限,还很容易碰上熟人,一不小心就会曝露出去,到时他无法解释清楚这些反季菜的来源,县城规模就大多了,而且有钱人多这些蔬菜也能卖出个好价钱。这不,与沈夫郎聊天中知道他过几天要去县城一趟给两个儿子送些吃的和用的,唐春明就准备搭顺风车,等沈夫郎去学堂看儿子时他自己到城里探探门路。

  此外,他也打算早早育苗,将院子里的菜地种起来,可以赶在别人家出菜之前早熟一批,这些菜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到镇上去卖了,算是过了明路的收入来源。不过这样一来,唐春明的任务又加重了,必须先将院子里的地开垦出来,就他现在这个身体,唐春明想想都头疼。

  随着月份的增多,唐春明努力想要忽略的事情再无法无视,因为他的肚子已经开始显形,这段时间或许因为吃得好了营养跟上去了,肚子里的这块肉也在跟着长,每每看着凸出来的那团肉,唐春明都欲哭无泪,想到记忆中明哥儿生阿林那时的情景,他就要打寒颤,尼玛的,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就像现在,唐春明蹲下一会儿就要站起来,否则肚子难受得很,幸好采摘黄瓜没大问题,因为搭的架子可以站着摘。没一会儿,吃好蕃茄的阿林也跟过来帮阿母的忙了,唐春明没有阻止,虽然人小速度慢,但到底解决了唐春明的一部分负担。

  收好的蔬菜都放在预先拿进来的筐里,一筐筐的就先放在地里,等离开空间后唐春明再用精神力将其转移进储藏室里。当然现在也可以,但这样的举动到底太过惊人,唐春明可不想再给儿子解释他也学了神仙本领。

  正当唐春明发愁要如何整理后院里的菜地时,免费劳动力自动现身了,唐春明抬头望望外面的大晴天,老天爷对他还是不错的嘛,而被唐春明看作自动送上门的免费劳动力的唐春嵘,顶着哥哥让他头皮发麻的眼神打量自己的穿着,和以前一样啊,那哥为啥用那种眼神看他?

  “哥,你在干啥?阿林呢?舅舅来了。”唐春嵘直觉还是先离开哥的视线比较好,于是绕开唐春明寻找林小哥儿去了。

  唐春明伸手往羊圈方向一指:“都在那儿喂羊呢,大毛二毛都在,对了,就是原来猪圈的地方。”

  唐春嵘用比之前快了一倍的速度向那边赶去,一走近就看到三个小脑袋聚在一起,还有羊咩咩的叫声,感觉哥哥家的院子比上次来的时候有生气多了。

  “舅舅好。”阿林听到叫声抱着小花转了过身,有礼貌地叫了一声,大毛二毛也跟着叫舅舅。

  唐春嵘应了一声,看阿林的脸色,果然跟赵家分开来比较好,才没多长时间就养得脸色比上次好多了:“阿林想舅舅了没?舅舅给阿林带了糖哦,大毛二毛也有份。”

  大毛抿着嘴矜持地说了声谢谢,二毛的表现就直白多了,不过因为跟着唐春明学认写他们都自认为跟村里的野小子不一样了,所以在面对外人时有时会表现得一板一眼,张秀看到了不免也会笑话这两个皮猴子。

  而阿林怀里抱着的小花却冲着唐春嵘叫了起来,细嫩的小嗓子毫无威胁力却拼命地躬起身子要保护小主人。阿林连忙拍着小花哄道:“小花,这是舅舅,不准叫哦。”

  小花用细嗓子又叫了两声才不甘愿地停下,转身埋进小主人怀里用屁股对着来人,唐春嵘不知为啥感觉到这只小奶狗对他很不屑似的:“这是哥给你抱回来的小狗,叫小花?”好吧,这名字通俗易懂,也许是条母狗呢。

  其实吧,小花是条公狗。

  “对啊,小花,跟舅舅问好。”阿林却拎起小花的前腿向唐春嵘挥了挥,“舅舅,小花很乖很听话的,阿母说小花长大了会帮我们看院子。”

