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玩宗师在现代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微风唐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449 KB   上传时间:2015-07-06 15:35:17

  他真心实意拿两人当朋友看待,自然不会在这种大事上隐瞒他们。至于答应过施林的话,他也会做到——在卫、孟两人生气时尽力劝解,充当灭火队的角色。

  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人听罢实情,反应竟和他料想的完全不一样。

  卫长华:“雁师弟,你说的朋友之物,其实是你师傅的东西吧?是什么好东西,我也要看看。”

  雁游:“……”师兄你要不要比我还痴迷?

  至于孟昊,则是一言不发,冷冷盯着施林。直到施林被他看得汗流浃背,才大发慈悲地移开视线:“没有下次。”

  雁游:“……这就算了?”

  “你希望我揍他?”

  “不……”雁游赶紧否认。他本以为,自己得费上一番唇舌才能说服这两人。

  看出他的疑惑,孟昊说道:“你主要针对的是你,你都不介意,我们也无话可说。”

  “没错。”卫长华附合了一声,随即不太好意思地说道:“那个……之前我逃跑的事,可别告诉别人啊。”

  “这个嘛,只要师兄同意让我养它,我就没二话。”雁游摸着手里的小猫仔打趣道。

  孟昊也斜了卫长华一眼,言简意赅地说道:“明天加菜。”

  被趁火打劫,卫长华也只得认了,扶了下眼镜,无奈地说道:“行行,都依你们,真是一群土匪。”

  这话立即换来孟昊一记不轻不重的拳头,和小猫微弱的抗议声:“咪!”

  一旁施林看得心中五味杂陈。以他的乖觉,如何看不出三位同窗是怕他尴尬,才故意互开玩笑,试图让气氛轻松一些。他原以为经此一事,就算大家看在雁游的面子上放自己一马,但也绝不会给自己好脸色。万没想到,他们都是如此宽容。

  他家庭条件并不宽裕,比一般人还要艰苦些。父母两边的老人因为当年成份不好,被分到了效益极差的单位,如今上了年纪,退休金少得可怜,才勉强够吃饭。两边的伯叔姨舅也都混得不太如意,时不时还要他的父母帮忙补贴一点。他家相当于用两个人的工资补助一大家子人,艰难拮据可想而知。

  他不是圣人,只希望父母不要过得那么辛苦。当舅舅告诉他有机会发笔横财时,他马上便同意了。心中暗道,反正只是用非常手段请同学帮个忙,绝不会伤害他们,没必要拘泥。

  设想归设想,直到真正刻意接近讨好雁游以后,他才发现欺骗一个人会有何等罪恶感。在大巴上,雁游拒绝了他递出的药片的那一刻,他惶恐得头脑一片空白,但害怕之余,却又奇异地觉得有种解脱感:被识破了也好,终于不用再做戏了。

  后来他一个人悄悄跑上山,藏在暗处静静等待。当看见雁游等人出现的时候,他几乎想马上冲出去。但想起外表比实际年龄苍老了十几岁的父母,想起舅舅描述的美好前景,又生生忍住。

  直到最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机心早已被人识破。

  其实他也明白,自己的苦难不是伤害别的人的借口。正因如此,他从不奢望他们会原谅自己。

  可是最终,他们却没有斥责没有辱骂,只有宽容与谅解。

  能有这样的同学,他何苦幸运。

  施林突然很想哭,又很想说点什么。但末了他什么也没有说,只默默跟在三人后面,心中暗暗发誓:我再也不会辜负你们。

  四人的离开与归来没有惊动任何人。唯一让人觉察有异的,是第二天同学们发现雁游身边多了只小奶猫。身子有点弱,连路都不太会走。大概正因如此,才被母猫丢下不管。

  无论接人待物还是学识见闻,雁游向来表现出色,同学们一直找不到他的缺点。这下终于找到个突破口,顿时喜大普奔,纷纷向他开炮,嘲笑他眼光不济竟然养只小病猫。

  但玩笑归玩笑,他们照顾起小猫来却比雁游还要尽心尽力。有人贡献出私藏的家制肉肠,有人自掏腰包和老乡买了牛奶来喂它,有人挑了最柔软的衣服为它铺起小窝……甚至连孟昊也悄悄把黄鳝藏了起来,在无人时认真地对雁游建议:“别做醉鱼面条了,炖个鱼粥喂它喝吧。”

