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不夜天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83 KB   上传时间:2016-04-02 14:23:53

这个火铳本来李显是不打算投入使用的,这个就是一个过渡,他觉得自己闭门造车也是出不了什么成绩的,只能一步一步来,但是李治一高兴就挥手表示要多制造一点先送到战场上去。

虽然娄师德跟大食军队的交手以失败告终,却也没有被打的太狠,娄师德的行军方式偏向保守,他现在跟恒罗斯城对峙,有来有往有胜有负。

现在的情况就是大食军队想要工程,而娄师德要守城,在研究出怎么对付大食军队之前,娄师德不敢随便出击。

李显本来想要阻拦的,结果他还没开口就被一旁的李贤给拽下来了,李显果断闭嘴了,他这人有个好处那就是听劝。

然后李显就被李贤带到了东宫,一坐下李显就说道:“哎,你刚才拦我干嘛?我跟你说现在普及了等有新的样式了之前那一批老的就不能用了,浪费不浪费啊?”

李贤喝了口茶叹了口气说道:“可是现在前线的战事吃紧,你能在十天之内将新式火铳研究出来吗?”

李显顿时哑火,他想要改进的不是一点两点,十天之内明显是不可能的。

李贤看他这个样子就说道:“所以有的用先用着,而且这一批制造出来的也不是很多,到时候也不显得太浪费,如果真的觉得浪费的话,就卖掉好了。”

李显立刻不乐意了,他费劲巴力的每天恨不得都通宵达旦为的就是让大唐的热武器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李贤还在这里拖他后腿,不带这样玩的啊。

不过李贤说的也真是有道理,现在正是打仗的时候,有的用就赶紧用上,还管什么更新换代啊。

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火铳这种东西吧其实很好用,压根就不用担心瞄不准目标会打到自己人——因为这玩意那根就没有射击精准度而言,这就是一群攻武器。

所以这东西能够运用的地方一个是守城的时候站在城墙上对下面的敌人大范围攻击,另外一个就是两军刚开始交战的时候先来一轮远程打击,然后……就可以退后了,严格来说应用范围还不如弓箭,但是这个的打击力度比弓箭强多了。

锻造局开始加班加点的干活,然后……李显就放假了,因为钱都用来去造火铳了,可以用来研究的经费不足,李显自然就得休息了,这让戴至德对他的脸色难得的好看了一些。

等火铳铸造的差不多之后,就要派人去送了,让李显没想到的是李治居然派郑玘过去,顺便把诺曷钵给换了下来,让郑玘顺便就留在那里给娄师德打下手。

李显有些担心,大食军队还是挺强的,要不然娄师德也不会被他们逼得留在恒罗斯城里跟他们对峙,郑玘这次去比前一次危险还要大。

对此郑玘倒是挺没心没肺的表示:“任何战争都可能有所伤亡,不能因为害怕就不去了,现在天皇让我去是对我的信任,我自然不会让天皇失望。”

李显听了之后却诡异的安心了,郑玘的承诺从来没有不兑现过,他说不会让李治失望自然就等于不会打败仗,那么他的生命安全应该也……能够得到一些保障吧?

李显不会天真的去要求郑玘不能受伤,所以想了想他假公济私的让锻造局给他做了一个带了面具的铸铁头盔,然后送给了郑玘。

郑玘哭笑不得的接过了头盔:“你……这是打算我毁容了就不要我了吗?”

李显瞪着他没说话,郑玘连忙转移话题:“这头盔不错。”就是带上太憋闷了,不过郑玘没有说出来,最近李显睡得不太好,经常半夜惊醒,然后就对着他发呆,每次他醒过来郑玘都知道,他也知道李显是在担心自己,只不过李显却很少说出口,这个铸铁头盔哪怕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瘦了去额能够让李显安心一点。

郑玘走的时候李显没有去送,因为郑玘出发的地方是在城郊的锻造局,他要在那里将火铳点好之后再走。

在路上的时候郑玘十分放心大胆的给李显写信——信使是李显派过来的,专门为他们两个传信用,因为没有走公家路线,再加上是天皇天后特许,所以大家虽然知道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当然在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信使是送家书用的,所以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都以为郑玘是给父母送,实际上……咳咳,给父母虽然也有却并不如给李显的多。

而这个信使这次还派上了用场,到最后不仅仅是郑玘往家里送家书还有很多人也跟着捎带一两封家书,到后来郑玘干脆找了个人专门收信用,而李显这边也迅速的弄出了发信的地方。

不过哪怕是这样写信回来的也不是特别多,第一个是没什么时间,第二个就是……这个念头的文盲率还是挺高的,李显和郑玘处的阶层没什么文盲,但是往下走一走……郑玘带的兵里甚至还有校尉都不认识什么字呢。

郑玘走了,李显也没觉得多么空虚寂寞冷,说实话他也想念也担心,但是……想念担心的时间并不多,因为他要继续忙着跟那群老臣死磕!

