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玩宗师在现代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微风唐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49 KB   上传时间:2015-07-06 15:35:17

  来人梳着小分头,轻声慢语的斯文里透着十二分的腼腆,正是雁游初至校园那天、一时兴起提点过几句的考生。后来才知道他叫卫长华,还是屠志的弟子。若不是英老,两人还差点成了同门师兄弟。

  “谢谢卫师兄,也请你替我谢谢英老。”见老人家连这种小事都替自己考虑妥当,雁游心头涌过一阵暖意。

  卫长华腼腆地笑了一笑:“客气什么,举手之劳而已。等你结束军训,我还要向你多多请教。”

  “怎么敢当。”雁游习惯性地谦逊了一句,说完才反应过来不妙。

  果然,卫长华认真地说道:“你是英老教授大加赞赏的关门弟子,我在古玩方面的造诣远不及你,自然该请你多指教。”

  对话一字不落地传进旁边两人耳中。不只施林张大了嘴巴,孟昙也意外地抬头看了过来。

  明明不是自己的错,雁游却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怎么搞得跟炫耀似的?

  送走了卫长华,回到床边,正迟疑着该怎么开口,施林突然扑了上来,压住他的背脊死命往下压:“原来高手就在身边!原来你就是英老教授的关门弟子!天啊,刚才你一定在心里偷偷得意吧!”

  孟昊开口评价,不过依旧简短:“深藏不露。”

  两人的反应让雁游完全放下心来。刚才他实在担心他们会因此与自己生出隔阂,若受到同学排斥,大学生活不免失去许多乐趣。

  按住像个小弟弟一样不依不饶的施林,雁游笑道:“得意什么,最后还不是被你们识破了。”

  “哈哈,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后有什么问题,我都找你了。”

  雁游保证道:“只要我答得上来。”

  雁游当年先是靠父亲领进门,之后又对着藏书慢慢琢磨,才有了这一肚子的学问。对他而言,校园生活十分新鲜。加上潜意识里认为学生都单纯热血,便难得放松了心防。

  所以,正沉浸在新鲜感里的雁游并未发现,施林言笑晏晏的表象下,眼神隐隐带着某种心愿得偿的异样狂喜。

  ☆、第37章 “汉墓”现世

  一周过去,受了教官无数次训斥后,军训终于结束了。

  因为锻炼和伙食的双重功效,雁游又瘦了一圈。本就单薄的身材现在跟颗电线杆似的,浑身上下找不出半块多余的肉。幸好他骨架匀称,加之气质使然,清瘦至斯反倒愈显书香卷气,如同青竹卷册,无需展开,隐隐便有竹枝梅影的清致扑面而来。

  虽然被教官打击得不轻,雁游仍然觉得军训的超强训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力。不过,他更愿意另找别的办法磨练,一点儿也不想再继续。

  因为不愿自己狼狈的样子被人看到,几天前卫长华再次送日用品过来时,雁游就请他转代为转达,借口操练太累,不让任何人来探望。

  结果,等提着积攒了几天的换洗衣物回到炼铁厂宿舍,刚到楼下,他就被一片哀嚎声淹没了。

  “雁子,你咋整成这样了。”刚下班的常洪盛心疼死了:“你这是去学校还是去做苦力?瘦得都快脱形了。瞧你弱得,我回家和我妈说,让她给你熬点黄豆炖猪蹄补补。”

  一直帮雁家监工、特地过来说明工程进展的朱道也是呲牙咧嘴:“雁哥,老师们也忒不地道了,明知你体格不行,还把你往死里操练。这才几天功夫啊,下巴就尖得能剔螺蛳壳了。回头可得多吃点肥肉补回来。”

  慕容灰更是悔不当初:“小雁,早知道我就找英老帮你请假了。”说完两只爪子从肩膀一直摸到腰,声称要量一量小雁到底瘦了多少。

  书生无视主人揩油的事实,幽幽怨怨地唱起了陕北小调,一句“妹妹你憔悴,哥哥心里疼”,唱得尤为情深意切。

  雁游是个要强的人,虽然知道朋友们都是好意,但仍架不住左一句弱,右一句不行,脸色越来越悻然。众人却一无所觉,依旧七嘴八舌地声讨老师,责怪他们不该把个文弱书生拎去折腾。

  正当雁游即将忍无可忍之际,罗奶奶擦着手及时现身,一句话解了围:“愣在底下做什么?快上来吃饭。阿雁哪,奶奶做了红烧肉和莲藕排骨,你多吃点儿。”

