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师_分节阅读_第263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8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2:50

  “甚好!”顾鼎点头,道“不若本将……”

  “总戎身负重责,当在中军。”顾卿坐在马背,与顾鼎平视,抱拳请命,“末将愿为前锋。”

  嘶——

  顾鼎再次牙酸。

  他是总兵官,顾卿是副总兵,的确不假。但他是金吾卫佥事,顾卿是锦衣卫同知,更加不假。

  品级比他高,却自称末将,比起不叫“兄长”,更让他头皮发麻。

  果然被坑的次数多了,疑心也随之加重?

  “既如此,便依顾同知之意。”

  顾卿领命,当即点出五百骑兵,均单人双马,斥候更是一人三马。卸下累赘之物,仅携兵器和两块硬饼,连水囊都丢在身后。

  “口渴无碍,沿途有雪。”

  听到此言,顾鼎不发一语,仰头望天。

  以边军的条件要求京卫,是否过了点?

  顾卿挑眉,既奉皇命至北疆御敌,自然要按照边镇的规矩。全照京中章程,还打什么仗。

  “军情十万火急,末将先行一步!”

  话落,顾同知挥鞭打马。

  朔风卷过,骏马打个响鼻,扬起前蹄,猛然一跃,跨过地上一截断木,如黑色闪电一般,破开白色雪幕。

  黑色铠甲,盔缨鲜红,一息千里,片刻只余一道残影。

  “跟上!”

  “驾!”

  五百骑兵,三十是侯府伯府护卫,当先策马扬鞭,紧追顾卿而去。余者不甘落后,鞭声接连炸响,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雪原。

  彤云之下,纷飞的大雪似被煞气凝结。飞溅的碎冰,刹那聚集成片白雾。

  “加速!”

  顾鼎拉紧缰绳,望着消失在雪中的背影,不禁忆起戍卫北疆时日。

  蓟州风冷雪寒,顾侯以罪臣升任卫中指挥,顾鼎顾卿却不得袭职,从军之后,仍要从兵卒晋身。

  顾鼎戍卫城池,日夜轮值,每遇游骑扰边,都要拼命。

  顾卿自请为夜不收,迎风冒雪,潜入草原,几番九死一生。

  不过几年时间,记忆竟变得模糊。

  几乎记不清,究竟有多少次,他重伤昏迷,艰难闯过鬼门关。也想不起,兄弟自草原归来,有哪次不是身染鲜血,满面煞气。

  堂上到底拍碎几张桌子,抽断多少根马鞭,已不可追溯。

  仔细想想,他和兄弟鞭不离手,和亲爹绝对有莫大关系。

  被抽的次数多了,自会产生烙印,以为鞭子是人间利器。以致心慕手追,步上亲爹“后尘”,也算不上出奇。

  摇摇头,抛开突生的杂念,顾鼎唤来随军主簿,命其督粮车殿后。亲率两千骑兵步卒,倍道而进,往镇虏营方向飞驰而去。

  “遵命!”

  主簿应诺,留下一百步卒,三百车夫,驱赶骡马,牵引数十辆大车。

  顾鼎扬鞭,骏马超尘逐电,速度丝毫不逊于顾卿。

  骑兵尚能赶上,步卒则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两条腿如何能追上四条腿?

  可惜,顾总戎半点不体恤下属,径直策马扬鞭,背影越来越小。

  众人不敢抱怨,更不敢拖延,为免军法处置,只能咬紧牙关,奋力迈动双腿,拼老命向前追赶。

  走急奔马,潜力无穷。

  被逼到份上,两条腿跑出四条腿的速度,硬生生看愣同袍车夫。

  “我的个乖乖,眼花了不成?”

  坐在大车上,主簿惊掉下巴,连乡音都冒了出来。

  这是四体不勤,三五日方才一操的京卫?

  转念一想,万事皆有因,必定是心忧北疆战事,爱国之情使然!

  志士,英雄!

  主簿顿生豪情。

  “我等也不能落后!”

  将兵志坚,杀敌心切,何愁危急不解,鞑靼不灭!

  “快,跟上总戎!”

  “是!”

  车夫甩起长鞭,声声鞭花炸响。

  骡马嘶鸣,几十辆大车同时加速。一辆接着一辆,压过相同的辙痕,茫茫大雪中,竟压出一条五米宽的长路。

  此时,镇虏营外墙被泼上一层火油,十几名身穿圆领灰袄,梳着发髻的明人,怀抱不知名的细木,被鞑靼扬鞭驱赶,如走投无路的羔羊,跌跌撞撞跑向城下。

  距离尚远,但有千里镜在手,城下人的表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老少不一,神情中都带着绝望,却不似寻常农人。

  “这些人不像边民。”

  杨瓒面现疑色,将千里镜递给谢丕。

  两息之后,谢状元和顾榜眼得出同样结论。

  “难不成是鞑靼截下的行商?”

  “未必。”

  “为何?”

  “蓟州战事传出两月,这个时候,岂会有商人往北?”

  虽说富贵险中求,危险系数也不能太高。

  这个时候往北,要么被鞑靼抓住,要么被视为奸细。下场都可能是脑袋搬家。

  为了金银,当真不要命了?

  “这些人九成是商人,却不是当下北上,更不是被鞑靼截住。”

  城下之人愈近,杨瓒眯起双眼,嘴角牵起一丝冷笑。

  “两位仁兄应未忘记,潮河所和密云后卫如何被破,磨刀峪和墙子岭,又是如何落到鞑靼手里。”

  “贤弟是说?”

  谢迁看向城下,眉头骤然拧紧。

  “他们是叛国之人?”

  “十有八九。”

  “这……不可能吧?”

  卸磨杀驴,未免太快了点?

  “为何不可能?”杨瓒侧头,笑意未达眼底,“鞑靼骑兵闯入我境,连下数堡,定对边军怀轻视之意,以为强悍无敌,密云怀柔如探囊取物。这些商人,自然没了用处。”

  不客气点说,都成鸡肋。

  在京城时,见过朵颜三卫的朝贡使臣,对草原上的邻居,杨瓒粗略有几分了解。

  壮汉们最注重实际和现实利益。

  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评说,全都不在乎。

  按照惯性思维,这些商人尽过“带路”之责,又被官府抄家,全国通缉,如过街老鼠,纵能活下去,也无法继续行商走私。

  再无多大用处,留着也是浪费米粮,不如发挥点余热,做探路的炮灰。

  作用不大,浪费边军几支箭矢也是好的。

  昔日情分?

  因向草原走私才破家灭门,走投无路?

  壮汉们分毫不予理会。

  真金白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情我愿的事,什么交情不交情!

  这样的事,谢丕顾晣臣不屑,却不是不能“理解”。经杨瓒三言两语,看向城下,表情中都是讽意。

  “背国之人,该当如此下场!”

  如果朝廷不义在先,无辜被官员欺压,还情有可原。

  分明是先借互市走私,后为鞑靼刺探消息,以毒粮坑害边军,私绘布防图,出卖边民百姓,欠下血债累累。

  事发之后,全族获罪,不知醒悟,反倒一股脑的怪罪旁人。

  这还是人?

  就算是山野禽兽,也知感恩。

  吃着国朝的粮,却一刀刀割下国朝血肉,饲喂恶邻,这不是汉奸,什么是汉奸?

  “放箭!”

  被言官攻讦鞭挞如何?

  被同僚弹劾叱骂怎样?

  被史官录为罔顾人命又如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2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3/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