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国师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17-04-25 17:06:13

  看慕晏这眼下青黑的模样,真不知道是几日没合过眼。

  慕晏沐浴之后,刚一倒在榻上就睡着了。在别人地盘上,宿谊不好和慕晏同寝,他住在慕晏隔壁。

  看着慕晏沉睡的样子,宿谊叹了口气。

  自己遭受了那种危险,还能睡得那么踏实,看来自己的心真的挺宽。

  第二日,宿谊起床的时候,隔壁慕晏早已经起床。他打着哈欠,询问慕晏到来的士兵道:“河清呢?”

  那士兵道:“王大人一早就来找大人,似乎在校场。”

  宿谊让那士兵带他去校场,路上遇上马崇。马崇知道他是来找慕晏后,道:“他们已经打完了,正在用早餐。”

  宿谊道:“那我也去。”

  他本就是找慕晏一起吃早餐的。

  马崇正吃完饭出来,他笑道:“少宏那小子,以为练了几年,就敢朝着河清挑衅了,可被打惨啰。你说他怎么这么想不通?”

  宿谊摸了摸鼻子,道:“少宏以前没来军营历练的时候,照旧时时向着河清挑衅,现在底气更足了一些?反正这是他两相处方式,我都看习惯了。”

  马崇哈哈大笑:“少宏来到军营之后一直阴沉沉的,还以为他就是那种比较闷的人,原来在京城中那么活泼吗?”

  宿谊道:“可不是?京城世家公子中,估计他能算最活泼的之一。少宏成长很快,是担得起重担的人。有句话叫什么?大器晚成?”

  马崇笑道:“以少宏那年龄算不得大器晚成,而叫年少有为吧?”

  宿谊想了想,道:“也是。我去看看他们。”

  宿谊走到吃饭的地方的时候,慕晏和王博源虽然已经吃完,但并没有离开,而是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慕晏和王博源脸上都有乌青的痕迹,看不出来谁比较吃亏。但听马崇的话,应该是王博源输了,输的还比较惨。

  王博源一大早来找慕晏,是以暗恋者的身份来找慕晏这个护卫心上人不利的渣渣的麻烦。慕晏冷笑一声,把王博源暴揍一顿。

  就王博源那万花丛中过的前纨绔,还敢称暗恋宿谊,简直玷污了宿谊。暗恋宿谊途中,也没见他身边女人少过。若王博源不说,慕晏还能当他是朋友,王博源既然敢说出来,慕晏就敢收拾他。

  让宿谊遭受这种危险他很愧疚,很后悔,很自责,但陛下可以质问他责怪他,皇后可以质问他责怪他,甚至太子和二皇子都可以,但其他人还是算了吧。

  若王博源以友人的身份这么说,慕晏可能还会站着让他打几下再还手,现在……

  王博源是自己作死。

  王博源自己也知道,但即使他现在已经成熟,性格也产生很大变化,但在慕晏面前,他还是管不住作死的心。

  他在慕晏面前,就是从小作死到大,被慕晏收拾着收拾着,两人就成关系最亲近的好友,比两人其余朋友都铁上几分。王博源在慕晏面前,即使是现在,嘴上把门也不容易。

  不过两人也不可能打出真火来,打完之后,两人还是好哥们,现在不就聊得火热。

  宿谊一看,两人果然已经和好,便端着自己的早餐,坐在他们两旁边,听他们聊天。

  虽然边疆战事是机密,但以慕晏身份,是可以听这些机密,也可以提出建议。当然,若是其余人,慕晏不会听,也不会说。现在面前是王博源,慕晏便暂时充当了幕僚的作用。

  宿谊听了一会儿之后,觉得一头雾水。他果然还是听不懂那些什么行军布阵,吃完早饭之后,还是泡在工坊里,跟那群技术人才一起工作吧。

  术业有专攻嘛。

  宿谊离开的时候,慕晏对宿谊道:“你想留在这里一阵子?”

