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子逆袭[重生]_分节阅读_第249节
小说作者:四月流春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7 MB   上传时间:2017-05-21 19:32:16

  “陛下不是早封了雍儿亲王爵位吗?”杨皇后忍不住指出,她的儿子尚未封王,难免耿耿于怀。

  “那是孩子应得的。谁功谁过,朕心里明白。”承天帝笑了笑,轻轻掠过此话题,转而吩咐:“来人,上酒,朕要痛饮一番!”

  “陛下,御医说——”李德英苦口婆心刚开了个头,就已被承天帝斜瞥的眼神阻止,无奈之下,躬身行至屏风后低语几句。

  很快的,一名身穿黑衫布袍的男子在数名禁卫严密看管下出现,他脚步虚浮无力,行动迟缓,头发斑白,一名御前太监端着红漆小托盘陪同,行至宴桌前,黑衫男子捧杯、李德英亲自斟酒,佯作未发觉皇帝皱眉,坚持只为其倒了小半杯。

  他怎么在这儿?

  杨皇后瞠目结舌,死死盯着黑衫男子,屏住呼吸。

  为皇帝斟酒后,下一位自然是皇后。

  “此酒温补,强身健体,乃御医特别酿制,皇后,你也可以喝一些,不妨事的。”承天帝和蔼道。

  但杨皇后此刻耳朵里嗡嗡乱响,什么也听不清,她两手揪住桌布,盯着黑衫男子,双目圆睁。同样震惊的,还有其心腹何嬷嬷,她们当然认识镇千保的本来面目,主仆胆战心惊,冷汗涔涔。

  包锋捧起皇后的酒杯,李德英为其倒了浅浅一杯,包锋把杯子放回原处,冷漠说:“大姑娘,请。”

  ——平南侯杨府上一辈有两名嫡出千金贵女。大姑娘清丽聪慧,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当时仍是皇子的承天帝做正妃;二姑娘娇俏泼辣,很有些“离经叛道”,执意下嫁,做了寒门探花郎周仁霖的妻子,去岁已亡故。

  因此,一声久违的“大姑娘”,令杨皇后当场变了脸色,不敢揣测皇帝的想法,但因为娘家曾鼎力助丈夫上位,故她潜意识仍笃定丈夫会包容自己,怨毒余光频频飘向庆王:

  该死!一定是老三搞的鬼!

  为皇后斟了酒,最后轮到庆王。

  李德英笑着倒满一杯,叮嘱镇千保:“你当心点儿。”

  “是。”包锋应声,他武功尽失四肢无力,尽量摆正酒杯,说:“殿下,请慢用。”

  庆王略颔首,敏锐察觉皇后的怨恨刺探眼神,但稳坐如钟,从容冷静。

  “皇后?皇后?”举杯的承天帝呼唤。

  “呃……啊!臣妾在。”杨皇后柳眉尖蹙,哀切恳求地凝视丈夫。

  “怎么?见到故人就这般惊喜吗?”承天帝笑问,随手一撂酒杯,语气森冷,慢悠悠说:“你认识他吧?”

  认识,当然认识,只是不能也不想承认。

  “臣妾……并无印象。”杨皇后硬着头皮答。

  庆王终于开口,沉声问:“他能唤出‘二姑娘’,娘娘对他却一无所知?”

  “你这是什么态度?”杨皇后羞恼斥责,扭头面朝丈夫诉苦:“陛下,您看看,雍儿待臣妾总是这样!”

  “他可是你娘家的人呐。”承天帝平缓打断,自顾自叹道:“镇千保,皇后忘性大,你自个儿说说吧。”

  “是。”包锋已退避一丈远,跪地仰脸问:“大姑娘、何嬷嬷,属下包锋。这二十年间,属下以‘镇千保’的绰号在外行走,不知为侯爷和大姑娘干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

  “你、你住口!”杨皇后在听见丈夫亲口吐出“镇千保”三字时已喘不上气,手捂住胸口,她撑着桌沿起立,与何嬷嬷互相依偎。

  “二姑娘何错之有?她是你的亲妹子,你明知她对周仁霖用情至深,却狠心见死不救!”包锋憎恨至极,且满腔怜惜,把杨若芳的死归咎于其父母和兄弟姐姐,咄咄逼问:“并且,二姑娘尸骨未寒之时,你为了拉拢永兴侯,竟然将她女儿许配给暴戾狂徒文耿做填房!你冷血阴毒,绝情绝义,逼得周姑娘逃家在外流浪,日后到了九泉之下,敢问你如何面对二姑娘?”

  “放肆!你算什么、什么东西?也配指责本宫?”杨皇后剧烈发抖,眼前一阵阵发黑,胸闷气促。

  承天帝闭目养神,面容苍老,若有所思。

  “娘娘且息怒。”庆王沉声开口,扭头望向禁军统领,吩咐道:“把人带上来。”

  “是!”

