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和(晋江5.5万收藏)_分节阅读_第350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4-11-18 12:53:06

想找死也不挑个好时候!

朱高煦憋足一肚子火气,随时可能喷发。

眼见开垦荒田的进度无限期滞后,很可能要错过从春耕。心头的郁闷无处发泄,抽—出腰刀,狠狠砍在城墙之上。

“阿鲁台!孤与汝势不两立!”

几日后,鞑靼骑兵没有如预期发起进攻,情况却未见好转,反而愈发糟糕。游骑送回新消息,在鞑靼骑兵身后,发现瓦剌骑兵踪迹。

“瓦剌人?人数多少?”

“回殿下,至少两千之数,均单人双马,着皮甲佩长刀。领兵者,很像是陛下敕封的客列亦惕部首领,贤义王太平。”

“是他?!”

朱高煦沉下脸色,攥紧拳头。

瓦剌人是跟着阿鲁台来的?还是说,阿鲁台和瓦剌人暗中串谋,联合犯边?

如果是前者,问题不大。大可同瓦剌人联手,里应外合,灭掉三千鞑靼骑兵。假如是后者,必须快马飞报应天。与阿鲁台合谋,瓦剌人所图定然非小!

“阿鲁台,马哈木,太平,”冷视远处腾起的沙尘,朱高煦愤然道,“终有一天,孤要亲手砍掉汝等项上人头!”

边塞军情很快飞报入京。

朱棣北巡刚归,短期不宜再离南京。只能下旨,敕汉王朱高煦,魏国公徐辉祖,甘肃总兵官左都督何福,镇守宁夏宁阳侯陈懋,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谨慎备边,遇有小股鞑子,派骑兵驱散,不宜穷追,谨防有诈。若鞑子大举来犯,联合诸卫所兵力出塞,一举剿灭。

敕令辽东总兵官孟善,兀良哈三卫听汉王调遣。兀良哈三卫严守驻地,无军令不可轻动。

朱棣怀疑,阿鲁台逃到漠北,是如何穿过马哈木和马儿哈咱的重重防锁,突然出现在大明边境。最好是意外,否则,他不介意集合长江以北所有卫所官军,亲自领兵出塞,给鞑子一个教训!

因情况有变,沈瑄和孟清和北还日期不得不提前。

临行之前,朱瞻壑造访伯府,虽然没流泪,也没说“少保不要走”一类的话,但大眼睛雾蒙蒙,小嘴扁着,着实看得人揪心。

“世子,臣为大宁镇守,边塞有变,定要北上。夏尚书学问优于臣,世子同夏尚书学习,定能收获更多。”

孟清和不是铁石心肠,却说不出自留下的话,只能拐弯抹角进行安慰。

皇命不可违,再者说,他终归属于“地方官员系统”,长期留在京城很不合适。除非摘掉“大宁镇守”的官衔,可真到那一天,他也离倒霉不远了。

“少保,我很快会长大。”

孟清和脑袋上冒出数个问号。

“等我长大,能和父王一同镇守边塞,皇祖父就会答应让我离开京城。“朱瞻壑严肃着小脸,挺胸昂首,“到那时,少保再授我学问。”

孟清和语塞,当真不晓得该说什么才好。眼角发酸,心中难免怅然。不晓得,等汉王世子真正长大,是否还会记得今日之言?

怅然之后,变得释然。记不记得又有什么关系?

人总会长大,保留住今日这种感动,对他已是弥足珍贵。

朱瞻壑在伯府留饭,孟清和让膳房准备的烤箱发挥出巨大用途,松软的糕点,酥脆的饼干,奶香味十足的软饼,瞬间驱散了小世子的离愁。

孟清和不知该高兴还是忧郁。

最后,只能将各种情绪抛到一边,找出府内最大的两个食盒,每个三层,装满糕点,交给跟着朱高煦的宦官。

“饼干可以存上数日,糕点和软饼存放不了几天。”

话不用多讲,黄少监已经明白孟清和的意思,连忙笑道:“咱家跟着世子,也有口福了。”

“黄少监客气。”

朱瞻壑回宫之后,孟清和开始整理近段时间写下的计划和手记。

厚厚两摞纸,大部分都很潦草。纸上内容多是灵机一动,或偶然间闪过模糊的念头。匆忙间记录下来,回头再看,后世常见的东西,在当下却是异想天开,惊世骇俗,基本不可能实现。

唯一有试验价值的,大概只有改进版的遂发抢和卵形手榴弹。但那也要找到合适的工匠。更重要的是,必须协调好兵仗局和军器局的关系,不能利益均沾,也最好别得罪谁。

大宁杂造局?

孟清和摇摇头,自朝廷设立大宁布政使司,他就做好将权利交出的准备。冷兵器还罢,今日的大宁杂造局,几乎成为另一个火器局。哪怕为耳朵清净,他也必须把权利交出去。

铁券都舍得上交,还在乎一个杂造局?

