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桃源农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络缤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99 KB   上传时间:2016-06-01 21:11:14

  常喜乐竟然很意外的没有感受到异状,他感受着迎面扑来的风,虽然起初很是不适应这种有些虐人的姿势,而且腿曲着其实也不是很舒服,但是很快就被这样的感觉给迷到了。原本昏昏欲睡的脑子,都变得无比清醒起来“我没事,你快跑。”

  常昱一听心里更是激动不已,速度加到最大,像一只真正的老虎那样飞驰着。这是普通人类无法达到的速度和灵敏度,但是又异常的平稳,让常喜乐只感受到速度却没有半点被颠簸到。

  常喜乐虽然感觉到很痛快,没一会就让常昱停了下来,他到底还是舍不得常昱如此。虽说常昱是很开心,可他总觉得好像在虐待人。常昱也并未拒绝,没有再往其他地方跑去,而是直接回了家。

  进到屋子,常喜乐第一件事就是点燃烛火,查看常昱的双手,见没有被磨破才舒了一口气。

  常昱抓住他的手,“乐乐,我今天很高兴。”

  常喜乐失笑,他虽然不太懂这种执念,毕竟对他而言这种行为好像是虐待,可见常昱一脸满足,并没有因为之前行亲密之事被打断而懊恼,就知道这件事对他意义有多大。

  要知道常昱早就期待两人能够更进一步,结果都到最后一步了还被打断,莫说常昱自己也恼怒不已。若是两年前的常昱,怕是直接就发飙了。如今的常昱长大了,比从前更加沉稳,也就忍而不发。

  不过这也是建立在今天这四个人肯定躲不开责罚的基数上,否则肯定落不了好。明上不行,暗地里常昱有的是法子整人。

  “你高兴就好,看来我只晕马不晕你。”

  常昱笑得更灿烂了,这才有了十几岁年纪该有的模样。常昱自打开始训练大家,再加上有意识的与常喜乐靠近,变得更加沉稳。而且他长得高大,脸部线条又十分硬朗,也就显得颇为成熟,只会偶尔之间会在表情里找到这个年纪的模样。

  一回到家里,常喜乐的困劲又上来了,常昱没再闹他,让他赶紧上床睡觉。两人贴在一起,也没有继续之前未完成的事。

  不是不想,而是常昱心疼常喜乐的身子,他一直谨记着大夫的话,常喜乐的身子骨需要养。不仅仅饮食等注意,生活习惯也非常关键。欲望的满足是很重要,可在常昱看来远没有比常喜乐的身体健康来得重要。

  第二天在另外三人被责罚的时候,大福回来了,里正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询问他是何态度。

  大福犹豫了半响才开口道:“里正,我知道这事是我这娃不对。可十鞭子实在太重了,我这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这么十鞭子下去不是要他的命吗。”

  “我们村子什么时候是这种不近人情的了,这规矩是想要他们让大家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不是真想要了他的命。你说他身子受不住,那就一鞭子一鞭子来。”

  桃源村的规矩向来严厉,可若不是恶性事件也不会真把人往死里逼。

  大福顿时又不吭气了,大家明白他方才是找借口而已。

  “大福,你这些年在外头奔波,应该最清楚赌博这事要是沾上,以后会咋样。你现在心疼他就是害了他!”大福家族的族老苦口婆心劝道。

  “可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咱们是穷,输不起,现在咱们有钱了,偶尔玩玩也没啥。我这儿子我知道,就是贪玩了点,并不是那丧心病狂的赌徒。里正,族老还有文老爷,求求你们开开恩放过他,我这儿子真挨不得打。”

  那族老顿时摇头叹气,脸转向一边。

  “这是村规,不容求情。既然你觉得不公,要么你就硬着头皮让你儿子认罚,要么直接滚出村子,不是咱们桃源村的人,我们也懒得费这工夫。”

  大家听到这话,都以为大福一家会妥协,可没有想到并非如此。

  大福愣了愣,咬了咬牙,直接跪在地上,朝着常喜乐磕了一个响头。

  “文老爷,我知道这些年都是多亏了您的提携才有我大福今天,只是这村子容不得我们家了,我在这多谢您给我大福出人头地的机会,我今生必是不会忘了这份恩情。”

  说完就站起身来,就拉着妻儿离开了。

  大家见此都唏嘘不已,都觉得大福这家人是魔障了,竟然为了这么点事就离开桃源村。现在的桃源村可是享福的地方,怎么还想着要离开?