  还是奶奶好啊。雁游甩开没眼色的损友们,扶着奶奶上了楼。

  罗奶奶的菜虽不如雁游做的有特色,味道却着实不错。加上四个小伙儿正是胃口最好的时候,一番风卷残云,不到半个小时就把饭菜消灭得干干净净。

  收拾了餐桌洗过碗,几个人正饭饱神虚地捧着茶杯发呆时,又有客人来访,却是屠志。

  “宿舍里找不到你,原来是跑回家打牙祭来了。可惜我来晚一步,没尝到你家人的手艺。”

  开了句玩笑,屠志宣布道:“上个月在通市城郊山头,当地村民在采挖石料时无意挖出一座古墓。主墓尚未开启,根据陪墓里流出的器件,怀疑是座汉代的坟墓。而且按当地部门回传的照片来看,那规格估摸着至少是位王爷。我们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了保护性挖掘的资格,现在先期筹备工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下周由我和一位专攻汉代的老师带队,动身出发展开实地作业。我已征得英老的许可,你和我们一起去。”

  通市距四九城不远,当地稍大的政策方针都受到城里影响。加上这年头考古刚刚恢复些元气,尚自青黄不接,要资金没资金,要人材没人材,还不存在后来“争功”的现象。北平大学既肯出头揽下这活儿,于情于理,都不会有人再来争夺。

  闻言,雁游一惊,为的却不是自己被“征用”,而是那墓葬主人的身份:“王爷?什么王爷会被葬在通州?”

  四九城做为华夏首都,是从明代开始。追溯到汉时,这里相对来说还挺偏远的。而且一般王族死后都葬于王陵,除非犯有大罪才会被天子特诏不入王陵。但自认历史还不错的雁游,想来想去也记不起,汉朝有哪位王爷被葬到了通州。

  屠志说道:“这也是我们奇怪的地方。但目前还没有专家亲自到过现场,一切都只是凭当地部门的转述与照片,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也许其中存在谬误也不一定。一旦展开实地作业,相信很快就能解开疑惑。”

  雁游点了点头,这才想到自己的事儿:“屠老师,是不是在开学那天,英老就知道这件事了?”

  “当然。他老人家不但答应我这次可以带你外出作业,还承诺说你除了完成他要求的课业,我也可以随意教授你。这么一来,我虽然没担导师的名份,实际却也等于收你做了弟子。除了青铜器之外,我野外作业的经验在系里是最丰富的,接下来这四年你就慢慢学吧。一定要学好,可不许丢了我的脸!”

  说着说着,屠志渐渐敛去笑容,到末一句甚至有些严厉。

  若有不懂事的学生,可能会大呼吃不消。但雁游却知道学问不易,放在从前,怀身绝技的师傅们从不轻易收徒,多少人梦寐以求,却是打破头也学不到的。如今老师愿意主动教授自己,雁游自然求之不得。

  “屠老师,请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来学习。”

  雁游没有花哨的豪言壮语,但话语里的坚定却是展露无疑。

  屠志满意地点了点头,叹道:“话说在前头了,以后你可别怪我逼你太狠。现在国内本专业的新人实在太少了,工作却又千头万绪,根本顾不过来。我今年也快四十了,再不培养几个接班人出来,等前辈们老了,我们也老了,将来还能指望谁?你是株好苗子,除了英老,其他老师对你也都抱了很大期望,希望你将来能更胜我们。”

  雁游亦是深知国内古物面临的困境:自从百来年前那段华夏最屈辱的历史以来,古物遭受空前劫难,破坏远远多于保护,而且受利益诱惑驱使,珍宝不断从境内流失。他自问救不了全部,但仍想倾尽力量,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我将尽力而为,不辜负各位老师的期待。”

  屠志欣慰地笑了一笑,又交待了雁游几句,便踏着夕色匆匆离去。这次出行考察的墓葬或许将是近年来最为惊人的发现,身为领队之一,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老师走后,刚才支着耳朵听了半天、却依旧似懂非懂的常洪盛与朱道,立即争相七嘴八舌地刨根问底。

  雁游起先还有问必答,等听小常一脸向往地问说他这一去会不会像汉马王堆那样挖出具女尸来,才省起这两人只是问着好玩,遂无奈地说道:“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我也说不好。放心吧,要是真有了重大发现,一定会见报上收音机的。你守着新闻就好。”

  “好嘞,到时你可要开个后门,让我近距离参观参观。”

  得到雁游的保证,常洪盛乐滋滋地走了。这几天他也有在雁家的工地上帮忙,搬个砖头抬个水泥什么的,同朱道梁子他们早混熟了。受梁子影响,也开始迷上足球。今天正是他们足球队训练的日子,他可不想迟到。

  暂时无事,雁游本想去工地看看,却被朱道坚决阻止:“你累了好几天了,先歇一歇吧,尽着学校的事儿,这边交给我们就好。难道你还信不过我和梁子?”

