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驸马爷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16 KB   上传时间:2015-06-15 16:04:09

  赵崇昭见妹妹好像被自己吓到了,伸手抱了抱她,哄道:“宁儿,除了这个我什么都答应你。只有这个不行,我绝对不会让三郎再娶!”

  晏宁公主听着赵崇昭毫无转圜余地的语气,心中气苦,不说话了。

  要是换成往常,赵崇昭早手足无措地哄人了,可这次他把心一横,下定决心绝不松口。开玩笑,他连妹妹和谢则安亲近都有点无法忍受,怎么可能让谢则安娶别人?

  赵崇昭想了想,把杨珣的事说了出来。

  这个话题成功转移了晏宁公主的注意力。

  方宝定和杨珣差了十几岁,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方宝定绝对是个老光棍!赵崇昭问过方宝定以前没娶妻的原因,方宝定的理由充分得很,早些年订过婚,结果因为被放到西疆那种偏僻地方而被悔婚了。西疆日子太苦,而且政务特别多,他根本没机会去考虑这个。这一拖,直接拖到了回京任职。

  回京后政局变幻莫测,方宝定决定收敛锋芒,韬光养晦静候时机。

  本来京官婚配是不难的,可惜他这人脾气古怪又不解风情,婚事被他一拖再拖,蹉跎了许多年。

  六年前方宝定出使齐王封地,恰好碰上了携着齐王谋反证据准备返京的杨珣。杨珣的果敢给方宝定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原本他也没想过要“追求”杨珣,可某次听到坊间那些关于杨珣的流言时,他心中忽然有了种无法压抑的冲动!

  这些乱嚼舌根的家伙懂什么?

  杨珣比他们勇敢得多,比他们聪明得多,比他们出色得多!

  天底下有多少人能做成杨珣做的事?

  什么叫没人敢再娶?

  方宝定辗转反侧大半个月,忽然一改以往的低调,积极参与户部的各项政务。别人都以为他攀上了太子这棵大树,心思开始活络起来,只有方宝定自己知道他只有一个想法——他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晋升上去,风风光光地向杨家提亲。

  皇天不负有心人,年前方宝定以卓越的才干被赵英破例提拔到尚书之位。户部尚书权利极大,方宝定能以三十出头的年纪拿下这个位置,一时之间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新贵。

  知道他还没娶妻后,媒人都快把方府的门槛踏烂了。

  方宝定叫媒人登了杨家的门。

  杨珣却拒绝了他。

  方宝定从来不曾想过一次就成功,摩拳擦掌准备让杨珣看到他的诚意。

  晏宁公主早就知道这件事,她的想法和赵崇昭不谋而合,都是准备去探探杨珣的口风。

  兄妹俩很快达成一致。

  赵崇昭走时晏宁公主原想再提一两句谢则安“再娶”的事,可一想到赵崇昭又把话咽了回去。

  驸马再娶比较是罕有的事,兄长一时半会儿可能接受不了,日后再慢慢劝吧。

  而赵崇昭回到东宫后,面色发沉地叫来一个暗卫:“给我去查查长孙家的二娘,查得越清楚越好,尤其是她和三郎之间的事儿。”

  

  第85章

  

  赵崇昭晚上睡觉时十分燥热。

  热得有点不正常。

  赵崇昭已不是那个连洞房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天真小儿,他的脑海里出现了谢则安的身体。那身红色的新郎服下的小小个儿拔高了,双腿又长又好看,腰上的皮肤又滑又软,简直让他爱不释手。

  赵崇昭正情不自禁地喊出一声“三郎”,忽然感觉一双柔软无骨的手滑入自己衣襟内,仿佛想解开自己的衣服。

  赵崇昭目光一冷,一脚将来人踹了下床。

  东宫内侍们听到了动静,一下子反应过来,跪了一地:“殿下!”

  赵崇昭没有说话,沉着脸往地上一看,只见地上娇美如花的人颇为眼熟,正是太后给他赐来的美人。想来是他一直没碰她,让她动了别的心思。

  赵崇昭知道自己的一脚踢得不轻,这美人恐怕都废了。他冷笑说:“带下去,好好教教她东宫的规矩,太后问起了就据实以告。”他扫了眼其他内侍,“今晚当值的人自己去领罚,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话可以滚出东宫了。”

  张大德闻讯赶来,惊得满头大汗:“殿下息怒。”

  赵崇昭对张大德还是比较满意的,点点头说:“这不干你的事,你去处理一下。”

  张大德心中一喜,退了出去。

  这两年赵崇昭似乎没以前那么倚重他了,东宫的各项安排都不经他的手,他还以为自己走到如今这个地位就到了头。

  眼下有重获赵崇昭重视的机会,张大德精神一振,恭恭敬敬地下去安排。

  有的人眼皮短浅,以为巴结个太后送来的女人就能成事,死了都活该!

  太子早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欺瞒的太子了,怎么可能喜欢自作主张的人?

  赵崇昭目送张大德离开,走到桌前把香炉里燃到一半的香弄熄,取了出来,搁进最底下的抽屉里。刚才他身体出现的异常反应显然是因为空气中这种陌生的熏香,这种手段太下作,可若是两情相悦了,用用也无妨。

  没了张大德伺候在侧,底下的人心思越来越多,连这种事都敢掺和进去,到底还是张大德好一点儿。

  若不是因为张大德和谢则安那边关系太深,他怕谢则安从张大德口中发现端倪,他也不愿意让别人来管着东宫。

  赵崇昭顿了顿,决定以后还是用回张大德。

  一来,他迟早要让谢则安知道自己已经不同往日;二来,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个考验,若是连自己身边的人都无法掌控,谈何成为一国之君?