  杨皇后捏紧衣襟,厚粉和淡红口脂浮在表面,微张开的唇内侧肉色与口脂颜色截然不同,咬牙随庆王扭头,定睛一看,失声大叫:

  “袁嬷嬷?你、你——”

  “娘娘勿怪。”袁嬷嬷脸色惨白,战战兢兢下跪,叩首哽咽称:“奴婢受了老夫人的恩惠、有幸伺候您半辈子,永不后悔,可奴婢的家人是无辜的,不敢奢求您谅解,只求陛下开恩,饶恕无辜之人。陛下开恩呐!”

  杨皇后登时面如死灰,瘫软歪进何嬷嬷怀里。

  “无辜之人?”承天帝闭着眼睛,一字一句问:“淑妃不无辜?小九不无辜?皇孙不无辜?还有被你们暗害的所有人呢?嗯?”

  “父皇请保重龙体。”庆王亦立起,以眼神招呼李德英,低声吩咐:“传几个太医前来待命。”

  “是。”李德英匆匆转身安排。

  庆王身姿笔挺,双目炯炯有神,强忍悲伤,面朝皇后,冷冷道:“我暗中调查多年,铁证如山,你不必狡辩。无论是母妃之死还是小九屡次死里逃生,亦或是父皇的数位妃嫔蹊跷小产或‘病故’等等罪行,详细证据均已呈交父皇。隐忍多时,我并非畏惧于你,而是担忧父皇身体、不愿看到家国纷乱,你却一再胡作非为,令人忍无可忍!”

  “陛下!陛下?臣妾冤枉啊。”杨皇后无力跪倒,喉头发腥,形销骨立,干瘦得撑不起凤袍

  承天帝闭目,沉痛开口:“朕为天命皇帝,乃天下黎民百姓之君父。杨氏,你为皇后,理应母仪天下,仁慈爱护家国所有子民。然而,你连皇家、连朕的儿女也照顾不周,为人狭隘善妒,谈何‘母仪天下’?”

  杨皇后泪流满面,狼狈张着嘴,重重喘息,眼前金星乱冒。

  “更有甚者,你连自己的儿子也没教好,祥儿、祥儿——罢了。”承天帝长叹息,终于睁开眼睛,直视妻子,威严道:“雍儿孝顺稳重,为了大局按捺私怨,你却不知收敛悔改,实在令朕失望。”

  “陛下,请听我解释呀!”杨皇后抽泣哀求,膝行往前,意欲接近丈夫,却被对方示意太监阻拦。

  庆王肃穆凝重,目不转睛。

  “京城虽好,对祥儿而言却太挤了些。”承天帝扼腕,但铁了心,强硬道:“这样吧,朕封他为广平王,令其镇守广南,无圣旨不准回京——”

  “不!”杨皇后凄厉尖叫打断

第187章 两地

  丑时,夜色浓如墨,粘稠得化不开,沉沉笼罩着皇宫。

  黑暗处伸手不见五指,万籁俱寂中,隐约可听见殿外日夜巡逻的带刀禁军靴袍轻甲摩擦碰撞的动静。

  乾明宫内寝室, 偌大龙床四周悬挂层层明黄帐幔, 柔软顺滑,静谧垂地。

  “唉。”承天帝疲惫异常,却无法入睡,眉眼嘴角在戳灯映照下一齐耷拉, 难掩愁态。

  “父皇,您歇会儿吧,保重龙体要紧。”庆王再度劝道。他坐在榻前三尺处, 腰背挺直,年轻可靠, 精力充沛。

  内廷总管李德英快七十岁的老人了,侍奉皇帝半生, 他状似熬不住漫漫长夜,和衣席地靠着熏笼,不知不觉入睡。

  “不了,朕没心思睡。”承天帝摇摇头,问:“你说……皇后为何得了那病?”

  “据御医诊断,她长期殚精竭虑、积郁愤懑,导致气血两亏,乏力盗汗咳血,非药石所能治愈,只能靠自身缓解舒散。”庆王如实转告。

  殚精竭虑?怕是处心积虑吧!

  “心病,她那是心病啊。”承天帝叹息,无奈又坚决道:“朕虽有药,可仅有一剂,且列祖列宗和天神在上有灵,朕的药必须用于强健社稷、抚育百姓,断不能赠予欠妥之人!”

  “父皇圣明,儿臣佩服。”庆王由衷地颂扬。

  承天帝却苦笑,叹道:“家国、家国,世间罕有两全其美之事,朕纵使挖心掏肺,也无法令所有人满意,只能选择照顾大多数人了。”

  “您的苦心,贤良百官与黎民百姓必将领悟,至于个别人不理解,实属正常,任由他去吧。”庆王宽慰道。

  承天帝瞥一眼儿子,皱眉教导:“雍儿,你过于强硬了,欠缺圆和,做事需注意态度和方式,不宜一味急躁直冲,以免激起底下人反感、最终束缚自身。”

  “父皇训诲得是,儿臣惭愧。”庆王垂首。

  “罢了,秉性难改,朕以后空了再教你。”承天帝抬手盖住额头和眼睛,面有愠色,说:“广平王有什么不好的?除了没有兵权,只要不逾矩,封地内任其管治。哼,朕念在当年平南侯的助力,一忍再忍,时至今日仍未严惩,给你二哥封了王、划了封地、令其尊荣富贵一生,还不够宽容吗?皇后不知感恩,竟当面顶撞朕,言辞无礼荒唐,毫无一国之后的气度与风范!”

