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君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三无斋主人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4 KB   上传时间:2015-06-17 16:30:18

  崔景深他们惊讶的发现,不用自己上书,公卿百官们劝进的热情已经很高了。大家几乎是群情汹涌一致地要求楚昭即位称帝,不可再推辞。

  按照惯例,楚昭推辞了三遍之后,就下达最高指示:挑个好日子祭太庙吧。

  太史令是一个叫蔡芝的人。这个人的女儿嫁给了谢晋的庶子,和楚昭有点拐弯抹角的关系,所以对楚昭上位这件事十分热心。他一听赶忙说:“巧了!经过微臣夜观天象,用天演之术精确的计算,四天之后就是好日子!”

  于是大事就这样简单的定了下来。

  根据行政管理学原理来讲,行政权威是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树立起来的。任何一名行政首长只要离开原单位两年,就难以再度顺畅行使原有的权力。俗称人走茶凉。然而,尽管这一年来楚昭一直在外领兵作战,但他今天重新出山居然没有遭遇任何的阻力。

  这种违背常理之事有两个原因。

  第一,仅管李太后一系动手将楚昭的人排挤出了朝廷,但实权反落在方子安手里,而方子安对楚昭爱逾性命,忠诚已极,等于朝政一直没有脱离楚昭的控制。而且楚昭一直很注意在系统的指引下积极结纳朝中有潜力的大臣和少壮派新人,这些人因为楚昭而官复原职后,对楚昭的忠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虽然很难相信,但私下有些晕晕乎乎的小王爷的确有某种被称为人格魅力的东西。正是这种足以征服一切的人格魅力让年轻的殿下时隔一年回到都城,立马得到底层军民的热烈拥戴。

  朝堂之上的群臣,都已经完全站到了楚昭一边,各自领命而去,只剩下卢三顾与崔彧两位代表世家的重臣。

  楚昭踱到卢三顾面前,用信任的目光郑重地望着卢三顾,和声说道:“谢卢两家是世交,纵然之前有一些龃龉,但是情分还在,希望爱卿不要放在心上,天下和本王都需要您。”

  卢三顾真是吃了一惊,他原以为凭借卢家的所作所为,以及倒向陇西世家的行为,足以让这位羽翼已丰的殿下趁机对他的家族进行血腥的清洗,他已经打算好要在朝堂上一力承当下所有罪责,尽量保全卢家,没想到楚昭会说出这样的话。

  卢三顾不敢当真,叩首道:“臣年迈,妻不贤子不孝,肯请乞骸骨回祖籍,此后唯闭门读书而已。”

  然而楚昭似乎毫不在意,他亲自扶起卢三顾,表示卢恒和我打小的交情,必须要重用,但老先生也得再干几年,还请卢三顾做自己冠礼的主持人。

  “微臣……微臣……”卢三顾虽然感动,但终究还是说:“微臣二子虽不忠不肖,但臣愿以官职赎之。”

  楚昭撇撇嘴,心里替卢小胖不值,难怪逗逼长成了忧郁文青,于是楚昭表示二公子的事还要再查,他名下有个庄园还是我娘留给我的呢。

  不知谁哧笑了一声,把卢三顾臊得恨不得钻地洞,只怨自己有眼无珠,没有早日休离徐卉这个丧门星。

  楚昭又反过来安慰卢三顾,若是二公子真的只是捎带,交代清楚事情就放人。

  卢三顾的年纪比楚昭大很多,一生见惯了大场面,现在却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热泪纵横。

  楚昭淡淡笑了笑,是表演也好,是真情流露也罢,卢三顾肯识相就最好了,看在卢恒的情面上,他也不想对卢家动手,起码现在不想。期望卢家是真的知进退吧。

  崔彧欣赏着楚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和他周身散发出的淡淡光华。他很久以前就在暗中观察这个孩子,看着他一点点长大,成熟。有时候,崔彧也会有和邓成同样的疑惑——究竟是大奸似伪,还是绝世明君?