  赵崇昭打发所有人离开寝殿,吸着空气中的残香回想自己刚才半梦半醒间看见的“三郎”。他对谢则安的感情绝不仅仅起于肉欲,但情到深处,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要更加亲近。

  他想把人狠狠地压在身下,狠狠地做到让他哭出来为止。

  可是这当然只是想想而已,真看到了人又很舍不得。

  赵崇昭想着谢则安自渎了一次,拿绢布擦了手,穿好单衣、披着外袍走到书桌前。

  他取出暗卫整理出来的案卷翻了起来。

  长孙家这几年渐有起色,长孙将军仿佛铁了心想一条路走到黑,又将两个孙子送到燕冲底下历练。

  西疆那境况,可真的是明刀实枪地上阵拼杀,不带半点含糊。

  长孙家另一个孙子却很出名,这位“二郎”这几年风头很盛,硬是让长孙家脱出了捉襟见肘的窘况,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二郎”底下的人甚至还建了商队,盈余足以给他两位兄长供上更好的精粮。

  连燕凛那种冷脾气的家伙,谈起“二郎”时都带着些赞许。

  赵崇昭一直挺喜欢长孙家的,他和“二郎”见过几面,因为谢则安和“二郎”关系近,爱屋及乌之下还给“二郎”开过几次方便之门。

  没想到全京城的人几乎都眼瞎了,不知这个“二郎”竟是女红妆。

  谢则安、燕凛几人肯定知道,却根本没和他提过。

  说到底,在他们眼里他总不如真正的朋友亲近。

  这个认知让赵崇昭心里冒出一种钻心的疼。

  谢则安对他是极好的,只是与他所期盼的那种好相差太远。

  谢则安心里头有太多人能排在他前面。

  赵崇昭微微捏紧拳。

  这个二娘要是没他妹妹说的那种心思还好,她要真敢动那种念头的话,他恐怕无法控制好自己。

  赵崇昭一夜无眠。

  第二天他精神不大好。

  张大德犹豫不决地站在一边,一副想说话又不敢说的样子。

  赵崇昭笑了:“小德子,你是太久没站我身边,不习惯了?”

  张大德鼻头一酸,抹了把泪说:“殿下,殿下,小的这是高兴。”

  赵崇昭颔首:“好好管着底下的人,你会一直高兴的。”

  张大德喜道:“谢殿下!”

  赵崇昭很满意,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前提是,东宫的事不会传到任何人耳里。”他看了眼张大德,“包括三郎。”

  张大德一凛,忍不住抬头望向赵崇昭。

  赵崇昭冷厉的眼神让他后退一步,伏地说:“殿下放心……”

  赵崇昭说:“好,帮我去吏部跑一趟,把那个什么……”他想了半天,“谢曦,知道吧,他外放了几年,也差不多该召回京了,让吏部把他安排到东宫来。”

  张大德领命退下。

  等出到外面,张大德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

  张大德早就知道赵崇昭变了不少,却没想到赵崇昭连对谢则安开始有防备了。这么一想,赵崇昭这两年让他坐冷板凳的原因几乎呼之欲出——因为他和谢则安走得近!

  张大德见证过赵崇昭和谢则安相识、交好、亲密无间的整个过程,原以为皇家虽无情,这两个人的情谊却永远不会变,没想到其中一个已经彻底变了……

  想到仍待赵崇昭一如往常的谢则安,张大德有点难受。

  他早早入了宫,但他上头有个情深义重的哥哥,这些年来虽然把很多事看得通透,心中却总还有些天真地相信世间有能永存的情义。

  没想到赵崇昭和谢则安之间好几年的好交情竟也是短暂的。

  张大德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而选择立刻把这些变化告诉谢则安无疑是愚蠢的。

  他必须在东宫立足才有“将来”可言,要是他现在就被赵崇昭划入“不可信任”的名单里的话,日后他哥哥张大义和谢则安更不可能知晓东宫的一切。

  张大德去吏部帮赵崇昭传话。

  赵崇昭这个太子的分量不比往常,他的话吏部当然不会忽视,很快把谢曦安排到东宫。

  谢曦先是惊讶,而后一喜,收到任命的当天就到东宫求见赵崇昭。

  赵崇昭盯着谢曦看了许久,吩咐道:“给我磨墨。”

  这本是内侍做的工作,谢曦倒是甘之如饴,微笑上前取磨研磨起来。

  这种事若是搁在别人身上,必然会显得阿谀过了头,他却像在做什么光风霁月的事儿一样,态度十分坦然。

  赵崇昭一直觉得谢曦和谢则安是相像的,毕竟都是潼川谢家的人,眉眼间总透着些相似。小时候还不觉得,谢则安长大后一瞧,竟是越比对越相像。前些时候赵崇昭见了谢曦一次,那以后便一直念念不忘。

  他不能把谢则安从妹妹身边要来,要谢曦却是可以的。

  赵崇昭让谢曦在东宫伺候了一整天,十分满意,令他明日再来当值。

  谢曦出了宫,去谢府拜访大伯谢望博和叔父谢季禹。

  谢曦笑靥如花:“这些天都在忙吏部的考核,一直没得空来拜访,还望大伯和叔父见谅。”

  谢曦是谢望博带进京的,当年考中了进士,只是排名比较靠后,被安排到乡县里做事。这几年他几次托人带信给谢季禹,求谢季禹在工部腾个缺让他回京。

  谢季禹一直用“工部的事不能凭我一人做主”拒绝了谢曦的请求,瞧见谢曦脸上过分灿烂的笑容,他一下子明白了谢曦的来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驸马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