这事儿还是从郑玘身上引起的,郑玘写信回来的时候写过很多次路不好走啊,哪里哪里的路又要修了,哪里哪里官道没有人保养,次数多了李显对全国的道路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了——郑玘是从洛阳一直到恒罗斯城啊,这中间跨越了快半个大唐了。

于是李显就将郑玘说到的一些情况总结起来,拿着总结就去找李治了,理直气壮的要求修路。

李治听完他说的之后有些无奈的说道:“我看你还是不够忙,还有心思管这些。”

李显有些心虚,他当然不够忙啦,他之前已经将思路什么的都写的差不多了,需要做的就是去盯着试验,现在试验还没有完全开始,锻造局还在造火铳——毕竟这玩意也有损耗,这场仗也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所以要多弄出一点来预备一下。

所以现在他算是有点空余时间,所以可以来这里跟李治扯皮。

李显倒也不是非要一口气吃个胖子:“阿爹,我知道现在在打仗国库也不是很充盈,但是一些主干路要修一修啊,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的,战场上形式瞬息万变,时间就是金钱啊。”

李显觉得为了说服李治自己也是拼了,之前他说话都很小心翼翼的不用自己没把握的成语,生怕一不小心又成了成语的“创造者”,现在他也顾不得那些了,修路这件事情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为什么这么难?

李治却依旧没有点头只是说道:“你先等一等。”

李显无奈,却也知道李治肯定是听进去了,他让自己的等肯定有他的想法。结果过了没两天,他就知道李治为什么要让他等了。

因为李治又把满朝文武来了个大调换,很多位置都换了人。

其中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乐成侯刘仁轨为左仆射,依旧监修国史;中书门下三品、大理卿张文瓘为侍中;中书侍郎、同三品、甑山公郝处俊为中书令,监修国史如故;吏部侍郎、检校太子左庶子、监修国史李敬玄为吏部尚书兼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依前监修国史;右丞许圉师为户部尚书。

然后宰相刘仁轨、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并兼太子宾客。

比起李弘来,李贤的东宫阵容快要闪瞎人眼了!

不过这里面李显只关注一个官位那就是户部尚书,是的,戴至德被调走了,变成了工部尚书,而户部尚书成了许圉师,现在李显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李治让他等一等了。

不过李治也没让他等太久,直接将几位宰相以及户部工部尚书都招来,然后把皇子们也都招来开会了。

是的,皇子们,除了成了太子的李贤之外,李轮也出现在了这里。如今李轮年纪还不算大,还没有入朝,只不过现在谁都看得出来李治大概是想要先培养一下李轮的政治素养,所以对于他的出现也并不意外。

而李贤跟李轮并没有那么亲近却也不错,在李贤看来除非他自己嘎嘣死了,李轮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差的年纪太大了啊,更何况李显还是他那一边的。

李贤这个太子的比李弘做的舒心就在于他的下面没有一个对储位虎视眈眈的弟弟,对于李显他很放心,一个不娶妻妾不留子嗣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继承人的,再加上李贤已经势成,李轮的性子也比较绵软,所以他并没有任何可担心的。

李治将全国最有权势的几个人拉了个讨论组,当然这个讨论组讨论的内容一点都不水。

李显之前提出修路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大唐经济,这个立足点不说不好但是却不足以打动人心,所以这次他换了一个方式。

“如果官道四通八达的话,那我们军队的机动能力就能提高很多啊,比如说郑清澄这一次从东都到恒罗斯城走了半个月,这还是急行军的结果,如果路要是畅通的话至少还能缩短时间!这样在对外战争上我们能够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不是吗?”李显说的非常有道理,就连老狐狸们都忍不住去思考了一下。

然后许圉师就开口问了句:“若是修官道,那要多少预算?”