  然而不论是哪种,楚昭都注定是圣教成大业的宿敌。

  天下,已经不属于老家伙们,也不属于世家,而是我与你的战场,崔彧颇为自负地想着。

  然而大部分世家子弟似乎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尽管相比起楚昭殿下这肆意喷薄辉煌的朝阳来,世家就像一抹残月,唯有静静站着,旁观楚昭行云流水般调兵遣将。

  然而楚昭殿下似乎并不排斥世家,谢阀自不待言,卢家有卢恒,崔家有崔景深,此外还有钟家,甚至是徐家的后起之秀成为新皇的左臂右膀。不论老头子们怎么样得罪过楚昭,他们的门第都不会没落,接下来,不过是各凭本事罢了。

  世家也不是没有遇到过能干强势的君王,但是最后他们也都将传承延续了下来,这是属于世家的智慧。世家对此并不担心。

  经过一个没有皇帝的朝会,朝臣们已经或多或少放心了一些。

  虽然黑骑军迅速控制了都城情势,但看得出来楚昭殿下并没有想大清洗,不过只抄了蓝田王的家下,又围了安乐郡王府而已。李太后还好端端在宫里养病,甚至连安乐郡王妃因动了胎气而申请让外面的大夫进府,楚昭也准了。

  帝位更替之际,新皇帝的为人和作风当然是全天下关注的焦点。令大家欣喜的是,新皇帝的性格温文尔雅,宽严有度,与他残暴糊涂的前任和前前任明显不同。

  庆正时期的君臣关系,是典型的猫鼠关系。庆帝总是以恶意去忖度自己的臣子,对他们一举一动都苛刻明察,一丝错误也不放过。在他治下,不论是寒门还是世家,都生活得战战兢兢,不得不奋起以求自保。

  而安靖时期则是宽之无度,导致贪污腐败,外戚专权,党争严重。为君者压制不了下属,所以朝政便乱成了一锅粥,你方唱罢我登场。

  昭殿下虽尚未加冠,却让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因为强大的能力,反倒使这位殿下的年龄和出众的外貌,渐渐没有人敢挂在嘴边了。

  朝会之后,黑骑军后便突然消失,就像他们闪电一般出现那样,大臣们都试探着走出家门,互致问候,互通有无,意态从容地接受了这场和平政变,安静地等待新君拜祭太庙后正式登基。

  不过在祭祀天地祖宗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给殿下加冠。虽然楚昭事实上还没到加冠的年纪。但不论如何,也得把皇位交给一个成年人手里,老楚家的列祖列宗才能放心啊。

  因此,在九月十五日这天,年仅十六岁的楚昭提前加冠,冠礼由名满天下的大学者钟绍京和卢家家主卢三顾以及崔家家主崔阶主持。冠礼上宣读了楚旭当年写下的传位诏书。

  一日后,被封为安国亲王的喻王世子楚昭登基为帝,改元“元嘉”。这一切都在大臣的操纵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身为其间的掌事者,其实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

  大概真是因为楚昭放权放得太过爽快,不久便有大臣写了奏折,提议给新皇选妃,最好是把皇后也定下来。还提出了不少人选。这也是世家对于新皇的第一个试探。

  殿下既然加冠,也算是成人,于公于私,都需要拥有自己的女人,继而拥有自己的皇后。然后,由新皇后延伸出新一代外戚,继而接管前外戚手中的大权。这是大楚王朝的惯例。

  天家无私事,选择什么样的皇后,其本质是选择什么样的外戚,因此,从新皇对后宫的选择里,很容易就能看出皇帝本人的倾向。

  当然,因为楚昭本人长相和气度都很好,据正史记载,“若披云雾,如对珠玉,举止蕴藉,风神凝远”,如此高富帅中的高富帅,在婚姻市场上自然十分吃香,各家女儿一听是少年天子要选妃,没有不开心的,甚至还有人因为落选而寻死觅活。其他朝代为了躲避选秀而到处花钱的事情几乎没有。

  然而对于这些各怀目的,提议大婚的奏折,楚昭全部留中不发。什么反应也没有。

  大楚元嘉元年九月十八日,建业城郊。

  少年天子楚昭正在大将军韩起陪同下,乘坐着三十六人的步撵去拜谒祭扫太庙。

  这次太庙祭祖,是崔景深安排的,而且崔景深特意关照太常,不妨搞得隆重一点。因为楚昭须要用这一隆重而奢华的仪式,向庙中的先祖,向普天之下的子民发出一个庄重的宣言。

  ——宣告旧世界的终结,新时代的开启。

  

  第117章

  