  他都这么说了,雁游也只好让步:“钱还够不够用?”

  开学前他废寝忘食,一口气帮陈博彝修复了近十件古玩,预支了小一千块,统统交给了朱道。让他看着支付材料、结算工钱。

  “只是盖两间房和一处卫生间而已,足够了。现在进展很快,再过半把个月,你就能搬新家了。”

  新婚燕尔,朱道舍不得冷落妻子。饭吃完,话带到,便也告辞离开。

  这两个嗓门最大的人一前一后都走了,雁游这才注意到,慕容灰今晚似乎沉默得有点反常。除了刚见面那会儿,后来就没怎么说过话。

  相处多日,他已将这位个性与众不同的朋友归到了可以深交的那类。当下坐到他身边,顺手递过去一个熟透的李子:“你怎么了?”

  “没什么。”慕容灰像猛然惊醒似的,回过神来:“我早知道英老的决定了,但手头忽然有点事……不能和你一起去,有点遗憾。”

  他是交换生,不必参加军训。这段日子时常在英老家进进出出,所以早早就知道了这件事。开掘古墓、与雁游同行,无论哪一件对他来说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可惜,偏偏在这关头却横生事端——

  雁游却是误解了他的意思:“是王豹交待的东西打听到新消息了吗?是不是和英老的事有关?”

  “不是,我顺着王豹说的那几个地址和电话,最后查到了一处在机场附近的办公室,可惜早就人去楼空。我联系到屋主,对方却连租客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说这人一口气付了五年的房租,今年才第三年,还远远不到续租的时候,所以根本没留意他的去向。看在交钱爽快的份上,房东只留了个名字,没看证件。再加上那带人烟稀少,租房的那人要么早出晚归,要么一天到晚也不出去,邻居们几乎都对他没什么印象。”

  “这么小心谨慎,看来多半就是王豹所说的那个中间人了。但他为何会突然消失?难道知道我们正在找他?”

  “这些疑问,大概只有当面才能问清楚了。”

  说起正事,慕容灰一反平日的嘻嘻哈哈,面沉如水,显得格外冷静睿智:“他手脚虽然干净,奈何现在国内通讯业才刚刚起步,许多地方还不到位。根据其中一个号码,我追查到了一家开设在广州的公司,名字与那处办公室挂的招牌完全一样。我想,他也许去了广州。哪怕没有去,我们也该到那里查一查这家公司的底。”

  “广州吗?”雁游只去过北边几个省,还没到过那么远的地方,一听就皱眉:“人生地不熟,查起来会相当麻烦。而且现在我们开了学,也没空过去。不如——”

  他刚想提议让英老着人追查,却见慕容灰摆了摆手:“没事,我请老朋友到那边查一查就好。正好,我家……在那边也有点事。我正在处理,所以不能去通市。”

  说到“有事”时,慕容灰表情不免流露些许苦涩:这是小叔要求他回国密密查办的第二件事,本以为会像谢老二之事一样容易,却没想到越往下查,就越是心惊!

  四叔啊四叔,你若真如小叔所言,跨进了爷爷三令五申不许涉足的禁区,那可真是慕容家的罪人了。

  虽然他越来越不喜欢被四嫂哄得团团转的四叔,但毕竟有斩不断的血缘关系。如果四叔当真做下犯了众怒的蠢事,身为亲人,他也是颜面无光。

  不过,或许四叔不会这么认为吧。从得到的种种消息看,他根本把这当成了发财的捷径,毫无怜悯之心!

  想到这里,慕容灰神情渐冷。直到听见雁游担心的询问,才掩饰地笑了一笑,胡乱把手里的李子填进嘴里。

  味道很酸。

  ☆、第38章 鬼打墙

  离出发还有两天时间,周一到来时,雁游按照原本的安排,先去上课。

  出人意料的是,第一节课并非课程表上安排的内容,而是由英老亲自上台,致辞欢迎新生,又深入浅出地给大家阐明考古学存在的意义与重要性。并告知学生们,接下来四年、乃至将来有可能继续进修的研究生生涯中,会学到哪些方面的知识。

  对于前者,雁游早自有一套见解。不过,今天英老的发言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同时也换了一个更加开阔的思路来看待古物:古玩只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部分物质存在,除此之外,尚包含建筑、训诂、古代工程等等。

