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比邻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巫羽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59 KB   上传时间:2017-05-14 15:22:50

  李二昆想,他这儿子,脑子真灵活。

  即是决定等候时机前往登流眉,李果便没有回京。他托人通知政敏和掌柜,他会留在刺桐,珠铺交由他们管理,将记帐的责任交付给李掌柜。

  在刺桐的这段空闲日子,李果陪伴在家人身边,果娘见他不着急回京城,也不催他以生意为重,觉得钱挣多挣少不重要,能陪在身边就挺好。李果过着逗二果,牵果妹,背泊珠的日子,泊珠还是叫李果爹爹,都不改口了,李果由她叫着。

  尚未入夏,便有三五位海商从登流眉贩运来安息香,运载的数量很少,但毕竟他们安然返回。李家父子为此专门请这些海商喝酒,从他们口中得知登流眉战乱确实结束了,登流眉一带的海寇也得到控制。

  李果去找果娘讲出海的事,那是一个午后,李果在果娘房中逗二果。果娘见李果欲言又止,便问李果有什么事。李果旁敲侧击谈起登流眉的安息香,以及近来不少海商从登流眉贩香回来。

  “娘,我和爹商议了许多天,觉得现在这个时机,正好前去贩香,路途很安全。”

  “好好珠商你不当,你要去当海商,你图什么?我们家的钱,两辈子都花不完。”

  果娘觉得现在这样殷富的生活,她已经是做梦都不敢想,这对父子却是如此不安分。

  “图财,还有一官半职务。”

  唯有做海商,才能有朝一日,以财富凌驾于社会的规则上,也唯有当海商,努力贩卖香药等官市的物品,有朝一日才有可能被授予官职。

  “财家里有,当官不是我们这种小老百姓能当。”

  果娘摇头,她这个孩子很聪明,然而心比天大。

  “娘,光有大笔财富,没有官人罩着,早晚被人抢去。”

  李果对这样的事有深刻体会。

  “果子,娘不舍得你再去吃苦,再说这天下钱那么多,你还能挣完它吗。”

  果娘将二果放在床上,摸了摸二果甜美的睡容。

  “别以为娘不知道你心思,婚你也不结,还想要个官职,你是不是在京城喜欢上官人家的小娘子了?”

  果娘这是母亲的直觉,很准。

  李果听得目瞪口呆,娘这推测好生厉害,若是他再漏点破绽,娘说不准就要看出他和启谟的关系了。

  “没有呢,我不喜欢京城的小娘子。”

  李果摇头摆手。他也就是喜欢京城里那位探花郎而已。

  孙齐民不参与家族的海贸生意,他命好的很,每年只管分钱,无需奔波劳苦。海贸,孙家有代理人。孙家船往返三佛齐国(今苏门答腊),运去瓷器,运返象牙、珠玑,以及低品质的香药。

  李果找上小孙商议借孙家船去登流眉,小孙自然同意。

  谈妥这件事后,扬帆出发。孙家代理人叫陈烟,是位刺桐人,正值壮年,有十多年的海外贸易经验。

  出航时,已是六月,刺桐守郡和市舶司官员的九日山祈风仪式完成多时,他们落在许多海商后头。

  不慌不忙扬帆,船出刺桐,于琼州遇到巡检司的船队,也就在这船队中,李果认出了袁六子。袁六子一身武人装束,英姿飒爽。

  “南橘,多时不见,你怎么在孙家船上呢。”

  袁六子家族镇守琼州多年,而南下的海船,都需途径琼州补给,由此袁六子认得刺桐孙家船。

  “袁兄,我在当海商,以后多关照。”

  李果遇着故人十分开心,在船上拱手。

  “你们该不是也要去登流眉?”