  “对,小花长大了会很厉害的。”这么小就会冲陌生人呲牙了。

  唐春嵘摸摸鼻子,其实很不好意思,上次来的时候太匆忙,只顾着忧心哥哥的处境,忘了要给小侄子带点零食什么的,直到临走时他心里都牵挂着这件事,所以这次征得阿母同意休息的时间来看哥哥的时候,他特地将自己的零用省下来买了包糖带过来。

  “来,一人两块,剩下的放在阿林阿母那里,吃完了再去拿。”三个孩子都眼巴巴地望着唐春嵘手里的纸包,就算阿林现在不差吃的,可糖却是好久没吃过了。接过两块糖一块放进了嘴里,甜滋滋的,好好吃,剩下的一块给阿母。

  &&&

  唐春嵘抱着阿林,阿林怀里抱着小花,后面跟着大毛二毛,一行人就这样进了屋里,唐春明看了忍笑,唐春嵘在他眼里就是个大孩子,现在一看更是个孩子头了。

  “哥,你说什么?”唐春嵘放下小侄子怪不好意思地问道。

  “没啥。”唐春明照顾弟弟的自尊心没说实话,“你来我这阿母没说啥吧,来了正好,我这儿正需要人帮我整地呢。”

  唐春嵘这才明白刚进门时哥为啥那副表情,又有些庆幸自己来得及时,于是说:“哥,你歇着吧,有什么力气活都让我来做,是院子后面的菜地吧,锄头在哪?我抓紧时间今天帮你干完。”

  唐春明被感动了,这么好的弟弟居然让他给碰上了,一定要看好了,不能让人给骗了。或许是因为后母太强势的缘故,阿嵘的性情显得比一般的汉子弱了几分,不过也不是调整不过来,上次不就不顾着阿母的反对跑了过来,还多亏了他这一举动。

  唐春嵘跟上次一样穿了长衫过来,唐春明打开箱子给他找短衫,唐春嵘刚进屋的时候就看到了放在屋里的小鸡崽子,一个个很有活力,唧唧地叫着,阿林奶声奶气地告诉舅舅:“这是阿母交给阿林养的,以后捡鸡蛋,卖钱。”

  “阿林真能干!”唐春嵘心里酸酸的,为了阿母,为了哥和阿林还有哥肚子子里的那个小的,他一定要考出功名,他的亲人才不会轻易被人欺负了去。要是他有了秀才功名,阿母不用那么辛苦,哥哥不用被人强逼着改嫁,阿林这么小的哥儿也不会让人打上主意。上次看到哥哥那么辛苦才从赵家脱离出来,他的感触非常深,这一切还不是因为他这个唐家唯一的汉子太没用,所以他这次不想听从阿母的安排回家种田。

  “以后舅舅给阿林挣大钱,很多很多,让阿林用都用不完,也不会再有人欺负阿林的。”唐春嵘摸着阿林的脑袋承诺道。

  “阿林也给阿母挣钱。”阿林听不懂太复杂的话,只指着筐萝里的鸡崽子说道。

  “阿林我们也帮着你一起养。”大毛二毛也表态。如果这话让张秀听到了,不知该气还是该笑,肯定会对唐春明说,瞧我这两个小汉子,完全是给你家养的了,干脆都送你得了。

  唐春明自然听到了弟弟和儿子的对话,感动自然少不了,可也只当没听到,找到衣服就走了出来,还是他自己的一身短打,就他的衣服弟弟还能穿穿,这么一想感动的情绪立即跑光了,只剩下悲催,哥儿的身材不及汉子高大,嫁到平山村后这几年生活又艰辛有些发育不良,居唐春明自己估计大概只有一米七的身高。

  果然,唐春嵘换上后,只需要稍微挽下袖管裤腿就完全没问题。唐春明给三个孩子布置今天学的字后就跟着唐春嵘一起去了后院,唐春嵘没想到哥哥还在教几个孩子认字,不过觉得哥这样的做法挺好的。

  “哥,以后我有空也来教教他们吧。”

