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子逆袭[重生]_分节阅读_第257节
小说作者:四月流春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7 MB   上传时间:2017-05-21 19:32:16

  “应该是。”

  ——远在异乡的父母不再得势,亲祖母又已病逝,昔日金贵的皇家嫡孙懵懵懂懂尝到了世态炎凉。

  片刻后,门外响起大皇子的嗓音:“人呢?为什么不送去前堂?”

  赵旻衡忙拽着弟弟起身,规规矩矩行礼称:“侄儿给伯父请安。”

  “皇、皇伯父。”赵旻裕抽噎着,怯生生打招呼。嫡、长两位皇子一向不合,两家人自然不亲近。

  “唔。”大皇子倒背着双手,居高临下,淡漠扫视侄子几眼,皱眉,威严吩咐:“旻裕,赶紧把眼泪擦擦,随伯父去奠堂,到了灵前再哭。”

  “可是,弟弟身体不适,今儿中午他还没进药,伯父——”鼓足勇气的赵旻衡一语未落,已被对方打断:

  “先去灵前哭一场再说!你们可是回来奔丧的。”大皇子一口否决,语气不容忤逆。

  “……是。”赵旻衡无奈垂首,歉意地看着弟弟,后者强忍哭声,眼眶红肿。

  “还愣着干什么?走吧。”大皇子转身,正欲踏步前行,岂料,迎面却看见庆王挡住去路!

  庆王面色沉沉,稳步迈进门槛,冷冷道:“大哥,且慢。”

第196章 月色

  “哦, 老三啊。”大皇子止步,诧异蹙眉,余光下意识尖刀一般射向低眉顺目的宫女太监!他定定神,快走两步,关切问:“你不是正忙于招募新兵吗?今儿怎的这么早入宫?”

  “侄儿们回宫,我来瞧瞧。”庆王淡淡解释, 径直越过兄长, 朝屋里走。

  赵旻衡忙一扯抽泣的弟弟,异口同声行礼:“侄儿给皇叔请安。”

  “无需多礼。”庆王说着略弯腰,双臂一伸,一手抱起一个侄子, 掂了掂,皱眉打量苍白瘦弱的赵旻裕,低声问:“旻裕, 你哪儿不舒服?旻衡,你呢?”

  小哥俩星夜赶路奔丧, 惶恐不安,此刻终于等到一个愿意抱着自己问候的亲人!

  “我、我难受……”原本正哭着的赵旻裕泪珠扑簌簌滚落, 抖着肩膀抽噎,上气不接下气,委屈至极。赵旻衡也红了眼眶,哽咽着告知:“皇叔,旻裕不适应乘船,一直呕吐, 还拉肚子,他说自己浑身没力气,今儿中午还得喝药呢。”

  庆王颔首,旋即扭头:“来人!”

  “殿下有何吩咐?”跟随庆王而来的几个太监恭谨入内。

  庆王行事一贯雷厉风行,略一思索,不容置喙地吩咐:“你们带两位皇孙去皇子所瑞王处,并立即传御医诊脉,务必好生照顾着,本王戌时后亲自去查看,倘若有任何不妥,唯你们是问!”

  “奴婢遵命。”太监们深深躬身,毕恭毕敬。

  庆王安慰道:“旻裕,别哭了,同你哥哥去瑞王叔那儿歇息,等我忙完了,晚上再见面。”说着便把侄子转交给管事太监抱着。

  大皇子负手,黑着脸,不悦地阻止:“老三,侄儿们回京奔丧,灵堂就在前面,好歹让他们先去给皇后娘娘磕个头吧?”

  赵旻裕软绵绵趴在太监肩上,止不住地抽泣;赵旻衡年长两岁,较为懂事,十分紧张,,眼巴巴凝望庆王——人之常情,幼时他畏惧冷面严厉的庆王叔、喜欢笑眯眯的伯父,长大一些后,却相反了。

  “大哥,你也看见了,两个孩子风尘仆仆,茶饭未进。况且旻裕病了,难道不应该让他们洗漱更衣、缓一口气再去灵堂?再者说,他们还没给父皇请安吧?”庆王义正辞严道。

  哼,你居然踩着我装好人?

