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女土豪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东方句芒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81 KB   上传时间:2017-11-09 13:31:50

  周氏:“正收拾呢,待到把布店的货贱卖了,还有店铺也卖了就走了。”

  沈婉闻言心里一动,想到齐家布店在镇子中间当道的热闹之处,那店铺门面四间,到底三层,临街是两层楼,后面有卧房,厢房,厨房等,要是买下来拿来做绸缎铺子正合适。

  “不知你们那店铺要卖多少银子?”沈婉问周氏。

  “姑娘要买?”周氏意想不到,忙问。

  沈婉点头:“我听一听,价钱合适就买。”

  周氏立马说那店铺是她公公八年前,花了二百四十两银子买的,若是沈婉要买,他公公还可以少。

  沈婉听了觉得那房子还是要值这个钱的,那还是八年前的价格,要是现在买,应该更贵。

  “价倒不用少了,这样,你回去与你公公说,若是他愿意将你们的店铺二百四十两卖与我,那就择日带了房契来,再找个中人,我买了你家的那店铺。”

  “好,好,那我这就回去与我公公说。”

  沈婉让景兰将高兴起来的周氏送了出去,等景兰回来便对她笑着说:“没想到正想着要找个店铺开绸缎铺呢,周氏就上门了。那齐家布店该改成绸缎铺子正好,店里的货三成是各样的布匹,七成是各种绸缎衣料,四间门面还可以用一间来收蚕茧。”

  景兰道:“这都是姑娘好心才会有这样的好报。不过,我听姑娘要做这许多样买卖,哪有那么多人手?”

  沈婉说:“雇人就是,只是这掌柜的要从别处找一个能干的来。可惜了老太太不叫沈家人帮我,不然找我爹派个能干的掌柜来也是易事。现如今,只能去找陶家帮忙,让他们找个熟手来给我做掌柜,带一带你,等你上手了,以后那店铺就由你来管。”

  “我来管?我能行么?”景兰听到沈婉要叫自己去管将要开张的绸缎铺子,不由得跃跃欲试,然而她还是表示谦虚,说自己怕应付不下来。

  沈婉抿唇,道:“这也不是叫你即刻上手,你想上手没有一两年是不行的,先跟着人学吧,要做一个赚钱的绸缎铺子的掌柜可是不容易。”

  景兰搓手,嘻嘻笑:“嗯,那我好好跟人学。不过,姑娘,你接手了齐家布店,为何还要收什么蚕茧呢?蚕茧有绸缎布匹赚得多么?”

  沈婉告诉景兰,蚕茧自然没有绸缎布匹赚得多,但如果要做个绸缎铺的好掌柜,就要从这收蚕茧开始,知道什么样的蚕茧才能让丝厂出好丝。

  有了好丝,才能织出好绸缎,好绸缎才会卖出好价钱。

  景兰承认自己对蚕茧一无所知,就是那些绸缎衣料也认不了几样,因此倒是很盼望着齐云平早些将齐家布店卖给沈婉,接手了齐家的店铺好,从辨认蚕茧开始,好好学习丝绸这一行。

  周氏回去对公公齐云平和丈夫齐忠说了她到沈家老宅见了沈婉的情况,她提到了沈婉有意要买下齐家的店铺,自己提出价钱她也没有压价。

  齐云平便说:“那就把咱们的铺子卖给大小姐,她既然爽快不压价,我看咱们铺子里剩下的这些布就送给她好了,咱们可以早些收拾了上路。”

  齐忠也同意这么做。

  于是次日父子两人带上了房契,请了镇上的耄耋老人去做中人,将齐家店铺以二百四十两的价格卖给了沈婉。并且还在契书上写了将店中价值几十两银子的布匹随着店铺一起转给沈婉。

  齐云平最后说希望沈婉接手齐家店铺之后买卖兴隆,若是有可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为沈婉办事。

  沈婉也说了一些面子上的话,比如说希望他们一路顺风,平安到达济南,以后在那边过上好日子等。

  齐云平将齐家店铺卖给了沈婉之后,刘世明知道了,就也托人去问沈婉要不要买田,他手里有上好的良田五十亩,愿意以每亩十两银子的价钱卖给沈婉。这个价钱要比同等良田十二两的价格少二两。

  沈婉却拒绝了,说她不买田。

  景兰知道了当然要问为什么她会买齐云平的店铺不买刘世明的良田呢。五十亩良田买下来不是要赚上一百两么?