  无奈之余,雁游暗想,恐怕英老来了都没这么好的待遇。

  虽然很想回去,但这里的工作一时半会儿没法结束,雁游也不能说走就走,只好忍住马上回去调查钟家的冲动,继续潜心学习野外作业。

  广州,某幢平房内。

  一名风尘仆仆的妇女陪笑侧身而坐,粗糙的双手交叠在一起,局促不安地变换着姿势,指甲缝里还带着无法洗净的泥土痕迹。

  见办公桌后的中年男子将她带来的花瓶翻来覆去地看个不住,却许久不做声,她不禁有点着慌,酝酿许久,才大着胆子开了口:“同志,我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如果不是家里出了急事等着用钱,也舍不得卖。听介绍人说,您愿给高价,不知……”

  “高价只给珍品。但看看你这个,像什么话!”中年男子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那姿势像在驱赶苍蝇,傲慢轻蔑之极:“豁口缺边,底足磨损,釉色不正,还不比上工厂新出产、五块钱一只的大花瓶。”

  吃了一通贬损,妇女十分委屈:明明是出嫁时压箱底的陪嫁,平时只舍得供在五斗橱里,连插花都舍不得的漂亮花瓶,怎么突然变得连五块钱都不值了?

  她太老实,加上这年代商人极少,所以还不知道,许多生意人天性贪狠如狼,再好的货色交到他们手里,都要被贬得一文不值。

  虽然委屈,妇女却不敢再说什么。生怕这位西装革履,看上去十分阔气的老板不肯收自己的东西。她不在乎被轻视,在乎的是这花瓶还能不能卖钱?眼见男子神色越来越不耐烦,她只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又端详半晌,男子才用一副施恩的口吻说道:“罢了,看在你大老远跑过来的份上,我就给你——”

  尚未说出数目,里间电话突然响了。男子皱了皱眉,起身进屋。刚刚拿起听筒,立时脸色大变。如果那妇女也在场,一定会奇怪为何短短时间之内,一个人竟能变化如此之快。前一刻还高高在上,这会儿却是低声下气之极:“钟先生您好,好久不见,请问您找是有什么事儿吗?”

  “好久不见?我记得上周才在四九城见过你。是不是还在记恨着我将你调走的事,天天咬牙切齿,所以觉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这笑话实在太蹩脚,但中年男子却不得不违心地干笑:“哪儿能呢……钟先生就是爱开玩笑。”

  “我今天找你,为的可不是玩笑。”钟先生慢条斯理地说道:“听说你刚回到广州就大展拳脚,打着高价的旗号,实则疯狂压价收购东西,是不是准备回总部邀上一功啊?”

  闻言,男子顿时心脏一缩:自己回来才几天的功夫,不过收购了两三件东西罢了,风声却这么快就传到四九城。看来,公司里有他的眼线!

  他立即慌乱地四下张望,但一堵堵白墙隔绝了视线,根本看不到其他员工的神情,只能在心里一边骂娘一边盘算,到底是谁出卖了自己?这些狗东西,项博士分管时一个个对自己恭敬有加,如今姓钟的掌了权,就翻脸不认人了!也不想想是谁把他们招进来的!

  只是,虽然肚里已经把各种粗□□了一遍,他嘴上却不敢怠慢,连声否认道:“钟先生又说笑了,我只是在尽自己的本份而已。总部计划在这一两年内,举办一次华夏文物的展览会加专场拍卖,虽然早就选定了拍卖品,但展品却还未定。我不过做好本职工作,想为总部即将到来的辉煌出份力。”

  “哦?这么说来,你倒是组织的大功臣了?”