  “哎,瞧你这话说的!”大皇子心里不屑,抬手一拍额头,苦笑道:“我只是想让他们去灵前磕几个头而已,露个脸,让平南侯府的人瞧瞧,完了就会安排他们歇息的。毕竟小孩子嘛,孝道心意尽了即可,用不着熬夜守灵。”

  “我大成的皇孙,为什么要拖着病体给平南侯府的人瞧瞧?”庆王略昂首,困惑皱眉,状似十分不解。

  “这——”大皇子语塞。

  “既然连皇兄都知道旻衡旻裕只是小孩儿,想必其他人也能理解舟车劳顿后需要歇息。”庆王淡淡说。

  夹枪带棒?你什么意思?

  “你说得有道理。”大皇子似笑非笑,说:“但是,灵堂里平南侯一家子正急等着见外孙呢,他们看见两个侄儿回宫了的。”言下之意是:值此波谲云诡之期,假如不赶紧让孩子出去露个脸、而是藏在皇子所一两天的话,外人势必胡乱猜测。

  “无妨,我出去解释一句,规定时辰内,他们可以去皇子所求探望皇孙。”庆王镇定自若,稳稳一挥手,催促太监道:“别愣着,快去办事。”

  “是。”太监们捧金蛋一般簇拥两个皇孙,小心翼翼抱着人离开弥漫浓烈香烛烟火气息的灵堂耳房。

  “侄儿告退,改日再给伯父、叔父请安。”赵旻衡眼睛看着庆王,泪花闪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去吧。”庆王惯常板着脸。

  片刻后

  耳房内只剩大皇子和庆王,守门的太监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喘。

  “老三,你真是、真是……总是不顾大局!”大皇子摇摇头,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也疼爱侄儿,但国丧期间,先带他们去灵前给皇后磕俩头又有何妨?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呀!”

  庆王虎目炯炯有神,一板一眼地说:“旻衡八岁,旻裕六岁,他们懂什么‘大局’?大局是大人的责任。”

  此言一出,大皇子忍不住哂笑,更靠近两步,探头,耳语道:“包锋怎么回事?白琼英又怎么回事?我抓获的给先褐国使者提供剧毒的南境蛮夷哪儿去了?老三呐,明人不说暗话,你瞒不住我的。今儿待祥弟的孩子那般好,给谁看呢?”

  “大哥说什么?我听不懂。”庆王冷静表示,腰背笔挺,严肃说:“侄儿们尚年幼,我作为叔父,本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他们。”

  “你不懂?”大皇子眼里满是嘲讽。

  庆王不欲与兄长深谈,话音一转,沉声道:“大哥既忙于为父皇代管朝务、又要监督丧礼,实在是辛苦了,请多保重。我出去灵堂转一圈,找平南侯府的人聊两句,失陪了。”语毕,他略一垂首,旋即转身离去。

  好一个桀骜不驯的霸道东西!

  大皇子咬牙,勉强按捺不快,但并未太愤怒,因为皇子们从小没有谁能治服刚强耿直的赵泽雍。他倏然转身,意味深长地告诫:“三弟,你当心点儿,在皇后娘娘的灵前,平南侯夫人悲伤过度,有些失态。”

  庆王脚步停顿,头也不回地劝告:“大哥,你还是抽空好好歇会儿吧,免得总说些令人费解的言论。”说完后,他大踏步往前,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你小子装傻!

  哄谁呢?

  皇后娘娘的死跟你脱不了干系!

  大皇子一屁股落座圆凳,暗自生了会儿闷气,冥思苦想:

  祥弟已落败,那么父皇待老三……究竟算重视还是嫌弃?

  数日早朝后,孟夏季节,天晴和暖,乾明宫内的地龙和熏笼已撤下,凉爽怡人。

  灿烂朝阳下,后园鸟鸣花香,生机勃勃。

  承天帝手执小银剪,漫不经心地给一株牡丹修理花枝。

  “您放心,余毒已清,旻裕只是水土不服,仔细调养一阵子,会康复如初的。”庆王宽慰道。

  “昨日,老四带他们来请安,朕看了,旻裕十分瘦弱,旻衡也没什么精神,可怜见的,唉。”承天帝沉重叹息。

  “连续舟车劳顿,大人都受不住,更何况他们?”庆王立于一丛海棠前,观赏半晌,破天荒觉得它玲珑可爱,默默伸手抚摸,下意识放轻了力道。

  “朕已吩咐御医,膳食方面尤其要用心,务必让皇孙恢复健康!”承天帝正色强调,重重拿银剪敲打牡丹,真真切切疼爱孙子。

  “孩子在四弟那儿,由御医和宋慎联手照顾,您不必过于担忧。”庆王低头,指尖拂过饱满鲜艳的朵朵红。

  “朕听说,孩子刚进宫门就被带去了弥泰殿,是吗?”承天帝忽然问。

  庆王抬眼:“是。”

  “是你大哥的意思吧?”承天帝笃定问。

  “父皇英明。”

  承天帝冷哼一声,慢条斯理问:“皇后薨逝,为什么泽祥没回京?反而是年幼皇孙回来了?”