  宿谊道:“把手上的东西做完就走,不会耽误事。放心,我运气没那么差,哪会这几日时间,匈奴就打过来了。”

  慕晏叹气:“那你快些,陛下很焦急。”

  宿谊道:“等这边打了胜仗,陛下就该高兴了,哪顾得上跟我急。”

  宿谊笑了笑,冲着慕晏摆摆手,步伐轻快的去找那群技术人才讨论加固防御和增加远程攻击武器的事了。

  待宿谊走后,王博源道:“匈奴真是越来越嚣张了。”

  慕晏道:“朝中这次抓到几个人,据他们交代,那些藩王不仅和高句丽有联系,和匈奴也有联系,还有一些家族,不知道给匈奴人行了多少方便。不然他们不是那么容易渗透进来。”

  宿谊在来之前,王博源和慕晏并非在讨论此次即将爆发的战事,而是宿谊一语中的之事。

  当日宿谊见到王博源后,因担忧会生出其他事端,便即刻启程,当夜便赶回了兵营。第二日,王博源就得到消息,宿谊当日留宿的客栈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有几位留宿的客人即一个来不及逃走的店小二被烧死了。

  宿谊说他买好衣服佩饰之后,第二日换了一身装束离开客栈。或许那些监视的人没认出换完装束后的宿谊,以为宿谊还在客栈,便做出了这等凶残之事。

  纵火的人当即自杀,一点讯息都没留下,也无从追寻其背后之人。但那客栈所住的人皆是普通百姓,身世十分简单。客栈的掌柜又是和善之人,从未和人结怨。除了宿谊之外,他们想不到其他这客栈被纵火的原因。

  王博源本在和慕晏庆幸此事发生在宿谊走后,宿谊一来,他两就停止了讨论。

  若是宿谊知道因他缘由害得别人无辜枉死,以宿谊性格,一定会十分自责。王博源在得知这消息之后,便瞒着宿谊。

  这年代,这种消息若是存心瞒着,是传不到宿谊耳中去的。

  如此血债,王博源不需要让宿谊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他会在战场讨回来。

  “他们即使在现在也能弄到路引,绕过防卫,在朝中一定还有他们的人。”慕晏道,“特别是北疆这一片。我会禀奏陛下,好好收拾一下这边。现在朝中能腾出手来整治了。”

  王博源点头。

  他们知道边疆一直有人为匈奴效力,只是朝中有危机,北疆战事又胶着,没有精力去将这个地方翻一遍。

  现在朝中隐患已经拔出,边疆这几次战事又接连获胜,是时候整治一番了。

  “昱朝不好吗?”王博源叹息,“为何生于斯长于斯,却要为匈奴效力?匈奴若是攻破了边关,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得些钱吧。”慕晏曾经跟着皇帝逐鹿天下,打的仗多了,许多事已经见得习惯了。一些人,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至于国家,他们是不管不顾的。

  一些人认为,国家强着,自己挖一点墙角出卖一点机密换一些金银,没什么大不了,这种人是蠢;一些人认为,就算这个国家灭亡了,没关系,他可以花钱投靠下一个政权,这种人是恶毒。

  “不管他们出发点是什么,叛国便是诛九族的大罪。”慕晏道,“和这些人没有什么道理可说,只有血能让他们吸取教训。”

  王博源点头。

  来到这里之后,他已经杀过不少为匈奴人传递消息的昱朝人。之前还会困惑悲愤,现在他也已经习惯了。

  习惯,真是一个悲伤的词。

  “不知道这次匈奴大军什么时候来,听闻他们已经集结了。”慕晏叹气,“不过康乐只停留几日就走了,应该碰不上才是。”

  王博源点头。

  然后,他们两就见识到了何为乌鸦嘴。三日后,宿谊表示事情已经做的差不多,正在安排人埋地雷的时候,就听探子来报,匈奴大军朝着边关压来了。

  宿谊沉默了一会儿,道:“看来我暂时是不能走了。在匈奴军队攻打的时候,我若是离开,会被人认为临阵脱逃,说不得会动摇军心吧。”

  “别闹了,”慕晏道,“你能动摇什么?!谁不知道你的安危最重要,快跟我走。”

  宿谊耸肩:“我觉得这不是我自己吹嘘自己,是真的会。”

  慕晏看向王博源。他非边关将领,即使身份地位高,也从不插手边关只是,顶多给马崇或是王博源当一下幕僚。所以他没有接触底层士兵,也不知道他们对宿谊到底是何种态度。

  王博源叹了口气,看向马崇。

  马崇道:“是我的错,本想匈奴人不会这么快来,国师理应离开了才是,就没有多想。谁知道匈奴人现在已经打来了……”

  慕晏按住额头道:“难道下面已经开始传,有国师在,此战必胜?”

  马崇叹气。

  慕晏道:“这其中有多少是将士自发的言论,多少可能是匈奴人的钉子散播挑起的言论?匈奴人会不会是知道康乐还没离开这里,才急急忙忙打过来,他们的目的说不定就是将康乐留在这。”

  马崇也觉得这言论太突然,前几日还没有人这么说,怎么突然就传开了。被慕晏这么一说,马崇心中立刻不安。难道匈奴人的钉子已经安插到军中了?

