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桃源农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络缤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99 KB   上传时间:2016-06-01 21:11:14

  “小喵要不要也试试?”常喜乐一边说着一边给他切了一节递给他,口吻虽然是询问,可动作却是你必须要吃的态度。

  常昱虽然已经融入了人类生活,开始吃熟食,很少会在去碰生食,可依然跟一只老虎似的,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食也不喜欢吃主食,食物非常的单一。

  常喜乐怕他偏食导致营养不良,所以一直想尽办法让他吃蔬菜和主食。为此还亲自下手给他做吃的,现在不仅是孙婆子,常家其他人都觉得他太宠常昱了,把这孩子惯得没边了。

  常昱虽然只要是常喜乐做的,不管是什么都会接受,有时候还会挺感兴趣。但是大部分的时候进食非肉类以外时候的过程都不是那么愉快,都要常喜乐哄着才行,每次好像受了莫大委屈似的。

  常昱顿时嘴角往下掉,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捏着那节血肠,然后很是不情愿的放进了嘴里。

  常昱吃进去的一瞬间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可很快又变成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脑袋在常喜乐怀里拱啊拱。

  常喜乐跟他相处那么久哪里不明白这孩子想些什么,明明心底喜欢,就是故意一副瞧不上,是你非要逼我吃的态度,就喜欢自个哄着他吃。

  他有几次就干脆顺水推舟,哪晓得这孩子也是硬气就直接不吃了。宁可硬撑着傲娇,也不肯为了三斗米折腰。

  常喜乐没法,心里实在担心这样的饮食结构会影响他的健康和发育,只能就着他。

  这主要也是因为常昱没有触碰到底线,要是用这样的手段做一些坏事,常喜乐就不会纵容了,只是为了点吃的,倒也不至于,他高兴就好。

  “再吃一点,吃了这猪血肠,来年都红红火火健健康康。”

  常昱这才又张嘴吃第二口,嘴巴明明不大,可手掌长的猪血肠两口就被吃得干净。吃完还意犹未尽的望向锅里,常喜乐难得见他对别人做的东西这么感兴趣,心里也十分高兴,又给他剪了一节。

  常昱咬了一口就把剩下的塞进常喜乐的嘴里,“乐乐,吃。”

  常喜乐被堵了个结实,将嘴里的猪血肠吃下肚才张嘴说话,“这里还有呢,你是不是吃不下了就塞给我。”

  常昱连连摇头,“好吃,乐乐,吃。”

  常喜乐失笑,用手将他的头发揉乱,惹得常昱咯咯直笑。

  除了灌血肠讲究的人家还会灌腊肠,若是不打算拿出去贩卖,剩下的肉切成长条子挂在火塘上面。涂抹上少量的盐,让它慢慢被熏制成腊肉,这样能让肉类的保质时间长些。

  以后想要吃肉就从上头割,大部分人家一年所吃的肉就是年底杀的这头猪,想要吃新鲜的猪肉也就这个时候,平时是极少会舍得花钱去买的。若是年底没有留的,那就意味着未来一年可能都没有肉吃,呈现自给自足状态。

  桃源村今年日子过得好,所以大部分家里养了猪的,都会留下一头猪的肉,来年也过个平时就有肉吃的好日子。

  越接近年关就越发热闹,曹二嫂的生意和榨油坊都停了工,在河道打工的人也都回来了,所有人都在为过年准备着。

  妇人们开始用新米酿造米酒,这是过年的时候要喝的。

  放在平时,极少会有人家如此奢侈用米酿造吃不饱的米酒。就算是酿造了也是非常珍惜才能喝上一口,只为了驱寒之类的。不像过年的时候,完全就是为了喝个痛快。

  桃源村有个习俗,那就是从初三开始就会召集村子里要好的人家到自家吃饭,谁家请的人越多,也就说明这户人家人缘好,日子过得顺,第二年也会过得红红火火。所以从初三到十五,不仅仅是男人们,就连女人们都是挨家挨户的吃过去,这段日子根本就没有饭点一说,吃完这家吃那家。