  钟先生言语看似温和,但男子如何听不出其中包含的丝丝凉意?像是一只冷血动物不紧不慢地爬上背脊,教他寒毛倒竖:“不敢,不敢……”

  “我看你非常敢!”钟先生突然拔高了声音:“组织在华夏要长久发展,某些条件必须优渥!你为一时小利破坏规定,败坏了组织名声。照你这种做法,以后谁还敢和我们打交道?如果我没有及时发现,你就要成为破坏组织的千古罪人!”

  饶是早领教了钟先生温文外表下的喜怒无常,男子还是吓了一大跳,连忙低声下气地认错。讨了半天饶,钟先生发够了火,似乎觉得满意了:“鉴于你在广州的表现实在让我失望,即日起,你由负责人降级为普通员工。什么时候表现良好,再升回原职。”

  降级?不到十天的功夫连降两级,同驱逐他出组织有什么区别?说到底,还不是姓钟的当年拼不过项博士,现在一朝得势,开始小人得志地疯狂报复!

  虽然知道缘故,男子却不敢有分异议。既然是报复,对方肯定不会听他的话,多嘴的话说不定下场更加凄惨。而且组织等级森严,下属不能质疑上峰的任何命令,否则将视为挑衅。

  他不记得自己如何接受了降职,又如何挂断了电话。等失魂落魄地走出里间,在外面焦急徘徊许久的妇女马上迎了上来,努力摆出一副讨好的笑脸:“同志,我的花瓶……您还没说能给多少?”

  男子定定看了她片刻,突然举起一只手,比划了一下。

  妇女一下子脸色苍白,几乎快哭了出来:“只值五块?”

  “不,五百,我给你五百!”

  男子近乎咬牙切齿地说道,欣赏着妇女瞬间从地狱直升天堂的喜悦,有些负气又有些快意地想:你不是不让我省钱么?我就花给你看!民国末期的货色,老子开到清顺后叶的价格!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他不知道的是,钟先生挂断电话后,脸色比他也好不到哪儿去:“那老不死的项老头带出来的人,倒是有几分小聪明。差点儿抢在我的前面,把低价收购、为组织创造更大利润空间的办法给用了。幸好我发现得及时,马上阻止。”

  身边的心腹连忙迎奉道:“先生英明。不过……其实相对俄罗斯、欧洲等地方的古玩,华夏的古玩市价已经很低了。要是再减少的话,会不会无法完成上面分配的指标?”

  “你懂什么。高或不高,看的是国情物价!就连天子脚下,人均月收入也才几十块钱。而且现在华夏的古玩市场根本没有起来,就像华尔街股市一样,现在正是我们压价抄底的好时机。等过上一两年,组织开始造势,我们才能赚得更多。”

  “原来如此,我受教了。”心腹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旋即又有点犹豫地问道:“可是……古玩市场价格并非我们能左右的,贸然走低,卖家能接受吗?”

  钟先生冷笑道:“别忘了我们组织表面上是米国最大的拍卖行。如果我们说只值这个价,那么——哼哼。组织将来会在国际上造势,难道我们就不能在国内造势?”

  说着,他取出一份印刷精美的名册拍在桌子上。心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竟是份中英对照的份拍卖行评估报价清册。

  趁心腹翻看的功夫,他又说道:“现在华夏国力不行,在许多人眼里,外国的月亮比国内的圆,外国的专家比国内有学问。你马上把这份清册发给各个有名的收藏家。先给收藏家们造成一种华夏古玩在国际上价值大跌的错觉,等这股风刮到民间,届时哪怕官方和卖家们如何鼓吹,也抵不住群众的盲从恐惶心理。那本书怎么说来的?对了,乌合之众。盲目与易煽动的永远是绝大多数,掌握真理的少数派很少有市场。”

  心腹连忙奉迎道:“先生真是学贯中西,比姓项的老头强多了,上头早该把您派过来。”

  钟先生负手而立,表情颇为自许:“其实,这只是我计划的第一步。等过上一两年,组织开始造势之前,我再以钟家后人的身份奔走,为华夏古玩正名。届时古玩价值水涨船高,我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到那时候——哈哈哈!”