  “不管如何,既然他们已经这么说,我就不可能走。”宿谊道,“难道他们会认为,将我留下来,会让他们好过不成?”

  地雷、大炮、连投石机投掷的都是火药桶。

  “我会让他们后悔。”宿谊心中又泛起仇恨的情绪。

  有些事,或许一辈子都忘不了,比如因自己枉死的那几个侍卫。

第147章

  宿谊决定留下来, 马崇还是要对军中进行清理的。

  匈奴人可在军中散播言论, 岂不是可以动摇军心?大战当前,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

  宿谊本想又弄出一次战争动员,比如放烟花之类,被慕晏阻止了。这要再来一次烟花,真的就拦不住民间的言论了。宿谊的声望太高了也不是好事。虽说现在压着也难,总要注意一下。

  宿谊想了想, 放弃了烟花助阵。地雷已经够可怕了, 再来烟花,真会让人以为他有什么大本事呢。

  战争动员不能做, 宿谊除了管理一下那些新式武器之外,好似没什么可做的了。

  不过打仗要他来做什么,昱朝才是要完蛋了吧。

  宿谊想了想, 专门盯后勤去了。宿谊在看电视的时候,总看到会有人拖后勤的后腿。前线将士还在打仗, 后勤就敢侵吞他们的军粮, 将他们的的衣物盔甲都换成残次品, 甚至为了打击某个政敌,故意延迟后勤抵达时间。

  将士们浴血奋战,却吃不饱穿不暖,连兵器都不够。

  我在行军打仗上帮不了忙, 难道还不能在后勤上帮忙吗?宿谊背着手,天天去检查后勤了。

  在皇帝如此重视边疆的时候,这时候后勤可没有敢克扣的。不过在分发的时候, 还是会有些猫腻在。这都是底下人的小聪明了,和什么朝廷倾轧没关系。

  在宿谊的紧盯下,这些小聪明可不敢使。每个将士碗里的东西都是足量的。

  在边关,最难得的物资反而不是肉和布,而是盐。之前盐的产量非常低,盐的运输也十分困难。不吃盐就没力气,盐和铁同样作为军事物资,被朝廷看重。

  之前朝中一直有人上折子让盐也收归官营。

  宿谊在青州搞盐场成功后,就将盐场的建造图纸和晒盐方法给了皇帝,皇帝立刻让人誊抄之后,快马加鞭送给各地刺史,各地沿海官员也开始搞盐场。

  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官员因想虚报功绩而出现的类似于胡乱圈地、压榨百姓的问题,但大部分地方官员都不蠢,都是将其作为一件可以收拢民心的事来做。他们都学着宿谊,用钱粮雇佣百姓,不但提高了盐的产量,还得了好名声。

  至于那些借着建造盐场霸占良田,乱摊派徭役的官员,皇帝正等着他们如此做。皇帝下旨就是让各地按照宿谊的方法做,不摊派徭役,不占良田——海边本身也种不了田。这些抗旨的官员们,皇帝就有借口一一收拾。

  收拾了这些地方官,正好腾出位置给下一批科举进士。现在又要新一轮科举考试了。

  而那些在地方飞扬跋扈,以为可以只手遮天的官员大多是和地方豪族勾结。若不是地方豪族需要那些田地,官员过一段时间就会轮值,何必在皇帝特意下旨点明怎么做的时候,还公然抗旨不尊?

  以后进士出身的官员也会渐渐被官场腐蚀,有些变得甚至比豪族出身的官员更加贪婪。但现在他们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是官场一股清流,一切以皇帝的旨意为准,他们是皇帝直属的臣子,不依附于任何世家豪族。

  在这种前提下,边关这次的盐比往年充裕不少,宿谊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军需物资心里很高兴。看来克扣军需什么的,没有在这里发生呢。

  而且现在北疆的屯田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待这里的土豆玉米和棉花丰收之后,应该能大大减缓军需的耗费吧?

  北边虽然雨水少,但阳光充足,正好适合种植棉花。说不定这里的棉花种多了,还能运往其他地方呢。

  宿谊想,之后将羊毛纺织的机器也研制出来,科学放牧的方法也总觉出来,以后咱们占了匈奴的地,也不会说人家蛮荒,可以在上面养牛羊羊圈地放牧了。

  来到边关之后,唯一一件在吃食上让宿谊高兴的是,牛肉可以随便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