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国师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13 KB   上传时间:2017-04-25 17:06:13

  兑换点看上去很多,但是并不经用,就跟钱一样。

  宿谊受家人影响,一直很爱喝茶。不过白水蜜水花茶也不错,所以他一时半会儿没想到茶叶的事。现在无意间看到了系统里茶叶的兑换选项,他就兑换了。

  他兑换的是各种极品茶叶, 并非茶树种子。这个时候已经有茶树种植, 只是炒制手法要和泡茶手法不同而已。

  宿谊兑换茶叶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炒制各类茶叶的方子。这样他就能自己炒茶喝了。

  宿谊又攒了三次抽奖机会。他选了一个良辰吉日, 焚香沐浴,祷告天地。

  因为宿谊没有特别想抽的东西,所以选的是随机抽奖, 并没有固定类别。

  第一次宿谊抽到的是《论语》一本。

  《论语》好啊,然而现在有。宿谊默默的将《论语》放到书架上。

  第二次宿谊抽到的是朱自清的《背影》。

  这可是一篇好文章, 无论什么时候重读, 都会被其中的父爱感动。宿谊读完之后就把那张纸烧掉了。

  “最后一次了。”宿谊自言自语, “上次就是第三次抽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也能吧。”

  宿谊闭上眼,用掉了最后一次抽奖机会。

  半晌,他才睁开眼睛, 捡起面前那几张纸。

  纸上面写着,“玻璃制造方法”。

  果然抽出好东西了!玻璃的制造方法呢!这可属于科技呢!非常难抽呢!

  “然而,我知道。”宿谊面无表情道。

  作为一个技术宅, 制造玻璃的原料不难得,制作工艺也并不难,怎么可能没做过?这种好不容易抽出五星卡,结果是自己有且已经满破的卡的感觉,简直比没抽中还……

  咳咳,比没抽中还是要稍稍好一点。至少证明自己运气不错。宿谊自我安慰道。

  宿谊扫了一眼“玻璃制造方法”,确定除了分类比较详细之外,并没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然后就将其夹在了刚抽出来的《论语》中。

  如果哪天他心血来潮想制造玻璃的时候,至少不用自己总结了。

  宿谊强行把自己这次抽奖归于圆满成功,然后把茶叶炒制的方子交给了管家,他只管茶叶炒制成功之后,来尝尝味道对不对。

  管家对宿谊拿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报以崇高的敬意,这次也不例外。

  说实话,现在虽然因为皇帝提倡节俭,饮茶之风渐渐兴起,但那茶真的不好喝。

  现代人喝的茶叶,是在明代才开始兴起的。在明朝之前,仍旧流行煮茶。日本的“茶道”,是源自宋朝的“点茶”。

  “点茶”的过程为先将饼茶碾碎,将碾碎的茶放入茶碗中,待水烧开之后,用沸水“点”茶碗中的茶叶碎末,其成品在陆羽的《茶经》中描述为“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

  但喝过抹茶的人都知道,无论抹茶的功效被吹的再神奇,但抹茶的确是失去了茶叶本身的清香,而加重了茶叶本身的苦涩。因此在炒制茶叶在明朝被发明之后,“点茶”这种茶礼就逐渐消失了。

  这和什么保留传统文化之类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在华国人心目中,茶叶不过是一种饮品,贵族喝得,平民也喝得。上层人士拿着高档的器具研究怎样泡茶才能最好喝最有逼格的时候,平民用开水一冲一泡,照旧能喝得开心。淘汰“点茶”,不过是因为“点茶”不够好喝罢了。

  虽然外国的确有许多好的地方,在保留传统文化上也有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的地方。但是拿着华国人淘汰的饮茶方式,非说是华国退步了,这就是睁眼说瞎话了。

  宿谊作为有钱人,喝茶自然是比旁人讲究的多的。在平时的时候,他也是直接冲一杯茶就喝。但经过比较繁琐步骤的“泡茶”,确实味道和直接冲泡茶叶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可以装逼。

  作为天师,怎么能不装逼。

  下次来客人,他需要装逼的时候,就亲自泡茶给人喝吧。

  现在,他开始练习泡茶的姿态,怎么才能让姿态更优雅更优美,要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赏心悦目。