  ☆、第2015章 |

  42白莲教

  挖掘工作持续了十几天,陆续把墓道、冥室等清理出来。这座古墓还没盗墓贼光顾过,所以打开主穴时又颇费了些功夫。

  下洞这天,为了防止塌方,大伙儿先撑起木架,又等了大半天,散去里面的封闭气体。屠志一马当先率领几名有经验的老生下去,雁游和其他学生一起,紧张地在外面等待。

  将近一个来小时后,屠志等人逐一退了出来,掀去防护面具,表情颇为古怪。

  “老师,下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卫长华紧张地问道。

  “何止不对,是非常不对……我刚刚粗粗看了一下,这墓穴似是而非,外面看有汉式封土堆的痕迹,还配有墓道冥室等,内里却完全是清顺的风格。这次下去设备带得不多,我没有擅动里面的东西,只拍了照片。长华,等换了胶卷,你再下去,多拍几张,把内里的基本角度都拍到,拍完了咱们再清理陪葬品。”

  这会儿彩色相机还非常罕见,学校里配备的是使用胶卷显像的黑白相机,价值不菲,师生们使用起来都格外爱惜。因为怕墓里的特殊气体侵蚀了相机零件,一般换胶卷都是到墓外进行。

  “好的,老师。”卫长华见老师心情不是很好,便没敢多问,接过相机就跑去装胶卷了。

  雁游倒没那么多顾忌。脾气更坏的英老他都能相处融洽,还搞不定只是爱乍呼的屠志?当下便问道:“屠老师,你觉得墓主会是什么身份?”

  屠志从洋铁桶里泼水洗了洗手上的灰土,说道:“这种情况我从没遇到过,一时还真说不好。如果墓主是现代人,或许可以推断他是个像王莽一样的狂热复古分子。但是那是在古代啊,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墓穴皆有规制,稍有逾越,哪怕一品大员也是个死字。不管是王侯还是普通百姓,都不可能干这种祸及全家的事儿。”

  说话间,屠志甩干手上的水珠,又不太讲究地胡乱在工作服上蹭了蹭,总结道:“还是得等陪葬品清理出来,比照参看,才能知道墓主的身份。不过,如果能在墓里找到记述平生的物件就更好了。”

  雁游只在来前恶补过一些野外作业的常识,还没系统地学过如何推断判定古墓的确切年代与主人身份。但从某些方面来看,这其实和鉴定古玩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外在特征,往往已经彰示了来历。看似非同寻常的表象之下,其实往往有那么一两处关键的地方。只要找到关键点,就足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其他学生们旁听了屠志的话,都不再深思,依旧埋头工作去了。独有雁游,情不自禁用上了鉴定里的逆推法,尝试从别的角度寻找答案。这是他的习惯,因为以前资料不像现在这么齐备,而且他也没有一所大学做为后盾,如果不靠自己找到答案,那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

  思索半晌,他突然说道:“屠老师,有没有可能是视律法纲纪于无物的人备下的墓穴?或者,它建造于国家动荡之时,朝廷根本顾不上追究?”

  屠志原本正站在墓道下面发呆,闻言不禁一愣,刚要说话,旁边卫长华抱着相机钻出了地洞,一脸惴惴:“老师,刚才我不小心将相机带子勾到件小摆设,带得它滚了下来,幸好没有摔坏……但我不记得它摆放的角度了,而且那个地方还没有拍照……”

  他没有破坏主要陪葬品,也没有伤及棺椁。这种程度的小错并不严重,口头提醒一下就是了。屠志刚要张口,一回头,却马上被他手里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这是什么?佛像吗?”