  这个时候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席间的交流。

  这也是一种培养感情的方式,平时大家都忙碌,也就这个时候能够放松到处窜门,一群人一起说话聊天。

  而这个时候只要家里不至于穷得揭不开锅,都会准备好米酒来招待大家。哪怕再穷困的人家,都会从指缝里挤出一点招待村子里的人,就是为了讨一个开年的好兆头。

  新第一年家里热热闹闹的,整一年日子才会过得红火。

  要是摆宴席没人来,那可就是触了霉头,非常的不吉利,也说明自家非常不讨人喜欢,难以在这个地方立足,这里的人对这些还是非常看重的。

  而在年前还要准备磨汤圆粉,豆腐和制作糯米饭。

  桃源村大年初一的习俗是要吃热滚滚的汤圆,意喻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

  而汤圆粉都是自家用石磨磨的,豆腐也是如此。常家就有石磨,因为数量不多也不需要动用到碾子,否则还要担心清洗不干净而串味。

  磨豆腐不仅为了做豆腐,还为了制作豆腐圆,这是桃源村过年必会做的一样吃食。

  制作豆腐圆首先要将豆腐弄碎,并将水分过滤掉。然后用猪肉、猪油碴、木耳、香菇糯米饭等,剁碎作为馅心,然后抓少量碎豆腐放在掌心摊平,放入馅儿又抓一些碎豆腐将馅儿裹起来,搓成圆球然后上下轻轻压一压让上下两面变平,然后放在油锅里上下两面煎一煎即可。

  豆腐圆一般都是围着火塘打边炉的时候,放入当菜吃的,口感非常的好,也算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硬菜。

  年夜饭还有扣肉和粉蒸肉,粉蒸肉铺在用黄花浸泡过的糯米饭上,这样的糯米饭是呈现淡黄色,会有一股淡淡的植物香气。小孩子们会将糯米饭揉成一个饭团,抓在手里夹着粉蒸肉吃。

  二十九的时候常喜盛终于从县城里回来了,他这两个月几乎没怎么回家,就算回来也是来去匆匆。县里有钱家故意挡道一切并不容易,常喜盛也就得花更多心思。

  可他从不曾对家里说过一句,努力的做着自己的事,想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化解这些危机,而不是一直要靠才十几岁的弟弟。

  他心里很明白,如果他选择走经商之路,一直靠着自己的弟弟或者其他什么人,都是走得不长久的。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个有能耐,才能把日子过好。

  常喜盛从县城里带回来县里头流行的糖果点心,这是往年很少会买的,但是今年日子不错,也就舍得花这个钱了。这其中就数孩子们最高兴,虽说家里开始做生意之后,不再像以前一样过年才能吃一次糖,可是糖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太大了,不管什么时候见到都十分欢喜。

  而且这次因为过年,买的品种还特别的多,不少都是以前没有吃过的,惹得孩子们更是馋得不行。

  而临近年底最忙的莫过于常喜乐,因为全村的人都来找他写对联,这活不仅花体力还得花脑力。所幸他之前记得不少对子,加上原身也有不少存货,这才不至于肚子里没货。

  可每天从早写到晚,也着实累得很。但是对联对这里的人家来说非常的重要,而他又是这个村子里学问最高,写字最好的,自然都要找他,往年也是如此。

  常喜乐虽然觉得写得头都有些晕,但是还是非常高兴的。

  他的字在上辈子练得还不错,可都是自娱自乐,还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用自己的字给大家带来欢乐,倒是挺有成就感的。

  大年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还要装点起来,常家也不例外。大家早早就起来收拾,每个角落都清理了一遍,然后才开始装点。

  王大嫂是个巧手的,她用红纸剪出非常漂亮的图案,粘贴在窗上,漂亮又喜庆。常喜乐书写的对联也贴了起来,红色的灯笼也高高挂起。只要踏进这个院子,一种过年的气息就迎面而来。