  沈婉戳了戳她的头,笑话她是个小傻瓜。

  她说马上她们的绸缎铺子就要开张了,还有这就要开始收蚕茧了,这都需要大量的现银。虽然魏管事才送来了五百两银子,可是她们手上拢共现银才□□百两,要是拿去买了田,花了五百两,剩下的三四百两就铺展不开买卖呢。

  同样是五百两银子用在做买卖上和用在买田上,最后赚的钱大不相同。银子其实是长了腿的,跑得越快,生出的利息越多。

  沈婉这么一说,景兰秒懂了,她家姑娘这赚钱的理念跟她穿前知道的那些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做买卖需要流动资金,流动资金越充裕越好,滚动得越快越好。

  沈婉还说刘世明那个人她一点儿都不信任,谁知道买了他的田,会不会中计。比如说这是她二叔故意安排的,到时候又有说法了。

  综合这些,她是不会买刘世明的田的。

  她愿意跟齐云平打交道,觉得这个人虽然也狡猾,但却还有一点儿良心,从他派儿媳妇来提醒沈婉被她二叔设计陷害就看得出来。

  甚至,她还想,只要跟齐云平有联系,那么有朝一日说不定还真可以用上他。因为他二叔做伪书信告发自己的事情,齐云平可是门儿清。

  所以在四五日之后齐家举家离开东河镇去济南时,她派了景兰带着两个小厮去送他们一程,并透露了让齐家人到了济南安定下来之后来信告知的意思。齐云平等人巴不得能跟沈婉有联系,因为这样至少说明他们以后还有机会为沈家做事,对他们来说不异于又多了一条路。

  因此,齐云平马上就答应了,说到了济南安定下来之后,一定会写信来给沈婉。

  接手了齐家的布店之后,沈婉亲自不辞辛苦带着景兰去清点店铺里的布匹以及后面库房里的货。

  她告诉景兰这些布匹都是什么名儿,以及什么花色,产地在哪里,成本是多少钱,卖又能卖多少。

  景兰就拿着笔和账册在一边详细记录,还用剪刀剪下一小块来贴在记录旁边,便于随时翻看辨认。

  光是清理齐家布店里面的布匹的数量花色这些,就耗了她们两日。

  小厮平安和平富,还有翠竹以及两个小丫鬟桔梗和白菊也跟着去了,她们负责打扫卫生,把齐家布店收拾得干干净净。

  沈婉又亲自写了招牌出来挂在店门口收蚕茧。

  她把这过秤的事情交给了两个小厮,然后坐在店中亲自给收进来的蚕茧定价,并交给景兰怎样来分辩蚕茧的质量好坏。

  不几日,景兰差不多也会辨认蚕茧的好坏,以及价值几何了。

  于是,她就让沈婉留在老宅休息,叫翠竹带着桔梗回去陪她,自己在店中跟两个小厮还有白菊负责收蚕茧。

  连着忙了五六日,沈婉也是有些吃不消了,毕竟她还时不时的干呕,胃口也不多好。她也怕自己累坏了,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就答应了让景兰去负责收蚕茧,自己打算写一封信给陶远新,把自己接手了一家店铺,想要做绸缎生意,需要一个对业务很熟的掌柜,以及想要从他那里拿些货来卖的意思说一说。

