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和(晋江5.5万收藏)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4-11-18 12:53:06

  三轮齐射,北元骑兵完全措手不及。

  放在战车之上的火铳和预先安排填装火药的边军,发挥出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孟清和也没有想到,他不过是在回话中提及了那么两句,就被沈瑄记在了心里,并被近乎完美的用到了战场上。对比起后世,这种完美还带着许多缺憾,但在现下,这种作战方式带给敌人和己方的震撼,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列阵,迎敌!”

  战阵中的军官发出了号令,战车与火器最大的作用是减慢北元骑兵的速度,扰乱他们冲锋的阵型,真正的胜负,仍要依靠实打实的刀锋较量。

  这是在冷兵器与热兵器交替时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又一次强悍与勇猛的碰撞。

  城头上,热血沸腾的青葱少年朱高煦,用力拍着城砖,大声叫好。

  因战争而火热的双眼,让北平都指挥使陈亨和开平卫指挥使徐忠想起了另一个人,那个两次率兵北征沙漠,立下赫赫战功,以善战而著称的燕王。

  比起喜爱读书,生性温和的燕王世子朱高炽,高阳郡王才更像他的父亲。

  “别拦着孤,孤要下去!”

  转眼之间,朱高煦已不满足于用双眼去看,他渴望亲自走上战场,亲自用刀枪去杀戮。

  “郡王,还请三思!”

  徐忠守备开平,对这位高阳郡王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陈亨却相当了解朱高煦的丰功伟绩。洪武二十九年,燕王率军北征,刚受封郡王不久的朱高煦就叫着要和大军一同北征沙漠。

  “儿欲做马前卒,与父王一同北征!”

  当时,燕王军中上下均对高阳郡王赞许有佳。便是因洪武帝立下皇太孙而心存不满的燕王,也因为次子的一番话畅怀不已。

  唯一感到郁闷的,或许只有世子朱高炽。再郁闷也办法,条件摆在那里,除非他回炉再造,否则,外在条件肯定是比不上肖似父王的亲弟弟。

  “郡王,战场刀枪无眼,还请三思!”

  武将不是文人,劝来劝去也只有那么几句话,到头来,反而让朱高煦更加不耐烦。

  他继承的可不只有燕王的好战,还有不怎么好的脾气。

  “别拦着孤!”

  十五岁的郡王发威了,陈亨和徐忠都是满头大汗,最后还是跟随朱高煦的护卫开口,抬出燕王的口令才劝服了他。

  陈亨和徐忠同时长出一口气,对视一眼,都不明白燕王殿下到底是怎么想的,明知道鞑子每年都在这个时候来打谷草,还让儿子往边境跑,这要出了点差错,下边的人该怎么交代?

  就在两人不解的同时,朱高煦突然咦了一声,指着下方战场,“怎么回事?”

  原来,正在同明军步卒拼杀的北元骑兵,正从左翼分出一支百人的队伍,攻向距城十里左右的一处瞭望墩台。以往,这些城外墩台上的边军总是充当炮灰角色,最先战死。现在,明军骑兵都已从两侧冲进了战场,其他的瞭望墩台也陆续消失了喊杀声,那处瞭望墩台却仍在坚守。

  片刻之后,又有一支百人队伍分了出去,目标仍是那处瞭望墩台!

  不只是朱高煦,连陈亨同徐忠也开始注意起那处瞭望墩台。

  “那处是何人戍守?”

  徐忠询问同上城头的卫指挥佥事,不想对方也是一头雾水。城中自千户以下均领兵出战,一处瞭望墩台的守兵,他怎么会刻意去留意?

  “戍守此处者,必是善战之人!”朱高煦双目灼灼,锐气逼人,“待到击退了鞑子,小王必要见上一面!”

  听闻此言,城头众人面面相觑,心下暗道:高阳郡王这番话是有心还是无意?若是有心,恐怕需得下令派人援救这处墩台。

  孟清和还不知道自己被青葱少年朱高煦惦记上了,他的情况已是相当危急。布置好的拒马和陷坑的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架不住敌人太多。拒马被撞开了口子,折断的木刺和长枪散落在地上。陷坑里填满了人和马的尸体,通向地堡的路已经被血染红,倒伏在地上的,除了鞑子还有他手下的边军。

  “丁小旗,还剩多少人?”

  靠在墙边,压根不在意飞过来的弓箭,孟清和撕下一条里衣,一头在嘴里咬着,用力扎紧了流血的手臂。

  很疼,疼得快要麻木了。

  “回总旗,刘小旗带人守在后山,此时尚且不知,堡中只余十二人。”

  十二?

  孟清和愣了一下,猛的攥紧拳头。

  他承诺过,要让大家活着的。

  他承诺过的……

  “总旗?”

  丁小旗没受伤,可狼狈的样子却不比其他人好多少。

  “丁小旗,你说咱们还能活下去吗?”

  孟清和的话没有得到回答,没人能给他答案。

  鞑子实在是太多了,从开始到现在,他已经没精力去数自己到底杀了多少个,他只知道,断在他手里的长枪已经增加到了三支,连腰刀都砍得卷刃了。若非还有一口气撑着,他怕是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他就不明白了,不过是一处瞭望墩台,鞑子这么不要命的往上填,至于吗?