  那是一尊高髻广额,耳垂及肩,红帔绿裳,手持阴阳鱼镜,端座莲台的女子雕像。面容颇为慈爱,眼眸下垂,像正温柔悲悯地注视着人世间的一切苦难。

  华夏神祗众多,有时候甚至同一家人供奉的神位都不一样。老太太敬着观音娘娘,老爷信仰三清逍遥,女儿未出阁前拜高禖神,嫁人后又求送子娘娘……百姓们所能想到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有位专门的神仙来负责,倒也其乐融融。

  不过,这么一来,却苦了学者们。就连专门研究神话民俗的专家,也未必能认全大大小小的各路神灵。更何况是专攻三代青铜的屠志。疑惑地将神像接到手里,上上下下看了一回,除了看出是件线条生动、描摹细致的精品外,死活想不起这是哪路神仙。

  左右张望一阵,偏偏这次没有选修民俗的学生随行。屠志刚要让卫长华拍照冲洗,再同其他照片一起寄回学校、请系里老师帮忙参谋时,突然想到雁游,便顺口问了一声:“小雁,你认识它吗?”

  雁游也不认识,只是隐隐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仔细打量片刻,终于发现了端倪:这尊神像的莲座并非常见的红莲,而是白莲。猛然间心上一触,脱口说道:“真空家乡,无生老母,这应该是无生老母像。”

  “无声?”屠志听错了,疑惑地问道。

  还在琢磨这尊神像哪里表现出神灵口不能言的特征时,便听雁游又说道:“是白莲教信奉的至高神无生老母,集人类祖先、创世者、救世主于一体,在教中地位至高无上。起初她的莲座多为红色,但因白莲教以白莲为名,一些教徒在铸造神像时,便将之改为白色,以便与教名相呼应。”

  他这么一解释,屠志完全明白过来:“对对,我上次听哪位教授说过,白莲教信奉女性神祗。”

  雁游思绪极快,一瞬间便想到了别的方面:“白莲教源起佛教净土宗,始于北宋,元末明初时声名最盛,但随即遭到洪武帝禁止。有明一代,白莲教教徒皆被朝廷目为妖人,大加围剿,但宗教还是改头换面存活下来,一直延续到清顺。因为开明的皇帝乃至几位名将都出自白莲教,之后又屡次发生过集结暴动,许多人误以为白莲教只在明代活动。其实不然,清顺之后,教众受反清复明思想影响,屡次与清廷敌对,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皆有人打着某朝某王之后的名头起义。直到近代,才渐渐销声匿迹。”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随即加重了语气:“我认为,这里很可能是某位曾经参加过起义、或者与起义有关的白莲教教徒的墓穴。他对清廷心怀敌视,自然将朝廷律法看得一文不值。当时教中流派分支甚多,且因为朝廷的打击,不能明目张胆地行动,教众往往以区域来抱团结派,从有资历有威望的大户人家推选出香主,听令行事。虽然从正德年间开始,教众大多信仰无生老母,但各派的教义对起源阐述、香火传承各方面也大不相同。如果有那么一户人家,自称是汉代某王之后,完全说得通。”

  雁游所说的这些看似有点牵强,实际却是有根据的:前几天他私下找徐大财打听钟家的事儿,无意中谈起了幻门的来历。徐大财颇为自豪地告诉他,幻术这门源远流长,源起于白莲教,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起初幻术为教中圣女专习,制造撒豆成兵、天兵天将等种种神通。

  这些手段被不明真相的百姓视为神迹,礼膜顶拜,白莲教依靠幻术招徕了不少信众。后来经过朝廷镇压与改朝换代,这些原属绝密的手段才流传出去,变成江湖人混饭吃的法门。

  除了幻门来历,徐大财还对雁游说了不少白莲教的秘辛掌故。雁游自幼饱读史书,又知江湖事,自然能分辨出他的哪部分话是在大吹法螺,哪部分又可以采信。当下对屠志说的,便是去伪存真的那一部分,再结合了自己的推测。

  屠志不懂这些,听了只觉得半信半疑:“好像有点儿道理,但仅凭一个小像你就能说出这么多,是不是太草率了点?研究本质是格物致知,格物,首先得把东西吃透了。你这番话,我姑且听之。等把陪葬品清理好,一一甄别,再等土壤年代检测结果出来,咱们再下结论。”

  他不相信,雁游也不强求,只说道:“如果这里曾经出过白莲教徒,县志乡志中应该会有记载,我想明天到当地学校借来看看。”

  “行啊,去借吧,如果有了发现,记得告诉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2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玩宗师在现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