  这正拿着笔,还没落笔呢,赵四娘进来禀告说,从苏州城里来了一辆马车,车上下来几个妇人一个小姐,她们说她们是陶家的人,来拜访沈婉的。

  沈婉一听,就晓得是陶远新的妻子还有他的两个儿媳妇,以及他的女儿陶月华来了。

  “她们来得倒巧,如此一来,倒省了我写信了,赵娘子,我这就去亲自迎接她们。”沈婉放下了笔,站起来道。

  作者有话要说:  营业液的感谢名单我会在月中,月末各公布一次。

  不管是投雷营养液还是留评,我都非常感谢。

第72章

  方氏见沈婉亲自迎出来, 十分高兴,彼此见了礼, 她的两个儿媳妇艾氏和裘氏,还有陶月华也上前来向沈婉行礼道福。

  沈婉回了礼,道:“此处简陋,不比陶家的宅子,还请不要嫌弃进去坐上一坐。”

  方氏笑着说:“这里虽简陋, 可却是闻名江南的望族沈家的老宅, 更有大小姐在此,令此地蓬荜生辉呀。人都说, 山不在高, 有仙则灵,水不知深,有龙则灵。大小姐就是这里的仙,是这里的龙。”

  她的这一番话,说得实在漂亮, 别说沈婉听了心里受用,就是跟在她身后出来迎客的翠竹和赵四娘听了,也是笑得脸跟一朵花儿一样,认为能够伺候沈婉是她们前世修来的。

  陶月华跟沈婉见了礼之后,她就往沈婉身后看, 没看到景兰,颇觉得失望。

  但此刻她娘正跟沈婉说话,她也不好插话去问沈婉, 景兰在哪里。

  她想,多半景兰没出来迎接自己,是在做好吃的吧。

  上次景兰离开苏州回金河镇之前,可是亲口答应过她,等她到金河镇沈家老宅做客时,会给她做好吃的。当时,景兰还卖了个关子,说等她来就晓得是什么好吃的了。

  为了这个,她可是好生盼望来金河镇沈家老宅。

  她在景兰离开后,去催了她娘好几次,好不容易她娘才安排出来了时间,带着她两个嫂子还有她来金河镇。想到要跟景兰相见,她又准备了一攒盒好吃的点心蜜饯,让自己的丫鬟芮雪提着。

  她听景兰说过,景兰会做很多好吃的锅巴,那么她吃了景兰的锅巴,就该回人家的礼,所以,她亲自挑了许多她认为好吃的点心和蜜饯,用粉彩花鸟攒盒装了,打算一会儿见了景兰,就把这一攒盒的点心和蜜饯送她。

  “伯母,两位姐姐,月华妹妹,这边请。”沈婉跟她们见礼之后,挽袖比了个请的手势。

  因为陶远新的年纪比沈婉的爹略大几岁,沈婉称呼方氏为伯母,称呼她的两个儿媳妇为姐姐。

  “好。”方氏等人点点头,跟在沈婉身后款款而行,走进沈家苏州老宅。

  沈婉虽然花钱将沈家老宅修葺了一番,但也没有经过大修,因此里面房屋比起外面粉刷一新来说差不少,看起来比较陈旧。但好在旧虽然旧,可却很干净,再加上摆放了不少盆栽花卉,让这老宅别有一番清幽的景致。

  别看沈婉住在这样陈旧的老宅之中,但方氏等人丝毫没敢小看她。

  毕竟沈婉的爹是现任的沈家族长,沈婉是宗房嫡出大小姐,就算她现在被郦老太太罚来苏州思过,但注定会有回去那一日。沈婉一回去,富贵不会少。

  要不是沈婉这一次被郦老太太罚来此地,方氏等人想要结识沈婉还不可能呢。

  陶远新跟沈婉的爹沈昌认识,但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些年来见得少,交情也稍微淡了些。

  沈家比起陶家来说可是有名多了,金陵名门望族里面的头一家,而陶家在苏州也只能算是比较富的一家,算不上多出名。

  不管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还是子孙的将来,陶远新和方氏夫妇都觉得应该跟沈婉来往,搞好关系。