  这些时日,途径琼州的海船暴增,人人都要去登流眉。

  “正有此意。”

  陈烟上前行礼,他认得袁六子,往日也打过照面。

  “自打旧冬,登流眉战乱结束,前往的海船落落不绝,交人、海寇也纷纷出动,可得当心。”

  琼州过去,便是交人的地界,交人凶恶,半道打劫不说,还有些潮闽地的无赖盲流聚集成为海寇。

  “多谢袁兄告知,我们会小心谨慎。”

  李果看着巡检船上英气挺拔的袁六子,他想这人是武将之后,仪表堂堂,却不知晓他和那柳叔瑀可还有后话。

  “你我交情,道什么谢。来,我护送你们过交趾界。”

  袁六子这话语一落,孙家船上众人万分感激。

  孙家船的水手众多,真打起来不怕海寇,然而能免去海寇的纠缠,也是幸事。

  到此时陈烟才对李果刮目相看,这李家小员外,竟然还认识琼州帅府主人之孙袁琦。

  有巡检司的船队护航,孙家海船安然渡过交趾界,抵达真腊。

  他们停泊真腊补给,在酒肆打探登流眉的信息,确认登流眉战乱结束,海港此时停泊着各国海船,十分热闹繁华。

  从真腊出航,顺风顺水,很快抵达登流眉,孙船靠港,见风帆林立,果然在真腊听到的传闻不虚。

  登流眉是小国,经过多年战乱,此地番人稀零,海港里卖香药的牙人,多是真腊和麻兰国人。要和这些人交易,也能买到顶好的安息香,价格自然是昂贵,不过贩运回国也还有利润。绝大部分商人便是和他们交易,省事省时,不必冒着性命危险进入山林。

  李果购得安息香,在登流眉没做停留,起航返回刺桐。半途停泊琼州补给,船刚靠岸,便听巡检司的士兵大声囔囔:“孙家船来了”。船上众人不解,以为是出什么事了,不想袁六子匆匆赶来,跟李果说他想搭船去刺桐。

  孙家船乐于帮助袁六子,每每出航,都经过琼州,和袁家交好,是求也求不来的美事。

  袁六子简装上船,他这人平易近人,没两日便和船上的船工混熟,在甲板上吹风看海,好不惬意。李果问他怎么突然想去刺桐?袁六子看着海涛沉默好久,才缓缓说:“听闻叔瑀在福州任职,去年秋时赴任。”李果虽然不知道袁六子和这位柳家二郎有什么样的过往,但袁六子看来对他念念不忘。“这般说来,你可是要去福州?”刺桐离福州近,从刺桐前往福州,不过是几日的路程。

  海风吹拂袁六子英朗的脸庞,他在琼州这段时间,看起来神采奕奕,在京城难得养出几分书生味,早已消失殆尽。

  “不,我到刺桐走走,你可得尽地主之谊啊。”

  “放心,我带你去把城东酒楼都吃一遍。”

  想起往昔在京城吃喝的情景,两人相视而笑。

  袁六子问李果在京城的事,为什么好好珠商不当,突然出海当起海商,李果逐一都说了。

  “我听闻赵子希是今科探花郎,真是厉害,他也才十九岁。”

  袁六子聊着聊着提起了赵启谟。

  “他去洪州,任职通判。”

  “洪州离刺桐也算不上远,你去见过他吗?”

  “没有,我有好些时日未曾见过他。”

  李果想念赵启谟,然而他的想念无济于事。他即使是在外航海,也随身携带着赵启谟的书信,藏在枕头里,夜晚拿出来读一读。

  得亏阿七经常要去景德镇运瓷器,帮他们两人捎带书信。

  袁六子并不知道李果和赵启谟是情人关系,否则他该感慨唏嘘了。

  安全抵达刺桐,李果浑身上下没少块肉站在果娘面前,果娘见他安然回来,心惊胆战多日,到此时才放心。李果跟果娘说待顺利跑几趟生意,和登流眉卖香药的牙人相熟,就将生意交给代理人去做,他不必亲自出海。

  袁六子在刺桐居住,他住在静公宅里,他每日不是出去闲逛,便是在院中看花花草草。李果告诉他这宅院里住过赵启谟,也告诉他自己和赵启谟年幼时的事情。讲到海大鱼,溺水和搭救还有启谟离去时的追赶,听着袁六子十分唏嘘。

