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一个骗婚夫郎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老烟圈照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5 KB   上传时间:2017-03-02 13:00:41

“什么事如此可乐?快与大伙说道说道”马学东借故凑上来攀谈。

沈书誊一手拦住马学东,替陈青解释“我这贤弟不爱说笑,怕他不自在故意逗他呢”

“呦~怎不知沈正司也这般风趣?”马学东挤眉弄眼的朝众人示意,没一会儿就将注意力都引到陈青身上。

沈书誊见势只得将他引荐给众人,又不无夸口道“我这贤弟虽是乡下人,但人品学识绝非常人可比,就连我这做兄长的都多番受他助益”

“当真?看不出陈兄弟是这般仗义之人,来来来,我代各位敬你一杯”孙斌全仗着做东带头邀酒。

陈青推不过只得仰头喝下,酒一下肚,立马觉出不好!

这酒可比桂花酿烈多了,见其他人纷纷起身准备敬酒,赶忙拱手作揖“在下酒量尚浅,只一杯便醉,未免贻笑大方就不在人前献丑了”

沈书誊见他面色绯红不似作假,也起身替他挡酒“阿青从不说谎,怕是真无酒量才是……各位,能否给在下个面子,莫要再为难我这贤弟”

刚才起头,没等热闹起来就作罢,众人心里多少带了点不痛快,便拿陈青的醉态开了几句玩笑。

沈书誊本就不喜他们这般肆意浑笑,刚想斥责几句,却见陈青轻拍了他一下说道“算了,伸手不打笑脸人,一会儿咱们改地再聊”

不怪马学东爱抓着陈青说笑,贤弟本就长得俊,这会两腮飞霞,当真比京里的俏爷还好看几分。

一桌全鱼宴摆了满满一大桌,等菜品上齐,陈青的酒也醒的差不多了。

京里但凡有点见识的都吃过海鱼,是以众人并未将美食放在眼里,只赞到今个是借了孙大人的光才能在夏季尝到海货。

孙斌全大肆宴客,自然不会只拿海鱼出来现眼,嘴角一勾宣布道“且慢!这等稀松平常之物,怎能用来招待各位同僚?在下不远万里舟车采买回来的可不只这些下等货……”

“莫不是还有什么稀罕玩意儿没端上来?快别卖关子了”马学东立马嚷嚷开来。

众人也好奇孙斌全打算用哪种海货做重头戏,恭维几句便催着人速速走菜。

孙斌全撑足了场面,才让人将一大盆琵琶虾端上桌。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没见过这等古怪之物。

孙斌全接过伙计手里的活虾,得意洋洋的介绍道“先看看活物,这叫虾蛄,因腹部似琵琶琴弦,又能发出噼啪声响,故名琵琶虾。海边愚钝之人也叫虾板子,你们快瞧瞧像不像搓衣板?……”

说虾不像虾,一身硬甲锋利多刺,当真古怪至极,当场便有人被吓的起身躲避,孙斌全所到之处,无不惊的一众同僚面无血色。

这不就是皮皮虾吗?陈青见他们少见多怪,不免暗自发笑。

沈书誊亦有些打怵,但见贤弟见怪不怪的模样,又不似作伪,遂小声问道“贤弟可曾见过?这东西一身怪甲,还真能吃不成?”

“嗯,好吃着呢”陈青舔舔嘴角,只等那冤大头显摆完就开吃。

他有多久没吃虾爬子了?娘的,没见着还好,见着了还真是把馋虫都给勾出来了。

孙斌全玩够了,才擦手招呼众人尝鲜。

可这怪物看着就瘆人,谁敢第一个尝试?搞不好不懂吃法再丢人现眼。是以,众人只默默夹鱼,谁也不肯做第一个试药之人。

陈青等了半晌,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这些家伙还都谨慎的不肯出手。

正在陈青忍耐不住时,孙斌全动了!

只见他探手夹起一只,不无炫耀的展示“我也只是有幸尝过一次,大伙看仔细点,这虾姑好吃是好吃,就是一不小心极其容易伤手……”

陈青才没心思管他如何扒虾呢,见他动手,立马夹起一只,三下五除二掀了虾壳,揪掉尾巴……直到满嘴鲜香,才吧嗒着嘴角咕哝一声“好吃~”

沈书誊满含笑意的问道“当真?”

陈青忙给他剥了一只“快尝尝,可好吃了”

孙斌全剥到一半呆住了,全桌子的人也都呆住了……莫不是这人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

众人扫过桌上一堆虾壳,在看看捏在孙斌全手中的那只虾蛄……呃,剥的面目全非不说,虾肉还都所剩无几,当真不能比较啊,吃没吃过一眼便知。

孙斌全眼尾抽搐的微笑道“陈兄弟可是出身海边?”