  “父皇息怒。”庆王干巴巴安慰,对于皇后,他实在没有好感。

  事实上,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父子俩都很清楚对方此刻的心情。

  “上位者,有时不能太较真,难得糊涂,以维持大局平稳。”承天帝顿了顿,扭头看着儿子,歉疚道:“不过,淑妃、淑妃……她已去世十多年了,并非朕有意包庇皇后,但倘若翻起淑妃旧案,则免不了翻起其余若干妃嫔的遭遇,到时皇室尊威脸面何存?一损俱损呐!雍儿,望你谅解朕的难处。”

  “莫非您打算不了了之?”庆王直视父亲,当然非常不满意。

  “谁说的?”

  承天帝挑眉,嘴角隐隐畅快弯起,威严道:“君无戏言,赐封广平王的圣旨已拟好,明早下发,泽祥半月后起程赶赴封地广南州,无召不得回京。另外,皇后重病缠身,不是朕咒她,连御医也暗示其时日无多了。如何?”

  还能如何?

  无论谁做皇帝,也不会因为三千佳丽中死去十年的一个妃子闹得后宫鸡犬不宁。

  庆王一言不发,剑眉星目,垂眸时尤显鼻梁高挺。

  “嗯?”承天帝不悦地扬声。

  “您事先对二哥透露口风了吗?”庆王风马牛不相及地问。

  “朕下旨难道需要征得儿子同意?”承天帝抬高下巴,傲然反问。

  庆王颔首:“儿臣糊涂了。”

  “你啊,也别委屈,男子汉大丈夫,想为娘亲妻女挣荣光就得努力上进、积极建功立业,凭自身才干,记住了吗?”承天帝语重心长地叮嘱。

  ——庆王生母死后并未追封,仅以妃位下葬。因为后宫太妃仍存世五六位,承天帝的妃嫔更是众多,宫廷封赏有祖制,不可能随意加封、追封。

  但淑妃为皇室添了两位皇子,生育有功,本应至少追封一级,却一直搁置。

  庆王心念一动,倏然抬头凝视父亲!

  承天帝什么也没说,眼里饱含鼓励。

  沉默片刻

  “世人总以为朕故意纵容外戚,其实皇帝也有苦衷的,他们哪里懂得!”承天帝惆怅唏嘘,复又抬手盖住眼睛,嘴角愉悦弯起,语速稍快,略高昂地说:“从前,都城戍卫由三部分组成,朕亲管宫廷禁军,六万余人;平南侯辖护城司,五万余人;沅水东西两大营最关键,兵力十万余!那是自朕一登基就定了的局面,极难扭转。”

  ——其实,这也是庆王隐忍皇后一党多时的原因,唯恐陷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糟糕困境。

  “父皇放心,如今您手底下不是还有北郊大营吗?北营目前兵力三万,今年四月将贴出第三轮募兵告示,儿臣会尽可能精挑细选、日常严格督促操练,让忠诚精锐保您安眠无忧。”庆王正色承诺,目光不闪不避。

  “好,好!”承天帝龙颜大悦,快意笑问:“朕当初力排众议,坚持新设北营,如今你明白了吧?”

  “父皇深谋远虑,实乃社稷之幸。”庆王全程了然于心。

  父子相对一笑,心照不宣。

  庆王情绪逐渐平顺,也谅解父亲竭力顾全大局的艰难,低声提醒:“快闭上眼睛养养精神吧,估计宫门一开就会有大批人求面圣。”

  “你怎么不说早朝难呢?到时封王圣旨一下,满朝文武兴许会吓得跳起来。”承天帝慢悠悠拉高被子,气定神闲。

  庆王莞尔,敏锐察觉父亲想法,遂顺势提议:“您熬了一晚上,最好补补眠,稍后的早朝不如交给大哥主持,反正他前阵子历练过,应该扛得住。”

  “那你怎么不为朕扛一回?”承天帝质问。

  庆王语塞,有些尴尬,坦率表明:“儿臣倒想为您分忧,但假如由我代为主持早朝,文武百官可能就不止一蹦三尺高了,也许会当场晕厥几个的。”

  承天帝欲言又止,拉长着脸,严肃训斥:“部分朝廷命官对你的行事作风有些看法,你也该适当反省反省!”

  庆王面色不改,强硬道:“儿臣秉公持正,做事之前难道需要询问某些禄蠹的意见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0页  当前第2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9/3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子逆袭[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