  从某个角度讲,古物,其实无处不在。甚至连每日使用的器具与语言,都能找到由古至今流传蜕变的痕迹。

  雁游虽然聪慧博识,但术有专攻,以前只关注古玩这块,却是没深思过这些传承演变之道。当下听了英老的话,顿时觉得心中有如鸿蒙初开一般,豁然开朗。

  等再听英老说因部分老师将抽调外出作业,他交会破例代课之后,雁游居然有点儿不想走了。刚刚产生新的体悟,他现在只想把以前看过的书再翻一遍,好领悟出更多东西。

  这想法自然在课后遭到了英老的批评:“理论是指导实践用的,你底子相当扎实,有了实地作业的机会更该好好把握。我上次在老陈家看了那只燕耳尊,就知道你在古玩这块完全得了雁师傅的真传,某些方面或许还在我之上,我能教给你的不多,你该再充实下别的方面。若想为宗师,则需兼学兼用,需知学问做到了极致,往往触类旁通。如果没有别的学识支撑,思路往往会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枯竭干涸。”

  打量雁游神情渐渐凝重,英老心下欣慰,又说道:“你看宋徽宗,当皇帝他不行,但却是书画双绝,瘦金体自成一派,流传千古。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位金石大家,造诣极深。你看他的字体,纤丽风流,细细体味的话,与金鼎铭文的笔锋仿佛有那么几分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通融之处。若说他没有从铭文中得到灵感,我是不信的。小雁,我希望你能走得更远,而不是拘泥于一时成就,固步自封。而且,对这次考察大家都寄予了厚望,如果真有重大发现,你做为参与者,一定能够受益匪浅。以你的学识,将来必然大有作为,但国情使然,不免有排资论辈之扰,多半会干涉得你不能专心做学问。如果有合适的捷径,不妨用之。”

  起先雁游还道英老让自己随行,是为了磨练己身不足之处。现在听了这话,才惊觉老人家还存了给自己“捞资本”的意思,让自己少受些熬资历的苦。

  虽然以前从未涉足官场,但古玩行里的师徒传承他见得不少。记得当时有几位天资过人的徒弟,明明已经可以出师,却因碍着规矩,不得不继续跟在师傅身后当应声虫,直到满了年限才能离开自立门户。

  站在师傅的角度讲,其实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因为人人都是打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就好像俨然天敌一般的婆媳,婆婆在熬出头前也是别人的儿媳,该遭的罪都遭过。所以一朝翻身,愈发理直气壮地把那套陈规陋习沿了下去。

  要打破这规矩不难,难的是长辈们有没有这份胸襟。

  但现在,英老做到了。

  一时间,雁游心头感慨万分。其实,他并不在意这些事。他是死过一回的人,早看淡了身外物,除亲情友情之外,唯一执着的就是那些爱逾性命的老疙瘩。只要能有个合适的环境让他继续钻研古玩、做些实事,便已觉心满意足。至于能得到什么回报,却是从没想过。在他看来,缺少什么自己凭手艺去挣就行了。

  他没想到,英老表面没说过什么,实际早在考虑如何为他铺路。

  见雁游一时说不出话来,英老又道:“我一生最恨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你就算心里有嘀咕,也给我绷紧了,不要往外说一个字,让我听了生气。我做这些不图别的,只是为了让你以后少分心,专心致志地做学问。不要像你某个不成器的师兄,当年豪言壮语无数,结果毕业了竟然跑去经商,白白浪费了那脑袋瓜子!我找他谈话,他总是东拉西扯,一会儿批评排资论辈的风气,一会儿又说做学问不必非得在学校里。哼,依我看,他就是受不了搞学术的清贫!”

  见英老越说越咬牙切齿,明显极为看中那学生,所以才这般动怒,恨铁不成钢。雁游心中暗道,难怪老人家这么费心替自己铺路,原来是有了“前车之鉴”,生怕自己将来也有什么想法,弃了钻研学问的路子。

  不管原因为何,英老这份情他都领。当下,雁游安慰道:“您老消消气,人各有志,强求不来的。”

  英老生了半天气,想想将来还有雁游可以指望,才慢慢回嗔作喜:“我这儿没事了,你到小屠那里去吧。野外作业非常艰苦,你问问他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千万别拉下了。”

  无需英老叮嘱,雁游也知道要这么做。当年他在琉璃厂就听说盗墓贼行事前必备之物:打狗的药饼、驱蛇的雄黄、防止尸变的糯米、辟邪的黑驴蹄子等等。

  虽然现在是官方许可的保护性挖掘,看似凶险不大,但实质工作却颇有相似之处。雁游不会天真地以为官家认可的就是安全的。

  爬了几层楼,来到屠志的办公室。刚要问好,雁游却惊讶地发现,这位近来心情颇佳的老师,今天居然在发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2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玩宗师在现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