  可常喜乐和里正他们心里却是很清楚,这大福怕是早就已经不稀罕桃源村了。

  桃源村是热闹、安宁,可到底比不上府里繁华。这些年大福经常在外头跑,早已经不是简单的销售员。他是个脑袋灵活的,早就在外头做起了生意。

  之前没有离开桃源村,只不过还有着依恋,可现在遇到这么个事,就不愿意自己儿子还在这地方受苦了。

  族老摇头叹息,“这人心大了,到底是关不住了,总是会有那么一天的,可他现在这么做是害了他的儿子啊!”

  “自己种下的恶果自己吃,以后会有他后悔的时候。”里正道。

  赌博之事最后以大福一家离开桃源村,另外三人接受责罚,并不可再在码头做事,如有再犯就得滚出桃源村;铁匠铺的父子两因违反之前约定而被提前终止合约,不可再在码头做生意为结局。

  这一件事在桃源村村民脑袋上敲了一记响钟,莫要以为有了点钱就轻狂了,村规大如天。

  

  第91章 学习

  

  赌博之事的爆出,也反应出桃源村目前的管理还是存在漏洞,否则像大福一家这种并非因为什么无可忍受的事就要离开村庄之事也不会发生。

  这个世界最是注重家族根基,除非极端情况下,是不愿意脱离族群的。否则就跟无根飘萍一样,任人践踏。

  而这次不过是大福儿子自己做错事,且还是一直明文规定不可为之事,被小惩一番罢了。大福一家就敢如此有底气离开,除了有所依仗,也还是因为突然的富足让大家飘飘然,一时之间找不到北了。

  他们只看到手里的银钱而忘记了其他,甚至觉得村庄里的各种繁琐规矩成了约束,恨不得赶紧逃开。

  桃源村的规矩虽然颇为完善,但是也有不少漏洞之处,尤其是在快速发展之下有些细则方面就有些跟不上了。所以常喜乐打算与里正和族老们一起,更加完善村规。

  常喜乐打算在原本村规的基础上结合前世历史所学江南第一家郑家的家规,郑家是百年世家,家规森严,出了一百七十多位官员都十分清廉,不曾出现贪污腐败。一个世家能够屹立几百年,其家规必有其科学之处。

  郑家就有规定,只要还处在青壮年,没有病没瘫的都得尽自己一份力来劳作,不可让人伺候,不可好逸恶劳。

  这一点也是桃源村要贯彻的,只有参与劳动,创造价值,知道劳动的辛劳,才不会使得精神空虚,才不会轻视别人的劳动。

  并且在村子里建设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毕竟现在的桃源村和从前一直为生计奔波的情形不一样了,当人们的温饱得到解决,就会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若是缺乏,很可能就去嫖赌了。

  所以他打算像之前的建立舞龙舞狮队一样,建立民乐队、舞蹈队等等。

  还要在荒地那里开辟一片地方作为运动场所,以便大家可以蹴鞠、舞蹈等等。

  每一年会开展村庄运动会,开办游园会、百家宴等等活动。让大家在空闲的时候能够集聚一堂,可以舞一舞,跳一跳,丰富平常的生活。

  最关键的是,不仅仅是孩子,成人也要开始接受教育,开始认字读书,进行全方位的扫盲行动。

  从前是因为温饱问题还不曾解决,而且师资力量也不够,所以只能先从孩子抓起。可现在第一批孩子已经学出来了,他们虽然大部分人参加科考怕是没法通过,可教大家认字还是不成问题。

  而这些都是跟具体的福利相挂钩,即便大家不明白为何要读书识字,为了这个也会积极参与。

  为了让大家更加有兴趣去学习,常喜乐将教材编得更加贴地气,结合身边事物进行教学。反正他的要求只是扫盲,而不是让大家科考。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赌博一事一出,竟然会是这么个走向。不过大家对常喜乐所做的决定已经盲目跟从,虽然想不明白却也跟着造做。如此一来倒是苦了一群人,原本以为种田已经是这世上最苦的事了,没有想到读书写字更甚。

  不少人都那哀嚎,宁可去种十亩地,也不愿去上一节课。

  现在桃源村的孩子人人都从六岁开始必须上学,不少家里的孩子都已经上过几年学了,自己若是不努力,连孩子都比不过,那可就丢大脸了。大家都知道读书是好的,所以平日对孩子都要求非常严格,现在轮到自己了,总不能就学得太差,否则以后怎么教导孩子?怎么让孩子服自己的管?

