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和(晋江5.5万收藏)_分节阅读_第302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4-11-18 12:53:06

  房门关上,信封上的确是孟王氏的笔迹。

  撕开信封,展开信纸,看清上面的内容,孟清和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第一百九十七章 沈瑄归来

  

  孟王氏的信并不长,孟清和却足足看了半个时辰,越看眉头拧得越紧,面色阴沉得几乎能滴下水来。

  “我竟不知,自己置下良田千顷,家仆百余,佃户无数!”

  了不得,当真是了不得啊!

  孟清和牙关紧咬,忍不住冷笑出声。

  自九叔公走后,族里少了一个明智的老人,好似没了拦在前面的绳索,不到两年,竟已到如此地步!

  主动送上门的田产,几乎来者不拒。贪心不足,竟公然打着他的名义侵占良田,在“买地”过程中,还险些闹出了人命。

  期间种种,孟王氏未在信中详细叙述,只一句“贪婪甚,几逼人至死”,已是触目惊心!

  不到两年时间,孟家屯附近的田地多已改了田契,归到他的名下,实际出产的利益早已在族内瓜分。

  “这是要干什么?!”

  怒气上涌,孟清和猛的站起身,用力握紧拳头,狠狠捶在桌上。

  砰的一声钝响,竟丁点感觉不到疼。

  气怒之下,眼前更是一阵阵发黑。

  单手撑住桌沿,才险险没有栽倒在地。

  饶是如此,桌边的圆凳仍被踢倒。

  听到声响,门外亲卫不敢擅自闯入内室,只能焦急问道:“伯爷,可有不妥?”

  “没事,不必进来!”

  用力闭上双眼,许久,眩晕的感觉才渐渐退去。

  孟清和苦笑,千算万算,恨不能把脑袋剃光,就为不被旁人抓住把柄。

  如今倒好,只要去一趟孟家屯,有心查一查,证据明摆着,满脑袋的小辫子任人抓,一抓一大把。

  “九叔公,您生前的教导,族人恐怕早就忘在了脑后。”

  侵占良田,迫人为奴,同小吏勾结,欺上瞒下,甚至还将手伸向了营造京城的木材……

  胆大包天,事后不好收场?

  只要打出兴宁伯的名号,自然有人会帮忙抹平。甚至不需要惊动自己,或者该说,有意的瞒着自己。

  如果没有这封家书,他仍旧会被蒙在鼓里,任由事情继续发展下去,直至情况严重到无法挽回。

  都督同知,伯爵,太子少保,看似荣耀,可这一切都是他用命换来的!

  旁人只见到他非同一般的升官速度,压根不知道,他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永乐帝可以用他,照样可以将他瞬间打回原形。可笑他在朝中兢兢业业,族人竟然在背后给他下绊子,挖坑填土!

  越想,孟清和越是心中发寒。

  “该怎么办?”

  为官数年,聚财千万。

  如果钱财是自己赚到的,孟清和拿得心安理得。

  可莫名多出的这些田产,无异于悬在脖子上的钢刀,一张可怕的催命符。

  即使他事先毫不知情,论罪也够得上死上一个来回。

  一旦有人在朝中揭发,他就要“恭喜”自己,当初,他捧着大诰言之凿凿,威风八面的扇别人巴掌,立刻会被啪啪扇回来。

  绝对的脸肿!

  用力闭了闭眼,锦衣卫应该知道这件事吧?

  没有给他通气,是否意味着杨指挥使要铁面无私一把?

  如果事情真报到天子跟前,是该实话实说争取宽大处理,还是该识相点,自己收拾包袱去广西和解缙作伴?

  想也知道,一旦皇帝要处理他,整个孟氏家族都好不了。

  北边不用想,能有上山下乡劳动改造的机会就该谢天谢地了。

  独坐良久,孟清和深吸一口气,按了按额角。

  当做不知道这件事,头扎进沙子里当鸵鸟是最笨的选择。

  争取宽大处理的唯一途径,就是主动交代,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何况,田产之外,瞒报粮税,向营造京城的木料伸手才更加要命。

  想到这里,孟清和恨得咬牙。

  想做生意,想赚钱,为什么不和他说?安南的木料,下西洋的商船,只要开口,哪处不能赚钱?偏偏要对天津卫运往北京的木材打主意!就算是人为财死也该长点脑子吧?