虽然有点不甘心……叹息一声,将几张纸对折,在烛火上引燃,看着白纸边缘被橘红的火焰吞噬,变得焦黑、破碎,最终化作火盆中的几片灰烬,情绪慢慢开始沉淀。

伴君如伴虎。

九十九步已经迈出,不差最后一步。

比起托病不上朝,只为后辈铺路的成国公,他还有什么不甘?与其在原地伤春悲秋,不如抬头向前看。

有舍才有得。

孟清和始终相信,只要努力、豁达,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灰烬积了一个盆底,手记只余下三张。

实在舍不得烧掉,翻出一只匣子,折起收好。刚要放到百宝架上,动作突然停住。眼珠子一转,他对某些事情没辙,不代表旁人无法解决,例如国公爷。

咳嗽一声,孟清和坚信,自己绝无投机取巧的想法。但谁让国公爷是自己人,是家人。所以,能者多劳一回,也算说得过去?

下定决心,孟清和抓起匣子,大步走出书房。

门外的亲卫听到声响,见孟伯爷一副要外出的样子,上前行礼道:“伯爷可要备马?”

“不必,我去隔壁。”

兴宁伯府的隔壁,定国公府。

亲卫了解,不再多问,一路“护送”孟伯爷走到墙边,目送伯爷翻墙而过。转过头来,全当自己什么也没看见。

按理来说,两府之间相聚不远,走大门也耽误不了不久,可孟伯爷仍选择爬墙……只能说,非同寻常的人才,总有些不一般的爱好。

要不然,怎么会有“天才与XX只是一线之隔”这句话?

虽然,这句话也是从孟伯爷口中流传开来……

见到孟清和从墙头下来,国公府的护卫家人没有半点惊讶,淡定行礼。

“国公爷不在?”

“回伯爷,国公爷奉召进宫,尚未归来。”

“哦。”孟清和点头,“我到东厢,国公爷回来,劳烦告知一声。”

“是。”

孟清和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径直穿过回廊,走到三堂东厢。

推开房门,走到桌旁,放下匣子,抻了个懒腰。

四处看看,翻出一本有些年头的游记,歪在榻上,一边看,一边等着沈瑄回来。

日头西斜,孟清和有些困倦,打了个哈欠,游记盖在脸上,迷迷糊糊竟睡了过去。

不知过去多久,孟伯爷好梦正酣,在金砖上打滚,笑得无比得意。突然感到脸上一凉,被从梦中强拉出来。

睁开眼,对上一双漆黑的眸子,不用想,国公爷回来了。

“怎么睡得这么熟?”

“……”这是扰人好梦之后该说的话?

“已近戌时末。听家人说,十二郎没用晚膳?”

“我不饿……”

起床气没发出来,直接在沈瑄的注视下消音。

不得不感叹,美人无敌。武力值强悍的美人,更是天下无敌。

孟伯爷很快败下阵来,溃不成军。只能乖乖离开睡—榻,洗脸擦手,坐到桌边,吃下几块点心,又陪国公爷用了小半碗粥,才算过关。

此事,孟清和已然睡意全消,干脆打开匣子,将三张计划书和图纸递到沈瑄面前。

“国公爷,你看看,这些是否可行?”

“此为十二郎所想?”

“算是吧。”孟清和捏了捏手指,“不过是大致想法,尤其是改进火铳,还要让工匠看过,才能确定是否可行。”

“就这样?”

“啊。”

沈瑄放下图纸,“十二郎没有其他话想说?”

“这个……”

沈瑄挑眉,似笑非笑。

孟清和强撑,却硬是没能撑过十秒。

“那个,一旦确定可行,军器局和兵仗局那里,还要国公爷帮帮忙。”

事情上报,永乐帝必欣然应允。军器局和兵仗局却难免扯皮。

郑和,王景弘和侯显三人要再下西洋,白彦回不能离开朱棣身边,兵仗局新任首领太监未必会给他太大面子。

不是一起扛过枪的交情,没有更大的好处,说穿了,他不过是个得圣心的武将罢了。而兵仗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天子掌控下的武器制造局和武器仓库。真心给他找不自在,大麻烦不会有,小麻烦却也闹心。

军器局更不用说,工部掌管。北京工部还好,南京工部……想套交情?不给他下绊子就该谢天谢地。

“所以,十二郎希望瑄如何帮忙?”

“这个……”孟清和挠挠下巴,还需要明讲?

“十二郎不讲,瑄如何知晓?”

不知不觉间,孟清和整个人被沈瑄圈到怀中,背抵着桌沿,耳际一阵麻,心跳瞬间飙升。

“瑄曾言,欲与十二郎秉烛夜谈,十二郎可还记得?”

啥?!

孟清和瞪眼,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还记得?

“既然十二郎有事托请,不如……”

沈瑄俯身,擦过孟清和的脸颊,在他耳边低声道出一句话。声音中似含着笑意,听在孟清和耳中,带着无尽的蛊惑,片刻间失神。

不如,不如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3页  当前第3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0/3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和(晋江5.5万收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