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桃源农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络缤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99 KB   上传时间:2016-06-01 21:11:14

  虽然之前就看到常家孩子的列队,可孩子们太小,可爱的感觉强了些,严肃性差了些。

  而现在看到大人,且还是人物更多的队伍,那种飒爽之感迎面扑来,让人根本挪不开眼。

  这才是一支队伍!而不是一群人!

  第十一天,常昱开始增加体能训练和格斗训练,他按照之前的测试分为了两队。一队基本以女性为主,另一队则男性为主。两支队伍要求并不相同,训练的方向、内容和要求也不一样。

  女子队伍多以射击、隐藏以及偷袭为主,还有如何将伤员运送到后方,如何急救等知识都要学;而男子队伍训练方向则是冲锋陷阵,以自身强大力量扛敌为目标。

  因为之前的测试也让大家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情况,所以无人有异议。反而大家都太过拼命,常昱还得控制他们不可以练过火,以免伤了身子。

  训练和平时干活并不相同,想要好体格,饮食也十分讲究。常喜乐专门组织人进行烹饪,每天的菜谱都搭配得十分科学。

  桃源村虽说现在日子好了,不少人家都用上了炒锅,可到底这风气才刚兴起没多久,所以还是以烫菜为主。他们虽然更习惯这样的饮食,但是炒菜很香,依然不能拒绝这种味道。更别提常喜乐挑的人,而且还亲自指导,那手艺更是没得说。

  每次吃饭成了大家最为期待的时刻,色香味俱全,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挡这一份诱惑。更别提每次都练得饥肠辘辘,只觉得这些东西跟天上神仙吃的佳肴一样。

  不少人都笑说,光为了这顿饭,也得好好表现。

  集训一个月之后,常昱开始增加野外训练和实战训练,利用捕猎提高大家的实际战斗水平。

  两个月之后,再看到这群人更加不同了。单个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区于别人的气质,而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更是让人有种莫名的敬畏感。看着一群人站在那里,就好像会放光一样。

  尤其看到每次这一群人进山,都能捕到不少猎物,而受伤只有非常简陋的木刺和以木刺为箭的弓箭,心里更是佩服不已。

  木刺是专门挑选的硬木制作而成,这里不能随意购买武器,若是大量拥有武器,只会引来麻烦,所以只能利用木刺等物作为武器。

  只是保卫村庄,并不是真的上战场,大队伍拥有这些也已经足够。

  常喜乐去县里申请了五支茅和五把大刀,因为他和常昱的举人身份,在加上县令是自己人,所以并不难。不仅不难,县令最后竟然直接批了十支茅和十把大刀,说是之前那匪患让人忌惮,他们这样的富裕村子,多拿些保卫村庄也是应该。

  常喜乐自然没有不应的,多些武器也多一份保障。否则真要是遇到带着凶器的悍匪,自己没有趁手的兵器,即便能打败对方也会损失惨重。并不是谁都拥有常昱这样的本事,武器的加成还是非常可怕的。

  这些武器拿回村,大家都眼红不已,尤其热血的男子,天然对武器有种莫名的喜爱感。这些武器都是归保安队拥有,不少人因为这,想要进这支队伍的心更加强烈了,训练气氛空前高涨。

  训练队脱产三个月之后,就开始变成训练半天,另外半天可以去顾家里的事。而再过三个月,则只需晨练亦可。

  毕竟他们本职还是农民而不是军人,而且只是为了自卫,倒也不用弄得太过剑拔弩张,好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拨训练得有了模样,平时只需让他们深化练习无需时刻盯着之后,就开始召集第二拨人。

  第二拨人比第一拨人多了足足一倍,一共有六十人,四十个男性,二十个女性。他们被分为了三队,皆是由第一拨最优秀的人来教导的,常昱则在一旁监督。三名新教官之中其中就有大英子,她之前被分在以男子为主的小队里,所以教导的也是男子组。而因为女子那队也是由一名女子教导,所以教官变成了女多男少,这可谓十分罕见。