  看一眼滴漏,不由得苦笑,请假的条子不必送了。今日过后,他就要换个地方住,能不能保住官位都是未知数。

  “来人。”孟清和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难言的疲惫。

  守在门外的马蓉立刻道;“卑下在,伯爷有何吩咐?”

  “把送信的人带来,我有话要问。”想通了,孟清和反倒没那么多担忧,只觉得累。如果沈瑄现在在他身边,该有多好。

  “是!”

  当送信人被高福带到时,孟清和一下愣住了。

  “四堂兄?”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断了两根手指,从军中退下,主动到卫所屯田的孟四郎,孟清江。

  房门关上,兄弟俩都谈了些什么,暂时无人知晓。

  两盏茶的时间后,房门开启,孟清江带着孟清和的亲笔信离开伯府,快马赶回北京。

  孟清和整肃衣冠,跃身上马,目的地,锦衣卫北镇抚司。

  奉天殿,西暖阁

  永乐帝放下笔,看着面带忐忑的朱瞻基,道:“瞻基,郑侍诏告诉朕,你想临摹乾清宫中的那副舆图?”

  朱瞻基抬头,貌似有些犹豫,“皇祖父,孙儿……”

  “只需回答朕,是还是不是?”

  “……是。”

  “既然如此,为何不亲自来同朕讲?”

  “孙儿……”不敢。

  朱瞻基低下头,眼圈发红。

  朱棣看着他,祖孙俩都没说话,西暖阁内静得落针可闻。

  良久,朱棣叹息一声,对在一旁伺候的郑和说道:“先下去。”

  “是。”

  郑和弯腰,麻溜带人走出暖阁,顺手关上房门,亲自在门口守着。

  出航两年,专业仍没生疏,体察天子之意的本事也没落下,郑公公长舒一口气。

  待到房门关上,朱棣才开口说道:“瞻基,你是在朕身边长大的。朕和皇后对你如何,你该清楚。”

  “皇祖父,孙儿、孙儿错了!”

  早慧,聪颖,隐忍,终究抵不过年龄。

  十岁的少年,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

  “孙儿只是害怕,害怕皇祖父不再喜爱孙儿……”

  朱瞻基继承了朱棣的长相,却没能完全继承朱棣杀伐果决的性格。

  自平王搬出文华殿,朱瞻基一直都在担忧。察觉到平王妃的举动,好似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平王临行前的一番叮咛,更让他无所适从。

  皇祖父,先是天子,一国之君,才是祖父。

  对前路的惶恐,对朱瞻壑的羡慕,对父母的想念,对皇宫突来的陌生,种种情绪叠加,几乎要压垮了他。

  朱棣已经对长子彻底失望,连最后的父子之情都将被斩断,但对宠爱了近十年的长孙,始终没法狠下心来。

  “瞻基,过来。”

  朱瞻基哭得直打嗝,还是听话的走到朱棣身边,“皇祖父。”

  一只带着厚茧的大手落在他的肩上,带着安抚。

  朱棣会摸朱瞻壑的发顶,却不会对朱瞻基这么做。因为朱瞻壑还年幼,而朱瞻基已经是个少年。

  十岁,在皇族中,不能再算作孩子。

  朱棣的安抚十分奏效,朱瞻基抬起头,不再泪水横流,却仍是一个接着一个打嗝,生生将严肃的气氛破坏了一大半。

  永乐帝无奈,该说的还是要说。

  “你是朱家人,行事不该畏首畏尾,更不该效仿酸丁那一套!不过是一幅舆图,直接向朕开口,便是给了你又如何?何须害怕?姚少师教导你的道理,朕看你都忘到了脑后。”

  “皇祖父,孙儿惭愧。”

  “这些话,朕只说一次,你一定要牢牢记住!”朱棣的语气陡然间变得严肃,“你是皇长孙,需知礼仪孝悌,行事光明磊落,为弟妹做出表率。只要你不犯下大错,朕定会保你一世平安富贵。不要学你的父王,更不要学你的母妃,可明白朕的意思?”

  朱瞻基终于不打嗝了,咬着嘴唇,沉默片刻,说道:“皇祖父,孙儿明白。”

  “你是个聪明孩子。”朱棣放缓了表情,“你想看舆图,可是好奇海外之土?”

  朱瞻基愣了一下,泪水挂在眼角尚没来得及擦去、这就换话题了?

  他还以为皇祖父会再讲几句道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3页  当前第3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3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和(晋江5.5万收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