陈青纳闷摇头,嘴里还塞着半只虾爬子。这会儿见众人都在看他,这才惊觉抢了主角风头,忙吞掉虾肉擦手笑道“我虽不是海边生人,却有幸吃过一回,这吃法也是跟人学的”

众人听他这般解释,都笑说几句替孙斌全打圆场。

“其实这虾也好扒,只要用对了方法就不易伤手”陈青见他一脸尴尬,也不好再欺负冤大头,赶紧教在座几位快捷方便的剥虾手法。

陈青惯于空手剥虾,只要从头往下数第四节开始掀壳就行,为了照顾不太善于动手的大人,陈青还展示如何借用筷子剥虾。

也就是掰掉虾尾,再从尾部贴着虾背插入筷子,分别向两个方向用力掰开虾壳,就能完好的露出整个虾肉。

这个方法简单易学,众人效仿起来也甚是方便,沈书誊借用筷子撬开虾壳,还不忘对陈青展示“如何?”

“嗯嗯,下次捅到底再掰”陈青边吃边教,快手剥了小半盆虾才满足的一抹嘴“多谢孙大人款待”

孙斌全暗咳一声,本想在同僚面前炫耀一番,结果却被这小子闹了个没脸,这会儿不好发作,只得闷着嗓子问道“陈兄弟可曾吃过螃蟹?”

“嗯,吃过”陈家沟附近的水塘里有不少河蟹,夏秋两季里没少逮来偷嘴,只可惜村里人都不爱吃这玩意,嫌弃肉少吃起来还麻烦,是以除了他兄妹二人,很少有人跟他们抢着捉蟹。

“那你可曾吃过海蟹?”孙斌全咬牙将私藏的海蟹端出来涨脸。

“有吗?”陈青一副还能再吃半盆的架势,悔的孙斌全肠子都青了。众人纷纷笑骂他私藏,不等主家发话,便招呼伙计速速端来。

陈青吃了个肚圆,众人也借光一尝滋味。

席间探讨起海蟹吃法,陈青知无不言,也让众人对他大为改观,一扫之前敬酒的不愉快。

第196章 献计

孙斌全偷鸡不成蚀把米,净鸡蛋里挑骨头跟陈青唱反调。

众人晓得他是气不过被人抢了风头,便都笑着不接茬,怎么说都是吃人嘴短,不好太过扫主家的面子不是?

酒过三巡,连孙斌全都不再揪着那点不愉快生事,改谈起时下朝政。因着陈青人品不错又是沈正司的贤弟,些许不打紧的消息也就没刻意背人。

正聊起筹集粮饷一事,众人打开话匣子纷纷说道起来。

“……边关急缺粮饷不假,可前年靖州大旱就已掏空大半库银,这会儿徐州又闹起水灾,处处都嚷着要粮,你让户部上哪调粮去?”

“可不,我听说户部和兵部都快打起来了,一个说要调粮赈灾,一个又要先紧着边关将士,圣上再不裁定,怕是兵部尚书真得带头围了户部不可”

“各省都无陈粮可用,眼下未到秋收,从粮铺征收也怕力所不及”

“这可如何是好?灾民不得安抚,入冬极易哗变,可将士远在苦寒之地镇守边关,又焉能断炊?”

“年后提案奏请储蓄冬粮,至今尚未得门下省批复……”沈书誊向来忧国忧民,这会也跟着一筹莫展。

即便奏请之事得以批复,那也是秋收以后的事了,眼下远水救不了近火,真是愁煞了一干工部同僚。

“罢了,罢了,连户部都无万全之策,咱们在这光操心顶什么用?喝酒喝酒!”

“马大人此言差矣,你我皆属朝廷命官,为君分忧岂分隶属何职?但若能集思广益筹集对策,亦可谓是忠君爱国之举”沈书誊最见不惯事不关己的做派,当下借由酒劲反驳一二。

“嘿~沈正司你说什么呢?我怎么就不尽忠职守了?……”马学东当即起身呵斥。

众人见势不妙,忙起身劝解二人,沈书誊为国担忧此情可表,可指责同僚就未免太过惺惺作态。

眼见众人将矛头暗指向沈兄,陈青心底暗叹一声。沈书誊为人太过正派,眼里容不得沙子也不能跟同僚明面争执啊?

未免闹的太不愉快,陈青抱拳解围“沈兄也是一时情急,绝非故意挑衅,在座各位皆是人中翘楚,才思敏捷之辈,若能集思广益想出对应之法,以此计压户部一筹,岂不扬眉吐气?”

“嗯?此言有理……”

“还是陈兄弟能言善道,沈正司其心可表,就是为人过于耿直,我看马大人也不必太过介意……不若咱们一起想个办法,狠狠压制户部那群吃空饷的同僚如何?”于大人起身提议。

“好!我也赞同,内斗不免让人笑话,一致对外最好不过……”孙斌全眯眼笑问“不知陈兄弟可有良策?”