  可大家谁也不敢吭气,原本大英子就是个可怕人物,如今练了这么一段时间,比从前更壮更会使劲也更厉害了。惹得大家一看到丁宁那小身板,就忍不住唏嘘。

  丁宁却毫不在意,乐呵呵的欣赏自家娘子强壮的肱二头肌和八块腹肌……

  这个时候童子军也开始训练了,不过强度没有成人组那么大,一开始的全天练习只有十日,然后一个月里练习半日,最后就跟常家孩子一样,每天早晨练习一两个时辰亦可。

  这样的练习开销是十分大的,不仅仅是食物,最重要的是意味着不少人这段时间没有产出或者贡献较少,这就是一种隐形的损失。而这部分损失自然不能完全由村民负担,大部分是由村里支持。因为村民的生活也不过是刚刚好转,并没有足够的钱财支撑。

  之前大家交到公中的钱,在这个时候也就发挥了作用,不过不管是公中还是常家,近段时间投入的资金都太多,所以这么一弄兜里都变得干干净净。

  桃源村的人都看在眼里,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对里正、族老以及常家人也就更加尊重,整个村的凝聚力也更强。

  毕竟并不是所有村子的里正族老们都是这么为大家伙办事的,从来不乏自己人坑自己人的人存在。有的村子里正和族老肥得流油,可村民却穷得饿得肚子,哪里像他们村,里正一行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个村子。

  口袋一空,常喜乐就觉得很没有安全感。而现在村子里的工坊规模基本上已经定型,想要扩大生产不管是原材料还是市场需求,都已经对其有所限制。

  只有制粉坊还能稳步扩张,但是幅度也不能太大。限制不少地方也兴起了这门生意,尤其是绿豆粉丝,已经有人研制出来,桃源村也就失去了独一无二的优势。虽然很多人还是认准桃源村品牌,可市场还是被其他人割走了不少。

  “哎,得挣钱啊。”

  常喜乐噼里啪啦的打完算盘,忍不住叹道。

  他们现在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但是荷包里还是空了些,平时还罢了,若是遇到个荒年什么的,就不怎么够看了。常喜乐的理想状态是小康水平,既不富得让人觉得他们桃源村是块大肥肉,又能让生活不仅不愁温饱,还能有些品质。若是遇到个什么荒年,也能维持一段时间,不至于饿肚子。

  宋挽呈听到他这样的想法,都忍不住感叹,他这样的小富即安的心态不在官场也好。谁像他这样有本事的,不希望飞黄腾达做人上人。如此没有进取心,确实不适合在官场沉浮。

  常昱洗完澡回来,就听到这么一句,便是道:“我有啊。”

  常喜乐摆摆手指,把手里的账本推到他面前,“你现在没有了,身无分文,我都帮你花光了。”

  常昱沉吟片刻,想了想道:“我听说临县山里有老虎,咬死了不少人,县里头高价悬赏,明天我就去看看。”

  常喜乐失笑,“我把你的钱都用完了,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吗?”

  常昱眨了眨眼,坚定道:“我会挣更多的钱的。”

  常喜乐忍不住一把抱住常昱的脑袋,“你说你咋这么招人疼呢!若我有些龌蹉心思,你就要被我坑死了。”

  常昱顺势抱住常喜乐的腰,一口亲在常喜乐的唇上,“反正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不怕。”

  然后也不管常喜乐反应,直接就把他抱起放在双上,热情似火的啃了起来。常喜乐并未躲避,直接迎了上去,使得常昱的动作更加火热。

  两具身体在交缠着,室内的空气在急剧上升,一时间难分难舍。

  可到最后关头,还是被常喜乐给挡住了。常昱被憋得难受,眼底尽是询问,不明白为何常喜乐就是不愿意做更愉快的事。他们现在已经非常亲近,还有何顾忌。

  常昱自从开始训练村民之后,接触的人也就多了起来,队伍里有好几对男男夫夫,这让他知道了不少事。

  常喜乐努力平缓自己的气息,亲吻他的眼睛,“再等两年。”