  这一天是团圆日,大部分的人都会放下手边的事聚集在家中吃团圆饭。

  而开饭之前都会祭奠祖先,桃源村的规矩不仅仅是在供台上摆放鸡、猪肉、糯米饭和酒,在门口也会摆放一个簸箕,上面也放着今天白天做的吃食,还会放些铜钱。然后让孩子们守在那,等候祖先们的到来。

  祖先们是不是来了无人知晓,等摆放的香烧完之后,就将旁边用稻草编织成想三角架一样的东西点燃,将簸箕往那火上走一道,就是活人可以开饭的时候。

  这一年常家过得十分红火,手头里有了不少银钱不说,还弄出了一个榨油坊,这在去年这个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大家一回过头才发现,他们这半年来竟是做了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

  “咱们这日子可真是神仙都比不上啊。”

  曹二嫂望着满满一围桌的吃食,几乎全都是荤的,还有供台上一大堆糕点糖果,忍不住感叹道。从前她觉得常家的日子过得已经算是不错了,虽然后来渐渐不成了,可底子在那,毕竟村子里可没有几户人家能住得起泥巴瓦房的。

  可到现在才知道,原来日子还能这么过的!

  再也不用为了算计多吃点肉而那偷偷摸摸,不用因为无法满足孩子们想要吃糖的愿望,而偷偷在暗地里流泪,现在甚至要担心孩子们吃多了糖牙齿会坏掉,从前这种事哪里敢想!

  常喜乐笑道:“咱们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的。”

  常喜旺举起酒杯,“这种话还用说吗,那是肯定的!来来来,都干了都干了,今天可以喝个痛快了!”

  酒并不便宜,往年哪怕在村子里轮着吃饭,也难以喝酒喝得尽兴,可今年不一样了,泡在酒坛子里都成!

  大家纷纷拿起酒杯,就连几个媳妇也一样。女人一般平时都不好这口的,可过年了都会跟着喝一杯。

  举杯一饮而尽,米酒从嗓子滑过,有点甜又有点辣,喝到肚里整个人都热乎起来,就像这日子一样,最后只剩下一个词——痛快!

  

  第42章 汤圆、马打滚

  

  大年初一要早起,若是晚了就代表这一年都会懒惰,是个不上进的。

  在这里好吃懒惰可不是什么好词,背上这名声的,婚事都会被影响。

  而桃源村的女子们还会赶着去挑第一担水,谁要是能挑第一担水也意味着来年顺顺利利。

  所以常喜乐自以为起得早,可爬起来才发现,大家不仅都已经起了,汤圆都已经滚好了,孩子们都已经捧着碗在那吃了。一口一个,再伴着用红糖姜汤熬的汤,那叫个满足。

  “小叔,小小叔!新年好,吃汤圆啦。”杨子第一个看到常喜乐,连忙站起身来跑到他的身边,高声嚷道。

  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而且还是专门从成立买回来的颜色鲜亮的布匹制成的,这个时候穿最是喜庆不过。

  从前过年可极少有新衣服穿,都是拿出平时很少穿的那件最好的衣裳穿几天而已。可今年算是发了点小财,常老爹直接大手一挥,每个人都做一件喜庆的过年穿的新衣服,还专门从县里头买的鲜亮颜色的布。

  不仅仅是孩子,就连大人都十分欢喜。

  不管谁都有一颗想要扮俏的心,况且日子过得好了,在特殊的日子也难免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愉悦心情。

  常喜乐用手指轻轻弹了一下他的额头,“你们也忒早了,天没亮就起来了吧?”

  曹二嫂笑道:“可不是吗,平时想要叫他起床可是费劲,今天我还没醒这两孩子就闹着要起来了,就想着赶紧起床一会挨家挨户拜年呢。”

  桃源村有个习俗,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孩子们会成群结队的挨家挨户敲门拜年,而那些人家也得有所表示,若是富裕些的人家就会给一两个铜板当做压岁钱,若是差点的也会抓一把炒米之类的吃食给孩子们。

  不管是什么,孩子们都会觉得非常高兴,然后兴高采烈的换下一家,热热闹闹的,又喜庆又吉利。

  “我们之前都说好了的,一会要到大树下集合的,要是迟了可就落下了。”

  杏儿看他碗里,嫌弃道:“你还在这说好,我都快吃完了,你还有那么多!”