  “你自己的课业要紧,教几个字我还是可以的,如果大毛二毛以后有机会上学堂再说。你自己是怎想的?阿母是让你继续读下去还是回家?”转过屋子来到后院放下手里的工具,唐春明问弟弟,对照原身的记忆,他也能感觉得出后母对读书人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全是他们两人的阿爹造成的坏印象,而且,对于乡村里人来说,想要读出头的确很难。

  唐春嵘闷头拿着锄头刨了会儿地,才抬起头看向哥哥说:“哥,我想读,想考功名,可阿母似乎不太赞同。哥,你也看到了,赵平川不过是个童生他阿母就敢如此嚣张行事,要是我有了秀才功名,起码以后赵家都不能再拿你说事了。”

  “能考出个功名当然好,不说其他,起码家里的赋税都可以免了。”在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旦考中功名,就如同鲤鱼跃了龙门身份立刻不同了,唐春明可还记得上学时学过的范进中举那篇课文,年纪那么一大把仍旧念书考功名,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改换门楣。不说以后中不中举做不做官了,就冲着中了秀才可以免赋税徭役一项,唐春明就觉得很合算。

  “哥,你也赞同的对吧。”唐春嵘两眼顿时亮了起来。

  唐春明笑了一声:“你要劝服阿母可不能拿我说事,否则只会带来反效果让阿母更加不赞同。不如你跟阿母先商量一下,能不能定个年限,比如以两轮的院试为限,能考上秀才阿母应该就不会再为难你了,如果六年内考不出头,那你就听从阿母的安排,回家娶哥儿生孩子去。”

  唐春嵘听前面的内容哥说得挺正经的,心中很认同,家里的境况也不允许他一直考下去,哥说的这个年限正好,可一听到后面的内容唐春嵘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连忙转过头去闷声干活,不理哥了。

  害羞了,唐春明闷笑,不过还安慰弟弟说:“这两年哥没办法,等哥手里宽裕了你就只管放心地去读书吧,哥支持你。”唐春明相信自己绝对能做到的,而且这也算他对弟弟的先期投资,想必后母那边也会因为他这样的举动而愿意跟他走动,毕竟后母眼里心里最宝贝的就是阿嵘。

☆、019 热心

    唐春嵘跟赵平川这个读书人不一样,到了农忙时节学堂里放了假,他回家后都会跟着阿母一起下地干活,不像赵平川只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再加上后来张秀忙完了家里的事情来看儿子和唐春明,又一起帮着干了些活,一天下来,后院近一亩的地收拾得整整齐齐。

  唐春明给阿嵘叫了村里的牛车送他回去时又叮嘱道:“好好跟阿母商量着说,不要拧着来,你要知道,阿母最看重的就是你这个儿子,所以即使一时反对最后还是会顺着你的意来的。”

  “哥你放心,我长大了,懂事了,不会惹阿母生气的,哥你自己一人在家小心些,有什么事只管往我学堂里或是阿母那里送信。”唐春嵘挥挥手坐上了牛车,让哥赶紧回去。

  “大伯么那里说你要跟着一起去县里?”回到家后,陪着阿林等唐春明的张秀问他。

  “是啊,这段时间待在家里快要发霉了,正好带林哥儿一起出去转转长长见识。”唐春明用这样的借口回道。

  “那你路上小心些,要不是大山镇上的活还没结束,家里离不得人,说不得我也跟你一道去了,还能看着你点。”张秀遗憾道。

  “有沈夫郎在呢,有啥不放心的。”

  弟弟带来的一包糖,唐春明除了吃了一块阿林留给他的外,都留了下来,作为三个孩子每日功课的奖励,乐得大毛二毛尤其开心,他们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些,平时阿母也是很节省的。

  至于村子里前阵子传开的流言,结果证明唐春明的猜测是对的,这一结果还是由大毛二毛从其他孩子口中套出来的,当张秀告诉唐春明时,他无语摇头,难怪大毛二毛前几天总会问他一些生字怎么写,原来用来与其他孩子作外交去了。

  农村人,没有大户人家那般讲究,说什么闲言碎语还要避着孩子的,有时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话更加真实。大毛二毛用教其他孩子怎么写自己的名字作为外交手段,从他们嘴里打探村里流言的源头,结果真打探到李从根家的阿么头上去了。