  “启禀父皇:据称,二皇兄和二皇嫂南下行至运门渡口时,双双水土不服,卧病在床,无法动弹,是以御书房代拟圣旨时,传令旻衡、旻裕代替父母奔丧回京。”庆王简明扼要地解释。

  “圣旨?”承天帝弯起嘴角,目光如炬。

  “莫非您不知情?”庆王问。

  承天帝忽略不答,反问:“你认为那道旨意如何?”

  “欠妥了。”庆王直言不讳,提醒道:“皇后的丧礼,全天下人目睹,史书上必定会记一笔的。”

  承天帝面沉如水,眯着眼睛,叹息道:“朕不过休养几日而已,外头就乱得没规没矩了。”

  “儿臣惭愧。”庆王垂首。

  “与你无关。”承天帝随手一撂,全程捧盘恭候的太监及时躬身,“当”一声,盘子接了银剪子后,他便轻手轻脚地告退。

  “御书房那儿,朕从未吩咐你,而是叫你大哥代为处理朝政——你生气吗?”承天帝冷不防问。

  “生什么气?”庆王心平气静,淡然道:“儿臣相信以您的英明,一切决策必经深思熟虑。”

  “哼。”承天帝笑了笑,负手立定,俯视茂盛海棠,瞥一眼抚摸花叶的儿子,威严问:“你喜欢这种带刺儿的海棠?”

  庆王收回手,望着父亲,没答话。

  “御花园栽种了半个山坡的西府海棠,花儿开得热热闹闹,美不胜收,多姿多彩。”承天帝转身走了。

  各有千秋,可我偏爱带刺儿的。

  庆王莞尔,嘴上答:“是。”

  是?是什么?言不由衷!

  承天帝心如明镜,头也不回地嘱咐:“传朕的旨意:皇孙年幼体弱,无需守灵,每日早晚去弥泰殿磕几个头即可。”

  “儿臣遵旨。”身穿霜色常服的庆王颔首领命,春风吹拂,他的宽大袍袖包住了几朵海棠。

  四月中,草木疯长,山花绽放,庄稼节节拔高,田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河间巡抚衙门议事厅内的气氛却并不融洽。

  “求大人为雕州百姓做主!”元白拱手恳求。他火速赶到,累得喘吁吁,满头大汗。

  后靠椅背的戚绍竹皱眉,打起精神坐直了,目光锐利,手肘搁在桌面,探身,语重心长道:“元大人,牧归铁矿山一向属于喜州,相关地方志上面,均有明确记载,并且界碑尚存,你想让本官怎么‘做主’啊?”

  “您有所不知,界碑可能被人挪动了。”元白奋力辩解,豁出去了,一本正经道:“地方志编撰往往依据旧版,对山川河流缺乏详实考据。比如牧归山,其南面山麓分明有雕州猎户世代生活,而且至今有神话流传——”

  “好了好了!”

  戚绍竹头疼地打断,慢吞吞告知:“你来晚了一步,容知府已携铁作坊官营文书返回喜州——”

  “什么?”元白失声大叫,扼腕痛惜:“他怎么那么快?”

  戚绍竹忍笑,招呼道:“坐下说话,喝茶,别着急。”

  老子肯定急!

  元白气个倒仰,暗忖:别以为我不知道,容佑棠在京城有些关系,你就这样袒护他!

  巡抚衙门的闹剧容佑棠没看见,他快马加鞭,飞速赶回喜州,将府衙交由知州万斌代管,他率领大队人马驻扎顺县县衙,紧急商讨如何开矿冶铁,公堂充作议事厅,日夜充斥讨论乃至争执。

  这一夜,近亥时,参与议事的人员陆续散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0页  当前第2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7/3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子逆袭[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