  常昱虽是不解,却并没有坚持,两人又是在互撸中释放了自己的欲望。

  口袋变空,常喜乐就开始想着要开拓另一片战场。

  这也是他之前就已经想好的,只是怕一股脑弄出一堆东西,不仅扎眼而且很容易经验不足导致失败。

  如今所有工坊都进入正轨,他也就有这个余力去弄新鲜东西,而这新鲜东西正是纺织。

  这几年棉花的种植逐步开始推广,不少地方都种上了棉花,尤其以稻香县最为积极。这都是因为桃源村的带头作用导致,而且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棉花非常经济实惠,确实是好物件。

  更别提桃源村一直收棉花,这让他们又多了一项生计。

  棉花无需种植在田地里,这也让他们乐意去种植。也曾有人见到棉花利润高,想要拿田地种植棉花,但是被制止住了。

  县里直接下令不可用良田种植棉花,否则必会重罚,大家这才作罢。

  这也是常喜乐听到点苗头,告知给县令的。这世粮食产量很低,原本那些田地解决温饱都成问题,若全都种植了经济作物,那丰收时候粮食减产,肯定会导致粮食价格的升高,最后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而且朝廷也对这种行为是反对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以粮食为主。虽然棉花关乎‘衣’,可到底不像粮食那么要紧,毕竟之前没有这东西大家也能过来。可若没有了粮食,那可就不行了。

  即便是这般依然有人通过开荒等手段种植大量棉花,使得棉织品渐渐的走进人们的实现,逐步成为之最重要的纺织品。

  常喜乐虽然没有组建专门的纺织坊,但是会从外面收购棉花发放下去让大家加工。随着棉花的大量种植,使得人手也显得局促起来。

  桃源村因为是最早接触棉花的一拨人,所以也是最早一拨开始出产棉织品的。在沈家的努力之下,使得桃源村纺织的布匹在府里打开了市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口碑。

  因为是最早出来的,所以哪怕后面随着棉花的推广,棉布的盛行,也不曾压下桃源村的风头。

  只不过常喜乐为了避嫌也是为了让木工坊的人更加有创造力,所以并没有对纺织工具进行改造,而是让他们先自己摸索。而木工坊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真的改造出更适合纺棉的纺车。

  因为不同的材料纤维性质并不相同,这也就对纺车上的绳轮直径大小、锭子数的多寡要求有所不同。如不需牵伸的麻纤维,在并捻合线的时候,轮径可以尽可能的增大,锭子数可以多至五枚;而纺棉则情况并不同,他受到牵伸的限制,不能过高,所以轮径也就较小,锭子最高为三枚。

  而木工坊改造纺车,就是从轮径和锭子数着手的。并且还由之前的手摇式纺车,改造成脚踏式纺车,与黄道婆改造纺车很相似,这使得效率增加了不少。

  这些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为此常喜乐给他们包了大大的红包以做奖励。

  他所会的就是这些人创造传下来的,不过是仗着穿越拿先人智慧来伪一把能人,实际上真正的能人是眼前这些人。

  不过脚踏纺车虽然效率相对手摇比较高,可若想大量生产,就得耗费很多人力。

  常喜乐原本还想再等两年才开始进行大改造,可没有想到棉花推广的速度比他预测的还要快。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上,棉花的推广还是有一段过程的,哪里想得这才短短几年,大家就从不屑一顾变成非常追捧了。

  为了节省劳动力,能让更多劳动力去做其他事,他准备开始建造水转大纺车。

  如今的桃源村对水力利用已经非常纯熟,村子的榨油坊、舂米坊等都利用了水力,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效率。

  而普通的手摇纺车或者脚踏纺车一天最多能纺纱一到三斤,而水力大纺车一个昼夜能纺出一百来斤。

  而改造纺车只是第一步,重点还是在后面的织布和染布上,尤其是染布。

  经过深加工的产品价值会更高,而这里的染布技术并不好,普通老百姓并不能掌握,而是被控制在少数人手上。因此成布相对就非常的昂贵,其中的利润非常的大。

  而棉布属于新兴产物,材质与其他不同,所以染布技术也就颇为保守。

  常喜乐之前就看好这一片市场,只是他当时一股脑弄出来的东西太多,总觉得反常为妖,而且他对染布也不过是有理论知识,具体还得经过试验。

  