  唐春明倒是通过这件事觉得大毛二毛都挺聪明的,能想出这样的法子,等挣了钱买了笔墨和纸张,要在他们身上多下点功夫,反正到时他肚子越来越大就是想出去都没办法了,只能窝在家里。这也是他想赶紧挣一笔钱的主要原因,生孩子养孩子花钱都不少,而且又没功夫在外折腾,怎么都要手上有一笔银子心里才能踏实。

  一大早天麻麻亮,唐春明就带上阿林锁了门,将钥匙交给张秀让他帮忙看家和家里的小动物们,一大一小来到里正家。沈夫郎也准备好了,不过意外的是,唐春明竟然看到了前几天传言的另一个主角,李峰,才想起来,这几天忙着收拾地,都忘了他那房子已经修好人已经搬回村子里了,大毛二毛急着想去被张秀劝住了,因为刚搬回来收拾屋子也够忙乱的,好像张秀倒是去帮过一次忙。

  沈夫郎一看到唐春明出现就对他说:“明哥儿,这是峰小子,你认得吧,正好他今天也要去县里就搭伙一道走了,一路上有他我们也能安稳些。”沈夫郎不是不知道村里的流言,可两人之间的事情他再清楚不过,从张秀那里知道明哥儿一点不介意,他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了。

  其实,村里也没太多的人会把两人扯在一起,毕竟李峰虽然年纪大些但不管怎么说都是未婚的汉子,而唐春明可是有两个孩子的,这嫁过人又有孩子拖累的当然也只能找同样没了夫郎要续弦的汉子了。

  唐春明当然没意见了:“我只要能搭上车就行了,再说上次阿林被欺负还是这位大哥帮的忙,阿林,叫峰叔叔。”

  “峰叔叔。”阿林揪着阿母的衣角,乌溜溜地眼睛老早就看到李峰了,还露了个可爱的笑容,可见当天的事情一直被他儿子记在心上呢。

  “乖,叔叔带你坐大车,来。”李峰蹲下身伸出手,阿林回头征求阿母的意见,唐春明点点头,阿林就松开了手向李峰走去,一把被李峰高高抱起,吓得阿林赶紧搂住李峰脖子,没一会儿就咯咯笑出声。

  “我们也走吧,东西都装在车上了,来,我搀着你,小心点脚下。”沈夫郎也有些吃惊李峰会和小阿林相处得这般好,不过照顾明哥儿要紧。

  拉车的是匹大青骡,里正家里的牲口,等沈夫郎和唐春明坐上板车后,坐在车辕上的李峰转身将阿林递给了沈夫郎,阿林也乖巧地没要硬挤在阿母身边,等李峰一声驾后,骡车慢慢地跑动起来。

  村里能养得起牲口的人家不多,里正家的这头大青骡都是自家用的,村里的另一户和赵家三叔公辈的赵老六家养了一头牛,但家境大大不如里正家,他家的牛除了农忙时用来耕作,平时都会来往于村里和镇上,村里人来回花上两文钱就能走一趟,赵老六就靠这些来贴补家用。之前唐春嵘送弟弟回家就是叫了赵老六家的牛车拜托他送了一趟。

  里正家用大青骡外出时路上碰到乡里乡亲的也会免费带上一路,贪图小便宜或是想省一两文钱好给孩子换一两口零嘴的人一早就问好了行程时间等在了路边,因而到了村口时,板车上又上来了几人坐得满满的,阿林一直乖巧地坐在沈夫郎怀中,不如之前没有外人时活泼。这上来的人中就有一个唐春明非常熟悉的,那就是李从根家的夫郎,看他还笑着跟自己打招呼,唐春明觉得这人的脸皮非一般的厚。

  其实镇上和县城并不在同一个方向,不过在半路的一个岔路口将他们放下后,他们只要再步行一段路就能到达镇上,怎么说都省下了一个铜板。路口边,赵老六的牛车也在,看到里正家的大青骡扬声跟沈夫郎打了声招呼:“这又是要去县里看两个孩子啊?”