  为此他浪费了许多极品茶叶。不过这些茶叶也不算浪费,因为茶水都分给其余人喝了,还邀请了慕晏那边的管家来喝。

  在两边管家喝过宿谊亲手泡过的茶之后,对于茶叶炒制就更加上心了。

  说夸张一点,他们从未喝过那种口齿留香的“茶”。茶的苦涩降到了最低,只余下茶叶的清香,在口鼻中萦绕不散。

  茶叶本来就有提神的功效,但现在的人并不知道茶叶的成分,只将去提神功效归功于茶叶苦涩的口感。但现在茶叶的苦涩味已经压到了最低,但提神的效果却半点折扣都没打。不仅人在喝了茶之后疲惫一扫而空,还有一种淡淡的愉悦从心中升起。

  而随着宿谊泡茶的技艺逐渐熟练,其泡出来的茶的味道也越来越让人沉醉。

  宿谊没有茶园,慕晏是有的。慕晏早就说了这些“俗物”可由宿谊随意支配。不过一些茶叶而已,管家自己都能做主。

  茶叶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茶、青茶、红茶、黑茶等。工人熟练掌握了炒制茶叶的技术之后,但泡出来的茶仍旧没有宿谊泡出来的好喝。

  即使他们最后在原料选择上极尽苛刻,但与宿谊泡出来的茶仍旧有些许差别。

  最后喝茶的人只得将这种味道的差距归结于宿谊这个人本身的“魅力加成”。

  宿天师亲手泡出来的茶,和普通凡人泡出来的茶,能一样吗?

  其实……能一样的。只是宿谊用的是系统出品的极品茶叶而已。

  拿绿茶“竹叶青”举例。竹叶青为峨眉山出产的绿茶,分为三个级别。“品味级”即是茶叶嫩芽精制而成,色香味形俱佳;而“静心级”则是在精制后的茶叶再精选而得,其色香味形自然又上了一个档次。

  最终的“论道级”,连产地都限制了。只有峨眉茶场中一小块特定的地方所产出的茶叶,在特定的时间采集嫩芽,再经过精制并精选之后,才能得到的极其稀有的茶叶。而“论道级”中也有高低差别,最贵的一小盒定价两万元左右。

  “竹叶青”还只是创立历史较短的名茶。若是“君山银针”“祁门红茶”等老牌名茶,其品级最高等的,只能用“有价无市”来描述了。

  宿谊从系统中得到的茶叶,就是如此的珍品。即使在前世,宿谊也只能偶尔蹭到一点。老牌名茶基本没可能喝到。

  现在靠着系统,居然能喝到如此极品的茶叶。宿谊已经沉醉在茶香中,无法自拔了。

  这极品的茶叶不仅仅是物以稀为贵,其香味和普通茶叶,的确是天壤之别。

  因此之后虽然茶叶炒制成功了,享受惯了的宿谊仍旧习惯从系统兑换茶叶。反正放进系统空间的包裹里,物品的时间并不会流失。

  而宿谊待客时,给客人喝的当然是自己喝的茶叶,其味道和外面的茶叶不一样,可想而知了。

  但别人并不知道茶叶不同,只道是宿谊与众不同了。

  当宿谊将泡茶的姿势练的七七八八的时候,慕晏终于回来了。

  剩下的繁琐的扫尾工作,皇帝派了其余人接手。大功臣慕晏和太子可以休息了。

  当慕晏风尘仆仆回到家的时候,宿谊炫耀似的给慕晏泡了一杯解乏的绿茶。

  宿谊专门让工匠制作了一套泡茶的陶器——虽然他想用紫砂壶,但他忘记紫砂壶的原料是产自哪里了。

  水是清晨从嫩叶上收集而来的露水,当水“铫缘涌如连珠”的时候,略等几秒,待沸水稍凉,用水壶从高处沿着壶边将水缓缓注入茶壶之中,从高处留下的水迅速将茶叶冲散。水与壶平后,宿谊轻轻挂去浮沫,盖上茶壶盖,再用滚水淋灌茶壶,最后,再将茶壶嘴凑近杯沿倒出。

  先用茶水烫杯后才斟茶。第一道茶倒出之后,再泡第二次。

  第二次倒出的茶和第一次倒出的茶水混合。第三次泡出的茶与第二次倒出的茶水混合。如此反复。

  慕晏惊奇的看着宿谊泡茶,心中称赞宿谊泡茶姿态的句子已经可以写成一篇赋了。

  当他将茶入口之时,“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咙,神明凌霄汉”,烦躁和疲惫好似在茶香中消失无踪。

  “如何?”宿谊得意道。

  慕晏微笑:“虽说早已从信中得知康乐的茶,但真品过之后才知其中真味。康乐此刻心情似乎很喜悦?”