  于是虽然痛苦不已,不少人也在那咬牙切齿的埋头苦学。

  常喜乐还让常喜盛在外头多寻些书籍来,各种类型都要,尤其是农书游记史书等等,他将一些三观不正的书籍刨除,然后将它们都存入新建立的阅览室里。只要是桃源村的村民,都可以进去读书。

  里头还有免费的纸张笔墨纸砚,若谁能抄书且抄得好,还能得到奖励。而若看书之后能写下读后感,只要不是明显凑字数,每一篇都能拥有积分,积分多少依照质量而定,每个月积分最高者也同样能得到嘉奖。

  平时还会开站各种学习竞赛,刺激大家对学习的兴趣,能获胜者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常喜乐还设立了不少奖项,多以小家庭为主体,也就是父母儿女为单位,只要整个小家庭做得好才能得到。除了物质上的奖励,还会颁发流动红旗。包括最勤奋奖、最优秀奖、集体进步奖等等,增添荣誉感。

  之所以以小家庭为主,这也是让大家互相督促,谁敢拖后腿在家里就是没有地位的。让大家在这种氛围内,不好意思不学习。

  而其中奖励最高的就是以大家庭为单位的奖项,原本常喜乐很俗气的又想以物质奖励和小锦旗为奖励,结果里正和族老们强烈要求以常喜乐手抄书为奖励。常喜乐当时很是心虚,要他手抄书有啥意思啊,比小锦旗还虚,小锦旗好歹能摆在门口,瞧着显眼又喜气。

  桃源村小锦旗制作得非常用心,是常喜乐让常喜盛到府里找最好的绣娘绣制而成。虽然因为桃源村的日子越发好了,女子们也开始有空闲学起绣花,衣服手帕比从前精致了不少。可到底才刚刚兴起,这东西是充满技巧的,非一时之功,所以远远比不上那些府里专业的绣娘们。

  所以大家看到这精致的锦旗,上面还绣着栩栩如生的花朵、孔雀等等,都稀罕不已。就算没有这份荣耀,光是这漂亮的锦旗也让人想要拿到。

  可里正和族老们坚持以此为奖品,而且只需这么一样,说是多了太贵重了。

  常喜乐知道他现在是有点神化了,可是看到其他奖励非常丰富,最高奖项竟然就是自己手抄书,心里难免不踏实。

  最后想了想就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记忆力,努力将上辈子看的一些三观正的故事书写在里面。起初他只是写些简单的小故事,毕竟他再熟悉的故事也没法一字一字的默写下来,还得自己编造一番,用合适的字词句子去形容。

  而小故事有点短,他又觉得手抄书好歹成书了总不能就几页纸吧。没有物质奖励已经够惨了,一本书还那么薄,也忒可怜了,于是他绞尽脑汁的把三观正还符合这里情况能让大家听得懂的故事搬写进去。

  所幸这种奖励一年只有一个,若也是像一些奖励一样一个月一次,他可真要秃了脑袋了。

  这些故事很得大家的欢迎,原本桃源村的人就将能得到常喜乐手抄书为最大荣耀,这可是福气啊!没有想到里头还写着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莫说桃源村,就是在城里,故事也没法像后世那般丰富,所以对这些尤为的兴趣。

  这些故事都是新鲜的,大家都不曾听过,看了之后拿到外头说道。原本大家就很好奇手抄书里写了什么,结果发现还有故事听,都羡慕不已。如此就算了,得奖的人家还是个讨人嫌的,偏偏不给你一口气说完,一天就说那么一丁点,还要卖关子后面的故事更精彩,直把人弄得挠心挠肺的。

  偏偏自己又没有,简直心塞。

  如此,这手抄手也就更受欢迎,所有人都想要努力得到。

  而拿到常喜乐亲手书写书籍的人家,为了看懂上头的文字,也得努力用功才成。常喜乐虽然写的颇为易懂,却也并非大白话,若是文学功底不够瞧得是一知半解,尤其里头还会引申一些典故,若是不去查看也就看得糊里糊涂,这也促使这家人不得不去学更多的东西。