  “那是,这不担心他们吃不好穿不暖的,送点东西过去,六叔,我们就先走啦。”沈夫郎笑回道。

  “那好,路上小心,不过今天有峰小子给你赶车,可沾了大便宜了,哈哈。”赵老六也是个爽快人,看上去五六十岁的模样。

  &&&

  唐春明了最初对李从根家的扯了个不咸不淡的笑后,在车上一直很安静,而后者特有的尖细嗓门也刺得他的耳膜难受,唐春明从起初就觉得他的噪音很有特色,就像地球古代皇宫里的第三种人,太监,笑起来咕咕地像刚下了蛋的老母鸡。

  老母鸡又咕咕地笑了:“你们知不知道,张兰花这几天怎躲在家里没出来?我昨天去他家瞧了,哎哟,那个打得惨烈,被他家汉子打得两边脸还肿着呢,连话都说不清楚,害我差点没认出来,也难怪张兰花心里还惦记着黄四狗,要我说啊,黄四狗家穷是穷了点,可绝对不会动手打自己的哥儿的。”

  有人看不过从根家的幸灾乐祸的样子,说:“你不是跟他玩得要好吗,居然在背后这样说他笑话他,再说你又晓得他心里怎想的,这话传到他当家的耳里又不少了一顿狠揍,你还嫌他不够惨的啊。”

  还有心里话没说出来,跟从根家的要好,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虽说张兰花是自找的,可每每被汉子这样狠揍,还是有人同情他的,毕竟大家都是嫁了人的哥儿,谁不想自家的汉子是个会疼哥儿的。

  从根家的根本不当一回事,又咕咕笑道:“我说啥了,还不是别人都这么说。”眼睛一转又转到低头貌似柔顺的唐春明身上,“不是我说啊,明哥儿,要改嫁还是自己挑的好,明哥儿到底是识字的眼光就是好,一眼看中我家侄子,不如我这伯么就给你们……”

  “够了,闭上你的臭嘴,要不你自己下去走去。”沈夫郎恼了,当事人都在这儿,这个从根家的嘴上就没有遮拦,当别人跟他一样不要脸面么。

  唐春明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他也没想到这个哥儿会这么没脸没皮的,一张嘴啊,从上了车到现在就没闲过,整个车上就是他的声音,一转眼的功夫居然就扯到自己身上了。可唐春明现在还是他眼里以前那个闷声不响脸皮薄的哥儿吗?难道自己在村里的举动都没让人扭转对自己的印象?

  从根家的被沈夫郎呵斥得撇了撇嘴,不甘心可他也知道沈夫郎不光光是嘴上说说而已的,可是真会将他赶下去的。这时唐春明抬起头向他看来,呲了一口白牙,晃得他眼花时就听到他说:“我还真不知道从根家的这么关心我,我自己都没有改嫁的心思从根家的就热心肠帮我在村里张罗开了,又是李峰大哥,又是他朋友余暮大哥,你上次在老槐树下面跟张兰花说的那些话可都传进我耳朵里了,我还真不知道我居然能在同一个时间里招惹了两个汉子,从根家的这么热心肠不如教教我要怎么做?不过下次可别再把我跟其他未婚的汉子扯一起了,否则我这带着孩子的哥儿都快成为村里未嫁人的小哥儿的仇敌了。”

  一番话说得不仅车上其他哥儿面露讶色,就连坐在车前赶车的李峰都不由回头看了一眼,手上捏紧的拳头也松了下来,刚刚伯么扯到他头上时,他真恨不得一拳砸过去,管他什么亲戚情分。

  有个年纪稍大的哥儿噗哧乐出声:“原来村里前段时间说明哥儿什么的都是从根家的传出来的啊,哎呀呀,你可是真关心你家大侄子,人一回来就把房子地还了回去不说,还给大侄子张罗起亲事来了。不过我说从根家的啊,人家余莫暮汉子可是军爷,指不定在城里已经相看了哥儿了,你还是顾着峰小子一个人就行了,而且明哥儿都说了现在没有改嫁的心思,你那,就多费些心思帮你侄子另外张罗一个好人家的小哥儿。”