  “我与叔瑀,幼年时相识于岭外,柳公当时谪官在钦州。我娘是钦州人,一年跟娘去钦州省亲,见着住在官舍里的叔瑀,他那时不过六岁。不想我们长大后,会在京城相遇。相遇时,相互都认不出来,却是一见如故,结交后,才思忆起童年之事,也是桩趣事。”

  袁六子笑语,他说起柳叔瑀时,眼神特别温柔。

  数日后,袁六子前往福州。

第104章 洪州相见

  不觉在洪州任职通判, 已有两年。春时, 家中来信,告知秦嫣娘要解除婚约, 赵启谟满口答应。老赵夫妇对赵启谟的婚事十分牵挂, 让赵启谟三年任期满, 便回京去成亲,不能再耽误。赵启谟知道早晚瞒不住, 待三年期满, 他便如实和家人说。

  婚约解除,赵启谟书信告知李果, 果子当年说了, 等婚约解除, 他就去找启谟。这两年,赵启谟十分想念李果。他知道李果在当海商,每年都有好几个月人在海外,而不在刺桐。

  收到家书不久, 在越州任职司理参军的秦仲平突然前来拜访。那是个黄昏, 赵启谟从官廨返回住所, 差役跟他禀报越州司理求见。赵启谟连忙进屋,见到端坐在厅中,朝他微微一笑的秦仲平。

  两人宦游异乡,往时虽有书信往来,但已有两年未曾逢面。

  “仲平,你什么时候前来洪州?”

  越州离洪州路途遥远, 秦仲平有官职在身,不可能擅自离职,大抵是出了什么事。

  “今日刚抵达,我要回京丁忧(给父母守孝),早些日子,后母去世。”

  秦仲平说得无奈,他得回家守孝三年。

  虽然这位后母,待他和阿嫣十分刻薄,然而也是他母亲。

  赵启谟这么一听,也才知道为何先前阿嫣会解除婚约,逼迫她的那个人死了。以秦仲平的宽仁,往后家产,必然会分阿嫣一份,无论她出嫁与否。

  “子希,阿嫣之事,多亏你帮忙。”

  秦仲平道谢,他此次来洪州是顺道路过,正好来看看友人。

  “忏愧,我也是各取所需。”

  在做出定聘和日后解除婚约的决定时,赵启谟已算不得光明磊落,他为一份割舍不得的情,做下愧疚之事。然而他并不后悔。

  “婚约解除,想来你明年回京,可就由不得你不成亲了。”

  “是如此。”

  赵启谟轻轻回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你也不是隐士,鹤子梅妻不合适,会招人闲语。”

  如果因为无妻无子被人逮着短处弹劾,那恐怕会有些麻烦。

  “我不惧闲语,再说任职千里外的异乡,谁人知你老家有无妻妾子女、是否和离。”

  赵启谟喜欢当地方官,俸禄比京官丰厚,而且自在。

  “那人也是不成亲吗?”

  秦仲平说不过赵启谟,他不能理解赵启谟不婚的选择,却知道他是为了一个人。

  “也是。”

  回想往昔李果的来信,他不曾催促过赵启谟解除婚约,他也不会去谈及婚配。可赵启谟知道李果的心思,住在一起,一张床,白头偕老。

  秦仲平没再往下问了,他很震惊,他刚听到了男子间的婚誓。

  因为要赶回京丁忧,秦仲平没在洪州多做停留,第二日赵启谟将他送上古道,秦仲平说:想来世间千百种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肖似,往时我不懂阿嫣,近来似乎懂了。

  总有人,不肯遵守礼教,所谓的性情乖张,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或许艰难,但无怨无悔。

  秦仲平回首,看到仍站在古道旁送行,未曾离开的赵启谟,这人凤表龙姿,昂藏七尺,却是叛道离经之人。秦仲平拱手道别:子希,前路多珍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7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1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比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