  微凉的夜色中,观礼的大臣们都穿好了朝服,一大早出城准备迎接天子。然而当他们到达东华门的时候,才发现了一件异事——大门紧闭,进不去太庙。

  这是李太后最后的一击。她掌握内宫这么多年,不可能一点都不反抗,也不可能一点都没有自己的势力。

  太庙象征着历代楚帝,由专人看守。李太后手里最后的底牌,就是这几位对庆帝忠心耿耿地老太监,他们掌握着通往太庙的东华门钥匙。而此刻这群太监在太后懿旨命令下,紧紧闭锁着这扇大门。

  在百官的围观下,于太庙祭祖,演奏大雅之乐,备齐三牲,拜祭天地祖宗,是皇位正统的体现,是程序正当的必要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皇位才算是妥妥当当握在了楚昭手里。

  眼见着天就快要亮了,如果今日祭不了祖,楚昭将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崔景深和林轩等都是绝顶聪明人,然而聪明人这一次却被李太后这个蠢人难住了——并非他们奈何不了这小小一扇宫门,指挥禁军攻开东华门或者找来开锁匠开门,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这些谋臣良将却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东华门不是一道普通的门,而是通往太庙的大门。

  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属于谋大逆,即便是贵族也得不到赦免的十恶之一。更糟糕的是,若史书上记一笔,难免会让后世之人怀疑楚昭皇位的正当性。

  因此,面对着朝廷百官,任何人都不敢对东华门有任何不敬的举动。也就是说,除非东华门守门的老太监自己想通打开大门,否则今天的祭祀就进行不下去。可崔景深等人好话说尽,守门的几个太监只装聋作哑,理都不理。

  不得不说,李太后别的本事没有,零碎着恶心人的能力还真不小。

  三十六人抬的步撵,虽然看上去威风气派,实际上走的很慢。跟随在一侧的月光几次想飞奔,都被主人勒住了,还拿鞭子抽,把月光委屈地泪眼汪汪。

  楚昭做得高看得远,还没到东华门,发现前面围了一大圈人,他心里隐约有了预感,就派苏溪前面查看。

  苏溪跑回来把事情一说,楚昭不由笑了。他为了名声暂时不能叫李太后暴毙,好在此人天生格局不大,即便你不搭理她,她也能把自己作死。楚昭可不是能欣赏她这种天真无邪的庆正帝,也不是能包涵她愚蠢无知的安靖帝,再说了,一个八十多的老太婆,再说天真没得叫人笑掉大牙。

  不得不承认,虽然心机不小格局不大,但这时候还敢作死,在新帝面前蹦跶,李太后实在够蠢够勇敢,而且也未免太没有眼色了。

  沉吟片刻,楚昭下了步撵。百官纷纷跪拜,给他让开一条道路。

  来到门前,楚昭抬头看了看天,突然气沉丹田,大喊一声:“我奉天命为帝,开门!”

  能量用尽过一次之后,魅惑术和震慑术反而都升到了三级。能够击破十方愿力的震慑术,威慑几个太监简直不能再容易了。

  包括守门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声怒吼震惊了,东华门就此敞开,通往至尊宝座的最后一粒石子也被搬走。

  趁着震慑术的效果还没过去,在众人尚未回神的时候,楚昭又做了一个动作,他登上人梯后,突然回过身,朝站在地上的武将伸出手,邀请他与他同乘。

  韩起虽然板着一张脸,耳朵却一下子变得通红,而且眼睛特别的亮,显得那双略带暗红的冰冷瞳仁都柔和起来。

  “大家都看见了。”

  楚昭略带凶狠地说道:“就是要天下人都看到!要不是考虑到打不过大萨满,我还打算拉着你去犬戎使者下榻的地方晃悠一圈。就是要叫他们都知道你是我的人,看他们还敢不敢觊觎你。”

  随着楚昭地位一步步提高,陪伴在他身边共抗犬戎的绝世名将韩起也渐渐进入都城各大势力的眼帘。长大之后,韩起的红眼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明显,只有情绪特别波动的时候,那种血一般的红才会浮现,平时就是暗红色。

  面对外人的时候,韩起总是那样的冷淡疏离又不失礼数,这让他浑身都有一种冷峻的性感魅力,极容易让少男少女春心萌动。

  因此,这位年少英俊又才华横溢、位高权重的黑骑军统领,自然吸引了不少爱慕的眼光。楚昭就撞见过好几次都有谢家的侍女或者明月楼的姑娘不小心在韩起身边摔倒,不过她们全部都失败了。

  楚昭知道摇光的事情之后,总算后知后觉地产生了危机意识,加上韩起又要离开,不知道何时方能归来。

  所谓溥天之下,全是我地盘;率土之滨,都是我小弟,楚昭作为一条刚被迫成年的龙崽,已经初步具有了帝王特有的地盘意识,恨不得在即将远行的韩起全身都打上印记。

  我的我的就是我的!