新官上任,许圉师已经非常快的进入了角色。李显有些哀怨的看了一眼许圉师,他本来以为来了一个好说话的呢,结果没想到,户部这个地方大概风水比较邪门,当了尚书的人都变成了铁公鸡。

“该花的钱就要花啊,其实不仅仅是官道还有州道什么的也要修,只不过……一样一样来吧。”

交通不便利带来的各种后遗症是非常明显的,李显现在能够改变的不多,只能尽量去做这件事情,只不过……对于修关内的官道大家都还是同意的,但是像西北岭南以及北方那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大家还是不太同意的。

这年头这些少数民族经常闹个内乱,今天还是依附于大唐,说不定明天就揭竿而起造反了,所以大唐费心费力的修好路之后岂不是对他们的造反事业更有帮助了吗?

李显:……

还真是对不起啊,我们那个时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呢,不过大家的担心也是没错的,这个年代的民族意识比国家意识更加强烈,所以哪怕大唐的包容性很强,却也不会为他人做嫁衣。

这一点李显还真没办法改变,在他看来这是大唐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方式有问题,但是这也不是大唐一边的问题,而是少数民族……这年代的各个民族还真是特别生猛,别的不说就说突厥,吐蕃以及岭南的山民,一个个的都彪悍的不行,想要他们归顺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李显并没有想过用后世的政策来影响当前,因为后世那个根本不适用,种花家是经历过战争的,那个时候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也部分什么种族了,所以破而后立的结果就是……少数民族人数更少,对国家的归属感也更强。

现在不行,现在想要收服他们除非他们被灭到没多少人,就像是吐谷浑一样,可是谁没事儿闲的为了修路还要去派兵打他们啊,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休整国道,国道的路线划定也是要仔细的,这件事儿就交给宰相辅佐太子去弄,哦,李显也挂了个名,不过他觉得他还是不要折腾的好,因为他对大唐的地理还是不太了解,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牵着李轮去旁听。

李轮还是个包子脸少年,非常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没有这个年纪小孩子经常会有的叛逆心,也没有想过要出风头,学习还非常认真,对于这个小儿子李治是非常喜欢的。

李显带着李轮去旁听,有的时候遇到李轮不懂的他就解释两句,当然也有他解释不上来的,于是他就跟李轮一起化身为学生去骚扰太子。

李贤对这两个弟弟也是无奈,李轮还好一点,年纪小知识储备量不够丰富情有可原,但是李显……你都这么大了敢不敢再不学无术一点?

于是太子就又非常老妈子的天天督促弟弟们多看书,对于这三个兄弟的相处方式朝中大臣还是很看好的,争夺储位的血雨腥风谁都不想再经历了,多少有能力的人因为这个事情死的不明不白啊。

等最后修路的范围选定之后李显就叹了口气,中部和江南一带富庶是有理由的,政府对这些地方控制力度大,自然就愿意大力发展,控制力度小的地方,自然就要打压,而最后选定的范围也大多都是在中部华北平原以及江浙一带。

不过虽然有不学无术的嫌疑,李显在某些方面还是能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的,比如说设计路线的时候遇到山怎么办。

李显果断表示:“炸山,用火药炸山就可以了,山太高就修隧道,山矮就直接渣出一条路来。”

他现在万份庆幸自己研究出了火药,要不然修路也是个麻烦。

不过很快戴至德就说道:“炸山?恐有伤风水。”

李显瞬间卡壳了,他还真没想到这一点,想了想他说道:“那就找风水先生看,哪里适合就炸哪里,不能绕,遇到群山绵延的地方你绕着修路的话谁知道要绕多远呢?”

看大家脸上还有点犹豫,李显无奈说道:“大不了你们觉得会对风水有影响的地方我去祭祀一下就好啦。”

本来他是开玩笑的,结果没想到以刘仁轨为首的宰相集团听到他这么说之后几乎居然果断就同意了。

身为大唐第一吉祥物寿王李显,显然他在这方面的信誉已经突破天际了,遇到上天预警?没关系,让寿王去祈福;怕自然灾害?没关系,让寿王去祭祀;火器太霸道有伤天和?没关系,那是寿王发明的。

对于这个结果李显也是……没话说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儿定下来了,李显也算是放心了。

只是很快他就知道他放心的实在太早了!户部尚书许圉师和工部尚书戴至德组队过来跟李显表示:大王,修路的话您储存的那点水泥不够啊,您看……这配方……

李显:md!又要上交给国家了!