  “就是,峰小子年纪也不小了,你这做伯么的应该多操些心。”另有人附和道。

  “对啊,峰小子,”就连沈夫郎也来凑热闹,打趣地问:“你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哥儿,先跟你伯么说说,你伯么才好帮你张罗啊。”

  李峰郁闷地回头瞥了一眼,就看到唐春明一脸的坏笑还有其他人打趣的神色,当然从根家的像卡了一口老血的表情让他的心情稍稍好转,嗡声嗡气地回道:“只要是个心善会持家的,不要那种狠毒心肠的,会一碗水把人弄昏倒送到不着家的地方去,结果半路上生病差点连小命都保不住。”

  唐春明起初还以为李峰在正儿巴经地解释相看哥儿的标准,没想到后面话风一转矛头直指他大伯么,揭开了当初被征兵的真相,难怪当初回来的几人都说不知道他的下落,原来半路生病才拖延了时间和其他人分开了。这下车上的人一个个都用谴责的目光看向李从根家的,只恨得他在心里一尽诅咒这浑小子怎没死在战场上,这样也没人逼着他把吃下去的给再吐出来。

☆、020 县城

    车上因为李峰的一番话安静了不少时候,只听到车轮咕噜噜转动的声音,后来沈夫郎又找了另外的话题同其他哥儿扯起来,不过大家心有一致地不带上李从根家的,而他也能厚着脸皮一直坐到下车的岔道口,这点让唐春明佩服得不得了,脸皮厚得真是堪比城墙啊。

  “峰小子,当年你大伯大伯么真是这么做的?你回来的时候怎啥都没说?”继续赶路的路上,沈夫郎忍不住问了出来。

  “伯么,一切都过去了,何况我这几年在外面也见识了不少,算是拜他们所赐吧。”对李峰来说,提不提又有什么不一样吗?就算不提村里人也知道他大伯一家用了不正当的法子让他征招入伍,可就算知道又能怎样?这几年还不是占着他爹阿母留下的房子和地也没人出面提出惩罚,村里人的心思他明白,不过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何况他人都去了北边,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未知,于是李家的一部分人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沈夫郎也知道村里的情况,他当家的虽然是里正,但头上还压着几个老的,有时候他说来的话也未必管用,所以当家的对两个儿子期望也特别大,只要有一个考出功名,他在村里不说一言之堂,起码不会再被几个老的压着了。

  唐春明看出李峰不愿意过多谈及那些往事,心里对他也有一点点同情,当然看他现在的情形是根本不需要人同情的,于是主动向沈夫郎问起县城里的情况,沈夫郎很爽快地给他介绍起来。

  他们是从西门进的城,依沈夫郎所说,西城北城集中的平民百姓,而东面南面则是那些权贵和富人生活居住的场所,依据这样的分布,县城里也有两大块集市,分别为东市和西市,也因为针对的人群不同两个集市的档次大不一样。

  沈夫郎家的两个小子所在的学堂位于南街,是一位有了些年纪的举人开办的,在安平县这一带颇有些名气,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的,里正家的两个小子都能进入这个学堂里就说明他们本身的书念得还是不错的,里正也因此大力培养。

  沈夫郎原意是让唐春明一道去学堂那边,见过他儿子后再回到西市逛一圈买些东西。唐春明哪能同意,有沈夫郎还有那位眼睛很利的李峰在,他哪能寻到机会推销他的蔬菜挣钱,所以坚决不同意。

  沈夫郎看唐春明的脸色有些白,以为是路上颠簸得太厉害身体吃不消,只得打消自己的安排:“这样吧,一个时辰后我们在良记食铺碰头,一道吃个午饭,不过这里鱼龙混杂的,你自个儿带着阿林千万要小心些,我和峰小子会很快回来的。”

  “放心吧,我和阿林到时去良记食铺等你们,你也不用太赶时间,这么长时间没见儿子肯定有不少话要说。”唐春明劝道,暗想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应该能把事情都给办好了吧。

  沈夫郎怪嗔了唐春明一眼,还不是担心这一大一小,偏偏现在的明哥儿比过去主意大多了,不放心地又叮嘱了几句,特别身上的钱财放放好,别让人惦记上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种田之满堂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