  虽然理解不了楚昭究竟在担忧什么,但韩起那张冷酷得犹如被严冰覆盖的俊脸上,却因为楚昭的动作露出了罕见的笑容。

  “他们不敢。”说这话的时候,韩起的俊脸微红,眼神却亮得好似星辰,温柔的凝视着楚昭,仿佛世上亿万人,他的眼中却只能看到楚昭一个。

  天光透过树叶落下点点光斑,楚昭有点记不清楚第一次遇见韩起时,他是什么样子的了。楚昭摇了摇头,继续坚定地执着地朝着韩起伸出手。

  视线扫过跪在一旁的崔景深等人,韩起的目光先后和几个人对上,他暗暗露出一个示威的笑意,回头时便略带羞涩地主动牵起楚昭的手,旋身抱着年少的天子飞上了步撵。作为一个自带360°回旋与少女心的绝世高手,韩起这个动作做得相当之拉风,配合的背景也极富浪漫气息。

  接下来祭祖的时候,被转得晕晕乎乎的楚昭就不得不让韩起站在自己身边,举动并不避讳。即便韩起想要躲闪,也被害怕摔倒的陛下紧紧拉着袖子,一副很是依赖的模样,十足可怜可爱。

  有一位不识时务的度支中郎将霍谦却偏要跑出来打扰二人恩爱。此人义正言辞地提出:陛下的步撵,只能和皇后并乘,大将军这是僭越。

  扫了一眼系统面板,楚昭就没搭理他,自顾自往太庙去。

  跟在后头的韩起眯了眯眼睛,对着李卫国点点头,李卫国抽出刀,寒光一闪,霍谦的血都没有流一滴便倒在了地上,被黑骑军麻利地拖了下去。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霍谦只是晕倒了。对此,楚昭保持了沉默。

  楚昭并非要美人不要江山,有系统在,他也不敢这么做。霍谦的死是要给朝臣看,让他们知道新皇帝虽然脾气好,但也不是任凭揉搓的面团子;霍谦的死也是要给跟随楚昭打天下的武将看,让他们知道皇帝陛下是个重情义的,跟着他,荣华富贵唾手可得;霍谦的死更是要给天下人看,让他们知道新皇帝说一不二,不是任何人能够左右!

  由此可见,霍谦死的不冤。

  一个连心爱之人都护不住的皇帝,必然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在宽和之外,大楚年轻的帝王显示出了自己的坚持。

  老奸巨猾的朝臣们对此心知肚明,虽然他们想当楚昭岳父的梦想之火并非熄灭,但在死亡的威胁前,即便知道这不和祖制,也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祭祖结束之后,楚昭再次让韩起登上布撵,这一点后来形成了惯例。穆帝统治时期,能够与帝王同车,成为臣子的最高殊荣。然而终其一世,得此殊荣者,不过二三人罢了。

  ***

  昨晚没有睡好,祭祖完毕,楚昭躺在韩起怀里,像一只小猫儿般打了个呵欠,迷迷糊糊地问道:“爱卿,你走后,暗门的势力打算交给谁?”

  韩起亲了亲楚昭的额头,手滑入衣襟中,缓缓给楚昭按摩:“暗部和杂部是你我的心血所在,自然要交给放心之人。”

  到现在为止,楚昭手上的势力已经初具雏型。

  

  第一部叫明堂。楚昭这段时间收罗的文士谋臣都归入其中。

  

  王府中的要职已经被郭全、林轩、崔景深、陈参这些传说中的超一流谋士占据了。还有诸如方子安、魏永之一类的年轻人作为储备人才。

  总的来说,楚昭的幕府与腐败没落的政府不同,与煊赫讲究的高门大族也不同,在这里,家世是没有用的。要想出人头地,就得靠自己的功劳去博取功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