第121章 121

说实话水泥的配方其实并不难弄,只要弄到水泥研究一下也就出来了,如果这个配方是攥在别人手里的话,估计工部也就没节操的这么干了,毕竟这年头并没有什么专利之说,可是换成李显的话……他们还真有点不敢。

李显其实早就有预感,不过他一直觉得就算是要修路一开始也不会用这么大量,他已经在大唐境内多个石灰岩产地建立了水泥窑,每天产量可不少的。

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要从长安开始修,这个意外也不算太意外,毕竟现在大部分官员都在东都,连李贤都没在长安监国,长安那里现在修路的话影响最小,而且怎么也是京城,总不能别的地方都是水泥路反而长安是夯土路吧?

李显无奈只能将配方交给工部,哪怕他是亲王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交给国家大概会加快修路的步伐吧。

当然许圉师比起戴至德来还算是厚道的,他直接揣着经费就来找李显了:“大王,您手里的水泥就先拿来吧,我们现在弄的那个水泥窑一时半会还派不上用场。”

李显当初也是抱了一点私心的,现在卖出去了水泥,而且短时间内还是他来供应这让他心里多少有点平衡,只不过在拿到契书之后李显手一抖连忙说道:“许尚书,您还是放过我吧。”

妈蛋,一袋水泥都快卖出天价了,五百贯一袋,主要是卖给别人就算了,卖给国家……这尼玛说不是贪污都不信啊。

许圉师一张圆脸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那……大王说多少合适?”

李显摆了摆手:“按照以前的价钱吧。”

之前长安周边修建堤坝的时候李显就已经跟户部合作过了,也不用提什么价钱了,虽然最近这些年有点通货膨胀,但是在李显而言他现在已经不需要依靠这个赚钱了。

不得不说,无妻无子虽然听上去孤家寡人挺可怜的,但是在某一方面来讲也不用养家糊口了,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再加上爹妈经常给零花钱,李显根本就不缺钱。

至于一开始缺钱……那不是搞研究消耗的吗?现在他搞研究都是直接的申请然后去工部由国家拨款,他自己花钱的地方更少了,而且……虽然不太好意思,但是郑玘是个赚钱小能手,李显也不知道他怎么做的,反正他置下的家业也不少,时不时的还回给他一点零花钱。

李显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自己大概是被好多人养着的,爹妈哥哥还有男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他干嘛还非提价呢?

许圉师满意的走了,他本来已经做好了高价收购水泥的准备了,这点猫腻说实话大家都是知道的,反正国库的钱不拿白不拿,如今国库充盈的很,能够光明正大的往家里捞钱谁不干呢?而李显的表现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好。

哪怕除了郑玘他没有跟任何人交好,风评却不错,很多老臣都要赞他一句赤子之心。

哦,赤子之心之外还要多一个能者多劳,于是太子李贤和寿王李显就被踢到了长安,一个是去长安监国,一个是去督导修路工程。

对于李贤来讲,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以前李弘也曾经留在长安监国,李治直接将儿子丢在京城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对李贤的信任。

只不过李贤的压力也有点大,以前李弘也在长安监国没错,但是那个时候李贤是留在那里帮忙的,并且还有一堆宰相也在长安帮忙,可是到了李贤这里,他只带了一个戴至德回去,哦,还有一个李显跟着回去,但是李显……偏科偏的太厉害了,李贤放心的同时也头疼——弟弟帮不上忙啊,虐死了。

长安依旧繁华,走了帝后大臣们也没显得那里不一样,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是粮价降了,这个……对于老百姓来说,感觉反而是好处呢。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无论在哪里生活水平都不错,但是李显就是对长安有一种特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也就只有扬州能跟这里比了。

回到长安之后李显整个人都呈现出一种懒洋洋的放松状态,时不时的跑到李贤的东宫看热闹,是的,纯看热闹,虽然李治也给他布置了任务,但问题在于修路这种事情李显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好了,又不用他亲自去干活,所以他有大把的时间去调戏李贤,顺便逗侄子玩。

李贤的嫡长子如今已经两岁半了,正是话说不利索走不利索却最好玩的时候,这孩子集李贤和房氏的优点于一身,不过因为还小虎头虎脑的特别可爱。

李显不喜欢小孩子主要是嫌弃他们吵,也不喜欢照顾小孩子,不过这个孩子他又不用照顾,他只要没事儿跟着逗小孩子玩就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不夜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