  如果此时有一张地图摆在面前,或许能给孟清和提个醒。他戍守的地方,恰好拦在北元骑兵进攻和撤退的路上,不把这里打下来,万一打谷草失败,跑路都跑得不安心。

  “再来一次,咱们就真得全……”孟清和话说到一半,突然住口了,用力抓了抓结成缕的头发,他不能死,绝对不能!

  就在这时,地堡二层的边军突然叫道:“总旗!快看!”

  孟清和站起身,抬眼望去,整个人都愣住了。

  一支身着朱红袢袄的骑兵,正同山下的鞑子绞杀在一起!

  这是凑巧?

  还是……

  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孟清和一咬牙,“诸位,敢不敢和孟某拼一把?”

  “总旗只管下令!”

  “好!”孟清和扔掉了卷刃的长刀,随手又抓起一支长矛,“去叫刘总旗过来,咱们就赌这一把!”

  墩台之下,厮杀在一处的明军和鞑子,同时听到一阵仿似乎破锣般的吼声,刺得人耳鼓生疼。抬头望去,只见十数名明军,合力推着三辆立着长牌,遍插—木刺长枪的独辕车,从山上直冲而下。

  车后之人各个浑身染血,面容狰狞,状似恶鬼,不似人声

  交战的众人尚未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明军突然不冲了,从车上抓起包裹石头的土块,借着长牌的掩护,高叫着扔向近处的北元骑兵。

  山下的明军和北元骑兵同时囧了。

  这些人想干嘛,疯了不成?把车上的木刺拔—下来,也比扔石头土块强吧?

  或许是眼前的场景太过“震撼”,以至于北元骑兵和明军都停止了砍杀,傻愣愣的对着孟清和等人进行了围观。

  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个举动实在是傻冒烟了。

  发狠冒坏水的读书人,简直惨无人道得令人发指。

  土块中掺杂着沈副千户赏下的胡椒,还有木刺碎屑,只能让人咳嗽几声,对战马,可就要了命了。

  战马陡然间开始嘶鸣,扬起前蹄,甩动着脖颈,挣扎着就要跑开。

  近两百匹战马同时尥蹶子不听指挥,横冲直撞,带起的混乱迅速蔓延。

  北元骑兵的左翼,开始乱了。

  城头上的人注意到了,战场上的沈瑄也注意到了,挥刀砍下一名千夫长的头颅,举起长刀,率领聚拢到身边的明军骑兵,如一支长矛,狠狠扎了过去。

  “好!”

  陈亨大喝一声,“擂鼓,老夫亲自出城!”

  徐忠一把没拉住,老当益壮的都指挥使一溜烟下了城楼。高阳郡王眼珠子转了转,也想跟着下去,却被随身的护卫团团围住,“郡王,王爷再三有令……”

  “知道了。”朱高煦一拧眉,“不去就是。不过,那个守墩台的军将,孤是一定要见的!”

  “尊令!”

    

第二十三章 大胜

  战马引起的混乱是致命的。

  冲入北元骑兵左翼的明军骑兵越来越多,刀锋挥舞间杀开一条条血路。北元骑兵被彻底打乱,切割成一块又一块,很快陷入了明军步卒的包围。

  无法冲锋,失去了速度的骑兵,面对长枪和剑戟组成的战阵,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屠杀。

  城头鼓声再响,城门大开,身披甲胄,手持长枪的北平都指挥使陈亨,亲自率领一支骑兵从城内杀出。

  身经百战的老将,目如鹰隼,最擅于把握战机。

  开平卫指挥使徐忠眼睁睁的看着陈亨策马冲进了战场,只得下令城头擂鼓,吹响号角,为将士助威。同时不忘盯紧高阳郡王,这位绝对要看好,不能出一点岔子。

  陈亨年过花甲,武威仍不减当年。长枪在手,冲入北元骑兵之中,便如扑入羊群的猛虎,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三个更好,扎透了,一串。

  不到片刻,身上的山文甲已是溅满鲜血,随他而至的骑兵也是个个犹如杀神,手中的长枪长刀,每每落下,总会带起一片血雾。连周围的明军步卒都被鼓舞,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冷兵器时代,与人对战最重胆气。胆气一散,再凶狠的狼群也会变成任人宰割的牛羊。

  这正是北元骑兵此时最真实的写照。

  来时上万人,不到半天时间,已有千人死在明军的火器和战阵之下。加上如凶神恶煞的明军骑兵,想赢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能不能跑路都是个问题。

  北元骑兵们想哭,只是打个谷草,为过冬储存点粮食,怎么就那么难呢?

  还活着的千夫长下令吹响号角,不能继续打下去了,继续这样下去,非但便宜捞不着,恐怕命都保不住。

  听到北元骑兵撤退的号角声,战场上的明军顿时精神一振,攻势变得愈发猛烈。城头上的卫指挥使徐忠当机立断,留守城内的边军全部出击。

  “鞑子要跑了!”

  明军进攻的鼓声与北元骑兵撤退的号角,几乎是同时响起。

  穷寇莫追?

  在边军的字典里,没这四个字。

  好不容易有个捞战功的机会,就算是两条腿追四条腿,也必须努力一把!

  蓝天白云之下,茫茫的草原上,听到撤退号令的鞑子在前边跑,挥舞着刀枪剑戟的明军在后边追,一边追还一边吼,“跑什么跑,回来!再同某家大战三百回合!”

  听到这话,傻子才不跑。

  鞑子是傻子吗?不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3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3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和(晋江5.5万收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