陈青一梗,其实听了半天也不是啥都没想,只是碍于身份,不好插嘴而已。此时见孙斌全问起,略作为难的推辞“在下只是一届小民,岂敢妄议朝中政事?”

“贤弟无需谦让,为国分忧不分良贱,但能想到解决之策,还请但讲无妨”沈书誊率先沉声表态。

这家伙上来那个劲,还真是不分场合啊,难怪梁子俊就爱揪着他生事!

陈青原想私下里与他讨论,这会被赶鸭子上架,只能言道“些许看法不足为道,如若各位大人不嫌陈青只是一介泥腿子,那陈青便知无不言了……”

陈青先是就靖州大旱一事开讲,先是大谈灾情,后又提及灾民暴动之实,最终就各人观点阐述时下衙署的防措手段都有哪些弊端。

“如若能将税收化作冬粮储备起来,一可防范次年灾情,二可调控粮价。抑制粮商恶意哄抬价格,也可免于影响民生。倘若附近州县遭灾,亦能在最短距离内调集征用,以防民变”

“无税可征,何以维持国运?”马学东质疑。

“只一年化税为粮,分州执行,想必还不至于动摇根基”沈书誊眼前一亮。

“妙!实在是妙!衙门控粮压制粮商,陈粮亦可于次年充做官粮出售,当真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于大人拍掌附议。

“长远打算,影响远不止于此……”众人缄默不语,思索半晌后纷纷开口央到“不知陈兄弟还有何高见?妄我众人饱读诗书,却远不及一介农户想的深远”

“陈青只是个泥腿子,看到的也尽是些民生百态,实在算不得高见,至于粮饷一事,不知将士中有几成也像陈青这般?”陈青笑看沈书誊。

“这我确有不知,应该大抵都是从民间征集的壮丁,少有官家子弟从军服役”保守起见,沈书誊并未言明。

“呵呵……这会儿还有啥好掖着瞒着的?除了武将世家,谁会送儿孙去前线打仗?边关驻守之人,十有八九都是民兵,各家少爷都在州城当守将呢”马学东嗤笑道。

陈青听罢笑笑“这就不难办了……既然都是泥腿子,扛枪即能保家卫国,卸甲亦可垦荒种田,眼下边关即无战事操心,放着泥腿子不用岂不白白浪费粮食?”

“你是说让将士卸甲归田,屯田养地?”于大人诧异惊叫。

“非也,是让将士屯田养兵,自给自足”陈青竖起一根食指摇摇,眉飞色舞的解释“那么多将士,只抽出少许,或是轮番操持农活足以解决军中伙食。练兵务农两不误,即不耽误排兵布阵,亦不落下田里的出息,岂不大大缓解朝中压力?”

“那今秋如何解围?”沈书誊又问。

“垦荒种田先需囤肥养地,眼下未到小暑,抓紧时间翻种土豆还来得及,待到寒露时节盖上草席,霜降之后就能收获”陈青算过土豆的生长周期,大抵都是三个多月便能收成,现在播种还为时不晚。

眼见众人大谈可行之法,于大人却不免为之忧虑“将领镇守边关本就兵权在握,现下又可自给自足,一旦拥兵自重,岂不……”

众人恍然大悟,惊觉此事万万不可。一旦将军谋反,挥军南上那可是祸国殃民的大患。何以此法至今不曾推行?想必也是碍于此患才无人敢提。

陈青确实并未考虑这点,想了想说道“陈青不懂用兵之道,是以并未多加考虑,可朝廷唯才善用,应该能想出万全之策,届时将军一家老小搬至京城安家,想必也能防患于未然”

此事涉及兵权,众人暂且搁置不提,既然陈青能想到这么多办法,众人也想听听他对防治水患的意见。

思及青平县也曾闹过水灾,陈青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贪官当道,何至于水患迟迟不得解决?

朝廷拨下修缮河道的款项,悉数进了贪官的口袋,每年遭受洪水袭扰的村子举不胜数,若非河道迟迟不修,也不至于历年都要为赈灾银子发愁。

彻查贪官是历来无法根治的内患,连圣上都解决不了的难题,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是无可奈何。

“若能下派清官修葺堤坝,虽不能根治贪污,也可保一方百姓免受洪涝之苦”

“说的轻松,谁敢保证下派那人就不会同流合污?再说地方势力深厚,又与朝中重臣多有瓜葛,怕是清官也难完成皇命……”

“修成了是死,修不成亦是死,这烫手山芋谁敢接?”

“总比坐以待毙,碌碌无为强吧?连试都不敢,莫不是贪生怕死?”沈书誊气急,这般明哲保身哪配为官?惧怕朝中恶虎,弃万民于不顾,亏他们还敢推得理直气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2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一个骗婚夫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