  综合因素,使得桃源村学习氛围也就更浓了。读书学习从来都是无止尽的,如此一来大家都有事干了,也就不会怕空虚无聊去做些不该做的事。

  而常喜乐写着写着感觉来了,还把看了几十遍的西游记也给默了出来。虽然因为不能完全记得,所以文学价值肯定不如原著,但是至少故事给整明白了,经典桥段基本都差不离。

  西游记字数多,所以他并不是把整个故事放在一次奖励上,而是分为了十本,够他发十年的了……

  这个故事老少皆宜,一出现大家就极为喜欢。可偏偏就这么一本书,能得到奖励的家族压根不会让别人去碰一碰,每天就讲那么一小节故事给大家听,说的时候总要加一句书里写得更精彩,他们说的时候都变味了。

  这使得常喜乐书写的手抄本十分受欢迎,几乎等同于传家之宝的存在。而也是因为这样的鼓励,加上这么大个村子,总能出几个头脑灵光好读书的,后来还真出了几个人才,不仅考得功名还在朝中为官。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之事,现在因为大福的离开,他之前负责许多事务,如今都得重新整合。他既然离开了桃源村,那么他手底下属于桃源村部分的产业就不能带走,如此也就需要重新分配。

  固定资产还罢了,因为他们虽然是由于违反村规不愿意受罚而离开,但是毕竟没有做直接损害桃源村利益之事,所以桃源村会出钱将属于他们的固有资产买下,价格按照市价而来,倒也还算公道。

  这部分的钱有公中出,因此固定资产也就归公中,以后所得收益都纳入公中。

  现在桃源村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医疗和养老系统,费用皆是由公中所出,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常喜乐对此并无意见,虽然这个世界宗族力量王王可以凌驾于律法之上,所以有些地方有村民违反了村规,直接就被轰走,财产也不能拿走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而且这种情形往往告到衙门也是难以讨到公道,除非自己足够有势力。他们其实也大可以如此,还能杀杀大福一家的威风。

  他之所以认同大部分缘故还是为了保证桃源村的正常发展,现在他知道里正和族老们是公正的,所以很放心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谁知道百年之后换了一拨人会是如何模样,若制度制定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以后。

  以后若出了龌龊之人,借着规矩故意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将村民轰走,到时候可就乱套了。

  为了以防这种现象的发生,有些规矩还是要立的。他们并不是土匪,不会动不动就把别人的合法财产给剥夺了。但是桃源村的各种福利,大福一家肯定就没有资格享了。这些瞧着好像不算什么,可若真的算起来其实并不一定比那些固定资产要少。

  大福的离开麻烦的是他手头上的事还得找人接替,不得不说大福是个人才,一时半会儿还真寻不到合适的人。不过现在的常喜盛已经能应付这样的事,一个人没法应付那就多几个人。

  常喜盛一直没有吝啬带徒弟,虽然现在几个不如大福优秀,可各有特长,只要按照他们的长处去让他们负责各个部分。只是一开始难免手忙脚乱,可时间长了总能适应。常喜盛因此忙得脚不沾地,等手底下的人能接过手的时候,常喜盛都瘦了一大圈。

  不过也因此他吸取了教训,不能给一个人过大的权力,还得积极培养新人。不能让一些人觉得自己独一无二,非他不可,然后依仗这点横行。

  扫盲行动开始不久,宋挽呈就要离开桃源村要赶赴京城备考。因为还不知前途,加上京城消费过高,因此父母妻儿依然留在桃源村。

  有桃源村人帮忙照顾,宋挽呈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几年的日子还真让宋挽呈有些舍不得,尤其如今儿女绕膝还得了一对龙凤胎,更是有些磨了他的斗志。这也是他想要离开这个安逸环境的缘故,他还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若再在这样的环境待下去,只怕就会怠于奋斗了。

  “我的父母妻儿就拜托你了,劳你费心照顾,”宋挽呈真诚道,双手作揖给常喜乐深深鞠了一躬。

  常喜乐侧身,将他扶起,“你我是兄弟何须这般客气,你莫用担忧,我会照顾好伯父伯母还有嫂子和侄儿们的。”

  宋挽呈自然深信常喜乐会照顾好自己的家人,“有你在我便放心了,我这次必是会蟾宫折桂,荣耀归来。到时候一定会与常弟一块庆祝!”

  宋挽呈难得这般张扬,平日都颇为谦虚内敛,可见他这次科考非常有信心。

  “不管是何结果,你我都是兄弟,只要你归来都有好酒好菜迎着。”

  常喜乐虽然也想顺着他的话给他鼓劲,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得留一条后路。科举之事也是难以预测的,原本十拿九稳之事结果出了岔子,这种事每一次考试都不曾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桃源农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