  第86章 收养问题

  

  常喜乐因为并非印染专业出身,不过是看多了乱七八糟的书才有所了解,而且掌握的是传统的染布技术,比这里稍微先进却又不及现代技术。不过好处便是,因为是传统技术所需的都是天然材料,都是这里可以寻到的,如此方便了许多。

  他之前通过沈家布庄就了解到这世界的印染水平,这里的印染技术水平大约是近似于隋唐时期,色彩虽然已经颇为丰富,可比起宋尤其是明清时期却差了不少。他只需要将明清时期的水平搬到这里,染出这里缺乏的颜色,就足以让桃源村的染布坊能够在这个世界生存。

  他并不打算拿出太过先进的东西,也不想甩开其他人太多,只需处于不容易被淘汰,拥有自己一片天地,却又不是太过显眼的中上水平亦可。所以复杂的画绘技术他也不打算运用,他对那个本就不是很了解,况且还需要培养专门的能工巧匠去绘制,实在太过麻烦。

  画绘技术多是面向富贵人家,虽然利润颇高,可麻烦事也多。倒不如把目标群体放在小富人家身上,既有些经济实力,又不那么挑剔难缠。

  不过那些都是长久打算,目前还是得先掌握染布的技术,实际行动和纸上谈兵是两回事。

  常喜乐最先要实验的就是用蓝草染布,此时正是最适宜采摘蓝草的时候。

  蓝草的根部就是非常常见的中草药板蓝根,桃源村附近的山上有很多野生的蓝草,常喜乐之前看到的时候,就已经在打它们的主意。这里的人也用蓝草染布,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掌握这样的技术。即便会染,也只是非常简陋的办法,洗涤的时候很容易褪色。

  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很少,为了保证自己不会教了徒弟饿死师傅,大多都是自己家族里传承下来,绝不会外传。

  常喜乐要做的就是丰富色彩,还有用他掌握的技术去固色。只要实现这两个目标,他深信在一定时期内,染布坊就能维持下去。而后面就要靠人民群众的智慧,不能什么事都靠他。哪怕一时困境,只要不至于伤筋动骨,他都不打算出手。

  否则村庄一旦失去的创新能力,若他还在世且肚子里有货还好,可若他哪天不在了,或者已经拿不出新东西,而大家又习惯性依赖,不知道去琢磨去思考,那么这个村子终究会慢慢颓败下去。

  这种情况是他不想要看到他,虽然他管不到身后事,却也希望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村庄可以长长久久的生存下来。

  大家知道常喜乐要找蓝草,便知道他想要染布了。

  孩子们直接将这事给揽下,第二天在杏儿的带领下常家的孩子以及经过训练的童子军们背着小箩筐一起到山里采摘蓝草。

  经过训练之后大家对孩子们进山也放心了不少,不仅仅是因为武力值的增加,毕竟年纪还小现在再厉害,真遇到猛兽肯定是不讨好,之前能够狩猎那都是因为有常昱在控场。所以更多是因为经过训练之后,大家更有组织性,不会谁一时贪玩掉了队。大家只要能团结在一起,不往深处走就不会有事。

  莫看童子军年纪小,可干起这种活来却不比大人差,当天晚上每个人的箩筐都塞得慢慢的,不过一天采摘的蓝草就堆成了一座山。

  还好常喜乐会利用化学加工把植物染料鲜叶种的色素制取出来备染,否则像这里的人,只会利用植物染料的鲜叶浸泡发酵直接着色,若是来不及处理,只会造成浪费。

  “小叔,明天我们能找到更多,今天下午的时候我们找到一处地方,长得可多了!”杨子兴奋的表功。

  常喜乐笑着摸他的脑袋,“你们真是太能干了,不过明天差不多就行了,不用背得那么满,要是压得你们长不高可怎么办。”

  听到长不高这话,孩子们原本的斗志昂扬顿时散去不少。

  杨子憋了半天才开口,“也,也没多重,不会长、长不高……吧?”

  大家对常喜乐的话是深信不疑的,可又觉得常喜乐好不容易给他们找活了,结果还不让大干一票,心里难免想要挣扎一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桃源农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