  宿谊道:“据说厉害的品茶者可以从茶中品得泡茶者的心情。不知河清是品出的,还是猜出的?不过友人归来,贫道自然是喜悦的。”

  宿谊端起茶杯:“以茶代酒,贺河清归来。”

  慕晏笑容越发灿烂:“我回来了,康乐久等。”

第80章

  自宿谊给慕晏泡了一次茶之后, 慕晏就爱上了喝茶。

  准确来说, 应该叫爱上了泡茶。

  有茶园,有炒制方法,很快就有茶叶陆续送到。慕晏缠着宿谊教他泡茶,自认为动作什么的都已经出师,但泡出来的茶味道还是不如宿谊。

  宿谊对慕晏除了系统和穿越之外,其余没什么不可说的, 便直言是茶叶的问题。

  慕晏并不问宿谊的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为何之前没见过。他一门心思想泡出更好喝的茶,便询问这茶叶有什么讲究。

  宿谊道:“种植的土壤、气候, 采摘的季节、时间、手法,都是有影响的。”

  慕晏叹息:“世人以饮茶为清廉,可以康乐所说, 饮茶也不见得清廉。”

  宿谊笑道:“清廉有清廉的饮茶方式,不清廉有不清廉的饮茶方式, 因人而异罢了。何必非给物安上一个名头?都说翠竹为君子, 家中栽种翠竹, 就是君子了吗?”

  慕晏点头:“康乐所言极是,是我着相了。”

  慕晏在知道茶叶有这么多讲究之后,就开始研究怎样的茶叶泡出来才最好喝,最后写成一本笔记。

  后人有整理先人文献, 结合自己经历成研究茶艺一书,其中多处引用慕晏的笔记。

  因慕晏并没想过将自己饮茶笔记刊印成书,之后虽然因多次传阅而流传下来, 但到现代之时,他的饮茶笔记已经失传。

  所幸在那一部书中被引用摘抄,留存了一部分内容。

  而慕晏的饮茶笔记,为历史学家研究炒茶法的起源时间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以慕晏笔记所言,炒茶法为最具传奇色彩,在各种影视小说中疯狂跑龙套的宿天师最先采用。但宿天师说是门派所创,并非他发明。所以发明人并不可考。

  但炒茶法的确是在宿天师手中推广的。宿天师多次用新的泡茶方法待客,因其玄妙的手法和绝佳的口感,被京中权贵争先效仿。

  本来饮茶之风在南方盛行,北方仍旧以饮酪浆为主。当炒茶法从宿天师手中传出之后,北方饮茶之风逐渐盛于南方。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炒茶法和泡茶法应该早于这个时期。因为从慕晏的笔记中可以看出,宿天师拿出的一套方法已经十分完善,连各种茶的分类都十分清晰。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若是刚发明出来,应该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只是不知道宿天师师从何处,这套方法是从何而来。

  宿天师的门派为谜,历史学家争论纷纷,却没办法拿出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结果。

  宿天师的门派所在地也被众多国家地区纷纷抢夺,多是根据宿天师来之后,带来的“农作物”来判定。

  有说来自印度的,有说来自欧洲的,有说来自非洲的,更多的说法是宿天师的门派就建立在美洲大陆上。

  因为宿天师最先提出了美洲大陆的位置,之后昱朝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根据宿天师留下来的讯息,经历九死一生,到达了美洲大陆,为第一位发现美洲大陆的人。

  但因茶叶的缘故,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宿天师到过美洲大陆,但门派不一定在那里。

  当然,华国人最认可的一种说法自然是宿天师的门派就在华国群山峻岭中,只是他、或者他同门派的人到达过这些地方而已。

  可惜并无遗址或文物证明这个门派存在的痕迹。

  但所有研究者都认为,门派肯定是存在的。这个门派也并不是什么修仙门派,而是集中了一大群古代科学家。他们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只是因为东汉吏治黑暗,隐于山野。

  待天下重新安定之后,门派才派宿谊下山,将这些东西拿出来造福民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