  因此方氏才会这么积极在沈婉到陶家拜访之后半月不到,带着两个儿媳妇和女儿来金河镇沈家老宅拜访沈婉。

  沈婉带着方氏等人一路走,不时停下来会跟她们说庭院里开的正盛的是什么花,又是她费了多少心思才从金河镇附近种花的花农那里买来的等等。

  妇人们在一起聚会赏花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沈婉熟门熟路地向方氏介绍自己跟景兰一起去买回来的花。

  陶家也有不少盆栽花卉,方氏平常也自己动手种花浇花,到了花开的时候去剪了花枝下来插瓶,或者说插在发髻上。

  沈家老宅第三进,沈婉居住的绣楼前的庭院里的花卉尤其多。

  而且沈婉喜欢香花,廊子前面的盆栽里面多数是栀子茉莉黄葛兰。

  间杂摆放一些薄荷,香叶天竺葵,猪笼草。

  院子中间原先的一个大石头鱼缸里面此时种了睡莲,睡莲底下游着漂亮的锦鲤。

  方氏等人一进这一进院子,除了鼻中涌来清新馥郁的花香外,满目繁花重重绿色,立时觉得眼前一亮,很是舒爽。

  “哎呀,姑娘,你这院子布置得太好了,真是会养花的人。”方氏走近去看那些花草之后不由得大声赞道。

  她的大儿媳妇艾氏跟着说:“就是,夏日里头这些香花闻着虽馥郁,可最是招惹蚊虫,让赏花的人不胜其烦。可有了薄荷,香叶天竺葵和猪笼草就大不相同了。”

  在一旁也去嗅花香的陶月华闻言就问艾氏:“大嫂,这又是个什么说法呢。”

  艾氏还没说话呢,方氏就一指头戳在陶月华额头:“你瞧瞧你成日家跟个皮猴一样上蹿下跳,这些女孩儿家该晓得的事情一丁点儿不知。”

  陶月华嘟起嘴,做出委屈的样子来,问艾氏:“大嫂,你像我这么大就晓得这什么猪笼草还有香叶天竺葵么?”

  艾氏娘家也是苏州城的富户,她从小也是被其娘娇养长大的。

  便见她笑一笑,道:“我娘就爱摆弄这些花花草草,我们家就只我一个女孩儿,每当我娘去摆弄花草时,她就带上我,我自打小跟着我娘摆弄花草,自然是晓得这些花草的说法。”

  陶月华闻言就拉住她的手臂摇晃,娇嗔道:“大嫂,你就说来听听好不?”

  艾氏就先指着薄荷说:“那个叶子如同巴掌,叶面不平整,散发出一股子淡淡香气的是薄荷。平时你就光晓得这薄荷可以入茶,制药后可以醒脑,却不知道它也可以驱虫呢。若是有人被蚊叮虫咬后,以其叶熬水敷用,可以清凉消肿止痒。”

  说完,她又指着那个开着淡紫色花朵的盆栽说:“这个是香叶天竺葵,夏日也可以让蚊虫避而远之。养此花需少浇水,避光。”

  众人皆听得微微点头。

  最后,艾氏又指着那个垂着淡紫色小瓶状一样花的盆栽说:“你瞧,这个像不像个猪笼,民间俗称猪笼草的就是这种花。这花呢,可以捕捉蚊虫,恰恰这花四周香花多,蚊虫爱来,来了之后就会被猪笼草上的那笼子里的花蜜吸引,爬进去就会被猪笼草裹住出不来了……”

  陶月华一听,就跑去摘下一朵猪笼花,往里看,果然看到了里面有蚂蚁还有蚊虫,她笑嘻嘻地说:“这个猪笼草真好玩儿。果然如同大嫂说的,它能捕虫。”

  “你呀,哎,这回你记住了没?”方氏笑着瞪女儿一眼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女土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