  杨子一看果然,大家都快吃完,已经开始喝汤了他碗里还有好几个汤圆呢。顿时也顾不上说话,忙着吃了起来。可汤圆是糯米做的,吃得太急很容易被噎着了,杨子没一会就中招了。

  曹二嫂连忙上前拍他后背,“急什么,时间还早着呢,别给噎着了,到时候嗓子坏了今天可没法吃好吃的了。”

  说着又教训杏儿,“你催什么催呢,看把杨子给噎的。”

  杏儿吐了吐舌头,曹二嫂扬起手作势要打,她赶忙缩回脑袋不敢再吭气。

  杨子好不容易把汤圆吃完,几个孩子就走拉手一同出门了。

  出门前每个人的胸前都挂着一个用绳子编织成的小网兜子,里头装着个红鸡蛋。这也是过年时候,孩子们的必备装扮。杏儿和妞妞额头上还点了一个红点,两个孩子这大半年养得好,越长越水灵,再点上这么个红点显得更加可爱了。

  汤圆是边滚边煮着吃,常喜乐也不用别人动手,自个把手洗干净想着要自己滚着吃,常昱觉得好玩也凑了上来。

  因为汤圆粉磨得细,加的水又正合适,所以并不需要什么技巧就能滚出一个又圆又可爱的汤圆。

  “要是里头能放点芝麻馅儿就更好。”

  常喜乐有些遗憾道,他对汤圆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就非常喜欢吃芝麻馅的。之前没想起来,现在开始滚汤圆就记起来了。

  曹二嫂很是感兴趣,“小叔说的是汤圆里放芝麻?还有这样的吃法啊?”

  常喜乐这才想起似乎桃源村好像没有这么试过的,并不是这里的人想不到这么做,而是往年能吃到都是不错,根本没有余力去想什么花样。而且又放芝麻又放糖的,这么一来成本就增加了,更负担不起。往常过年的时候能吃上几颗汤圆都是非常满足的事,哪里像后世,看到这些玩意就一种腻味,大年初一吃汤圆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

  “黑芝麻馅汤圆味道特别好,咬开一口里头的汁水流出来,那叫个又甜又香。”常喜乐有些怀念道。

  曹二嫂和丁三嫂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曹二嫂道:“小叔对吃的懂得真多,你教教我们怎么做,家里还有黑芝麻,正好试试。今年收成好,糯米粉磨得有点多了,一直吃这汤圆也腻味,弄点花样大家兴许更喜欢吃。”

  王大嫂听这话忍不住又叹道:“往年能吃上大家都能乐上几天,没想到今年咱们还愁着太多了吃不完。”

  丁三嫂这段时间在榨油坊里主持,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生动,不再像之前一样沉默不喜欢开口说话。

  “咱们的日子就跟芝麻一样,节节高。看来今天咱们必须得把这芝麻馅汤圆做出来,这兆头实在是好。”

  原本大家就想试试,一听这话就是非要做不可了,大过年的就喜欢听吉利的话,做吉利的事。

  黑芝麻馅汤圆做法并不复杂,主要是把黑芝麻用小火炒,然后伴着白砂糖一起磨成细末就成。可这世什么都是手工,磨成细分的活就比较费事了。不过谁也不觉得麻烦,能麻烦得上才说明日子过得好好。

  常喜乐想着既然都开始做黑芝麻馅汤圆,倒不如把马打滚一起做了,马打滚外头裹的粉是用黄豆做的,做法跟黑芝麻馅差不多,也是炒熟了然后磨成细粉。

  常家三房的女人不管性格如何,可都是干活非常麻利的。没多久就把这两样东西做了出来,而且有了吃食摊子的练手,本身又是灶上手艺好的,所以虽然都是第一次做,可都做得非常地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桃源农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